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利用轴对称巧解作图题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3 设计轴对称图案(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3 设计轴对称图案(含解析)

2.3 设计轴对称图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窗棂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窗棂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下列表示我国古代窗棂样式结构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2,在4×4正方形网格中,已将图中的四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若再从图中选一个涂上阴影,使得整个阴影部分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不符合条件的小正方形是()A.①B.②C.③D.④3.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形图案的每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得到一组新的点,再依次连接这些点,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的关系为()A.重合B.关于x轴对称C.关于y轴对称D.宽度不变,高度变为原来的一半4.如图,方格纸上有2条线段,请你再画1条线段,使图中的3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最多能画()条线段.A.1B.2C.3D.4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6.下列各图,均是圆与等边三角形的组合,则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7.如图,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不能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是()A.①B.②C.③D.④8.小军同学在网格纸上将某些图形进行平移操作,他发现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所组成的图形可以是轴对称图形.如图所示,现在他将正方形ABCD从当前位置开始进行一次平移操作,平移后的正方形顶点也在格点上,则使平移前后的两个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的平移方向有()A.3个B.4个C.5个D.无数个9.(2019•河北)如图,在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中,已有6个小正三角形涂黑,还需涂黑n个小正三角形,使它们与原来涂黑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新图案恰有三条对称轴,则n 的最小值为()A.10B.6C.3D.210.如图所示,钻石型网格(由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已经涂黑了3个小三角形(阴影部分表示),请你再只涂黑一个小三角形,使它与阴影部分合起来所构成的完整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满足题意的涂色方式有几种.()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涂黑部分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种.12.如图是由9个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图形,其中已有两个被涂黑,若再涂黑一个,则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种.13.在4×4的方格中有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阴影)如图摆放,移动标号为①的正方形到空白方格中,使其与其余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移法有种.14.如图①是3×3的小方格构成的正方形ABCD,若将其中的两个小方格涂黑,使得涂黑后的整个ABCD图案(含阴影)是轴对称图形,且规定沿正方形ABCD对称轴翻折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比如图②中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则得到不同的图案共有种.15.如图是3×3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6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个.16.在4×4的方格中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再添涂一个空白正方形,使它与原来的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添涂方法共有种.三.解答题(共4小题)17.有三个3×3的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各画出一个面积为2,形状不同的四边形,要求顶点均在正方形的格点处,且四边形为轴对称图形.18.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请用四种方法分别在如图方格内添涂黑二个小正方形,使阴影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19.如图,下列4×4网格图都是由16个相间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有4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在空白小正方形中,选取2个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个轴对称图形,请设计出四种方案.20.如图,在相同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纸上,有三个黑色方块,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图①、图②、图③上再选一个小正方形方块涂黑,使得四个黑色方块组成轴对称图形.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窗棂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窗棂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下列表示我国古代窗棂样式结构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2.如图2,在4×4正方形网格中,已将图中的四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若再从图中选一个涂上阴影,使得整个阴影部分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不符合条件的小正方形是()A.①B.②C.③D.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有3个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分别为:②,③,④.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形图案的每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得到一组新的点,再依次连接这些点,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的关系为()A.重合B.关于x轴对称C.关于y轴对称D.宽度不变,高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图案的每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则对应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所以,所得图案与原图案关于y轴对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4.如图,方格纸上有2条线段,请你再画1条线段,使图中的3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最多能画()条线段.A.1B.2C.3D.4【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所有线段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共有4条线段.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行解答.【解答】解:如图所示:,共5种,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6.下列各图,均是圆与等边三角形的组合,则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7.如图,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不能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是()A.①B.②C.③D.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不能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是: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轴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轴,沿对称轴对折后与两部分完全重合.8.小军同学在网格纸上将某些图形进行平移操作,他发现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所组成的图形可以是轴对称图形.如图所示,现在他将正方形ABCD从当前位置开始进行一次平移操作,平移后的正方形顶点也在格点上,则使平移前后的两个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的平移方向有()A.3个B.4个C.5个D.无数个【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可以向上、下、向右以及沿AC所在直线,沿BD 所在直线平移,所组成的两个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以及平移的性质,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2019•河北)如图,在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中,已有6个小正三角形涂黑,还需涂黑n个小正三角形,使它们与原来涂黑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新图案恰有三条对称轴,则n 的最小值为()A.10B.6C.3D.2【分析】由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n的最小值为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0.如图所示,钻石型网格(由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已经涂黑了3个小三角形(阴影部分表示),请你再只涂黑一个小三角形,使它与阴影部分合起来所构成的完整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满足题意的涂色方式有几种.()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对称轴的位置不同,结果不同,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进行作图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满足题意的涂色方式有3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涂黑部分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5种.【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有5种方法: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是由9个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图形,其中已有两个被涂黑,若再涂黑一个,则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3种.【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作答.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解答】解:如图所示: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3种.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知识,关键是掌握好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3.在4×4的方格中有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阴影)如图摆放,移动标号为①的正方形到空白方格中,使其与其余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移法有3种.【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行作图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进行作图,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14.如图①是3×3的小方格构成的正方形ABCD,若将其中的两个小方格涂黑,使得涂黑后的整个ABCD图案(含阴影)是轴对称图形,且规定沿正方形ABCD对称轴翻折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比如图②中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则得到不同的图案共有6种.【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及题意要求画出所有图案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得到的不同图案有:共6种.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用到了图形的旋转及轴对称的知识,需要灵活掌握.15.如图是3×3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6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2个.【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一个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在4×4的方格中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再添涂一个空白正方形,使它与原来的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添涂方法共有4种.【分析】根据题意再添加一个正方形,使它与原来的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4小题)17.有三个3×3的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各画出一个面积为2,形状不同的四边形,要求顶点均在正方形的格点处,且四边形为轴对称图形.【分析】本题可以选择画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上底为1下底为3的等腰梯形及边长为的正方形.【解答】解:所画图形如下:【点评】此题考查了在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画一定面积的轴对称四边形,对于此类题目要熟悉掌握几种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结合题意要求的面积进行设计作图.18.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请用四种方法分别在如图方格内添涂黑二个小正方形,使阴影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分析】如图,在四个图形中分别将两个小正方形涂黑,并使阴影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和图案设计,熟练掌握轴对称的定义是关键,涂黑二个小正方形后,以是否沿一条直线折叠后能重合,作为依据,能则组成轴对称图形,反之则不能.19.如图,下列4×4网格图都是由16个相间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有4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在空白小正方形中,选取2个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个轴对称图形,请设计出四种方案.【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0.如图,在相同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纸上,有三个黑色方块,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图①、图②、图③上再选一个小正方形方块涂黑,使得四个黑色方块组成轴对称图形.【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轴对称图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等于( )A. cmB. cmC. cmD. cm2、下列各图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A. B. C. D.3、以下国产新能源电动车的车标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4、如图,∠XOY=90°,OW平分∠XOY,PA⊥OX,PB⊥OY,PC⊥OW.若OA+OB +OC=1,则OC=()A.2-B. -1C.6-D. -35、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P为BC上一点,且BP=1,D为AC上一点,若∠APD=60°,则CD的长为()A. B. C. D.6、如图,有一块Rt△ABC的纸片,∠ABC= ,AB=6,BC=8,将△ABC沿AD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E处,则BD的长为( )A.3B.4C.5D.67、在螳螂的示意图中,AB//DE,△ABC是等腰三角形,∠ABC=124°,∠CDE=72°,则∠BCD=()A.16°B.28°C.44°D.45°8、如图,已知中,DE、FG分别是AB,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则的度数是()A.10°B.20°C.30°D.40°9、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BAE=30°,BE=1,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1EC的长为()A. B.2 C.3 D.210、已知实数满足,则以的值为两边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0B.8或10C.8D.以上都不对11、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且CD=CB,点E为BD的中点,点F为AC的中点,连结EF交CD于点M,连接AM.若∠BAC=45°,AM=4,DM=3,则BC 的长度为()A.8B.7C.6D.512、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是AB上一点,过点E作CD⊥AB,交⊙O于点C,D,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若⊙O的半径是2,点E是OB的中点,则CD=B.若CD=,则⊙O的半径是1 C.若∠CAB=30°,则四边形OCBD是菱形 D.若四边形OCBD是平行四边形,则∠CAB=60°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E是BC边上一点,将矩形沿AE折叠,点B落在点B'处,当△B'EC是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A.2B.6C.3或6D.2或3或614、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CD边的中点,且BE⊥AC于点F,连接D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C∽△CFBB.AD=DFC. =D. =15、如图,小聪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A和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一定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等腰梯形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把一张上下两边平行的纸条沿EF折叠,若∠2=132°,则∠1=________.17、如图,等腰三角形中,,是底边上的高,则AD=________.18、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15°,腰长为4cm,则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19、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将△ACD沿AD折叠,使点C落在点F处,DF交AB于点E,则∠DEB=________.20、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一条边重合并叠在一起,则∠1的度数为________.21、如图,在△ABC中,AB=AC=3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BCN的周长是5cm,则BC的长等于________ cm.22、如图,∠A=15°,∠C=90°,DE垂直平分AB交AC于E,若BC=4cm,则AC=________cm.23、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C的中线,若∠DCB=40°,则∠A的度数为________ °.24、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 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①△ABG≌△=3.其中正确结论的是________.AFG;②BG=GC;③AG∥CF;④S△FGC25、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AF折叠,点B到达点B′的位置.已知AB′∥BD,∠ADB=20°,则∠BAF=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BD=CE.求证:AD=AE.27、在Rt△ABC中,∠C=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且∠BAD:∠BAC=1:3,求∠B的度数.28、如图所示,沿AE折叠矩形,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29、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H⊥BC,点E是AH上一点,延长AH至点F,使FH=EH,求证:四边形EBFC是菱形.30、(1)如图1,△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连接BD.若AC=2,BC=1,求△BCD的周长为;(2)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为CD边上一点,F为AD边上一点,且△EDF 的周长等于AD的长.①在图2中求作△EDF(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②在图3中补全图形,求∠EOF的度数;③若,求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D3、C4、B5、B6、A7、A8、B9、B10、A11、B12、C13、C14、C15、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9、20、21、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7、29、。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含答案(满分必备)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含答案(满分必备)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轴对称图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有两条边、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

