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爱教学指导设计完整版

合集下载

《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四年级下册《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爱的主题》中的一篇文章《看不见的爱》。

文章主要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在母亲爱的呵护下,学会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传递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能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爱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文章大意。

3.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文章的主题和生字词。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看不见的爱》2. 主要内容:小男孩在母亲爱的呵护下,学会关爱他人。

3. 生字词:呵护、关爱、无私、传递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短文。

2. 答案示例:以课文中小男孩的行为为例,描述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或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是否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关爱现象,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传递正能量。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1)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1)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眼睛里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看不见的爱》一文。

该文章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微小细节的观察,揭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母爱的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母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并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母爱,进行课堂交流。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爱,让学生学会运用类似手法写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段关于母爱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看不见的爱》2. 生字词:无私、伟大、关爱、珍惜等。

3. 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母爱的描述,展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课堂所学,表达对母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

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感恩母爱”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爱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

(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看不见的爱”。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爱,传递爱。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课文,谈谈对爱的理解。

2.出示课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看不见的爱?(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看不见的爱”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明爱的表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爱的伟大。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

(三)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经历过的“看不见的爱”。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五、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看不见的爱”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是否积极参与,对“看不见的爱”有更深的体会?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爱的伟大。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小男孩是如何感受到他父亲对他的爱的?”学生1:“小男孩在父亲带他去公园玩时,看到父亲总是用手紧紧握住他的手,怕他走丢。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包括“恬静、默契、黯然、倾听”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句子的理解: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如“妈妈的爱,就像那春天的阳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伴随着你。

”3. 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并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句子的理解。

难点: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PPT展示、例句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意义。

4. 句子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读,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5. 文章主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课文的结构和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课文的要点进行梳理和展示。

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请写一段话,描述你对自己的母亲的感情。

3. 请从课外找一些关于母爱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作业答案:1. 妈妈的爱,就像那春天的阳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伴随着你。

2.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她每天早早地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然后送我上学。

《看不见的爱》名师教案

《看不见的爱》名师教案

《看不见的爱》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课文《看不见的爱》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3)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看不见的爱》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父母对孩子的爱。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中父母默默付出的爱。

2. 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不见的爱》文本及相关教学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看不见的爱》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爱”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关系。

(2)学生通过思考题,分析人物性格,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中父母爱的理解。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父母爱的表现。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感受父母的付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5. 写作练习(1)学生以“父母的爱”为主题,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母的爱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意。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看不见的爱》章节。

内容讲述了一位母亲用特殊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传递着深深的爱。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2. 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腻情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母爱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让学生掌握字词的用法。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主题,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不见的爱2. 板书内容:a. 生字词b. 重点句子c. 课文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b. 造句,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c. 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2. 答案:a. 母爱伟大在无私奉献,细腻在关心照顾。

b. 例句:妈妈的爱如同阳光,温暖着我成长的心田。

c. 名言警句: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母爱,鼓励学生主动为母亲分担家务,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看不见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看不见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3.预习作业:
a.预习下一课的文章,提前了解文章主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b.收集与新课相关的生字词,预习课文,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作业:
a.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根据课堂讨论,总结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时,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出“母爱”这一主题。
3.揭示课题《看不见的爱》,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如“隐形”、“玻璃”、“弹弓”等,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主题“看不见的爱”,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2.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上下文中推测词义,把握文章脉络;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
5.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看不见的爱”,提升他们的情感认知。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图片、故事等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看不见的爱”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主题。
2.逐步引导,深入理解: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章内容,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和句子,理解母爱的伟大。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看不见的爱”。
3.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爱的教育》中的一篇课文《看不见的爱》。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通过描述母亲对失明儿子的关爱和教育,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深沉,体会看不见的爱。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关于母爱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与讨论(10分钟)(1)教师针对生字、新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讨论课文中母亲对失明儿子的关爱和教育,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4.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母爱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感受母爱的伟大。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经典句子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看不见的爱2. 生字、新词:失明、关爱、深沉、教育、感受、伟大3. 重点句子:母亲对失明儿子的关爱和教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提示:结合课文内容,描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2. 作业题目:用本课所学生字、新词造句。

