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研究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身心健康。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并结合相关研究进行讨论。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是中医药学中的“气滞则痛”、“痰浊则聒”等病理理论。
认为抑郁症是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部功能紊乱所致,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草药、推拿按摩、艾灸等。
针灸是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气血运行。
一项系统评价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相对较好。
研究称,针灸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相对于药物治疗更少出现不良反应。
然而,该项研究也指出,由于相关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中草药治疗抑郁症在中国久享盛誉。
很多中草药具有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和缓解抑郁症状的功效。
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中草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更高。
该研究还指出,中草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可能与其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有关。
然而,该研究也指出,目前关于中草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仍然不足,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疗效。
推拿按摩和艾灸等中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这些技术通过调整气血运行和促进身体的自然疗愈能力,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有研究表明,推拿按摩可以通过舒缓肌肉紧张和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艾灸疗法则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草来温热经络,调整气血运行。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艾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显著,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和改善睡眠质量。
尽管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目前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结果不够可靠。
其次,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来解释其治疗作用。
此外,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对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中医药对抑郁症的疗效研究抑郁症,这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精神疾病,给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探索抑郁症治疗的道路上,中医药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潜力。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医理论中,抑郁症多被归为“郁证”的范畴。
中医认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功能密切相关。
当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时,就容易导致情志不畅,从而引发抑郁。
例如,肝郁气滞是抑郁症常见的病因之一。
长期的情绪压抑、紧张焦虑,会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情绪低落、胸胁胀痛、唉声叹气等症状。
此外,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痰气郁结等也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丰富多样,且具有整体调理、副作用小等优点。
中药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抑郁症患者,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以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而对于心脾两虚型的患者,则可能会使用归脾汤,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除了中药,针灸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神门、内关、太冲、百会等。
例如,针刺神门穴可以宁心安神,内关穴能宽胸理气,太冲穴有疏肝解郁之效,百会穴则可醒脑开窍。
中医推拿按摩也是一种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疲劳,改善情绪状态。
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理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不良的情绪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抑郁症又会加重不良情绪。
因此,通过调节患者的情志,如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行适当的运动、参加社交活动等,可以帮助患者摆脱抑郁的困扰。
与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的方法相比,中医药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主要依靠抗抑郁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但往往存在副作用,如嗜睡、口干、便秘等。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
传统中医药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来探讨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频繁的情绪低落、丧失兴趣、减少活动、疲劳和自我否定等情绪和行为障碍。
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包括自杀等。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传统中医药有着很多优势。
首先,在中医药体系中,抑郁症被诊断为“癔病”。
此外,中医药强调的是整体治疗,不仅关注身体症状,还关注患者的内心情绪和精神状态。
中医药还重视个体差异,因此可以为不同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药物治疗上,中医药通常使用的是植物、草药、动物的器官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经过科学的提取和加工,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比于传统西方药物治疗,中医药还具有比较优秀的长期疗效。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方法:(1)针灸针灸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整人体的肝脾胃肾等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状的作用。
(2)中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采用单味药或复方药的形式使用。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常用的药材有黄连、竹叶、菊花、夏枯草等等。
这些药材可以协调人体的气血阴阳,从而调整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缓解抑郁症状。
(3)推拿推拿是一种按摩手法,通过对人体的穴位、经络进行按摩,以疏通经气、畅通气血,调整心理状态。
推拿常与针灸合并应用,可强化针灸疗效。
(4)饮食疗法中医药还有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饮食疗法。
中医药认为,人体对于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体质反应,因此,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和情绪状态。
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人们常常将莲子、枸杞、核桃、桂圆等食物用于调整抑郁症状。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摘要: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其治疗方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以西药为主,但存在不良反应大、疗效差等问题。
而中药治疗抑郁症具有整体论治、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优势,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多机制的作用特点在治疗抑郁症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本文主要从抑郁症的中医认识、机制、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抑郁症;中药;研究进展1抑郁症的中医认识在中医方面,虽然没有准确有关抑郁症的病名,但与其相关类似的疾病却有很多,如“百合病”“癫病”“梅核气”“奔豚”等,大多是以心情低落,情绪起伏不定,郁郁寡欢、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感、食欲不振以及精神不佳等表现[1]。
《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了“郁”的概念。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录了很多有关治疗情志方面的抑郁症,如: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2]。
抑郁症根据中医证候可分为5个主要的证型:肝气郁结、痰热扰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和心肾阴虚,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故常以理气解郁、调和肝脾、补益安神、滋阴清热等方面入手[3]。
中医亦有“郁不离肝”的说法,肝藏血,主要调畅气机和情志,肝血不足,导致营血亏虚,故出现精神抑郁的症状。
