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台第一讲·集合及其运算

合集下载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PPT课件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PPT课件

6.子集、真子集及其性质: 对任意的 x∈A,都有 x∈B,则 A⊆ B(或 B⊇ A); 若集合 A⊆ B,但存在元素 x∈B,且 x∉A,则 A⫋ B(或 B⫌ A);
⌀ ⊆ A;A⊆ A;A⊆ B,B⊆ C⇒ A⊆ C. 若集合 A 含有 n 个元素,则 A 的子集有 2n 个,A 的非空子集有 2n-1个,A
【例 2-2】已知集合 A={x|x2-2x+a≤0},B={x|x2-3x+2≤0},且 A⫋ B,求实 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可得 B={x|1≤x≤2}. 对于 A:Δ=(-2)2-4a<0,即 a>1 时,A≠⌀ ,满足 A⫋ B;
Δ=(-2)2-4a=0,即 a=1 时,A={1},满足 A⫋ B;
A.(a*b)*a=a
B.[a*(b*a)]*(a*b)=a
C.b*(b*b)=b
D.(a*b)*[b*(a*b)]=b 解析:在 B 选项中,[a*(b*a)]*(a*b)=b*(a*b)=a,故 B 正确;在 C 选项中,易知 a*(b*a)=b*(b*b)=b 成立,故 C 正确;在 D 选项中,令 a*b=c,则 c*(b*c)=b 成立, 故 D 正确.只有 A 选项不能恒成立.
5.设集合 A={-1,1,3},B={a+2,a2+4},A∩B={3},则实数 a 的值为 1
.
解析:∵A={-1,1,3},B={a+2,a2+4},A∩B={3},a2+4>3, ∴a+2=3,a=1.
一、集合的概念
【例 1-1】 若集合 A={2,3,4},B={x|x=n·m,m,n∈A,m≠n},则集合 B 的元 素个数为( B ).

集合及基本运算教案

集合及基本运算教案

集合及基本运算教案第一章:集合的概念1.1 集合的定义引入集合的概念,讲解集合的定义和性质。

举例说明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和描述法。

1.2 集合的元素讲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强调元素的唯一性和不可度量性。

通过实例解释集合中元素的关系,如属于和不属于。

1.3 集合的类型介绍常用集合的类型,如自然数集、整数集、实数集等。

讲解集合的分类方法,如无限集和有限集。

第二章:集合的运算2.1 集合的并集讲解集合的并集概念,即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举例说明并集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2.2 集合的交集讲解集合的交集概念,即两个集合中共有元素的集合。

举例说明交集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2.3 集合的差集讲解集合的差集概念,即属于第一个集合但不属于第二个集合的元素的集合。

举例说明差集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2.4 集合的补集讲解集合的补集概念,即在全集之外不属于给定集合的元素的集合。

举例说明补集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第三章:集合的性质和运算规律3.1 集合的子集讲解集合的子集概念,即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举例说明子集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3.2 集合的幂集讲解集合的幂集概念,即一个集合的所有可能的子集的集合。

举例说明幂集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3.3 集合的德摩根定律讲解德摩根定律,包括德摩根第一定律和德摩根第二定律。

通过实例解释德摩根定律的应用和运算规律。

第四章:集合的排列和组合4.1 排列的概念讲解排列的概念,即从一组不同元素中取出几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举例说明排列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4.2 组合的概念讲解组合的概念,即从一组不同元素中取出几个元素组成一个集合,不考虑元素的顺序。

举例说明组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4.3 排列和组合的公式讲解排列和组合的公式,如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

通过实例解释排列和组合公式的应用和运算规律。

第五章:集合的应用5.1 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讲解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如在代数、几何和概率论中的使用。

集合与运算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集合与运算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集合与运算的基本概念与性质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2.集合的表示方法:用大括号{}括起来,里面列出集合中的元素,如集合A={1,2,3}。

3.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4.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5.集合的性质:a.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不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

b.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的本质。

二、集合的运算1.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记作A∪B,包含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

2.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记作A∩B,包含所有同时属于A和属于B的元素。

3.补集:对于全集U,集合A的补集,记作A’,包含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4.运算法则:a.交换律:A∪B=B∪A,A∩B=B∩Ab.结合律:(A∪B)∪C=A∪(B∪C),(A∩B)∩C=A∩(B∩C)c.分配律:A(B∪C)=(AB)∪(AC),A(B∩C)=(AB)∩(AC)三、集合的其他概念1.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2.超集:如果集合A包含集合B的所有元素,那么集合A是集合B的超集,记作A⊇B。