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D.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D=CE,∠1=15°,则∠2的度数为()A.15°B.30°C.45°D.60°3、有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已知,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折叠两次,则的度数等于()A.55°B.50°C.45°D.40°4、到△ABC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5、在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6、如图,在△ABC中,AB>AC,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结CD.若AB=7,AC=5,则△ACD的周长为()A.2B.12C.17D.197、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下列剪纸作品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A. B. C. D.8、△BDE和△FGH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将它们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在等边三角形ABC内.若求五边形DECHF的周长,则只需知道()A.△ABC的周长B.△AFH的周长C.四边形FBGH的周长D.四边形ADEC的周长9、如图,C、D在以线段AB为直径的⊙O上,若CA=CD,且∠ACD=40°,则∠CAB=()A.10°B.20°C.30°D.40°10、已知AB=8cm,小红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操作如下:分别以A和B 为圆心,5c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根据此种作图方法所得到的四边形ADBC的面积是()A.12cm 2B.24cm 2C.36cm 2D.48cm 211、如图,AB∥CD,AB=AC,∠1=40°,则∠ACE的度数为()A.80°B.100°C.120°D.160°12、如图,把一矩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使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现将纸片OABC沿OB折叠,折叠后点A落在点A'的位置,若OA=1,OB=2,则点A'的坐标为()A. B. C.() D.()13、将AD与BC两边平行的纸条ABCD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的度数为()A.72°B.45°C.56°D.60°14、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DH⊥BC于H交BE于G.下列结论:①BD=CD;②AD+CF=BD;③CE=BF;④AE=BG.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5、如图,等边的边长为3,点D在边上,,线段在边上运动,,有下列结论:① 与可能相等;② 与可能相似;③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④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17、如图,在△ABC中,已知∠B=∠C,则可判定AB=AC的依据是________;18、如图,矩形ABCD中,把△ACD沿AC折叠到△ACD′,AD′与BC交于点E,若AD=8,DC=6,则BE的长为________.19、在矩形ABCD中,AB=8,BC=10,E是AB上一点,将矩形ABCD沿CE折叠后,点B落在AD边的点F上,则折痕CE的长为________.20、已知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与关于y轴对称.则和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21、如图,矩形纸片ABCD,AD=2AB=4,点F在线段AD上,将△ABF沿BF向下翻折,点A的对应点E落在线段BC上,点M,N分别是线段AD与线段BC上的点,将四边形CDMN沿MN向上翻折,点C恰好落在线段BF的中点C'处,则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22、如图,BE⊥AC,垂足为D,且AD=CD,BD=ED.若∠ABC=54°,则∠E=________°.23、如图,△ABC中,已知AB=5,AC=4,AD平分∠BAC交BC于D,DE⊥AC交AC于点E,若DE=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24、如图,在⊙O中,半径为5,∠AOB=60°,则弦长AB=________.25、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如图方式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所示,△ABC和△AEF为等边三角形,点E在△ABC内部,且E到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EB的度数.2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已知AB=8cm,BC=10cm,将A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上的点E处.求BE及CF的长.28、作图题:(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作△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E,交BC于点F);(2)连结BE,若AC=10,AB=6,求△ABE的周长.29、如图,在中,AB=AC,点D是BC上一点,点E是AC上一点,且DE⊥AD.若∠BAD=55°,∠B=50°,求∠DEC的度数.30、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求证:BC =3AD.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D3、B4、D5、A6、B7、D8、A9、B10、B11、B12、B13、C14、C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8、。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word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word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word版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1.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 (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MB=MC.理由见解析;(3)MB=MC还成立,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A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AD=AE,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D=∠CA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MAD=∠MAE,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M和△A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2)延长DB、AE相交于E′,延长EC交AD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BD=BE′,然后求出MB∥A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MBC=∠CAE,同理求出MC∥A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BCM=∠BAD,然后求出∠MBC=∠BCM,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3)延长BM交CE于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MDB=∠MEF,∠MBD=∠MF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MDB和△M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MB=MF,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即可.【详解】(1)如图(2),连接AM,由已知得△ABD≌△ACE,∴AD=AE,AB=AC,∠BAD=∠CAE.∵MD=ME,∴∠MAD=∠MAE,∴∠MAD-∠BAD=∠MAE-∠CAE,即∠BAM=∠CAM.在△ABM和△ACM中,AB=AC,∠BAM=∠CAM,AM=AM,∴△ABM≌△ACM(SAS),∴MB=MC.(2)MB=MC.理由如下:如图(3),延长CM交DB于F,延长BM到G,使得MG=BM,连接CG.∵CE∥BD,∴∠MEC=∠MDF,∠MCE=∠MFD.∵M是ED的中点,∴MD=ME.在△MCE和△MFD中,∠MCE=∠MFD,∠MEC=∠MDF,MD=ME,∴△MCE≌△MFD(AAS).∴MF=MC.∴在△MFB和△MCG中,MF=MC,∠FMB=∠CMG,BM=MG,∴△MFB≌△MCG(SAS).∴FB=GC,∠MFB=∠MCG,∴CG∥BD,即G、C、E在同一条直线上.∴∠GCB=90°.在△FBC和△GCB中,FB=GC,∠FBC=∠GCB,BC=CB,∴△FBC≌△GCB(SAS).∴FC=GB.∴MB=12GB=12FC=MC.(3)MB=MC还成立.如图(4),延长BM交CE于F,延长CM到G,使得MG=CM,连接BG.∵CE∥BD,∴∠MDB=∠MEF,∠MBD=∠MFE.又∵M是DE的中点,∴MD=ME.在△MDB和△MEF中,∠MDB=∠MEF,∠MBD=∠MFE,MD=ME,∴△MDB≌△MEF(AAS),∴MB=MF.∵CE∥BD,∴∠FCM=∠BGM.在△FCM和△BGM中,CM=MG,∠CMF=∠GMB,MF=MB,∴△FCM≌△BGM(SAS).∴CF=BG,∠FCM=∠BGM.∴CF//BG,即D、B、G在同一条直线上.在△CFB和△BGC中,CF=BG,∠FCB=∠GBC,CB=BC,∴△CFB≌△BGC(SAS).∴BF=CG.∴MC=12CG=12BF=M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作辅助线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①,D是等边△ABC的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2)如图②,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3)Ⅰ.如图③,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和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探究的结论;Ⅱ.如图④,当动点D在等边△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③相同,Ⅰ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答案】(1)AF=BD,理由见解析;(2)AF与BD在(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见解析;(3)Ⅰ. AF+BF′=AB,理由见解析,Ⅱ.Ⅰ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AB+BF′,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BC=AC,∠BCA=60°,DC=CF,∠DCF=60°,从而得∠BCD=∠ACF,根据SAS证明△BCD≌△ACF,进而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SAS证明△BCD≌△ACF,进而即可得到结论;(3)Ⅰ.易证△BCD≌△ACF(SAS),△BCF′≌△ACD(SAS),进而即可得到结论;Ⅱ.证明△BCF′≌△ACD,结合AF=BD,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结论:AF=BD,理由如下:如图1中,∵△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BCA=60°,同理知,DC=CF,∠DCF=60°,∴∠BCA-∠DCA=∠DCF-∠DCA,即:∠BCD=∠ACF,在△BCD和△ACF中,∵BC AC BCD ACF DC FC =∠=∠=⎧⎪⎨⎪⎩,∴△BCD ≌△ACF (SAS ),∴BD =AF ;(2)AF 与BD 在(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BC =AC ,∠BCA =60°,同理知,DC =CF ,∠DCF =60°,∴∠BCA +∠DCA =∠DCF +∠DCA ,即∠BCD =∠ACF ,在△BCD 和△ACF 中,∵BC AC BCD ACF DC FC =∠=∠=⎧⎪⎨⎪⎩,∴△BCD ≌△ACF (SAS ),∴BD =AF ;(3)Ⅰ.AF +BF ′=AB ,理由如下:由(1)知,△BCD ≌△ACF (SAS ),则BD =AF ;同理:△BCF ′≌△ACD (SAS ),则BF ′=AD ,∴AF +BF ′=BD +AD =AB ;Ⅱ.Ⅰ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 =AB +BF ′,理由如下:同理可得:BCF ACD ∠=∠′,F C DC =′,在△BCF ′和△ACD 中,BC AC BCF ACD F C DC =∠⎧⎪=∠=⎪⎨⎩′′, ∴△BCF ′≌△ACD (SAS ),∴BF ′=AD ,又由(2)知,AF =BD ,∴AF =BD =AB +AD =AB +BF ′,即AF =AB +B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AD 是ABC ∆的高,且BD CD =.(1)如图1,求证:BAD CAD ∠=∠;(2)如图2,点E 在AD 上,连接BE ,将ABE ∆沿BE 折叠得到'A BE ∆,'A B 与AC 相交于点F ,若BE=BC ,求BFC ∠的大小;(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EF ,过点C 作CG EF ⊥,交EF 的延长线于点G ,若10BF =,6EG =,求线段CF 的长.图1. 图2. 图3.【答案】(1)见解析,(2)BFC ∠=60(3)8=CF .【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易得AB=AC ,BAD CAD ∠=∠;(2)在图2中,连接CE ,可证得BCE ∆是等边三角形,60BEC ∠= ,30BED ∠=且由折叠性质可知1'2ABE A BE ABF ∠=∠=∠,可得BFC FAB ABF ∠=∠+∠ ()2BAD ABE =∠+∠ 260BED =∠=;(3)连接CE ,过点E 分别作EH AB ⊥于点H ,EM BF ⊥于点M ,EN AC ⊥于点N ,可证得Rt BEM Rt CEN ∆≅∆,BM CN =,BF FM CF CN -=+,可得线段CF 的长.【详解】解:(1)证明:如图1,AD BC ⊥,BD CD =AB AC ∴=BAD CAD ∴∠=∠;图1(2)解:在图2中,连接CEED BC ⊥,BD CD = BE CE ∴= 又BE BC = BE CE BC ∴== BCE ∴∆是等边三角形60BEC ∴∠= 30BED ∴∠=由折叠性质可知1'2ABE A BE ABF ∠=∠=∠ 2ABF ABE ∴∠=∠ 由(1)可知2FAB BAE ∠=∠ BFC FAB ABF ∴∠=∠+∠ ()2BAD ABE =∠+∠ 223060BED =∠=⨯=图2(3)解:连接CE ,过点E 分别作EH AB ⊥于点H ,EM BF ⊥于点M ,EN AC ⊥于点N'ABE A BE ∠=∠,BAD CAD ∠=∠ EM EH EN ∴==AFE BFE ∴∠=∠ 又60BFC ∠= 60AFE BFE ∴∠=∠=在Rt EFM ∆中,906030FEM ∠=-= 2EF FM ∴=令FM m =,则2EF m = 62FG EG EF m ∴=-=-同理12FN EF m ==,2124CF FG m ==-在Rt BEM∆和Rt CEN∆中,EM EN=,BE CE=Rt BEM Rt CEN∴∆≅∆BM CN∴=BF FM CF FN∴-=+10124m m m∴-=-+解得1m=8CF∴=图3故答案为(1)见解析,(2)BFC∠=60(3)8CF=.【点睛】本题考查翻折的性质,涉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属于较难的题型.4.已知在△ABC中,AB=AC,射线BM、BN在∠ABC内部,分别交线段AC于点G、H.(1)如图1,若∠ABC=60°,∠MBN=30°,作AE⊥BN于点D,分别交BC、BM于点E、F.①求证:∠1=∠2;②如图2,若BF=2AF,连接CF,求证:BF⊥CF;(2)如图3,点E为BC上一点,AE交BM于点F,连接CF,若∠BFE=∠BAC=2∠CFE,求ABFACFSS的值.【答案】(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2【解析】【分析】(1)①只要证明∠2+∠BAF=∠1+∠BAF=60°即可解决问题;②只要证明△BFC≌△ADB,即可推出∠BFC=∠ADB=90°;(2)在BF上截取BK=AF,连接AK.只要证明△ABK≌CAF,可得S△ABK=S△AFC,再证明AF=FK=BK,可得S△ABK=S△AFK,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①证明:如图1中,∵AB=AC,∠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AD⊥BN,∴∠ADB=90°,∵∠MBN=30°,∠BFD=60°=∠1+∠BAF=∠2+∠BAF,∴∠1=∠2②证明:如图2中,在Rt△BFD中,∵∠FBD=30°,∴BF=2DF,∵BF=2AF,∴BF=AD,∵∠BAE=∠FBC,AB=BC,∴△BFC≌△ADB,∴∠BFC=∠ADB=90°,∴BF⊥CF(2)在BF上截取BK=AF,连接AK.∵∠BFE=∠2+∠BAF,∠CFE=∠4+∠1,∴∠CFB=∠2+∠4+∠BAC,∵∠BFE=∠BAC=2∠EFC,∴∠1+∠4=∠2+∠4∴∠1=∠2,∵AB=AC,∴△ABK≌CAF,∴∠3=∠4,S△ABK=S△AFC,∵∠1+∠3=∠2+∠3=∠CFE=∠AKB,∠BAC=2∠CEF,∴∠KAF=∠1+∠3=∠AKF,∴AF=FK=BK,∴S△ABK=S△AFK,∴ABFAFCS2S∆∆=.【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度角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5.如图1,在△ABC中,∠ACB=90°,AC=12BC,点D为BC的中点,AB =DE,BE∥AC.(1)求证:△ABC≌△DEB;(2)连结AD、AE、CE,如图2.①求证:CE是∠ACB的角平分线;②请判断△ABE是什么特殊形状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答案】(1)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AB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AC//BE,∠ACB=90°可得∠DBE=90°,由AC=12BC,D是BC中点可得AC=BD,利用HL即可证明△ABC≌△DEB;(2)①由(1)得BE=BC,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E=45°,进而可得∠ACE=45°,即可得答案;②根据SAS可证明△ACE≌△DCE,可得AE=DE,由AB=DE可得AE=AB即可证明△ABE是等腰三角形.【详解】(1)∵∠ACB=90°,BE∥AC∴∠CBE=90°∴△ABC和△DEB都是直角三角形∵AC=12BC,点D为BC的中点∴AC=BD又∵AB=DE∴△ABC≌△DEB(H.L.)(2)①由(1)得:△ABC≌△DEB∴BC=EB又∵∠CBE=90°∴∠BCE=45°∴∠ACE=90°-45°=45°∴∠BCE=∠ACE∴CE是∠ACB的角平分线②△AB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在△ACE和△DCE中AC DCACE BCECE CE=⎧⎪∠=∠⎨⎪=⎩∴△ACE≌△DCE(SAS).∴AE=DE又∵AB=DE∴AE=AB∴△ABE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6.如图,已知ABC ∆()AB AC BC <<,请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边BC 上找一点M ,使得:将ABC ∆沿着过点M 的某一条直线折叠,点B 与点C 能重合,请在图①中作出点M ;(2)在边BC 上找一点N ,使得:将ABC ∆沿着过点N 的某一条直线折叠,点B 能落在边AC 上的点D 处,且ND AC ⊥,请在图②中作出点N .【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解析】【分析】(1)作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即可;(2)过点B 作BO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O ,作∠BO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N ,即可.【详解】(1)作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即为所求.点M 如图①所示:(2)过点B 作BO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O ,作∠BO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N ,即为所求.点N 如图②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尺规作图,掌握尺规作线段的中垂线和角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等边△ABC中,线段AM为BC边上的高,D是AM上的点,以CD为一边,在CD的下方作等边△CDE,连结BE.(1)填空:∠ACB=____;∠CAM=____;(2)求证:△AOC≌△BEC;(3)延长BE交射线AM于点F,请把图形补充完整,并求∠BFM的度数;(4)当动点D在射线AM上,且在BC下方时,设直线BE与直线AM的交点为F.∠BFM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在备用图中面出图形,井直接写出∠BFM的度数;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答案】(1)60°,30°;(2)答案见解析;(3)60°;(4)∠BFM=60°.【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进行解答;(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C=AC,DC=EC,∠ACB=∠DCE=60°,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BCE=∠ACD,根据SAS就可以得出△ADC≌△BEC;(3)补全图形,由△ADC≌△BEC得∠CAM=∠CBE=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FM的度数;(4)画出相应图形,可知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且在BC 下方时,如图,可以得出△ACD ≌△BCE ,进而得到∠CBE=∠CAD=30°,据此得出结论.【详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ACB=60°;∴线段AM 为BC 边上的高,∴∠CAM=12∠BAC=30°, 故答案为60,30°; (2)∵△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D+∠DCB=∠DCB+∠BCE ,∴∠ACD=∠BCE.在△ADC 和△BEC 中,AC BC ACD BCE CD CE =⎧⎪∠=∠⎨⎪=⎩, ∴△ACD ≌△BCE(SAS);(3)补全图形如下:由(1)(2)得∠CAM=30°,△ADC ≌△BEC ,∴∠CBE=∠CAM=30°,∵∠BMF=90°,∴∠BFM=60°;(4)当动点D 在射线AM 上,且在BC 下方时,画出图形如下:∵△AB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B+∠DCB=∠DCB+∠DCE,∴∠ACD=∠BCE,在△ACD和△BCE中,AC BCACD BCECD CE=⎧⎪∠=∠⎨⎪=⎩,∴△ACD≌△BCE(SAS),∴∠CBE=∠CAD=30°,又∵∠AMC=∠BMO,∴∠AOB=∠ACB=60°.即动点D在射线AM上时,∠AOB为定值6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解题时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且都等于60°.8.如图,△ABC中,AB=BC=AC=12cm,现有两点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2cm/s,点N的速度为3cm/s.当点N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1)点M、N运动秒后,△AMN是等边三角形?(2)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运动秒后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3)M、N同时运动几秒后,△AMN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答案】(1)125;(2)485;(3)点M、N运动3秒或127秒或10秒或9秒后,△AMN为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1)当AM=AN时,△MNA是等边三角形.设运动时间为t秒,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满足CM=BN时,可以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据题意设点M、N运动t秒后,可得到直角三角形△AMN,分四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1)当AM=AN时,△MNA是等边三角形,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有:2t=12﹣3t解得t=12 5故点M、N运动125秒后,△AMN是等边三角形;(2)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满足CM=BN时,可以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则有:2t﹣12=36﹣3t解得t=48 5故运动485秒后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3)设点M、N运动t秒后,可得到直角三角形△AMN ①当M在AC上,N在AB上,∠ANM=90°时,如图∵∠A=60°∴∠AMN=30°∴AM=2AN则有2t=2(12﹣3t)∴t=3;②当M在AC上,N在AB上,∠AMN=90°时,如图∵∠A=60°∴∠ANM=30°∴2AM=AN∴4t=12﹣3t∴t=127;③当M、N都在BC上,∠ANM=90°时,如图CN=3t﹣24=6解得t=10;④当M、N都在BC上,∠AMN=90°时,则N与B重合,M正好处于BC的中点,如图此时2t=12+6解得t=9;综上所述,点M、N运动3秒或127秒或10秒或9秒后,△AMN为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点.(1)当∠BDA =115°时,∠BAD =___°,∠DEC =___°;(2)当DC 等于多少时,△ABD 与△DCE 全等?请说明理由;(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ADE 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BDA 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答案】(1) 25,115;(2)当DC =2时,△ABD ≌△DCE ,理由见解析;(3)可以;当∠BDA 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 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将已知数值代入即可求出BAD ∠,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EDC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和定理,即可求出DEC ∠.(2)当AB DC =时,利用AAS 可证明ABD DCE ∆≅∆,即可得出2AB DC ==. (3)假设ADE ∆是等腰三角形,分为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D AE =时,40ADE AED ∠=∠=︒,根据AED C ∠>∠,得出此时不符合;②当DA DE =时,求出70DAE DEA ∠=∠=︒,求出B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A ∠即可;③当EA ED =时,求出DAC ∠,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B ∠.【详解】(1)在BAD 中,40B ∠= ,115BDA ∠=,1801804011525BAD ABD BDA ∴∠=︒-∠-∠=︒-︒-︒=︒,1801801154025EDC ADB ADE ∠=︒-∠-∠=︒-︒-︒=︒.AB AC =,40B ∠=,40B C ∴∠=∠=,1801804025115C E DC D E C ︒-∠-∠=︒-︒-︒=∠=︒.故答案为:25,115;(2)当2DC =时,ABD DCE ∆≅∆.理由如下:40C ∠=,140EDC DEC ∴∠+∠=︒,又40ADE ∠=,140ADB EDC ∴∠+∠=︒,ADB DEC ∴∠=∠.在ABD △和DCE ∆中,B C ∠=∠,ADB DEC ∠=∠,当AB DC =时,()ABD DCE AAS ∆≅∆,2AB DC ∴==;(3)AB AC =,40B C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D AE =时,40ADE AED ∠=∠=︒,AED C ∠>∠,∴此时不符合; ②当DA DE =时,即1(18040)702DAE DEA ∠=∠=︒-︒=︒,1804040100BAC ∠=︒-︒-︒=︒,1007030BAD ∴∠=︒-︒=︒;1803040110BDA ∴∠=︒-︒-︒=︒;③当EA ED =时,40ADE DAE ∠=∠=︒,1004060BAD ∴∠=︒-︒=︒,180604080BDA ∴∠=︒-︒-︒=︒;∴当110ADB ∠=︒或80︒时,ADE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10.探究题:如图,AB⊥BC,射线CM⊥BC,且BC=5cm,AB=1cm,点P是线段BC(不与点B、C重合)上的动点,过点P作DP⊥AP交射线CM于点D,连结AD.(1)如图1,若BP=4cm,则CD=;(2)如图2,若DP平分∠ADC,试猜测PB和P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PDC是等腰三角形,则CD=cm.(请直接写出答案)【答案】(1)4cm;(2)PB=PC,理由见解析;(3)4【解析】【分析】(1)根据AAS定理证明△ABP≌△PCD,可得BP=CD;(2)延长线段AP、DC交于点E,分别证明△DPA≌△DPE、△APB≌△EP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3)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详解】解:(1)∵BC=5cm,BP=4cm,∴PC=1cm,∴AB=PC,∵DP⊥AP,∴∠APD=90°,∴∠APB+∠CPD=90°,∵∠APB+∠CPD=90°,∠APB+∠BAP=90°,∴∠BAP=∠CPD,在△ABP和△PCD中,B CBAP CPDAB PC∠=∠⎧⎪∠=∠⎨⎪=⎩,∴△ABP≌△PCD,∴BP=CD=4cm;(2)PB=PC,理由:如图2,延长线段AP、DC交于点E,∵DP平分∠ADC,∴∠ADP=∠EDP.∵DP⊥AP,∴∠DPA=∠DPE=90°,在△DPA和△DPE中,ADP EDPDP DPDPA DPE∠=∠⎧⎪=⎨⎪∠=∠⎩,∴△DPA≌△DPE(ASA),∴PA=PE.∵AB⊥BP,CM⊥CP,∴∠ABP=∠ECP=Rt∠.在△APB和△EPC中,ABP ECPAPB EPCPA PE∠=∠⎧⎪∠=⎨⎪=⎩,∴△APB≌△EPC(AAS),∴PB=PC;(3)∵△PDC是等腰三角形,∴△P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PC=45°,又∵DP⊥AP,∴∠APB=45°,∴BP=AB=1cm,∴PC=BC﹣BP=4cm,∴CD=CP=4cm,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做出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是本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轴对称图形《2. 设计轴对称图案》同步练习苏科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轴对称图形《2. 设计轴对称图案》同步练习苏科

