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合集下载

文化史笔记

文化史笔记

文化史笔记一、导论1、文化的功能:认知功能,记录功能,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调控功能。

2、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①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为化成、文治教化的简称。

②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化指二物相接,指一方或双方改变性质,进而引申出教化,化育等。

③文化构成词语,始于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指文治与教化。

其获得现代义是在日本对译西洋术语时赋予的,包括对树木禾苗的培养,进而对人类心灵知识的化育,从重在物质到重在精神。

①文明之文,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

②进入文明的标志:文字的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的出现总之,文化和文明都是属于人类的现象,但二者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又有所差异,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人通过有目的的劳作将自然改造为文化。

但文明确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或泛指对不开化文化的克服,或超越蒙昧和野蛮。

3、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①地理环境:奇异的气候类型,繁复的地形地势,为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

②经济土壤:自然经济培植了以人文为重点的私学文化,两汉以后的大一统帝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诸多深层次特点,包括注重经验理性,务实,中庸循环的思维模式,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社会经济结构,尊君重民,集权专制的国家体制③社会结构:a政治权利和经济产权相继承;b血缘纽带维系宗法组织,家族长久不衰c族权和政权相结合④国际条件:佛教与本土思想的交融,新儒学形成:中国面临外部环境的新特点,东洋人的威胁和工业文明的威胁。

4、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世界影响:①人文传统②伦理中心③尊君重民④中庸协和⑤延绵坚韧。

影响:a汉字,儒学,律令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文化的传播、辐射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

B16世纪之前的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物质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化提供某些诱发因子(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源头)。

C中国的伦理观,哲学观,政治思想,尤其是实用理性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过影响。

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袁银传一、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文化”是一个歧义极多、见仁见智的范畴,不同的文化论者对其规定和强调的层面各不相同。

文化一词,在汉语中是由“人文化成”一语简化而来的。

《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中国古代,文化指称的是人类对物质财富、道德修养、精神生活的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

在国外,文化一词在英文中写作“Culture”,德文中写作“dieKultur”,二者都来源于拉丁文“cultus”这一词根。

这一词根后来又演变为“cultura”。

原意是土壤耕作、加工成果,后来引伸为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指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对自身的培养、训练。

英美文化论者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往往与“文明”一词等同,不严格区分二者。

例如,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他的《原始社会》一书中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CultureorCivilization)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英美学者的文化观与英美实证主义的文化研究传统直接相关。

在文化学研究上,英美文化论者注重的是对文化事实以及对文化要素的分析,他们着重揭示的不是文化的变化形态,而是已存形态;他们关注的不是文化的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而是文化的物质化、形态化。

所以,他们在谈论文化问题时更多的使用的是Civilization(文明)而不是Culture(文化)。

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上,他们多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文化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文化问题并强调文化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而德国则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文化研究传统,其代表是新康德主义和生命哲学。

他们强调文化的精神性、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强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根本区别。

文明与文化

文明与文化

浅析“文明”与“文化”联系与区别【摘要】:“文化”和“文明”既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又是两个多元的概念,要想获得一个具有统一性和普适性的文明与文化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总结各种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解释,将两者加以比较,明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

因此,本文只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文明化与文化的概念进行初步的概括,并以此为视角来对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明文化联系区别“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要想深入细致的了解它们,我们首先要对它们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分析总结。

一、文明的基本概念及特性1、基本概念对于“文明”一词的出现时间,国内外学者莫衷一是,但从整体上看,西方学界对文明的概念内涵有着基本相通的理解,即都将文明理解为与蒙昧、野蛮相对的,表征人类历史进化状态的概念。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明的解释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表述,文明就是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过程和状态。

这里我们主要采用马克思的说法。

2、特性(1)从创造性方面而言:文明象征的是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打下的印记,是人类自己创造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

(2)从进步性方面而言,文明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果,指的是一种积极的文明成果,具有能够推动社会和人自身朝积极方面转化的功能,如果人类所创造的成果对于自然和人是一种消极成果的话,那就不是文明。

