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完整word版)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1。

全等图形: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分别相等。

3。

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这里要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

(3)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1。

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 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2。

回顾三角形判定公理,搞清还需要什么;3.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切记:“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初中中考复习之三角形全等(精编含答案)

初中中考复习之三角形全等(精编含答案)

中考复习之三角形全等一、选择题:1.图是一个风筝设计图,其主体部分(四边形ABCD ABCD)关于)关于BD 所在的直线对称,所在的直线对称,A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且AB≠AD,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的是【 】】 A .△ABD≌△CBD .△ABD≌△CBD B B B.△ABC≌△ADC .△ABC≌△ADC .△ABC≌△ADC C C C.△AOB≌△COB .△AOB≌△COB .△AOB≌△COB D D D.△AOD≌△COD .△AOD≌△COD .△AOD≌△COD2.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 的条件是【的条件是【 】】A. AB=ACB. ∠BAC=90°C. BD=AC A. AB=AC B. ∠BAC=90° C. BD=ACD. ∠B=45°D. ∠B=45°D. ∠B=45°3.如图,已知点A 、D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AB=DE AB=DE,,BC=EF 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是【 】】 A A.∠BCA=∠F .∠BCA=∠F .∠BCA=∠F B B B.∠B=∠E .∠B=∠E .∠B=∠EC .BC∥EF .BC∥EFD .∠A=∠EDF .∠A=∠EDF4.如图,AB∥CD,如图,AB∥CD,E E ,F 分别为AC AC,,BD 的中点,若AB=5AB=5,,CD=3CD=3,则,则EF 的长是【的长是【 】】A .4B .3C .2D .15.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4,底角为β.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不一定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是【等的是【 】】 (A) (A)两条边长分别为两条边长分别为4,5,它们的夹角为β (B) (B)两个角是两个角是β,它们的夹边为4(C) (C)三条边长分别是三条边长分别是4,5,5 (D)5 (D)两条边长是两条边长是5,一个角是β6.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 、N 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的线段是【 】】 A A..PO B .PQ C PQ C..MO D .MQ7.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AC,,BD 相交于点O ,且A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4对B. 6对.C.8对D.10对二、填空题:1.在Rt△ABC 中,∠ACB=90°,中,∠ACB=90°,BC=2cm BC=2cm BC=2cm,CD⊥AB,在,CD⊥AB,在AC 上取一点E ,使EC=BC EC=BC,过点,过点E 作EF⊥AC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若EF=5cm EF=5cm,则,则AE= cm AE= cm..2.如图所示,如图所示,AB=DB AB=DB 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 使使ΔABC≌ΔDBE DBE.. ( (只需添只需添加一个即可加一个即可) )3.如图所示,已知点A 、D 、B 、F 在一条直线上,在一条直线上,AC=EF AC=EF AC=EF,,AD=FB AD=FB,要使△ABC≌△FD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要使△ABC≌△FD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这个条件可以是 ..(只需填一个即可)(只需填一个即可)4.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B,,AC 上,上,BE BE BE,,CD 相交于点O ,AE=AD AE=AD,要使△ABE≌△ACD,需添加一个条,要使△ABE≌△ACD,需添加一个条件是件是 (只需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其他点或线)(只需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其他点或线).5.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AC AB=AC,,AD=AE AD=AE..请写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请写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 ( ( (写出一对即可写出一对即可写出一对即可)).6.如图,己知AC=BD AC=BD,要使△ABC≌△DCB,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要使△ABC≌△DCB,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要使△ABC≌△DCB,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 ( (填一个即可填一个即可填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AB AE =,1=2ÐÐ,=B E ÐÐ,求证:BC ED =2.如图,已知AB=DC AB=DC,,DB=AC(1)求证:∠ABD=∠DCA,注:证明过程要求给出每一步结论成立的依据.)求证:∠ABD=∠DCA,注:证明过程要求给出每一步结论成立的依据.(2)在()在(11)的证明过程中,需要作辅助线,它的意图是什么?)的证明过程中,需要作辅助线,它的意图是什么?3.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上,AB=AC AB=AC AB=AC,∠B=∠C.求证:,∠B=∠C.求证:,∠B=∠C.求证:BE=CD BE=CD BE=CD..4.如图,AB∥CD,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 AB,,AC 于E ,F 两点,再分别以E ,F为圆心,大于12EF 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AP,交,交CD 于点M 。

【精讲精练】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7课时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基础知识

【精讲精练】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7课时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基础知识

第17课时 相交线平行线 三角形基础知识一、典型例题例1 如图,将三角尺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ACB=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0°,则∠2的度数等于( )例2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a ,若AB∥CD,点P 在AB 、CD 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 是△POD 的外角,故∠BOD=∠BPD +∠D,得∠BPD=∠B-∠D .将点P 移到AB 、CD 内部,如图b ,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 中,将直线A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 于点Q ,如图c ,则∠BPD﹑∠B﹑∠D﹑∠BQ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 中∠A+∠B+∠C+∠D+∠E+∠F 的度数.图c图d 图aO图b例3如图所示,将△ABC沿着DE翻折,B点落到了B′点处.若∠1+∠2=80°,则∠B= .例 4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三、反馈检测(10分钟)1.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2.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3.如图,在△ABC中,∠C=40°,CA=CB,则△ABC的外角∠ABD=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cm和14cm,则它的周长为cm.5.如图,EF∥BC,AC平分∠BAF,∠B=80°.求∠C的度数.智者加速:直线y=k1x+b1(k1>0)与y=k2x+b2(k2<0)相交于点(﹣2,0),且两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那么b1﹣b2等于.。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中考专题复: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1.全等图形:两个图形完全相同即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也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也相等。

注意:周长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BBB”)。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BAB”)。

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ASA”)。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3.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4.对应中线相等。

5.面积相等。

6.周长相等。

四、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五、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2.回顾三角形判定公理,搞清还需要什么;3.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综合复:例 1.如图,A、F、E、B四点共线,AC⊥CE,BD⊥DF,AE=BF,AC=BD。

求证:△ACF≅△BDE。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题目中给出了AE=BF,AC=BD,以及两个直角三角形△ACF和△BDE。

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之性质与判定》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之性质与判定》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之性质与判定》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知识点总结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其中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用“≌”符号表示。

注意:在书写全等三角形时,对应点写在对应的位置。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他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高线相等,角平分线也相等;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均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边边边(SSS):三条边分别对应性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边角边(SAS):两边及其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角边角(ASA):两角及其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角角边(AAS):两角及其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直角三角形判定(HL):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其中任意一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练习题1、(2022•云南)如图,OB平分∠AOC,D、E、F分别是射线OA、射线OB、射线OC上的点,D、E、F与O点都不重合,连接ED、EF.若添加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使△DOE≌△FOE.你认为要添加的那个条件是()A.OD=OE B.OE=OF C.∠ODE=∠OED D.∠ODE=∠OFE 【分析】由OB平分∠AOC,得∠DOE=∠FOE,由OE=OE,可知∠ODE=∠OFE,即可根据AAS得△DOE≌△FOE,可得答案.【解答】解:∵OB平分∠AOC,∴∠DOE=∠FOE,又OE=OE,若∠ODE=∠OFE,则根据AAS可得△DOE≌△FOE,故选项D符合题意,而增加OD=OE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增加OE=OF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增加∠ODE=∠OED不能得到△DOE≌△FOE,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2、(2022•金华)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OA=OD,OB=OC,不添加辅助线,判定△ABO≌△DCO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HL【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得到判定△ABO≌△DCO的依据.【解答】解:在△AOB和△DOC中,,∴△AOB≌△DOC(SAS),故选:B.3、(2022•成都)如图,在△ABC和△DEF中,点A,E,B,D在同一直线上,AC∥DF,AC=DF,只添加一个条件,能判定△ABC≌△DEF的是()A.BC=DE B.AE=DB C.∠A=∠DEF D.∠ABC=∠D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加上AC=DF,则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C∥DF,∴∠A=∠D,∵AC=DF,∴当添加∠C=∠F时,可根据“ASA”判定△ABC≌△DEF;当添加∠ABC=∠DEF时,可根据“AAS”判定△ABC≌△DEF;当添加AB=DE时,即AE=BD,可根据“SAS”判定△ABC≌△DEF.故选:B.4、(2022•宁夏)如图,AC,BD相交于点O,OB=OD,要使△AOB≌△COD,添加一个条件是.(只写一个)【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答.【解答】解:∵OB=OD,∠AOB=∠COD,OA=OC,∴△AOB≌△COD(SAS),∴要使△AOB≌△COD,添加一个条件是OA=OC,故答案为:OA=OC(答案不唯一).5、(2022•南通)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要使△ABC≌△DEF,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则这个条件可以是.【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E,∠ACB=∠DFE,然后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答.【解答】解:∵AB∥ED,∴∠B=∠E,∵AC∥DF,∴∠ACB=∠DFE,∵AB=DE,∴△ABC≌△DEF(AAS),故答案为:AB=DE(答案不唯一).6、(2022•牡丹江)如图,CA=CD,∠ACD=∠BCE,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C.【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DCE=∠ACB,然后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ASA或AAS即可解答.【解答】解:∵∠ACD=∠BCE,∴∠ACD+∠ACE=∠BCE+∠ACE,∴∠DCE=∠ACB,∵CA=CD,CB=CE,∴△ABC≌△DEC(SAS),故答案为:CB=CE(答案不唯一).7、(2022•湘西州)如图,在Rt△ABC中,∠A=90°,M为BC的中点,H为AB上一点,过点C作CG∥AB,交HM的延长线于点G,若AC=8,AB=6,则四边形ACGH周长的最小值是()A.24B.22C.20D.18【分析】通过证明△BMH≌△CMG可得BH=CG,可得四边形ACGH的周长即为AB+AC+GH,进而可确定当MH⊥AB时,四边形ACGH的周长有最小值,通过证明四边形ACGH为矩形可得HG的长,进而可求解.【解答】解:∵CG∥AB,∴∠B=∠MCG,∵M是BC的中点,∴BM=CM,在△BMH和△CMG中,,∴△BMH≌△CMG(ASA),∴HM=GM,BH=CG,∵AB=6,AC=8,∴四边形ACGH的周长=AC+CG+AH+GH=AB+AC+GH=14+GH,∴当GH最小时,即MH⊥AB时四边形ACGH的周长有最小值,∵∠A=90°,MH⊥AB,∴GH∥AC,∴四边形ACGH为矩形,∴GH=8,∴四边形ACGH的周长最小值为14+8=22,故选:B.8、(2022•梧州)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分别作DE⊥AB,DF⊥AC,垂足分别是点E,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C=90°B.DE=DF C.AD=BC D.BD=CD【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C,BD=CD,∠B=∠C,由“AAS”可证△BDE ≌△CDF,可得DE=DF.【解答】解:∵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BD=CD,∠B=∠C,∴∠ADC=90°,在△BDE和△CDF中,,∴△BDE≌△CDF(AAS),∴DE=DF,故选:C.9、(2022•株洲)如图所示,点O在一块直角三角板ABC上(其中∠ABC=30°),OM⊥AB于点M,ON⊥BC于点N,若OM=ON,则∠ABO=度.【分析】方法一:根据OM⊥AB,ON⊥BC,可知∠OMB=∠ONB=90°,从而可证Rt △OMB≌Rt△ONB(HL),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BM=∠OBN,即可求出∠ABO 的度数.方法二: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方法一:∵OM⊥AB,ON⊥BC,∴∠OMB=∠ONB=90°,在Rt△OMB和Rt△ONB中,,∴Rt△OMB≌Rt△ONB(HL),∴∠OBM=∠OBN,∵∠ABC=30°,∴∠ABO=15°.方法二:∵OM⊥AB,ON⊥BC,又∵OM=ON,∴OB平分∠ABC,∴∠OBM=∠OBN,∵∠ABC=30°,∴∠ABO=15°.故答案为:15.10、(2022•包头)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3,D为AB边上一点,且BD=BC,连接CD,以点D为圆心,D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E(异于点C),连接DE,则BE的长为.【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圆的半径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ACB=90°,AC=BC=3,∴AB=AC=3,∠A=∠B=45°,∵BD=BC=3,AC=BC,∴BD=AC,AD=3﹣3.∵DC=DE,∴∠DCE=∠DEC.∵BD=BC,∴∠DCE=∠CDB,∴∠CED=∠CDB,∵∠CDB=∠CDE+∠EDB,∠CED=∠B+∠EDB,∴∠CDE=∠B=45°.∴∠ADC+∠EDB=180°﹣∠CDE=135°.∵∠ADC+∠ACD=180°﹣∠A=135°,∴∠ACD=∠EDB.在△ADC和△BED中,,∴△ADC≌△BED(SAS).∴BE=AD=3﹣3.故答案为:3﹣3.。