答案提示:例句:母亲的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学生是否真正感受到了看不见的爱。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关爱。

四年级下册《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不见的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奥秘》,具体内容为《看不见的爱》。

课文通过讲述一位母亲教育孩子如何用弓箭射出准确箭的过程,揭示母爱的细腻与深沉。

本文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并表达出对母爱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母亲,关爱家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难点:如何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并表达出对母爱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学习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合作探究(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述母爱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母爱的表现。

3. 例题讲解(1)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如“母爱如水,润物无声”等。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句子,理解句子背后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对其他描述母爱的句子进行赏析,巩固所学。

5. 情感升华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看不见的爱》2. 重点词汇:母爱、伟大、细腻、深沉3. 重点句子:母爱如水,润物无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

2. 答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母爱认识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202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202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八单元《看不见的爱》。

该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盲童在妈妈的关爱和引导下,学会独立生活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体会盲童内心的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关于母爱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巡回指导。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讲解生字词,解析重点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仿写和生字词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母亲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代表发言。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看不见的爱》2. 主要内容:文章主题、生字词、重点句子、母亲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虽然……但是……”造句。

(3)思考文章中母亲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1)生字词答案略。

(2)例句:虽然天气很冷,但是小明还是坚持去上学。

(3)心得体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今后应加强引导和鼓励。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看不见的爱》。

课文主要通过讲述一位盲人母亲和她的儿子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重点句子和语法知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句子和语法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和句子语法。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并指导书写。

4. 句子解析: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5. 课文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看不见的爱》2. 生字词:略3. 句子解析:略4. 课文主题: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应通过讲解、讨论、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并学会表达这种情感。

优质课《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

优质课《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

优质课《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人间真情”主题下的《看不见的爱》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对文章中关键词语、句子的分析,以及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2. 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语、句子理解文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爱、感受爱,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重点:通过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感悟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生活中的母爱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母爱。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关键词语、句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a. 讨论: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母亲的爱?b. 举例:文章中的哪些关键词语、句子让你印象深刻?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看不见的爱》2. 板书内容:a. 母爱的伟大b. 关键词语、句子分析c. 主题思想:母爱如海,深沉无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b. 仿写一篇文章,以“母爱”为主题,不少于300字。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母爱主题的感悟。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关爱,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通过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感悟母爱的伟大”。

2. 教学过程中的“分析讨论”环节。

3. 板书设计中的“母爱的伟大”和“关键词语、句子分析”。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看不见的爱》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看不见的爱》一文。

文章主要通过讲述一位母亲用无私的爱帮助视力受损的儿子重新树立信心,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

教学内容涉及如下章节: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3. 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 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熟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4. 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写作特点;(2)讨论课文中母亲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如何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看不见的爱》2. 内容:(1)生字词;(2)课文结构;(3)母亲的爱;(4)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2)用“母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3)课后阅读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写下自己的感受。

2. 答案:(1)生字词:略;(2)短文:略;(3)阅读感受:略。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爱的教育》中的《看不见的爱》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主题思想的阐述,重点词语的解析,修辞方法的讲解,以及通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细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重点词语和修辞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重点词语的解析和母爱主题的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感受母爱的伟大。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章内容,分析重点词语和修辞手法,阐述文章主题思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设计例题,讲解答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不见的爱》2. 板书内容:①重点词语:无私、伟大、细腻、关爱……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设问……③文章主题:母爱的伟大与细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母爱的特点。

(2)运用本文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母爱的描述。

2. 答案:(1)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细腻的,关爱我们的成长。

(2)例:母爱如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母爱如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如翅膀,让我们勇敢地飞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母爱主题的感悟较为深刻,但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优质课《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1)

