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山东保甲制度研究(1928-1945)

合集下载

史纲论文:民国时期保甲制度探微

史纲论文:民国时期保甲制度探微

民国时期保甲制度探微(生命科学学院王珏 00711103)【摘要】:保甲制度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它源于西周,完备于宋朝,明清时期有较大发展。

民国时期,基层组织涣散,社会秩序混乱,革命力量发展迅猛,军事“剿共”屡屡受挫。

为了严密基层政权组织,加强基层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实施征兵制度,达到“剿共”的目的,国民政府重新起用了保甲制度。

【关键词】:保甲制度;国民政府;基层组织;社会秩序;征兵制度一、保甲制度的萌生、确立和发展之概述保甲制度原为封建君主专制在农村的基层政治管理体制,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

它的最初萌发可以追述到西周时期的乡里制度。

据《周礼》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调;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①意思是说五家组成一比,让他们相互信任;五个比组成一个闾,让他们能够相互托付;四闾组成一个族,让他们在遇到死丧的时候互相帮助;五个族又组成了一个党,让他们在有困难的时候相互救济;五个党又组成了一个州,让他们能够扶贫济弱;五个州组成一个乡,让他们能够尊重贤者。

到了先秦时期,保甲制度已现雏形。

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明确规定“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降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②而秦国采用了商鞅的保甲法后国力大增,效果显著。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切于私斗,乡邑大治。

”③在秦汉时期,保甲制度得以基本定型。

较之前代,两汉时期的保甲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主要有以下两个表现。

第一,进一步确立了严密的什伍组织,将其作为最基本的基层组织;第二,具体的明确了各级基层官吏的设置及其职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而且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故保甲制度在这个时期兴废不定。

到了隋唐五代,保甲制度进一步定型。

北宋王安石变法后,保甲制度在宋朝正式确立和实施。

19世纪中叶至2O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

19世纪中叶至2O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

19世纪中叶至2O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

清统治者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

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其扶植的敌伪政权,对东北及其他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腥风血雨中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调整和处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前后不同的选择。

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政权经历了由工农代表苏维埃到人民民主政权的历史嬗变,与此相联系,她所领导的乡村基层政权也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结构性变化。

关键词:乡村治理;晚清;伪满基层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民主革命政权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是中国经历动荡最多、经受破坏最大、对当代中国发展也影响最深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在外敌人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

一、晚清乡治结构的历史变迁清统治者于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了全国性政权以后,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并以求“世袭罔替”,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

(一)里甲制与保甲制清代(特别是前期)乡治结构总体上是承袭明制之旧,尽管乡村组织的名称繁多,如里甲、里社、保甲、牌甲等,但就其社会职能而言,大都名异而实同,大致可分为里甲制和保甲制两类。

清制规定,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为长。

里下为“甲”,甲设甲首。

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涉一里之事,里甲每五年编审一次①。

清初里甲保甲并行,且互为补充。

这时里甲制的主要职责为编造赋役册籍、调查催办钱粮,可以说是一种徭役与田赋合而为一的制度,所以,颇为清政府所重视。

自雍正摊丁人亩以后,由于只以土亩作为纳税的单一标准,地丁钱粮基本固定,里甲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里社组织,而已具有了基层社会行政管理的职能,里长除“管舏里事”(管理里中自治性事务)外,还消“勾舏公事”(协助官府办差)。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优化的知识结构、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的研究能力的高水平人材。

要求博士生通过三年学习,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在学术研究中能够开拓创新,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达到先进水平,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1、中国近现代政治史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3、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为3年。

学分为20学分。

在职攻读者可以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博士生公共必修课,计13学分)(二)选修课程由博士生导师根据需要为博士生开设或由博士生在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中选定,该类课程应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五、调查研究本专业的调查研究包括三个内容:一、了解研究范围的已有成果和资料分布;二、访问国内其他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同行专家,查阅资料;三、出席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本专业博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3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

2、本专业博士生至迟应在第3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1)选题具有学术价值。

包括在研究范围或研究对象上有开拓性;在资料上有突破性、丰富性;在方法上有创新或借鉴意义。

(2)具有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结合。

(3)学风端正,格式规范。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导师负责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个人研究与导师指导相结合;教学中授课和讨论相结合;读书和参加科学研究相结合。