3.真子集: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A不等于B,那么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4.空集的特殊性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也是任何集合的超集。

四、整数的运算1.加法:两个整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2.减法:一个整数减去另一个整数,得到它们的差。

3.乘法:两个整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4.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不为0),得到它们的商。

5.幂运算:一个整数的n次幂,表示这个整数连乘n次。

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两个实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2.减法:一个实数减去另一个实数,得到它们的差。

3.乘法:两个实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4.除法:一个实数除以另一个实数(不为0),得到它们的商。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组独立的元素组成的。

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运算方法。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内的元素用逗号分隔,并放在大括号中。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 = {1, 2, 3, 4}。

2. 元素:一个集合由若干个元素组成,元素是集合的基本单位。

例如,集合A中的元素1、2、3、4便是集合A的元素。

3. 子集:若一个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B,则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是集合B = {1, 2, 3}的子集。

4. 相等集合:若两个集合A和B拥有相同的元素,则称集合A和集合B相等。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二、集合的运算方法1. 并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他们的并集就是包含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和集合B = {2, 3}的并集为A ∪ B = {1, 2, 3}。

2. 交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他们的交集就是属于A且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和集合B = {2, 3}的交集为A ∩ B = {2}。

3. 补集:设U为全集,若A为一个集合,则相对于全集U,A的补集为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例如,集合A = {1, 2, 3, 4}相对于全集U = {1, 2, 3, 4, 5, 6}的补集为A' = {5, 6}。

4. 差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他们的差集就是属于A但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 3, 4}和集合B = {2, 3}的差集为A - B = {1, 4}。

5. 互斥集:若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为空集,则称它们为互斥集。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pptx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pptx

间 的
子 集
集合 A 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 B 中的元素

本 为集合 B 中的元素,且集合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集合 A 中的元素
示关系 文字语言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符号语 言 A=B A⊆ B
A⫋ B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A∪B=B∪A A∪A=A A∪⌀=⌀∪A=A 如果 A⊆ B,则 A∪B=B
A∪∁UA=U A∩∁UA=⌀ ∁U(∁UA)=A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要点梳理 考点自测
考纲解读 主主干干梳梳理理 考点层析
12345
1.已知集合 A={x∈N|- 3≤x≤ 3},则必有( )
A.-1∈A
B.0∈A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考纲解读 主干梳理
考点层析
考向1
考向2
考向2
考向4 易错辨析点拨
考向 1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 1】 (1)已知集合 A={0,1,2},则集合 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 是( )
A.1
B.3
C.5
D.9
(2)已知集合 A={m+2,2m2+m},若 3∈A,则 m 的值为
B=( )
A.[-2,-1]
B.[-1,2)
C.[-1,1]
D.[1,2)
解析:由已知,可得 A={x|x≥3 或 x≤-1},则 A∩B={x|-2≤x≤-1}=[-2,-1].故选
A.
答案:A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要点梳理 考点自测
考纲解读 主主干干梳梳理理 考点层析
12345
3.设集合 A={x|1≤x≤2},B={x|x≥a},若 A⊆ B,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第1讲--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师版

第1讲--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师版

教学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运用类比的方法,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等的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探索直观图示(Venn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4)通过探讨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对照数或式的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探究集合之间的运算.^能力目标:(1)发展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3)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难点:子集、真子集的判断、空集与非空集合的分类谈论/教学过程课堂导学1.集合与元素(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x∈A,则x∈B)A⊆B(或B⊇A)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A B(或B A)~集合相等集合A,B中元素相同或集合A,B互为子集A=B3.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图形符号A ∪B ={x |x ∈A 或x ∈B }$A ∩B ={x |x ∈A 且x ∈B }∁U A ={x |x ∈U ,且x ∉A }4.集合关系与运算的常用结论(1)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个数为2n 个,非空子集个数为2n -1个,真子集有2n -1个. (2)A ⊆B ⇔A ∩B =A ⇔A ∪B =B . 【考点1】集合的含义 新知一:集合的表示法1、 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写在大括号内。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 课件(共15张PPT)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  课件(共15张PPT)