(3)就变化性方面而言,我们说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而且这种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综上所述,文明具有创造性、进步性和变化性三个特质,正是这些特质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文明人类文明发展速度、方向、内容,决定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前途命运;为了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机制,有必要探讨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以明确文明定义;一、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过程文化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和广泛的复合体;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文”,原本是指“色彩交错,好看的纹理,以及华美文章文彩”等意思;引伸一下可以理解为“使……变得有条理、合理、好看”的意思,也就是表示一种将事物人工化,由人的标准和尺度去观察对象的行为和效果;更进一步讲,还包含人类在改造外界的过程中自己也被改造的含义;总之,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这样,“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可以解释成“用人文化了的东西,再来造就人生活的世界,并造就人类自身”;“化成天下”,既包括“化”的过程,即动态的实践过程,也包括“化成”的结果,即化物化人的成果;所以,从中国文化概念起源的角度看,文化是与人类共存亡的,自人猿揖别以来,就有了文化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在西方,文化一词从内涵上看,与中国文化概念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其外延却比中国的文化概念小,指农耕社会后的现象,意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后来将这一术语逐渐引伸到精神生活领域,泛指人类由于理性思维的发展而引发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学术界定义很多,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它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研究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须从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角度进行;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创造过程;首先,文化是后天的,与人类进化同步;人类文化既是实践创造过程,又是实践创造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人类发展本身;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与个体相传的遗传基因不同,是靠社会延续和推广的;其次,文化具有客观性,是人类进化的载体;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寓实践和创新于一体的过程;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和结果,无不实实在在、活生生地体现着人类的进化;我们认识文明就是认识文化,发展文明就是发展文化,正是文化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呈现出跃进的阶梯;再次,文化具有主观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又必须创造技术,科学和技术从过程到结果无不饱含着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文化的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文化的精神成果潜入社会的群体意识,进而引发系列创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充分说明,文化创新是社会创新的领跑者;文化创新与社会制度创新的链接,直接作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性质和结构;二、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我国古代就曾使用“文明”一词;易经·乾卦中就有“天下文明”之句;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疏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表面看谈及的只是自然现象,内涵却具有社会演化的意义;从“阳气在田”可见,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走出狩猎—采集和游牧社会进入农耕社会阶段的现象,因为狩猎—采集和游牧社会人们是无定所的游动生活方式,以采集植物果实、狩猎和驯养动物为生,尚未进化到定居下来进行土地开垦和植物种植的农耕生活,因而当时的土地只是游牧的草原,而不是田地;“田”字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天文、地理、土壤、水分、种子、栽培等认识和技能的提高,人类开始过上以养植和农耕劳作为主的定居生活,从而人类社会已进化到农耕社会;“天下文章而光明”则说明,定居生活方式客观上要求按照能够维持大家生存的基本人性要求和发展要求建章立制,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有符合大家共同利益的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易经·贲卦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进一步强调了文明重在人文的意思;魏人王弼、晋人韩康伯并注云:“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孔颖达疏道:“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这里指的是人文教化的道理与方法,摈弃狩猎—采集和游牧社会野蛮好战、凡事述诸武力的旧习,而以农耕群居社会人文教化为荣;尚书·舜典的“睿哲文明”,则表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如果说中国“文明”概念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话,那么,西方“文明”概念则较强调政治文明;西文中的“文明”civlization一词的意思是“城市公民的”或“国家的”等概念,是指人类从游牧社会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城市生活;较大规模的人群生活在一起,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城市作为文明社会的载体,从产生之日起,在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就创造着一定的政治文明;18世纪后半叶,“文明”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扩充,增加了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含义;启蒙主义思想家在反对中世纪的黑暗时,与“野蛮状态”相对,使用了“文明”一词;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派认为,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将要达到的那种有教养、有秩序、公平合理的高级发展阶段;到了19世纪,“文明”、“开化”与“野蛮”、“落后”,就成为了文化中的标准词汇;近代以来人们对文明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①文明具有内在外在之别;日本学者福泽渝吉认为,“文明有外在事物和内在精神两个方面”,内在文明重于外在文明,人不应单纯仿效文明的外形,而首先要具有文明精神;②文明是指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18世纪,卢梭、孟德斯鸠和百科全书派以文明象征良好的风尚和生活方式,使之成为与未开化和野蛮状态相对立的观念;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认为:“‘文明’这个词是指所有使我们的生活不同于我们的动物祖先的生活的成就和规则的总和,它们具有两个目的,即保护人类抵御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本学者宫原一夫认为:文明就是人类的生活或活动脱离动物状态或原始的、自然的状态,是人造物增多的阶段;③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认为:“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时行政结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法国学者傅立叶把人类社会历史分为:蒙昧、宗法、野蛮、文明等4个发展阶段;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7个阶段,即低、中、高级蒙昧阶段,低、中、高级野蛮阶段,文明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文明概括为原始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4种形态;④文明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发展过程;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文明是比国家大,比世界小,介乎二者之间的概念;他以地理区域或人类群体的空间分布为依据对古今的世界文明进行了总体研究,共列举出21种文明,并就每一文明的发生、发展、衰落、消亡进行了探讨;他还列举出六个古代“文明母体”;⑤文明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社会;亨廷顿认为,“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具有非常复杂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他在叙述世界文明史时,既强调了文明史的物质发展形式,又重视文明的精神价值;高级的复杂社会的实体是国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⑥文明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从一定历史阶段看,文明形态是相对稳定的,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考察,文明是动态的,不断演变的;文明的相对性,一是说文明程度具有相对性,随着文化进步而趋近;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指出:文明开化这个词是相对的,西洋文明只是相对于落后国家而言的一种文明,不是尽善尽美;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动态的变化着的,各民族的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使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有了某种程度的减少;二是说,文明的作用是相对的;汤因比指出,文明对人类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文明的出现是人类伟大的创造行为;另一方面,文明也使人们能组织起来实施破坏性的计划;三、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二者的一致性表现在:①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实践中出现问题,解决矛盾的文化发展过程推动文明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在随文化的发展而提高;②文化和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化本身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不间断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文明则是静态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状态,跃进式发展