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物质的变化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量1个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通过实验来辨别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进而介绍了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及两者这间的关系,并分别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方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化学完全是陌生的,只有通过一些实验这种外观变化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概念。
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实验现象来调动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教学目的:
1、学会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一些性质的基本概念。
教学理念: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而能区别两种变化,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由变化引出性质,不同的变化是由不同的性质决定的,物理变化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化学变化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掌握一些性质的基本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由学生来分析归纳,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难点:两种变化的区别,两种性质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设计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三)“质量守恒定律”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化学具体目标:1.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
2.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3.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5.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6.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7.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这一基本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三是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其核心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即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总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不变?教材重点确定为: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重点知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的科学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2.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 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义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
别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 放 出 气 体 : 2KMnO 4△ K 2Mn O 4 +Mn O 2+O 2↑
③ 生 成 沉 淀 : Ba(OH) 2+H 2SO 4=BaSO 4↓ +2 H 2 O
七、 洗涤仪器
1. 洗涤方法: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 1/2 的水, 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 洗。 2. 试管刷: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3.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 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4. 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5. 特殊情况 n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n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 再用水冲洗。
5. 连接一套装置顺序:先左后右,先下再上
三、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冀人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2 燃烧的秘密学案
4.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利用燃烧的,燃烧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三、拓展延伸
找找看,遭遇火灾时如何正确脱险?
四、学生总结
燃烧的秘密
学习目标
1.能把观察到的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记录下来。
2.能说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Nhomakorabea3.能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各举出两个以上的事例说明燃烧的利与弊。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实验。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带来了光明,同时蜡烛越来越短,那你知道在蜡烛“牺牲”的过程中,有一些眼睛看不见的新物质已悄悄地产生了吗?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燃烧实验。
(1)实验目的:蜡烛燃烧时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材料:烧杯两个、石灰水、蜡烛。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你们说说燃烧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2.燃烧实验。
(1)实验目的:看看在燃烧时生成了什么物质?
(2)实验步骤:选择几种不同的物质作为燃烧的材料。(布片、纸片、木片)
(3)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4)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⑴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⑵学会搜集资料,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⑵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教学过程】主导活动主体活动设计意图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
下面我们观察几个小实验。
演示实验: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
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过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再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3] 演示[实验1—4]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描述吗?请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冀人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01课《空气的成分》课件共15张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 瓶、火柴 实验方法: 1、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 底部。 2、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 3、不点燃蜡烛,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 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 4、取下集气瓶,点燃蜡烛。 5、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上方,观察有 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 1、水不宜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 2、蜡烛要牢牢粘在玻璃片上。 3、不要弄湿烛芯。 4、集气瓶口不能露在玻璃片外。 5、观察完毕后,不要随意移动器材。
实验现象:
实 验 现 象 蜡烛(燃烧/熄灭) 水面(上升/下降/不变)
第 一 次未
点
燃
第二次
熄灭
不变 上升
思考:
1、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集气瓶内空气会减少? 是空气跑了吗?
3、集气瓶中还有没有空气? 是不是都用光了?为什么?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要消耗一手拖住玻璃片,一手拖住集气瓶, 倒扣过来放在桌面上。 2、把瓶口的玻璃片推开一条小缝,将燃 着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观察有什么现 象。
空气中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 烧的气体是什么呢?
我们来阅读科学在线。 思考:空气是一种纯净气体吗? 空气中气体都有什么?各自比例是 多少呢?
氧气和氮气的用途
空气的成分 氧气 氮气
用途
潜水员需要携带供氧装置 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炼钢需要氧气 用于医疗手术 用于生产氮肥 用作灯泡填充气 用于储存食品
注意事项: 1、点燃火柴时注意安全。 2、倒扣的时候,玻璃片紧贴集气瓶。
实验现象:燃着的木条熄灭了。 思考:实验中的现象说明燃烧剩下的气 体有什么性质?
