(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时作业含答案

古诗鉴赏对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秋夜白居易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联描绘了一幅明月高悬、碧空如洗、宁静安谧的环境中,月下人形单影只、愁思萦怀的画面。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残的菊花、疏篱、飘零的桐叶、寒井、急飞的塞鸿、迟鸣的鸡。

(写出四个即可)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①。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②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注①陲:边陲,国境,靠边界的地方。

②沈冥:隐居的人。

诗中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诗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感叹自己还不如林间的飞鸟快乐,写出了“林间鸟”自由地飞翔,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为世俗所累,顾及太多而无法达成本心,于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注]春寒。

注特地:特别。

说说“双燕”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引发主人公的情思,既有对成双晚归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8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解答意象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学会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熟悉考点,梳理整合形象鉴赏考点知识学习过程:自学交流一、考点样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命题探讨品读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开始。

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考查重点放在景物形象(即意象)上。

对意象的考查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一是辨析所用的意象,二是把握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三是兼及意境的把握。

意境分析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不过从近两年的命题看,考得很浅,多是要求分析景象(画面)特征或气氛特点。

二、知识整合一、意象类意象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术语,也是一个重点。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而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具有意象的作品往往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一)鉴赏人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规范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规范训练(含答案)

第二元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用东坡韵[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④。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

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④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1)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洲外”三句,词人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从“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两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孤独漂泊,思念家乡,令人神伤;②中原未复,山河破碎,令人慨叹;③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令人感喟;④怀才不遇,功业未成,颇感失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另一类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教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九类人物形象形象类型举例分析忧国忧民,心系社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即使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寄情山水,热爱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规范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规范训练(含答案)

第二节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①姜彧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

只疑误入武林溪②。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注】①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姜彧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曾作《浣溪沙》二首,此为第二首。

②武林,即今杭州,杭州山水佳称天下。

★(1)有人说,“山滴岚光水拍堤”中的“滴”字用得别出心裁,请加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最后一句“一尊心事百年期”,简要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滴”字将山上云朵那鲜润洁净且不断飘浮的质感和动感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不仅准确地写出了自然物象的特性,更表现出了作者欣喜、畅快的心境。

(2)“心事”,就是词人现在身在官场尚无法实现的归隐田园、寄身山林的心愿;“百年期”即终生的期待,词人要把眼前这绝佳的山水,作为自己人生的归宿。

抒发了作者想摆脱俗世的喧嚣、早日寄身山林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曲常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①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①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1)诗中“望”字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边塞诗的主题与众不同,别有新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含解析新人教版

任务突破练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寒食还陆浑别业[注]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此处消闲度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前四句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明心境,语言的形象性及概括力极强。

B.颈联描写了诗人远离京师,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景,举杯畅饮,无所拘束。

C.尾联所写的山中野老实为诗人自己,道出了诗人愿做一名山野老人歌颂这太平盛世的心愿。

D.本诗描写了纯朴幽雅的山野景色,情感怡然欢欣,似有田园牧歌风味,令人耳目一新。

2.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极有情致,请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守睢阳作张巡①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②。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唐代爱国将领。

安史之乱爆发,他力守睢阳。

睢阳为江淮屏障,叛军围攻数年,张巡死守,牵制了敌人南侵的主力,保障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

后来粮尽城陷,张巡英勇就义。

本诗作于城将陷之时。

②鱼丽:古代阵形。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首两句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诗人忧心如焚,其满腔爱国情怀清晰可见。

B.三、四两句,既写出月下“孤城”的景象,又透露出唐军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

C.“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为唐军广大将士画像。

“犹”“更”出神入化,成功凸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毅。

D.诗歌叙事简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中间八句,每两句均构成对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关注诗歌形象)29+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关注诗歌形象)29+Word版含答案.doc

卷 面:禁止勾画、涂抹、潦草,否则立即打回重写...................。

※理论高度(三)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技巧点拨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

作者在塑造形象时,往往赋予形象以情感,所以考生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的事物形象的特点。

如“别有玉盘承露冷”一句,考生联系注释中对作者的评价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该句体现了白牡丹冰清2.揣摩修饰语的情感色彩。

如“杨柳”“飞絮”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考生理解其内涵时就要关注那些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

如“动离忧,泪难收”一句,含有伤别之情;“恨悠悠,几时休”一句,含有伤春之情。

3.了解惯用事物形象的特殊内涵。

在古代诗歌中,某些事物形象在表情达意方面往往具有固定性,如月喻思乡,水喻愁多,松喻坚贞,兰喻高洁等。

如“杨柳”“飞絮”分别指4.从诗歌所运用的手法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

考生可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的对比,分析出白牡丹冰清玉洁、洁身自好却备受冷落、孤独凄清的常用物象的意蕴12.梅。

