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6课《散步》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课《散步》教案
-在情感共鸣与审美体验方面,教师可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和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与家人、朋友一起散步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步带来的乐趣和意义。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特点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在讲解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例子,让他们通过实际分析来理解这些写作特点。此外,对于重点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可以多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加深记忆。
在实践活动环节,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效果总体来说还不错,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时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设计讨论主题时更加多样化,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情趣,培养审美意识。
举例解释: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重点关注作者在散步过程中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如“我感到无比的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我微笑”。
-在分析记叙文写作特点时,详细讲解作者如何运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使文章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4.体会作者在散步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观察力。
5.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一、创设情景,布置任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传承弘扬这一美德,我市互联网信息办特招募拍摄团队想将《散步》这一名篇作为脚本,拍摄成公益广告届时在各大平台播放。
假如你是拍摄团队中的一员,请按照要求完成拍摄任务!情境任务: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任务二:拍摄镜头赏人物任务三:揣摩语言悟意蕴二、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请团队成员认真研读脚本,了解作者、文体知识,扫清阅读障碍,梳理脚本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1、走近作者:请团队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莫怀戚(1951—2014) ,_______人,作家。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篇小说《_________》曾获“四川文学”奖。
2、文体知识——散文: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________”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3、扫清阅读障碍:①字词积累:嫩芽()霎时()拆散()分歧()熬过()粼粼()②词语释义:任凭自己的意思。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6课《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6课《散步》导学案【课题】散步【学习目标】1.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探究案6题之外的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知识链接】1、作者名片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
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2、写作背景《散步》写于1985年。
作者曾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莫怀戚)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
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
”总的来说,本文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反映了我国文明家庭建设的可喜成就。
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散.步(sàn) 熬.(áo) 咕.咕(gū) 分岐.(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lín)2、解释下列词语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①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②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散步的地点在哪?在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尊老爱幼。
2、体会语句的对称美。
3、理解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的含意。
4、学习课文由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课文是如何体现尊老爱幼主题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句子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教程:一、由《思想品德》书上的与人交往应注意的礼仪谈,到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小孩时你怎么办,引出课文《散步》。
板书课题。
二、抽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一下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写出思考题:“我”在文中做了些什么?表达出“我”的什么感情?母亲做了什么?表达出母亲的什么感情?妻子又做了什么?表现出她什么样的性格?学生读课文后,讲解一下“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特别讲下“各得其所”的含意。
生齐读生字词。
三、解决读课文时提出的思考题,抽学生回答。
并概括出文章主题:尊老爱幼家庭幸福四、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抽学生回答后,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并用之于作文。
五、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它。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式对称的句子,体会对称美的作用。
抽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原因。
当有学生找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
”时指导学生讨论其蕴含的含义:中青年人责任重大。
六、小结全课内容。
余下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后作业第三题进行比较阅读。
附板书设计:“我”劝说母亲委屈儿子背母亲孝顺尊老爱幼母亲依从孙子疼爱妻子尊重丈夫贤惠家庭幸福景物描写南方初春美景暗含希望母亲身体好起来—————尊老母亲眼中美景暗含母亲对孙子走小路的理解———爱幼对称美富有情趣末句:中青年人责任重大赡养老人抚养孩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2】篇〗设计意图秋风渐凉,秋季特征越发明显,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对秋季特征的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样化:菊花开了;水果丰收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了…,现在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每次在户外捡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都会感到无限的欣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千古传颂的关于母爱的诗,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现在还能记起来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吧……好,同学对以前的只是掌握得都比较扎实。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关于亲情的文章,莫怀戚的《散步》。
2、课文朗读:全班分为两大组,男生一组,读奇数段。
女生一组,读偶数段,一定要带敢情地朗读。
简要评价后四人小组讨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也就是说文章写了哪些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有如何,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
(提示: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为走哪条路,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
最后我选择走大路,而此时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
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
)在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说说你的理由。
3、课文赏析过度: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欣赏,因为他们都有着令人倍感温馨的性格,那么现在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下本文的人物形象:分析“我”的形象,妻子,母亲和儿子的性情又是怎么样的?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并且在文章中找到相关依据。
慈爱的母亲孝顺的我贤良的妻子懂事的儿子(分析人物形象时重点抓住文章的高潮段,即产生的分歧去把握)4、品味语言人物形象大家把握得也很到位,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我们说这是一篇很优美也很有含义的文章,好的文章不一定堆砌了多少华丽的辞藻,关键是在其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一种感情,我们说这篇文章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我们就来分析下本文中体现浓浓亲情的句子。