2抑郁症的中药治疗2.1单味中药治疗抑郁症现代研究发现,一些单味中药都具备抗抑郁功效,如柴胡、合欢花、钩藤、五味子、远志、黄芩、甘草等等。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抑郁症,其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抑郁等多重药理作用。
柴胡皂角A主要通过抑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活性从而起到抗抑郁的效果[4]。
合欢花具有疏肝理气、活络止痛、理气开胃的功效,其水提取物可以减少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同时调控HPA轴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抑郁症[5]。
中医常见抗抑郁药对的研究进展

D O I:10. 13193/j.issn. 1673-7717. 2021.02. 005中医常见抗抑郁药对的研究进展王洪雪“3,王杰琼2,高杰1,宋婷婷2’3,高占1,高祥举1(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3.山东中医药大学情志病症创新团队,山东济南250355)摘要: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和自杀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主要采用西医进行抗抑郁治疗,但由于抗抑郁西药的不良反应日渐凸显,使的中药成为抗抑郁治疗的热点_药对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是中药复方的核心。
药对作为单味中药与复方之间的桥梁,是历代医家在遣方用药中的经验总结c.从中药药对的角度着手,探索药对在抗抑郁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常见的抗抑郁药对进行阐述,以期为中药的抗抑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药对;抗抑郁;研冗进展;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77.749.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21 )02^001743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 Drug Pairs Common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 A N G H o n g x u e1,1,W A N G Jieqiong2,G A O Jie1,S O N G Tingting2'3,G A O Z h a n1,G A G X i a n g j u1(1.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Shandong,China;2. School of Pharmac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Shandong,China;3.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Disease Innovation Team, Jinan 250355,Shandong,China)Abstract:D e p r e s s i o n is a k ind of disease characterized b y persistent l o w m o o d,with high recurrence rate a n d suicide rate,w h i c h seriously e n d a n g e r s h u m a n health.A t p r e s e n t,western m e d i c i n e is m a i n l y u s e d for antidepressant t r e a t m e n t,but d u e tothe increasingly p r o m i n e n t side effects of western antidepressant d r u g s,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h a s b e c o m e a hot spot for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D r u g pair is the smallest unit in the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a n d the core of c o mp o u n d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A s a bridge b e t w e e n single 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d r u g a n d c o m p o u n d prescriptions,d r u g pair is a s u m m ary of the experience of doctors in the past dynastie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in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 dru g pairs.Therefore,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c o m m o n antidepressant d r u g pairs,in order to provide a n e w idea a n d m e t h o d for the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 d i c i n e.Keywords:d r u g p air;antidepressant;research p r o gress;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由遗传、内分泌、代 谢、神经生物学和环境因素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 趣缺乏、快感缺失等症状[1]。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对情志调节的独特理念和药物疗法。
然后探讨了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疗效,以及在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作用。
还分析了中医药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在预防抑郁症复发中的重要性。
在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中医在治疗抑郁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方案,带来了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多学科联合治疗、生活质量、预防复发、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据统计,全球约有3.2亿人患有抑郁症,而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抑郁症治疗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中医药强调“治未病”,注重平衡人体阴阳五行的关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与西方药物治疗的对症下药有所不同,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中医药不仅可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的风险。
近年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备受瞩目,成为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1.2 研究意义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治疗方法,在抑郁症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也为多学科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用药规律分析一、概括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探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也称为抑郁障碍)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大量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证明了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对现代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规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古籍文献、现代研究及临床实践的综合挖掘,揭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内在规律,旨在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抑郁症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已达数亿,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公共卫生和家庭经济造成严重负担。
抑郁症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不容忽视。
它可能导致个体情感、认知和生理功能的全方位抑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长期患病不仅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自杀风险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
对抑郁症的深入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
现代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历史与现状自古以来,中医学认为抑郁症属于“郁症”其病理变化主要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心脾两虚、肾虚等因素有关。
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在抑郁症方面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医书中记载的方剂。
如《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谷糯汤”,能够调理脾胃,安神益智;《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的作用。