八、其它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至少3门。

并且考试须与硕士生同堂同卷。

不计学分。

2、本专业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5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

民国史答案

民国史答案

1.北京政变: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之际,直系将领冯玉祥率军回师北京发动政变,监禁了总统曹锟,宣布脱离直系,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

这场政变促使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失败而结束。

这是一场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促进了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

2.张勋复辟:1917年7月中国清代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12天的事件。

由于这次事件是张勋一手策划,史称张勋复辟。

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后,政局动荡不已。

张勋遂乘机联络前清遗老遗少保皇党人康有为等,积极为复辟作准备。

1917年5月,因是否解散国会问题,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争端。

黎元洪被迫召张勋入京调解。

张勋便带领他的“辫子军”于6月14日入京,7月1日,把清朝已退位的12岁小皇帝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遭到全国强烈反对。

张勋复辟虽然历时仅仅十二天,但却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更将民国以来的两大法统(孙中山和袁世凯)统统彻底打翻。

3.保甲制: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城乡居民采用保甲制作为基层政治制度。

1932年,蒋介石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以户为单位,十户编为一甲,设甲长;十甲编为一保,设保长。

在保甲内,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动和征抽壮丁的办法。

1934年,国民党政府将保甲制在它的统治区内全面推行。

保甲制的实质是通过联保连坐法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4.护法战争: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又称护法战争。

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5.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

民国保甲制度

民国保甲制度

民国保甲制度
民国保甲制度,是指中华民国时期实行的一种军事组织制度。

保甲制度于民国成立初期,即1912年开始实行,以便于维护
社会治安和抵御外侮。

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但在民国时期,它被重新引入,并被广泛推行。

保甲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将一定的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户籍相连的保,每个保由一百户组成。

每个保设立一个保长,由当地政府指定,负责协调保内事务、维护治安和征集人员进行军事训练。

每个保还设立相应的民团,由当地民众组成,负责协助保长处理各种事务。

保甲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保甲制度强调民众自愿参加,而不是强制征用。

民众有权选择是否加入保甲,但一旦加入,就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其次,保甲制度实行军事化管理。

每个保内都有一支保甲军,负责维护治安和进行军事训练。

保甲军人员都是自愿报名参加,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可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外敌。

再次,保甲制度强调自治和自助。

保甲内的事务由保长和民团自行处理,包括人员招募、民事纠纷、灾害救助等。

这种自治和自助的精神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保甲制度注重农村和乡村社区的安全管理,为农民提供保障。

保甲制度通过组织农民自卫军,加强了乡村社区的安全防范,减少了盗贼和土匪的侵扰,保护了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的来说,民国保甲制度是一种既军事又民主的组织制度,通过加强社区自我防卫和自治能力,保障了社会治安,提高了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在混乱不安的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国民党保甲制度的研究

国民党保甲制度的研究

国民党保甲制度的研究作者:周宣佐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7期摘要:保甲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这一名字是从王安石变法中的“户籍保甲法”中由来的,其实这一制度萌芽于先秦,完备于明清,在我国历史上持续了两千多年。

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监视与控制,南京国民政府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20余年的保甲制度重新启用。

在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之前,保甲制度一直作为国民党统治中最重要的基层政治组织存在。

关键词:保甲制;南京国民政府一、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的短暂复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很多方面,都大体上延续了清朝末期一些地方的自治法规。

不久后,南京政府落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他摆脱《临时约法》的限制,走上了独裁的道路,为了一己私欲而对基层地方自治进行破坏,推行保甲制度。

袁世凯于1914年下令,在全国各地严格执行乡村保甲制度,“即以自然村为单位设保,保下设甲,保长为一村之长,也是村级政权的负责人”。

就这样,在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不久后,保甲制度死灰复燃。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和之后由孙中山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都在地方重新实行了自治,但是在中国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不得不承认地方自治的失败。

在1935年11月召开的五大上,国民政府提到:“回顾过去成绩,全国一千九百余县中,在此训政即将结束之际,欲求一达到《建国大纲》之自治程度,能成为一完全自治之县者,犹查不可得,更遑言完成整个地方自治工作”。

