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眼下,直播带货迅速升温,爆发性极强。
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流。
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
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直播带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
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
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
除了完成带货任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递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于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也来自于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
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于“互联网+三农”长效运行体系的农村电商2.0版本的进程。
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
未来直播可能会非常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缀段性叙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
胡适曾在评价《儒林外史》时对“缀段性叙事”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
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
”这种叙事方式在现代影视传媒领域广受青睐,一些中外电视系列剧具有明显的“缀段性叙事”特点。
然而,在文学批评史上,“缀段性叙事”曾被指有“致命弱点”。
不少学者以西方小说的结构标准,借用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结构布局的论述,采论证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缺乏“结构”意识,认为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就在于叙事作品的“缀段性”。
殊不知,和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的叙事结构自有其特点。
西方叙事观强调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强调叙事的“头、身、尾”相统一,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
但中国叙事传统,自先秦的史传文学始,重心就在于以人物为中心搭建的空间结构,并且外在的结构形式往往和内在的精神紧密相联。
到了现代影视大行其道的时代,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恰成了对当今电视系列剧叙事优点的阐述。
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再说文艺效果(节选)王蒙文艺常常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侧翼效应”。
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放罢,“光夫服”流行起来了。
一个电影或许许多人没有看过,或早已成了明日黄花,但它的插曲久唱不衰——原来文艺作品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是可分的诸文艺因子的集合。
拙作《哦,穆罕默德·阿麦德》发表后,我收到的许多来信是向我询问新疆维吾尔医院对白癜风的治疗办法的——拙作为维吾尔医院皮肤科做了广告,这当然是始料不及的。
文艺由于它的虚拟性而有一种特殊心理补偿作用。
爱情生活的不如人意使得人们更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体验罗密欧与朱丽叶、贾宝玉与林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
极地探险、绝地逢生、艳福天降、豪门秘事、帝王生涯、剑侠悍匪,直到天堂地狱、牛鬼蛇神、魑魅魍魉……许多一般人难以经验或根本不可能一睹而又对其向往而不可得,或恐惧而好奇的领域范围,人们靠文艺的体验而得到了心理的补偿,这多半是有益身心健康也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
但不要误以为这种心理补偿的要求仅限于欢乐的温柔和愉悦的美好的东西。
正面的东西可以补偿正面的需求,负面的东西也可以满足负面的需求。
一个生活稳定的人会庆幸自己的处境,却也可能因生活的单调重复而闷闷不乐,他希望得到某种刺激,希望看一出悲剧而痛哭,为剧中人也为自己的不可能的种种遗憾而大恸一场。
他也可能想看一点恐怖的场面,吓得捂上眼睛或者大叫失声,经过了这许多的扰乱才能获得新的更稳定的心理平衡,就像乱而后治。
湖北省武昌区2021届高三元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_0
湖北省武昌区2021届高三元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试卷说明:2013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1.D (A.恤xùn应为xù;B.咤chà应为zhà;C.梓xīn应为zǐ。
)2.D(A.哀—唉;B.喧—暄;C.遐—暇。
)3.B(“进程”指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进展”指事情向前发展。
“参加”指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参与”指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等。
“抢夺”指用强力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争夺”指争着夺取。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抄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4.C(A.“重建”和“救援”语序不妥,应为“救援和重建工作”;B.介词使用不妥和词语搭配不妥,“妈祖文化”前删掉介词“把”,“打造”“交流的品牌活动”应为“打造”“交流活动的品牌”;D.一面对两面,“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应改为“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5.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6.A(“唯有口传心授才能使流派发扬光大”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第⑤段的表述是“而京剧却仍然主要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
)7.C(“流派传承……的目的”张冠李戴,文中所指应是“京剧表演艺术”而非所有流派。
别的,流派传承包罗“传”与“承”两个方面,“传”是传递,“承”是承续,“传”是针对老师而言的,“承”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原文的意思是说“老师”“只能通过……”来达到“传艺”的目的,而不是达到“承学”的目的,因为“承学”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8.B(A.从原文第⑤段看,“新技术”“新工具”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必需借助新技术、新工具焕发生机”的说法言过其实;C.不雅点与例证矛盾,杨宝森是属于“掌握技法后另谋一帜”一类的;D.从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况且,当前讲流派传承,带有强烈的抢救性质,有些重要流派后继乏人,就更不成忽视承学的阶段性和多样性了”来看,此项说法有所偏颇。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民间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统称,指的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韵文作品。