坚强、高洁、超逸、傲岸,敢为天下先。

也有人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345.兰花。

朴实纯真,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

具有淑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

也6.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7.杜鹃。

杜鹃啼叫似乎在说“不如归去”,凄凉、哀伤,多表示思乡之情。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鹧鸪。

鹧鸪鸣叫似乎在说“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游子满腔的离愁别绪。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第2部分/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考纲展示命题探究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人物形象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 第1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 第1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教版)第2节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

②愔愔:寂静无声。

象。

他豪爽而又雷厉风行,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有高超的武艺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也可以)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如借写骑马弯弓侧面衬托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1.(2019届芜湖一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秋兴程馞【注】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

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渔船。

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简析。

【参考答案】①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塑造了“山翁”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

②“招”与“笑”,可见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笑指菊花开遍”,可见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

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品性。

(2)这首词下阕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描绘了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

②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6鉴赏诗歌的形象(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6鉴赏诗歌的形象(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6 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组一题型对点练1.[人物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2.[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注】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断:夜深。

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3.[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池上早秋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4.[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离恨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

答:5.[事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庭芳·残梅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①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②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①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②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扬州早梅》诗。

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

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

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含答案)

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品象悟境,分析内涵复习目标1.找准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

链接高考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北京卷《病柏》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6分)意象意蕴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8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考向一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然后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或考查其中一项)。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是因沉淀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简单地说:(1)意象=物象+情思;(2)意境=意象+氛围。

1.分析意象含义的方法及步骤(1)研读诗歌,确定意象,分析表层属性。

通读诗歌,确定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揣摩并把握意象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特别是其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

(2)联想旧知,把握意象含义,探求深层含义。

理解意象的含义,需要联想平时积累的意象含义,再抓住关键性词语,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把握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理解意象特定的意义和内涵。

有些意象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必须结合诗人的具体处境和特定心境具体分析。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编 如何做对题-情感、形象、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编 如何做对题-情感、形象、

第4讲题型研究——古诗歌语言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

品味关键词(炼字)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常见设问]1.(2017·山东高考)“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2016·天津高考)“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3.(2015·山东高考)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2015·湖北高考)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5.(2014·湖北高考)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6.(2014·大纲卷)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解题方略] 品味关键词(炼字)“3步骤”[注意] 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分点突破](一)动词动词是表现人(物)的动作的词语,分析时可从人(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同时,要注意挖掘动词在语境中的“动态之美”。

[应用体验]1.(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

专项对点练(二十四) 鉴赏诗歌形象一、流程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

(1)筛选典型意象。

诗中的典型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图景画面。

根据上面筛选出的典型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意象连缀成富有诗意的画面。

(3)概括画面特点。

根据画面内容概括画面特点,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

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流程](1)游子、离歌、微霜、鸿雁、云山、关城树色、御苑砧声(3)寒秋送别的凄凉【答案】描绘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

落地的寒霜透出了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悲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二、对点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导学号:35900080】赠内人①张祜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

【注】①内人: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伎称“内人”。

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

②禁门:宫门。

③窠:巢穴。

④红焰:指灯芯。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俗套,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

B.诗的首句“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形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考题类型
1.性格特点(概括分析) 2.证明题(分析) 3.作用题(意义、情感)
答题技巧P223
1.抓 关键词(能暗示人物情感或境况的词语) 2.抓意象 3.抓正侧面描写(5种人物描写、关注环境描写) 4.抓典故(正用或反用)
答题步骤
①形象(特征+身份) ②分析(意象、关键词、手法等) ③意义(感情、哲理 )(作用/效果)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分析意象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景象)?
——分析意境
请分析这首诗的景情关系。
——分析手法

借代义、象征(比喻)义、情感义
1.外在特征——结合语境(情感)进行联想——内涵
2.积累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 (速查速记P117)(知识清单P40)
• 概括“杨柳”“飞絮”意 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
表达的情感。
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 别; 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 流逝。 这首词表达的是伤春伤别之愁, 怀人怨独之情。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 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 诗人,河南洛阳人。
日暮、月亮;长亭、南浦;孤帆、驿路 五柳、东篱、三径、松、菊花、采薇、扁舟、采药 战具;地名和民族名;边塞之景;乐器
对点训练
•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来自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
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 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

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2鉴赏诗歌的形象课后对点集训

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2鉴赏诗歌的形象课后对点集训

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 2 鉴赏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E(2)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解析(1)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2)本题重点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

第二联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呼应诗歌标题“对雪”,暗示诗人独坐室内,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古诗鉴赏
对点精练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1234567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案 首联描绘了一幅明月高悬、碧空如洗、宁静安谧的环境中,月 下人形单影只、愁思萦怀的画面。
1234567
答案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残的菊花、疏篱、飘零的桐叶、寒井、 急飞的塞鸿、迟鸣的鸡。(写出四个即可) 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
1234567
答案
(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 诗中的“桃李”作为“丹橘”的对立面出现,影射当时当权得 势的小人。
1234567
答案
1234567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 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 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 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 “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了老翁的体衰闲散。 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 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1234567
答案
1234567
说说“双燕”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 引发主人公的情思,既有对成双晚归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 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与下片“独倚”呼应,衬托其孤独感。
1234567
答案
1234567
(1)诗中“丹橘”具有哪些内在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不以岁寒而变节,只求贡献于人,荫庇他人。
1234567
答案