不支持燃烧
思考:
你认为空气是单一成分的气体吗? 如果不是,至少有几种气体?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的变化第1、2节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五章物态的变化第1、2节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五章物态的变化1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2 熔化和凝固二. 重点、难点:1. 知道水的三种状态能够持续地变化。
2. 知道水的六种物态变化类型。
3. 理解熔化曲线、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4. 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三. 知识点分析(一)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存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2. 物态变化形式有六种:(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到液态的过程。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到固态的过程,是熔化的相反过程。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到气态的过程。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到固态的过程。
3. 地球上水的循环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汽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而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
这是自然界中的液化现象。
云和雾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
所以雾和云都是水蒸汽的液化现象。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汽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冰晶在地面或草叶上。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大气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汽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小冰晶(或叫雪花),在降落时互相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霜和雪都是水蒸汽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雹是冰球。
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
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假如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
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二)熔化和凝固1. 定义固态凝固(放热)熔化(吸热)液态2.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物理化学5-1 相律
单组分系统两相平衡时: f 1
T、P之间的关系。
一、物态转变方程式 1、克拉佩龙方程式 在T、P下,纯物质以α 和β 两相平衡共存,则 当 T→T+dT 则 P→P+dP
,即 G
G m m
为保持两相的平衡,则 由热力学基本方程:
G m dG m G m dG m dG m dG m S mdT V mdP S mdT V mdP
对于气体,无论何种不同气体都能无限均匀混合,因此只有一相。 对于液体,纯液体和真溶液都只是一相; 多种液体混合时,根据溶解程度 可分为一相,二相或三相共存。 对于固体,纯固体为一相,一般体系中,多一种固体便多一个相,即使两 种固体物质细小弥散的相互掺合,仍为两相,只有这些物质以原子 (或分子)状态相互混合成固溶体,才是均相体系。
H m dP H 0 dT T Vm dP 汽 V 0 0 dT dP 水 V 0 0 dT dP 汽 V 0 0 dT
2、OA、OB、OC把图分为三个单相区:g,l,s。f = 1-1+2 = 2
即有T、P两个自由度,T、P在一定范围内可独立变化,而不影响该相的单独 存在。
fus H 0
水 fusVm 0 dT 0, P , T dP
Vm ( g ) ? Vm (l )或Vm (s)
RT Vm Vm ( g ) P
(理想气体) dP vap H P 2
dP Hm dT T Vm
反应了T、P之间的关系:
会溶温度的高低反映了一对液体间的互溶能力, 可以用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二、杠杆规则
杠杆规则:由相图可知一定条件下,系 统中含有哪些相,及各相的成分。还可知 两共存相的相对量。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子: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呈电中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3、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4、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5、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7、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
注意:常见的混合物举例:①气体混合物水煤气爆鸣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主要成分CO、H2H2、O2CH4H2、CH4等CO、CO2、N2等丙烷、H2等②液体混合物碱石灰漂白粉玻璃水泥铝热剂主要成分CaO、NaOHCa(ClO)2、CaCl2Na2O·CaO·6SiO2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Al、金属氧化物常见物质的俗名:物质俗名物质俗名Na2CO3纯碱、苏打KOH苛性钾NaHCO3小苏打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CuSO4·5H2O胆矾Na2SiO3的水溶液水玻璃FeSO4·7H2O绿矾CH4天然气、沼气KAl(SO4)2·12H2O明矾CH3CH2OH酒精CaCO3石灰石C6H12O6葡萄糖或果糖CaO生石灰C12H22O11蔗糖或麦芽糖Ca(OH)2熟石灰、消石灰(C6H10O5)n淀粉或纤维素NaCl食盐CO(NH2)2尿素CaSO4·2H2O生石膏2CaSO4·H2O熟石膏8、分类的方法(1)树状分类法: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初中化学-人教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重要结论,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梳理】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如:木材燃烧、铁的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还伴随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4.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毒性、助燃性、氧化性、稳定性、金属的活泼性等属于化学性质。
2.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通常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属于物理性质。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性质。
4.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会、易、难”等字眼。
【典型例题】1.下列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和电解水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2.判断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黑色固体D.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大漠孤姻直,长河落日圆;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④伐菥烧炭南山中;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⑥白玉为床金作马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④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B.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D.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5.下列变化及性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2.燃烧的秘密
1.A.把烧杯罩在蜡烛上方我会发现杯壁有水珠生成; B.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晃一晃在罩在蜡烛上方我会发现杯壁 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2.如何预防生活中的烧烫伤? 远离明火防烧伤(不在火焰附近打闹,不在易燃物处使用明火,不 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免接触高温物体防烫伤(不接触热锅、 热水壶等);警惕热水和蒸汽防烫伤(不揭开冒着蒸汽的锅盖)
1.空气的成分
