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小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与反思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与反思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概念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掌握。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对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掌握,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带动整个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这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也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所在。
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
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地加以学习。
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3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3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1在本次的学习中,我得到了很多有收获。
如今就我在学习中的一些看法来作一下总结:在培训中建立共同愿景。
老师的共同愿景是提高专业素养、实现专业进展。
培训是老师实现专业进展的捷径。
为此,各学校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主动开展校本培训,把培训目标和老师专业进展的共同愿景紧密联系,使老师的切身利益和学校进展、培训目标的达成等休戚相关,鼓舞老师追求卓越,促使他们争当“教育家”。
1.通过培训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老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同学的学习主体地位,敬重同学的主体性,为同学的自主学习制造条件;要由学问的传递者转变为同学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自主探究,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反思性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发觉自身缺乏,改良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要争当课程开发者,不做课程的消极接受者、忠诚执行者,而要参加课程开发,获得专业进展的机会,加快专业成长步伐;要成为讨论者,讨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既探究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可行途径,又力争把胜利的教学阅历上升为教学理论。
2.通过培训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学校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展。
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必定要求中学校老师实现自身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详细说,就是要通过培训促使老师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由阅历型转向创新型,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学问型转向综合学问型,由注意学问传授型转向素养培育型,由传统的个人奋斗型转向现代的团队合作型。
3.通过培训加快专业进展。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阔老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我们要通过培训促使老师拓展专业学问,加深对课程学问、同学学问和教学学问新内涵的深刻理解,拓宽自身在人文、科技、环保等方面的学问,向学者型老师进展;促使老师提升专业技能,重点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提高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力量,提高问题解决及行动讨论的力量,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力量,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进展的力量;促使老师健全专业情意,确立为同学进展服务的观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教育抱负,规范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阶段性小结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并大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力度。
一、观念转变是“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决条件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放在首要地位,这是“整合”的先决条件。
学校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是“整合”的带头人。
学校领导高瞻远瞩,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从硬件投入到软件建设、从人员培训到管理应用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校网络系统,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组,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与奖惩机制。
课题组作为课题的具体实施者,其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败。
所以在本课题开题之前就制订了课题研究制度和考核制度。
每月的第四周星期四是课题组集中学习的时间,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研究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学期考核总成绩计算。
教师是“整合”的实施者。
通过近两年来的培训,我校教师,特别是本课题组的成员已经改变旧的学科观念,都能有意识的思考信息技术在本学科的融入,并努力探索实践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此外,广大教师也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并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找准切入点,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
二、硬件条件是“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硬件水平只是一个投入问题,但没有硬件,整合只能“纸上谈兵”。
我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制定《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时,学校就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努力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教育科研实验课题,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充分的保证,大大推进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2012.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我感受比较深刻,其主要观点有:一、信息技术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唯一途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显其重要性,更受教育者的青睐,实质也在教学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
1、以新课程倡导的主流理念指导;2、学科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3、课程教学为核心整合;促进传统教学结构的变化;5、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整合的常见误区:(一)、在技术世界的迷航。
1、技术排斥观。
2、唯技术主义,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3、大而全的完整课件。
4、关注课件而不关注教学过程。
5、不堪重负的复杂开发工具。
6、从课件中心信息化教学环境。
7、对技术可能的负面影响恐惧。
8、过多的多媒体展示。
9、技术特色组合不当。
10、局促的课室环境。
11、以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
(二)、错误理解学生主体的误区。
1、以信息作为知识。
2、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3、课堂拓展的迷失。
4、无效的协体。
5、主题绝对化倾向。
6、游离于群体之外的差生。
7、对话的迷途。
8、无边界的自主。
9、无需动脑的探究。
(三)、教师主导地位的错位。
1、教学目标不准,书写不规范。
2、知识中心论。
3、教学情景建设偏离教学目标。
4、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5、课时安排壁垒。
6、过度重视知识。
7、公开课情结。
8、从教案到教学设计单元包。
9、不知所措的教师。
(四)错误认识教学资源。
1、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它资料。
2、只重视物质资源,忽视人力资源。
3、课堂上大海捞针。
4、教育资源建设类型的转变。
5、教育资源建设渠道的单一。
6、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知识财产。
7、教学资源管理方式原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启发。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从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存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和软件等工具,将教学内容更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通过使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教育软件,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更加丰富多样,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其次,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习理论知识,而缺乏对知识应用和实践的培养。