过程;渐进的文化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跃进,出现新的文明,在新的文明基础上经过文化的进步还会创造更高级的文明;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社会进化壮丽图景;③文化决定文明前进,文明促进文化发展;文明既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文化进步的杠杆,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人类的利益而言,文明内容有利弊优劣正误之分;由于文明是相对的,在文化发展中,只能在一定的文明平台上以现有的文明作指导,按照现阶段的认识指示文明发展方向,所以,文明的每次跃进,也会出现一定的缺陷;文化是在文明观念的指导下对旧有文明缺陷的扬弃;四、在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中把握文明经过对文化和文明关系的分析,笔者试着界定文明如下: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历史范畴,既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发展积极成果,又是社会进步的一定阶段,其发展呈跃进式前进态势;这样为文明定义的理由是:第一,“文明”应结合与“文化”的关系而定义;文化和文明是解读人类社会进化这同一问题的两个方层面,文化是人类化物化人活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和结晶;文化是总体概念,而文明只是其亚文化概念,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第二,“文明”是运动变化着的生动实体;文明内容相当广泛和丰富,其存在和发展是集人类社会之共性和不同民族、地域之个性于一体的统一体;它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变迁而发展,因民族、地域的差异而各具特征;既可泛指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来迄今为止的一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又可特指某个地域、某种社会或某个民族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及与其相应的经济、政治制度与成果;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各民族、各地区、各种人群,文明内容和形式各有千秋,和而不同地辩证统一在一起,构成人类文明的生动画面;整个人类文明就是运动变化着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实体;第三,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第四,“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第五,文明发展呈跃进式发展态势;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即是生生不息的文化进化过程,又可以划分为若干文明历史阶段;就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而言,文明的进步历程是基本一致的,每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明,都是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呈跃进式发展态势,在加快速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第六,文明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就本意而言,文明是向着对人类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发展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走向反面;所以,研究文明发展机制,自觉驾驭文明进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所必须严肃对待的历史课题;Civilization vs CultureCivilization in theory is bigger than culture in which an entire civilization can encompass one single unit of culture. Civilization is a bigger unit than culture because it is a complex aggregate of the society that dwells within a certain area, along with its forms of government, norms, and even culture.Thus, culture is just a portion of an entire civilization. For example, the Egyptian civilization has an Egyptian culture in the same way as the Greek civilization has their Greek culture.A culture ordinarily exists within a civilization. In this regard, each civilization can contain not only one but several cultures. Comparing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is like show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country to which it is being used.Culture can exist in itself whereas civilization cannot be called a civilization if it does not possess a certain culture. It’s just like asking how a nation can exist on its own without the use of 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Hence, a civilization will become empty if it does not have its culture, no matter how little it is.Culture can be something that is tangible and it can also be something that isn’t. Culture can become a physical material if it is a product of the beliefs, customs and practices of a certain people with a definite culture. But a civilization is something that can be seen as a whole and it is more or less tangible although its basic components, like culture, can be immaterialCulture can be learned and in the same manner it can also be transmitte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Using a medium of speech and communication, it is possible for a certain type of culture to evolve and even be inherited by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civilization cannot be transferred by mere language alone.Because of its complexity and magnitude, you need to transfer all of the raw aggregates of a civilization for it to be entirely passed on. It just grows, degrades and may eventually end if all its subunits will fail.Summaryis by definition smaller than a civilization.can grow and exist without residing inbelong to a formal civilization whereas a civilization will never grow and exist without the element of culture.can be tangible or intangible whereas civilization is something that is more tangible because it is what you see as a whole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symbols in the form of language whereas an entire civilization cannot be transmitted by mere language alone.You should rememb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fterwards, you will perhaps meet this question. In fact, it is easy to answer it.。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与区别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与区别
一、 试述文化与文明两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一般来说,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
尽管不同文化系统间的交流和渗透是一种历史趋势,但是这种交流和渗透却并不总是自觉或成功的。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文化的要素与功能、文化的结构与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而每种文化要素都有实现其文明价值的特殊功能,以满足人类群体பைடு நூலகம்需要。尽管人类的文明需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由于不同的人类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因而满足其文明需求的文化方式也不尽相同。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就是指能力较强、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反之为“弱势文化”。然而,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并不总是自愿的,更不是等值的。在这一过程中,“强势文化”常常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种影响和渗透自然有其好的一面,它使得居于劣势地位的“弱势文化”不得不改变其固有的状态,以提高其文明含量。因此,可以说,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也正是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的文明总量的过程。但是,这种影响和渗透也有其坏的一面,它使得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越来越小,文化面貌日渐趋同。因此,可以说,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
文化系统不仅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且各要素之间亦有着内在的结构关系。一般说来,文化的诸多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结构中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实现其文明的价值。在不同的文化结构中,有些要素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征,但其内在功能却有着相似之处。在另外一些不同的文化结构中,有些文化要素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对应的相互关系,而其所需功能则往往由其他文化要素加以“代偿”。