优质课《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1)

优质课《看不见的爱》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人间真情”主题下的《看不见的爱》一文。

详细内容为教材的第21课,通过讲述一位母亲用特殊方式引导和教育盲童的故事,展示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母爱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母爱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对母爱的认识。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述母爱的句子,进行品析。

(2)通过例句,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3)讨论交流,分享感受。

4. 生字、新词学习(1)让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并进行书写指导。

5. 朗读感悟(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互相评价。

6.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分享练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看不见的爱》2. 主要内容:母亲引导盲童母爱的伟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2)运用本课生字、新词,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

2. 答案:(1)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让我们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看不见的爱》精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看不见的爱》。

该文主要讲述了一位母亲如何用她的爱心和耐心,引导和教育视力有障碍的儿子学习独立生活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

3.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母爱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母爱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母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母爱的伟大。

b. 讲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

c.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方法,尝试写一段关于母亲关爱自己的具体事例。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段,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看不见的爱》2. 主要内容:a. 母爱的伟大b. 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c. 文章语言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b. 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

2. 答案:a. 见附录。

b. 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看不见的爱》名师教案

《看不见的爱》名师教案

《看不见的爱》名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人间真情”章节,详细内容为课文《看不见的爱》。

课文讲述了一个盲人母亲如何用无私的爱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和力量。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母亲看不见却能为儿子付出如此深沉的爱。

2. 教学重点: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力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预习作业、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感人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2. 预习检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b. 分组讨论,探讨母亲看不见却能为儿子付出深沉爱的原因。

c. 教师讲解课文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关于母爱的描写,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看不见的爱2. 内容:a. 课文梗概b. 母爱的伟大与力量c. 表达情感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完成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母爱的理解程度,以及表达情感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母亲看不见却能为儿子付出如此深沉的爱。

2.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关于母爱的描写,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情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爱。

4. 作业设计:以“我心中的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不见的爱教学指导设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
蛟河市实验小学张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细读课文中的句子、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能感受课
文中母亲对小男孩的宽容与理解、关怀与信任,感受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读促思、读中想象、读中感知,结合具体描写男孩和母亲的语句,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与支持。

教学难点:感受母亲无声而深沉的爱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关键:以读促解,以读自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配乐。

教学过程:
一、初涉文本,回顾感知。

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自由读文,并回忆上节课的读文收获,说说自己心中,认为最伟大、无私的爱是什么爱“母爱”。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份特别的不同寻常的爱,是一份看不见的爱。

(板书课题:看不见的爱)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细读文本,畅谈感受。

1、默读课文: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爱?
2、
3、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简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三、研读文本,走进心灵。

研读重点句子:
(1)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母亲对孩子的爱很深。

她的动作是那样轻,她的神情是那样慈祥,她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安详是怎样的面部表情(慈祥、充满着爱意)
既然孩子看不见母亲的神态,那么他是怎么感觉到母亲的慈爱(轻轻,因为孩子看不见,只有从母亲轻柔的动作中感受爱。


你能读出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意吗这句话应该读得再轻一点,慢一点,才能体现出母亲的安详和她对孩子的爱。

谁还想读一读这句话(1名)。

我们齐读这句话,注意轻一点,慢一点。

(2)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当作者提出要教孩子打弹弓时,他母亲为什么要拒绝呢(提示: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是个失明的孩子)(母亲不要孩子依赖别人,让他自己自己面对困难,面对现实)理解“顿”(停顿),为什么她要“顿了一下”(母亲对盲孩子十分怜爱,不太愿意让旁人知道孩子看不见的事实。

)(犹豫,害怕刺伤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轻轻”地说,用“轻轻”这个词表示母亲说话声很轻,为什么(母亲可怜孩子,无奈的情绪,怕刺伤孩子的心又想让孩子面对现实)
指导朗读。