它是民间文学中产生最早,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历来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一种文学样式。
我国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原始社会开始,它就一直伴随着人民的生活,在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就是民间歌谣。
那时没有文字,民间口头歌谣是唯一的诗歌形式。
正如《淮削子》中所说的:“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杭育(yo)杭育派”,这就是原始劳动的节奏和韵律。
这些自然的呼声,如果填上实词,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内容,就是歌谣。
《吴越春秋》所记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远古时代,最早也是黄帝时代的作品,它所描写的只是几个连续的动作,所使用的是竹弓、土弹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八个字,四个停顿,术语简单的一反一复的节拍。
其大意是:截断竹子,用弦索把它连接起来;飞射土弹,逐击那奔跑的鸟兽。
这是一首反映狩猎过程的原始歌谣。
到了农耕时代,歌谣的内容也就不同了。
如《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据传这是伊者氏蜡祭时的祝辞。
从内容到句式,都比《弹歌》复杂一些,但章法有些相似,都是用四种相同事物的并列,在同样句式的反复中来表达中心思想。
这一特点,是由于劳动动作的反复而产生的节奏所决定的。
到了夏商时代,歌谣由描写劳动生产开始转为揭示社会面貌,成为“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的工具。
歌谣从此具有阶级性质,题材的内容也大大扩展了。
周代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向封建经济过渡的时期,出现了一个灿烂的民歌时代,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和小雅中的小部分就是民歌,其数量占《诗经》的一半左右。
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2月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D(“构建了三教合一”一句错,构成了茶艺美学的体系)2.B(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没有主次之分)3.C(C项正确,选自南宋郑清之的《茶》。
意在教导读书人要积极进取,不要学习纨绔子弟放浪形骸。
该诗是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体现。
与材料二第3段中“儒家思想赋予茶艺伦理道德的………体悟到道德之境”的表达相符。
A项,选自唐代钱起的《与赵莒茶宴》。
诗人认为,饮茶过后,浑然忘我,感觉脱离尘世,一心清静。
B项,选自唐代灵一的《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该诗表达出灵一禅师对远离尘器的山林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D项,选自唐代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
诗人感觉到出尘之心通往了幽远深邃之境。
此诗极具仙风道骨,是唐代道茶流派的代表作。
)4.①文人传承了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②文人的个性特征和追求;③文人的行为方式。
(每点2分,如答出两点给满分)5.①作为茶艺美学审美主体的妙玉,其审美品位决定了所追求的茶艺之美。
②妙玉邀请宝黛玉等人与自己一同饮茶,茶艺活动成为了品茶之人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情感、表现自我等的审美活动。
③妙玉对茶器、茶水、茶人的要求颇高,表现出茶艺美学集物质美与精神美于一身的特点。
④茶艺美学文化底蕴深厚,与儒释道融合共同构成中国茶艺的哲学基础。
妙玉深谙佛学,因而能“禅茶一味”悟茶之美。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4点满分。
另有言之有理的观点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6.C(少女口吻、有限视角错。
叙述人年龄是奶奶,全知视角运用)7.C(热烈悲壮错,具有神秘感)8.是少女芸川心中的少年陈轸的形象,她用唱“麒麟”古歌表达了对少年的夸赞与爱慕。
是麒麟舞艺术的载体,象征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
小说中芸川唱古歌、陈轸舞麒麟都是对传统文的传承。
9.①弱化故事情节,小说对“我”讲述年少时的情感经历、“麒麟舞”等片段进行了叙述,文中对零星、简单,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散文“形散”的特点类似。
武汉高三二调语文试卷(含答案)
武汉高三二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离骚》的作者是谁?A. 屈原B. 宋玉C. 庄子D. 韩非子3. 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诗人王维的?A. 《春晓》B. 《静夜思》C. 《鹿柴》D. 《江雪》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形容哪位诗人的作品特点?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吴承恩D. 罗贯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21届武汉二中广雅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武汉二中广雅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日,一部关注老年手机市场的短片《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迅速爆红网络。
短片描述了独居老人与在外工作的儿子逐渐疏离的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影片走红的实质是对老年人内心诉求的深度解析。
老年人因为视力、记忆力、辨识力的衰退,难以操作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他们更需要一部操作简单、功能适合的老年智能手机。
据调查,大部分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除了停留在能轻松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拍摄照片等功能外,还希望手机能够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最好能够在疾病突发时依靠手机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手机的真正智能之处在于能够随时与子女取得联系,子女也能通过手机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行动轨迹以及个人情绪等。
其实,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而是有“温度”的陪伴。
(摘编自《一部〈手机〉解剖空巢老人现状引争议》,2018年2月27日,中国网)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起关注。
《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自2001 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年化阶段;未来20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 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 亿人,老年化水平将超过30%。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人会产生心理失调的症状,出现家庭“空巢”综合症。