《散步》导学案 (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导学案【学习导言】《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让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查查写写、读读写写、评改订正【读读课文】我把课文读了()遍,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查查写写】1.我试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并把词语和注音抄写两遍。
()嫩.()芽熬.()过分歧.()拆.散()霎.()时水波粼粼..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水波荡漾的样子。
()(2)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一时间,形容很短的时间。
()(4)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5)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读读写写】1.读完课文,我可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中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②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2.我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我来说说对这个人物的评价。
【评改订正】自己检查、评改、订正。
(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课内对话:读读理理、想想说说、赏赏议议、说说写写【读读理理】自读课文后,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记叙了事。
【想想说说】1.文章共有四个人物,我来说说我最喜欢哪一个,并且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理由。
2.我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评价四个人物的特征。
母亲:我:儿子:妻子:【赏赏议议】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2.关于文章的主题,我的看法和依据是:【说说写写】1.阅读课本P121林文煌的短文《三代》,与课文作作比较,说说自己更感动于哪个故事。
2.体会亲情,仿照例句再写两句。
亲情是母亲为我冲泡的一杯浓浓的牛奶;亲情是;亲情是。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完成本课语文作业本。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于19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篇一设计思想: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教法指导: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2)ppt教学过程:一。
歌曲导入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
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
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
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莫怀戚的《散步》。
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二。
听读入境,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熬分歧意思霎时散步拆散尽头粼粼背起后背蹲下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信服熬分歧意思拆散各得其所委屈尽头粼粼自然仔细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感受亲情,体会亲人间浓重的情谊。
2.揣摩语言,体会文章朴实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情感,引导学生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
2.品味语言的精妙。
3.明白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感悟人到中年才有的双重责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感熏陶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让爱住我家视频)一、导入1.学生观察幻灯片,说说内容。
2.教师总结:夫妻二人背着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母亲、我、妻子、儿子”是画面的主体,组成一个非常温暖的世界。
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啊!今天我们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二、简介作者及《散步》的创作莫怀戚,当代作家。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
创作此文之前,确实有一次全家散步的经历,作者的好友美国的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大加赞赏中国人的尊老爱幼。
于是,作者重新审视这份珍贵的情感,在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这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美散文。
三、学生齐读课文。
四、抢答游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散步的时间是初春。
2.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3.散步的人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5.谁与谁之间的分歧?什么分歧?怎样解决分歧?母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分歧,母亲想走大路而儿子要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陆,母亲却疼爱孙儿选择小路。
于是,在难走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五、品味语言的精妙,体会人情美。
画出喜欢的一段话(字、词、句子)读出来,再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己来理解,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老师的准备(根据课堂实际选讲):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子关系追溯到几十年前,母子情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导学案统编版)
第6课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朗读的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来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感情。
2.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3.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找出例句,加以品味。
【重点难点】1.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找出例句,加以品味。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查预习、知作者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分歧.( ) 蹲.下( ) 煎熬.( ) 嫩.芽( ) 咕.咕( ) 一霎.( ) 粼.粼( )( )散.步( ) 眼泡 )铺.床 ( )散.漫 ( ) 泡.茶 )当铺.( )劳累.( )累.赘 ( )积累.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任凭自己的意思。
文中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 ) ②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文章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 ) ③这里形容水、石等明净。
( )④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3.作者名片莫怀戚(1951—2014) ,重庆人,作家。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诗礼人家》等。
其中《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二、探究案★任务二:初读文、整感知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 ,并梳理本文中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散 泡 累主要事件: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后来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这个家庭中的哪一位成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用一个词语概括。
★任务三:练朗读、品语言4.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5.朗读第1段,设计重音和停连,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6.作者叙述时,在家庭成员前面都加上“我的”,在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读一读,并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步》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和写作特色。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步中亲情和生活的感悟。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散步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8.拓展阅读:推荐与散步主题相关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视野。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 Nhomakorabea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散步》这篇课文,掌握并运用生字词,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步》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课文通过作者与母亲散步的经历,展现了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感悟。这篇文章是……(详细解释文章背景和主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来表现情感,以及散步过程中的思考与交流。