《2.3 设计轴对称图案》一、选择题1.(3分)羊年话“羊”,“羊”字象征着美好和吉祥,下面图案都与“羊”字有关,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1 B.2 C.3 D.42.(3分)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再按如图③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则展开后图形是()A.B.C.D.3.(3分)如图所示,如果将矩形纸沿虚线①对折后,沿虚线②剪开,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后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展开后的等腰三角形周长是()A.12 B.18 C.2+D.2+2二、解答题4.如图所示图形曾被哈佛大学选为人学考试的试题,请在下列一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在图形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5.请你应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出图中的三个图形,并涂上彩色,与同学比一比,看谁画得正确、漂亮.6.用如图(1)所示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成轴对称图形,请你在图(2)、图(3)、图(4)中各画出一种拼法.(要求三种拼法各不相同,所画图案中的阴影部分用斜线表示)7.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8.利用如图设计出一个轴对称图案.9.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矩形空地(如图)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圆与正方形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矩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请在如图矩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10.如图的四个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含义,比如图(1)可以代表针织品、联通;图(2)可以代表法律、公正;图(3)可以代表航海、坚固;图(4)可以代表邮政、友谊等,请你自己也来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请说明你所设计的轴对称图形的含义.11.某市拟建造农民文化公园,将12个场馆排成6行,每行4个场馆,市政府将如图所示的设计图公布后,引起了一群初中生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设计出许多精美的轴对称图形来,请你也设计一幅符合条件的图形.12.仔细观察图(1)、图(2)、图(3)中阴影部分图案的共同特征,在图(4)、图(5)中再设计两幅具备上述特征的图案.(每小格面积为1)13.如图,有两个7×4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网格中各画有一个梯形.请在图1、图2中分别画出一条线段,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线段的一端点为梯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梯形一边的格点上;(2)将梯形分成两个图形,其中一个是轴对称图形;(3)图1、图2中分成的轴对称图形不全等.14.由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网格,现将其中的两个小正方形涂黑(如图).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下图中再将两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15.利用一条线段、一个圆、一个正三角形设计几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2。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

初中数学试卷《2.2 轴对称的性质》一、选择题1.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78°,∠C′=48°,则∠B的度数为()A.48°B.54°C.74°D.78°2.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B.30°C.20°D.10°3.如图,在△ABC中,AB=AC,AB+BC=8.将△ABC折叠,使得点A落在点B处,折痕DF分别与AB、AC交于点D、F,连接BF,则△BCF的周长是()A.8 B.16 C.4 D.104.P是∠AOB内一点,分别作点P关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OP1、OP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OP1⊥OP2B.OP1=OP2C.OP1⊥OP2且OP1=OP2D.OP1≠OP25.如图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B.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有改变C.形状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D.形状有改变,大小有改变二、填空题6.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7.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的垂直平分线.8.设A、B两点关于直线MN对称,则垂直平分.9.画轴对称图形,首先应确定,然后找出.10.如图,如果△ABC沿直线MN折叠后,与△A'B'C完全重合,我们就说△ABC与△A'B'C'关于直线MN ;直线MN是;点A与点A'叫做点,图中还有类似的点是,图中还有相等的线段和角,分别为.11.如图,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现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ANC≌△AMB;③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12.如图,∠A=30°,∠C′=60°,△ABC 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 .13.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E交AF于点G,若∠CEF=70°,则∠GFD′= °.三、解答题14.画出如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5.画出如图图形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16.画出如图图形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17.把如图图形补成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18.如图,在公路a的同侧,有两个居民小区A、B,现需要在公路边建一个液化气站P,要使液化气站到A、B两小区的距离和最短,这个液化气站应建在哪一处?请在图中作出来.(不写作法)19.画出下列△ABC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20.如图,作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四边形,并回答:如果这两个四边形的原图形与其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位置如何?《2.2 轴对称的性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78°,∠C′=48°,则∠B的度数为()A.48°B.54°C.74°D.78°【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对称得到∠C=∠C′=48°,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54°,由轴对称的性质知∠B=∠B′=54°.【解答】解:∵在△ABC中,∠A=78°,∠C=∠C′=48°,∴∠B=180°﹣78°﹣48°=54°∵△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B=∠B′=5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内角和求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B.30°C.20°D.1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A′DB=∠CA'D﹣∠B,又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CA'D=∠A=50°,易求∠B=90°﹣∠A=40°,从而求出∠A′DB的度数.【解答】解:∵Rt△ABC中,∠ACB=90°,∠A=50°,∴∠B=90°﹣50°=4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CA'D=∠A,∵∠CA'D是△A'BD的外角,∴∠A′DB=∠CA'D﹣∠B=50°﹣40°=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变化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关键是要理解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变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图形折叠后与折叠前所对应的角相等.3.如图,在△ABC中,AB=AC,AB+BC=8.将△ABC折叠,使得点A落在点B处,折痕DF分别与AB、AC交于点D、F,连接BF,则△BCF的周长是()A.8 B.16 C.4 D.1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将△ABC折叠,使得点A落在点B处,折痕DF分别与AB、AC交于点D、F,可得BF=AF,又由在△ABC中,AB=AC,AB+BC=8,易得△BCF的周长等于AB+BC,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将△ABC折叠,使得点A落在点B处,∴AF=BF,∵AB=AC,AB+BC=8,∴△BCF的周长是:BC+CF+BF=BC+CF+AF=BC+AC=BC+AB=8.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等量代换,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4.P是∠AOB内一点,分别作点P关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OP1、OP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OP1⊥OP2B.OP1=OP2C.OP1⊥OP2且OP1=OP2D.OP1≠OP2【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作出图形,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OP1、OP2的数量与夹角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点P关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P1、P2,∴OP1=OP2=OP,∠AOP=∠AOP1,∠BOP=∠BOP2,∴∠P1OP2=∠AOP+∠AOP1+∠BOP+∠BOP2,=2(∠AOP+∠BOP),=2∠AOB,∵∠AOB度数任意,∴OP1⊥OP2不一定成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是基础题,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5.如图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B.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有改变C.形状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D.形状有改变,大小有改变【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解答】解:∵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与原图形相比,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故选:A.【点评】本题考虑轴对称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6.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填空得出即可.【解答】解: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故答案为:全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正确把握轴对称图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考点】轴对称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直接回答即可.【解答】解: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连线.【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有关的定义及性质,难度不大.8.设A、B两点关于直线MN对称,则直线MN 垂直平分线段AB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即: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解答】解:根据性质2,可知直线MN垂直平分线段AB.故应填直线MN;线段AB.【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与运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9.画轴对称图形,首先应确定对称轴,然后找出对称轴点.【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填空.【解答】解:画轴对称图形,首先应确定对称轴,然后找出对称轴点.故答案是:对称轴;对称点.【点评】考查的是作简单平面图形轴对称后的图形,其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10.如图,如果△ABC沿直线MN折叠后,与△A'B'C完全重合,我们就说△ABC与△A'B'C'关于直线MN 对称;直线MN是对称轴;点A与点A'叫做对称点,图中还有类似的点是点B与点B',点C与点C' ,图中还有相等的线段和角,分别为AB=A'B'、AC=A'C、BC=B'C;∠A=∠A'、∠B=∠B'、∠C=∠C'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解答】解:∵△ABC沿直线MN折叠后,与△A'B'C完全重合,∴△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直线MN是对称轴,点A与点A'叫做对称点;图中还有类似的点是点B与点B',点C与点C';图中还有相等的线段和角,分别为AB=A'B'、AC=A'C、BC=B'C;∠A=∠A'、∠B=∠B'、∠C=∠C'.故答案为:对称,对称轴,对称,点B与点B',点C与点C',AB=A'B'、AC=A'C、BC=B'C;∠A=∠A'、∠B=∠B'、∠C=∠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翻折变换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11.如图,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现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ANC≌△AMB;③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填序号)【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分别判断正误即可.【解答】解:①∵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MAD=∠NAD,∠EAD=∠FAD,∴∠EAD﹣∠MAD=∠FAD﹣∠NAD,即:∠1=∠2,故正确;②∵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B=∠C,AC=AB,在△ANC与△AMB中,,∴△ANC≌△AMB,故正确;③易得:CD=BD,但在三角形DNB中,DN不一定等于BD,故错误.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A=30°,∠C′=60°,△ABC 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 90°.【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ABC≌△A′B′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C=∠C′,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B的度数.【解答】解:∵△ABC 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BC≌△A′B′C′,∴∠C=∠C′=60°,∵∠A=30°,∴∠B=180°﹣∠A﹣∠C=180°﹣30°﹣60°=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E交AF于点G,若∠CEF=70°,则∠GFD′= 4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EFG,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EFD,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EFD′=∠EFD,再根据图形,∠GFD′=∠EFD′﹣∠EFG,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矩形纸片ABCD中,AD∥BC,∵∠CEF=70°,∴∠EFG=∠CEF=70°,∴∠EFD=180°﹣70°=110°,根据折叠的性质,∠EFD′=∠EFD=110°,∴∠GFD′=∠EFD′﹣∠EFG,=110°﹣70°,=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变换,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EFG是解题的关键,另外,根据折叠前后的两个角相等也很重要.三、解答题14.画出如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之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确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关于对称轴折叠能够完全重合作图即可.15.画出如图图形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找出各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画出如图图形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找出各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把如图图形补成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画图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其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18.如图,在公路a的同侧,有两个居民小区A、B,现需要在公路边建一个液化气站P,要使液化气站到A、B两小区的距离和最短,这个液化气站应建在哪一处?请在图中作出来.(不写作法)【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作A点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a于点P,此处即为液化气站位置.【解答】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轴对称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19.画出下列△ABC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首先确定A、B、C三点关于l的对称点,然后再连接即可;(2)首先确定A、B、C三点关于l的对称点,然后再连接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一般的方法是:①由已知点出发向所给直线作垂线,并确定垂足;②直线的另一侧,以垂足为一端点,作一条线段使之等于已知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得到线段的另一端点,即为对称点;③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0.如图,作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四边形,并回答:如果这两个四边形的原图形与其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位置如何?【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分别得出对应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这两个四边形的原图形与其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金戈铁制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轴对称的作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轴对称的作图
称点为C′,则△ABC与△A′B′C′的面积之比为( ) B
A.12
B.13
C.25
D.37
【点拨】如图,连接C′C,交AB于E,延长交A′B′于D,连接 CB′,CA′, ∵点A关于BC边的对称点为A′,点B关于AC 边的对称点为B′,点C关于AB边的对称点为C′, ∴AC=A′C,BC=B′C,∠ACB= ∠A′CB′,AB垂直平分CC′,∴△ABC≌△A′B′C(SAS), ∴S△ABC=S△A′B′C,∠A=∠AA′B′, AB=A′B′,∴AB∥A′B′,∴CD⊥A′B′.
苏科版八年级上
第2章轴对称图形
2.2.2 轴对称的作图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2 3 4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网格图中 1
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影.请在余下的空白小等边 三角形中,选取一个涂上阴影,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 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①中,画一条不与AB重合的线段MN,使MN与AB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M、N为格点.
解:(答案不唯一)如图①,MN即为所求;
(2)在图②中,画一条不与AC重合的线段PQ,使PQ与AC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P、Q为格点.
解:如图②, PQ即为所求;
(3)在图③中,画一个△DEF,使△DEF与△ABC关于某条 直线对称,且D、E、F为格点.
解:如图③,△DEF即为所求.
已知:如图,方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8 点A、B、C、M、N都在格点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A1B1C1.
解:如图所示.
(2)在直线MN上找一点P,使|PB-PA|最大,在图形上 画出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PB-PA|的最大值.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含解析)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含解析)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2•北京)下列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2022•徐州)下图均由正六边形与两条对角线所组成,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2022•东营)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4.(2022•泰安)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2022•泰州)如图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是()A.B.C.D.6.(2018•资阳)下列图形具有两条对称轴的是()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C.矩形D.正方形7.(2018•苏州)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A.B.C.D.8.(2018•河北)图中由“○”和“□”组成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A.l1 B.l2 C.l3 D.l4 9.(2018•无锡)下列图形中的五边形ABCDE都是正五边形,则这些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2018•重庆)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四边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12.如图4×5的方格纸中,在除阴影之外的方格中任意选择一个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种.13.(2022•滨湖区一模)给出下列4种图形:①线段,②等腰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圆.其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填写序号).14.(2022•海安县一模)在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这7种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种.15.(2018•和平区二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有面积为4的正方形EFGH和面积为2的正方形PQMN,点E、F、P、Q分别在边AB、BC、CD、AD上,点M、N在边HG上,且组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6.弹子盘为长方形ABCD,四角有洞,弹子从A出发,路线与小正方形的边成45°角,撞到边界即反弹(如图所示).AB=4,AD =3,弹子最后落入B洞.那么,当AB=9,AD=8时,弹子最后落入洞,在落入洞之前,撞击BC边次.三.解答题(共4小题)17.(2018秋•徐州期末)在下列各图中分别补一个小正方形,使其成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18.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案.19.(2018秋•张家港市校级期末)如图,DA、CB是平面镜前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通过画图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并将光路图补充完整.20.(2018秋•相城区期中)画图:试画出下列正多边形的所有对称轴,并完成表格,3 4 5 6 7 …正多边形的边数对称轴…的条数根据上表,猜想正n边形有条对称轴.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2•北京)下列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2022•徐州)下图均由正六边形与两条对角线所组成,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可得.【解答】解: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3.(2022•东营)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4.(2022•泰安)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确定出对称轴的条数,从而得解.【解答】解:①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故本选项正确;②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故本选项正确;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4条对称轴,故本选项错误;④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2022•泰州)如图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6.(2018•资阳)下列图形具有两条对称轴的是()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C.矩形D.正方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及对称轴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由3条对称轴,故本选项错误;B、平行四边形无对称轴,故本选项错误;C、矩形有2条对称轴,故本选项正确;D、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定义,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等等.7.(2018•苏州)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8.(2018•河北)图中由“○”和“□”组成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A.l1 B.l2 C.l3 D.l4【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l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9.(2018•无锡)下列图形中的五边形ABCDE都是正五边形,则这些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对称轴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直线l即为各图形的对称轴.,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0.(2018•重庆)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四边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21:05 .【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20:15”与“21:05”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21:05.故答案为:21:05.【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12.如图4×5的方格纸中,在除阴影之外的方格中任意选择一个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 4 种.【分析】结合图象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一共有四种涂法,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3.(2022•滨湖区一模)给出下列4种图形:①线段,②等腰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圆.其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③(填写序号).【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①线段,②等腰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圆.其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③.故答案为: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14.(2022•海安县一模)在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这7种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6 种.【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这7种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6种.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5.(2018•和平区二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有面积为4的正方形EFGH和面积为2的正方形PQMN,点E、F、P、Q分别在边AB、BC、CD、AD上,点M、N在边HG上,且组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分析】连接BD,交PQ于R,交HG于S,交EF于K,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D的长,进而得到正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连接BD,交PQ于R,交HG于S,交EF于K,∵正方形ABCD中,有面积为4的正方形EFGH和面积为2的正方形PQMN,∴EH=EF=2,MQ=QP=,又∵组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BD为对称轴,∴△BEF、△D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EKSH、四边形MSRQ 为矩形,∴EK=BK=EF=1,DR=QR=PQ=,KN=EH=2,RS=MQ=,∴BD=1+2++=3+,∴正方形ABCD的面积=BD2=×(3+)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的,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图形,被一条直线分割成的两部分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互相重合;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甚至无数条.16.弹子盘为长方形ABCD,四角有洞,弹子从A出发,路线与小正方形的边成45°角,撞到边界即反弹(如图所示).AB=4,AD =3,弹子最后落入B洞.那么,当AB=9,AD=8时,弹子最后落入 D 洞,在落入洞之前,撞击BC边 4 次.【分析】根据当AB=4,AD=3时的例图及弹子的运行规律:每一条运行轨迹都是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当AB=9,AD=8时,弹子的弹射路径如图所示:∴弹子最后落入D洞,在落入洞之前,撞击BC边4次.故答案为:D,4.【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读懂题意,根据题意总结出弹子的运行规律,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4小题)17.(2018秋•徐州期末)在下列各图中分别补一个小正方形,使其成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8.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案.【分析】观察图形规律,可得空白处应该为字母E和它的轴对称图形,作出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19.(2018秋•张家港市校级期末)如图,DA、CB是平面镜前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通过画图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并将光路图补充完整.【分析】作出BC和AD的入射光线,相交处即为点S所在位置.【解答】解:【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处是点光源所在处.20.(2018秋•相城区期中)画图:试画出下列正多边形的所有对称轴,并完成表格,3 4 5 6 7 …正多边形的边数…对称轴的条数根据上表,猜想正n边形有n 条对称轴.【分析】轴对称就是一个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能够和另一部分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依据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故填3,4,5,6,7,n.【点评】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尺规作图专题:轴对称、等腰三角形、将军饮马培优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尺规作图专题:轴对称、等腰三角形、将军饮马培优