虽然南京临时政府仍然极度号召实行“自治”,可实际情况是,他们仍不得不采用保甲制。

国民政府重新推行保甲制度除了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南昌起义后逐渐壮大的中国共产党。

这种越来越强大的,具有坚定信念和民族信仰的力量给国民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国民党多次对中共苏区进行围剿活动,但是初期围剿活动都已失败告终。

面对如此情形,国民党开始自讨原因。

经过几次讨论,国民党内部高层认为,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把重点放在了军队上,政府应当实行保甲制度来将群众组织起来,聚集群众的力量。

2011.6中国政治制度史思考题 (1)

2011.6中国政治制度史思考题 (1)

《中国政治制度史》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时,社会制度由人的生产来决定,即由来决定,它所要求的社会是氏族制度。

A血缘关系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力 D 经济基础2、“伊尹放太甲”、“九世之乱”“盘庚迁都”事件反映了时期王权的产生并不断加强扩大的趋势。

A 周初B 夏初C 商初D 西周后期3、“太伯奔吴”和“三监之乱”事件反映了时期国家元首继承制确立过程中的矛盾和斗争。

A 周初B 夏初C 商初D 西周后期4、商朝前期的王位继承制主要实行制度。

A 兄终弟及B 长子继承制C父死子继 D 禅让5、事件,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界点,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A 鲁国的“四分公室”B 西周的“三监之乱”C 鲁国的“三分公室”D 晋国的“三家分晋”6、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设,作为楚国宰辅的名称,历春秋至战国,一直没有改变。

7、的疆域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最为广阔的,因此在地方行政管理上,也最为粗犷。

A 秦朝B西汉C元朝D清朝8、“总督”、“巡抚”的设置开始于。

A 元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9、汉代时期,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被称为。

A 察举B 辟除C征D辟10、西晋时,在制度上实行,使九品正正制进一步异化,加剧了整个社会贵族化的倾向。

A 荫客制B户调式 C 屯田制 D 世卿世禄制11、宋朝以后的科举考试,几乎就是进士科的代名词。

其中由皇帝亲自主持。

A 州试B 省试 B 殿试C 贡试12、元朝的军队中,地位最低的是。

A 蒙古军B探马赤军C汉军D新附军13、夏朝初建时的最高统治者称。

A 王B 皇帝 C天子 D 后14、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称号是。

A 庙号B 年号 C溢号 D 尊号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是。

A 《秦律》 B《法经》 C《九章律》 D 《唐律疏议》16、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权的性质是——。

A 无产阶级专政B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C 地主资产阶级专政D 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17、——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权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保甲制度2

保甲制度2

保甲制度2保甲制百科名片保甲制始于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一种军事制度,即“什伍其民”、“变募兵而行保甲”。

明、清两代有类似设臵。

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城乡居民采用保甲制作为基层政治制度。

1932年,蒋介石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以户为单位,十户编为一甲,设甲长;十甲编为一保,设保长。

在保甲内,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动和征抽壮丁的办法。

1934年,国民党政府将保甲制在它的统治区内全面推行。

目录起源简介历史发展军事管制保甲制度历史实质编辑本段起源简介保甲制乡里组织在唐末藩镇压混战和农民大起义中瓦解。

在乡村组织体系中,取而代之的是源于北宋的“保甲制”,并一直沿袭到清代。

起于北宋的“保甲制”乡村组织体系,就其实质来说和源于秦汉的“乡里”组织体系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认真比较之,它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首先,它建立了一个更加严密的社会治安网络,对内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其次,它寓兵于民,注意加强对壮丁的军事训练,强化了国家防御力量,对外有效地抗击了外族的入侵。

再次,它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和建设。

元代的村社组织,以及明代提出的里甲内民户要互相了解,互相作保,对发展农业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就一般意义来说,村社组织的职能是编审户籍入丁,并以此催征赋税和征用劳役,保证国家的经济来源,更注重经济功能;而保甲组织更多的是具有军事和治安功能。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乡村组织体系:从辛亥革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府在乡村基层组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也广泛采用了“保甲制”。

