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诗经》两首 第1课时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诗经二首《氓》课件(共36张PPT)
本诗的主题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 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塑 造了一个勤劳、温柔、 坚强的妇女形象,批判 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 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 深刻的痛苦,表现了古代 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 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桑之未落 比兴
其叶沃若 对
桑之落矣
比
比兴
其黄而陨
女子年轻貌美 未婚情意浓厚
女子年老色衰 婚后情意淡漠
导致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是 什么?文中是怎样表述的?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 德”
语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 意的义“。言没下”有多用面,年法的不。“相。静同作言。为指思。家之务”。已满经劳足。作,。实(现s。ù()(x早ìm)。è笑i)的,样睡子。起。来。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婚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怨恨,沉痛 心如帷湿
决绝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清醒,刚强 回头是岸
◆诗歌意象理解:《氓》诗中三处写淇水有何 意味?
◆ 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什么样的人?
女 主
婚前:生活幸福
人 婚后:受尽屈辱 公
热情、温柔、纯真。 刚烈,认识清醒
课件1:第4课《诗经》两首—氓
(6)提问:第三章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 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 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7)提问:结合文章的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 用抒情兼认识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 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明确:(板书)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男人们沉溺于爱情,说甩马上甩。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人们沉溺于爱情,摆也摆不开。 总说自己的生活教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使用了 “兴”的手法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坠落。 ] 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徂尔:往你家,嫁与你。徂,往 ] 打我嫁到你家去,三年挨穷没怨言。 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渐:浸湿] 一条淇水莽洋洋的水,车儿过河湿了半截帷。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贰:有二心] 做媳妇的哪有半点错,男子汉儿口是心又非。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无。极,准则。德,心意。] 男子的爱情,朝三暮四哪儿有个准。
(4)提问:“尔卜尔筮”等四句表明恋爱终于有了 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明确: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 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 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至此,一个完整的叙事 段落结束。
(5)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们经 常看到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真实;旦旦,诚恳 ;反,违反] 当年你许愿多诚恳,从未想过你会违反。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含答案
第4课《诗经》两首诗经里的春天三月韶华胜极,诗经里的春天迢迢赶来,停在青衣女子的指尖。
这些诗经里的女子,犹如去岁枝头不肯凋谢的花朵零落在春天的田畴,择取野菜,疗饥果腹。
循着野菜清香微苦的气息,也许你已不能认出它们被时间模糊的容颜。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蘩,是白蒿。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薇,是嫩豌豆苗。
“薄采其芹。
”芹,不是水芹,也不是大叶芹,是水草……这些田间地头水泽泼辣生长的野菜,在诗经里是如此端庄古典,不容轻狎,今天突然照面常有惊艳之感。
春雨潇潇的夜晚,清越的歌吟引领我,在诗经里穿行。
外面的世界越来越静,静到如同沉船后的深海,而我的内心是如此浩繁。
窗外,草木正一日比一日丰盈,梨花如雪,覆盖田野,桃花红彻,燃尽千山,油菜花如轰轰烈烈的洪水涌到脚下。
植物的气息在夜晚妖娆热烈,升起于古中国的田野,田野上劳作的女子,女子心中,远方的征人。
那个采着卷耳的思妇,她忧伤地叹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采了又采,可是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征人说,采了又采,冒出芽尖。
说回家何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
还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这些诗句,如一轮明月,映照岁月的无限暖意和诗意。
“温柔敦厚,诗教也。
”说的是诗经,说的也是野菜。
野菜,这宅心仁厚的女子,耕田绩布暖老温贫,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它来普渡众生,却依然葆有淡泊的品性和清洁的风骨。
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二、背景探寻1.《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2.《采薇》这首诗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9:第4课 《诗经》两首(含答案)
《诗经》两首氓【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诗经两首》是高中阶段首次出现的《诗经》选篇。
本单元还选有《离骚》(节选)、南北朝诗歌,显然是按诗歌史的发展脉络编排的。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学习本课,就要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先民的艺术创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继承民族文化的传统基因。
《氓》与《采薇》均是反应先民现实生活的诗篇。
对文本的价值定位当在生活化地感知先民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便了解诗歌发展之“流”,从而对传统文化、文学的源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学过语文教材中的《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对《诗经》已经有所了解,课堂上只作简单回顾。
分析人物形象之余,根据学生身心特征,也可作爱情观教育。
【教学目标】《诗经》虽是两千多年前的“流行歌曲”,但现在读来语言已经生涩。