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收录了许多治疗抑郁症的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为后世治疗抑郁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应用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摘要】逍遥散作为中药药物,在临床新用研究中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从治疗抑郁症、缓解焦虑症状、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神经衰弱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对逍遥散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逍遥散在这些疾病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辅助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对逍遥散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和研究进展总结,可以看出逍遥散在多种疾病中都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为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研究将对中医药的传统知识和现代医学结合起到推动作用,为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逍遥散,抑郁症,焦虑症状,情绪调节,睡眠质量,神经衰弱,免疫功能,临床研究,前景展望1. 引言1.1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概述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逍遥散在治疗抑郁症、缓解焦虑症状、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神经衰弱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科学证实。
逍遥散还在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其临床应用前景备受期待。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涉及到多个疾病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逍遥散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探讨逍遥散在各种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和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逍遥散的研究将会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也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逍遥散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研究逍遥散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和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抑郁症症状,但也存在着副作用和局限性。
逍遥散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减轻抑郁症患者的身体不适和疲劳感。
临床研究表明,在适当的剂量下,逍遥散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

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
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自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本文将介绍抑郁症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目前的抑郁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电抽搐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通过服用抗抑郁药物来缓解症状,心理治疗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方式来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电抽搐治疗是一种采用电流刺激大脑产生抽搐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症状。
近年来,新的抑郁症治疗技术不断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睡眠剥夺治疗、光疗和脑电波刺激等。
睡眠剥夺治疗是通过减少患者的睡眠时间来提高患者的大脑活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光疗是通过照射人工光源来调节患者的生物钟,改善睡眠障碍症状,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较好。
脑电波刺激是通过向大脑发送特定频率的电信号来调节大脑活动,对于抑郁症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各不相同。
睡眠剥夺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抑郁症症状,但对于长期治疗效果尚待研究。
光疗对于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脑电波刺激虽然能够缓解抑郁症症状,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总之,抑郁症治疗研究的新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抑郁症的治疗手段,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明确其长期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抑郁症的治疗不仅仅是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和生活能力。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加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并寻求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法。
此外,也需要抑郁症的预防工作。
通过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和理解,减少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歧视和排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论文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可以不断丰富 和完善中医药理论和学术思想,推动中医药学的持续发展。
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为抑郁症患者提供 更多的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谢谢您的观看
要点三
丰富临床实践和经验 总结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践和经验 总结将不断丰富,为今后的临床应用 奠定基础。
03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研究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
传统中医理论
以阴阳、五行、脏腑辨证为核心,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现代中医理论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强调机体免疫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网络平衡。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估方法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用于评估患者抑郁 程度。
复发率:观察期内患者抑郁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 的比例。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HAMD减分率计算,减 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效,≥25%为有效 ,<25%为无效。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口干 、便秘、头晕等。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如应用于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心身疾病 的预防和康复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
改进研究方法和手段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需要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和手段,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җ基金项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鲁卫函 2022 148号):张晶,E -m a i l :151********@163.c o m第一作者:董静雯,E -m a i l :d o n g j i n gw e n 3007@163.c o m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җ董静雯1焦凤丽2,贾红玲2,陈锦澍1,范李想1,李冉1,程怡心1,崔文哲1,张晶1(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ʌ摘要ɔ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个人㊁家庭㊁社会带来巨大负担㊂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该文对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㊂ʌ关键词ɔ 中医五音疗法;抑郁症;郁证;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 244.