国民党政府采用的保甲制度和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保甲制”相比,有明显的差别:首先,进一步强化“连坐法”,实行各户相互监督和互相告发。

其次,进一步强化了军事职能。

在“管”、“教”、“养”、“卫”四大职能中,“卫”的职能得到高度重视,使地方村社武装(壮丁队、民团、自卫队等),作为准军事力量,一方面为国家正规武装提供兵源,另一方面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言 , 14 年 以后 ,学 界 对 民国 时 期保 甲制 度 开展 研 99
究 始 于2 世纪 9 年 代。 迄 今 为止 ,就 笔 者视 野 所 及 , 0 0
公 开 出版 的专著 有两 部|,论 文上 百篇 ,下面就 研 究 1 】
状 况做 一简 要勾 勒。


国民政府时期保 甲制度研 究概 况
度 不仅 可 以健 全 民众 组 织 ,促 进 经 济建 设 , 而 且还
可 以充分 发挥 民众在 抗战 中的力量。 [显然 ,这 样 的 0 ]
1 4 年 以 前 的 研 究 , 最 早 可 以 追 溯 到2 世 99 0
纪3 年 代 , 即 保 甲 制 度 被 国 民 党 重 新 启 用 之 时 , 0 其 论 著 几 达 十 数 本 , 问接 相 关 的 论 述 则 更 多。 其
甲法 规 条例 的一 般 性 描述 ,或 拘 泥 于制 度 本 身 的 历 史 流 变 。 【甚 或 有 些 纯 粹 是 为 了配 合 官 方 推 行 保 甲 J 制 度而 写 的辅 助性读 物 [。往 往流 于 资料 罗列 ,粗 疏 3 3 ] 浅薄。
当保 甲制 度 施行 得 如 火 如 荼 之 时 , 民 国 时期 学
李霞(9 81 1 7 —,女 ,赣 南医学 院学工处教师,主要从 事中央苏区史研究。
保 甲制 度 的 产 生、 发 展 与 演变 从一 个 侧 面 反 映 了中 国从传 统 社会 向近 代 社会 发展 变 迁 的历史 轨迹 。 其 滥 觞 于 西 周 ,完 备 于 宋代 ,明 清在 此基 础 上 承 转 沿 袭 ,加 以发 展 。 至清 末 民初 , 保 甲制 度 在 西 方 政 治 思 潮 的 冲击 和 国 内地 方 自治 改革 的洗 涮 之 下 ,原 已消 失 。及 国 民党 北 伐 成 功 ,推 行 训 政 ,建 立 现 代 性 质 的 政 治 体制 之 时 ,保 甲制 度 却 在 国共 之 争 中悄 然 恢 复。 时人 对 其 关 注 几乎 在 保 甲制 度 推行 时 即 已 开 始 , 并取 得 了不 少 研 究 成 果。 不 过 ,严 格 意 义 上

(高中历史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练习选必1第3课

(高中历史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练习选必1第3课

期末复习练习选必1第3课一、单选题1.1912年1月5日,即英、美、德、法、日等国出兵京榆线的次日,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发布宣言称:“凡各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在共和政府法权所及之域内,民国当一律尊重而保护之。

”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A.与西方国家利益趋同B.急于扩大统治基础C.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D.对现实的必要妥协2.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从袁世凯到张作霖一方面最大限地攫取和扩大自己的权利,从而使“主权在民”说形存实亡,“三权分立”原则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又打着“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招牌,作出一些民主的改革的措施。

这反映出当时A.新旧并存的时代特色B.国家意识已逐渐觉醒C.启蒙思想正开始传入D.军阀混战致社会改革3.1928年,由国民政府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反复宣传孙中山的军政、训政与宪政三阶段论。

教科书同时强调要“以党治国”,即“以整个的党掌握治权,根据党的主义和政纲,去治理国家”。

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A.塑造政府抗日形象B.企图构建一党专政C.严格控制青年思想D.培育国民宪政理念4.据统计,民国初年有312个政治性党派,具有健全或具体政纲者不过35个,其中及“振兴实业”与“普及教育”内容的各有10多个。