因此,要走进《氓》,先要读懂文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诗经》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加进新的知识。
如何把必要的知识转化为鉴赏《氓》的能力十分重要。
因此,应引导学生通过《氓》以及后续诗篇的学习,逐渐获得《诗经》鉴赏的能力。
《氓》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巩固有关《诗经》的文学、文化常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对《氓》熟读成诵;(2)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氓》的主题内涵,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先民的艺术创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2.教学难点:体会《氓》的主题内涵,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先民的艺术创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教学方法】对《氓》的鉴赏需要充分熟悉文本。
比如要记住文中的异读词、通假字,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能对《氓》熟读成诵;诵读中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的意蕴;注重生活化地阐释文本,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附加爱情观教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美丽的诗歌,有的与作者一起被世代吟诵,有的即使作者无处可寻也依然沉吟在我们心底,就像诗经一样。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4课《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4课《诗经》两首(一)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偕:共同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违反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以望复兴(乘坐)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副词,又)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没有实义)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的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指桑树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其:指那男子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尔:你,这里指那男子家.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之:指兄弟5、对下列两组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B.《采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害,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C.《采薇》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
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
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已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
D.《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篇章结构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采薇》全诗即采用这种形式。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还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①茱萸入药②,可用它③养身袪病。
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诗经四首》ppt课件1
《君子于役》写法分析
这是思妇怀人的诗。丈夫久役不归,妻子苦 苦思念,每当日薄西山的时分,她总是倚门候望, 思绪翩翩:鸡儿上窠了,太阳落坡了,牛羊下了 山岗,但久役在外的人儿仍然不见踪影,怎不叫 ā 人挂念呢?到底何日才是他的归期呢?他不致于 忍受饥渴吧?诗歌的语调低沉缓慢,诗歌内容一 幅情境俱佳的画面。 此诗不加经营而真情自然流淌,尤其是最后 “苟无饥渴”的揣测语气,更透出无限的关切之 意。
《蒹葭》写法分析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上四 句写景,下四句叙事抒情。此诗采 取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由于在 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 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 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章 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结构内容
全诗共两章。 第一章、侧重写女主人公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第二章、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侧 重写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关心与担心
欣赏
蒹 在 溯 蒹 在 溯 蒹 在 溯 葭 水 游 葭 水 游 葭 水 游 苍 一 从 凄 之 从 采 之 从 苍 方 之 凄 湄 之 采 涘 之 , 。 , , 。 , , 。 , 白 溯 宛 白 溯 宛 白 溯 宛 露 洄 在 露 洄 在 露 洄 在
蒹 葭
为 从 水 未 从 水 未 从 水 霜 之 中 晞 之 中 已 之 中 。 , 央 。 , 坻 。 , 沚 所 道 。 所 道 。 所 道 。
《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风”: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雅”: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颂”: 2、三大表现手法: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 “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
《诗经两首》说课稿
《诗经两首》说课稿1、《氓》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氓》。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理解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3、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2、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3、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汉民族语言。
教学重点: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2、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
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 第4课《诗经》两首《采薇》课件 新人教版必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刚:坚硬,
指薇菜茎叶渐老变硬。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阳:周代自