2013-2014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学生版第十七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2013-2014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学生版第十七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回顾】三角形的概念:1、由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内角二、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可分为三角形和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名师提醒:等边三角形属于特殊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又称为三角形】三、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3、三角形具有性【名师提醒:1、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边和另一边的组成的角,三角形有个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是,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确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和判断线段间不等关系的主要依据】四、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这点是三角形的心它到得距离相等2、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3、高线:不同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位置不同,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部,另外两条和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三角形部,另外两条在三角形部4、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名师提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都是且都有条】五、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1、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周长、面积分别对应【名师提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角等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依据】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①边角边,简记为②角边角:简记为③角角边:简记为④边边边:简记为2、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除可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所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来判定【名师提醒: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中,必须至少有一组对应相等,用SAS判定全等,切记角为两边的2、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三角形三边关系例1 (2013•温州)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 C.4,6,8 D.5,5,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只要满足两短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就可以构成三角形.对应训练1.(2013•长沙)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2 B.4 C.6 D.8考点二: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应用例2 (2013•湘西州)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A.15°B.25°C.30°D.10°鄂州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对应训练2.(2013•鄂州)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A.165°B.120°C.150°D.135°考点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例3 (2013•天门)如图,已知△ABC≌△ADE,AB与ED交于点M,BC与ED,AD分别交于点F,N.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ABC≌△ADE除外),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宜宾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例4 (2013•宜宾)如图:已知D、E分别在AB、AC上,AB=AC,∠B=∠C,求证:BE=CD.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常常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解决线段或角相等的问题,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公共角及公共边,对顶角等隐含条件的运用.对应训练3.(2013•荆州)如图,△ABC与△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在AB 上,连结BE.请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4.(2013•十堰)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BD=CE.求证:AD=AE.考点四: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例5 (2013•云南)如图,点B在AE上,点D在AC上,AB=A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ADE(只能添加一个).(1)你添加的条件是.(2)添加条件后,请说明△ABC≌△ADE的理由.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开放型题目,根据不同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选择添加的条件也不相同.对应训练5.(2013•昭通)如图,AF=DC,BC∥EF,只需补充一个条件,就得△ABC≌△DEF.【聚焦山东中考】(2013•威海)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1.AB=AC.∠E=30°,∠BCE=40°,则∠CDF= .1.25°2.(2013•聊城)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90°,BC=CD,CE⊥AD,垂足为E,求证:AE=CE.3.(2013•菏泽)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1)求证:△ABE≌△CBD;(2)若∠CAE=30°,求∠BDC的度数.4.(2013•临沂)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F=DC;(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5.(2013•东营)(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6.(2013•烟台)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QE与QF 的数量关系式;(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3•泉州)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2.(2013•宜昌)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6 B.2,2,4 C.1,2,3 D.2,3,4 3.(2013•衡阳)如图,∠1=100°,∠C=70°,则∠A的大小是()A.10°B.20°C.30°D.80°4.(2013•河北)如图1,M是铁丝AD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且∠B=30°,∠C=100°,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M在AB上B.点M在BC的中点处C.点M在BC上,且距点B较近,距点C较远D.点M在BC上,且距点C较近,距点B较远衡阳5.(2013•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C.BC=DC,∠A=∠D D.∠B=∠E,∠A=∠D邵阳6.(2013•台州)已知△A1B1C1△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②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都错误D.①,②都正确7.(2013•邵阳)如图所示,点E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D=DE,连结BE 交CD于点O,连结A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OB≌△BOC B.△BOC≌△EOD C.△AOD≌△EOD D.△AOD≌△BOC8.(2013•河北)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A.90°B.100°C.130°D.180°陕西9.(2013•陕西)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二、填空题10.(2013•黔东南州)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满足∠B-∠A=∠C-∠B,则∠B= 度.≌△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柳州13.(2013•郴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AE=AD,不添加新的线段和字母,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写一个条件即可).达州14.(2013•达州)如图,在△ABC中,∠A=m°,∠ABC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012BC和∠A2012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013,则∠A2013= 度.三、解答题15.(2013•玉林)如图,AB=AE,∠1=∠2,∠C=∠D.求证:△ABC≌△AED.16.(2013•湛江)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C=DF.17.(2013•佛山)课本指出: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的真命题(如推论、定理等)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1)叙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2)证明推论AAS.要求:叙述推论用文字表达;用图形中的符号表达已知、求证,并证明,证明对各步骤要注明依据.18.(2013•随州)如图,点F、B、E、C在同一直线上,并且BF=CE,∠ABC=∠DE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C≌△DEF?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C≌△DEF,并给出证明.提供的三个条件是:①AB=DE;②AC=DF;③AC∥DF.19.(2013•内江)已知,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DCE=90°,D 为AB边上一点.求证:BD=AE.20.(2013•舟山)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1)求证:△ABE≌DCE;(2)当∠AEB=50°,求∠EBC的度数?21.(2013•荆门)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BCF.。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及答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等的对应边长和对应角度的两个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全等三角形有着重要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提供一些习题及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对应边长相等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B = DE, BC = EF, AC = DF。

2. 对应角度相等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度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 = ∠D, ∠B = ∠E, ∠C = ∠F。

3. 边角相等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B = DE, ∠A = ∠D, ∠C = ∠F。

4. 斜边和一角相等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一边与一角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C = DF, ∠A = ∠D。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SS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 = DE, BC = EF, AC = DF,则∆ABC≌∆DEF。

2. S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和夹角,以及另一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 = DE, ∠A = ∠D, AC = DF,则∆ABC≌∆DEF。

3. AS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夹角和一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 = ∠D, ∠B = ∠E, AC = DF,则∆ABC≌∆DEF。

4. RHS判定法: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C = DF, ∠A = ∠D,则∆ABC≌∆DEF。

三、习题及答案1. 已知∆ABC和∆DEF,且AB = DE, ∠A = ∠D, BC = EF。

证明∠B = ∠E, AC = DF。

中考数学专题17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17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5)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温馨提示:
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是三角形中重要的性质,在比较角的大小、线段的长短及求角或线段中经常用到。学习时应结合图形,做到熟练、准确地应用。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均为线段。
(三)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答案】(1)C(2)A(3)C
方法总结:
(1)考查三角形的边或角时,一定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在求三角形内角和外角时,要明确所求的角属于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要抓住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
(1)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要使△ABC≌△FD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
(2)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3)高: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4)三边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1.(2009·温州)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5cmB.4cm,5cm,9cm
C.5cm,8cm,15cmD.6cm,8cm,9cm
解析:计算较小两数的和与最大数比较,大于的组成三角形,否则不能.
答案:D
2.(2008·嘉兴)如图,△ABC中,已知AB=8,BC=6,CA=4,DE是中位线,则DE=()

(2021年整理)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等三角形[1]

(2021年整理)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等三角形[1]

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等三角形[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等三角形[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等三角形[1]的全部内容。