其症状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等。
据调查,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
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7)》)材料三:怎样减少子女离家对老人的心理冲击,避免出现空巢的情感危机呢?改善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子女的赡养、领取养老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重要途径。
2021届湖北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湖北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近年来,总有人觉得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实在是太大了,甚至主张控制城市的人口规模。
但实际上,中国的一线城市不是偏大而是偏小了。
就人口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东京,有3700万居民;首尔都市圈有2300万居民,而且还在增长过程中。
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韩国的27倍。
然而,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分别只有2400多万人和2100多万人。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创新中心来说,这样的规模实在太小了。
未来应该以上北广深为中心发展连片的3个都市圈,形成京津都市圈、上海—杭州湾都市圈和广深珠都市圈。
同时也应该让二线城市大幅度扩容,这样才能把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整体而言,中国城市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以及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
目前出现的“抢人大战”,会导致更多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一起,然后在创新创业等领域内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报以乐观的态度。
但另一方面,正当“抢人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各地对于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的意义却未必有充分认识。
就在努力争取高端人才的同时,却还存在着用行政指令来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做法,给人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
而且,目前抢人的城市大都侧重于争夺顶端的人才,但城市不仅需要位于金字塔尖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
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餐饮、保洁、安保、快递等服务业的支撑。
要知道,中国目前的现实人口分布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一二线城市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做法,非但不符合经济规律,还可能导致高房价、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城市的不断扩容,也不能只是从外部吸引人才,更需要在根本上提高生育率。
2021年武汉二中广雅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武汉二中广雅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谱家训:传承君子之风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通过家谱、家训等渠道,使传统伦理在家庭落地生根,转化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和生活习惯。
每一个人都诞生并生活在一定家庭之中,每个家庭在世代繁衍和薪火相传的同时,都会或隐或显地积淀并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德行风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家风。
一般说来,家风既包括有文字及实物遗存的有形部分,也包括仅是口头和行为传授等随时消失的无形部分,有形的部分以家训、家谱等为载体,固然有助于家族文化的传递和弘扬;无形的部分如长辈的言谈等虽然往往随生随灭,但它多半留在后辈心中,对家族成员的成长和家族风气形成同样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国同构”观念,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
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家国同构理念,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家族的家训、家谱等,虽然具体内容互有差异并各具自己特色,但其中所宣扬的立身处世、持家兴业的规则和教导等,基本都是建立在对中华文化主流价值体系的集体认同之上。
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标识,与历代著名家训、家谱秉持和崇尚的做人理念及价值观念等高度契合。
在一定程度上毋宁说,众多家训、家谱所传达的励志勉学、入孝出悌、勤俭持家、精忠报国等优良家风,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具体细化,不仅堪称个人和家族成长兴旺的座右铭与传家宝,也是君子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融合,在家训、家谱、家风中扎根开花,不仅有助于崇德向善之风在家族里世代相传,还能够由家族推向村邑、由村邑推向国家。
清代宰相张廷玉作《王氏族谱序》说:“故君子之用心,必将使人知族人之成本于一气,则孝弟亲睦之意,油然自生。
2023年2月武汉市高三语文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2月武汉市高三语文调研考试卷2023.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5题。
材料一: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主导和塑造着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
我们说,中国茶艺的哲学基础是由儒释道融合构成的。
但是,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却又是由中国文人所主导和塑造的。
这样说,并丕排除老庄、佛道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而是有主次之分。
唐代,推动茶艺美学成型的,除了小时在寺院生活、后又成为学者的陆羽外,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先行者,借用现代的说法,是有一个“文人集团”或“文人群体”。
当时,一些刚正率直并深存抱负和学识的人,诸如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张志和、耿讳、孟郊、戴叔伦等,都对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大诗人元稹、白居易等都有茶诗名作问世,特别是卢全以一首吟颂“七碗茶”的诗句光耀千古。
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怀的群体,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刻意追求、创造和鉴赏,饮茶走向艺术化,而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纷纷把饮茶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描述和品评,这些是在唐代完成的。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茶寄诗情,品鉴名泉,精研茶艺,推广茶学,创立茶室,墨写茶事,终于成就了茶艺美学的构架。
