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苏教国标版科学五年级下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三、教学筹办: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
4、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教师的讲台上有一些工具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1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
(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
(板书完整课题)(二)研究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
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3)阅读P2概念(4)观看教学碟片(5)填写作对应作业2、揭示机械的作用(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
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第四元岩石与物常岩石一、教学目的:在察中岩石的特征。
引学生用分的方法岩石行分。
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生活中的用途。
初步了解岩岩,沉岩,岩形成的程。
二、教学重点: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点:身的岩石。
四、情感度价:感受并体人与自然和相的重要性。
五、教学:2六、学校准:配套光,《科学材料袋》、岩石本、滴管、挂、酸、放大、子、小刀、子⋯⋯。
七、教学程:引:述:大家看一看桌上的岩石,知道是哪里找到的?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板书课题:略认识岩石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师生共同研讨,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观察岩石,认识特征: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在教师引导下填表:我对岩石的了解: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岩石的作用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第二课时观察岩石并分类: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引导。
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我的发现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学生阅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巡视引导,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解决。
全课总结和拓展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课处兴趣探究:A、上网查阅“岩石”资料;B、查找有关“岩石”的科普书籍,并在课后和同学交流。
c、制作岩石标本并写上解说词和教师,家长互相交流。
认识矿物的性质一、教学目的:认识常见的矿物。
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过程与方法●会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和链传动装置。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知道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初步体会动力的传递和能量的守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研究活动中的乐趣。
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自行车、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
2.分组实验器材: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瓦楞纸板条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感知1.出示四驱车图片,提问:你知道四驱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2.明确四驱车的动力不是直接作用在后轮上,而是从马达传递到后轮上的,从而引出课题:动力的传递。
3.介绍四驱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齿轮传动。
4.出示自行车链条部分场景,提问: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工作的吗?5、介绍自行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链条传动。
6.教师说明:这些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评析】丰富的表象和直观的模型是学生认识传动装置和了解动力传递方式的基础,此处借助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呈现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
7.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组装任意一种传动装置,并说明动力是怎样传递的。
8.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并说明动力传递的方式。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传动装置,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传动装置中动力传递的过程,也更好地理解了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
二、研究链条传动的特点1.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明确要求:组装链条传动装置,并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表格进行实验和记录。
3.学生分组活动,按照表格,实验并记录,寻找特点。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链条传动的特点:传动的方向一致,大轮传动的速度比小轮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5、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6、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具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预习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学生说一说移动石头的方法。
引出本课课题,板书:1、什么叫机械。
二、新授部分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哪些?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3)教师出示书P2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区分简单和复杂机械(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的对比实验,总结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3)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4、介绍古代机械(1)看书P3上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三、巩固小结1、回忆家里用过哪些机械?2、在使用过的机械中,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了解使用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知道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和制造机械。
4.体会机械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机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当你听到“机械”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机械?学生回答,了解学生对机械的认识。
2.出示图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这些物品中,你认为那些属于机械?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物品哪些属于机械。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什么叫机械”。
问:哪些工具让你没有想到它也是属于机械的?二、认识什么叫机械1.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归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2.小组交流:选择几个你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人们是用工具的哪些部分在工作?它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小组汇报交流三、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却能撬动,这说明机械有什么作用?学生了解机械省力,能降低工作难度等。
2.小组讨论:要是没有一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四、认识古代机械1.看书了解古人使用的机械。
2.分析古代机械使用如何让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把古代机械与当代机械作对比,体会机械在降低工作难度时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五、拓展应用机械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
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
机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
请你在你的周围找找,哪些物品也属于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简单机械复杂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和图片初步认识杆秤,观察杆秤了解基本组成结构。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课时安排: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
第一课什么叫机械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教学步骤第二课 怎样抬高讲台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的构成要素。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杠杆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杠杆可以省力。
层次2: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不了解。
层次3: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也了解。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苏教版《科学》五(下)教案第1单元神秘的机械1-1啥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办法:●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经过对照,认识机械的作用;●可以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日子经验,对概念的外延举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懂啥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懂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不;●懂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懂人类非常早就开始创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制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别断进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创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索和发觉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重点:懂啥是机械。
难点: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竞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经过观察竞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啥是机械”。