由此可知当时A.民主政治制度臻于完善B.实业与教育思想深入民心C.多数党派缺乏政治倾向D.社会各界投身于政治运动5.有外国记者这样描述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为了公众的利益,决定谁应多交赋税、谁应少交……在具有远见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们被新的责任所激发出来的才干虽然还不完备,但却正得到巧妙的发展。

”据此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A.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C.激发了农民的抗日热情D.完成了土地革命任务6.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

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五分册_华东师大版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五分册_华东师大版

《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外交政策是:A. 完全依赖西方列强的支持B. 力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国家主权独立C. 主动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D. 对外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2、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主要目标是:A. 增加对日经济援助B. 废除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C. 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D. 推动国内工业发展3、题干: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其初期的主要任务是:A、巩固国民革命成果,发展经济B、维护国内和平,抵御外侮C、恢复国家统一,重建中央政府D、推进民主改革,实现民生幸福4、题干: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在这一事件中的立场是:A、坚决抵抗,捍卫国家领土完整B、妥协退让,寻求和平解决C、中立观望,等待国际干预D、消极抵抗,避免战事扩大5、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A. 实行盐业专卖制度B. 推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改用法币C. 实施土地改革政策D. 加强对外贸易管制6、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哪项外交政策尤其是与日本的关系上,引发了较大的争议?()A. 实行不结盟政策B. 积极推行友好外交C. 对日态度摇摆不定D. 门户开放政策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哪一项不是其主要措施?A. 实施训政B. 推行土地改革C. 加强军队建设D. 发展经济建设8、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策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力求废除不平等条约B. 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C. 完全放弃了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抵抗D. 尝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9、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对日本进行军事反攻的战略是:A. 第一、二、三次围剿B. 土地革命战争C. 抗日战争D. 淞沪抗战 10、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A.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B. 恢复国内政治稳定C. 盲目追求工业化D. 抗击外部侵略11、《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中,下列哪项措施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进步?A. 强化中央集权B. 推行保甲制度C. 实施宪政改革D. 放宽民族禁锢,促进民族融合12、《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中,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A. 1932年九一八事变B.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C. 1936年西安事变D.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为了剿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实行的军事行动被称为() A. 北伐 B. 土地革命 C. 南征 D. 围剿14、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外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 独立自主 B. 联苏抗日 C. 亲英美 D. 不结盟15、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A、进行土地改革B、推动农业现代化C、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D、制定外贸政策16、南京国民政府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下列哪一项政策是为了争取支持抵抗侵略?A、与苏联签订《国防协定》B、切断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C、与德、意、日三国签订《反苏互助条约》D、与国民政府内部的反对派进行协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至1937年间的主要外交政策及其背景,并分析这些政策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Review of Studies on Bao-Jia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作者: 刘魁[1];李霞[2]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2]赣南医学院学工处,江西赣州341000
出版物刊名: 大连大学学报
页码: 42-4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保甲制度;研究概况;不足与展望
摘要:保甲制度作为南京国民政府一项重要的农村基层政治制度,学界对其关注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开始。

不过,严格意义上讲,学界对保甲制度开展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围绕保甲制度的概念与性质、缘起、推行、民意机构、与地方自治的关系及评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试图从学术史考察的角度,对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的研究历程作一梳理,以期对国民政府保甲制度研究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述评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述评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述评
程郁华;李复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近代以来学界对保甲制度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不过大多数研究是针对保甲制度本身的批判,对保甲制度人员构成、素质及其行为却缺乏专门深入的研究.【总页数】1页(P198-198)
【作者】程郁华;李复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江西省永丰县恩江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民国保甲制度研究范式述评 [J], 杨红运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山东保甲制度研究(1928-1945) [J], 杨华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研究综述 [J], 杨华
4.国内保甲制度研究述评 [J], 曹洪;付萍萍;张思鸣
5.民国保甲制度研究述评 [J], 朱德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民国时期保甲制度与保甲人员

关于民国时期保甲制度与保甲人员

关于民国时期保甲制度与保甲人员民国保甲制度出台背景:国民党对工农红军进行军事“围剿”失利之后。

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身份督师江西,认为“剿”共不力的原因之一是民众不支持政府。

于是在“剿匪总司令部”所属党务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地方自卫处,研究保甲制度,草拟法规,先在江西试行。