分类训练十六全等三角形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考点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7每小题3分,8题7分,9——17题各8分共100分)1、(2015•海南)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B=DC,AC=DB B.AB=DC,∠ABC=∠DCBC.BO=CO,∠A=∠D D.AB=DC,∠A=∠D(考点1 第1题图)(考点1 第2题图) (考点1 第3题图) 2、(2015•宜昌)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3、(2015•泰安)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AC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A4个B3个C2个D1个....4、(2015•东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点F在BC边上,连接DE、DF、EF,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断△FCE与△EDF全等( )A .∠A=∠DFEB.BF=CF C.DF∥AC D.∠C=∠EDF(考点1第4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5、(2015•宜昌)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0个B.1个C.2个D.3个6、(2015•邵阳)如图,在▱ABCD中,E、F为对角线AC上两点,且BE∥DF,请从图7、(2015•柳州)如图,△ABC≌△DEF,则EF= .8、(2015•怀化)已知:如图,在△ABC中,DE、DF是△ABC的中位线,连接EF、AD,其交点为O.求证:(1)△CDE≌△DBF;(2)OA=OD.9、(2015•昆明)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B=∠DEF,BE=CF.求证:AC=DF.10、(2015•重庆)如图,△ABC和△EFD分别在线段AE的两侧,点C,D在线段AE 上,AC=DE,AB∥EF,AB=EF.求证:BC=FD.11、(2015•重庆)如图,在△ABD和△FEC中,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AB=FE,BC=DE,∠B=∠E.求证:∠ADB=∠FCE.12、(2015•广州)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D,CD上,且AE=DF,连接BE,AF.求证:BE=AF.13、(2015•凉山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G,DE⊥AG 于E,BF∥DE交AG于F,探究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4、(2015•青岛)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C,CE⊥AE,垂足为E.(1)求证:△ABD≌△CAE;(2)连接DE,线段DE与AB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15、(2015•莱芜)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BD和等腰直角△ACE,G为BD的中点,连接CG,BE,CD,BE 与CD交于点F.(1)判断四边形ACG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BE=CD,BE⊥CD.16、(2015•泰安)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C=90°,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E为AC中点,BD平分∠ABC,点F在AB上,且BF=BC.求证:(1)DF=AE;(2)DF⊥AC.17、(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分类训练十七全等三角形答案考点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D.析:BC是公共边,具备了一组边对应相等.所以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作出正确的判断即可.解:根据题意知,BC边为公共边.A、由“SSS”可以判定△ABC≌△DCB,故本选项错误;B、由“SAS”可以判定△ABC≌△DCB,故本选项错误;C、由BO=CO可以推知∠ACB=∠DBC,则由“AAS”可以判定△ABC≌△DCB,故本选项错误;D、由“SSA”不能判定△ABC≌△DCB,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点P 的位置即可.解:要使△ABP与△ABC全等,点P到AB的距离应该等于点C到AB 的距离,即3个单位长度,故点P 的位置可以是P1,P3,P4三个,故选C3、A.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得到BD=CD,AD⊥BC,故②③正确;通过△CDE≌△DBF,得到DE=DF,CE=BF,故①④正确.解:∵BF∥AC,∴∠C=∠CBF,∵BC平分∠ABF,∴∠ABC=∠CBF,∴∠C=∠ABC,∴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BD=CD,AD⊥BC,故②③正确,在△CDE与△DBF中,,∴△CDE≌△DBF,∴DE=DF,CE=BF,故①正确;∵AE=2BF,∴AC=3BF,故④正确.故选A.4、A.解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CEF=∠DFE,∠CFE=∠DEF,根据SAS,可判断B、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CFE=∠DEF,根据AAS,可判断D.解:A、∠A于△CFE没关系,故A错误;B、BF=CF,F是BC中点,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F∥AC,DE∥BC,∴∠CEF=∠DFE,∠CFE=∠DEF,在△CEF和△DFE 中,∴△CEF≌△DFE (ASA),故B正确;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BC,∴∠CFE=∠DEF,∵DF∥AC,∴∠CEF=∠DFE在△CEF和△DFE 中,∴△CEF≌△D FE (ASA),故C正确;D、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BC,∴∠CFE=∠DEF,,∴△CEF≌△DFE (AAS),故D正确;故选:A.5、D解析:先证明△ABD与△CBD全等,再证明△AOD与△COD全等即可判断.解:在△ABD与△CBD中,,∴△ABD≌△CBD(SSS),故③正确;∴∠ADB=∠CDB,在△AOD与△COD中,,∴△AOD≌△COD(SAS),∴∠AOD=∠COD=90°,AO=OC,∴AC⊥DB,故①②正确;故选D6、△ADF≌△BEC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到等边或等角,从而判定全等的三角形.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C=∠BCA,∵BE∥DF,∴∠DFC=∠BEA,∴∠AFD=∠BEC,在△ADF与△CEB中,,∴△ADF≌△BEC(AAS),故答案为:△ADF≌△BEC.7、5.解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EF,进而求出即可.解:∵△ABC≌△DEF,∴BC=EF则EF=5.故答案为:5.8、解析:(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可得DF 与CE的关系,DB与DC的关系,根据SAS,可得答案;(2)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DF与AE的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证明:(1)∵DE、DF是△ABC的中位线,∴DF=CE,DF∥CE,DB=DC.∵DF∥CE,∴∠C=∠BDF.在△CDE和△DBF 中,∴△CDE≌△DBF (SAS);(2)∵DE、DF是△ABC的中位线,∴DF=AE,DF∥AE,∴四边形DEAF是平行四边形,∵EF与AD交于O点,∴AO=OD9、解析:根据BE=CF,求出BC=EF,根据AAS 推出△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即可.证明:∵BF=EC(已知),∴BF+FC=EC+CF,在△ABC和△DEF中,,∴△ABC≌△DEF(AAS),∴AC=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10、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CB≌△DEF,即可得出BC=DF.证明:∵AB∥EF,∴∠A=∠E,在△ABC和△EFD中∴△ABC≌△EFD(SAS)∴BC=FD.11、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BD=CE,再利用SAS 得出:△ABD与△FEC全等,进而得出∠ADB=∠FCE.证明:∵BC=DE,∴BC+CD=DE+CD,在△ABD与△FEC中,,∴△ABD≌△FEC(SAS),∴∠ADB=∠FCE.12、解析: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AB=AD,每一个角都是直角可得∠BAE=∠D=90°,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A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AD,∠BAE=∠D=90°,在△ABE和△ADF中,,∴△ABE≌△ADF(SAS),∴BE=AF.13、解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DAB=∠ABC=90°,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ADE=∠B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BF与AE的关系,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答案.解: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AF=BF+EF,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DAB=∠ABC=90°.∵DE⊥AG于E,BF∥DE交AG于F,∴∠AED=∠DEF=∠AFB=90°,∴∠ADE+∠DAE=90°,∠DAE+∠BAF=90°,∴∠ADE=∠BAF.在△ABF和△DAE 中,∴△ABF≌△DAE (AAS),∴BF=AE.∵AF=AE+EF,AF=BF+EF.14、解析:(1)运用AAS证明△ABD≌△CAE;(2)易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所以AC=DE=AB,也可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B=DE.证明:(1)∵AB=AC,∴∠B=∠ACD,∵AE∥BC,∴∠EAC=∠ACD,∴∠B=∠E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CE⊥AE,∴∠ADC=∠CEA=90°在△ABD和△CAE中∴△ABD≌△CAE(AAS);(2)AB=DE,如右图所示,∵AD⊥BC,AE∥BC,∴AD⊥AE,又∵CE⊥AE,∴四边形ADCE是矩形,∴AC=DE,∵AB=AC,∴AB=DE.15、解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得BD=2BC,因为G为BD的中点,可得BG=BC,由∠CGB=45°,∠ADB=45得AD∥CG,由∠CBD+∠ACB=180°,得AC∥BD,得出四边形ACGD为平行四边形;(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得△DAC≌△BA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E=CD;首先证得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BCE≌△CAD,易得∠CBE=∠ACD,由∠ACB=90°,易得∠CFB=90°,得出结论.(1)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B=BC,∵△ABD和△A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BC=2BC,∵G为BD的中点,∴BG=BD=BC,∴△CB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GB=45°,∵∠ADB=45°,AD∥CG,∵∠ABD=45°,∠ABC=45°∴∠CBD=90°,∵∠ACB=90°,∴∠CBD+∠ACB=180°,∴AC∥BD,∴四边形ACGD为平行四边形;(2)证明:∵∠EAB=∠EAC+∠CAB=90°+45°=135°,∠CAD=∠DAB+∠BAC=90°+45°=135°,∴∠EAB=∠CAD,在△DAC与△BAE中,,∴△DAC≌△BAE,∴BE=CD;∵∠EAC=∠BCA=90°,EA=AC=BC,∴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CE=AB=AD,在△BCE与△CAD中,,∴△BCE≌△CAD,∴∠CBE=∠ACD,∵∠ACD+∠BCD=90°,∴∠CBE+∠BCD=90°,∴∠CFB=90°,即BE⊥CD.16、解析:(1)延长DE交AB于点G,连接AD.构建全等三角形△AED≌△DFB(SAS),则由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结论;(2)设AC与FD交于点O.利用(1)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EOD=90°,即DF⊥AC.证明:(1)延长DE交AB于点G,连接AD.∵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ED∥BC,ED=BC.∵点E是AC的中点,∠ABC=90°,∴AG=BG,DG⊥AB.∴AD=BD,∴∠BAD=∠ABD.∵BD平分∠ABC,∴∠ABD=∠BAD=45°,即∠BDE=∠ADE=45°.又BF=BC,∴BF=DE.∴在△AED与△DFB中,,∴△AED≌△DFB(SAS),∴AE=DF,即DF=AE;(2)设AC与FD交于点O.∵由(1)知,△AED≌△DFB,∴∠AED=∠DFB,∴∠DEO=∠D FG.∵∠DFG+∠FDG=90°,∴∠DO+∠EDO=90°,∴∠EOD=90°,即DF⊥AC.17、解析:(1)利用SAS证明△AFD和△BDC 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D=DC,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作AF⊥AB于A,使AF=BD,连结DF,CF,利用SAS证明△AFD和△BDC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D=DC,∠FDC=90°,即可得出∠FCD=∠APD=45°.解:(1)△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F⊥AD,∠ABC=90°,∴∠FAD=∠DBC,在△FAD与△DBC中,,∴△FAD≌△DBC(SAS),∴FD=DC,∴△CDF是等腰三角形,∵△FAD≌△DBC,∴∠FDA=∠DCB,∵∠BDC+∠DCB=90°,∴∠BDC+∠FDA=90°,∴△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作AF⊥AB于A,使AF=BD,连结DF,CF,如图,∵AF⊥AD,∠ABC=90°,∴∠FAD=∠DBC,在△FAD与△DBC中,,∴△FAD≌△DBC(SAS),∴FD=DC,∴△CDF是等腰三角形,∵△FAD≌△DBC,∴∠FDA=∠DCB,∵∠BDC+∠DCB=90°,∴∠BDC+∠FDA=90°,∴△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D=45°,∵AF∥CE,且AF=CE,∴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AE∥CF,∴∠ADP=∠FCD=45°.。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回顾】三角形的概念:1、由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内角二、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可分为三角形和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注意:等边三角形属于特殊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有事称为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和它不相得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3、三角形具有性注意:1、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边和另一边的组成的角,三角形有个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事,是其中各外角的和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确定三条线段否构成三角形和判断限度间不等关系的主要依据。