二、探索新知(一)感知机械: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推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讲明机械的含义: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基本上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挑选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要紧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啥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讲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不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举行如图转球棒竞赛。
请学生预测结果,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竞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挑选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别用机械的对照活动,体味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落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筑图片,说解古代人类创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示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怎么落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觉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把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体会这些的作用。
因为多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如刀子.锤子等,只是看到过别人使用,自己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会亲身感受使用简单机械的便利。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出问题——作出预测——活动体验——得出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课堂上以多种形式引出问题,启发学生用原有的认知对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简单机械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会使用简单机械;●能够探究简单机械;●会网上查询和讨论机械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知道简单机械组成机器;●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机械的历史发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与求知欲;●愿意合作与交流;●确立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情感意识;●使用简单机械要有安全意识。
教师准备:图片资料.钉子.木板.起钉锤.菜刀.开瓶器.球拍.电钻.扫帚.分组实验器材(筷子.勺子.方便面.饭盒.钳子.镊子.缝衣针)学生准备: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20200419110225)
1-5 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能够就两种滑轮 的不同提出疑问;●会做滑轮的实验, 并通过数据分析, 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 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 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 关电梯的资料等。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 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每组准备牢固的绳子 5 米左右和两根结实的木棍。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观察滑轮。 1、谈话:每天早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 么样升到旗杆上去的吗? 2、讲述:你有没有注意到旗杆顶上有一个小小的装置? 3、提问:滑轮是一种怎么样的装置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滑轮,让学 生观察,寻找结构上的特点。 4、交流讨论:滑轮形状:像轮子,轮子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 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 5、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 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6、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教师利用投影等手段出示生活 中使用滑轮的图片或生活场景。 7、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 1、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 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 2、阅读教材第 11 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 和动滑轮。 3、我们通过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呢?学 生提出假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书写部分假设。 4、分组实践活动: ⑴各个小组根据提供的滑轮、重物等分别做成定滑轮和动滑轮。 ⑵实践操作,研究两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的不同作用。 5、交流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收获。 6、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I. 前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设计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
下面将分三个部分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
II. 课程的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将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程分为14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流程如下:A. 准备工作学生知识和技能预备情况- 了解上一个单元研究内容。
- 掌握本单元研究目标和要求。
教师知识和技能预备情况- 熟悉本单元教材和教学大纲。
- 根据本单元研究目标和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
B.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研究主题:第1单元小手拉大手- 研究内容:了解全身的感受细胞和味觉细胞。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探究生命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目标:- 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 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 感受与观察用宝宝湿巾清洗手的效果。
- 研究重点:理解生命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难点: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
-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 教学手段:PPT、实物展示等。
- 教学评价:小测验。
第2课时- 研究主题:第1单元小手拉大手- 研究内容: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科学去除手上油污和研究正确洗手方法。
- 研究目标:- 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 研究重点: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 研究难点: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 教学方法:合作研究。
-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合作等。
- 教学评价:小组合作。
C. 教学总结本单元通过两次课时的研究,学生理解并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研究正确洗手的方法,掌握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III. 二次备课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有必要做好二次备课的工作,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的二次备课主要工作如下:A. 教材的整理教师需要检查教材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如果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1、认识常见岩石一、教学目的:1、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3、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教学课时:2节六、学校准备: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课: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3、板书课题:略(二)认识岩石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3、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讲解)4、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填表:(1)我对岩石的了解:(2)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1)岩石的作用(2)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3)(4)第二课时(一)观察岩石并分类:1、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引导。
3、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我的发现(1)(2)(3)(4)(5)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5、学生阅读文本(或看光盘、挂图)6、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们的小车【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提一提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重力”。
2.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车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说说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
2.图片出示香港太平山的缆车,你们认识图上的这辆车吗,它是怎样爬上山坡的?3.让我们也来安装一辆小缆车。
出示课题:我们的小车。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
1.太平山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牵引的,我们用什么力来拉动小车呢?想一想,用几个垫圈可以吗?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垫圈,有什么感觉?再掂一掂文具盒、课本,拎一拎书包、凳子等重物,又有什么感觉?3.阅读课本上的资料,知道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重力。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并按课本中的图示组装小车,然后用垫圈拉动小车。
三、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1.说说你们在刚才用垫圈拉动小车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小车的运动快慢一样吗?2.小车运动快慢不一样,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你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一下。