宋代茶文化走向两极:民间的普及、简易化,宫廷的奢侈、精致化。
而在两极中间的文人,依然崇尚凤雅和自然。
与唐代不同的是,那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而宋代则各领凤骚,文人长持封独有的率真并忐自然契合。
所以,宋代虽以贡茶名世,但真正领导茶文化潮流,保持其精神的仍是文化人。
宋代文人的性情、茶情、豪情、柔情,都在茶中得到展示,真可谓从“一杯茶中看世界”。
与焕然一新的茶的生产和加工方式相适应,明代饮茶凤尚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与此同时,士大夫阶层对饮茶艺术的追求和审美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
明朝前期文人的沉湎于茶事,并非是闲情逸致,而是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2021届武汉市第二十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武汉市第二十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画像(节选)[俄]果戈里任何地方都比不上休金工场旁那家画铺门前聚集了那么多的人。
这家画铺展出了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收藏品,其中多半是油画,罩着一层深绿的清漆,装在深黄色的浮华的画框里。
买画的人不多,而看画的人却多得很。
就在这时,路过这里的年轻画家恰尔特科夫情不自禁地在画铺前停下脚步。
他站在门前,起初看着这一幅幅涂鸦之作暗自好笑。
他在这些庸俗低级的画作跟前,站了好大一会儿,终于走神了,而这时,画铺的老板,一个身穿面绒粗毛呢外套的小人物,一直在向他讨价还价,还不知道对方是否喜欢和要买什么,就要开价出售了。
“这幅农夫人物画再加一幅风景画,只收一张白票子。
画得真不错!简直叫人看不厌;是刚从市场上收购来的;清漆还没有干呢。
要不,看看这幅冬景画,就买这幅冬景画吧!15卢布!光一个镜框子就挺值钱的。
瞧,多好的冬景!”这时,老板轻轻地弹了一下画布,兴许是要让人看看这幅画结实不结实。
“是把它们捆在一起,给您送去么?请问您住在哪儿?喂,小伙计,拿绳子来。
”“慢着,老兄,我要看看这里有什么可买的东西。
”然后,他俯下身子,从地板上挑拣那些堆叠在一起的破损而尘封的旧画,它们显然是无人问津的。
这里有古老家族的画像,它们的子孙后代在这人世上或许已是无迹可寻了,还有一些画布上尽是窟窿、不知所画何物的画作以及金箔剥落的画框。
——总之,是一堆各种过时的无用之物。
可是,画家却仔细地端详起来,心里盘算着:“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呢。
”他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在民间版画商那儿有时在一堆废物中间还发现过巨匠的名画呢。
主人见他翻寻那堆废物,便不再前后招呼他了,于是,又端起平常的姿态和持重的样子,重新站在门前招揽过往行人。
他大声嚷了半天,大都枉费口舌,又跟站在对面店门口卖布头的商人聊了个痛快,终于想起铺子里还有一个顾客,便转过身来,走进店铺里。
2021年武汉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1年武汉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有关《边城》的题目,共6分。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
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
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
好象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
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于是胡思乱想:“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
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
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喝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在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
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
2021年武汉市解放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武汉市解放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
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
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
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
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
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
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
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昌区2021届高三年级1月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2021.02.19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
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
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
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
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
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
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名、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材料二:2018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VR诵经典”古诗词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阅读的多媒介互动展示,而引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了解了全新的阅读方式。
像这样的“VR+书”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逐渐泛在化,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姿势”。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阅读习惯。
读者开始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与阅读传统文字印刷的文本相比,阅读时读者眼球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
另外,阅读形式也越来越协同化。
所谓协同化,实质上就是个体阅读逐步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
过去我们说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一个人拿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在一个地方读。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在阅读之前,总会先上网翻看网友的评价。