课堂小结
并集的概念: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 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 A∪B ={x|x∈A,或x∈ B}.
并集的性质:(1)A∪A=A; (2)A∪ =A; (3)若A⊆(A∪B),B⊆(A∪B); (4)若A⊆B,则A∪B=B,反之也成立
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即: A∩B ={ x | x ∈ A ,且 x ∈ B}.
交集的性质:(1)A∩A=A; (2)A∩ = ; (3)(A∩B)⊆B,(A∩B)⊆A; (4)若A⊆B,则A∩B=A,反之也成立.
解:A∩B就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中那些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 比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所以,
A∩B={x|x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 同学}.
例题精讲
【例4】设平面内直线l1上的点的集合为L1, 直示线l1,l2上l2的点位的置集关合系为.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
解:(1)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于一点P可表示为:L1∩L2={P};
上述两个问题中,集合A、B和C之间都具有这样一种关系:集合C是 由所有属于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
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记作:A∪B(读作:“A并B”)
即:
A∪B ={ x | x ∈ A ,或 x ∈ B}
这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 的所有 元素组成的集合(由集合的互异性,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不能重复写出).
思考
下列关系式成立吗? (1)A∪A=A;(2)A∪ =A

集合的基本运算讲课稿

集合的基本运算讲课稿

集合的基本运算讲课稿第一篇:集合的基本运算讲课稿集合的基本运算讲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交集、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际与并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举例归纳出交集、并集的概念,以及使用Venn图及数轴表示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体会数学通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2.难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它们符号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三、教法、学法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首先复习集合的概念与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2.讲解新课(1)并集:观察下列各个集合,让同学们思考集合A、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①A={1,3,5}B={2,4,6}C={1,2,3,4,5,6}②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经过分析可得出,在上述两个例子中,集合A、B与集合C之间都具有这样一种关系: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由着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并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注意:两个集合的并集,其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不过其中重复的只能看作是一个元素(集合的互异性)。

学习完集合并集的概念后,我会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加深同学们对并集概念的理解:例1:设A={4,5,6,8},B={3,5,7,8},求A∪B。

分析:由于本题较简单,可直接利用并集的概念求解,注意集合的互异性。

解:A∪B={4,5,6,8}∪{3,5,7,8}={3,4,5,6,7,8}例2:设集合A={x|-1分析:由于本题涉及到不等式,可以在数轴上把不等式表示出来,再求解。

解:A∪B={x|-1(2)交集:仿照并集的概念,提出集合之间是否还有其他的运算,由此提出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PPT教学课件

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PPT教学课件

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描 述不清或描述错误导致集 合不确定。应该准确描述 元素的性质,确保集合的 确定性。
在进行集合运算时,忽略 空集的情况。空集是任何 集合的子集,因此在进行 交集、并集等运算时需要 考虑空集的情况。
在表示集合时,要确保元 素的互异性,即同一个元 素在一个集合中只能出现 一次。
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要遵 循运算规则,确保结果的 准确性。例如,在求交集 时要找两个集合中共有的 元素;在求并集时要将两 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 在一起并去掉重复元素。
偏序关系与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定义
设R是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 ,如果R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 传递性,则称R是A上的一个等 价关系。
区别
偏序关系不满足对称性而等价关 系满足对称性;偏序关系具有方 向性而等价关系不具有方向性。
01
偏序关系定义
设R是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 ,如果R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 和传递性,则称R是A上的一个 偏序关系。
说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集合的应用举例
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数的分类
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都 是数学中常见的集合,通过对这些集合的研 究,可以深入了解数的性质和分类。
函数定义域和值域
函数中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集合,通过对这 些集合的运算和研究,可以了解函数的性质 和特点。
方程和不等式的解集
方程和不等式的解集也是集合,通过对这些 集合的运算和研究,可以了解方程和不等式 的解的性质和特点。
02
03
联系
偏序关系和等价关系都是集合上 的二元关系,都满足自反性和传 递性。
04
序偶与笛卡尔积
序偶定义:由两个元素a和b按一定顺序排列成的二元 组称为序偶,记作(a,b)。序偶中的元素具有顺序性,即 (a,b)和(b,a)表示不同的序偶。 笛卡尔积的性质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一些元素的组合。

从直观上来看,集合就像是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不同的物品。

在集合中,每个元素都是唯一的,不会出现重复。

同时,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的本质。

在数学中,表示集合的通常用大括号来表示,例如,一个包含数学中前五个自然数的集合可以写作{1,2,3,4,5}。

当然,也可以用条件式来表示集合,例如,将所有偶数放在一起的集合可以写作{ x | x是一个偶数 }。

在讨论集合的基本概念时,有两个术语非常重要:成员和子集。

成员是指集合中的元素,而子集则是指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成员。

例如,{1,2}是{1,2,3,4,5}的一个子集,因为它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后者的成员。