1931年6月,蒋介石划定江西修水等43县编组保甲,将原有闾邻等自治组织一律撤销。

次年,以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颁布《剿匪区年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联保连坐。

1934年,国民党“中政会”第432次会议通过由行政院通令各省市切实办理地方保甲。

据此,行政院同年12月通知各省实行保甲制度。

于是保甲制度便由“剿匪”区推向全国。

保甲制的基本形式是10进位制,保设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保长兼任保国民兵队队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与乡(镇)长一样,实行政、军、文“三位一体”,保甲长通常由当地地主、土豪、顽劣担任。

国民党对保甲长人选极为重视,竭力通过保甲长牢牢控制民众,“使每一保甲长均能兼政治警察之任务”。

1根据鄂尔多斯市档案馆藏资料显示:民国24年7月27日伊盟根据绥远省政府《关于提前1百度百科“保甲制度”办理保甲经制定本省各县、蒙民各旗居民编保练丁补充办法》2要求在伊盟各地建立保甲,训练保甲人员。

后来的伊盟盟府、伊盟守备司令部、华北“剿总”司令部关于保甲的大量历史档案中明确显示国民党通过保甲组织加强了对绥远基层社会的统治, 通过实行联保连坐严格限制民众与共产党接触。

通过保甲长征收钱粮、摊派税负和抓兵拉丁、修筑碉堡、长借端索需,最终使保甲制度成为了束缚压榨伊盟人民的工具,在伊盟民众中流传着“打下粮是保长的,生下儿是老蒋的”民谣。

鄂尔多斯市档案馆珍藏的陕甘宁边区对伊盟保甲制和保甲人员的三份视察报告中,3对保甲人员压榨伊盟百姓反对民主革命做了非常详实的描述,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保甲作为国民党的基层政权组织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就像绥远省在1948年戡乱时期施政准则4说明的那样,强调保甲的重要性就要加强“清匪、防匪”的作用,保甲人员作为保甲制度的维护者、实施者本身反共的职能是不容置疑的,在这一点历史早已给了肯定的答案。

保甲制度的推行什么是保甲制度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的内容[第3页]

保甲制度的推行什么是保甲制度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的内容[第3页]

保甲制度的推行什么是保甲制度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的内容[第3页]保甲训令和保甲条例颁布后,豫鄂皖三省立即着手实施。

实施过程以河南为例大体如下:首先,省政府通令全省各地遵照《剿匪区内各县完成保甲编组限期进度表》切实举办,并责成省保安处主管督促;又严令各行政督察专员实施督促工作。

根据进度表,河南应从1932年10月15日开始编建保甲,分三期共80天内完成。

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推迟到1932年12月1日开始保甲编查,其步骤为:第一期,20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为:一、县政府详细研究豫鄂皖三省“剿总”颁布的编查保甲户口条例,然后用白话布告民众,说明推行保甲的理由、意义及施行的程序。

二、筹措办理编查的经费。

三、酌情划县属为若干区,指定区公所地点并宣布旧的区乡闾邻组织一律停办。

五、选派地方公正人士为保甲户口编查委员,分派他们赴各区协同区长办理保甲。

六、决定先行挨户编号。

上述各项内容由县长主办并按旬上报情形。

第二期,30天,主要办理的工作为:一、区长会同编查委员会先行挨户编号,暂不查户口;二、令各户先行推定户长;三、区长与编查委员会分批召集户长,讲演编查保甲的意义及方法;四、令各户长推定甲长;五、区长委定甲长,编好甲、户的号数具报县政府;六、设甲长办公处,区长与编查委员会召集甲长,讲演甲长的责任及编查保甲的意义与方法;七、推举保长,由区长与编查委员会召集保长讲演保长的责任及编查保甲的意义与方法;八、区长编定保号,并请县长委任保长;九、互推联保主任和组织设立保与联保办公处;十、保长编定保甲经费收支预算呈报区长,区长核定后呈报县长决定;十一、县政府根据保甲条例规定的式样,印制编查保甲应用的各项表册、门牌、联保连坐切结。