5.点燃两只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会发 生什么现象? 现象:没用集气瓶罩着的蜡烛继续燃烧,而用集气瓶罩着的蜡烛 慢慢熄灭了。 6.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 空气体积的21%;其它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 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它气体 。
课程结束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1.空气的成分 2.燃烧的秘密 3.变色游戏 4.生锈与防锈
1.空气的成分
1.空气由:氮气78% 氧气21% 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 体1%组成。 2.空气中的氧气有助于助燃。 3.氧气的用途:潜水员需要携带供氧装置;炼钢需要氧气; 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4.氮气的用途:用于储存食品;用于灯泡填充气;用于医疗 手术;用于生产氮肥。
4.生锈与防锈
1.铁生锈与空气、水、盐等因素有关。 2.铁锈为红褐色,导电性差,没有光泽,不能被磁 铁吸引。铁生锈后有新物质生成。 3.怎样防止生锈? 涂油、搪瓷、喷漆、电镀、擦干水分。
4.生锈与防锈
1.铁生锈与空气、水、盐等因素有关。 2.铁锈为红褐色,导电性差,没有光泽,不能被磁 铁吸引。铁生锈后有新物质生成。 3.怎样防止生锈? 涂油、搪瓷、喷漆、电镀、擦干水分。 4.铝锈:黑烫伤应急措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9火警电话。 急救法5步:冷水冲15分钟、剪开衣物、冷水浸泡、纱布 覆盖、送往医院。 4.物体燃烧后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都会生成新物质。
最新苏教版 八年级物理 目录
八年级物理(苏教版)目录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第二节乐音的特征
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
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二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第二节汽化和液化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水循环
第三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色彩颜色
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四节平面镜
第五节光的反射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一节光的折射
第二节透镜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一节长度的时间的测量
第二节速度
第三节直线运动
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
浙教版初中科学课本目录
科学七年级上第1章科学入门物理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观察和实验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特性物理化学第1节熔化与凝固第2节汽化与液化第3节升华与凝华第4节物质的构成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二哪些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三大米防霉、防虫的方法四观测当地四季的星空五霜冻的预防六水分蒸发的速度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七年级下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物理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物理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生物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走向成熟第3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4节植物的一生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史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二哪些事物含有更多的能量三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四地形特征和农业生产的关系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化学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物理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物理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研究性学习课题一不用密度计怎样测量液体的密度二水对生命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动物行为的形成四本地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策五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降水的关系六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表科学八年级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化学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2章空气与生命化学第1节空气第2节氧气和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衡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与土壤生物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物理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保健品中含有什么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衡的研究三研究植物的呼吸四当地水土状况调查五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4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附录5元素周期表科学九年级上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化学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物理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物理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生物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二金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三寻找自行车中的杠杆四我国大江、大河水电站建设的情况五怎样防治龋齿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4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科学九年级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生物第1节宇宙的起源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第3节恒星的一生第4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5节生物的进化第6节进化与遗传本章提要第2章生物与环境生物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章提要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生物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本章提要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物理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章提要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色盲二调查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三调查本地中学生的饮食习惯四调查本地区能源消耗情况附录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5-1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
第一节
1 基本概念
(1) 系统和环境
化学热力学初步
系统: 系统:划分为研究对象的这一部分物质 或空间系统) (或空间系统)。 系统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 环境 : 系统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 敞开系统: 敞开系统:与环 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 量交换;
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与环 境有能量交换无物质 交换; 交换;
θ ∆ f H m / kJ·mol -1
CO2
- 393.52
H2
0
CO
- 110.52
H2O
-241.81
θ ∆ r H m (298 K) = - 393.52 + 0 + (- 110.52)×( -1 ) + (-
241.81 )×( -1 )
= - 41.19 kJ·mol -1
思考
?