当然,在集合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其中,最重要的是并集、交集和补集。

并集指的是由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新集合。

例如,如果有两个集合A={1,2,3}和B={3,4,5},则它们的并集可以表示为A∪B={1,2,3,4,5}。

交集指的是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所组成的新集合。

例如,如果有两个集合A={1,2,3}和B={3,4,5},则它们的交集可以表示为A∩B={3}。

补集是指一个集合中除另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新集合。

例如,如果有两个集合A={1,2,3}和B={3,4,5},则它们的补集可以表示为A-B={1,2} 或者B-A={4,5}。

当然,这些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只是集合理论中的冰山一角。

在实际运用中,集合理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它可以用来理解概率、集合论、统计学和逻辑学等领域中的概念。

第一节 集合运算 课件(共69张PPT)

第一节 集合运算  课件(共69张PPT)

链/接/教/材
1.[必修1·P11·A组T1改编]若集合P={x∈N|x≤ 2 021},a=2 2,则( D )
A.a∈P
B.{a}∈P
C.{a}⊆P
D.a∉P
2.[必修1·P12·A组T6改编]已知集合A={x|x2-2x-3≤0},B={x|0<x≤4},则A
∪B=( A )
A.[-1,4]
A.2
B.3
C.4
D.6
[解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交集运算,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依 题意A∩B的元素是直线x+y=8上满足x,y∈N*且y≥x的点,即点(1,7),(2,6), (3,5),(4,4).故选C.
C.0,12
D.(-∞,0]∪12,+∞
(2)解析:因为A={y|y= x2-1}=[0,+∞),B={x|y=lg(x-2x2)}=0,12,所 以A∩B=0,12,所以∁R(A∩B)=(-∞,0]∪12,+∞.
题型研究•重点突破
题型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角度Ⅰ.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 1.已知集合A={x-6 5∈Zx∈N*,则集合A用列举法表示为 _{_-__2_,__-__3_,__-__6_,_6_,3_,_2_,1_}__.
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
4.[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适应性考试]已知集合A={x∈Z|x≥a},集合B={x∈
Z|2x≤4}.若A∩B只有4个子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D )
A.(-2,-1]
B.[-2,-1]
C.[0,1]
D.(0,1]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集合的子集个数求参数的取值.集合A={x∈Z|x≥a},集 合B={x∈Z|2x≤4}={x∈Z|x≤2},故A∩B={x∈Z|a≤x≤2}.因为A∩B只有4个子 集,所以A∩B中元素只能有2个,即A∩B={1,2},所以0<a≤1,故选D.

第一讲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

第一讲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在19世纪末创立的,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是表达数学知识、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

同时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为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对集合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作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运用.本节主要是帮助考生运用集合的观点,不断加深对集合概念、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与应用.一、 考纲解读1.考试内容:(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集合的基本运算。

2.考试要求:(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全集与空集的含义;(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能用韦恩(V 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集合子集的补集。

二、知识网络三、知识讲解:1.集合的有关概念(1)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其中的每一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三个特征。

确定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判断出它是或者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

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也就是同一个元素在一个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

无序性:集合与组成它的元素顺序无关。

如集合}{c b a ,,与}{b a c ,,是同一个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任一元素a 与集合A 的关系是a A ∈与a A ∉二者必居其一。

(3)集合的分类: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可将集合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用符号Φ表示。

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ppt课件

集合的基本运算ppt课件

A={x|x是揭阳一中高一级参加篮球比赛的同学},
B={x|x是揭阳一中高一级参加跳远比赛的同学},
求A∩B。
参赛共100人
A
B
篮:54人 跳:68人
参加篮
参加跳
A∩B
球比赛
远比赛
篮+跳:_2_2__人
揭阳一中高一级既参加篮球比赛又参加跳远比赛的同学
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A叫做有限集; 用card来表示有限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
加法运算
“相加”
问题导入
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你能否尝试定义集合间 “相加”运算?
观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1)A={1,3,5},B={2,4,6},C={1,2,3,4,5,6};
(2)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
(3)A={1,2,3},B={2,3,5,9},C={1,2,3,5,9}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的题型; (2)课本P12的练习1~4题; (3)课本P14的习题1.3的1、2、3、5题.
的补集❷,记作∁UA 符号语言 ∁UA=_{_x_|x_∈__U_,__且_x_∉_A_}_____
图形语言
运算性质
A∪(∁UA)=__U__,A∩(∁UA)=___∅_,∁U(∁UA)=____,A ∁UU=∅,∁U∅=U
题型 1 补集的运算
例1 (1)若全集U={x∈R|-2≤x≤2},则集合A={x∈R|-2≤x≤0}的
如:A={1,2,3,5},则card(A)=4.
一般地,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有: card(A∪B)=card(A)+ card(B)-card(A∩B).