四、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这些是三角形的心它到得距离相等2、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3、高线:不同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位置不同,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连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部,另两条河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三角形部,两条在三角形部4、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注意:三角形的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都是且都有条】五、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1、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周长、面积分别对应注意: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角等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依据。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①边角边,简记为②角边角:简记为③角角边:简记为④边边边:简记为2、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除可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所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来判定注意: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中,必须至少有一组对应相等,用SAS判定全等,切记角为两边的2、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

初 三 数 学(第17讲)全等三角形 测试题

初 三 数 学(第17讲)全等三角形 测试题

A B C D E A F C E B D 1234A B E F C D A B C D E12A B CD E F G A B C D E 12A B C D E F 123A B C D E P A B C DE 123O 初 三 数 学(第17讲)第二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测试题姓名: 成绩:一、 填空题:1、如图,已知AF ∥EC ,AB ∥CD ,∠A=70°,则∠C= 度。

(1) (2)2. 如图:已知BE ∥CF ,∴∠2=∠3( );又 ∵∠1=∠4(已知),∴∠1+∠2=∠3+∠4,即∠ABC=∠DCB ∴ AB ∥CD ( )3. 如图, AB=AC ,∠1=∠2,AD=AE ,则BD= ,∠BAE= °(3) (4)4.若AB ∥CD ,∠A=35°,∠C=45°,则∠E= 度。

(过E 作AB 的平行线)。

5. 如图,已知∠AFE=∠ABC ,DG ∥BE ,∠DGB=130°,则∠FEB= 度。

(5) (6) (7)6.已知点B 、A 、D 在同一直线上,AE ∥BC ,∠1=150°,∠c=70°,则∠B= 度,∠2= 度。

7. 如图,直线AB 、CD 被EF 所截,已知∠1=∠2,求证:AB ∥CD 。

证明:∵∠2=∠3,( ),∠1=∠2(已知) ∴ ∠1=∠3∴ AB ∥CD ( )8. ①、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题设是 ,结论是 。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题设是 ;结论是 。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题设是 ,结论是 。