那么如果某一个平台不推送某本书的相关信息,你还会不会关注它?这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阅读习惯?当阅读入口开始发生改变,只要你愿意开放自己的“书架”,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批注,同理,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人的批注、圈阅,这会不会影响你的阅读认知呢?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
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
要想读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
然而,“跨”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关键,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然不同的。
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体系。
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
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
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
(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材料三:经典名著具有多重教育价值,应列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
面对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及我们被逐渐改变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想要继续发掘经典名著的多重教育价值,就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力量。
传统媒介下的经典名著通常以印刷文字为载体,印刷文字有一定优势,如阅读印刷文字能够赋予人们想象力,能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
但在自媒体和互联网+的时代,经典名著想要经久不衰就要不断寻求新的理解媒介。
我们应该了解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介。
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而是会将传统媒介纳入自己的内容体系。
传统媒介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所以经典阅读在新时代下寻求新的理解媒介并不是要完全抛开传统媒介。
另一方面,要用跨媒介激活经典名著的新生命。
经典名著因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被演绎成不同形式的作品,方便师生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到不同形式的经典名著。
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将经典名著的阅读与跨媒介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优势。
以《水浒传》为例,随着广播、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兴起,《水浒传》打破了原有的传播范围,拓宽了受众范围,增添了经典名著的表现形式。
借助无线广播,《水浒传》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播达到鼎盛状态。
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媒介对《水浒传》的影响,自从电视普及后,电视剧就超越了无线广播对《水浒传》的影响,随着拍摄技术的提高和对《水浒传》的解读越来越深刻,199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自制剧《水浒传》,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观看《水浒传》电视剧的热潮。
而在网络方面,有专以讨论《水浒传》及其相关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贴吧,将解读的权力真正放到了大众手中。
各类媒介对《水浒传》的解读与《水浒传》原著文本之间达到了“互文互读”,跨媒介阅读给经典名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砚妮《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跨媒介阅读通过跨越整合传播介质,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B.多元媒介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可见开展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面临严峻挑战。
C.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D.麦克卢汉强调新媒介兴起背景下的阅读不会完全抛弃传统媒介,更不会使其消亡。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
B.跨媒介阅读应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及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
C.跨媒介背景下的阅读会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使协同化程度加深,个体阅读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
D.在跨媒介阅读中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3分)A.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学生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B.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后给剧中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C.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名作《虾》,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描绘自己看到的虾。
D.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学生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
4.材料一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5.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时,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你的建议。
(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材料一:套不住的手赵树理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
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
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
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
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
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
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