教案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教案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教案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一、概述教案集合是教学设计中常用的概念之一,指的是在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下,教师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教学方案的集合。

教案集合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概述、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内容,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案集合的组成教案集合的组成可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希望学生达到的认知、情感和技能层面的目标。

在教案集合中,教学目标应当具体明确,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学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案集合中,教学内容应当按照总体课程标准和学科标准进行选择和安排,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教案集合中,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过程。

在教案集合中,教学评价应当具备科学性和全面性,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调整和学生的学习进程。

三、教案集合的运算教案集合的运算是指对教案进行组合、拆分和调整等操作的过程,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变化的教育环境。

1. 组合组合是将不同的教案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组织,形成整体的教学方案。

在教案集合的组合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 拆分拆分是将一个较大的教案拆分成若干个更细致的教学子方案的过程。

在教案集合的拆分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展,将教学任务合理分解,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调整调整是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已有的教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在教案集合的调整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高考数学专题讲座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高考数学专题讲座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高考数学专题讲座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 相关概念:集合 元素 子集 空集 交集 并集 全集 补集 二 相关知识点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2.集合的表示方法3.集合的分类4.常见数集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6.集合的运算 三 常用结论1.A ∩A= A ∩φ= A ∪A= A ∪φ= A ∩C U A= A ∪C U A= C U (C U A )=2.A ∩(B ∪C )= ,C U (A ∩B )= ,C U (A ∪B )=3.A ∪B=A ⇔ ⇔四 典型例题,主要考查集合中元素的特性,集合与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1. 已知集合M={y|y=x 2+1,x ∈R},N={y|y=x+1,x ∈R},求M ∩N 。

2. 已知集合A={x|x 2-3x+2=0},B+{x|x 2-mx+2=0},且A ∩B=B ,求实数m 范围。

3. 集合A={x|x=3k-2,k ∈Z},B={y|y=3n+1,n ∈Z},S={y|y=6m+1,m ∈Z}之间的关系是?4. 在100个学生中,有乒乓球爱好者60人,排球爱好者65人,则两者都爱好的人数最少是________人,最多是____________人5. 设A={x|x 2+px+q=0}≠φ,M={1,3,5,7,9},N={1,4,7,10},若A ∩M=φ,A ∩N=A ,求p 、q 的值。