轴对称尺规作图专题:轴对称、等腰三角形、将军饮马培优一.【轴对称类】: Eg1.【方格类轴对称】:【例】: 作图题:如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用4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每个图中各添加一个小正方形,使所得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来源:学科网]【跟踪练习1】:如图,阴影部分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用3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添涂黑1个小正方形,使阴影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跟踪练习2】: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请用3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添涂黑二个小正方形,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跟踪练习3】:如图是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图,现已将其中的两个涂黑.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下图中再涂黑三个空白的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Eg2.【格点类轴对称】:【例1】:在3×3的正方形网格图中,有格点三角形ABC 和格点三角形DEF ,且ABC ∆和DEF ∆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请在如图①~⑥所示的网格中画出六个这样的DEF ∆.(每种方案均不相同)【跟踪练习】:请在下列三个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与图中三角形成轴对称,且所画的三角形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并将所画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个图形不能重复)EABC D【例2】: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格点△ABC (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 对称的△A 1B 1C 1 ; (2)在直线DE 上画出点Q ,使最小.【跟踪练习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的一个△ABC . ⑴ 作△ABC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不写作法);⑵ 以P 为一个顶点作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规定点P 与点B 对应,另两顶点都在图中网格交点处),则可作出____________个三角形与△ABC 全等. (3) 在直线MN 上找一点Q ,使QB+QC 的长最短.【跟踪练习2】:.如图,点A,B,C 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D,使点A,B,C,D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这QC QA样的点D最多能找到个.【跟踪练习2】:.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线段AD的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点B是线段AD上的格点,且BD=1,直线l在格线上.(1)在直线l的左侧找一格点C,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AC<AB),画出△ABC.(2)将△ABC沿直线l翻折得到△A′B′C′.试画出△A′B′C′.(3)画出点P,使得点P到点D、A′的距离相等,且到边AB、AA′的距离相等.【跟踪练习3】: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1)在图1中画出一个以A、B、C、D为顶点的格点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2)在图2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20;(3)直接写出图3中△FGH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跟踪练习4】:.在图示的方格纸中,(1)画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1B1C1;(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在直线MN上找一点P,使得PB+PA最短.(不必说明理由).★【跟踪练习5】: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线段AB和直线l如图所示:(1)借助图中的网格,在图1中作锐角..△ABC,满足以下要求:①C为格点(网格线交点);②AB=AC.(2)在(1)的基础上,请只用直尺(不含刻度)在图(1)中找一点P,使得P到AB、AC的距离相等,且PA =PB.(友情提醒:请别忘了标注字母!)(3)在图2中的直线l上找一点Q,使得△QAB的周长最小,并求出周长的最小值是.【跟踪练习6】: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中,有线段AB 和直线MN,点A,B,M,N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方格纸中画四边形ABCD(四边形的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使四边形ABCD 是以直线MN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点A 的对称点为点D, 点B 的对称点为点C;(2).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Eg3.【等腰三角形类】:【例】:如图,直线l 1、l 2相交于点A ,点B 是直线外一点,在直线l 1、l 2上找一点C ,使△ABC 为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点C 有( ) A .2个 B .4个C .6个D .8个(图1)B Al(图2)B Al⊥,点P是AB上一点,在射线AM与BN上分别作点C、【跟踪练习】:如图,射线AM与BN,MA AB⊥,NB AB点D满足:C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画().A.1个B.2个C.3个D.4个【例】:图l、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和点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ABC(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画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AB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D为等腰三角形(画一个即可);【跟踪练习】:如图A、B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若要再找一个格点C,使它们所构成的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则这样的格点C在图中共有()A.4个B.6个C.8个D.10个l 2BAl 1Eg4.【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类】:【例】:“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l 1、l 2和两个城镇A 、B (如图),准备建一个燃气控制中心站P ,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等距离,请你画出中心站的位置。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篇)(Word 版 含解析)一、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1.如图1,在ABC 中,90BAC ∠=︒,点D 为AC 边上一点,连接BD ,点E 为BD 上一点,连接CE ,CED ABD ∠=∠,过点A 作AG CE ⊥,垂足为G ,交ED 于点F .(1)求证:2FAD ABD ∠=∠;(2)如图2,若AC CE =,点D 为AC 的中点,求证:AB AC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3EF =,求线段DF 的长.【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6【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90ADB ABD ∠=︒-∠,90EFG CE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已知条件即可推出结论;(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AFD ADF ∠=∠,进而可得AF AD =,BFA CDE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ABF ∆≌CED ∆,可得AB CE =,进一步即可证得结论;(3)连接AE ,过点A 作AH AE ⊥交BD 延长线于点H ,连接CH ,如图4.先根据已知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推出45AED ∠=︒,进而可得AE AH =,然后即可根据SAS 证明△ABE ≌△ACH ,进一步即可推出90CHD ∠=︒,过点A 作AK ED ⊥于K ,易证△AKD ≌△CHD ,可得DK DH =,然后即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得DF =2EF ,问题即得解决.【详解】(1)证明:如图1,90BAC ∠=︒,90ADB ABD ∴∠=︒-∠,AG CE ⊥,90FGE ∴∠=︒,90EFG AFD CED ∴∠=∠=︒-∠,180FAD AFD ADF CED ABD ∴∠=︒-∠-∠=∠+∠,CED ABD ∠=∠,2FAD ABD ∴∠=∠;(2)证明:如图2,90AFD CED ∠=︒-∠,90ADB ABD ∠=︒-∠,CED ABD ∠=∠,AFD ADF ∴∠=∠,AF AD ∴=,BFA CDE ∠=∠,∵点D 为AC 的中点,∴AD=CD ,AF CD ∴=,ABF ∴∆≌CED ∆(AAS ),AB CE ∴=,CE AC =,AB AC ∴=;(3)解:连接AE ,过点A 作AH AE ⊥交BD 延长线于点H ,连接CH ,如图4. 90BAC ∠=︒,BAE CAH ∴∠=∠,设ABD CED α∠=∠=,则2,902FAD ACG αα∠=∠=︒-,CA CE =,45AEC EAC α∴∠=∠=︒+,45AED ∴∠=︒,45AHE ∴∠=︒,AE AH ∴=,AB AC =,∴△ABE ≌△ACH (SAS ),135AEB AHC ∴∠=∠=︒,90CHD ∴∠=︒,过点A 作AK ED ⊥于K ,90AKD CHD ∴∠=∠=︒,AD CD =,ADK CDH ∠=∠,∴△AKD ≌△CHD (AAS ),DK DH ∴=,∵,,AK DF AF AD AE AH ⊥==,,FK DK EK HK ∴==,3DH EF ∴==,6DF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模型、灵活应用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在等边ABC ∆中,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以CD 为一边在CD 的下方作等边CDE ∆,连结BE .(1)求CAM ∠的度数;(2)若点D 在线段AM 上时,求证:ADC BEC ∆≅∆;(3)当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设直线BE 与直线AM 的交点为O ,试判断AOB ∠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答案】(1)30°;(2)证明见解析;(3)AOB ∠是定值,60AOB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直接得出结论;(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C AC =,DC EC =,,60ACB DCE ∠=∠=︒,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BCE ACD ∠=∠,根据SAS 就可以得出ADC BEC ∆≅∆;(3)分情况讨论:当点D 在线段AM 上时,如图1,由(2)可知ACD BCE ≅∆∆,就可以求出结论;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可以得出ACD BCE ≅∆∆而有30CBE CAD ∠=∠=︒而得出结论;当点D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通过得出ACD BCE ≅∆∆同样可以得出结论.【详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60BAC ∴∠=︒.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12CAM BAC ∴∠=∠, 30CAM ∴∠=︒.(2)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60ACB DCE ∠=∠=︒,ACD DCB DCB BCE ∴∠+∠=∠+∠,ACD BCE ∠∠∴=.在ADC ∆和BEC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3)AOB ∠是定值,60AOB ∠=︒,理由如下:①当点D 在线段AM 上时,如图1,由(2)可知ACD BCE ≅∆∆,则30CBE CAD ∠=∠=︒,又60ABC ∠=︒,603090CBE A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AM ∴平分BAC ∠,即11603022BAM BAC ∠=∠=⨯︒=︒ 903060BOA ∴∠=︒-︒=︒.②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60ACB DCE ∠=∠=︒,ACB DCB DCB DCE ∴∠+∠=∠+∠,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30CBE CAD ∴∠=∠=︒,同理可得:30BAM ∠=︒,903060BOA ∴∠=︒-︒=︒.③当点D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时,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60ACB DCE ∠=∠=︒,60ACD ACE BCE ACE ∴∠+∠=∠+∠=︒,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CBE CAD ∴∠=∠,同理可得:30CAM ∠=︒150CBE CAD ∴∠=∠=︒30CBO ∴∠=︒,∵30BAM ∠=︒,903060BOA ∴∠=︒-︒=︒.综上,当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AOB ∠是定值,60AOB ∠=︒.【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中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3.问题探究: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1)证明:AD=BE;(2)求∠AEB的度数.问题变式:(3)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Ⅰ)请求出∠AEB的度数;(Ⅱ)判断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见详解;(2)60°;(3)(Ⅰ)90°;(Ⅱ)AE=BE+2CM,理由见详解.【解析】【分析】(1)由条件△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易证△ACD≌△BCE,从而得到对应边相等,即AD=BE;(2)根据△ACD≌△BCE,可得∠ADC=∠BEC,由点A,D,E在同一直线上,可求出∠ADC=120°,从而可以求出∠AEB的度数;(3)(Ⅰ)首先根据△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C=BC,CD=CE,∠ACB=∠DCE=90°,据此判断出∠ACD=∠BC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CD≌△BCE,即可判断出BE=AD,∠BEC=∠ADC,进而判断出∠AEB的度数为90°;(Ⅱ)根据DCE=90°,CD=CE,CM⊥DE,可得CM=DM=EM,所以DE=DM+EM=2CM,据此判断出AE=BE+2CM.【详解】解:(1)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CA=CB,CD=CE,∠ACB=∠DCE=60°,∴∠ACD=∠BCE.在△ACD和△BCE中,AC BCACD BCECD CE=⎧⎪∠=∠⎨⎪=⎩∴△ACD≌△BCE(SAS),∴AD=BE;(2)如图1,∵△ACD≌△BCE,∴∠ADC=∠BEC,∵△DCE为等边三角形,∴∠CDE=∠CED=6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ADC=120°,∴∠BEC=120°,∴∠AEB=∠BEC-∠CED=60°;(3)(Ⅰ)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D=CE,∠ACB=∠DCE=90°,∠CDE=∠CED=45°,∴∠ACB-∠DCB=∠DCE-∠DCB,即∠ACD=∠BCE,在△ACD和△BCE中,AC BCACD BCECD CE=⎧⎪∠=∠⎨⎪=⎩,∴△ACD≌△BCE(SAS),∴BE=AD,∠BEC=∠ADC,∵点A,D,E在同一直线上,∴∠ADC=180-45=135°,∴∠BEC=135°,∴∠AEB=∠BEC-∠CED=135°-45°=90°,故答案为:90°;(Ⅱ)如图2,∵∠DCE=90°,CD=CE,CM⊥DE,∴CM=DM=EM,∴DE=DM+EM=2CM,∵△ACD≌△BCE(已证),∴BE=AD,∴AE=AD+DE=BE+2CM,故答案为:AE=BE+2CM.【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4.如图,在等边△ABC中,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直线AM上时,以CD为一边在CD的下方作等边△CDE,连结BE.(1)求∠CAM的度数;(2)若点D在线段AM上时,求证:△ADC≌△BEC;(3)当动D在直线..AM上时,设直线BE与直线AM的交点为O,试判断∠AOB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答案】(1)30°;(2)答案见解析;(3)∠AOB是定值,∠AOB=60°.【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直接得出结论;(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C=BC,DC=EC,∠ACB=∠DCE=60°,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BCE=∠ACD,根据SAS就可以得出△ADC≌△BEC;(3)分情况讨论:当点D在线段AM上时,如图1,由(2)可知△ACD≌△BCE,就可以求出结论;当点D在线段A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可以得出△ACD≌△BCE而有∠CBE=∠CAD=30°而得出结论;当点D在线段M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通过得出△ACD≌△BCE同样可以得出结论.【详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CAM12∠BAC,∴∠CAM=∠BAM=30°.(2)∵△AB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D+∠DCB=∠DCB+∠BCE,∴∠ACD=∠BCE .在△ADC 和△BEC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 (3)∠AOB 是定值,∠AOB =60°.理由如下:①当点D 在线段AM 上时,如图1,由(2)可知△ACD ≌△BCE ,则∠CBE =∠CAD =30°,又∠ABC =60°,∴∠CBE +∠ABC =60°+30°=90°.∵△ABC 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AM 平分∠BAC ,即11603022BAM BAC ∠∠==⨯︒=︒,∴∠BOA =90°﹣30°=60°.②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ACB =∠DCE =60°,∴∠ACB +∠DCB =∠DCB +∠DCE ,∴∠ACD =∠BCE .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CBE =∠CAD =30°.由(1)得:∠BAM =30°,∴∠BOA =90°﹣30°=60°.③当点D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时.∵△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ACB =∠DCE =60°,∴∠ACD +∠ACE =∠BCE +∠ACE =60°,∴∠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CBE =∠CAD .由(1)得:∠CAM =30°,∴∠CBE =∠CAD =150°,∴∠CBO =30°,∠BAM =30°,∴∠BOA =90°﹣30°=60°.综上所述:当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AOB 是定值,∠AOB =6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点 B是 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C、D在 x 正半轴上.(1)如图,若∠BAO=60°,∠BCO=40°,BD、CE 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F,直接写出CF的长_____.(2)如图,△ABD是等边三角形,以线段B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BCQ,连接 QD并延长,交 y轴于点 P,当点 C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满足 PD=23DC?请求出点C的坐标;(3)如图,以AB为边在AB的下方作等边△ABP,点B在 y轴上运动时,求OP的最小值.【答案】(1)6;(2)C的坐标为(12,0);(3)3 2 .【解析】【分析】(1)作∠DCH=10°,CH 交BD 的延长线于H,分别证明△OBD≌△HCD 和△AOB≌△FH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解答;(2)证明△CBA≌△QB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Q=∠BAC=60°,求出CD,得到答案;(3)以 OA 为对称轴作等边△ADE ,连接 EP ,并延长 EP 交 x 轴于点 F .证明点 P 在直线 EF 上运动,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详解】解:(1)作∠DCH =10°,CH 交 BD 的延长线于 H ,∵∠BAO =60°,∴∠ABO =30°,∴AB =2OA =6,∵∠BAO =60°,∠BCO =40°,∴∠ABC =180°﹣60°﹣40°=8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D =∠CBD =40°,∴∠CBD =∠DCB ,∠OBD =40°﹣30°=10°,∴DB =DC ,在△OBD 和△HCD 中,==OBD HCD DB DC ODC HDC ∠∠⎧⎪=⎨⎪∠∠⎩∴△OBD ≌△HCD (ASA ),∴OB =HC ,在△AOB 和△FHC 中,==ABO FCH OB HC AOB FHC ∠∠⎧⎪=⎨⎪∠∠⎩∴△AOB ≌△FHC (ASA ),∴CF=AB=6,故答案为6;(2)∵△ABD 和△BCQ 是等边三角形,∴∠ABD =∠CBQ =60°,∴∠ABC =∠DBQ ,在△CBA 和△QBD 中,BA BD ABC DBQ BC BQ =⎧⎪∠=∠⎨⎪=⎩∴△CBA ≌△QBD (SAS ),∴∠BDQ =∠BAC =60°,∴∠PDO =60°,∴PD =2DO =6,∵PD =23DC , ∴DC =9,即 OC =OD+CD =12,∴点 C 的坐标为(12,0);(3)如图3,以 OA 为对称轴作等边△ADE ,连接 EP ,并延长 EP 交 x 轴于点F .由(2)得,△AEP ≌△ADB ,∴∠AEP =∠ADB =120°,∴∠OEF =60°,∴OF =OA =3,∴点P 在直线 EF 上运动,当 OP ⊥EF 时,OP 最小,∴OP =12OF =32则OP 的最小值为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知识背景:我们在第十一章《三角形》中学习了三角形的边与角的性质,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中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第十三章《轴对称》中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一些探究题中经常用以上知识转化角和边,进而解决问题.问题:如图1,ABC 是等腰三角形,90BAC ∠=︒,D 是BC 的中点,以AD 为腰作等腰ADE ,且满足90DAE ∠=︒,连接CE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试探究BC 与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发现:(1)BC 与C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探究:(2)如图2,当点D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除B 、C 外)时,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BC 与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2拓展:(3)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在备用图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CF 的形状.备用图【答案】(1)BC CF =;(2)BC CF =,证明见解析;(3)画图见解析,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BC CF =;(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D ACE SAS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3)作出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易证()ABD ACE SAS ∴≌,进而根据角度的代换,得出结论.【详解】解:(1)BC CF =.∵△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90BAC ∠=︒,AB AC ∴=,45B ACB ∠=∠=︒.90DAE ∠=︒,DAE BAC ∴=∠∠,DAE DAC BAC DAC ∴∠-∠=∠-∠,BAD CAE ∴∠=∠. ADE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D 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ACE B ∴∠=∠=︒.45ACB =︒∠,90BCF ACB ACE ∴∠=∠+∠=︒,90B F ∴∠+∠=︒,45F ∴∠=︒,B F ∴∠=∠,BC CF ∴=.(2)BC CF =.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90BAC ∠=︒,AB AC ∴=,45B ACB ∠=∠=︒.90DAE ∠=︒,DAE BAC ∴=∠∠,DAE DAC BAC DAC ∴∠-∠=∠-∠,BAD CAE ∴∠=∠. ADE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D 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ACE B ∴∠=∠=︒.45ACB =︒∠,90BCF ACB ACE ∴∠=∠+∠=︒,90B F ∴∠+∠=︒,45F ∴∠=︒,B F ∴∠=∠,BC CF ∴=.(3)B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提示: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90BAC ∠=︒,AB AC ∴=,45B ACB ∠=∠=︒.90DAE ∠=︒,DAE BAC ∴=∠∠,DAE DAC BAC DAC ∴∠+∠=∠+∠,BAD CAE ∴∠=∠.ADE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D 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ACE B ∴∠=∠=︒.45ACB =︒∠,90BCF ACB ACE ∴∠=∠+∠=︒,90B BFC ∴∠+∠=︒,45BFC ∴∠=︒,B BFC ∴∠=∠, BCF ∴是等腰三角形,90BCF ∠=︒, B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角度等量代换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1)图①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已经画出,请你在图②中用不同于图①的方法画出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2)图③是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在图③中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3)ABC 中,30B ∠=︒,AD 和DE 是ABC 的三分线,点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边上,且AD BD =,DE CE =,设c x ∠=︒,则x 所有可能的值为_________.【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20或40.【解析】【分析】(1)作底角的平分线,再作底边的平行线,即可得到三分线;(2)过底角定点作对边的高,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3)根据题意,先确定30°角然后确定一边为BA ,一边为BC ,再固定BA 的长,进而确定D 点,分别考虑AD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画出示意图,列出关于x 的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①当AD=AE 时,如图4,∵DE CE =,c x ∠=︒,∴∠EDB=x °,∴∠ADE=∠AED=2x °,∵AD BD =,∴∠BAD=∠B=30°,∴30+30=2x+x ,解得:x=20;②当AD=DE 时,如图5,∵DE CE =,c x ∠=︒,∴∠EDB=x °,∴∠DAE=∠AED=2x °,∵AD BD =,∴∠BAD=∠B=30°,∴30+30+2x+x=180,解得:x=40.③当AE=DE 时,则∠EAD=∠EDA=1802(90)2x x -=-, ∴∠ADC=∠EDA+∠EDC=(90-x)+x=90°又∵∠ADC=30+30=60°,∴这种情况不存在.∴x 所有可能的值为20或40.故答案是:20或40图4 图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分类讨论,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8.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4cm,点P,Q分别是直线AB,BC上的动点.(1)如图1,当点P从顶点A沿AB向B点运动,点Q同时从顶点B沿BC向C点运动,它们的速度都为lcm/s,到达终点时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AQ,PQ.①当t=2时,求∠AQP的度数.②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2)如图2,当点P在BA的延长线上,Q在BC上,若PQ=PC,请判断AP,CQ和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AQP=30°;②当t=43秒或t=83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2)AC=AP+CQ,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由△ABC是等边三角形知AQ⊥BC,∠B=60°,从而得∠AQB=90°,△BPQ是等边三角形,据此知∠BQP=60°,继而得出答案;②由题意知AP=BQ=t,PB=4﹣t,再分∠PQB=90°和∠BPQ=90°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可得.(2)过点Q作QF∥AC,交AB于F,知△BQF是等边三角形,证∠QFP=∠PAC=120°、∠BPQ=∠ACP,从而利用AAS可证△PQF≌△CPA,得AP=QF,据此知AP=BQ,根据BQ+CQ=BC=AC可得答案.【详解】解:(1)①根据题意得AP=PB=BQ=CQ=2,∵△ABC是等边三角形,∴AQ⊥BC,∠B=60°,∴∠AQB=90°,△BPQ是等边三角形,∴∠BQP=60°,∴∠AQP=∠AQB﹣∠BQP=90°﹣60°=30°;②由题意知AP=BQ=t,PB=4﹣t,当∠PQB=90°时,∵∠B=60°,∴PB=2BQ,得:4﹣t=2t,解得t=43;当∠BPQ=90°时,∵∠B=60°,∴BQ=2BP,得t=2(4﹣t),解得t=83;∴当t=43秒或t=83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2)AC=AP+CQ,理由如下:如图所示,过点Q作QF∥AC,交AB于F,则△BQF是等边三角形,∴BQ=QF,∠BQF=∠BFQ=60°,∵△ABC为等边三角形,∴BC=AC,∠BAC=∠BFQ=60°,∴∠QFP=∠PAC=120°,∵PQ=PC,∴∠QCP=∠PQC,∵∠QCP=∠B+∠BPQ,∠PQC=∠ACB+∠ACP,∠B=∠ACB,∴∠BPQ=∠ACP,在△PQF和△CPA中,∵BPQ ACPQFP PAC PQ PC∠=∠⎧⎪∠=∠⎨⎪=⎩∴△PQF≌△CPA(AAS),∴AP=QF,∴AP=BQ,∴BQ+CQ=BC=AC,∴AP+CQ=AC.【点睛】考核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分析问题是关键.9.如图,在△ABC 中,AB =AC =2,∠B =40°,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D 不与B 、C 重合),连接AD ,作∠ADE =40°,DE 交线段AC 于E 点.(1)当∠BDA =115°时,∠BAD =___°,∠DEC =___°;(2)当DC 等于多少时,△ABD 与△DCE 全等?