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632 抑郁症是一种由生物㊁心理㊁社会环境㊁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精神类疾病㊂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琴教授团队研究表明,我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和年患病率分别为6.9%和3.6%[1]㊂该团队另一研究报告显示,该病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2]㊂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㊂抑郁症核心表现为 三低 ,即情绪低沉㊁思维迟钝㊁兴趣丧失,患者甚至有自残㊁自杀的倾向,严重影响自身及家庭生活㊂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㊁四环类抗抑郁药物㊁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但这些药物普遍存在价格高㊁易产生耐药性㊁不良反应多㊁停药后复发等缺点㊂因此,抑郁症的治疗是当今医学界的难题㊂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具有操作简便㊁安全性高㊁无痛无创㊁无不良反应㊁患者易接受等优点[3]㊂笔者通过查阅中医五音疗法相关的文献发现,目前研究尚存在选曲不规范㊁形式单一㊁缺乏大样本对照试验㊁分子机制研究不足㊁临床应用范围局限等问题,且系统总结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较少,值得深入探讨㊂本文将从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㊂抑郁症病名未在中医古籍中记载,根据症状如情志不舒㊁悲忧善哭㊁精神恍惚㊁急躁易怒㊁心悸心烦等,可将该病归于 郁证 百合病 梅核气 脏躁 等范畴㊂‘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五音疗疾的基础[4]㊂中医五音疗法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五音(角㊁徵㊁宫㊁商㊁羽)㊁五行(木㊁火㊁土㊁金㊁水)㊁五志(怒㊁喜㊁思㊁忧㊁恐)㊁五脏(肝㊁心㊁脾㊁肺㊁肾)联系对应,如‘灵枢㊃邪客“云: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㊂ [5]‘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云: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㊂ 该文指出,情绪过激会损伤相应脏腑及情志,并影响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㊂在繁体字中, 薬 楽 療 三字同源,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已经意识到音乐㊁药物㊁治疗三者之间紧密联系[6]㊂中医五音疗法利用音调之间的虚实补泻㊁以情胜情㊁因势利导3种方法治疗情志疾病㊂1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通过对检索数据归类分析,笔者发现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一定成果,主要为减轻原发性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㊁提高免疫系统功能㊁调节神经功能等㊂对继发于内科㊁妇科㊁肿瘤科的抑郁症,中医五音疗法在调节负性情绪㊁促进心肌功能㊁改善视力水平㊁恢复血糖与血脂指标㊁提高睡眠质量㊁稳定女性性激素水平及缓解癌性疼痛方面也有较好疗效㊂1.1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原发性抑郁症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㊂诸多学者认为,原发性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病位在心㊁10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r.2024,V o l.32N o.6肝,临床表现为性格孤僻㊁自卑自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㊂包小英等[7]根据 角调入肝 ,给予患者自选角调乐曲15首进行治疗,每次30m i n,每日2次,治疗4周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 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提高㊂黄华[8]采用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给予心神惑乱型患者徵调乐曲㊁痰气郁结型患者角调乐曲㊁肝阴亏虚型患者羽调乐曲,每次聆听30m i n,治疗15d后,各证型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 A S)㊁抑郁自评量表(S D S)评分显著降低㊂宋大迁等[9]用中医五行音乐对抑郁状态患者进行治疗,根据 五态人 学说分别给予太阳人‘紫竹调“㊁少阳人‘姑苏行“㊁太阴人‘梁祝“等,每次聆听30m i n,治疗4周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 A D S)㊁H AM D评分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五音疗法不仅能够调节情志,对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㊁提高免疫力也有疗效㊂张绍华等[10]认为良性音乐刺激能够对抑郁情绪起到调节作用,且不同的病变脏腑选曲不同,给予肝郁患者角调乐曲㊁脾虚患者宫调乐曲后,患者H AM D㊁S D S评分显著降低,且患者血清5-羟色胺(5-H T)含量显著增加㊂由以上研究可知,五音疗法能够改善抑郁症状,可能与调节大脑相应神经区域㊁影响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㊁促进5-H T分泌有关㊂1.2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继发于内科疾病的抑郁症依据 五音入五脏 理论,中医五音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肝郁气滞㊁烦躁易怒㊁心阳不振㊁心脉瘀阻等心肝系统症状,同时对肺㊁脾㊁肾系统出现的脾胃虚弱㊁咳嗽气短㊁肾气虚衰㊁失眠多梦也具有较好疗效,还能促进中风㊁失眠㊁心力衰竭㊁糖尿病㊁肾衰竭血液透析及消化系统继发的抑郁症患者身心康复㊂(1)中风后伴抑郁中风后患者常因神经系统受损㊁肢体功能障碍出现忧郁㊁烦躁不安和睡眠障碍,后期康复㊁生活质量受到影响㊂王宁[11]采用头皮针联合角调音乐治疗中风后轻中度抑郁患者,治疗后,患者H A M D评分㊁自理能力㊁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五音疗法能够抑狂平郁,定魂安眠㊂罗金发等[12]认为气机郁滞㊁血瘀痰凝是中风后抑郁的基本病机,以调整经气㊁养心疏肝为治则,给予患者角调‘大地回春“‘万物萌生“㊁徵调‘步步高“‘喜洋洋“㊁宫调‘花好月圆“‘平湖秋月“等乐曲,并联合头皮针疗法,治疗后患者H A M D㊁S D S评分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90.0%㊂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与患者血清5-H T及多巴胺(D A)水平呈负相关,卒中后患者大脑特定部位损伤,破坏神经元而影响5-H T㊁D A的分泌及传导,中医五音疗法能够缓解卒中后抑郁,可能与促进5-H T㊁D A分泌有关[13]㊂(2)失眠伴抑郁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皆是与压力相关的疾病,两者可相互影响,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五音疗法对改善睡眠质量有较好疗效㊂杨菊丽等[14]将60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晚临睡前给予角调音乐‘春之歌“‘鹧鸪飞“等30m i n治疗,连续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H AM D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AMA)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 S Q I)评分明显下降,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 F-36)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角调音乐能够调节神经免疫系统,降低儿茶酚胺分泌,达到缓解焦虑抑郁㊁改善睡眠的效果㊂杨肇熙[15]采用角㊁徵调乐曲治疗失眠抑郁患者,发现欢快的音乐能够唤醒快感,促进睡眠,且无歌词的纯音乐更容易让大脑处于放松状态㊂研究发现,中医五音疗法能改善失眠抑郁患者睡眠质量㊁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降低S A S㊁S D S评分,且疗效优于普通催眠音乐[16]㊂(3)心力衰竭伴抑郁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是心理缺陷与身体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学者强调 双心 医疗模式,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重视心理健康㊂弋新[17]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分别采用子午流注择时(午时和酉时)五音疗法和单纯五音疗法治疗,结果提示子午流注音乐疗法较单纯五音疗法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降低患者血压和心率,提高患者生活和睡眠质量㊂方奕芬[18]认为,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则肝失疏泄,情志失调,运用以情胜情治则,给予过怒患者商调音乐‘秋风清露“,给予过喜患者羽调音乐‘冰雪寒天“,联合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每次30m i n,治疗4周后,患者抑郁情绪㊁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B型钠尿肽含量均得到很大改善㊂周佳佳[19]主张气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对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选用徵调㊁角调㊁羽调乐曲治疗后,发现抑郁患者S A S㊁S D S评分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声波共振对机体产生共振及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心理快感有关㊂(4)糖尿病伴抑郁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抑郁㊁焦虑等负性情绪㊂音乐疗20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改善患者情绪具有积极意义㊂袁圆[20]采用 因质施乐 五音疗法对围手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阳虚质予角㊁徵调,阴虚质予商㊁羽调,痰湿质予角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治疗组治疗后焦虑水平更低有关㊂戴晨希[21]认为,高血糖可损害人体神经认知功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依据脏腑辨证选取宫调㊁角调音乐,每次30m i n ,治疗8周后发现五音疗法不仅能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在优化血糖㊁血脂相关指标方面也有明显优势㊂(5)肾衰竭伴抑郁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病终末期的主要替代疗法,但长期的血液透析会造成患者心理障碍,音乐疗法以其特有的生理㊁心理效应,能够促进身心健康㊂黄琼荷[22]用针刺结合中医五音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34例,于午休前半小时播放‘霓裳曲“‘春风得意“‘江南好“等角调乐曲,连续治疗8周后,患者抑郁情绪㊁睡眠质量明显好转,说明角音确有疏肝解郁㊁调达肝气的功效㊂胡玉[23]对42例接受透析治疗的肾衰竭伴抑郁患者进行音乐干预治疗,根据 羽通肾 脾肾相关 