第三期,30天,主要应办的事项为:一、县长召集区长和编查委员会会议,决定实行编查户口的日期及程序。

二、区长召集保长,保长召集甲长,依次会议,分发表册、门牌、切结,说明填写方法,并由县长指挥监督各区长,区长会同编查委员会委员指挥监督各保长,保长指挥监督各甲长及户长,编挂门牌以及详细填写户口调查表,然后再逐级汇总复查上报。

从自治到保甲:民国保甲制度复兴之路

从自治到保甲:民国保甲制度复兴之路

作者: 崔丽霞[1];柳德军[2]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江苏南京210093;[2]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155-161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7期
主题词: 南京国民政府;保甲制度;地方自治
摘要:摘要自清末新政以来,地方自治开始取代保甲制度并成为时人热议之对象,而辛亥革命后的历届北洋政府更是致力于地方自治的推行,然纵观这一时期地方自治的发展轨迹,却是一事无成。

因此,初掌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自治与保甲之间犹豫徘徊。

1930年代初,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国情和地方自治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诸多不适应,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在鄂豫
皖“剿共”区域试行保甲制度,且其触角亦迅速延展至其他省域。

回溯民国保甲制度复兴之缘由,直接原因虽出自于蒋介石“剿共”军事之需要,然其根本原因则深植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以及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形态。

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失败的原因

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失败的原因

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失败的原因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档案》
【年(卷),期】2005()4
【摘要】肖如平在《福建论坛》2004年第12期撰文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基层社会先是试行地方自治,再是推行保甲制度,抗战时期又实施新县制,把保甲组织融入地方自治。

自治与保甲在基层社会的变奏,表明国民政府既希望通过自治来奠定宪政基础,又企图利用保甲来巩固基层政权。

但由于国民政府始终把加强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放在优先位置,以及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

致使自治与保甲均遭受失败。

不仅未能实现改良基层社会的愿望,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总页数】1页(P40-40)
【关键词】国民政府;地方自治;保甲制度;社会矛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93
【相关文献】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甲与地方自治关系探论 [J], 李国青
2.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 [J], 肖如平;
3.目标扭曲、政府控制与制度异化——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合作运动失败原因解读[J], 易棉阳
4.抗战时期制度视野下国民政府反腐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启示 [J], 王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8
年, 国民政府将保 甲制度推行 全国。
的一半 以上 。I4山东 的苛捐杂税 繁重 ,各种 附捐名 目繁 l7 P 多 , 中共 山东省委披露 , 据 胶东附捐要多 达几十种 , 这些 捐 税往往在 田赋 附加名下征收 , 赋税要超过正税 的六七倍 以 上 。③ 由于赋税沉重 , 好年景还可 以维持 简单再生 产 , 如 但 果遇到 天灾人祸 , 就只有破 产一途 了 。山东天灾 , 历年 皆 有, 只分轻重久 缓而 已。 自 12 年 起 , 13 97 至 90年 止 , 山东 诸灾并起 , 无一 年不 是重 灾。进入 3 O年代 , 黄河大灾频发 , 其 中以 13 年 、9 3年、9 5年三次黄灾 最为严重 。13 91 13 13 95 年, 山东发生严重 黄灾 , 国 民政府赈 务委 员会委 员长 许 据
杨 华
( 北师 范 大学 文 史学 院 , 肃 兰州 7 07 ) 西 甘 300