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虚拟实验等工具进行实践性学习。
例如,在物理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电路模拟软件进行实验,观察电路的变化和测量电流电压等实验现象。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有关实验的资料和视频,进一步拓宽了实践性学习的范围。
再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
传统的学习模式以个人为中心,学生单打独斗,缺乏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和社交平台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例如,在数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和数学软件进行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讨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不仅让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更让我明白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享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展示系统等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的前期预习和课后复习上,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资源的在线搜索和获取。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VR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实地考察等现象模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实验原理和实地考察内容。
而在教学的评价上,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作业、在线测验等方式,方便快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学带来了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设计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可以使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富有创意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在数学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程序进行数学问题的求解,在科学课程中我们可以运用VR技术进行实验模拟,在英语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交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和方向。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教学资源。
再次,要合理安排信息技术的使用时间和场地,确保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体会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优点:一、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课程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有助与实现课程目标。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可以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知识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促进积极思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赢得教学时间,可在有限时间里补充背景资料,收到更好的教学效益。
通过计算机在短短一节课内,可把图示纲要线索,知识结构体系,教学难点、重点,连同现实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揉入课件中,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这样,学生不但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深透,还扩大了信息量,还能有时间展开更有意义的讨论,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练。
二、坚持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整合,可以进行互动式的分层教学模式,提供更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现代教学实行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
现在许多教师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把先前的“人灌输”变成了“电脑灌输”,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脱离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初衷。
在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以学为主”的课件或构建资源库。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合理设计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提供学习资料、设计问题,设置相关链接或热键。
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心得体会
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心得体会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如何有效地将其融入到课程中,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研讨活动,获得了许多收获和体验。
首先,我惊叹于信息技术的强大能力。
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学习者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可以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地图中,亲身感受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貌等,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
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可行性。
其次,我深知信息技术能够增强学习目的的达成。
在我的课堂中,我曾经运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英语时,展现他们的发音、语调和语速,通过语音和视频,将学生的发音和词汇联系得更加紧密,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并且,因为这种多媒体的方式,学生们的表现也更加积极主动,因为他们只需点击一下,就能够进行学习。
这次经验让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全面的学习帮助,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能够更好地被达成。
第三,我得知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评价。
在课程整合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与教学方法、内容和学习目标紧密地结合,使学习者能够获得更为客观、深入、全面的评价,促进他们真正地掌握知识点。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这种好处,学生们能够获得更为准确和有力的帮助,也能够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水平。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如何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等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目标和学生特性,更好地选择并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总之,通过这次研讨,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看,我所教授的科目都是与现代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领略其中的奥秘,必须拥抱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体会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它视为一种“教学工具”、包括“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辅助工具和探究工具”等,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和最低层次。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现成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选择出与自己课堂相关内容,用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也可组编成讲演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及图表、动画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形象地设计了一个课件,首先用静态设置了一个大草原的画面,将草原上的马、牛、羊、狗等各种动物制成三维动画,再模拟各种动物叫声添加上声音,以及这些动物赖以生存的草地。
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