理论,选择宫调和羽调乐曲,治疗后患者的入睡时间㊁睡眠时间㊁感知及认知因子总分均有改善㊂中医五音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疲乏状态,调节全身气机及脏腑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㊂(6)慢性肠胃炎伴抑郁 慢性胃炎表现为胃痛㊁反酸㊁胃胀等,会引起胃黏膜溃疡㊁萎缩等病变,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㊂神经学说 脑-肠轴 认为,负性情绪常常与慢性胃炎相互影响㊂覃尚红等[24]采用中医五音疗法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老年慢性胃炎伴抑郁患者,每天播放角调乐曲‘汉宫秋月“‘渔舟唱晚“等30m i n,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3%,提示音乐疗法不仅能减轻患者抑郁状态,且能够防止胃黏膜病变恶化,这可能与音乐律动能够增强大脑活动㊁促进肾上腺素入血㊁增加肠道腺体分泌有关㊂蒋争艳等[25]用辨证施膳联合古琴音乐五音疗法治疗胃反流性食管病并发抑郁症患者30例,令脾胃虚弱者听‘高山流水“,令肝郁脾虚者听‘春风“‘庄周梦蝶“,可以使人体产生运动紧张㊁静止㊁松弛等感觉,促进咀嚼和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㊂(7)慢性肝病伴抑郁 中医五音疗法对肝癌术后及肝炎导致的疼痛㊁焦虑也有较好的疗效㊂宋运池[26]采用镇痛药物及音乐疗法治疗50例肝动脉栓塞术术后患者,于早上和下午分别进行半小时听音乐活动和呼吸训练,发现干预后患者术后12㊁24h 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精神㊁睡眠㊁生活质量得到明显好转,这可能是音乐能够与人体产生良性共振㊁激发人体潜能㊁缓解应激状态有关㊂李爱军等[27]用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抑郁患者30例,治疗时间为24周,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及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普通音乐疗法㊂1.3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继发于妇科疾病的抑郁症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 女子以肝为先天 ,强调肝对女子的重要性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主疏泄,在女性经㊁带㊁胎㊁产等各个特殊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㊂中医五音疗法能够通过疏肝理气㊁调节气机,达到活血化瘀㊁调和气血的作用,在治疗妇科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㊂(1)围绝经期伴抑郁 女子 七七之年 ,肾精亏虚,冲任二脉也随之衰弱,水不涵木,常常表现为肾虚肝郁证候㊂吴莹等[28]认为,应用角㊁羽调乐曲联合更安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烘热汗出及失眠症状,降低H AM D 评分㊂赵川丽[29]以‘中国传统五行音乐“为主音乐,在辰时(7:00 9:00)听角调式㊁巳时(9:00 11:00)听宫调式㊁酉时(17:0019:00)听羽调式,每次30m i n ,时间为2h ,治疗2个月后,发现该疗法可通过调节促黄体生成素(L H )㊁促卵泡激素(F S H )㊁雌二醇(E 2)水平,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状态,且患者接受度及依从性高㊂采用子午流注择时施乐能更好地体现 天人相应 规律,且在相应的经脉循行时间治疗的效果更好㊂(2)产后抑郁 产褥期女性由于气血大伤,心神易浮,肝失血之濡养,扰动神明,易出现抑郁焦虑㊁失眠等症状,不利于产后康复及婴儿健康㊂汪成书等[30]用宫㊁羽㊁角调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患者,结果显示该法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5-H T ㊁D A 水平,疗效明显优于心理疗法㊂有研究显示,居家行为认知联合中医五音疗法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评分,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31-32]㊂孙静怡等[33]采用五音结合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患者,运用五行相克理论,心火旺者听羽调‘梁祝“‘二泉映月“㊁肝火旺者听‘江南好“等,总有效率达93.5%㊂音乐疗法非常适用于产后抑郁,无毒副作用,而且能够提升相关神经因子水平㊂1.4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继发于肿瘤的抑郁症 恶性30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r.2024,V o l.32N o.6肿瘤常常伴发难以忍受的顽固疼痛,加之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使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㊁抑郁情绪,且负性情绪也会作为独立因素影响癌痛的治疗㊂曹杰等[34]给予西药联合辨证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癌痛抑郁患者, 木型人 听‘姑苏行“‘蓝色多瑙河“, 土型人 听‘月儿高“‘高山流水“等,早晚各30m i n,连续治疗14d后,治疗组癌痛减轻更明显,同时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减少,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提高㊂苗斌等[35]认为肿瘤伴抑郁的主要病机是肝胆枢机不利,故以疏利肝胆㊁调畅气机为治则,采用中药配合中医五音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H AM D评分㊁躯体症状和抑郁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表明中医五音疗法治疗肿瘤患者抑郁疗效可靠㊂2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随着物理声波㊁成像技术㊁神经生物学㊁脑科学等研究的逐步发展,诸多学者从微观层面包括声波共振㊁神经可塑性㊁神经递质㊁神经内分泌㊁免疫炎症因子等方面探讨音乐疗法的治疗机制㊂中医五音疗法在调畅情志㊁调和脏腑㊁平衡阴阳㊁未病先防㊁既病防变㊁瘥后防复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㊂近年来,诸多学者在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㊂本文主要从物理㊁生物化学等方面探讨㊂2.1声波共振机体各器官活动都有特定振动频率,当病变器官振动频率改变时,其他器官振动频率也会随之变化㊂合适的音波产生的能量能与五脏共振感应, 损有余而补不足 ,纠正五脏能量达到治疗目的[36]㊂许继宗等[37]观察低频音乐声波对30名健康人井穴微循环的影响,发现不同经络㊁腧穴对低频声波体感音乐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可以提高共振频率㊂研究认为,特定频率范围的节律性刺激可影响大脑内相应频段神经,同步神经振荡与外界刺激[38]㊂2.2神经可塑性近年来, 神经可塑性 在抑郁症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㊂有学者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主要是脑部神经发生减少致使脑部内环境紊乱㊁结构改变,以及神经元损伤㊁神经细胞凋亡,还与脑部炎性反应㊁神经内分泌失常密切相关㊂在听音乐时,大脑旁边缘结构(如眶额皮质㊁海马旁回㊁颞叶)和双侧脑区(如海马㊁杏仁区)被激活,且高兴奋的欢快音乐和低唤醒的怀旧悲伤音乐影响不同的脑区[39]㊂徐乐娉[40]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研究音乐干预前额叶功能的机制,发现音乐可对人体前额叶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诱导人体进入深度放松状态㊂Z H O U WJ等[41]确定了从接收和处理声音信息的听觉皮层到充当身体感觉信号的中继站丘脑的路径,发现低强度的声音能抑制从大脑听觉皮层到丘脑后核和腹后核的谷氨酸能输入㊂2.3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是抑郁症发病机制之一,去甲肾上腺素(N E)㊁5-H T㊁D A㊁γ-氨基丁酸(G A B A)的活性和含量紊乱可导致抑郁的发生㊂程虹毓等[42]观察中医五音疗法对焦虑抑郁大鼠的影响,发现音乐干预后大鼠脑内5-H T㊁N E㊁D A含量减少,γ-G A B A含量增加,提示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的效果㊂张敏等[43]用中医五音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伴抑郁患者,治疗后患者大脑内一氧化氮㊁N E㊁5-H T含量增多㊂吕卫华等[44]用中医五音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发现治疗后患者血清5-H T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改善㊂袁斌等[45]发现针刺结合中医五音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可以改善大鼠不同脑区的5-H T㊁N E含量㊂2.4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 P A)轴是抑郁症研究的重点㊂研究显示,抑郁的风险与较高的早晨皮质醇(C O R T)水平显著相关㊂当机体受到刺激后,将信号传递到下丘脑,H P A轴功能活跃,使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 R H)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 C T H)㊁C O R T含量明显增加,而C O R T水平升高可减小海马体积,使抑郁症患者产生记忆认知障碍㊁睡眠障碍㊁情绪消沉等症状,且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会进一步损伤H P A轴的负反馈调节[46]㊂肖青青[47]用徵调音乐对心阴亏虚型大鼠进行研究,发现大鼠的下丘脑C R H及血清A C T H㊁C O R T浓度明显降低,说明徵调五音疗法可以通过抑制H P A轴过度激活起到治疗作用㊂研究发现,当人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脑内β-内啡肽分泌增加,可引起愉快情绪,从而提高疼痛的耐受程度㊁减少疼痛㊂2.5免疫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在压力相关疾病的病理改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慢性刺激会引起免疫应答,导致相关的创伤性损伤;心理应激可使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多,导致单核细胞增多症㊂慢性应激导致的持续的炎性反应和白细胞增多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之一㊂研究显示,集体击鼓可使脱氢表雄酮/皮质醇40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的比率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加;聆听休闲音乐,可明显改善体内干扰素-γ㊁C D +4T 细胞[38]㊂祁欣等[48]观察中医五音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影响,发现小鼠脑海马神经中白细胞介素-1β㊁白细胞介素-6㊁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及含量明显降低,5-H