中国人大教育与文化专业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人大教育与文化专业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人大教育与文化专业课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与文化问答题及论述题简答题:1.简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文化与文明(civilization)的关系存在四种观点:文化和文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文明隶属于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深刻的,文明是浅薄的,文化是精神,文明是物质的,文明是文化的没落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文化失去了它原有的创造力,变成一种机械模仿状态;文明是文化的浅化;文明是文化的深化。

2.简述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布迪厄:社会再生产理论他认为:在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不存在直接再生产的关系,教育传递的文化是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强化统治阶层家庭里的文化。

通过文化的媒介,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功能3.简述文化的分类。

世界文化(人类共同文化);种族文化;民族文化;阶级文化或阶层文化;社区文化;学校文化。

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种族民族文化;社会经济水平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城市、郊区、农村文化;性别文化;特殊文化;年龄文化。

4.简述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的教育思想。

古希腊:柏拉图的教育理念。

柏拉图把教育作为最高理念和达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

人分为三种类型: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针对不同的类型人,应实施不同的教育,传递不同的文化,是他们安于各自不同的地位。

哲学家是社会的上层,需要经历最严格的教育,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哲学王”。

柏拉图的教学科目: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西方教育传统:主智主义,提倡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5.简述玛格丽特.米德的教育文化观。

玛格丽特.米德的教育文化观(1)自古至今有三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后象征文化(后喻文化),互象征文化(互喻文化),和前象征文化(前喻文化)。

(2)不同社会中教育的区别正是不同文明的区别的反映。

现代文明不一定比原始文明下的教育更先进。

6.教育中反映着哪几种文化冲突?围绕教师与学生展开的文化冲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冲突;教师群体间的文化冲突;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学生之间的冲突围绕课程展开的文化冲突:教师与课程的冲突;学生与课程的冲突;学科内部的冲突;学科之间的冲突围绕学校组织机构展开的文化冲突:教师集体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冲突;行政机构之间的冲突;学校组织制度与师生价值观念的冲突;学校与社区的冲突7.简述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中国文化史》答案 ( 冯天瑜 )

