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芦花荡导学案
2《芦花荡》导学案
执笔:刘云丽审核 案编号: 课题【学习目标】1、 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2、 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3、 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学习重点难点】1. 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2.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3.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知识链接】 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 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 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 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 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环境描 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 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 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小说中 典型人物的解说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 "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 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 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 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 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中社会和环境的关系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 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 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 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 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 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 “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八年级语文第2课芦花荡导学案新人教版
《芦花荡》导学案【学习目标】一、复述故情形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二、领会文中景物描述的妙处,提高描述的能力。
3、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歌颂,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故情形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明白得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
探讨景物描述起了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
1913年诞生,1944年去延安,其间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
文艺界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旗帜,视为“荷花淀派”的要紧代表。
《白洋淀纪事》是最负盛名和最能代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二、写作背景: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的三千余道。
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搜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
孙犁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美故事,如《荷花淀》等。
3、文体知识: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情形节和具体的环境描述来反映社会的一种文学形式。
小说三要素:①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点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
②情节。
一样此较完整,往往有开端、进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③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描述和社会环境描述两类。
它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进展情节、渲染气氛效劳的一、朗诵课文,这些小小的字词你必然能顺利过关!疟()子寒噤()仄歪()泅()着飒飒()提防()蹿()2、借助资料书,把握本课的相关常识。
《芦花荡》的作者是__________,选自《》,本文是他的“__________”,他的另一篇小说是《荷花淀》,写作年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一起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质朴,充满诗情画意。
2《芦花荡》导学案
2《芦花荡》导学案自主导学预习与交流自读自悟文本,20分钟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作家、作品及文章的背景资料。
自主积累:生字雅词。
自我感悟: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同组对子交流:相互批阅、评定等级,初步探讨发现的问题自主探究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情节,把握“老头子”的英雄性格,理解小说的主旨。
2、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习老英雄的爱国精神,培养自己真挚的爱国情感。
初读文本,理清情节。
学法: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简洁生动地复述出来。
2、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品读文本,环境赏析。
学法:1、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找一找,画一画文中描写芦花荡景色的句子。
2、在景色描写的句子旁边进行旁批,说说你对芦花荡的印象。
3、抗日战争是如此残酷,作者为什么要把如此残酷的战争置于这种如诗如画的环境中来描写呢?品析文本,人物赏析。
内容:感受老头子形象的苦难美。
学法: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2、老头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作者果写一个无名苦难?研读文本,语言精析。
内容:品味小说语言质朴,为人物形象服务。
学法:找到体现老头子性格的语句进行赏析。
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内容:古代诗词中,描写战争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
合作探究A.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成要,用红笔相互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遇到的疑难问题。
B.小组讨论:1、组内交流任务完成情况。
2、组内讨论解决自读疑问。
C.准备展示:1、抽签,确定本组展示内容和顺序。
2、预展,安排任务,组内小展示。
3、板书展示方案(工整)。
展示提升初读文本,理清情节。
选题小组学生展示→点评小组点评序幕(1-8):老头出入被监视的苇塘(老练机智)开端(9-19):苇塘(女孩)掩护,护送女孩(自信自尊)芦花荡发展(20-54):芦荡中大意,女孩受伤(自责发誓)高潮、结局(55-63):痛打鬼子,苇塘歼敌(报仇解恨)品读文本,环境赏析选题小组学生展示→点评小组点评小结:文笔清新自然,婉约韵致,这就是“荷花绽派”。
《芦花荡》导学案
举例解释:
-对于情感的深入理解,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字里行间捕捉作者的情感变化,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这种细腻的情感。
-在分析修辞手法时,教师应通过对比不同文段的例子,帮助学生识别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在信息提炼和整合方面,教师应设计相关练习,如概括段落大意、制作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形成清晰的理解和思考。
-在写作实践方面,教师应提供指导,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指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芦花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个地方,让你至今难忘,想要与人分享?”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芦花荡》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美好。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景物描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芦花荡》导学案篇一一、整体把握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
“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
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这不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
老头子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
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
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
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
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芦花荡》导学案(含答案).doc
二芦花荡【学习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3、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
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2、走近作者:孙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记事》等。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景。
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孙犁(1913. 5. 11[1]-2002, 7. 11),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⑵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
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
“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
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学议自学1、给加点字注音。
疟()子寒噤()仄歪()阴惨()泅()着飒飒()2《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芦花荡》的姊妹篇是(《风云初记》《荷花淀》)。
3.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2 芦花荡学案