农历四月到十月,称为阳月。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盬:休止 。
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
•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疚:
痛苦。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一直 回不来。来:归来。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骙骙(kuíkuí): 马强壮的样子。
•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主帅。 小人:指士兵。腓:隐蔽。[按:古代打仗是车战,主将 在兵车上指挥,步兵在兵车后面,靠车身掩护自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305 首。 汉以前被称为《诗》或 《 诗三百》。
内容:风 雅 颂 手法:赋 比 兴
诗经六义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现实主义 的源头。
我好想你!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I love you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 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 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 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 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 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 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 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 情。
2020高中语文 第04课 《诗经》两首(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4课《诗经》两首(第01课时)1.了解《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为中国文学的源头。
《诗经》收集了从至大约500年间的诗歌篇,展开了周代的社会生活画面。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体例:风、雅、颂。
风,不同地区的,含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bīn)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时的乐歌,《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的,《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手法:赋、比、兴。
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以为主,兼有杂言,多用重章叠唱以加强抒情效果。
《诗经》押韵,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或一韵到底,或中途转韵。
2.《氓》是《诗经·国风·卫风》中最为有名的“弃妇诗”。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恋爱风气比较自由,桑间濮上,幽期密约,用诗歌表达情愫,以选择配偶。
同时,封建意识正在发展,男尊女卑之风已形成。
妇女逐渐丧失了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处于从属地位。
阅读这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不仅可以对先秦人们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及其社会状况做个管窥,且可了解我国诗歌在童年时代达到了怎样的艺术高度。
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氓()之蚩蚩()将子无怒()匪我愆期()乘彼垝垣()()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我贿迁()无与士耽()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咥其笑矣()隰则有泮()()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①匪来贸丝:____通___()②将子无怒;___通___ ()③于嗟鸠兮:____通___()④犹可说兮:___通___ ()⑤隰则有泮:___通___ ()1.现实主义西周初期春秋中叶 305 诗三百民间乐歌宫廷宴享歌颂祖先功业四言3.méng chīchī qiāng qiān guǐ yuán zài shì jiù huì dān cú qí shāng jiān chángxì xí pàn4.①匪,通“非”,不是;②无,通“勿”,不要;③于,通“吁”,唉;④说,通“脱”,解脱,脱身;⑤泮,通“畔”,边岸。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诗经》,《氓》教案(高一必修篇一诗经》两首,《氓》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梁小嫦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与用法和本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3.把握女主感情的变化,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选自《诗经》的诗作--《氓》。
关于《诗经》的诗作,我们并不会太陌生。
我们初中的课文中,有什么课文就是选自《诗经》?《关雎》、《蒹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不是?还有《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不是?2、那关于《诗经》,大家又知道多少?知道些什么呢?(利用《名师面对面》的资料链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印了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或“十五国风”,是各地歌谣,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
因此,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及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3、导入:《诗经》中有大量爱情题材的诗作,如我们学习过的《关雎》、《蒹葭》。
2023高中语文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105页)
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
经典晨读 高考导航 学习目标
方课法前警示预探究习 课堂互动 课后强化作业
经典晨读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②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③
【注释】 ①汉江:今汉水中游的襄河。②“岭外”句: 唐代在五岭之南设置岭南道,辖有今广东、广西等地,当时 这些地方常作为有罪官员的流放地。音书,家中的消息。 ③“近乡”两句:诗人准备渡汉江由南阳入洛阳,已渐接近 家乡。又因家中情况不明,所以愈近家愈提心吊胆,害怕听 到坏消息。来人:指由洛阳南来的人。
《小雅》74 篇,共 105 篇。③颂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 篇, 《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 40 篇。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诗经》全面地展 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 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 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
(6)总角之宴. 宴古 今义 义: :快 宴乐 会