9、如图,直线AB 上有一点O ,过O 点作射线OD 、OC 、OE ,且OC 、OE 分别是∠BOD 和∠AOD 的平分线,则∠1与∠2的大小关系是 ,∠1+∠3= 度,OC 与OE 的位置关系是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_第十七讲__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_第十七讲__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三角形三边关系例1 (2013•温州)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 C.4,6,8 D.5,5,11思路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不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解:A、因为1+2<4,所以本组数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因为4+5=9,所以本组数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9-4<5<8+4,所以本组数可以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因为5+5<11,所以本组数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只要满足两短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就可以构成三角形.对应训练1.(2013•长沙)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2 B.4 C.6 D.81.B考点二: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应用例2 (2013•湘西州)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A.15°B.25°C.30°D.10°思路分析:先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D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Rt△CDE中,∠C=90°,∠E=30°,∴∠BDF=∠C+∠E=90°+30°=120°,∵△BDF中,∠B=45°,∠BDF=120°,∴∠BFD=180°-45°-120°=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对应训练2.(2013•鄂州)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A.165°B.120°C.150°D.135°2.A考点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例3 (2013•天门)如图,已知△ABC ≌△ADE ,AB 与ED 交于点M ,BC 与ED ,AD 分别交于点F ,N .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ABC ≌△ADE 除外),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思路分析:找到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全等就写出来,选择一组证明即可. 解:△AEM ≌△ACN ,△BMF ≌△DNF ,△ABN ≌△ADM .选择△AEM ≌△ACN ,理由如下:∵△ADE ≌△ABC ,∴AE=AC ,∠E=∠C ,∠EAD=∠CAB ,∴∠EAM=∠CAN ,∵在△AEM 和△ACN 中,E C AE ACEAM CAN =⎧⎪=⎨⎪∠=∠⎩, ∴△AEM ≌△CAN (ASA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例4 (2013•宜宾)如图:已知D 、E 分别在AB 、AC 上,AB=AC ,∠B=∠C ,求证:BE=CD .思路分析:要证明BE=CD ,把BE 与CD 分别放在两三角形中,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而证明两三角形全等需要三个条件,题中已知一对边和一对角对应相等,观察图形可得出一对公共角,进而利用AAS 可得出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ACD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证.证明:在△ABE 和△ACD 中,B C A A AB AC ∠=∠⎧⎪∠=∠⎨⎪=⎩,∴△ABE ≌△ACD (AAS ),∴BE=C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常常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解决线段或角相等的问题,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公共角及公共边,对顶角等隐含条件的运用.对应训练3.(2013•荆州)如图,△ABC 与△CDE 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 在AB 上,连结BE .请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解:△ACE ≌△BCD .∵△ABC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CD=∠ACB=90°,∴∠ACE=∠BCD (都是∠ACD 的余角),在△ACE 和△BCD 中,∵CE CD ACE BCD CA CB =⎧⎪∠=∠⎨⎪=⎩,∴△ACE ≌△BCD .4.(2013•十堰)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AC ,BD=CE .求证:AD=AE .4.证明:∵AB=AC ,∴∠B=∠C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 C BD EC =⎧⎪∠=∠⎨⎪=⎩,∴△ABD ≌△ACE (SAS ),∴AD=AE .考点四: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例5 (2013•云南)如图,点B 在AE 上,点D 在AC 上,AB=A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 ≌△ADE (只能添加一个).(1)你添加的条件是 .(2)添加条件后,请说明△ABC ≌△ADE 的理由.思路分析:(1)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不同的判定方法选择添加不同的条件;(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即可.解:(1)∵AB=AD ,∠A=∠A ,∴若利用“AAS”,可以添加∠C=∠E ,若利用“ASA”,可以添加∠ABC=∠ADE ,或∠EBC=∠CDE ,若利用“SAS”,可以添加AC=AE ,或BE=DC ,综上所述,可以添加的条件为∠C=∠E (或∠ABC=∠ADE 或∠EBC=∠CDE 或AC=AE 或BE=DC ); 故答案为:∠C=∠E ;(2)选∠C=∠E 为条件.理由如下:在△ABC 和△ADE 中,A A C E AB AD ∠=∠⎧⎪∠=∠⎨⎪=⎩,∴△ABC ≌△ADE (AAS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开放型题目,根据不同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选择添加的条件也不相同.对应训练【聚焦山东中考】1.(2013•威海)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 在EF 上,AC 经过点D .已知∠A=∠EDF=90°,AB=AC .∠E=30°,∠BCE=40°,则∠CDF= .1.25°2.(2013•聊城)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D=90°,BC=CD ,CE ⊥AD ,垂足为E ,求证:AE=CE .2.证明:如图,过点B 作BF ⊥CE 于F ,∵CE ⊥AD ,∴∠D+∠DCE=90°,∵∠BCD=90°,∴∠BCF+∠DCE=90°,∴∠BCF=∠D ,在△BCF 和△CDE 中,90BCF D CED BFC BC CD ∠=∠⎧⎪∠=∠=︒⎨⎪=⎩,∴△BCF ≌△CDE (AAS ),∴BF=CE ,又∵∠A=90°,CE ⊥AD ,BF ⊥CE ,∴四边形AEFB 是矩形,∴AE=BF ,3.(2013•菏泽)如图,在△ABC 中,AB=CB ,∠ABC=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BD ,连结AE 、DE 、DC .(1)求证:△ABE ≌△CBD ;(2)若∠CAE=30°,求∠BDC 的度数.3.(1)证明:∵∠ABC=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ABE=∠CBD=90°,在△ABE 和△CBD 中,AB CB ABE CBD BE BD =⎧⎪∠=∠⎨⎪=⎩,∴△ABE ≌△CBD (SAS );(2)解:∵AB=CB ,∠ABC=90°,∴∠CAB=45°,∵∠CAE=30°,∴∠BAE=∠CAB-∠CAE=45°-30°=15°,∵△ABE ≌△CBD ,∴∠BCD=∠BAE=15°,∴∠BDC=90°-∠BCD=90°-15°=75°;4.(2013•临沂)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B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CF .(1)求证:AF=DC ;(2)若AB ⊥AC ,试判断四边形ADC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4.(1)证明:∵AF ∥BC ,∴∠AFE=∠DBE ,∵E 是AD 的中点,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E=DE ,BD=CD ,在△AFE 和△DBE 中AFE DBE FEA BED AE DE ∠=∠⎧⎪∠=∠⎨⎪=⎩∴△AFE ≌△DBE (AAS ),∴AF=BD ,∴AF=DC .(2)四边形ADCF 是菱形,证明:∥BC ,AF=DC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AC ⊥AB ,AD 是斜边BC 的中线,∴AD=DC ,∴平行四边形ADCF 是菱形.5.(2013•东营)(1)如图(1),已知:在△ABC 中,∠BAC=90°,AB=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证明:DE=BD+CE .(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 ,若∠BDA=∠AEC=∠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5.证明:(1)∵BD ⊥直线m ,CE ⊥直线m ,∴∠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 ,∵在△ADB 和△CEA 中ABD CAE BDA CEA AB AC ∠=∠⎧⎪∠=∠⎨⎪=⎩,∴△ADB ≌△CEA (AAS ),∴AE=BD ,AD=CE ,∴DE=AE+AD=BD+CE ;(2)∵∠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 ,∵在△ADB 和△CEA 中ABD CAE BDA CEA AB AC ∠=∠⎧⎪∠=∠⎨⎪=⎩,∴△ADB ≌△CEA (AAS ),∴AE=BD ,AD=CE ,∴DE=AE+AD=BD+CE ;(3)由(2)知,△ADB ≌△CEA ,BD=AE ,∠DBA=∠CAE ,∵△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DBA+∠ABF=∠CAE+∠CAF ,∴∠DBF=∠FAE ,∵BF=AF在△DBF 和△EAF 中FB FA FBD FAE BD AE =⎧⎪∠=∠⎨⎪=⎩,∴△DBF ≌△EAF (sas ),∴DF=EF ,∠BFD=∠AFE ,∴∠DFE=∠DFA+∠AFE=∠DFA+∠BFD=60°,∴△DEF 为等边三角形.6.(2013•烟台)已知,点P 是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AB 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分别过A ,B 向直线CP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Q 为斜边AB 的中点.(1)如图1,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AE 与BF 的位置关系是 ,QE 与QF 的数量关系式 ;(2)如图2,当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点Q 重合时,试判断QE 与QF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3,当点P 在线段BA (或AB )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6.解:(1)AE ∥BF ,QE=QF ,理由是:如图1,∵Q 为AB 中点,∴AQ=BQ ,∵BF ⊥CP ,AE ⊥CP ,∴BF ∥AE ,∠BFQ=∠AEQ ,在△BFQ 和△AEQ 中BFQ AEQBQF AQE BQ AQ∠=∠⎧⎪∠=∠⎨⎪=⎩,∴△BFQ ≌△AEQ (AAS ),∴QE=QF ,故答案为:AE ∥BF ,QE=QF .(2)QE=QF ,证明:如图2,延长FQ 交AE 于D ,∵AE ∥BF ,∴∠QAD=∠FBQ ,在△FBQ 和△DAQ 中FBQ DAQAQ BQ BQF AQD∠=∠⎧⎪=⎨⎪∠=∠⎩,∴△FBQ ≌△DAQ (ASA ),∴QF=QD ,∵AE ⊥CP ,∴EQ 是直角三角形DEF 斜边上的中线,∴QE=QF=QD ,即QE=QF .(3)(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如图3,延长EQ 、FB 交于D ,∵AE ∥BF ,∴∠1=∠D ,在△AQE 和△BQD 中123D AQ BQ ∠=∠⎧⎪∠=∠⎨⎪=⎩,∴△AQE ≌△BQD (AAS ),∴QE=QD ,∵BF ⊥CP ,∴FQ 是斜边DE 上的中线,∴QE=QF .【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3•泉州)在△ABC 中,∠A=20°,∠B=60°,则△ABC 的形状是( )A .等边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1.D2.(2013•宜昌)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A .1,2,6B .2,2,4C .1,2,3D .2,3,42.D3.(2013•衡阳)如图,∠1=100°,∠C=70°,则∠A 的大小是( )A .10°B .20°C .30°D .80°3.C4.(2013•河北)如图1,M 是铁丝AD 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 ,且∠B=30°,∠C=100°,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M 在AB 上B .点M 在BC 的中点处C .点M 在BC 上,且距点B 较近,距点C 较远D .点M 在BC 上,且距点C 较近,距点B 较远4.C5.(2013•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C.BC=DC,∠A=∠D D.∠B=∠E,∠A=∠D5.C6.(2013•台州)已知△A1B1C1△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②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都错误D.①,②都正确6.A7.(2013•邵阳)如图所示,点E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D=DE,连结BE 交CD于点O,连结A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OB≌△BOC B.△BOC≌△EOD C.△AOD≌△EOD D.△AOD≌△BOC7.A8.(2013•河北)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A.90°B.100°C.130°D.180°8.B9.(2013•陕西)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9.C二、填空题10.(2013•黔东南州)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满足∠B-∠A=∠C-∠B,则∠B= 度.10.6011.(2013•柳州)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11.2012.(2013•巴中)如图,已知点B、C、F、E在同一直线上,∠1=∠2,BC=EF,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只需写出一个)12.CA=FD13.(2013•郴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AE=AD,不添加新的线段和字母,13.∠B=∠C (答案不唯一)14.(2013•达州)如图,在△ABC 中,∠A=m°,∠ABC 和∠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A 1BC 和∠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得∠A 2;…∠A 2012BC 和∠A 2012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013,则∠A 2013= 度.14.20132m三、解答题15.(2013•玉林)如图,AB=AE ,∠1=∠2,∠C=∠D .求证:△ABC ≌△AED .15.证明:∵∠1=∠2,∴∠1+∠EAC=∠2+∠EAC ,即∠BAC=∠EAD ,∵在△ABC 和△AED 中,D C BAC EAD AB AE =⎧⎪∠=∠⎨⎪=⎩,∴△ABC ≌△AED (AAS ).16.(2013•湛江)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FB=CE ,AB ∥ED ,AC ∥FD ,求证:AC=DF .16.证明:∵FB=CE ,∴FB+FC=CE+FC ,∴BC=EF ,∵AB ∥ED ,AC ∥FD ,∴∠B=∠E ,∠ACB=∠DFE ,∵在△ABC 和△DEF 中,B E BC EFACB DFE ∠=∠⎧⎪=⎨⎪∠=∠⎩, ∴△ABC ≌△DEF (ASA ),∴AC=DF .17.(2013•佛山)课本指出: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的真命题(如推论、定理等)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1)叙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 ;(2)证明推论AAS .要求:叙述推论用文字表达;用图形中的符号表达已知、求证,并证明,证明对各步骤要注明依据.17.解:(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 指的是: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已知:在△ABC 与△DEF 中,∠A=∠D ,∠C=∠F ,BC=EF .求证:△ABC ≌△DEF .证明:如图,在△ABC 与△DEF 中,∠A=∠D ,∠C=∠F (已知),∴∠A+∠C=∠D+∠F (等量代换).又∵∠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E .∵在△ABC 与△DEF 中,C F BC EF B E ∠=∠⎧⎪=⎨⎪∠=∠⎩,∴△ABC ≌△DEF (ASA ).18.(2013•随州)如图,点F 、B 、E 、C 在同一直线上,并且BF=CE ,∠ABC=∠DEF .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C ≌△DEF ?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C ≌△DEF ,并给出证明.提供的三个条件是:①AB=DE ;②AC=DF ;③AC ∥DF .18.解:不能;选择条件:①AB=DE ;∵BF=CE ,∴BF+BE=CE+BE ,即EF=CB ,在△ABC 和△DFE 中,AB DE ABC DEF EF CB =⎧⎪∠=∠⎨⎪=⎩,∴△ABC ≌△DFE (SAS ).19.(2013•内江)已知,如图,△ABC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DCE=90°,D 为AB 边上一点.求证:BD=AE .19.证明:∵△ABC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 ,CD=CE ,∵∠ACD=∠DCE=90°,∴∠ACE+∠ACD=∠BCD+∠ACD ,∴∠ACE=∠BCD ,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CD CE =⎧⎪∠=∠⎨⎪=⎩,∴△ACE ≌△BCD (SAS ),∴BD=AE .20.(2013•舟山)如图,△ABC 与△DCB 中,AC 与BD 交于点E ,且∠A=∠D ,AB=DC .(1)求证:△ABE ≌DCE ;(2)当∠AEB=50°,求∠EBC 的度数?20.(1)证明:∵在△ABE 和△DCE 中A D AEB DEC AB DC ∠=∠⎧⎪∠=∠⎨⎪=⎩,∴△ABE ≌△DCE (AAS );(2)解:∵△ABE ≌△DCE ,∴BE=EC ,∴∠EBC=∠ECB ,∵∠EBC+∠ECB=∠AEB=50°,∴∠EBC=25°.21.(2013•荆门)如图1,在△ABC 中,AB=AC ,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AD 上.(1)求证:BE=CE ;(2)如图2,若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且BF ⊥AC ,垂足为F ,∠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 ≌△BCF .21.证明:(1)∵AB=AC ,D 是BC 的中点,∴∠BAE=∠EAC ,在△ABE 和△ACE 中,AB AC BAE EAC AE AE =⎧⎪∠=∠⎨⎪=⎩,∴△ABE ≌△ACE (SAS ),∴BE=CE ;(2)∵∠BAC=45°,BF ⊥AF ,∴△A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F=BF ,∵AB=AC ,点D 是BC 的中点,∴AD ⊥BC ,∴∠EAF+∠C=90°,∵BF ⊥AC ,∴∠CBF+∠C=90°,∴∠EAF=∠CBF ,在△AEF 和△BCF 中,90EAF CBF AF BF AFE BFC ∠=∠⎧⎪=⎨⎪∠=∠=︒⎩,∴△AEF ≌△BCF (ASA ).。