3.你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吗?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 标明小车的起点和终点,让小车每一次行驶的路程相同。
·逐个增加垫圈的个数,仔细观察当垫圈数量达到几个时,轻轻敲击桌面小车就能运动起来了。
·继续增加垫圈个数,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
·相同垫圈数拉动小车的实验要多做几次。
5.讨论:·最少要用多少个垫圈才能拉动小车?·当垫圈数量不断增加时,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四、教师小结: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2 给小车装上动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弹力的一些应用。
2.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橡筋的弹力驱动小车,并通过实验探究橡筋的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出示汽车、电车、火车等车辆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车是用什么作动力的。
2.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你有哪些办法?3.出示课题:给小车装上动力。
二、研究橡筋的安装方法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我们先用橡筋来驱动小车,想一想哪些因素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 橡筋缠绕的方向·橡筋的长短·橡筋的粗细·橡筋缠绕的圈数……2.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思考:·谁和谁比,怎样才能使实验公平?·实验中怎样进行观察记录?3.分组装配小车,进行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4.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三、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为小车的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2.把小车反过来,转动车轴,仔细观察系在两根车轴上的橡筋有什么变化。
3.实验感知弹力:· 用手拉伸橡筋,两手有什么感觉?·扭曲橡筋,再松开手,皮筋会有什么变化?像橡筋这样被拉伸、扭曲后产生的力叫弹力,这个力能使橡筋恢复原来形状。
4.思考: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也有弹性?能用其他有弹力的物体驱动小车吗?四、小结。
3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教学目标】1. 学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
2. 通过实验了解螺旋桨的作用,激发研究螺旋桨推进器的兴趣。
3. 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经历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的关系的研究过程,知道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4. 比较两课中橡筋产生动力的异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1. 通过实验了解螺旋桨的作用,激发研究螺旋桨推进器的兴趣。
2. 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经历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的关系的研究过程,知道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教学难点】1. 学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
2.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准备】1. 每组学生: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等。
2. 教师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认识螺旋桨。
1. 让航模小组或船模小组的学生介绍用螺旋桨带动的航模或船模。
2. 观看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3. 谈话引入:能让螺旋桨装在我们的小车上,让小车运动起来吗?二、安装螺旋桨。
1. 观察材料。
2. 讨论:还需要哪些材料来帮忙?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使小车运动起来?教师可以适当演示安装。
3. 动手组装。
4. 你能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吗?请个别同学上台演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引出把橡筋绞紧的方法。
三、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 引导提出问题: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小车的运动吗?2. 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3. 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呢?•汇报交流,在交流中一起研讨这个对比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哪些条件需要控制?·如何辨别远近?(起点一样,量出行驶的距离)·怎样绞紧橡筋?·每个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如何确定?(区别要大,如第一次 20 圈,第二次 40 圈;不能绞得太紧,避免绞断。
)·每个实验要多做几次,并及时记录。
·实验场地的选择(平坦的地面,如水泥球场等)。
4. 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
5. 汇报交流,分析实验数据。
6. 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四、讨论。
1. 两课实验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相同:橡筋都被拉长了。
不同:上一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的;这一课的橡筋是在绞紧时拉长的。
)2. 两课实验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相同: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
不同:上一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这一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拉动小车前进。
)五、拓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 提问引导:对于这辆安了螺旋桨的小车,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2. 自由选择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注意对比实验的公平性)3. 课堂上有时间就开展研究。
鼓励学生课外继续研究。
4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教学目标】1. 通过玩气球,感受反冲力的作用和方向。
2. 经历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感受反冲力。
3. 试着解释气球推动小车的原因,启发学生学会分析比较。
【教学重点】通过玩气球、给小车安装反冲力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1. 试着解释气球推动小车的原因。
2. 启发学生学会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1. 每组学生:小车、气球、一根长钓鱼线、两个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几根棉线。
搜集生活中有关应用反冲力的图片。
2. 教师准备: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玩气球,感受反冲力。
1. 教师把气球吹足气后在空中放开,然后让学生说说气球怎么样了。
2. 学生用这种方法玩气球。
3. 讨论:气球怎样运动?我们想什么办法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呢?4. 给出材料让学生设计方法,使气球沿着一个方向运动。
5. 继续讨论:是什么力使气球运动?初步感受反冲力。
二、安装反冲力小车,用气球推动小车。
1. 师:吹足了气的气球松手后能运动,那它能否推动小车运动呢?我们来试一试。
3. 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
(先讨论如何固定,应该注意的问题,可以看课本插图,再动手固定)3. 让小车运动起来。
(松开气嘴)4. 讨论:小车怎样运动?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试着解释小车运动的原因。
5. 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汇报交流。
6. 再次实验。
1)提出要求:·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
想想气体冲出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调换气球固定的方向,观察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实验多做几次。
2)交流实验的发现和体会。
归纳出反冲力的作用和方向。
三、了解反冲力的应用。
1. 反冲力能推动小车运动,那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2.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如果学生有搜集到的资料就展示给大家。
·节日燃放的烟花等。
·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到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3. 教师播放火箭发射的影像资料。
4. 分析比较:反冲力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四、总结谈话,提升认识。
1. 出示小车,放在桌上,让学生说说小车所处的状态。
(静止不动)2. 我们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回忆学过的课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3. 归纳,提升认识: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5 小车载重【教学目标】1. 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进一步体验通过控制实验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 知道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小车载重减少,运动速度变快。
3. 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4. 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学重点】1. 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 知道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小车载重减少,运动速度变快。
【教学难点】1. 进一步体验通过控制实验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1. 每组学生: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夹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2. 教师准备:汽车超载发生交通事故的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小车载重。
1. 出示一辆小车,并在小车上放上重物。
2. 质疑:小车放上重物后,你有什么问题?3. 引出研究问题:小车载重后,它的速度会加快还是会减慢?二、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 学生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速度会加快还是会减慢?请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判断。
·小车载重后,它的速度会加快。
()·小车载重后,它的速度会减慢。
()·小车载重与它的运动速度没有关系。
()2. 实验设计引导:·在这个实验研究中,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用垫圈拉)·小车载重你认为应该怎么安排,为什么?(先拉重的,再拉轻的,因为每次的拉力要相同,如果先拉轻的,后面重的就可能拉不动了,前面的几次实验数据也就没用了)3.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