功:体系与环境之间除热之外以其它形式 传递的能量。 功不是状态函数。做功, W>0 环境对体系做功, 环境对体系做功, W<0
Q >0
Q<0
W< 0
W>0
体积功: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反抗外力所 做的功 。
W = P ⋅ ∆ V = P (V 2 − V1 )
θ
θ
2.3
热化学
(1)化学计量数
(2)反应进度(ξ) 反应进度( 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对任一反应: 对任一反应: dD + eE = fF + gG 移项后: 移项后: 简化为: 简化为: 0 = -dD -eE + fF + gG
0 = ∑ν B B
统编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统编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掌握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了解固体的熔化和凝固;- 掌握固体的溶解度、熔化点和凝固点的变化规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研究,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如观察细致、实验仔细等;-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2. 理解固体的熔化和凝固。
三、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2. 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3. 固体的熔化和凝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分类,提出物质的变化与分类有关。
2. 研究和讨论(30分钟)-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探究固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3. 小结(10分钟)- 整合研究内容,梳理重点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4. 练与巩固(20分钟)- 配备相关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与展示(10分钟)-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展示课堂研究成果。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和复课堂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细致程度;2. 分析学生在探究研究中的问题解决能力;3. 综合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练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课件等;2. 学生准备:研究用具、实验记录本等。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通过丰富的实验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在科学实践中主动探索物质的变化和处理过程。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科学五年级上册(冀人版)
变成了黄褐色
不变色
为什么会变色呢?
水果、菱、藕都含有—种叫做鞣酸的物质。当铁质的小刀跟鞣酸接触后,会生成一种叫做鞣酸铁的黑色物质。水果的表皮被碰掉以后,时间一长也会变色,这是因为水果中还含有一种叫做氧化酶的物质,它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水果变色。
一.物质的变化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
1.空气的成分
3.变色游戏
4.生锈与防锈
2.燃烧的秘密
把杯子扣在蜡烛上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蜡烛熄灭,集气瓶内水位上升。
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了,所以水位会上升。
蜡烛熄灭。
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了,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空气有哪些气体呢?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烫伤呢?
烧烫伤
远离明火
远离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的烧烫伤
警惕热水和蒸汽防烫伤
避免接触高温物体
如果烧伤烫伤应该怎么办?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9火警电话。2、立刻采取急救法救治。
急救法
冷水冲15分钟
冷水浸泡
纱布覆盖
剪开衣物
送往医院
切开
灯泡填充气体
储存食物
氮气
焊接和切割
氧气瓶
火箭助燃剂
炼钢
氧气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这些物体在燃烧时有什么特点?
物体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产生气味和灰烬。☆
物体在燃烧前后有什么变化呢?
会产生新物质。★★★
蜡烛燃烧会生成什么呢?