6.设全集U={2,3,322-+a a },A={|12-a |,2},若C U A={5},求实数a 的值.7.已知集合A={a ,d a d a 2,++},集合B={2,,aq aq a },其中≠a 0,且A=B,求q 的值.8.设U 为全集, 321,,s s s 是U 的三个非空子集,且U S S S =⋃⋃321,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A. C U φ=⋃⋂)(321S S S B. )(321S C S C S U U ⋂⊆ C. φ=⋂⋂321S C S C S C U U U D. )(321S C S C S U U ⋃⊆同步练习1、已知集合A={a 2,a+1,-3},B={a -3,2a -1,a 2+1},若A ∩B={-3},则a= ;2、已知集合A={x|x 2―x ―2=0},B={x|mx+1=0},B ⋂C u A=φ,则m= ; 3、已知集合A={(x ,y )|111=+-x y },B={(x ,y )|y=x+2},则B ⋂C U A= ; 4、已知集合M={1,3, t},N={2t -t+1},若M ∪N=M,求t.5.设集合{}{}3454567P Q ==,,,,,,,定义P ※Q ={}(,)|a b a P b Q ∈∈,,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B .4C .7D .126.设A 、B 是两个集合,定义{|,}{||12}.|A B x x A x B M x x -=∈∉=+≤且若, {||sin |,}N x x R αα==∈,则M N -= ( )A .[-3,1]B .[3,0)-C .[0,1]D .[-3,0]7.已知集合{|(2)[(31)]0}A x x x a =--+<,22(1){|0}x a x a B x --+=<.(1)当2a =时,求AB ;(2)求使B A ⊆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8.已知集合P={a ,b ,c ,d ,e},集合Q P ,且)(Q P a ⋂∈,)(Q P b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Q的个数为( )A.7B.8C.15D.24 9.已知全集I=R ,集合}71|{x x x M -≤+=,集合N={x||x|-2≥0},那么)(N M C U ⋂ 等于( )A.(-∞,-1)B.(7,+∞)C.[2,3]D.(-∞,2)∪(3,+∞)10.集合A={(x ,y )|y=a|x|},B={(x ,y )|y=x+a},C=A ∩B ,且集合C 为单元素集合,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a|≤1B.|a|>1C.a>1D.a>0或a<011.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A.4B.3C.2D.112.设集合M ={x |x =412+k ,k ∈Z},N ={x |x =214+k ,k ∈Z},则( ) A.M =NB.M NC.M ND.M ∩N =∅13.设全集I ={a ,b ,c ,d ,e },集合M ={a ,b ,c },N ={b ,d ,e },那么IM ∩IN 是( )A.∅B.{d }C.{a ,c }D.{b ,e }14.如图1—1,I 是全集,M 、P 、S 是I 的3个子集,则 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M ∩P )∩SB.(M ∩P )∪SC.(M ∩P )∩ISD.(M ∩P )∪IS 图1—115.设集合M ={x |0≤x <2},集合N ={x |x 2-2x -3<0},集合M ∩N等于A.{x |0≤x <1}B.{x |0≤x <2}C.{x |0≤x ≤1}D.{x |0≤x ≤2}16.设全集是实数集R ,M ={x |x ≤1+2,x ∈R },N ={1,2,3,4},则R M ∩N 等于( )A.{4}B.{3,4}C.{2,3,4}D.{1,2,3,4} 17.已知集合M ={(x ,y)|x +y=2},N ={(x ,y)|x -y=4},那么集合M ∩N 为( )A.x =3,y =-1B.(3,-1)C.{3,-1}D.{(3,-1)}18.设全集I ={1,2,3,4,5,6,7},集合A ={1,3,5,7},B ={3,5},则( )A.I =A ∪BB.I =IA ∪B C.I =A ∪IB D.I =IA ∪IB19.已知全集I =N *,集合A ={x |x =2n ,n ∈N *},B ={x |x =4n ,n ∈N },则( )A.I =A ∪BB.I =IA ∪B C.I =A ∪IB D.I =IA ∪IB20.设全集为R ,A ={x |x 2-5x -6>0},B ={x ||x -5|<a }(a 为常数),且11∈B ,则( )A.RA ∪B =RB.A ∪RB =R C.RA ∪RB =R D.A ∪B =21.已知全集U={x|x ≤10,且x ∈N *}, A ∩B={4,5},A ∩C U B={1,2,3}, C U A ∩C U B={6,7,8},求集合A,B. 22.设集合P={ x |x 2-x -6<0},Q={x|x-a ≥0} (1)设P ⊆Q,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P ⋂Q=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 若P ⋂Q={x|0≤x <3},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 例题1. [1, )∞+2. [22,22-]⋃{3}3. S A=B4. 25,605.p=-8, q=16; p=-20, q=100; p=-14, q=406. a =27. q=21- 8. C 练习题1. -12. 0或 1 或21-3. {2}4. t=-1或0或25. D6. B7.(1) (4,5) (2) [1,3] ⋃{-1}8. B9. D 10. A 11. C12. C 13. A 14. C 15. B 16. B 17. D 18. C 19. C 20. D 21. A={1,2,3,4,5} B={4,5,9,10} 22. (1) a ≤-2 (2) a ≥3 (3) a=0。

集合的基本运算ppt课件

集合的基本运算ppt课件

自然语言
并 集
符号语言
交集
图形表示




性质
ABA B ABA B A (B C) (A B) (A C) A (B C)
(1)直线l1,l2相交于一点P可表示为L1 L2 点P;
(2)直线l1,l2平行可表示为L1 L2 ; (3)直线l1,l2重合可表示为L1 L2 L1=L2.
交集的性质
(1) A A A(集合与本身的交集仍为集合本身) (2) A (空集与任何集合的交集都为空集) (3) A B B A(交换律) (4)(A B) A,(A B) B.
三、补集
补集的性质
集合三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为什么要学习补集呢? 正难则反,从反面入手——补集能帮我们更好地解决反面问题.
进一步探究补集的运算性质
U
A
B
(1)
U
A
B
(2)
A 1.已知集合
A
{x
|
x
0

x
5}
,则
C R
A
(
)
A. {x | 0 x 5}
B.{x | x 0}
C. {x | x 5}

B
{1, 2}
,则
C U
(A
B) (
)
A. {2,3}
B. {2, 2, 3}
C. {2, 1,0,3}
D.{2, 1,0,2,3}
解析: A {1,0,1} , B {1,2} , A B {1,0,1, 2}, 又 U {2,1,0,1,2,3} ,CU (A B) {2,3} .故选 A.
1.3集合的基本运算
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集合及其运算
● 知点 考点 答点
(1)子集——集合问题的核心
研究集合,说到底是在研究集合的子集。