2015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第17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2015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第17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2 cm+3 cm>4 cm,能组成三角形.故选 D.
第30页,共98页。
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B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这个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分别是180°×
2 9
=40°,180°×
第22页,共98页。
【点拨】因为 BE=CF,所以 BC=EF.又因为 AB =DE,所以考虑两种添加方法:(1)添加 AC=DF,可 由“SSS”证明△ABC≌△DEF;(2)添加∠B=∠DEF, 可由“SAS”证明△ABC≌△DEF.
【答案】 AC=DF 或∠B=∠DEF
第23页,共98页。
方法总结: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图形隐含的条件,考虑能 用哪种方法证明,再看缺少的条件,添加即可.
第24页,共98页。
考点五 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 例 5(2014·遂宁)如图,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AB 于点 E,S△ABC=7,DE=2,AB =4,则 AC 的长是( )
A.3
B.4
C.6
第25页,共98页。
D.5
【点拨】如图,过点 D 作 DF⊥AC,根据角平 分线的性质,可得 DF=DE=2,△ABD 的面积为 12×DE×AB=4,
求证:BC=ED.
第38页,共98页。
证明:∵AB∥CD, ∴∠BAC=∠ECD. 又∵AB=CE,AC=CD, ∴△BAC≌ECD(SAS). ∴BC=ED.
第39页,共98页。
7.如图,在△ABC 与△DCB 中,AC 与 BD 交于 点 E,且∠A=∠D,AB=DC.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第17课时 全等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第17课时 全等三角形

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
()
A
A.∠A=∠D C.AB=ED
第3题图
B.AC=DF D.BF=EC
4.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一点.在AC边上取一点F,使CF=
BD,在AB边上取一点E,使BE=DC,则∠EDF的度数为
(C )
A.30°
B.45°
C.60°
D.70°
5.如图,已知在△ABC中,∠ABC=45°,H是高AD和BE的交点,∠CAD=
30°,CD=6,则线段BH的长Fra bibliotek为(C )
A.8
B.10
C.12
D.16
第四单元 三角形
第17课时 全等三角形
授课人: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 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 等.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1.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B )
第1题图 A.AC=DE C.AB=AE
B.∠BAD=∠CAE D.∠ABC=∠AE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0年4考)
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020T11,2015T9,2013T23,2011T7)
简记
内容
图示
“边边边” 三边分别相等的 或“SSS” 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 或“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 角分别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

中考数学第一部分考点研究复习第四章三角形第17课时几何图形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真题精选含解析

中考数学第一部分考点研究复习第四章三角形第17课时几何图形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真题精选含解析

第四章三角形第17课时几何图形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江苏近4年中考真题精选命题点1 角及其性质(2014年常州11题,2013年2次) 1. (2013徐州12题3分)若∠a=50°,则它的余角是________°.2. (2013淮安14题3分)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l上,若∠1=4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第2题图第3题图命题点2 相交线及其性质(2016年南通12题,2015年宿迁4题,2014年2次,2013年南通12题)3. (2015宿迁4题3分)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邻补角4. (2016南通12题3分)已知,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AB,∠COE=60°,则∠BOD等于________度.第4题图第5题图命题点3 (2016年10次,2015年7次,2014年7次,2013年4次)5. (2016宿迁5题3分)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120°,则∠2的度数为( )A. 50°B. 60°C. 120°D. 130°6. (2014淮安7题3分)如图,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尺边上,若∠1=56°,则∠2的度数为( )A. 56°B. 44°C.34°D. 28°第6题图第7题图(2013~2016)7. (2013盐城7题3分)如图,直线a∥B,∠1=120°,∠2=40°,则∠3等于( )A. 60°B. 70°C. 80°D. 90°8. (2013扬州5题3分)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 )9. (2014无锡7题3分)如图,AB∥CD,则根据图中标注的角,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 ∠1=∠3B. ∠2+∠3=180°C. ∠2+∠4<180°D. ∠3+∠5=180°第9题图第10题图10. (2016盐城6题3分)如图,已知a、B、c、d四条直线,a∥B,c∥d,∠1=110°,则∠2等于( )A. 50°B. 70°C. 90°D. 110°11. (2014盐城15题3分)如图,点D、E分别在AB、BC上,DE∥AC,AF∥BC,∠1=70°,则∠2=________.第11题图第12题图12. (2015扬州16题3分)如图,已知矩形纸片的一条边经过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若矩形纸片的一组对边与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相交成∠1、∠2,则∠2-∠1=________.13. (2015淮安17题3分)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________.第13题图。

【数学】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7全等三角形

【数学】中考数学专题复习17全等三角形

【关键字】数学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17《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就是.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的平分线) ,周长相等,面积相等.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可简写成“ ”或“ ”)(2)角边角定理:(可简写成“ ”或“ ”)(3)边边边定理:(可简写成“ ”或“ ”)。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可简写成“ ”或“ ”)【基础检测】1.(2016•新疆)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2.(2016•怀化)如图,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PC=PD B.∠CPD=∠DOP C.∠CPO=∠DPO D.OC=OD3.(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笔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A.8 B..4 D.24.(2015•宜昌)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0个B.1个C.2个D.3个5.(2016·山东省济宁市·3分)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EH≌△CEB.6. (2016·辽宁丹东·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分别在x轴、y轴上,OA=3,OB=4,连接AB.点P在平面内,若以点P、A、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点P与点O不重合),则点P的坐标为.7.(2016·云南省昆明市)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13贵州安顺)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A.∠A=∠C B.AD=CB C.BE=DF D.AD∥BC2.(2015•海南)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B=DC,AC=DB B.AB=DC,∠ABC=∠DCBC.BO=CO,∠A=∠D D.AB=DC,∠DBC=∠ACB3.(2015•六盘水)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4.(2016•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A.15 B..45 D.605.(2013浙江台州,10,4分)已知△A1B1与△A2B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A2,则△A1B1≌△A2B2;②若∠A1=∠A2,∠B1=∠B2,则△A1B1≌△A2B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都错误D.①,②都正确二、填空题:6.(2013白银)如图,已知BC=EC,∠BCE=∠ACD,要使△ABC≌△DEC,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7.(2013湖南郴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AE=AD,不添加新的线段和字母,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写一个条件即可).三、解答题:8. (2016·重庆市A卷·7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9.(2016·四川泸州)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CD=BE,CD∥BE.求证:∠D=∠E.10.(2016·四川南充)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11(2013山东德州)(1)如图1,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ABC外做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

第十七讲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第十七讲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CG=CD,DF=DE,则∠E= 15 度.
4.边长为 6cm 的等边三角形中,其一边上高的长度为__3__3__c_m_.
5.(2013 滨州)在△ABC 中,∠C=90°,AB=7,BC=5,则边 AC 的长为

6.如图所示,在 Rt△ABC 中,CD 是斜边 AB 上的高,∠ACD=40°,则∠EBC= 140 度.
7.(2013 佛山)如图,若∠A=60°,AC=20m,则 BC 大约是(结果精确到 0.1m)( B )
A.34.64m
B.34.6m
C.28.3m
D.17.3m
思路点拨:首先计算出∠B 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B=40m,再利用勾 股定理计算出 BC 长即可.
★随堂检测★
1.(2013 白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6,其一边长为 6,则另两边为 6,4或5,5 .
★课前预习★
1.(2013 新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B )
A.12
B.15
C.12 或 15
D.18
2.(2013 成都)如图,在△ABC 中,∠B=∠C,AB=5,则 AC 的长为( D )
A.2
B.3
C.4
D.5
3.(2013 黔西南州)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B、C、D、E 在同一直线上,且
形;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7.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 5,13,12,则△ABC 的面积为( A )
A.30
B.60
C.78
D.不能确定
8.(2013 东营)如图,圆柱形容器中,高为 1.2m,底面周长为 1m,在容器内壁离容 器底部 0.3m 的点 B 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 0.3m 与 蚊子相对的点 A 处,则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 1.3 m(容器厚度忽略不计).