要 : 甲作为南京 国民政府 推行时间最长、 响最大 的基层行政组织近些年 来越 来越受 到学术界关 注 , 保 影 但是研 究
的重视程度和深入 程度依然不够 。 中有关 山东保 甲制度 的研究很少 , 其 只是在一些综合性著作 中略有提及。近代山东情况 复杂 , 保甲制度在这块土地上呈现出怎样 的区域化特点 , 值得我们探讨 。
力不够 。国民政府为 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 巩固其统 治 , 决 定推行保 甲制度 , 严密民众组织 。 9 1 13 年蒋介石督师 江西 , 认 为必 须通过编 排保 甲 , 控制 民众 , 才能起到 “ 围剿” 工农 红军 的实效 , 于是在“ 剿匪” 总司令部所属党务 委员 会 内专
考察 较为详细 , 其他 地区只是简 略涉及 , 研究 山东保 甲制 度 的文章更是少之 又少 , 但这并不表 明山东地 区的保 甲没
有研究价值 ,相反 民国时期 的山东保 甲很值得我们探讨 。
度推行前 ,各地实行 的多是 区村闾邻制或 区乡镇闾邻制 。
由于 中国缺乏 民主政治 的传统 , 国民政府 实行地方 自治没 有取得 明显成效 , 建立起来 的基层组织对 中央 的法令 执行
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决定重新 实行 已被废除 2 0多年的
度最大 , 影响范 围最广 的基层行政组织保 甲在这块 土地上
又会呈现 出什么特点 , 值得我们研究。 中华 民国成立之初 , 国民政府受到西方 以个人 为社会
保 甲制度 。直到国民政府大陆政权 的垮 台 , 甲都是其统 保
治时期最重要 的基层行政组织 , 甲制度是 近代 地方 行政 保
门设立 了地方 自卫处 , 研究保甲制度 , 草拟法 规。 月 , 6 蒋介
石划定江西修水等 4 3县试行保 甲。 92年 8月 , 13 豫鄂 皖三
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胜利发挥 了重要作用 , 并且 给共 产党 南下提供了大量的人力 、 物力 资源。围绕山东 , 国名党 、 共 产党 、 地方 实力 派和 日本侵 略者展开了激烈争夺 。在这样 复杂 的背景 下 , 南京 国民政府时期 推行时 间最长 、 实施力
第 2 卷 第 7期 5
21 0 0年 7月
乐 山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u n lo e h n T a h r ol g o r a fL s a e c e sC l e e
Vo. . . 1 No7 25
Jl 0 0 u: 1 2
南京 国民政 府 时期 山东保 甲制度研 究( 8 14 ) 12 — 5 9 9
省“ 剿匪” 总司令 部发 布《 豫鄂皖“ 匪” 司令 部实施保 甲 剿 总
训令》要求豫鄂 皖三省 于各级 自 组织 建立之前 , “ , 治 依《剿
匪” 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 先行建立保 甲组织。同
收 稿 日期 :0 9 2 2 2 0—1— 1
作者简 介 : 杨华( 95 ) 男 , 18 一 , 山东沂水人 ,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研 究生 , 究方向 : 研 中国近代 史。
组 织单位 的民主观念影 响 , 放弃了保 甲制 度 , 实行 地方 自
治 。但是受客观条件制约 , 许多地方仍沿袭清末之制 , 实行 类 似保 甲的制度 , 如广东 的牌 甲制 、 广西 的村 甲制 。直到 12 年 9 , 98 月 南京 国民政府才公布第一部具有地方 自治 内
体制的重大变革。现在 , 国家对关 系社会 民生 的基层 行政 组织 十分 重视 , 因此 , 研究 民国保 甲制度就具有 历史 与现
山东在 民国时期 面临的情况 比较 复杂 : 在北 伐战争和新 旧 军 阀混战时期 , 山东都是争夺 激烈 的地区 ; 山东 从清末就 是外 国列 强垂涎 的地方 , 先后成为德 国、 日本 的势力范围 , 特别 是 日本 占领东北进 入关内后 , 山东直接成为 日本 的侵
略 目标 ; 山东还是 中国共产党在抗 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 时期 的重 要根据地 , 对共产党在抗 战时期 实力的 的增强 和解放
实的双重意义。尽管近些年来民国保甲制度越来越受到学
术界关注 , 但是研究 的重 视程度和深入程度依然 不够 。在
研究 地域上对 四川 、 河南 、 浙江 、 湖北 、 江西 和上海等 地 区
容的法律一 县组 织法 》 该法规定 , 国家最基层 的行政 《 。 县为
单位 , 其下分为区 、 ( ) 闻、 村 里 、 邻四级 自治组织 。村改为乡 , 将里改 为镇 。直到保 甲制
关键词 : 南京 国民政府 ; 山东 ; 甲制度 ; 保 研究 中图分类号 : 2 29 K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8 6 (0 00 — 0 8 0 10 — 6 6 2 1 )7 0 9 — 6
2 世纪 3 0 0年代初 , 南京国 民政府为维护 自己的统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