全集只是一个概念,如实数集R 。

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事,是在R 上研究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参数的取值范围等。

这些,都是在研究R 的某个子集。

【例1】设集合A ={x |2232+-x x =1},B ={x | (x -a )(x 2-1)=0},当a 为何值时,A ⊆B ?
【思考】 集合A 、B 都是用“陈述法”表示的方程的解集,为了比较A 和B 的关系,先考虑将A 和B 分别化简。

【解答】 易得集合A ={1,2}。

B ={-1,1,a },欲得A ⊆B ,必须且只须a =2。

【归纳】 已知A 是B 的子集,求“母集”B 中常数a 应满足的条件。

逆向运用子集的定义,常采用“比较法分析法”。

(2)交集——两集合间的“且运算”
【例2】设集合A ={x |2232+-x x
≤1},B ={x | (x -a )(x 2-1)=0},当a 为何值时,A ∩
B ={1}? 【思考】 A 是不等式的解集,B 是方程的解集。

已知A 和B 的交集,求B 中参数满足的条件,先考虑将A 和B 分别化简。

【解答】 易得A ={x |1≤x ≤2},B ={-1,1,a },欲使A ∩B ={1},必须有a ∉(]2,1。

即a >2或-1<a ≤1 或a <-1。

【归纳】 比较分析法是分析法和比较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法“由果索因”,比较法可以逆用概念或定义将交集定义中的“且”字法则化。

(3)并集——两集合间的“或运算”
【例3】设集合A ={x |2232+-x x ≥1},B ={x | |x -a |>0},当a 为何值时,A ∪B =A ?
【解答】 欲使A ∪B =A ,则有B ⊆A ,易得A ={x |x ≤1或x ≥2},B ={x |x ≠a ,a ∈R },欲使A ∪B =A ,必须有a ∈(1,2)。

【说明】 本题中的集合B ,容易误解为在R 上去掉一个单元素a ,即B =()),(+∞⋃∞-a ,a ,实际上a 是个变数,当a ∈(1,2)时,B =(][)A ,,=+∞⋃∞-21
(4)补集——全集对子集的“差运算”
【例4】设集合B ={x | (x -a )(x 2-1)=0},当a 为何值时,R B ={x | x 2≠1,0}?
【解答】 易知R B={x|x ≠-1,0,1},B ={-1,1,a },按补集的概念有0∈B ,故得a =0。

【点评】 求一个集合A 对于全集合I 的补集I A=A ,所用方法是“求差法”:即在I 中“减去”A 的各个元素,剩下的元素便组成集合A ,A 上的这个“—”,就是“减号”的意思。

(5)等集—— 一个集合的两种表示
【例5】设集合A ={x |2232+-x x >1},B ={x | (x -a )(x -1)<0},当a 为何值时,A=B ?
【解答】 A ={x |x <1或x >2},B ={x |a <x <1或1<x <a },不管a 取什么实数,集合B 都是有限区间,而集合A 是无限区间,故有A ≠B 。

故使A=B 的a 值不存在。

【点评】 等集关系是子集关系的特例。

当集合A 、B 互为“母子关系”,即A B B A ⊆⊆且时,便有A =B 。

和“等式替换”一样,集合的化简和变形都是在进行“等集替换”。

检验这种替换的正确与否,方法仍然是“互为母子法”。

● 通法 特法 妙法
(1)列举法——集合表示的基本大法
【例6】 设{}
均为非负整数z •y x a a M z y x ,,,532|∙∙==的子集为 {}101,|≤≤∈=b M b b N ,则N 的子集中包含元素1和10的集合有( )个。

A .10
B .64
C .128
D .256
【分析】 虽然M 是无限集合,但因其元素a 都是整数,故其子集N 的元素b 也是整数。

又1≤b ≤10,故集合N 是有限集合。

考虑用列举法将集合N 元素具体化。

【解答】 当x=y=z =0时,a 1=1;
当x =1,y=z =0时,a 2=2;
当x=z =0,y =1时,a 3=3;
当x =2,y=z =0时,a 4=4;
当x=y =0,z =1时,a 5=5;
当x=y =1, z =0时,a 6=6;
当x =3,y=z =0时,a 7=8;
当x=z =0,y =2时,a 8=9;
当x=z =1,y =0时,a 9=10;
故集合N ={1,2,3,4,5,6,8,9,10} (注意N 中无7)
先求得N 的子集N '={2,3,4,5,6,8,9}的子集有27=128(个)。