《中国文化史》答案 ( 冯天瑜 )
导论
重点难点问题
1.“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然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 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从历史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特殊发展阶段,是进入阶级社会才产生的,阶级消灭也就无所谓文明不文明。 而文化则早于文明,自人类PD-1104产生就有。 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从性质特征上看,文明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只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之后才有的特殊关现象,而文化则是人类的根本属性,与人类共生共荣;文化是以人类活动的表现形式而存在,而文 明以社会进步的价值形式而存在。 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文明 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 联系: 文化和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不间断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文明则是静 态的、相对稳定的跃进式发展过程。渐进文化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跃进继而出现新的文明,在新的文明基础 上经过文化的进步还会创造更高级的文明。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在随文化的发展而提高。 文化决定文明的前进,文明促进文化的发展。文明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进步的杠杆,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 促进作用。
1
中国文化是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之一。“三大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六大文化区”,中国在独立起源的时间、 文明发达的程度、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其他古代原生文化因各种原由大都相继天折,而中国文化则是罕见的古今延绵的文化类型。 由于地域、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它包括朝鲜半 岛、日本列岛、越南以及东南亚、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16 世纪之前, 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的物质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化提供了某些诱发因子 在思想意识层面,中国的伦理观、哲学观、政治理想,尤其是实用理性对欧洲的启蒙主义运动产生过影响。 中国从汉代开始就建立的文官考选之制,隋唐以降演变成完备的科学制度,其“学而优则仕”的公平性、开放性和 流动性,经东来的传教士们推介给欧洲,法国革命以后的欧洲和 19 世纪的美洲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便参考了中 国的科举制度等文物典章。 在当代,随着后工业文明的日渐展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精神资源, 如人文理想、协和精神等等,经过现代诠释可以为克服“现代病”提供某种有益启示。

如何区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的异同

如何区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的异同

如何区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的异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一般来说,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

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

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

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

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1、内涵上:文化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
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

文明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2、时间上:文
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

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词义上:文化是一个中性词。

文明是褒义词。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就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发扬,缔造,发展的
总和。

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

是群
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内容人类文化内容所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精神图腾等等
这里把非人类的智慧群族的文化称之为亚文化比较恰当一些。

虽然它们具有人类文化
的共同点,但是一个本质区别是人类的自主价值与自主意志是完全不同与其他智慧群族的。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不少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持这种意见,尤其在19世纪,英法两国把“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认为两者的意义几乎等同,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

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

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

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这一观点。

在最近几十年里,在英法这两个国家——英国更甚于法国,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倾向。

”文明“似乎指一种较高级的,较发达的文化形态,或者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

”在英法等国,比较喜欢使用“文化”一词,虽然他们也曾经使用“文明”一词。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

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

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

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与交流

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与交流

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与交流一、文化与文明的定义1.文化:指一个社会或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文明: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表现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1.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体现。

文化是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文明是文化发展的外在表现。

2.文化包含文明,但比文明更为广泛。

文化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精神财富;而文明主要指人类社会的物质成就。

三、文化与文明的交流1.文化交流: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

通过交流,各种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促进文化的发展。

2.文明交流:指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

通过交流,各种文明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促进文明的发展。

四、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的意义1.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2.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际和平。

3.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五、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的途径1.教育:通过教育传播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

2.科技: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3.媒体:媒体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传播不同文化的信息,促进文化交流。

4.旅游:旅游是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六、我国的文化与文明交流1.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流。

2.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习题及方法:1.下列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A.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简述文明与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简述文明与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简述文明与文化的联系和区别1.引言1.1 概述概述文明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十分重要且紧密相关的概念。

它们既有相互联系的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探讨文明与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明和文化的定义。

从字面上看,文明意味着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文化则代表着一个社会群体所共同创造、传承和分享的一套知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然而,文明和文化之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文明更加注重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

而文化更加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和传统习俗,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基础和凝聚力。

文明与文化的联系在于,文明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支撑。

文化作为一种基础性因素,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社会习俗,从而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没有文化的支持,文明将无法存在和发展。