请说明理由;(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ADE 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BDA 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答案】(1) 25,115;(2)当DC =2时,△ABD ≌△DCE ,理由见解析;(3)可以;当∠BDA 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 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将已知数值代入即可求出BAD ∠,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EDC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和定理,即可求出DEC ∠.(2)当AB DC =时,利用AAS 可证明ABD DCE ∆≅∆,即可得出2AB DC ==. (3)假设ADE ∆是等腰三角形,分为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D AE =时,40ADE AED ∠=∠=︒,根据AED C ∠>∠,得出此时不符合;②当DA DE =时,求出70DAE DEA ∠=∠=︒,求出B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A ∠即可;③当EA ED =时,求出DAC ∠,求出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B ∠.【详解】(1)在BAD 中,40B ∠= ,115BDA ∠=,1801804011525BAD ABD BDA ∴∠=︒-∠-∠=︒-︒-︒=︒,1801801154025EDC ADB ADE ∠=︒-∠-∠=︒-︒-︒=︒.AB AC =,40B ∠=,40B C ∴∠=∠=,1801804025115C E DC D E C ︒-∠-∠=︒-︒-︒=∠=︒.故答案为:25,115;(2)当2DC =时,ABD DCE ∆≅∆.理由如下:40C ∠=,140EDC DEC ∴∠+∠=︒,又40ADE ∠=,140ADB EDC ∴∠+∠=︒,ADB DEC ∴∠=∠.在ABD △和DCE ∆中,B C ∠=∠,ADB DEC ∠=∠,当AB DC =时,()ABD DCE AAS ∆≅∆,2AB DC ∴==;(3)AB AC =,40B C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D AE =时,40ADE AED ∠=∠=︒,AED C ∠>∠,∴此时不符合;②当DA DE =时,即1(18040)702DAE DEA ∠=∠=︒-︒=︒,1804040100BAC ∠=︒-︒-︒=︒,1007030BAD ∴∠=︒-︒=︒;1803040110BDA ∴∠=︒-︒-︒=︒;③当EA ED =时,40ADE DAE ∠=∠=︒,1004060BAD ∴∠=︒-︒=︒,180604080BDA ∴∠=︒-︒-︒=︒;∴当110ADB ∠=︒或80︒时,ADE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10.如图1,△ABD ,△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BE ≌△ADC ;(2)若∠ACD=15°,求∠AEB 的度数;(3)如图2,当△ABD 与△ACE 的位置发生变化,使C 、E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C ∥BE .【答案】(1)见解析(2) ∠AEB=15°(3) 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D ,AE=AC ,∠DAB=∠EAC=60°,即可得∠DAC=∠BAE ,利用SAS 即可判定△ABE ≌△ADC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3)由(1)的方法可证得△ABE ≌△AD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ACD =60°,即可得∠AEB=∠EAC ,从而得AC ∥BE .试题解析:(1)证明:∵△ABD ,△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B=AD ,AE=AC ,∠DAB=∠EAC=60°,∴∠DAC=∠BAE ,在△ABE和△ADC中,∴,∴△ABE≌△ADC;(2)由(1)知△ABE≌△ADC,∴∠AEB=∠ACD,∵∠ACD=15°,∴∠AEB=15°;(3)同上可证:△ABE≌△ADC,∴∠AEB=∠ACD,又∵∠ACD=60°,∴∠AEB=60°,∵∠EAC=60°,∴∠AEB=∠EAC,∴AC∥B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证得△ABE≌△AD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精选】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1.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B ∠=︒,45C ∠=︒,8AB =,14BC =,点E 、F 分别在边AB 、CD 上,//EF AD ,点P 与AD 在直线EF 的两侧,90EPF ∠=︒,PE PF =,射线EP 、FP 与边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设AE x =,MN y =.(1)求边AD 的长;(2)如图,当点P 在梯形ABCD 内部时,求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MN 的长为2,求梯形AEFD 的面积.【答案】(1)6;(2)y=-3x+10(1≤x <103);(2)1769或32 【解析】【分析】(1)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DHC 可得到HC 的长度,从而得出HB 的长,进而得出AD 的长;(2)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Q 、PR 的长,然后利用EB=PQ+PR 得去x 、y 的函数关系,最后根据图形特点得出取值范围;(3)存在2种情况,一种是点P 在梯形内,一种是在梯形外,分别根y 的值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梯形面积求解即可.【详解】(1)如下图,过点D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H∵∠C=45°,DH ⊥BC∴△D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梯形,∠B=90°∴四边形ABHD 是矩形,∴DH=AB=8∴HC=8∴BH=BC -HC=6∴AD=6(2)如下图,过点P 作EF 的垂线,交EF 于点Q ,反向延长交BC 于点R ,DH 与EF 交于点G∵EF ∥AD,∴EF ∥BC∴∠EFP=∠C=45°∵EP ⊥PF∴△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还可得△NPM 和△DGF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x∴DG=x=GF,∴EF=AD+GF=6+x∵PQ ⊥EF,∴PQ=QE=QF ∴PQ=()162x + 同理,PR=12y ∵AB=8,∴EB=8-x∵EB=QR∴8-x=()11622x y ++ 化简得:y=-3x+10 ∵y >0,∴x <103当点N 与点B 重合时,x 可取得最小值则BC=NM+MC=NM+EF=-3x+10+614x +=,解得x=1∴1≤x <103(3)情况一:点P 在梯形ABCD 内,即(2)中的图形 ∵MN=2,即y=2,代入(2)中的关系式可得:x=83=AE∴188176662339ABCD S ⎛⎫=⨯++⨯= ⎪⎝⎭梯形 情况二:点P 在梯形ABCD 外,图形如下:与(2)相同,可得y=3x -10则当y=2时,x=4,即AE=4∴()16644322ABCD S =⨯++⨯=梯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难点在于第(2)问中确定x 的取值范围,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2.如图,在△ABC 中,AB=BC=AC=20 cm .动点P ,Q 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匀速运动.已知点P ,点Q 的速度都是2 cm/s ,当点P 第一次到达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A=______度;(2)当0<t <10,且△APQ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3)当△APQ 为等边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 的值.【答案】(1)60;(2)103或203;(3)5或20 【解析】【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2)需分∠APQ=90°和∠AQP=90°两种情况进行解答;(3)需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解答:①由∠A=60°,则当AQ=AP 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②当P 于B 重合,Q 与C 重合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详解】解:(1)60°.(2)∵∠A=60°,当∠APQ=90°时,∠AQP=90°-60°=30°.∴QA=2PA .即2022 2.t t -=⨯解得 10.3t = 当∠AQP=90°时,∠APQ=90°-60°=30°.∴PA=2QA .即2(202)2.t t -=解得 20.3t = ∴当0<t <10,且△APQ 为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为102033或. (3)①由题意得:AP=2t ,AQ=20-2t∵∠A=60°∴当AQ=AP 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2t=20-2t ,解得t=5②当P 于B 重合,Q 与C 重合,则所用时间为:4÷2=20综上,当△APQ 为等边三角形时,t=5或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动点问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分类讨论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3.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 、△ACE 拼在一起(图1).△ABD 不动,(1)若将△AC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连接DE ,M 是DE 的中点,连接MB 、MC (图2),证明:MB =MC .(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 (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MB=MC.理由见解析;(3)MB=MC还成立,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A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AD=AE,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D=∠CA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MAD=∠MAE,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M和△A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2)延长DB、AE相交于E′,延长EC交AD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BD=BE′,然后求出MB∥A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MBC=∠CAE,同理求出MC∥A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BCM=∠BAD,然后求出∠MBC=∠BCM,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3)延长BM交CE于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MDB=∠MEF,∠MBD=∠MF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MDB和△M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MB=MF,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即可.【详解】(1)如图(2),连接AM,由已知得△ABD≌△ACE,∴AD=AE,AB=AC,∠BAD=∠CAE.∵MD=ME,∴∠MAD=∠MAE,∴∠MAD-∠BAD=∠MAE-∠CAE,即∠BAM=∠CAM.在△ABM和△ACM中,AB=AC,∠BAM=∠CAM,AM=AM,∴△ABM≌△ACM(SAS),∴MB=MC.(2)MB=MC.理由如下:如图(3),延长CM交DB于F,延长BM到G,使得MG=BM,连接CG.∵CE∥BD,∴∠MEC=∠MDF,∠MCE=∠MFD.∵M是ED的中点,∴MD=ME.在△MCE和△MFD中,∠MCE=∠MFD,∠MEC=∠MDF,MD=ME,∴△MCE≌△MFD(AAS).∴MF=MC.∴在△MFB和△MCG中,MF=MC,∠FMB=∠CMG,BM=MG,∴△MFB≌△MCG(SAS).∴FB=GC,∠MFB=∠MCG,∴CG∥BD,即G、C、E在同一条直线上.∴∠GCB=90°.在△FBC和△GCB中,FB=GC,∠FBC=∠GCB,BC=CB,∴△FBC≌△GCB(SAS).∴FC=GB.∴MB=12GB=12FC=MC.(3)MB=MC还成立.如图(4),延长BM交CE于F,延长CM到G,使得MG=CM,连接BG.∵CE ∥BD ,∴∠MDB =∠MEF ,∠MBD =∠MFE .又∵M 是DE 的中点,∴MD =ME .在△MDB 和△MEF 中,∠MDB =∠MEF ,∠MBD =∠MFE ,MD =ME ,∴△MDB ≌△MEF (AAS ),∴MB =MF .∵CE ∥BD ,∴∠FCM =∠BGM .在△FCM 和△BGM 中,CM =MG ,∠CMF =∠GMB ,MF =MB ,∴△FCM ≌△BGM (SAS ).∴CF =BG ,∠FCM =∠BGM .∴CF //BG ,即D 、B 、G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CFB 和△BGC 中,CF =BG ,∠FCB =∠GBC ,CB =BC ,∴△CFB ≌△BGC (SAS ).∴BF =CG .∴MC =12CG =12BF =M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作辅助线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x 轴负半轴上的点,B 为y 轴负半轴上的点.(1)如图1,以A 点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若2OA =,4OB =,试求C 点的坐标;(2)如图2,若点A 的坐标为()23,0-,点B 的坐标为()0,m -,点D 的纵坐标为n ,以B 为顶点,BA 为腰作等腰Rt ABD ∆.试问:当B 点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且其他条件都不变时,整式2253m n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3,E 为x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B OE =,OF EB ⊥于点F ,以OB 为边作等边OBM ∆,连接EM 交OF 于点N ,试探索:在线段EF 、EN 和MN 中,哪条线段等于EM 与ON 的差的一半?请你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1) C(-6,-2);(2)不发生变化,值为3-3)EN=12(EM-ON),证明见详解. 【解析】【分析】 (1)作CQ ⊥OA 于点Q,可以证明AQC BOA ≅,由QC=AD,AQ=BO,再由条件就可以求出点C 的坐标;(2)作DP ⊥OB 于点P ,可以证明AOB BPD ≅,则有BP=OB-PO=m-(-n)=m+n 为定值,从而可以求出结论2253m n +-3-(3)作BH ⊥EB 于点B ,由条件可以得出∠1=30°,∠2=∠3=∠EMO=15°,∠EOF=∠BMG=45°,EO=BM,可以证明ENO BGM ≅,则GM=ON,就有EM-ON=EM-GM=EG ,最后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就可得出EN=12(EM-ON).【详解】(1)如图(1)作CQ ⊥OA 于Q,∴∠AQC=9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C=AB,∠CAB=90°,∴∠QAC+∠OAB=90°,∵∠QAC+∠ACQ=90°,∴∠ACQ=∠BAO,又∵AC=AB,∠AQC=∠AOB,≅(AAS),∴AQC BOA∴CQ=AO,AQ=BO,∵OA=2,OB=4,∴CQ=2,AQ=4,∴OQ=6,∴C(-6,-2).(2)如图(2)作DP⊥OB于点P,∴∠BPD=90°,△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AB=BD,∠ABD=∠ABO+∠OBD=90°,∵∠OBD+∠BDP=90°,∴∠ABO=∠BDP,又∵AB=BD,∠AOB=∠BPD=90°,≅∴AOB BPD∴AO=BP,∵BP=OB-PO=m-(-n)=m+n,∵A ()23,0-,∴OA=23,∴m+n=23,∴当点B 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AO=BP=m+n=23,∴整式2253m n +-的值不变为3-.(3)()12EN EM ON =- 证明:如图(3)所示,在ME 上取一点G 使得MG=ON,连接BG 并延长,交x 轴于H.∵OBM 为等边三角形,∴BO=BM=MO,∠OBM=∠OMB=∠BOM=60°,∴EO=MO,∠EBM=105°,∠1=30°,∵OE=OB,∴OE=OM=BM,∴∠3=∠EMO=15°,∴∠BEM=30°,∠BME=45°,∵OF⊥EB,∴∠EOF=∠BME,∴ENO BGM ≅,∴BG=EN,∵ON=MG,∴∠2=∠3,∴∠2=15°,∴∠E BG=90°,∴BG=12EG, ∴EN=12EG, ∵EG=EM-GM,∴EN=12(EM-GM), ∴EN=12(EM-ON).【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5.(问题情境)学习《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后,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①,△ABC 中,若AB=12,AC=8,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同学通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根据SAS可证得到△ADC≌△EDB,从而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解后反思:题目中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直接运用)如图②,AB⊥AC,AD⊥AE,AB=AC,AD=AE,AF是ACD的边CD上中线.求证:BE=2AF.(灵活运用)如图③,在△ABC中,∠C=90°,D为AB的中点,DE⊥DF,DE交AC于点E,DF交AB于点F,连接EF,试判断以线段AE、BF、EF为边的三角形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2<AD<10;(2)见解析(3)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DC≌△EDB,得到BE=AC=8,再根据三角形的构成三角形得到AE的取值,再根据D为AE中点得到AD的取值;(2)延长AF到H,使AF=HF,故△ADF≌△HCF,AH=2AF,由AB⊥AC,AD⊥AE,得到∠BAE+∠CAD=180°,又∠ACH+∠CAH+∠AHC=180°,根据∠D=∠FCH,∠DAF=∠CHF,得到∠ACH+∠CAD=180°,故∠BAE= ACH,再根据AB=AC,AD=AE即可利用SAS证明△BAE≌△ACH,故BE=AH,故可证明BE=2AF.(3)延长FD到点G,使DG=FD,连结GA,GE,证明△DBF≌△DAG,故得到FD=GD,BF=AG,由DE⊥DF,得到EF=EG,再求出∠EAG=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ADC≌△EDB,∴BE=AC=8,∵AB=12,∴12-8<AE<12+8,即4<AE<20,∵D为AE中点∴2<AD<10;(2)延长AF到H,使AF=HF,由题意得△ADF≌△HCF,故AH=2AF,∵AB⊥AC,AD⊥AE,∴∠BAE+∠CAD=180°,又∠ACH+∠CAH+∠AHC=180°,∵∠D=∠FCH,∠DAF=∠CHF,∴∠ACH+∠CAD=180°,故∠BAE= ACH,又AB=AC,AD=AE∴△BAE≌△ACH(SAS),故BE=AH,又AH=2AF∴BE= 2AF.(3)以线段AE、BF、EF为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延长FD到点G,使DG=FD,连结GA,GE,由题意得△DBF≌△ADG,∴FD=GD,BF=AG,∵DE⊥DF,∴DE垂直平分GF,∴EF=EG,∵∠C=90°,∴∠B+∠CAB=90°,又∠B=∠DAG,∴∠DAG +∠CAB=90°∴∠EAG=90°,故EG2=AE2+AG2,∵EF=EG, BF=AG∴EF2=AE2+BF2,则以线段AE、BF、EF为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根据垂直平分线与勾股定理进行求解.6.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AB AC =,90BAC ∠=︒,点D 是ABC △ 内一点,连接 AD ,AE AD ⊥ 且 AE AD =,连接 BD 、CE 交于点 F .(1)如图 1,求BFC ∠的度数;(2)如图 2,连接ED 交 BC 于点 G ,连接 AG ,若 AG 平分BAD ∠,求证:2EAC EDF ∠=∠;(3)如图 3,在(2)的条件下,BF 交 AG 、AC 分别于点M 、N ,DH AM ⊥,连接 HN ,若ADN ∆的面积与DHN 的面积差为 6,6DF =,求四边形 AMFE 的面积.【答案】(1)∠BFC =90°;(2)见解析;(3)20AMFE S =四边形.【解析】【分析】(1)根据SAS 证明ABD ACE ≌,所以ABD ACF ∠=∠,所以90BFC BAC ∠=∠=︒.(2)根据题意先求出180ABG ADG ∠+∠=︒,在AB 上截取AK AD =,连接KG ,由AKG ADG ≌,180BKG AKG ∠+∠=︒,可证得BKG KBG ∠=∠,GB GK DG ==,所以DBG BDG EDF α∠=∠=∠=, 因为2CAE BAD α∠=∠=,所以2CAE EDF ∠=∠.(3)根据题意和(2)中结论先证明AD AN AE ==,过 A 作BF 、CE 垂线,垂足分别为R 、T , 连接AF ,证明ANR AET ≌,所以AR AT =,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M FN =,过点H 作HP FM ⊥,垂足为P ,所以HP PM DP ==,设DP x =,DR y =,所以ADN DHN S S ∆∆-= 1122DN AR DN HP ⋅⋅-⋅ ()6y x y =+=,226DF x y =+=,求出x ,y ,不难得到AEF ANF ADM S S S ∆∆∆===4,然后可得20AMFE S =四边形.【详解】(1)因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 AC =,90BAC DAE ∠=︒=∠, 所以BAD CAE ∠=∠,因为AD AE =,所以ABD ACE ≌,所以ABD ACF ∠=∠,所以90BFC BAC ∠=∠=︒.(2)因为AD AE =,90DAE ∠=︒,所以45AED ACG ∠=︒=∠,所以CAE CGE ∠=∠,由(1)知:BAD CAE ∠=∠,所以BAD CGD ∠=∠,设2BAD CGD α∠==∠, 所以1802BGD α∠=︒-,所以180BAD BGD ∠+∠=︒, 所以180ABG ADG ∠+∠=︒, 因为AG 平分BAD ∠,所以BAG DAG α∠=∠=, 在AB 上截取AK AD =,连接KG ,因为AG AG =,所以AKG ADG ≌,所以AKG ADG ∠=∠,DG KG =, 因为180BKG AKG ∠+∠=︒,所以BKG KBG ∠=∠,所以GB GK DG ==,所以DBG BDG EDF α∠=∠=∠=, 因为2CAE BAD α∠=∠=,所以2CAE EDF ∠=∠.(3)由(2)知:BAG DBG α∠=∠=,因为90BAC ∠=︒,45ABC ∠=︒,所以45ABN α∠=︒-,因为2BAD α∠=,所以45ADN α∠=︒+,因为902DAN α∠=︒-,所以45AND ADN α∠=︒+=∠,所以AD AN =,因为AD AE =,所以AE AN =, 过 A 作BF 、CE 垂线,垂足分别为R 、T , 连接AF ,因为45ACE ABD α∠=∠=︒-,2CAE α∠=,所以45AET ANR α∠=︒+=∠, 因为AE AN =,所以ANR AET ≌,所以AR AT =,所以FA 平分BFT ∠, 所以45AFN AFE ∠=∠=︒,因为45AMN ∠=︒,所以AFM AMF ∠=∠,所以AF AM =,所以FR MR =,因为DR RN =,所以DM FN =,过点H 作HP FM ⊥,垂足为P , 因为45AMN ∠=︒,90DHM ∠=︒,所以45MHP DHP HDP ∠=∠=∠=︒,所以HP PM DP ==,设DP x =,所以2DM FN x ==,设DR y =,所以2DN y =,所以2MR x y =+,因为45MAR ∠=︒,所以2AR MR x y ==+,所以ADN DHN S S ∆∆-= 1122DN AR DN HP ⋅⋅-⋅ ()6y x y =+=,因为226DF x y =+=,所以3x y +=,所以2y =,1x =,因为AF AF =,ANF AEF ∠=∠,所以AEF ANF ≌,所以FN EF =,因为AR AT =,所以AEF ANF ADM S S S ∆∆∆==,因为142ADM S DM AR ∆=⋅⋅=, 所以20ADM ADN ANF AEF AMFE S S S S S ∆∆∆∆=+++=四边形.【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难点在于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7.再读教材:宽与长的比是 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给我们以协调,匀称的美感.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建筑.为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都采用了黄金矩形的设计,下面我们用宽为2的矩形纸片折叠黄金矩形.(提示; MN=2)第一步,在矩形纸片一端.利用图①的方法折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把纸片展平.第二步,如图②.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两个相等的矩形,再把纸片展平.第三步,折出内侧矩形的对角线 AB,并把 AB折到图③中所示的AD处,第四步,展平纸片,按照所得的点D折出 DE,使 DE⊥ND,则图④中就会出现黄金矩形,问题解决:(1)图③中AB=________(保留根号);(2)如图③,判断四边形 BAD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请写出图④中所有的黄金矩形,并选择其中一个说明理由.(4)结合图④.请在矩形 BCDE中添加一条线段,设计一个新的黄金矩形,用字母表示出来,并写出它的长和宽.【答案】(1)5;(2)见解析;(3)见解析; (4) 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计算即可;(2)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3)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即可判断;(4)如图④﹣1中,在矩形BCDE上添加线段GH,使得四边形GCDH为正方形,此时四边形BGHE为所求是黄金矩形.详解:(1)如图3中.在Rt△ABC中,AB=22+=22AC BC+=5.12故答案为5.(2)结论:四边形BADQ是菱形.理由如下:如图③中,∵四边形ACBF是矩形,∴BQ∥AD.∵AB∥DQ,∴四边形ABQD是平行四边形,由翻折可知:AB=AD,∴四边形ABQD是菱形.(3)如图④中,黄金矩形有矩形BCDE,矩形MNDE.∵AD=5.AN=AC=1,CD=AD﹣AC=5﹣1.∵BC=2,∴CDBC=512-,∴矩形BCDE是黄金矩形.∵MNDN=215+=512-,∴矩形MNDE是黄金矩形.(4)如图④﹣1中,在矩形BCDE上添加线段GH,使得四边形GCDH为正方形,此时四边形BGHE为所求是黄金矩形.长GH=5﹣1,宽HE=3﹣5.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黄金矩形的定义、勾股定理、翻折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创新题目.8.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1)图①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已经画出,请你在图②中用不同于图①的方法画出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2)图③是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在图③中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3)ABC 中,30B ∠=︒,AD 和DE 是ABC 的三分线,点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边上,且AD BD =,DE CE =,设c x ∠=︒,则x 所有可能的值为_________.【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20或40.【解析】【分析】(1)作底角的平分线,再作底边的平行线,即可得到三分线;(2)过底角定点作对边的高,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3)根据题意,先确定30°角然后确定一边为BA ,一边为BC ,再固定BA 的长,进而确定D 点,分别考虑AD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画出示意图,列出关于x 的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①当AD=AE 时,如图4,∵DE CE =,c x ∠=︒,∴∠EDB=x °,∴∠ADE=∠AED=2x °,∵AD BD =,∴∠BAD=∠B=30°,∴30+30=2x+x ,解得:x=20;②当AD=DE 时,如图5,∵DE CE =,c x ∠=︒,∴∠EDB=x °,∴∠DAE=∠AED=2x °,∵AD BD =,∴∠BAD=∠B=30°,∴30+30+2x+x=180,解得:x=40.③当AE=DE 时,则∠EAD=∠EDA=1802(90)2x x -=-, ∴∠ADC=∠EDA+∠EDC=(90-x)+x=90°又∵∠ADC=30+30=60°,∴这种情况不存在.∴x 所有可能的值为20或40.故答案是:20或40图4 图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分类讨论,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E 为射线AC 上一点,D 为射线CB 上一点,AD DE =. (1)如图1,当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CD CE =时,AD 是ABC 的中线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写出,,AB BD AE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点E 在线段AC 上时,请直接写出,,AB BD AE的数量关系.+=,理由详见【答案】(1)AD是ABC的中线,理由详见解析;(2)AB BD AE=+.解析;(3)AB AE BD【解析】【分析】(1)利用△ABC是等边三角形及CD=CE可得∠CDE=∠E=30°,利用AD=DE,证明∠CAD=∠E =30°,即可解决问题.(2)在AB上取BH=BD,连接DH,证明AHD≌△DCE得出DH=CE,得出AE=AB+BD,(3)在AB上取AF=AE,连接DF,利用△AFD≌△EFD得出角的关系,得出△BDF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边的关系得出结论AB=BD+AE.【详解】(1)解:如图1,结论:AD是△ABC的中线.理由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B=∠ACB=60°,∵CD=CE,∴∠CDE=∠E,∵∠ACD=∠CDE+∠E=60°,∴∠E=30°,∵DA=DE,∴∠DAC=∠E=30°,∵∠BAC=60°,∴∠DAB=∠CAD,∵AB=AC,∴BD=DC,∴AD是△ABC的中线.(2)结论:AB+BD=AE,理由如下:如图2,在AB上取BH=BD,连接DH,∵BH=BD ,∠B=60°,∴△BDH 为等边三角形,AB-BH=BC-BD ,∴∠BHD=60°,BD=DH ,AH=DC ,∵AD=DE ,∴∠E=∠CAD ,∴∠BAC-∠CAD=∠ACB-∠E∴∠BAD=∠CDE ,∵∠BHD=60°,∠ACB=60°,∴180°-∠BHD=180°-∠ACB,∴∠AHD=∠DCE ,∴在△AHD 和△DCE ,BAD CDE AHD DCE AD DE ∠=∠⎧⎪∠=∠⎨⎪=⎩∴△AHD ≌△DCE (AAS ),∴DH=CE ,∴BD=CE ,∴AE=AC+CE=AB+BD .(3)结论:AB=BD+AE ,理由如下:如图3,在AB 上取AF=AE ,连接DF ,∵△ABC 为等边三角形,∴∠BAC=∠ABC=60°,∴△AFE 是等边三角形,∴∠FAE=∠FEA=∠AFE=60°,∴EF ∥BC ,∴∠EDB=∠DEF ,∵AD=DE ,∴∠DEA=∠DAE,∴∠DEF=∠DAF,∵DF=DF,AF=EF,在△AFD和△EFD中,AD DEDF DFAF EF=⎧⎪=⎨⎪=⎩,∴△AFD≌△EFD(SSS)∴∠ADF=∠EDF,∠DAF=∠DEF,∴∠FDB=∠EDF+∠EDB,∠DFB=∠DAF+∠ADF,∵∠EDB=∠DEF,∴∠FDB=∠DFB,∴DB=BF,∵AB=AF+FB,∴AB=BD+AE.【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运用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线段.10.如图1,△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BE≌△ADC;(2)若∠ACD=15°,求∠AEB的度数;(3)如图2,当△ABD与△ACE的位置发生变化,使C、E、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C∥BE.【答案】(1)见解析(2) ∠AEB=15°(3) 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D,AE=AC,∠DAB=∠EAC=60°,即可得∠DAC=∠BAE,利用SAS即可判定△ABE≌△ADC;(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3)由(1)的方法可证得△ABE≌△A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ACD =60°,即可得∠AEB=∠EAC,从而得AC∥BE.试题解析:(1)证明:∵△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D,AE=AC,∠DAB=∠EAC=60°,∴∠DAC=∠BAE,在△ABE和△ADC中,∴,∴△ABE≌△ADC;(2)由(1)知△ABE≌△ADC,∴∠AEB=∠ACD,∵∠ACD=15°,∴∠AEB=15°;(3)同上可证:△ABE≌△ADC,∴∠AEB=∠ACD,又∵∠ACD=60°,∴∠AEB=60°,∵∠EAC=60°,∴∠AEB=∠EAC,∴AC∥B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证得△ABE≌△AD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利用轴对称解题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利用轴对称解题