T 和N E m R N A 水平上升,说明五音疗法能提高机体神经免疫㊂研究显示,抑郁症发病可能与体内单胺类递质及其受体㊁神经内分泌㊁氧化应激㊁炎症因子㊁神经可塑性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49-50]㊂中医五音疗法通过声波共振㊁激发神经可塑性及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㊁神经内分泌系统㊁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等改善机体的功能㊂3 总结与展望当今抑郁症的诊疗仍是医学界一大难题,临床治愈率仅有27%[51]㊂目前,临床诊疗该病多为化学药物联合心理咨询,但抑郁症发病周期较长,常用的化学药物虽能收到短期良好疗效,但容易出现耐药性,而增加药物剂量又会增大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不高㊂音乐疗法在调畅情志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㊂大量研究证明,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有不错的效果,不仅可以改善原发性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态,还可治疗在其他躯体疾病如内科疾病(中风㊁失眠㊁心力衰竭㊁糖尿病㊁功能衰竭血液透析㊁慢性肠胃炎㊁慢性肝病等)㊁妇科疾病(围绝经期㊁产后等)及肿瘤并发症基础上继发的抑郁症㊂微观分子机制研究也显示,音乐能够通过其特定的旋律㊁节律与脏腑产生共振,激活大脑不同区域,影响神经递质㊁激素㊁免疫炎症因子的分泌,达到改善抑郁状态的目的㊂诸多学者进行的有益探索,为五音疗法的临床开展提供了客观证据,同时也给抑郁症的诊疗开辟了新的思路㊂综上所述,中医五音疗法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㊂未来的临床研究中,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进一步深入㊂①加强临床诊疗时中医辨证选曲,考虑患者的年龄㊁性别㊁音乐教育经验㊁人格特质㊁对乐曲的熟悉度及喜爱度等因素,采用视㊁听㊁唱㊁舞多种形式进行辨治㊂在虚实补泻㊁以情胜情㊁因势利导等治疗原则的指导下规范制定包括曲目㊁演奏乐器㊁表现形式等个体化音乐处方,以达到更好的共鸣效果㊂②加强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机制探讨和规律总结,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疗效更有说服力及获得更多学者的认可㊂③中医五音疗法与针灸相结合,以增强疗效,或丰富中医五音疗法的诊疗形式㊂现有研究表明,针刺与中医五音疗法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较单一治疗方式更佳[12,52]㊂针刺督脉㊁手少阴心经㊁手厥阴心包经㊁手足阳明经等穴位能够开窍解郁㊁醒神调神㊁振奋正气,且中医五音疗法具有疏肝解郁㊁调畅气机㊁激发阳气的作用㊂择时施乐与施乐时长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研究[19,29]㊂参考文献[1]HU A N G Y Q ,WA N G Y ,WA N G H ,e ta l .P r e v a l e n c eo fm e n t a l d i s o r d e r s i nC h i n a :a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e p i d e m i o l o gi c a l s t u d y [J ].L a n c e tP s y c h i a t r y,2019,6(3):211-224.[2]L UJ ,X U XF ,HU A N GY Q ,e t a l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d e pr e s s i v e d i s o r d e r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i nC h i n a :a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y [J ].L a n c e tP s y c h i a t r y ,2021,8(11):981-990.[3]郜彦鑫,王帅,王秋月.‘黄帝内经“中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9,48(5):69-70.[4]艾茜.中医五音疗疾述略[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8(4):68-70.[5]朱杰.说 乐 :音乐治疗与中医药[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38-39.[6]成郅潼,蒋筱,黄洁雯,等.中医五音疗法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3):122-125.[7]包小英,王红霞,杜小正.角调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6):870-872.[8]黄华.中医五行音乐在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9):183-184.[9]宋大迁,安娜,熊盈,等.基于中医 五态人格 学说应用五行音乐疗法对安宁疗护对象抑郁状态影响的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4):75-77.[10]张绍华,王玉龙,肖鹏.五音疗法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2019,41(5):35-37.[11]王宁. 五音调神 法治疗中风后抑郁(轻中度)患者的临床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12]罗金发,赖忠涛,朱庆军.五音疗法联合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30例[J ].现代中医药,2020,40(4):56-59.[13]裴蕾,徐明,朱雨晴,等.子午流注择时五音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2020,42(20):2721-2724.[14]杨菊丽,李玉华,赵黎萍.角调音乐疗法对抑郁症失眠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1,32(7):50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
中医药在抗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抗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抗抑郁症的治疗中不断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医药在抗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成果。
一、中医药理论基础及抗抑郁作用机制中医药理论认为,抑郁症是由情绪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基本原则是调整情绪、平衡阴阳、和谐脏腑功能。
中医药具有温和而综合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在抗抑郁作用机制方面,中医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如补充缺乏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缓解抑郁症状。
同时,中医药还可以减少脑内的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
二、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与西医药物常常结合使用,共同治疗抑郁症。
中药常用于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整体气血状况,而西药则用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一种常用的中药是丹参,它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脑部代谢。
临床研究表明,丹参与常规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症状,并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另外,针灸也是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循环和神经功能,从而缓解抑郁症的症状。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在抗抑郁症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并且几乎没有副作用。
三、中医药在抗抑郁症研究中的挑战及前景尽管中医药在抗抑郁症治疗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次,在临床实践中,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等问题也需要探讨。
此外,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显现,这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然而,中医药在抗抑郁症治疗领域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随着对中医药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医对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中药配方。
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近年来,抑郁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治疗抑郁症,中医与西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探索出了各自的治疗方法与理论。
本文将对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探讨。
一、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中医治疗抑郁症注重整体调理,认为抑郁症是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和精神活动异常引起的病症。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按摩治疗等。
在中药治疗方面,研究者们发现有许多中药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如柴胡、酸枣仁等。
这些中药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消除脏腑功能失调,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同时,一些中药还可以增加神经递质的含量,调节患者的情绪。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并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抑郁症状,并且具有较好的持续效果。
此外,中医按摩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