-写作特色: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如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的方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举例解释:
-在词语运用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悠闲”不仅仅是形容状态,还包含了心境的放松,能在口语交流或写作中正确运用。
-在朗读技巧上,学生需注意课文中不同句子的语气变化,如描述美景时应用欣赏的语气,遇到抒情句时应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
3品味文章语言的对称美。
4学习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人物形象分析及文章主题理解。
难点:写作手法的学习及应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及相关问题的答案。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思路导航:本课设计的最大特色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有机结合。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由“亲情”话题导入,结合孟郊的《游子吟》解说亲情是如何表现的,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三、展示教学目标四、读准子音,看清字形。
嫩芽霎时拆散熬过分歧水波粼粼委屈各得其所多音字:散背五、初读感受季节:初春地点:南方田野人物:我,我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事件:在田野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结果: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一起走小路六、自主学习,分析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比较喜欢哪一个?我------温和,孝顺善良我的母亲-----温良,慈爱,爱护小辈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天真活泼,懂事七、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这样一件事怎么就体现了亲情?作者要表现什么主题呢?八、品味语言语言的对称美: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作用:句式有变化,显得丰富,优美。
有韵律感,琅琅上口。
简练又有丰富的内涵,很有哲理味。
赏析结尾句:九、写作特色及布置作业1、开门见山,直接叙事2、抓住细节,刻画人物3、结尾点题,升华主题4、平凡小事,以小见大作业:用上这些写作手法,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十、拓展延伸臧克家的《三代》十一、教师寄语,升华亲情十二、看图回顾亲情【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2篇】【学习目标】1. 学习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体会人物形象美。
第6课《散步》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6、《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散步》一文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活动目标:1.大胆猜测标志在书中的意思,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生活中常见标志,并了解其意义和用途等。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同伴的猜测。
活动准备:《兔子先生去散步》PPT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1、老师在PPT上放两张(大润发和肯德基),2、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从标志中看出来的)二、感受故事1、出示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家和兔子的标志小朋友这又是谁的家呢?为什么?(因为有兔子的标志)小朋友可真棒,这就是小兔子的家,那这只小兔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为什么?那我们叫它兔子先生好吗?跟它打个招呼。
2、放映《兔子先生散步去》的PPT,引出故事这一天,天气怎么样?你怎么知道?天气那么好,兔子先生出门去散步,什么叫散步?知道吗?(到外面很轻松地、慢慢地去走走)你想和兔子先生一起去散步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路上还有什么好玩的标志呢?3、欣赏故事,认识标志(教师加上语言、情节)(1)兔子先生过了桥后,咦?接下来的这个标志好奇怪啊?这是什么标志?(小心斜坡)我们平时过桥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上桥、下桥的桥面很陡,我们要怎么做呢?要慢慢走,小心摔跤。
瞧,这兔子先生走得太急了从斜坡上滚了下来。
(2)接下来的是什么标志呢(3)他掉到了洞里,这是谁的家?在这里你发现了什么标志?兔子先生看不懂这个标志!小朋友当你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幼儿尝试求助)小结:遇到困难不要急,动动小脑筋,也可以去求助别人,互相帮助。
(4)刚才大家在一起看书的过程中,我看见你们一直在笑,为什么笑啊”(觉得有趣、好玩、搞笑……)4、教师总结兔子先生散步的路上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令我们觉得很好笑,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标志提醒的话,会怎样(更加倒霉的,说不定在散步路上就要发生危险了!)说明这些标志的作用非常大,有了这些标志兔子先生的散步才能够化险为夷、顺顺利利的,你们说对吗三、回归生活1、画面转到了幼儿园,兔子先生这次又去散步,来到了我们幼儿园,这里也有很多标志,我们来帮助兔子先生认识认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理解词句。
3、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庭。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难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培养他们尊老爱幼、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方法:1、品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我们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
展示课题《散步》莫怀戚二、理解文意,整体感知:1.听录音,边听边在自己易读错的字上注音,不理解的词作标记。
2.请再读课文,《散步》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从文章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三、朗读品味:1.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根据学生喜欢不同的段落,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2..思考: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四、感悟亲情: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引导: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这里面包含着哪几种亲情?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我”。
这里面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2.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引导: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学畅所欲言……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在这个家庭里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于是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而尊老爱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散步》导学案 (4)(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赏析语言,体会对称语句的好处。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注意感情。
查工具书,在括号中注音或填写汉字,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拆散.()分歧.()嫩.()芽一shà()时水波lín lín()()各得其所2、找出散步的时间(季节)、地点、人物;散步中产生分歧的原因、经过、结果。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二、合作探究1、在空格上加上一个形容词。
的爸爸 , 的妻子 ,的奶奶 , 的儿子。
2、课文中有许多对称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答:句子有对称的美感。
写出了老人和孩子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对初春景物的描写,描写了那些景物?有何作用?4、这篇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三、质疑拓展1、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诵几句感恩父母的古诗词或现代诗。
2、请同学们说一下父母在家里是怎样做到敬老爱幼、承担责任的?四、当堂训练1、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A.想要欣赏小路美丽的风景 B.因为儿子愿意背着她C.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D.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3、仿写句子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亲情是;亲情是。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五、总结反思六、作业美文欣赏我们是一家人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