初中数学试卷利用轴对称解题轴对称是一种数学美,对我们的视觉有很强的感染力.解题时充足利用条件中显性的或隐形的轴对称,经常能起到声东击西的成效.例 1如图1,在△ABC中,AB=AC,∠A=100°,BD为∠B的均分线,研究AD 、BD 、 BC 之间的数目关系.剖析由 BD 是角均分线想到利用轴对称在BD 双侧结构三角形全等,故在BC 上截取 BF= BA ;由研究 AD 、BD 、 BC 之间的数目关系想到“截长补短”,在BC上截取BE=BD .连接 DF、DE .经过证明△ ABD ≌△FBD ,∠DFB =∠A = 100 °,∠DFC = 80 °,再得∠BED=∠BDE = 80 °,因此∠DFE=∠FED.再推得∠ EDC=∠C,DE= EC, AD= EC,于是 AD + BD= BC .解如图 1,在 BC 上截取 BF=BA 、 BE=BD ,连接 DF 、DE .∵AB = AC ,∠A = 100 °,∴∠ABC =∠C= 40 °.∵BD 为∠B 的均分线,∴∠ABD =∠DBC = 20 °.∴△ABD ≌△FBD .∵∠A= 100 °.∴∠DFB =∠A= 100 °.∴∠DFC = 80 °.∵BE= BD ,∠DBC =20 °,∴∠BED =∠BDE= 80 °.∠DFE=∠FED.∴DF =DE .∵∠FED= 80 °,∠C= 40 °,∴∠EDC= 40 °,∴∠EDC=∠C,∴DE= EC∴AD = EC,∴AD + BD = BC.例 2 ( 2010 年北京中考)问题:如图 2 ,已知△ABC 中,∠BAC =2 ∠ACB ,点 D 是△ABC 内的一点,且AD =CD , BD = BA ,研究∠ 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剖析由 AD =CD 可想到点 D 在 AC 的垂直均分线上,联合条件中的 2 倍角可想到作△ABD 对于 AC 的垂直均分线对称的△CED.再证明△ BDE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 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解如图 2,过点 D 作直线l⊥ AC.∵AD=CD.∴直线 l 是AC的垂直均分线,作△ABD 对于直线l 的对称△CED,∴BD = ED, CE= AB ,∠BAC =∠ACE ,直线l⊥ BE,∴BE∥AC ,∴∠EBC=∠ACB ,∵∠BAC = 2 ∠ACB .∴∠ACB =∠ECB,∴∠EBC=∠ECB,∴EC= EB.∵AD = CD,BD =BA ,∴=EB= BD = ED ,∴=∠EBD =60 °.设∠EBC=∠ACB = x°,∴∠DBC =60 °-x°,∠BAC = 2x °,∴∠ABC =180 °-3x °,∴∠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为 1 :3 .例 3 (第 21 届“希望杯”邀请赛)如图 3 ,已知△ABC 中, AC = BD,∠DAC = 30 °,∠ACB = 40 °,求∠ABC 的度数.剖析由分别的条件AC= BD 可想到利用对称把AC 、 BD 相对集中,联合∠ DAC =30 °、∠ACB =40 °,可证明△DEF 和△BEA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ABC 的度数.解如图 3,把△ADC 沿 AD 折叠得△ADF . AF 交 BD 于点 E,连接 BF.∴AF=AC = BD ,∠FAD =∠DAC = 30 °.∠AFD =∠ACB =40 °.∵∠DAC = 30 °,∠ACB = 40 °,∴∠ADB = 70 °,∠ADF = 110 °,∴∠BDF = 40 °.∴∠AFD =∠BDF =40 °.∴BE= AE.∠AEB = 100 °,∴∠ABC = 40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3 设计轴对称图案练习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3 设计轴对称图案练习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2.3 设计轴对称图案
随堂练习
1、在下图的各图中,画△A 'B 'C ',使与△A BC 关于
l 成轴对称图形。