1234567
诗中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 答析案。 本诗借用“林间鸟”这一意象,感叹自己还不如林间的飞鸟快 乐,写出了“林间鸟”自由地飞翔,还时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的情景, 表现了作者为世俗所累,顾及太多而无法达成本心,于是向往自由生 活的情感。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规范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

解析:A项,“儒雅谦恭”有误;“揖三公”表现诗人早年远大的志向;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这是对当年抗金生活的回忆。

答案:AC★(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

从诗歌中“当年”的志向和现在“一簪华发醉秋风”,可见壮志未酬;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可见诗人的不得志和年老迟暮之感。

从“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可见对友人的怀念和自己孤独寂寞之情。

答案:①壮志难酬。

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

②迟暮悲伤。

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

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扑蝴蝶赵师侠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

琅玕①脱箨②,方塘荷翠毡。

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园林绿阴初遍。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规范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

解析:A项,“儒雅谦恭”有误;“揖三公”表现诗人早年远大的志向;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这是对当年抗金生活的回忆。

答案:AC★(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

从诗歌中“当年”的志向和现在“一簪华发醉秋风”,可见壮志未酬;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可见诗人的不得志和年老迟暮之感。

从“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可见对友人的怀念和自己孤独寂寞之情。

答案:①壮志难酬。

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

②迟暮悲伤。

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

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扑蝴蝶赵师侠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

琅玕①脱箨②,方塘荷翠毡。

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园林绿阴初遍。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6鉴赏诗歌表达技巧20180425191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6鉴赏诗歌表达技巧20180425191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6鉴赏诗歌表达技巧20180425191(2)从景物特点的角度分析:①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大是近景,所以二、三联描写景物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寒烟、暮鸦、秋雁是诗人看到的景物,木落疑为雨、暗浦风起都是诗人听到的,所以二、三联描写景物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诗人目睹之景,“长疑雨”“欲上潮”是诗人想象之景,所以,这两联诗运用的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____。

(3)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表达技巧。

这两联诗描写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这首诗抒发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这两联运用的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流程] (1)抒情方式、描写方式(2)①远近结合②视听结合③虚实结合(3)登高远眺所见的凄迷秋景归乡之情、羁旅之愁借景抒情【答案】①借景抒情。

借芜城登高远眺所见的凄迷秋景,抒发归乡之情、羁旅之愁。

②远近结合。

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大是近景。

③视听结合。

寒烟、暮鸦、秋雁是视觉描写,木落、风多是听觉描写。

④虚实结合。

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实写,“长疑雨”“欲上潮”是虚写。

二、对点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

一、流程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

(1)筛选典型意象。

诗中的典型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图景画面。

根据上面筛选出的典型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意象连缀成富有诗意的画面。

(3)概括画面特点。

根据画面内容概括画面特点,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

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导流程](1)游子、离歌、微霜、鸿雁、云山、关城树色、御苑砧声
(3)寒秋送别的凄凉
【答案】描绘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

落地的寒霜透出了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悲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二、对点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导学号:35900080】
赠内人①
张祜
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

【注】①内人: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伎称“内人”。

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

②禁门:宫门。

③窠:巢穴。

④红焰:指灯芯。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俗套,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

B.诗的首句“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

C.“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

D.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描写了一个宫女斜拔玉钗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

E.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剔”字是细节描写,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生动地显示了这位少女拯救飞蛾的心愿。

BD [B项,“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不正确,应为“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D项,“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错,应为“拨救飞蛾”的情景,表现了宫女对飞蛾的同情和自我哀怜之情。

]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

诗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

本题可据此回答。

【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

“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宫,与世隔绝。

“惟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导学号:35900081】
浣溪沙
朱敦儒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词人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AC [A项,“抒发了词人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

C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

]
★(2)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

下阕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

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

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

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①
王炎②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

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

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②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愉悦情怀。

B.“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一句采用设问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孤独寂寞的情怀。

C.“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D.“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一句动静结合,既写出庭院的静谧,又写出燕子双飞的美妙。

E.词的下阕结尾处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人痴,全篇因之而活跃飞动。

AD [A项,“愉悦情怀”错,应该是寂寞情怀。

D项,“动静结合”错,应该是以动衬静;“既写出庭院的静谧,又写出燕子双飞的美妙”错,应该是衬托寂寞无聊的心绪。

]
(2)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词中所写景物。

解答本题应抓住“老大”“独处”“怯寒”“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等有效信息。

【答案】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蔌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