界首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主备:何厚荣班级姓名2 《芦花荡》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2、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学习重点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学习难点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学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
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课时安排: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界首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主备:何厚荣班级姓名1.辨明字音:提防..( ) 竹篙.( ) 苇.塘( ) 疟.子( )寒噤.( ) 吆喝..( ) 蹿( ) 仄.歪( ) 扒( ) 飒( )转弯抹.角( )辨析词义:寒噤:(因寒冷而哆嗦)仄歪:(倾斜、歪斜)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三、美点大追寻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四、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初二语文导学案-2芦花荡导学案及答案
第 2 课芦花荡(第1 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寒噤、仄歪、转弯抹角、张皇失措、提防”等词语。
2.了解小说情节,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3.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细心体会文章充满水乡气息、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及作用,并能仿写。
【体验学习】【基础演练】1.给加点字注音。
寒噤.()仄.歪()蹿.()央.告()莲蓬..()穿梭.()拐弯抹.角()张皇失措.()疟.疾()疟.子()提.防()2.解释下列词语。
穿梭:飒飒:提防:转弯抹角:能耐:央告:3.理清故事情节。
(学法指导:明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新知探究】探究:环境描写孙犁《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请从小说中找出精妙的景物描写,揣摩其作用。
(学法指导:想一想作者是什么时候作景物描写的,作者又是怎样写景的。
)1.作用:2.作用:【综合提升】细细欣赏完《芦花荡》优美的语言后,请你也选择一个角度仿写一段景物,并说明你所写的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当堂检测】分析下列两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学习反思】我们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走进作者:孙犁,1913年4月6日出生,河北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
《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够代表其风格的一部作品。
文章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芦花荡【导学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的主题。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在齐鲁大地,充满了传奇色彩。
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
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他将近六十岁了,可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狠地教训了敌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这篇小说——《芦花荡》。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舀.水(yǎo) 梭.(suō) 蹿.(cuān) 仄.歪(zè)飒.飒(sà) 泅.着(qiú) 张皇失措.(cuò)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清风微动。
形容美好的月夜。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文中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蹿:向上或向前跳。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课《芦花荡》导学案
年级8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日期授课日期编制人王老师课时一课时课题8、台阶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学习难点写作方法。
【导学过程】导入新课台阶图
本节目标同上
预习反馈生评
自主学习1..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合作学习
1. 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他身上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文中处处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你认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有什么特殊用意?
(三)古人说“疑为学之始”。
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
通过阅读本文,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
了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向全班同学提出来,大家共同来讨
论解决。
课堂小结生总结
达标检测另附
布置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2芦花荡导学案
2、《芦花荡》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2、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3、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难点: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学法指导]阅读小说,要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发挥自己的想像和再创作能力,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理解和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艺术形式【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孙犁,(1913-2002)河北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
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记纪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够代表其风格的一部作品。
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写作背景“淀”是浅的湖泊,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的三千余道。
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
孙犁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美故事,如《荷花淀》等。
三、小说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人物描写(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1)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
(2)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2.芦花荡导学案
第2课《芦花荡》导学案班级:110 姓名:主讲教师:一、学习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2、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3、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二、学习重点:1、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2、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三、难点:1、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2、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四、知识链接1.文体常识积累卡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人物描写手法: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五、学习过程1、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这些作品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称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一、给加点字注音寒噤.()仄.歪()竹篙()苇塘()黄梢()疟.子()泅.着()提防()()舀()吆喝..()()趴()扒()蹿.()飒()转弯抹.角()白洋淀()莲蓬()张皇失措()二.解释词语能耐:悠闲:央告:吆喝:转弯抹角:三、交流学习1、第二阶段: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复述并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文章结构:一、(1~8):二、(9~54):三、(55~63):2、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作者是怎样对其描写?3、他的性格核心是什么?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他这一性格?4、老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老头子”来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花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5.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课前预习
总结: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
3. 给加粗的字注音:
提防竹篙苇塘疟子寒噤吆喝
一梭机枪蹿仄歪趴扒飒转弯抹角
课堂自学1、复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2、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合作研讨
1.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本文使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景物描写: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
(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检测延伸: 阅读课文54页到最后,回答下列问题。
1、老头子为什么选择在中午时分来报仇?
2、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3、第④段加粗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4、第⑦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5、第⑧段画线的自然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