故N 的含有元素1和10的子集也有128个。

答案为C 。

【点评】 列举法使“未知”的集合N 变得确定,如N 的元素个数确定为9个(前10个正整数缺7)。

除了1和10外还有7个元素。

正是依赖于元素个数“7”,而求得了答案27。

列举法对无限集合M 还能进行“有限的展望”,明白了M 中没有元素7的原因后,同样可知集合M 中也不含有质数11与合数14等。

列举法能使抽象的集合化为形象,使解题人在理性的迷茫中找到感性的知觉。

(2)分类法——子集思想的体现
【例7】设A ={x | x 2+mx +1=0,x ∈R },B ={y | y <0},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分析】 集合B 是非空实数集R -
,因此A ∩B =应分为: (1)A =和(2)A ≠这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答】 (1)当A =时,由Δ=m 2-4<0得-2<m <2。

(2)当A ≠时,则方程x 2+mx +1=0有大量负实数。

设其根为x 1、x 2,因x ≠0,
故由⎩⎨⎧≥∆>-=+0
021m x x 得m ≤-2。

综上所述得 (-2,2)∪(-∞,-2)=(-∞,2)为m 的取值范围。

【点评】 “分类讨论”常出现的错误有二:一是“重”,二是“漏”。

本题容易漏掉A =时的情况。

容易漏掉的,往往是一些不在“一般”中的特例。

A ∩
B =逻辑分类的一般情况是⎪⎪⎩
⎪⎪⎨⎧⎩⎨⎧⎩⎨⎧不空无空不空不空无空空B B A B B A )( )( 按题设化简(除“无”)后便是:(1)A 空(B 不空);(2)A 不空(B 不空)。

(3)轴序法——集合运算的数轴操作
【例8】设A ={y |y 2-3y +2≤0},B ={x |x 2-4ax +(3a 2-2a -1)≤0}
(1)若A ⊆B ,求非负数a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a 值,使B ⊆A ?
【分析】 本题分别求集合A 、B 互相包含的条件,集合A 是“一个”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确定的),集合B 是“无限个”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变动的)。

首先考虑利用解二次不等式的通法将集合A 、B 化简。

【解答】 由条件知:A =[1,2],B =[a -1,3a +1]
(1)∵A ⊆B ,∴a -1≤1<2≤3a +1 (数轴图解如下)
故由312
1311⇒⎩⎨⎧≥+≤-a a ≤a ≤2 (2)若B ⊆A , 则1≤a -1≤3a +1≤2 (数轴图解如下)
图1-2-2 故由⇒⎪⎪⎩
⎪⎪⎨⎧≤-≥≥⇒⎪⎩⎪⎨⎧≤+-≥+≥-311121311311a a a a a a a 无解。

因而,不存在这样的a 值,使B ⊆A 。

【点评】 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是实数集的子集,通过实数轴上的“大小排序”能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方便地进行集合的子、交、并、补的运算。

将实数集与实数轴对应,将实数的大小与数轴的方向对应,将实数区间与轴上的线段对应,于是有了解不等式(组)的特殊方法——轴序法。

实际上是数形结合思想的自然运用。

(4)韦恩图——集合运算的直观法
【例9】 设有集合A ={-3,4},B ={x |x 2-2ax +b =0},B ≠,且A ∩B =B ,求a ,b 的值。

【分析】 a ,b 两参数在一元二次方程x 2-2ax +b =0的系数中,
为此可考虑先求出该二次方程的根,再用韦达定理求a ,b 的值。

【解答】 A ∩B =B A B ⊆⇒,韦恩图如右
又B ≠。

故其韦恩图有如下的三种可能:
当B ={-3}时,方程x 2-2ax +b =0有重根-3,此时有a = -3,b =9。

当B ={4}时,方程有重根4,则a =-4,b =16。

当B ={-3,4}时,方程有相异两根-3,4,则有a =2
1,b =-12。

【点评】 本解的韦恩图呈现动态,把集合A 的2个元素-3和4分别进入集合B 的过程展现得一清二楚。

从而使解题人在“B 是A 的非空子集”的抽象困惑中找到了“实感”。

有道是:抽象集合不用愁,破题请画韦恩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