同时,文明的进步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推动文化的更新和变革。

然而,文明和文化也有一定的区别。

文明更注重对物质生活的改进和社会进步的指标,追求高效、便利和先进;而文化更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和意义的寻找,强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培养。

文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而文化更着重于个体和集体的精神认同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文明和文化既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文明的发展需要有文化的支持,而文化也会受到文明的影响和推动。

只有在文明和文化相互促进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文明与文化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具体的内容安排。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引言部分旨在引出本文的主题,提供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 概述:简要介绍了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文明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

文明包括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成果,而文化则是这些成果的体现和表达。

首先,文明是文化的产物。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这种社会实践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知识体系,它包括了人类在思想、艺术、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创造和发展。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构建文明的重要支撑。

其次,文明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蓬勃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这种转变促使了文化观念的更新和文艺创作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为文化的创新和多样化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还体现在文明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文明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来表达和体现的,例如建筑、艺术品、文学作品等。

这些物质形式是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塑造的。

文明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反映了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变迁。

此外,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还可以从相互影响的角度来看。

文明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因果。

文明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多样化,而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文明与文化之间的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最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来体现。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观念是文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纽带。

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接受,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也受到文明和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人们在特定文明背景下的行为和思想则反过来又对文明和文化产生作用,推动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文明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概念。

文明是文化的总和和产物,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明也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反映了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文明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上。

8.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8.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文明与文化概念有区分,也有交叉,并非坚定不移。

区别: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积极的、精华部分。

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活动方式。

文明是指文化中进步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的总和。

文化进步的程度越高,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则低(2)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

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

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3)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

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

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4)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5)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

(6)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7)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8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而中华文化则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内容。

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而中华文化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华文明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

而中华文化则更注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它强调的是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中华文化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也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文化环境。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也需要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明显的区别。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和文明传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明和文化的关系

文明和文化的关系

文明和文化的关系文明和文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发展水平,而文化则包括了人类社会在思想、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创造和传承。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

首先,文明和文化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文化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中,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撑,更需要精神上的滋养。

而这种滋养正是来自于各种各样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例如,在古代中国,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学享受,更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文明也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人们有更多时间和资源去追求各种艺术形式和知识领域,并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文明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先进的文明水平作为支撑,文化的繁荣也难以为继。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数字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同时,各种文化形式也成为了数字科技应用的重要内容,如电影、游戏等。

再次,文明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明水平和文化形态各有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关系。

例如,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得以交流融合,并产生了许多新颖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跨国公司、移民等现象也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最后,文明和文化是相互塑造的。

人类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变革和进步,而这些变革往往与某种特定的文明或文化形态密切相关。

例如,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信仰成为了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并对欧洲后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现代社会中,全球化的浪潮也在不断塑造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文化面貌。

总之,文明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塑造的关系。

只有在这种关系下,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探析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探析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探析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之一。

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内所共同传承、创造和发展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艺术表现以及社会习惯等等;而文明则是指一个社会以及社会内各个群体的整体发展程度、社会制度、经济状况、道德伦理水平等等。

本文将探讨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互动与影响。

一、文化对文明的塑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精神标志,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一个相对稳定、融洽的文化传承,为社会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中华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通过儒家的思想教育、传统价值观和民俗习惯的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文化对于塑造文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思想观念的引导:文化传承了一个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它会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追求和社会习俗等。

例如,儒家思想注重仁义道德的传承,在中国社会起到了重要的道德引导作用,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文明行为。

2.艺术表现的推动:文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艺术形态的集合,包括音乐、绘画、文学、舞蹈等。

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是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创造,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全面发展。

3.社会习惯的养成:文化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来源,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通过文化的传承,一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能够改善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二、文明对文化的推动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生地。

文明对文化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1.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文明的进步往往伴随着技术和科学水平的提高。

技术的进步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更好的便利和效率,使不同文化之间能够更加融合和互动。

2.社会制度的建立:文明的进步需要良好的社会制度来保障。

社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化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和文化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词典中,两个词语的释义都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具有规则性、具有历史承继性与稳定性、具有可变性。

如果细究下来,“文明”的涵义大于“文化”的涵义或者说“文明”包括了“文化”。

“文明”“文化”均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但:“文明”所指的即包括“精神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文化”一词则特指“精神财富”,不包括“物质财富”。

两者的区别为两者关系主要方面,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