按摩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和气机,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按摩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西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西医治疗抑郁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抗抑郁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见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提高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缓解抑郁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如失眠、头痛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心理治疗是西医治疗抑郁症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
心理治疗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不合理思维和行为方式来缓解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心理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三、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这种综合治疗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提高治疗的效果。
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思考困难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机制。
本文将阐述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历史与现状,并通过实验方法与结果,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优势。
中药复方是根据中医理论,由多种中药组成的药剂。
早在汉代,医书《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许多研究证实了中药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
例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经典复方药剂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选取了两种中药复方药剂,分别为疏肝解郁胶囊和丹栀逍遥散。
通过筛选和鉴定药物成分,设计了实验药物并进行了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
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复方药物,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
治疗时间为8周,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疗效。
经过8周的治疗,疏肝解郁胶囊和丹栀逍遥散均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治疗组在HAMD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药物剂量和用药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
其中,疏肝解郁胶囊在改善情绪方面尤为显著,而丹栀逍遥散在改善睡眠和焦虑方面表现出优势。
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可能涉及多方面。
中药复方可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如疏肝解郁胶囊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缓解抑郁症状。
中药复方可以调节神经递质代谢,如丹栀逍遥散可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中药复方还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发挥疗效。
与西医治疗方法相比,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具有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等优势。
虽然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仍是西医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往往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便秘、嗜睡等。
而中药复方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长期使用无明显副作用,因此更适用于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探讨了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机制,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多样且积极。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综合调理,强调平衡身体的阴阳和五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近5年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一些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能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减轻焦虑等。
近年来,一些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草药可作为抑郁症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白芍、当归、柴胡等中草药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一些中药复方也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逐渐增多。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针灸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
承认、足三里等针灸穴位被发现对缓解抑郁症状有效。
针灸还可以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脑功能,对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心理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中医心理疗法强调平衡心身,通过调节情绪、改变心态、提升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近年来,中医心理疗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疗效。
传统的中医心理疗法如“抚心”、“活络通神”等被发现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症状。
中医药的辅助作用也得到了重视。
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医药和西医药物相结合,能够综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显示,中医药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抑郁症中有较好的疗效。
近5年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积极。
中医药、针灸、中医心理疗法等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得到认可,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疗效。
未来,中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还需继续深入,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医学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抑郁症
是因为情志不舒所致,而情志是与脏腑相连,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注重调整情绪的同时,
也需要对相关脏腑进行治疗。
以下是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1.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传统中药治疗抑郁症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表明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和
生理症状,不过需因人而异,根据个人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中药方。
最近的研究表明,
复方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一中药治疗,因为抑郁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单一药物
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
气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康保健方法,它通过特定的呼吸和自我按摩等方法,改善人
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最近的研究表明,气功可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疲劳、失眠等,且毒副作用低。
不过需要注意,气功的效果依赖于操作人的技巧和患者的
自我控制能力,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一定的风险。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疗法可以对抑郁症进行有效治疗,但是需要因人而异,选择针对
性较强的中医疗法。
此外,我们需要多方面的进行研究,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抑
郁症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的帮助。
抑郁症患者中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观察

抑郁症患者中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观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目前,西医治疗抑郁症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但药物治疗存在副作用和耐受性问题。
与之相比,中医药治疗在治疗抑郁症中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患者中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观察。