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牛的声音,便脱口而出“cow”;听到马叫的声音便说“horse”;听到羊叫的声音便说“sheep”;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og”。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门非常实用和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也通过课程的实践环节,深入了解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信息技术对课程的整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语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和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生动的图片和声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和句子的含义。
在数学课中,教师可以使用数学软件和在线计算工具,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表达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提出科学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
在作文课中,学生可以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再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助于促进课程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节奏,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风格和难度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例如,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实践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在语文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工作总结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工作总结课题工作总结《新课程标准体系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技术整合的深入研究》课题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今教育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内容,它能促进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革。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研究,是课程整合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尝试,是一个学科教学中全面整合信息技术的实验。
它将对其他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提供诸多可借鉴的经验。
研究过程:本课题在2006年已开展了一年的研究,今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根据课题立项时的计划,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将第一年实践出的有效整合方式、有效整合技术应用于每一次课中。
为更为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需要建设校本学科资源库,因此,今年的课题研究重点就是建设校本学科资源库。
商品化的资源库有很多,但它们往往只是将大量的、有用无用的资源呈现出来,并未能教学的需求进行优化,使得每一次课能方便地使用,并且这些资源库内容往往也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变化。
通过今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高度整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高质量快速制作课件的方法和多种工具。
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程,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完成。
因此,课题组在组长的规划下进行了分工:组长玉以戎负责课题全面工作,着手准备课题研究报告的的撰写,规划校本资源库以及参与部分课件及资源的准备工作;熊桥胜负责高一、高二年级新课的课件制作的组织工作;吴筇负责会考总复习部分的课件制作组织工作;陈明菲、陈伟鹏负责配套课堂练习素材资源的准备工作,并参与部分课件制作工作。
由于我校人事的变动,本年度最终课题组成员变成了5人,因此使学科校本资源库建设比预期需要更多的时间。
在课件制作上,不断突破技术难关,筛选出了各类课件制作最有效的工具软件,使得课件水平得以提高。
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篇1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我国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建构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就没有今天的广泛影响,它可以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3、转变思想,寻求学科教学新途径。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
”这是我幼年上学时,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
那时我觉得老师必须是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同时他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必须是他精通的,只要跟着老师学他所教授的知识就可以了。
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就能完全适用了,应该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只要教给学生找水、舀水的方法,其它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了。
2024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
2024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2024年,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和前景。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了解了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我从课程中学到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和网络等相关知识。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信息技术的本质和作用。
我学会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工具,熟悉了常用的办公软件和教育软件。
这些基础知识为我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学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设计优秀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我学会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
我还学会了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和学习管理系统,实现在线教学和学习的便捷与高效。
通过这些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我在课程中还学习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我了解了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将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主题化、情景化的教学活动。
我还学会了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程评价,通过在线测验、学习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这些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我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
我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了生动有趣的课件,并组织学生们用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
我还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了网络辅导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培养了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
总体而言,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紧密联系。
2023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学习体验。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逐渐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现代教育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信息技术辅助的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
信息技术与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合理的整合,可以使课程更加有趣和生动。
在学习中,我熟悉了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虚拟实验室等。