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培根 (英国哲学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二、检查预习字词辨析信服:相信佩服。
嫩芽(nèn)分歧(qí)取决拆散(ch āi sàn)委屈水波粼粼(lín lín)一霎时(shà):顷刻间;很短的时间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序号标注课文的自然段。
将你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好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做到抑扬顿挫。
2、整体感知——快速抢答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原文)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E.“我”是如何处理这个分歧的?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四、问题探究你认为:这是的一家人。
(温馨,和睦,和谐,尊老爱幼)五、语文活动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将献给谁?请结合文中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内容;2、领会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品味精巧自然朴实的语言。
【课前预习】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1、有感情的朗读,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分歧( ) 一shà( )时 chāi( )散各得qí( )所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你就背( )着我我背( )上4、《散步》作者(),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诗礼人家》等。
5、读了全文,你从文中感悟到了什么?【导学探究】一、整体感知:(放录音或诵读)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要的用一句话概括)2、学生讨论,围绕“散步”这件事概述事情的经过。
3、整个散步的过程,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二、研读探究:4、深入探究,把握主旨,体会亲情(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产生分歧,谁做的最好,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2)朗读文中最动人的场景,体会句子的含义“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既然母亲不算重,儿子也轻,我和妻子为什么还这样做?)A“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表明。
B“整个世界”表明。
(3)本文通过(),体现了()。
(4)我说我家的故事(通过本文学习你体会到家庭中这种尊老爱幼的浓浓亲请了吗?)5、品味语言(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示例:我喜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的特点,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铺垫,深情导入播放背景音乐百度mp3:《回家》萨克斯师:(边投影出示边深情地导入)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
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
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检查字词1.介绍作者生简介作者莫怀戚。
(介绍作者可采用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
)2.字词识记(投影出示)嫩芽(nèn)霎(shà)时拆(chāi)散熬(áo)过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委屈各得其所3.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见前文)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过渡: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了作者,解决了字词,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到文本,看看文章的主要内容。
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投影出示):a散步的季节?b散步的地点?c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d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学生读后抢答2.据抢答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研读入境,把握主旨1.听读课文,进入情境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静静地倾听文章的配乐朗诵,一边在脑海中浮现文章所写的情境画面,让我们跟着莫怀戚一家作一次愉悦的心灵旅行。
播放《散步》配乐朗读师:看到大家怡然沉醉的表情,我想文章一定拨动了大家的心弦。
那么,你能否说说是什么如此打动你的心呢?2.再读课文,点评人物过渡:那么,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请用“我最欣赏,因为,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优秀推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多媒体,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现亲情和歌词。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
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
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
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1、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如果学生发现课文朗读与课文不完全相同,可以作思考题,留给学生。
)勾画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细节、词语、句子。
2、自由阅读全文: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轻声品读,也可以默读。
把文中表现出浓浓亲情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小组互助,交流感悟。
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有哪些细节、词语、句子。
这些地方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这份深情。
4、全班交流、亲情共赏。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引导: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而“我”为什么又坚持要母亲出来?母亲为什么又答应了儿子,试想如果“我”依从母亲,把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会怎样?分析:这句话说明了“我”关心母亲,对母亲的身体健康提出积极的建议,而不是顺水推舟。
母亲因为相信儿子,尊重儿子的意见,所以顺从。
我如果只带着妻子、儿子出来散步,把老人孤零零的丢在家里,会让老人很孤独、寂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
《散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
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B.我决定委屈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
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
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
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2.《散步》一文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如何理解?其中“走得很仔细”“整个世界”是什么意思?
三、问题探究,提升素养
1.对于本文的主旨,可以有以下看法,你怎样理解?
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
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
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
2.这篇散文大词小用、小题大做,获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说一说。
课堂小结
合作探究答案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 “熬”字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2.这句话有“我”对母亲的理解,但“我”不是消极地表示顺从,而是积极地提出建议,“我”的话饱含了对母亲深切的爱。
3. “我”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显然是个孝顺、听话的儿子。
正因为这,母亲相信“我”说的话是对的。
同时为后面写到母亲变了主意设下伏笔——母亲当然听从“我”的话,但她更爱孙子。
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
1.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
2.可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她们如同生怕惊动整个世界那样,生怕稍有点闪失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
因此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二是“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
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作者运用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写出了作者本人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的高贵品德。
“整个世界”是指“老人”和“孩子”分别代表过去和未来两个不同的世界和时代。
三、问题探究,提升素养
1.以上各种看法都有道理,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2.比如“分歧”、“整个世界”。
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小题大做,富含深意,耐人寻味,比如结尾这句,使读者一下子领悟到中年人特有的心境和责任感。
也可视为“以小见大”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