能力测评
2、以给定的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请你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灰谐的解说词。

图中就是符合要流域的两个图形。

与同学比一比,谁构思的图形多而漂亮。

3、请你应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出图中的三个图形,并涂上彩色,与同学比一比,看谁画得正确、漂亮。

探究运用
4、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人们把它用作角花或边。

八年级数学苏科课标版利用轴对称作图2020

八年级数学苏科课标版利用轴对称作图2020

八年级数学苏科课标版利用轴对称作图20201、. (2011湖北宜昌,17,7分)解方程组答案解:①+②,得3x=3,∴x=1.将x=1代入①,得1-y=1,∴y=0.∴原方程组的解是x=1,y=0.(7分)解析2、.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B=45°, AD=2,BC=4,则梯形的面积为(答案A 解析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分析:过A作底边的高,根据∠B=45°,AD=2,BC=4可求出高的长,从而可求出面积.解:过A作AE⊥BC交BC于E点.∵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BE=(4-2)÷2=1.∵∠B=45°,∴AE=BE=1.∴梯形的面积为:×(2+4)×1=3.故选A3、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A.答案A 解析4、(2011?临沂)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8B.3<x≤8C.0<x<2D.无解答案B 解析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答案A 解析6、-5不是; 答案B 解析7、三角形第一边长为a + b,第二、三边的长分别比第一边长大a – 5和2b,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答案B 解析8、(2011?泰安)若点A的坐标为(6,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答案A 解析由图知A点的坐标为(6,3),根据旋转中心O,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90°,画图,点A′的坐标是(3,﹣6).故选A.9、若,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B.C.D.答案B 解析10、若a>0,且ax = 2, ay = 3,则的值为(答案D 解析11、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4D.x≥3 且x≠4答案D 解析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3≥0,根据分式有意义条件可得x-4≠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4≠0,且x-3≥0,解得:x≥3且x≠4,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与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运算12。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轴 对称图形 尺规作图专项训练(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轴 对称图形   尺规作图专项训练(解析版)

尺规作图专项训练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图痕迹如图所示,则作图的依据是()A. SSSB. SASC. ASAD. AAS2.如图,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画图:(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相交于点C.(3)作射线OC.则判断△OMC≌△ONC的依据是()A. SSSB. SASC. ASAD. AAS3.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A. SASB. SSSC. AASD. AS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是用“边角边”构造了全等三角形B.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过程,是用“边边边”构造了全等三角形C. 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 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5.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A=50°,则∠ACB的度数为()A. B. C. D.6.如图,在△ABC中,过点A作BC边上的高,正确的作法是( )A. B.C. D.7.如图,在△ABC中,∠ACB=90°,∠A=30°,BC=4,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再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大于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射线CE交AB于点F,则AF的长为()A. 5B. 6C. 7D. 88.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BC=4,则BE等于A.B.C.D.9.根据下列操作回答后面的问题:(1)分别以线段AB的端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圆弧相交点、;(2)作直线交于点.则下列有关的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A. PM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B. ;C. 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实质是作平角的平分线;D. .10.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用尺规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法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11.如图,在Rt中,,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某点,过点A及该交点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2,AB=6,则的面积是________.12.尺规作图:校园有两条路OA、OB,在交叉路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D,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相等,请你作出灯柱的位置P.(不写作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13.如图,△ABC中,∠B=35°,∠BCA=75°,请依据尺规作图的作图痕迹,计算∠α=______°14.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CD=CB,∠A=35°,则∠C= .15.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5,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Q,过P、Q两点作直线交BC于点D,则CD的长是______.16.已知如图:(1)分别过定点画的角平分线和边上的高(在图中做出标注,不写画法);(2)若.则__________.17.阅读下面材料: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了一道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 l于点Q.”小艾的做法如下:(1)在直线l上任取点A,以A为圆心,AP长为半径画弧.(2)在直线l上任取点B,以B为圆心,BP长为半径画弧.(3)两弧分别交于点P和点M(4)连接PM,与直线l交于点Q,直线PQ即为所求.老师表扬了小艾的作法是对的.请回答:小艾这样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在△ABC中,∠C=90°,∠B=30°,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填写序号)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④S△DAC:S△ABC=1:3.19.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小红的作法如下:如图,①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②再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不同于①中的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使点D与点C在直线AB的同侧;③作直线CD.所以直线CD就是所求作的垂直平分线.老师说:“小红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红的作图依据是______.20.如图,在△ABC中,AB=5,AC=4,BC=3.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③作射线AE;④以同样的方法作射线BF.AE交BF于点O,连接OC,则OC=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21.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36°.(1)尺规作图:作∠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判断△DBC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2.如图,已知,在RtΔABC中,∠ABC=90, AB=BC=2.(1)用尺规作∠A的平分线AD.(2)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求BD的长.23.如图,在△ABC中,∠ACB=90°.(1)用尺规在边BC上求作一点P,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AP,当∠B为______度时,AP平分∠BAC;(3)在(2)的条件下,若AC=2,求BC的长.24.如图所示,△ABC中,点D在BC边上,且BD=AD=AC.(1)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DC的垂直平分线AE,交DC于E点.(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和证明)(2)若∠CAE=16°,求∠B的度数.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分析】由作法可知,两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所以利用SSS可证得△OCD≌△O′C′D′,那么∠A′O′B′=∠AOB.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边边边”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个知识点;由作法找准已知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D=O′D',OC=0′C',CD=C′D',那么△OCD≌△O′C′D′,可得∠A′O′B′=∠AOB,所以利用的条件为SSS.故选:A.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悉角平分线的作法,找出相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解答.【解答】解: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可知,OM=ON,CM=CN,又∵OC是公共边,∴△OMC≌△ONC的根据是“SSS”.故选A.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边边”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个知识点,利用SSS可证得△OCD≌△O′C′D′,那么∠A′O′B′=∠AOB.【解答】解:易得OC=0′C',OD=O′D',CD=C′D',那么△OCD≌△O′C′D′,可得∠A′O′B′=∠AOB,所以利用的条件为SSS.故选B.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作图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A.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是用“边边边”构造了全等三角形,故错误;B.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过程,是用“边边边”构造了全等三角形,正确;C.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错误;D.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错误.故选B.5.【答案】D【解析】解:∵CD=AC,∠A=50°,∴∠ADC=∠A=50°,根据题意得:MN是BC的垂直平分线,∴CD=BD,∴∠BCD=∠B,∴∠B=∠ADC=25°,∴∠ACB=180°-∠A-∠B=105°.故选:D.由CD=AC,∠A=5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DC的度数,又由题意可得:MN是BC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BD,则可求得∠B的度数,继而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三角形的高的作图能力.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垂线,从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据此作高.【解答】解:在△ABC中,过点A作BC边上的高,如图:故选D.7.【答案】B【解析】解:连接CD,∵在△ABC中,∠ACB=90°,∠A=30°,BC=4,∴AB=2BC=8.∵作法可知BC=CD=4,CE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CD是斜边AB的中线,∴BD=AD=4,∴BF=DF=2,∴AF=AD+DF=4+2=6.故选:B.连接CD,根据在△ABC中,∠ACB=90°,∠A=30°,BC=4可知AB=2BC=8,再由作法可知BC=CD=4,CE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故CD是斜边AB的中线,据此可得出BD 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连接A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BE,在Rt△ACE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即可求出BE.【解答】解:连接AE,∵∠ACB=90°,∴AB==5,由题意得,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E=BE,在Rt△ACE中,AE2=AC2+CE2,即AE2=32+(4-AE)2,解得,AE=,∴BE=,故选D.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掌握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利用基本作图可对A进行判断;利用PM垂直平分AB可对A、B、D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作法得PM垂直平分AB,所以A、C选项正确;因为CD垂直平分AB,所以PA=PB,因为AP不一定垂直BP,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D.10.【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过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即可.【解答】解: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故选B.11.【答案】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基本作图,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C=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作DE AB于E,由基本尺规作图可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E AB,∴DE=DC=2,∴△ABD的面积=×AB×DE=6,故答案为6.12.【答案】解:如图,点p为所作.CD的垂直平分线和∠AOB的角平分线【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理解.13.【答案】75【解析】解:∵∠B=35°,∠BCA=75°,∴∠BAC=70°,∵由作法可知,AD是∠BAC的平分线,∴∠CAD=∠BAC=35°,∵由作法可知,EF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BCF=∠B=35°,∵∠ACF=∠ACB-∠BCF=40°,∴∠α=∠CAD+∠ACF=75°,故答案为:75.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BAC=7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EAC的度数,再由EF 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得出∠ABC=∠BC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α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答案】4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中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外角的性质进行角之间的计算,难度不大.首先根据作图过程得到MN垂直平分AB,然后利用中垂线的性质得到∠A=∠ABD,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CDB的度数,从而可以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根据作图过程和痕迹发现MN垂直平分AB,∴DA=DB,∴∠DBA=∠A=35°,∵CD=BC,∴∠CDB=∠CBD=2∠A=70°,∴∠C=40°,故答案为40°.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中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外角的性质进行角之间的计算,难度不大.15.【答案】【解析】解:连接AD.∵PQ垂直平分线段AB,∴DA=DB,设DA=DB=x,在Rt△ACD中,∠C=90°,AD2=AC2+CD2,∴x2=32+(5-x)2,解得x=,∴CD=BC-DB=5-=,故答案为.连接AD由PQ垂直平分线段AB,推出DA=DB,设DA=DB=x,在Rt△ACD中,∠C=90°,根据AD2=AC2+CD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6.【答案】解:(1)如图所示(2)5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和垂线的尺规作图,以及求角问题.【解答】解:(1)利用尺规作图中角平分线的画法即可,用三角尺由顶点向底边延长线上作垂线即可;(2)∵三角形内角和为180°,∴∠CAB=180°-∠ACB-∠ABC=30°,又∵AD为∠CAB的平分线,∴∠DAB=15°,∠ABE=180°-∠ABC=50°,又∵△ABE为直角三角形,∴∠BAE=90°-∠ABE=40°,∴∠DAE=∠DAB+∠BAE=15°+40°=55°.17.【答案】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线的性质有关知识,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小艾这样作图的依据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18.【答案】①②③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①连接NP,MP,根据SSS定理可得△ANP≌△AMP,故可得出结论;②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的度数,再由AD是∠BAC的平分线得出∠1=∠2=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DC=60°③根据∠1=∠B可知AD=BD,故可得出结论;④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30°,,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①证明:连接NP,MP,在△ANP与△AMP中,∵ ,∴△ANP≌△AMP,则∠CAD=∠BAD,故AD是∠BAC的平分线,故此选项正确;②证明:∵在△ABC中,∠C=90°,∠B=30°,∴∠CAB=60°.∵AD是∠BAC的平分线,∴,∴∠3=90°-∠2=60°,∠ADC=60°,故此选项正确;③证明:∵∠1=∠B=30°,∴AD=BD,∴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此选项正确;④证明:∵在Rt△ACD中,∠2=30°,∴,∴,,△∴△ ,∴S△DAC:S△ABC =1:3,故此选项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19.【答案】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解:如图,∵由作图可知,AC=BC=AD=B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答案】【解析】解:过点O作OD BC,OG AC,垂足分别为:D,G,由题意可得:O是△ACB的内心,∵AB=5,AC=4,BC=3,∴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四边形OGCD是正方形,∴DO=OG==1,∴CO=.故答案为:.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结合三角形内心的性质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三角形的内心,正确得出OD的长是解题关键.21.【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BCD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AC,∠A=36°,∴∠ABC=∠C=72°,∵BD平分∠ABC,∴∠DBC=∠ABC=36°,∴∠BDC=∠C=72°,∴BC=BD,∴△BCD是等腰三角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图与基本作图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画图和求出∠C、∠BDC的度数.(1)以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AC于两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的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交于一点,过这点和B作直线即可;(2)由∠A=36°,求出∠C、∠ABC的度数,能求出∠ABD和∠CBD的度数,即可求出∠BDC,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推出答案.22.【答案】解:(1)如图,AD为所求;(2)作DE AC于E,如图,∵∠ABC=90°,AB=BC=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45°,∴△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为角平分线,DB AB,DE AC,∴BD=DE,设BD=x,则,∴,∴ ,即BD的长为.【解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AD平分∠BAC;(2)作DE AC于E,如图,先判断△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C=45°,则可判断△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D=BE,设BD=x,则,然后利用BC=2列方程,再解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5个基本作图;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2)小题的关键.23.【答案】解:(1)如图所示,P为所求的点(2)30(3)∵AP是∠BAC的平分线,∴∠DAP=∠CAP,∵∠ADP=∠C,AP=AP,∴△ADP≌△ACP(AAS),∴AD=AC=2,∴AB=2AD=4,在Rt△ABC中,∠C=90°,根据勾股定理,得BC====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作图的方法及等边对等角的知识.(1)运用基本作图方法,中垂线的作法作图;(2)求出∠PAB=∠PAC=∠B,运用直角三角形解出∠B;(3)根据AP是∠BAC的平分线,可知∠DAP=∠CAP,进一步得△ADP≌△ACP,AD=AC=2,AB=2AD=4,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见答案;(2)如图,∵PA=PB,∴∠PAB=∠B,如果AP是角平分线,则∠PAB=∠PAC,∴∠PAB=∠PAC=∠B,∵∠ACB=90°,∴∠PAB=∠PAC=∠B=30°,∴∠B=30°时,AP平分∠CAB.故答案为30;(3)见答案.24.【答案】(1)如图所示,线段AE即为所求.作图方法不唯一,正确即可.(2)∵AD=AC,AE CD,点E是CD中点,∴∠C=90°-∠CAE=74°.∵AD=AC,∴∠ADC=∠C=74°.∵AD=BD,∴2∠B=∠ADC=74°,∴∠B=3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解决此题;(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此题;。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利用轴对称巧解作图题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利用轴对称巧解作图题