(你们真是有心的孩子,从“轻轻地说”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细心的保护,能不能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引读:在母亲的心里,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没什么两样,所以她平静地向我解释(个别)-----(谢谢,不用,他看不见)。

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她轻轻地对我说(个别)(谢谢,不用,他看不见)。

是啊,这是多么残忍的话啊,可是母亲没有逃避,也要孩子面对现实,哪怕再不忍心,母亲依然坚定地说(齐)(谢谢,不用,他看不见)。

(3)“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别的孩子”指哪一种孩子(正常的孩子,健全的孩子)
母亲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全世界的母亲都是一样,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跟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童年。


原来母亲不是铁石心肠,她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有着健康快乐的生活。

这是母亲的心声啊!你能读出这份心声吗?
(点评:读出了母亲的心声;母亲的话外之音;母亲意味深长的话)
(4)“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理解:“总会打中的。

”(坚持不懈,不放弃,不要害怕失败)
在什么情况下,母亲会说这句话(自卑时,胆怯时,泄气时,打累时)“总会”表现母亲坚信孩子一定行。

理解:“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母亲是不是一定要孩子打中呢再读读后半句话。

你体会到了什么(母亲认为只要做了,就能打中;要是没做,就不会打中!)(要让孩子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懂得凡事都要尽力去做,总有成功的一天;做任何事情都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师引:(多方式读句)
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啊,所以母亲这样平静地告诉孩子——(提示:这是直接对孩子说的,“他”应该改成“你”。


不做,怎么能体会其中的滋味,所以母亲这样平静地告诉孩子——
(5)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从“轻轻”、“安详”词中可以知道,尽管孩子老是打不中目标,但母亲却毫无怨言,对孩子充满了信心。


从“也”字能得到什么信息(也许是母亲累了,但仍然坚持着,鼓励着孩子。

更是因为孩子累了,所以母亲减慢了速度,附和着儿子的行动。


朗读指导。

无论孩子打得是好是坏,是快是慢,那位母亲始终在捡着,递着。

谁来读,读出母亲的这份耐心,这份从容。

(母亲轻柔的动作和态度中感受爱与鼓励。


在一起把前面那句描写母亲为孩子递石子的话读一读。

此时此刻,你们说母亲递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儿吗(关爱、希望、鼓励、尊严、勇气、毅力、信心)
2、在母爱的陪伴与鼓励下,男孩不放弃,不气馁,不断向困难挑战。

正因为这样,当我转身要离去时,突然身后传来了——听,孩子们!(放课件,深情感悟)师:这“碎裂声”告诉我们:()
3、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展开想象:听到这碎裂声,如果你是作者,此时的心情什么样回过头,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又听到了什么了
(师补结尾:母亲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一动不动,她多想站起身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但因为坐的太久,她的两条腿全麻了,根本动弹不了。

她仍然安详地微笑着,眼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这微笑,这泪花代表了一种——)
4、总结写作方法:我们在一起把描写母爱的句子读一遍,这些都是关于人物的什么描写(
作者正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特点细致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这在写作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再读课题:谈感受,并让学生动笔抒心声,写写对母亲的想说的话。

师小结: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都看见了一份看不见的爱,我们都感受到了一份不寻常的母爱。

母亲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她时刻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这种爱是一种无处不在而又“看不见的”。

让我们带着对文中母亲的敬仰,带着对人间这份最真挚的爱的领悟再来读读课题。

2、给学生推荐《阅读》书中几篇关于爱的文章《爱的养料》、《让生命化蛹为蝶》等等倡议用一些时间读一读,如果可以也写一写读后感,或再收集一些关于爱的文章。

五、回归文本,表达情感。

在《烛光里的妈妈》的背景音乐中,学生带着更深层次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归文本,融情于文,表达情感。

板书设计:
看不见的爱?
递石子(心声)
母亲盲童
母爱信心、毅力、鼓励……坚持
深沉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