杯壁出现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高中化学中,李政1~5阶段是指李政在其著作《化学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提出的五个阶段性概念。
这些阶段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反应机理。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你关于李政1~5阶段的问题。
1. 第一阶段,物质的离子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介绍了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等内容。
2. 第二阶段,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讲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等内容。
3. 第三阶段,物质的酸碱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介绍了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特征和酸碱反应的计算等内容。
4. 第四阶段,物质的沉淀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讨论了沉淀反应的概念。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发生的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不溶于溶液中的固体沉淀。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沉淀反应的条件、沉淀反应的判别和沉淀反应的应用等内容。
5. 第五阶段,物质的配位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介绍了配位反应的概念。
配位反应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配位反应的基本概念、配位反应的机理和配位反应的应用等内容。
总结起来,李政1~5阶段涵盖了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这些阶段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
应用
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 请你设计一 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 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 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 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 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 无水酒精。 无水酒精。 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 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 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 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 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 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 毒性的作用。 毒性的作用。 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 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 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硫酸铜晶体的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吸收水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等。 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等。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 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 认识物质 物质、 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 , 是 认识 物质 、 探 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下面八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酸碱性 气味 软硬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可燃性 晶体的熔点 可燃性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 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 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伴随着物理变化 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 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例如: 例如:蜡烛燃烧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 1自然界的物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 我们知道: 变化,请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 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 变化,请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 太阳的升降 月亮的圆缺 细胞的分裂 生长和分化 物质的溶解性 下雨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瀑布落下 电灯发光 冰山消融 水的电解 ……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实验探究 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现象: 鸡蛋清凝固了 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现象: 用途: 利用CuSO4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用途: 利用CuSO )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CuSO 白色 CuSO4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 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7.工业用的酒精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7.工业用的酒精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检测工业酒精中 工业用的酒精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含有水分的物质可以是 硫酸铜粉末 ,若将它放入 工业酒精中, 工业酒精中,可以看到它 变蓝色 。 8. 1806年,英国科学家戴维作了以下实验:把金属钠用 1806年 英国科学家戴维作了以下实验: 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它 与水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与水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本身熔化成 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并有气体产生, 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并有气体产生,跟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和氢气。 氢氧化钠和氢气。 根据以上叙述,推测金属钠的性质: (1)根据以上叙述,推测金属钠的性质: 硬度 小 ,密度 比水小 ,熔点 低 , 颜色 银白色 ,状态 固态 。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
观察 3 探究物质变化时,我们可用哪些方法? 探究物质变化时,我们可用哪些方法? 实验
物理性质:⑴、⑶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⑵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铁生锈 A.湿衣服晾干 B.铁生锈 C.铜导电 D.石蜡熔化 C.铜导电 D.石蜡熔化 5.下列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下列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5.下列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D ) A.发光发热 B.逐渐变短 A.发光发热 B.逐渐变短 C.火焰周围蜡熔化 D.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火焰周围蜡熔化 D.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6.有人说 只要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有人说, 6.有人说,只要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对吗?请举例说明. 对吗?请举例说明. 不对, 不对,如灯丝通电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1)把铁块磨成铁粉 物理变化 把铁块放在地面上, (2)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化学变化 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 (3)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物理变化 (4)铜锭抽成铜丝 物理变化 (5)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物理变化 (6)煤的燃烧 化学变化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 (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8)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9)铜器生绿锈 化学变化 10) (10)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变化 11) (11)酒精挥发 物理变化 12) (12)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课后练习 1 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以后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2 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 中哪些 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 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⑴能溶于水 ⑵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⑶晶体呈蓝色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一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 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观察和 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1、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证据:颜色的变化、 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2、绿叶的变化 证据:颜色的变化( 绿色变成黄色) 变成黄色 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3、钢铁的熔化 4、冰山消融 5、铁丝的形变 6、水的电解 温度的变化 状态发生变化 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的变化、 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形状发生变化 形状发生变化 有气体产生
小 结
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 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 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 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 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 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 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证据——变化 现 变化——性质 证据 判 变化 表 性质 断
1 下雨
物 理 变 化
瀑 布 落 下
化 学 变 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没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变化: 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 产生 , 只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 产生, 形态、状态的改变 的改变。 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新的物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物理性质: 出来的性质。 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状态、颜色、气味、 主要包括:状态、颜色、气味、 密度、熔点、导电性、 密度、熔点、导电性、溶解性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钢 铁 生 锈
1300℃以上 ℃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化学性质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一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 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观察和 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 气体产生、温度变化、 气体产生、温度变化、 性质变化、发光发热、 性质变化、发光发热、 pH变化 状态变化…… 变化、 pH变化、状态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 块硫酸铜晶体, 的形状、颜色。 的形状、颜色。 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 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 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 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什么变化。 什么变化。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 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蓝色固体逐渐 逐渐变白 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 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 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 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逐渐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