初中数学试卷利用轴对称巧解作图题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几道例题虽有难度,但只要掌握轴对称这一“利器”,不费多少力气就能降服它们.例1 如图1,直线l表示一条河流,一头牛要从A点去B点,但途中需到河边P处饮水,问:要使牛走的总路程最短,P点应在直线l的何处?解如图2,作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P,此点P 即为所求.证明在直线l上任取Q点(异于P点).若牛在点Q处饮水,连结QA、QB、QA'、PA,则走的总路程为AQ+BQ,即A'Q+BQ;若牛在点P处饮水,则走的总路程为AP+BP,即线段A'B的长.而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Q+BQ>A'B,所以在点P处饮水才符合题目要求.例2 如图3,a、b表示两条不平行的街道,点P表示广场上的邮局,现打算在两条街道上各设置一个邮箱M、N,要使邮递员从邮局出发,到两个邮箱取完信件后返回邮局所走的路程最短,请找出点M、N的位置.解如图4,分别作出点P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P1和P2,连结P,P2,分别交直线a、b于M点和N点,此两点即为所求.证明分别在直线a、b上分别任取一点E、F(异于M、N点),连结EP、EP、、EF、FP2、FP、PM、PN.若邮箱设置在E点和F点,则邮递员所走的总路程为PE+EF+PF,即P1E+EF+P2F;若邮箱设置在M点和N点,则邮递员所走的总路程为PM+MN+PN,即P1M+MN+P2N,也即线段P1P2的长.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可知邮箱设置在M点和N点才使邮递员最省路.例3 如图5,长力形台球桌上有M、N两个球,要使M球先撞击台边AD,再反弹撞击台边CD,最后恰好击中N球,请找出台球两次与台边的撞击点.分析若要让M球只在一边上反弹击中N球,则与例1相同.现在要经两条边框上反弹,当然得用两次轴对称的知识,因为要满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解如图6,作出点M关于AD的对称点M',再作出点N关于CD的对称点N'.连结M'N',分别交AD、CD于点P和点Q,点P和点Q即为撞击点.例4 如图7,点A和点B位于直线l两侧,在l上找一点P,使直线l平分∠APB.解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出A点的对称点A',作直线BA',交直线l于点P(请同学们自己作图).例5 参照图7,点A和点B位于直线l两侧,请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解法同例4,如图8.证明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异于点P),连结PA、P'A、P'A'、P'B,则P'点到A、B 两点的距离之差为P'B-P'A,即P'B-P'A'.而P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差为PB-PA,即PB-PA',也就等于A'B.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P'B-P'A'<A'B,所以P'点不符合要求,只有P点才满足题意.利用轴对称知识,能有力地解决作图中的“最大(长)”,“最小(短)”的问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尺规作图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AB为半径作弧,连接弧的交点得2到直线l,在直线l上取一点C,使得∠CAB=25°,延长AC至M,求∠BCM的度数为()A. B. C. D.2.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A. B.C. D.3.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运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的,其中判定全等的方法是()A. SSSB. SASC. ASAD. HL4.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 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OCB. 借助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C. 画线段AB=3cmD. 用三角尺过点P作AB的垂线5.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A. 延长射线AB到DB. 以点D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C. 作直线AB=3cmD. 延长线段AB至C,使AC=BC6.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AD是△ABC边上的高是()A. B.C. D.7.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DE的长为半径作弧,(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12两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这个作图是()A. 平分已知角B.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 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二、填空题8.如图,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E.若BC=10cm,则DE=______cm.9.如图,以A点为圆心,以相同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与射线AM,AN交于B,C两点,连接BC,再分别以B,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连接以相同长(大于12AD,BD,CD.若∠MBD=40°,则∠NCD的度数为______.10.小为同学和小辰同学研究一个数学问题: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高线.已知:△ABC.尺规作图:作BC边上的高AD.他们的作法如下:B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①分别以B,E为圆心,大于12②连接AF,与BC交于点D,则线段AD即为所求.③以A为圈心,AB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E.老师说:“你们的作法思路正确,但作图顺序不对.”请回答: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填写序号)______.判断线段AD为BC边上的高的作图依据是______.11.如图,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P交于点A,再以点A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画射线OB,则∠AOB=_________°.12.如图,在△ABC中,∠C=90°,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AB长为半径作弧,两2弧分别交于M,N两点,过M,N两点的直线交BC于点D,若AC=2,∠B=15°,则BD的长______.13.如图,用三角尺可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在已知的∠AOB的两边上,分别取______,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可利用______(填写判定方法)证明△POM≌△PON,然后根据______得∠POM=∠PON,则OP平分∠AOB.14.如图,画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PQ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解:(1)分别以点_________和点_________为圆心,大于12别交于点________和点________;(2)过点________和点________作直线,则直线________就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15.如图,在△ABC,∠C=90°,∠ABC=4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在△ABC中,∠A>∠B.(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与AB,BC分别相交于点D,E(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AE,若∠B=50°,求∠AEC的度数.17.如图,已知∠AOB及点C、D,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使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18.如图,已知△ABC,∠BAC=90°,(1)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C=30°,求证:DC=DB.19.如图,已知在△ABC中,BC=4,AC=8.(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BCD的周长.20.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1)尺规作图: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DC.(2)求证:BD=1221.如图,已知△ABC.(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连接CE,如果△ABC的周长为27,DC的长为5,求△BCE的周长.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由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C=BC,∴∠CAB=∠CBA=25°,∴∠BCM=∠CAB+∠CBA=25°+25°=50°.故选:B.根据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可得出AC=BC,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答案】B【解析】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12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故选:B.根据过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运用了SSS定理来判定全等的,故选:A.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做法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做法,关键是熟练掌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做法.4.【答案】B【解析】解: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知:助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属于尺规作图,故选:B.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即可判定.本题考查尺规作图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尺规作图的定义,属于中考基础题.5.【答案】B【解析】解:A.根据射线AB是从A向B无限延伸,故延长射线AB到D是错误的;B.根据圆心和半径长即可确定弧线的形状,故以点D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是正确的;C.根据直线的长度无法测量,故作直线AB=3cm是错误的;D.延长线段AB至C,则AC>BC,故使AC=BC是错误的;故选:B.根据线段、射线以及直线的概念,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尺规作图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6.【答案】B【解析】解: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故选:B.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则AD即为所求.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7.【答案】D【解析】解:利用作法得CF⊥AB,所以这个作图为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故选:D.利用基本作图(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8.【答案】5【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正确得出DE是△ABC的中位线是解题关键.直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是△ABC的中位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1BC=5cm.2故答案为5.9.【答案】40°【解析】解:∵AB=AC,DB=DC,∴∠ABC=∠ACB,∠DBC=∠DCB,∴∠ABD=∠ACD,∴∠MBD=∠NCD=40°,故答案为:4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DBC=∠DCB,则∠ABD=∠ACD,然后根据邻补角得出∠MBD=∠NCD.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0.【答案】③①②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解析】解:作法如下:先以A为圈心,AB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E,再分别以B,B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然后连接AF,与BC交于点D,因E为圆心,大于12为根据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AD⊥BC,即AD 为高.故答案为③①②;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得到正确的作图步骤,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D⊥BC.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1.【答案】6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和等边三角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尺规作图得到相等的线段.由尺规作图可知AO=BO=AB,由此可得△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OB的度数.【解答】解:由作图可得:AO=BO=AB,∴△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故答案为60.12.【答案】4【解析】解:连接AD,如图,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B,则DA=DB,∴∠B=∠BAD=15°,∴∠ADC=∠B+∠BAD=30°,在Rt△ADC中,AD=2AC=4,∴BD=DA=4.故答案为4.连接AD,如图,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B,则DA=DB,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DC=30°,所以AD=2AC=4,从而得到BD的长.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答案】OM=ON;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析】解:在已知的∠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可利用HL(填写判定方法)证明△POM≌△PON,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POM=∠PON,则OP平分∠AOB.故答案为:OM=ON,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根据作图的作法得到OM=O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HL,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4.【答案】(1)P;Q;M;N;(2)M;N;MN.【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画法,需熟练掌握作图语言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可发现是作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解答】解:通过观察可发现是作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画法,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和点所以分别以点P和点Q为圆心,以大于12N,再过点M和点N作直线,则直线MN就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1)P;Q;M;N;(2)M;N;MN.15.【答案】65°【解析】解:解法一:连接EF.∵点E、F是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C的交点,∴AF=AE;∴△AEF是等腰三角形;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又∵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AG是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AG平分∠CAB,∵∠ABC=40°∴∠CAB=50°,∴∠CAD=25°;在△ADC中,∠C=90°,∠CAD=25°,∴∠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解法二: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CAB=50°,∴∠CAD=25°;在△ADC中,∠C=90°,∠CAD=25°,∴∠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故答案是:65°.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本题综合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作图过程推知AG是∠CAB 平分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答案】解:(1)如图所示;(2)∵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EAB=∠B=50°,∴∠AEC=∠EAB+∠B=100°.【解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2)由于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AE=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B=∠B=50°,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解:(1)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M、N两点,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K点,(2)再以M、N为圆心,大于12(3)作射线OK,(4)分别以C、D为圆心画弧,两弧分别交于H、T两点,连接HT,(5)CD的垂直平分线与∠AOB的角平分线交点即为P点【解析】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的一般作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怎么作出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及∠AOB的角平分线,通过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我们所要求的P点.18.【答案】(1)解:射线BD即为所求;(2)∵∠A=90°,∠C=30°,∴∠ABC=90°-30°=60°,∵BD平分∠ABC,∴∠CBD=1∠ABC=30°,2∴∠C=∠CBD=30°,∴DC=DB.【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求出角平分线BD;(2)想办法证明∠C=∠CBD即可;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判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答案】解:(1)(2):∵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CD的周长=BD+CD+BC=AD+CD+BC=AC+BC=8+4=1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B=DC,进而得到AD+DC=AD+BD=5cm,然后可得周长.20.【答案】(1)解:如图,DE 为所作;(2)证明:连接AD ,如图,∵AB =AC ,∴∠B =∠C =12(180°-∠BAC )=12(180°-120°)=30°, ∵DE 垂直平分AB ,∴DA =DB ,∴∠DAB =∠B =30°,∴∠CAD =120°-30°=90°,在Rt △ADC 中,AD =12CD ,∴BD =12CD .【解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出DE 垂直平分AB ; (2)连接AD ,如图,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 =∠C =30°,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DA =DB ,则∠DAB =∠B =30°,接着计算出∠CAD =90°,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D =12CD ,从而得到结论.∴BD =12CD .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1.【答案】解:(1)如图,DE 为所作;(2)∵DE 垂直平分AC ,∴EA =EC ,AD =CD =5,∴AC =10,∵△ABC的周长=AB+BC+AC=27,∴AB+BC=27-10=17,∴△AEC的周长=BE+EC+BC=BE+AE+BC=AB+BC=17.【解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DE垂直平分AC;(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C,AD=CD=5,则利用△ABC的周长得到AB+BC=17,然后根据等线段代换可求出△AEC的周长.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试卷
利用轴对称巧解作图题
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几道例题虽有难度,但只要掌握轴对称这一“利器”,不费多少力气就能降服它们.
例1 如图1,直线l表示一条河流,一头牛要从A点去B点,但途中需到河边P处饮水,问:要使牛走的总路程最短,P点应在直线l的何处?
解如图2,作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P,此点P 即为所求.
证明在直线l上任取Q点(异于P点).若牛在点Q处饮水,连结QA、QB、QA'、PA,则走的总路程为AQ+BQ,即A'Q+BQ;若牛在点P处饮水,则走的总路程为AP+BP,即线段A'B的长.而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Q+BQ>A'B,所以在点P处饮水才符合题目要求.
例2 如图3,a、b表示两条不平行的街道,点P表示广场上的邮局,现打算在两条街道上各设置一个邮箱M、N,要使邮递员从邮局出发,到两个邮箱取完信件后返回邮局所走的路程最短,请找出点M、N的位置.
解如图4,分别作出点P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P1和P2,连结P,P2,分别交直线a、b于M点和N点,此两点即为所求.
证明分别在直线a、b上分别任取一点E、F(异于M、N点),连结EP、EP、、EF、FP2、FP、PM、PN.若邮箱设置在E点和F点,则邮递员所走的总路程为PE+EF+PF,即P1E+EF+P2F;若邮箱设置在M点和N点,则邮递员所走的总路程为PM+MN+PN,即P1M+MN+P2N,也即线段P1P2的长.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可知邮箱设置在M点和N点才使邮递员最省路.
例3 如图5,长力形台球桌上有M、N两个球,要使M球先撞击台边AD,再反弹撞击台边CD,最后恰好击中N球,请找出台球两次与台边的撞击点.
分析若要让M球只在一边上反弹击中N球,则与例1相同.现在要经两条边框上反弹,当然得用两次轴对称的知识,因为要满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解如图6,作出点M关于AD的对称点M',再作出点N关于CD的对称点N'.连结M'N',分别交AD、CD于点P和点Q,点P和点Q即为撞击点.
例4 如图7,点A和点B位于直线l两侧,在l上找一点P,使直线l平分∠APB.
解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出A点的对称点A',作直线BA',交直线l于点P(请同学们自己作图).
例5 参照图7,点A和点B位于直线l两侧,请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
解法同例4,如图8.
证明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异于点P),连结PA、P'A、P'A'、P'B,则P'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差为P'B-P'A,即P'B-P'A'.而P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差为PB-PA,即PB-PA',也就等于A'B.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P'B-P'A'<A'B,所以P'点不符合要求,只有P点才满足题意.
利用轴对称知识,能有力地解决作图中的“最大(长)”,“最小(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