这些工具和资源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学习反馈等各个环节中。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呈现精彩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在数学课上,我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我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再次,我学到了如何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说,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应和学习效果,进而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学习日志、作品展示等。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实践中,我会根据课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此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也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第一阶段:教学设计活动经教导处、信息处、各教研组长检查,确定全体教师进入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评比中。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活动经教师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后,从9月5日起,到9月20共进行了15天的课堂教学实践课活动,学校里组织此次活动的领导小组成员共8人,对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教学实践评价。
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迟建波、李立梅、祝艳清等教师工作负责,放弃休假加班加点,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后信息处建立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程,展示教师了参赛内容。
此次活动对学校整合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从教师的实践课来看主要有以下的优点:教师已经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一,能够有意识地渗透信息意识的教育。
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理念,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教学过程之中。
在导入、讲解、提问、直观演示、多媒体使用、总结和评价学生等环节,参加实践活动均展示了自己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
大多数教师能够体现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研究性和反馈及时的优势,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作用。
课中大多数教师虽然仍采用PPT文档,但配合活动后应用的层次有了较高的提升。
如“放飞自信”一课中,一幅静态的图像通过活动的实施、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做到了技术与知识的有机整合。
可以看到教师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课件,只要有效的设计好学生活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也说明PPT文档仍可以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主流。
在开设的18节实践中教师均做了精心的准备,课程资源丰富,手段多样化。
如:“滑动变阻器”采用了仿真物理实验软件,“物理实验专题”和“抛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网络教学方法,“圆锥曲线中的对称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称与旋转的复习”等采用了几何画板,此类运用充分发挥媒体的交互性作用,凸现学生主动参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得体味篇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体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体味姜华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作用在于构建一个学生学习的多维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现代教学改革创新有密切的关系,使现代教学理论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示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
基于多媒体项目的学习是一种让学生获得项目设计,计划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教与学的方法,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是一种思维工具,学习工具,任何思维和学习活动,无论哪个学科都离不开语言。
但是小学孩子由于年龄特征,比较好动好问,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认真端正的学习课本知识,因此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以其直观性,综合性,将课本中枯燥烦琐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但也不是任何环节都能由多媒体来实现的,也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这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而定。
如果整个教学过程都由多媒体来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而抓不住知识的重、难点。
普通来讲,多媒体应使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在拓展阅读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课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推荐1—2篇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选读,将课内知识有机的向课外延伸,更使学生学以致用,用自己已有知识 再去吸取更多的未知知识,既温故又知新,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检验学生学习过程,一举数得。
面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我在参预的同时也有所困惑:到底如何运用才干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更有效的整合?真正切实提高课堂35分钟教学的实效性?不是为了要用而用呢?如何更好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希翼在今后的实践中能不断探索,不断获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体味1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作用在于构建一个学生学习的多维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现代教学改革创新有密切的关系,使现代教学理论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示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于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得体会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将讨论学习信息技术与融合的个人心得体会。
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是无所不在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是必要的。
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兴趣与动力,支持和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在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获取知识和信息。
以下是我在个人使用中总结出的一些使用技巧:1.在线学习: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网站、微信公众号、知乎等优质的创新平台,进行学习与探索。
2.学习工具:使用一些工具,比如Evernote、OneNote、印象笔记等可以使我们更加方便地管理自己看过的文章链接、笔记、提醒与清单。
3.辅助工具:一些辅助工具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比如Anki、Quizlet等背单词的软件,还有语音助手、翻译助手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畅地和更多的人沟通。
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方法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教育融合的关键,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1.录音、录像软件:在课堂上使用录音、录像软件可以使学生掌握课后内容。
2.制作互动教材:利用PowerPoint、“百度文库”等软件制作形式多样的PPT,使学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互联网课程:使用盛教云、思维谷等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互联网学习机会与更多的学习资源。
4.手机应用:利用手机应用,比如研究生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等有价值的软件,控制学习进度和知识点等。
总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必须将技术融入实际教学过程,考虑到学习的细节,利用好一些工具和平台,将教学内容与既有的技术完美结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门课程对于我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习了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软件,如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制作工具、网络教学平台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和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还学习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的主要问题,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在课程整合方面,我学习了如何整合信息技术和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在线教育资源,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广度。