4.一词多义 (一)虚词
①秋以.为期 把
(1)以② ③以 以. .望 尔复 车关 来
目的连词,来 用
④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请 (2)将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无实义,不译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将要 ①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 缘故 (3)故②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所以 ③故.山殊可过 旧的,过去的
小人所腓.(féi) 不遑.(huánɡ) 渐.(jiān)车 帷裳.(chánɡ) 徂.(cú)尔 靡.(mǐ)室 其黄而陨.(yǔn) 咥.(xì)其笑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氓》1
教学方案
章节:必修二课时:二课时备课人:二次备课人:
课
题
名
称
《诗经》两首——氓
三维目标1、介绍《诗经》相关文学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脉络。
3、赏析诗歌语言。
4、本文的写作特色。
重
点
目
标
难点目标
导入示标
爱情历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我们今天将跨越千年的长河来到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看看《诗经·氓》向我们描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本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色?了解故事之前,咱们先整体了解一下《诗经》是怎样一部作品。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了解《诗经》
导学:整体感知,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大意。
这首诗讲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
导做:小组讨论,并归纳每章的内容。
学生展示:这首诗是一个被弃女子的自述,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恨,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同他一刀两断!(板书)
恋爱婚变决绝
(1、2)(3、4、5)(6)
导思: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好处?能否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之《氓》教案
出示重点理解题的分析,并适当举例。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
老师适时讲解,学生理解总结归纳。
24分钟
自制
3
4
5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学习者特征分析
授课班级301班学生整体来说在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好。这是学生升入高中以来的首次接触《诗经》,但是,在初中时学生有《关雎》的学习经历,对于《诗经》有一定的认识另外,本文的题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爱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因此,解决完诗歌的词语之后学习起来应该比较顺利应该在自主完成环节上提高效率,以便教学任务按时完成。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编号
对应的
知识点
学习目
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1
识记
幻灯片、学案
给出《诗经》的有关介绍。
出示学生活动,学生明白自己做什么。
必要答案的呈现。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F.播放—讨论—总结
引导学生,明确分析思路
15分钟
自制(个别图片下载)
2
2
理解
学生解答,教师引导并补充
学生思考回答
给出语句
学生分析
评价学生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 《诗经》两首 (共63张PPT)
决绝
六
反是不思 (冷酷无情)
亦已焉哉 ! (毅然坚决)
◆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 何变化的?
恋爱
送子过淇,至于顿丘。 热情,幸福 沉醉爱河
婚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怨恨,沉痛 心如帷湿
决绝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清醒,刚强 回头是岸
鉴赏要点
• A、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
经
卫 风
两
.
氓首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掌握重章叠句的
形式特点和四言诗的诵读节拍;体会比兴的艺术 手法;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 歌的艺术特色;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 发展学生思维。
对我施以凶暴。兄弟不知我的处境,见我回来都讥笑我。 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自身感到很悲伤。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偕:共同,一起。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泮:通“畔”,岸边。 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 旦旦:诚恳的样子。 其:第二人称,你。 是:指示代词,这,指代誓言。 已:止,了结,终止。
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译文:有个青年笑嘻嘻地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他不是来买丝,而 是来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我拖延婚期, 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定为婚期吧!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垝垣(音guǐ yuán):倒坍的墙。垝:倒坍。 以:连词,来。 复关:第一个“复关”是卫国地名,指诗中“氓”的住 地。第二、三个“复关”借代住在复关地方的 “氓”。 载……载……:又……又…… 如:载歌载舞。 尔:第二人称,你。 如:出尔反尔 尔虞我诈 咎:不吉利,灾祸。 以:介词,把。 贿:财物,指嫁妆。
课件9:第4课 《诗经》两首
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烈烈” “业业” “骙骙” “翼翼” “依依” “霏霏” “迟迟” ,用来增加形象性、强化感 情。
三、情景交融
猃狁(xiǎn yǔn)
中国古代民族名。 亦作“玁狁”、“荤允”、“薰育”、“严允”
等。 据考:猃狁为秦汉时匈奴的先民。
“采薇”起兴 时间变化 情感1:久戍不归,思念家乡和亲人 情感2:戍边转徙不定,生活艰苦得难以忍受。
原因: 猃狁的侵扰,远征守边一直没有结束。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尔:同“艹尔”,花朵盛开
常:常棣,植物
第
华:同“花”
4
路:同“辂”,大车
章
采薇
——《诗经·小雅》
采薇
mù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mǐ
Xiǎnyǔn
huáng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zài
pìn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gǔ
jiù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家,感时伤事的感情。 本诗表露出的思想感情很复杂。
既有承担责任、保家卫国的情绪;
也有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战争又残酷异 常所产生的忧虑情绪。
如何理解凯旋时心情的伤悲?