2015中考数学(北师大版)角、相交与平行,三角形全等

2015中考数学(北师大版)角、相交与平行,三角形全等

角、相交与平行、三角形全等知识点:一、角角的相关概念,角的表示及度量,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二、相交线相交线中的角;垂线及垂线的性质:三、平行线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四、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全等变换一、选择题1.如图,AB∥CD,∠C=80°,∠CAD=60°,则∠BAD的度数等于()A、60°B、50°C、45°D、40°2.如图,直线a∥b,AC丄AB,AC交直线b于点C,∠1=65°,则∠2的度数是()A、65°B、50°C、35°D、25°3.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4°,则∠BED的度数是()A、17°B、34°C、56°D、68°4.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A、30°B、25°C、20°D、15°5.如图,点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C于点E.已知PE=3,则点P到AB的距离是()A.3 B.4 C.5 D.66.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200 B.1200 C.200或1200 D.3607.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A.75° B.60° C.65° D.55°8.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A. 90°B. 135°C. 270°D. 315°9.如图,OP 平分∠MON ,PA ⊥ON 于点A ,点Q 是射线OM 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 的最小值为( ) A 、1B 、2C 、3D 、410.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DC ′平分∠BDE ;②BC 长为a )22(+;③△B C ′D 是等腰三角形;④△CED 的周长等于BC 的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回顾】三角形的概念:1、由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内角二、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可分为三角形和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名师提醒:等边三角形属于特殊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有事称为三角形】三、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和它不相得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3、三角形具有性【名师提醒:1、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边和另一边的组成的角,三角形有个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事,是其中各外角的和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确定三条线段否构成三角形和判断限度间不等关系的主要依据】四、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这些是三角形的心它到得距离相等2、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3、高线:不同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位置不同,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连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部,另两条河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三角形部,两条在三角形部4、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名师提醒:三角形的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都是且都有条】五、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1、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周长、面积分别对应【名师提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角等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依据】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①边角边,简记为②角边角:简记为③角角边:简记为④边边边:简记为2、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除可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所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来判定【名师提醒: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中,必须至少有一组对应相等,用SAS判定全等,切记角为两边的2、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应用例1 (2012•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360°B.250°C.180°D.140°思路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出∠1+∠2=∠C+(∠C+∠3+∠4),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解:∵∠1、∠2是△CDE的外角,∴∠1=∠4+∠C,∠2=∠3+∠C,即∠1+∠2=∠C+(∠C+∠3+∠4)=70°+180°=25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对应训练1.(2012•泉州)如图,在△ABC中,∠A=60°,∠B=40°,点D、E分别在BC、AC的延长线上,则∠1= °.1.8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1的度数即可.解:∵△ABC中,∠A=60°,∠B=40°,∴∠ACB=180°-∠A-∠B=180°-60°-40°=80°,∴∠1=∠ACB=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考点二:三角形三边关系例2 (2012•泸州)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6x+8=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A.13 B.11 C.11 或13 D.12或152.分析:首先从方程x2-6x+8=0中,确定第三边的边长为2或4;其次考查2,3,6或4,3,6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出三角形的周长.解:由方程x2-6x+8=0,得:解得x1=2或x2=4,当第三边是2时,2+3<6,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当第三边是4时,三角形的周长为4+3+6=13.故选A.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成三角形的好习惯,不符合题意的应弃之.对应训练1.(2012•义乌市)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以是()A.2 B.3 C.4 D.8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令第三边为X,则5-3<X<5+3,即2<X<8,又因为第三边长为偶数,所以第三边长是4,6.问题可求.解:由题意,令第三边为X,则5-3<X<5+3,即2<X<8,∵第三边长为偶数,∴第三边长是4或6.∴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为3、5、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考点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3 (2012•乐山)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点C到线段E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思路分析:①作常规辅助线连接CD,由SAS定理可证△CDF和△ADE全等,从而可证∠EDF=90°,DE=DF.所以△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当E为AC中点,F为BC中点时,四边形CEDF为正方形;③由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DFE的面积保持不变;④△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 ,当DF与BC垂直,即DF最小时,FE取最小值2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解:①如图,连接CD;∵△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CB=∠A=45°,CD=AD=DB;∵AE=CF,∴△ADE≌△CDF;∴ED=DF,∠CDF=∠EDA;∵∠ADE+∠EDC=90°,∴∠EDC+∠CDF=∠EDF=90°,∴△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②当E、F分别为AC、BC中点时,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故此选项错误;③如图2所示,分别过点D,作DM⊥AC,DN⊥BC,于点M,N,可以利用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DFE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MDN面积,故面积保持不变;故此选项错误;④△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EF∥AB时,即EF取最小值此时点C到线段EF故此选项正确;故正确的有2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根据图形利用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DFE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MDN面积是解题关键.例4 (2012•珠海)如图,把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点A′落在CD的延长线上),A′B′交AD 于点E,连接AA′、CE.求证:(1)△ADA′≌△CDE;(2)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思路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CD,∠ADC=90°,∠EA′D=45°,则∠A′DE=90°,再计算出∠A′ED=45°,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D=ED,即可利用SAS证明△AA′D≌△CED;(2)首先由AC=A′C,可得点C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再证明△AEB′≌△A′ED,可得AE=A′E,进而得到点E也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再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证明:(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ADC=90°,∴∠A′DE=90°,根据旋转的方法可得:∠EA′D=45°,,∴∠A′ED=45°,∴A′D=DE,在△AA′D和△CED中:AD=CD,∠ADA′=∠EDC,A′D=ED,∴△AA′D≌△CED(SAS);(2)∵AC=A′C,∴点C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CAE=45°,∵AC=A′C,CD=CB′,∴AB′=A′D,在△AEB′和△A′ED中:∠EAB′=∠EA′D,∠AEB′=∠A′ED ,AB′=A′D,∴△AEB′≌△A′ED,∴AE=A′E,∴点E也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找准旋转后相等的线段.对应训练3.(2012•鸡西)Rt△ABC中,AB=AC,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旋转,DM 、DN 分别与边AB 、AC 交于E 、F 两点.下列结论:①(BE+CF )= 2BC ;②S △AEF ≤14S △ABC ;③S 四边形AEDF=AD •EF ;④AD ≥EF ;⑤AD 与EF 可能互相平分,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分析:先由ASA 证明△AED ≌△CFD ,得出AE=CF ,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BE+CF=AB= ,从而判断①; 设AB=AC=a ,AE=CF=x ,先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S △AEF =-12(x-12a )2+18a 2, 14S △ABC =14×12a 2=18a 2,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②; 由勾股定理得到EF 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得EF最小值为2a ,而AD=2a ,所以EF ≥AD ,从而④错误;先得出S 四边形AEDF =S △ADC =12AD ,再由EF ≥AD 得到AD •EF ≥AD 2,∴AD •EF >S 四边形AEDF ,所以③错误;如果四边形AEDF 为平行四边形,则AD 与EF 互相平分,此时DF ∥AB ,DE ∥AC ,又D 为BC 中点,所以当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时,AD 与EF 互相平分,从而判断⑤. 解:∵Rt △ABC 中,AB=AC ,点D 为BC 中点,∴∠C=∠BAD=45°,AD=BD=CD ,∵∠MDN=90°,∴∠ADE+∠ADF=∠ADF+∠CDF=90°,∴∠ADE=∠CDF .在△AED 与△CFD 中,EAD C AD CD ADE CDF ∠=∠⎧⎪=⎨⎪∠=∠⎩, ∴△AED ≌△CFD (ASA ),∴AE=CF ,在Rt △ABD 中,BC ==.故①正确;设AB=AC=a,AE=CF=x,则AF=a-x.∵S△AEF=12AE•AF=12x(a-x)=-12(x-12a)2+18a2,∴当x=12a时,S△AEF有最大值18a2,又∵14S△ABC=14×12a2=18a2,∴S△AEF≤14S△ABC.故②正确;EF2=AE2+AF2=x2+(a-x)2=2(x-12a)2+1 2 a2,∴当x=12a时,EF2取得最小值12a2,∴EF≥2a(等号当且仅当x=12a时成立),而AD=2a,∴EF≥AD.故④错误;由①的证明知△AED≌△CFD,∴S四边形AEDF=S△AED+S△ADF=S△CFD+S△ADF=S△ADC=1 2 AD2,∵EF≥AD,∴AD•EF≥AD2,∴AD•EF>S四边形AEDF故③错误;当E、F分别为AB、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此时AD与EF互相平分.故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⑤,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图形的面积,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4.(2012•肇庆)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1)BC=AD;(2)△OAB是等腰三角形.4.分析:(1)根据AC⊥BC,BD⊥AD,得出△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AC=BD,AB=BA,得出△ABC≌△BAD,即可证出BC=AD,(2)根据△ABC≌△BAD,得出∠CAB=∠DBA,从而证出OA=OB,△OAB是等腰三角形.证明:(1)∵AC⊥BC,BD⊥AD,∴△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在△ABC和△BAD中,∵AC=BD,AB=BA,∠ACB=∠ADB ,∴△ABC≌△BAD,∴BC=AD,(2)∵△ABC≌△BAD,∴∠CAB=∠DBA,∴OA=OB,∴△OAB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用到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重点,本题是道基础题,是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训练.考点四: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例5 (2012•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 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思路分析:由已知可证∠ECD﹦∠FBD,又∠EDC﹦∠FDB,因为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故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解:(1)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2)证明:在△BDF和△CDE中∵BD CDEDC FDB DE DF=⎧⎪∠=∠⎨⎪=⎩,∴△BDF≌△CDE.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对应训练5.(2012•衡阳)如图,AF=DC,BC∥EF,请只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说明理由.5.分析:首先由AF=DC可得AC=DF,再由BC∥E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EFD=∠BCA,再加上条件EF=BC即可利用SAS证明△ABC≌△DEF.解:补充条件:EF=BC,可使得△ABC≌△DEF.理由如下:∵AF=DC,∴AF+FC=DC+FC,即:AC=DF,∵BC∥EF,∴∠EFD=∠BCA,在△EFD和△BCA中,EF=BC ∠EFD=∠BCA EF=BC ,∴△EFD≌△BCA(SAS).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聚焦山东中考】1.(2012•烟台)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BC与DE交于点M.如果∠ADF=100°,那么∠BMD为度.1.85分析:先根据∠ADF=100°求出∠MD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MD的度数即可.解答:解:∵∠ADF=100°,∠EDF=30°,∴∠MDB=180°-∠ADF-∠EDF=180°-100°-30°=50°,∴∠BMD=180°-∠B-∠MDB=180°-45°-50°=85°.故答案为:8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2012•聊城)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A.75° B.90° C.105° D.120°2.