最后,在实际教学中,我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即时反馈和评估、促进学生合作与沟通等。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收获。
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的必要性。
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教学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个人总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个人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是本专业第四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关于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课程的特点、对课程的建议的总结有以下几点:知识与能力:一、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和内涵。
在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大势所趋,是改变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虽然学科专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定义有不同的意见,但是通过本学期的课程,我对其有了自己的认识,为以后的具体实践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掌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的讨论以及课后学习资料的学习,接触到了很多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如基于资源、任务驱动、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等等。
由此基础,为后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教学设计提供了方向。
三、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资源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有机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原理与具体操作,了解了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库以及学习系统,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资源设计与整合的能力。
四、能够运用技术整合做出自己的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以一个较长的周期进行小组合作,将教育基于与课程整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既是对课程的有效复习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实践,提高了专业素养,锻炼了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我想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应用所学知识逐渐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同时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
课程的特点:一、课堂氛围良好。
本课程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具体的案例,在智慧教室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整个课程的学习,有效的调节了课堂气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让课堂更有活力,同学们的表现也很积极。
二、课程结构完整。
整个课程是按照课前预习课堂研习以及课后复习的结构开展的,老师提供了很多的课前学习材料,在课堂开始时也会有相应的小测试,有效的评价也是对同学们很好的监督,但是需要反思的是我偶尔会忘记查看网上的学习资料,习惯用课本预习,因此也错过了一些内容,希望在后面的学习中改正这个不好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简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研究”是由29中学承担的区级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题成果推广实验研究”子课题。
它是我校根据已有的研究基础,针对学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积极申请参与的科研课题。
我们希望在29中的指导和其他参研学校的帮助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二、研究足迹
本课题从2006年4月开始实施到现在,在29中的悉心指导和
大力支持下,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撰写研究方案
申报参与课题推广研究实验后,我们及时撰写了研究方案,并在29中的指导、督促下几次修改,直至最后定稿。
(二)开展课题培训
在学校课题组论证方案的同时,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启动了课题
培训工作。
1、课题主研人员
课题主研人员的培训对研究的实施至关重要。
除了认真参加29
中组织的课题培训活动,我们还通过校内的研究例会组织大家学习总
课题组方案,并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让主研人员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
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2、全体参研教师
(1)通过完成29中和我校分别设计的课题调查问卷,了解教师信息技术实际水平及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程度,制定培训内容。
(2)学习29中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成果,并通过浏览其校园网站丰富参研教师的理论储备,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及目的。
(3)学习学校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的、任务、进程。
(4)设计假期作业,促使教师们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文字录入、上网查阅、电子备课、网络交流等)
3、全体学生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我们利用国旗下专题讲话、班队活动、红领巾电视台等途径向全校学生介绍了这一课题,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做研究的主人。
(三)实施课题研究
1、确定参研教师分组
我们把教师分为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三个大的研究组,每个研究组又根据年龄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分为A、B、C三个小组,对每个组提出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
如,50岁以上教师,希望他们最低程度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交流、写论文,会上网查阅资料,会使用资源平台上的课件;对中年教师,希望他们在达到老年教师的基础上,会从网上下载资料,会运用幻灯片制作简单课件;对青年教师,则希望他们能尽快掌握制作个人网页的技能。
个别能力强的教师还可以学习运用Flash技术,制作动画。
2、在参加29中组织的多次培训过程中相机穿插校内培训,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科教学内容逐步走进微机室,借助信息技术教师的辅助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们也因此初步具有了跨学科备课的意识。
3、鼓励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中,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攥写相关论文、案例、研究随笔等。
4、积极参加29中组织的课题研讨会,及时反馈研究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
5、引导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并教会他们一定的技巧,主动自觉地抵制不良网站的影响。
三、研究反思
课题研究中,我们积极探索,虚心学习,努力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一)我校在硬件上还有许多没有完善的地方,如校园网站的建设、资源平台的建设、电教设备的投入等还比较薄弱。
(二)我们在软件上也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网站管理与制度建设、班班通的不断完善等等还有待加强。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还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学习的能力也还有待加强。
目前,在上级有关部门和29中的帮助下,这些不足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四、后期工作
(一)完善校园网站建设,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家长和社会能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学校并参与学校建设。
(二)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赛课及论文比赛,共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佳途径。
(三)承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现场会,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
(四)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径与策略,丰富研究内涵。
(五)强化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资料的
收集、整理,在扎实有效的研究中努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研究”已经迈出了艰难而又坚定的一步,我们坚信,接下来的探索一定充满艰辛却又满含甘甜。
在此,中山小学全体师生感谢各级领导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厚爱,感谢29中给了我们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平台,感谢你们的倾力指导,也感谢参研学校对我们的真诚关心。
2007年3月20日</S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