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
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 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人”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诗经》教案
《诗经》教案《诗经》两首教案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诗经》两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经》两首教案篇1从容说课《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
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
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1.朗读法2.点拨讨论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诗经两首—氓》课件
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 性的身份非常吻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 蚕作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拿布换丝来和女主人公谈婚事。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 愆期,子无良媒”。
2、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男主人公:对婚姻很郑重其事,很认真的样子。 女主人公:痴情。
3、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男: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 女: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
(1)氓之蚩.蚩(chī ) (3)汤.汤( shānɡ ) (5)乘彼垝.垣( ɡuǐ ) (7)渐.车(jiān) (9)徂.尔( cú )
(2)匪我愆.期( qiān) (4)隰.则有泮.(xí pàn) (6)尔筮.( shì ) (8)帷裳.(chánɡ ) (10)靡.室劳矣( mǐ )
难句疏通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你占卜算卦,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男人沉溺于爱情,还可以脱身。) 3、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子没有过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了。男子爱
情没有准则,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5、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 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总角之宴 .
快乐。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宴会。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薇亦作止 . 句尾语气词。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狁孔 棘 . 副词,很。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夙兴夜寐 , 靡有朝矣 。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一)实词 1.通假字
通“非”,不是。 (1)匪 来贸丝,来即我谋: __________________ . 通“吁”。 (2)于 嗟鸠兮,无食桑葚: __________________ . 通“脱”,脱身。 (3)士之耽兮,犹可说 也: __________________ . 通“畔”,边岸。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__________________ . 通“暮”。 (5)曰归曰归,岁亦莫 止: __________________ . 通“ ”,花盛开的样子。 (6)彼尔 维何,维常之华: __________________ . 通“急”。 (7)岂不日戒, 狁孔棘 : __________________ .
孔穴。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wéi,动词,这里指“定为” 期 秋以为 . (1)为 wéi,动词,做。 妇 三岁为 .
动词,想 其反 不思 (2)思 . ,雨雪霏霏 今我来思 .
语气词,无实义。
第二单元
诗韵人生
第 4 课 《诗经》两首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理解诗中采用的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与效果。 2.体会《氓》的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掌握《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语言风格和章法特点。
基础精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愆 期 ( qiān ) ②垝垣 (ɡuǐ yuán ) . .. ③涟 ( lián ) ④筮 ( shì) . . ⑤徂 ( cú ) ⑥罔 极( wǎnɡ) . . ⑧咥 其笑矣( xì ) . (2)多音字
3.词语释义 ①女也不爽 : 过错。 . ②信誓旦旦 : 诚恳的样子。 ..
指薇菜冒出地面。 ③薇亦作 止: . 遑:暇,闲暇。启:跪。居:坐。 ④不遑启居 : ... 火势很大的样子,形容忧心如焚。 ⑤忧心烈烈 : .. 又,且。 ⑥载饥载 渴: . ⑦王事靡盬 : 休止。 .
⑧忧心孔疚 : 孔:甚,很。疚:痛苦。 .. 牡:驾车的雄马。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 ⑨四牡业业 : ...
2.古今异义 (1)氓 之蚩蚩 . ménɡ。 古义: 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氓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 顿丘 ..
到,到达。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以为 期 .. 把……作为。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泣涕 涟涟 . 眼泪。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鼻涕。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 岁食贫 . 多。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数,三。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1)其黄 而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数词活用作动词,反复无常。 (2)二三 其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3)夙 兴夜 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4)三岁食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天天、每天。 (5)岂不日 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 (6)雨 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①载 ( ( ③氓 (
⑦隰 ( xí)则有泮 ( pàn ) . .
笑载iān )渐 . jiàn )逐渐 .
ménɡ )村氓 mánɡ )流氓 .
2.辨形组词 垣 ( 城垣 ) ①恒 ( 永恒 ) 洹 ( 洹水 ) 陨 ( 陨落 ) ③ 殒 ( 殒命 ) 载 ( 装载 ) ⑤栽 ( 栽种 ) 哉 ( 哀哉 ) 靡 ( 所向披靡 ) ②糜 ( 糜烂 ) 縻 ( 羁縻 ) 愆 ( 愆期 ) ④ 衍 ( 繁衍 )
⑩戎车既 驾: 已经。 .
依:指将帅靠立在车上。腓:遮蔽、 ⑪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 . . 掩护。
⑫岂不日戒 : 日:名词作状语,日日。戒:警惕戒备。 ..
4.名句默写 (1)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2)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4)总角之宴, 其叶沃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