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E及∠E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图中是一副直角三角板,∴∠BAE=45°,∠E=30°,∴∠AFE=180°-∠BAE-∠E=105°,∴∠α=10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2012•德州)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解答:解:因为在三角形中,它的中线、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钝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要熟悉它们的性质方可解答.4.(2012•济宁)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A.SSS B.ASA C.AAS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4.分析:连接NC ,MC ,根据SSS 证△ONC ≌△OMC ,即可推出答案.解:如图,连接NC ,MC ,在△ONC 和△OMC 中ON OM NC MC OC OC =⎧⎪=⎨⎪=⎩,∴△ONC ≌△OMC (SSS ),∴∠AOC=∠BOC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题型较好,难度适中.5.(2012•滨州)如图,在△ABC 中,AB=AD=DC ,∠BAD=20°,则∠C= .5.40°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C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解:∵AB=AD ,∠BAD=20°,∴∠B=18018020 22BAD ︒-∠︒-︒==80°,∵∠ADC是△ABD的外角,∴∠ADC=∠B+∠BAD=80°+20°=100°,∵AD=DC,∴∠C=18018010022ADC︒-∠︒-︒==40°.点评:本题涉及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属较简单题目.6.(2012•潍坊)如图所示,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DBE.(只需添加一个即可)6.∠BDE=∠BAC分析:根据∠ABD=∠CBE可以证明得到∠ABC=∠DBE,然后根据利用的证明方法,“角边角”“边角边”“角角边”分别写出第三个条件即可.解:∵∠ABD=∠CBE,∴∠ABD+∠ABE=∠CBE+∠ABE,即∠ABC=∠DBE,∵AB=DB,∴①用“角边角”,需添加∠BDE=∠BAC,②用“边角边”,需添加BE=BC,③用“角角边”,需添加∠ACB=∠DEB.故答案为:∠BDE=∠BAC或BE=BC或∠ACB=∠DEB.(写出一个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已知条件有一边与一角,根据不同的证明方法可以选择添加不同的条件,需要注意,不能使添加的条件符合“边边角”,这也是本题容易出的地方.7.(2012•临沂)在Rt△ABC中,∠AC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则AE= cm.7.3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出∠ECF=∠B,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C 和△FE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EF,再根据AE=AC-CE,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解:∵∠ACB=90°,∴∠ECF+∠BCD=90°,∵CD⊥AB,∴∠BCD+∠B=90°,∴∠ECF=∠B,在△ABC和△FEC中,∠ECF=∠B EC=BC ∠ACB=∠FEC=90°,∴△ABC≌△FEC(ASA),∴AC=EF,∵AE=AC-CE,BC=2cm,EF=5cm,∴AE=5-2=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得到∠ECF=∠B是解题的关键.8.(2012•济宁)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延长AD至E,使AE=AC,∠BAE的平分线交△ABC的高BF于点O,则tan∠AEO= .8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三线合一定理求出∠BAF=30°,推出AB=AE,根据SAS证△BAO ≌△EAO,推出∠AEO=∠ABO=30°即可.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AB=BC,∵BF⊥AC,∴∠ABF=12∠ABC=30°,∵AB=AC,AE=AC,∴AB=AE,∵AO平分∠BAE,∴∠BAO=∠EAO,∵在△BAO和△EAO中∵ AB=AE,∠BAO=∠EAO, AO=AO ,∴△BAO≌△EAO,∴∠AEO=∠ABO=30°,∴tan∠AEO=tan30°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证出∠AEO=∠ABO,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2•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A.40°B.45°C.50°D.55°1.分析:首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CAD的度数即可.解:∵∠B=67°,∠C=33°,∴∠BAC=180°-∠B-∠C=180°-67°-33°=80°∵AD是△ABC的角平分线,∴∠CAD=12∠BAC=12×80°=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小学已经接触过.2.(2012•梅州)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B.210°C.105°D.75°2.分析:先根据图形翻折变化的性质得出△ADE≌△A′DE,∠AED=∠A′ED,∠ADE=∠A′DE,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ADE及∠A′ED+∠A′DE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A′DE是△ABC翻折变换而成,∴∠AED=∠A′ED,∠ADE=∠A′DE,∠A=∠A′=75°,∴∠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2×105°=1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即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3.(2012•漳州)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A.45°B.60°C.75°D.90°3.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求出∠1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如图,∠1=90°-60°=30°,所以,∠α=45°+30°=7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2012•广东)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6 C.11 D.164.分析: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解: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则10-4<x<10+4,即6<x<14,四个选项中只有11符合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5.(2012•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2cm,3cm,5cm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A、1+2<4,不能组成三角形;B、4+6>8,能够组成三角形;C、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D、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6.(2012•玉林)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 ≠B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 .4对B .6对C .8对D .10对6.分析:根据菱形四边形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解: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BO ≌△ADO 、△ABO ≌△CDO ,△ABO ≌△CBO ; △AOD ≌△COD ,△AOD ≌△COB ;△DOC ≌△BOC ;△ABD ≌△CBD ,△ABC ≌△ADC ,共8对.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菱形的性质,注意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判定定理,在查找时要有序的进行,否则很容易出错.7.(2012•贵阳)如图,已知点A 、D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BC=EF ,要使△ABC ≌△DEF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A .∠BCA=∠FB .∠B=∠EC .BC ∥EFD .∠A=∠EDF7.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 是指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已知AB=DE ,BC=EF ,其两边的夹角是∠B 和∠E ,只要求出∠B=∠E 即可. 解:A 、根据AB=DE ,BC=EF 和∠BCA=∠F 不能推出△ABC ≌△DEF ,故本选项错误;B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E BC EF =⎧⎪∠=∠⎨⎪=⎩,∴△ABC ≌△DEF (SAS ),故本选项正确;C 、∵BC ∥EF ,∴∠F=∠BCA,根据AB=DE,BC=EF和∠F=∠BCA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AB=DE,BC=EF和∠A=∠EDF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才全等,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三、填空题8.(2012•呼和浩特)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 .8.66.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得12∠DAC+12ACF=12(∠B+∠B+∠BAC+∠BCA)=2272;最后在△AE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AEC的度数.解:∵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EAC=12∠DAC,∠ECA=12∠ACF;又∵∠B=47°(已知),∠B+∠BAC+∠BCA=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2∠DAC+12ACF=12(∠B+∠ACB)+12(∠B+∠BAC)=12(∠B+∠B+∠BAC+∠BCA)=2272(外角定理),∴∠AEC=180°-(12∠DAC+12ACF)=66.5°;故答案是:66.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挖掘出隐含在题干中已知条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9.(2012•娄底)如图,FE∥ON,OE平分∠MON,∠FEO=28°,则∠MFE= 度.9.56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NOE=∠FEO,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NOE=∠EOF,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FE∥ON,∠FEO=28°,∴∠NOE=∠FEO=28°,∵OE平分∠MON,∴∠NOE=∠EOF=28°,∵∠MFE是△EOF的外角,∴∠MFE=∠NOE+∠EOF=28°+28°=56°.故答案为:5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0.(2012•白银)如图,在△ABC中,AC=BC,△ABC的外角∠ACE=100°,则∠A= 度.10.50分析: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A=∠B,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AC=BC,∴∠A=∠B,∵∠A+∠B=∠ACE,∴∠A=12∠ACE=12×100°=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1.(2012•绥化)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是.11.11或13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有两种情况:①腰长为3,底边长为5,三边为:3,3,5可构成三角形,周长=3+3+5=11;②腰长为5,底边长为3,三边为:5,5,3可构成三角形,周长=5+5+3=13.故答案为:11或1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2.(2012•柳州)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 °.12.4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D=∠DBC进而得出∠DBC的度数.解答:解:∵BD 是∠ABC的角平分线,∠ABC=80°,∴∠DBC=∠ABD=12∠ABC=12×80°=40°,故答案为: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ABD=∠DBC是解题关键.13.(2012•绵阳)如图,BC=EC,∠1=∠2,要使△ABC≌△DEC,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13.AC=CD分析:根据∠1=∠2,求出∠BCA=∠ECD,根据SAS证明亮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解:添加的条件是AC=CD,理由是:∵∠1=∠2,∴∠1+∠ECA=∠2+∠ECA,∴∠BCA=∠ECD,∵在△ABC和△DCE中BC CE BCA ECD AC CD =⎧⎪∠=∠⎨⎪=⎩,∴△ABC ≌△DCE ,故答案为:AC=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题题型较好,是一道具有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14.(2012•铜仁地区)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的两点,AE ∥CF ,AE=CF ,BE=DF .求证:△ADE ≌△CBF .1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D=∠CFB ,进而得出DE=BF ,利用SAS 得出即可.证明:∵AE ∥CF∴∠AED=∠CFB ,∵DF=BE ,∴DF+EF=BE+EF ,即DE=BF ,在△ADE 和△CBF 中,AE=CF ∠AED=∠CFB DE=BF ,∴△ADE ≌△CBF (SAS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两边且夹角对应相等得出三角形全等是解题关键.15.(2012•赤峰)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ACB .(1)尺规作图:过顶点A 作△ABC 的角平分线AD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AD 上任取一点E ,连接BE 、CE .求证:△ABE ≌△ACE .15.分析:(1)以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比较画弧,分别交AB和AC于一点,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过这点和A作射线,交BC于D,则,AD为所求;(2)推出∠BAE=∠CAE,根据SAS证△BAE和△CAE全等即可.(1)解:如图所示:(2)证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CAD,∵∠ABC=∠ACB,∴AB=AC,∵在△ABE和△ACE中AB=AC ∠BAE=∠CAE AE=AE ,∴△ABE≌△ACE(SAS).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作图-基本作图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16.(2012•重庆)已知:如图,AB=AE,∠1=∠2,∠B=∠E.求证:BC=ED.16.分析:由∠1=∠2可得:∠EAD=∠BAC,再有条件AB=AE,∠B=∠E可利用ASA证明△ABC≌△AE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C=ED.证明:∵∠1=∠2,∴∠1+∠BAD=∠2+∠BAD,即:∠EAD=∠BAC,在△EAD和△BAC中:∠B=∠E,AB=AE,∠BAC=∠EAD,∴△ABC≌△AED(ASA),∴BC=E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1.(2012•扬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垂足为E.求证:BE=DE.2.(2012•镇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点G在边BC上,且∠GDF=∠ADF.(1)求证:△ADE≌△BFE;(2)连接EG,判断EG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2012•佛山)如图,已知AB=DC,DB=AC(1)求证:∠ABD=∠DCA.注:证明过程要求给出每一步结论成立的依据.(2)在(1)的证明过程中,需要作辅助线,它的意图是什么?4.(2012•滨州)如图1,l1,l2,l3,l4是一组平行线,相邻2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是1个单位长度,正方形ABCD的4个顶点A,B,C,D都在这些平行线上.过点A作AF⊥l3于点F,交l2于点H,过点C作CE⊥l2于点E,交l3于点G.(1)求证:△ADF≌△CBE;(2)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3)如图2,如果四条平行线不等距,相邻的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试用h1,h2,h3表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S.×××(5.(2012•长春)感知:如图①,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BF⊥AE于点F,DG⊥AE 于点G,可知△ADG≌△BAF.(不要求证明)拓展:如图②,点B、C分别在∠MAN的边AM、AN上,点E、F在∠MAN内部的射线AD 上,∠1、∠2分别是△ABE、△CAF的外角.已知AB=AC,∠1=∠2=∠BAC,求证:△ABE≌△CAF.应用:如图③,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9,则△ABE与△CDF的面积之和为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