抑郁症的中医病因观中医学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因素和环境影响等有关。
中医认为,情绪因素对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情志不畅会导致心气郁结,从而影响气血流通,最终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中医药治疗抑郁症通常通过调整人体内阴阳平衡、活血化瘀以及缓解压力等方面来达到疗效。
中药方剂在治疗抑郁症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药师会采用不同的中药组合来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曾草、白芍、川芎、茯苓等。
这些中药通过调理人体气血,改善情绪状态,并逐渐缓解抑郁症症状。
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观察在临床实践中,不少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结果是积极的。
中医药的治疗方式和西医药不同,着重调整人体的整个状态,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与西药相比,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副作用较小,不会导致依赖性和药物耐受性的产生。
此外,一些研究也得出了正面的结果。
例如,一项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中医药治疗组的患者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对于仅采用西医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医药结合的治疗方式更能缓解抑郁症状。
然而,要评估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及长期随访数据来支撑。
因为抑郁症的原因多样,治疗也需要个体化,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针对抑郁症不同类型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以实现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在抑郁症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相对于西医药,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更偏重整体调理,帮助患者改善身心状态,减轻抑郁症症状。
然而,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撑,并且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随着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各种治疗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本文将阐述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精神病”初发因素是脏腑功能失调(如肝、脾、肾功能紊乱等),导致脑磁场紊乱、情绪失调、神志痴呆、行为异常等症状。
因此,中医药通过平衡人体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调整人体内在环境,使其恢复正常。
同时,中医药强调“以御病者,先御肝”,即将调节和治疗重点放在肝脏上,因为肝主情志,不仅能影响精神状态,还能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
以上理论为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提供了基础。
二、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证明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很好,这得益于中医药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独特的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下面将就各个方面简单介绍。
1.中药方剂治疗神经质、失眠症、焦虑症等通过临床实践,中药方剂已经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可行方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物学分会制定了《中药治疗精神障碍常用方剂标准》,旨在规范中药方剂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有“安宫牛黄丸”、“逍遥丸”等方剂,能够有效地缓解神经质、失眠症、焦虑症等症状。
2.针灸治疗神经症、抑郁症针灸作为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已经被证明对治疗神经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针灸可以促进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平衡,维持寻常模式,促进神经细胞和大脑皮质的生长和分化,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和认知能力,还能对治疗癫痫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推拿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推拿作为一种手法治疗,其目的是改变人体的气血流动和阴阳平衡,通过调整体内器官的功能,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
推拿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等症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态和情绪。
三、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新进展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是新的进展和研究也在不断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持续反复发作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过低等精神症状,同时可伴有食欲和性欲减退、言语动作减少、易疲劳、失眠、头晕、头痛等躯体症状。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抑郁症取得明显进展,总结如下。
辨证分型:现代研究获得突破
证候是中医辨证治疗的根本和基础,有关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也在不断展开,有望为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新证据。
肾虚肝郁证:肾一精亏一阳虚一气虚一肝一气郁(滞);肝郁脾虚证:气郁(滞)—肝一气虚一脾;脾肾两虚证:肾一精亏一阳虚一气虚一脾;心肾不交证:肾一精亏一阴虚一火热一心;气血两虚证:气虚一血虚;痰瘀互结证:血瘀一痰湿;气虚血瘀证:气虚一阳虚一血瘀;心肝火旺证:心一火热一肝。
辨证论治:抑郁症治疗重要策略
中医治疗抑郁症自拟方多以疏肝解郁为主,包括传统方
剂、疏肝解郁方剂与健脾养心安神方剂等。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中医治疗抑郁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肝气郁结:精神抑郁,情绪低落,失眠,胸闷,胀满,不思饮食,腹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弦。
辨证: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情志刺激,使肝失调达,肝气郁结。
方药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5g,香附10g,川芎10g,郁金10g,青皮10g,琥珀3g(冲服),甘草3g。
痰气郁结: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呆滞,心烦不寐或多虑多疑,烦与人言或独居屋中,不愿外出,生活懒散,不思饮食,大便溏软,舌苔白腻或浊腻,脉象弦滑或滑数,或濡滑。
辨证:思虑过度,所愿不遂,肝气被郁,脾失健运而生痰浊。
方药为顺气导痰汤加减:木香10g,郁金10g,半夏10g,陈皮10g,制胆星10g,茯苓10g,香附10g,菖蒲10g,厚朴10g,佛手10g,甘草3g。
气虚痰结:情感淡漠,不动不语,甚者呆若木鸡,目瞪如愚,傻笑自语,被动行事,灵机混乱,妄见妄闻,自责自罪,面色萎黄,食少便溏,尿清,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腻,脉象细滑或细弱。
辨证:得病日久,正气亏虚,脾运化无力而痰浊益甚、痰结日深、心
窍被蒙。
方药为四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5g,半夏10g,胆南星10g,橘皮10g,枳实10g,菖蒲10g,竹茹10g,甘草6g。
心神惑乱: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心中烦乱、心中不安或产后抑郁,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动、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重者出现幻觉、自杀等一系列症状。
辨证:五志过极,心气耗伤,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或产后气血亏损。
出现脏躁等证。
方药为甘麦大枣汤加味:甘草10g,小麦20g,大枣10g,炒枣仁15g,党参10g,紫石英10g。
心脾两虚:多思善疑,纳差神疲,头昏。
健忘,心悸失眠,夜寐多梦,心悸胆怯,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自汗或食后腹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忧愁思虑,日久损伤心脾,气血生化不足。
方药为归脾汤加味:党参12g,白术12g,黄芪12g,炒枣仁15g,远志15g,木香12g,佛手12g,郁金12g,朱茯神12g,龙眼肉12g,甘草3g。
血行郁滞:精神抑郁,胁肋刺痛或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身体某部有发热或发冷感,皮肤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脉弦或涩。
辨证:气机不畅,血行郁滞。
方药为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2g,生地12g,川芎12g,赤芍8g,牛膝12g,
桔梗6g,柴胡3g,枳壳10g,甘草3g。
中药治疗抑郁症文献统计:从肝论治者以疏肝解郁为主,多使用柴胡、郁金;其次使用柔肝补血的芍药、当归。
虚实结合疏肝行气用柴胡、郁金。
健脾养血安神药茯苓、当归。
以失眠为主诉者多用酸枣仁、远志,用香附加强行气作用,枳壳行腹中气滞,白术健脾。
气郁日久致血瘀,多用川芎、丹参。
从“痰”论治者多用半夏、石菖蒲。
部分药物作为臣药或者佐药使用,如作为安神类药物的合欢花,常配合远志、酸枣仁。
中医认为“郁久化热”,所以使用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如丹皮、栀子、生地。
久病多虚,故多用补气药物,如黄芪、山药。
郁久化热伤阴,故多用滋阴类药物,如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