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二里头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谈二里头文化

——吉林大学考古系主任王立新

以往相关研究

王立新教授认为以往关于二里头文化来源的研究有三方面的局限性:首先是对文化来源的探索过于笼统,比如常有研究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稍具体点的也只是说二里头文化是由豫西龙山或王湾三期文化发展而来的。

其次是受文化单线演进模式的影响太深,总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一地的文化都应该是自古“一脉相承”的。

最后是只关心过程而不关心动因;比如大多数的研究只是从文化成分相似性的角度推测二里头文化来源于哪支文化,甚或怎样来的,而不回答为何会如此而来。

李伯谦先生在《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一文中曾经提出,二里头文化是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之后形成的夏文化,主要根据就是二里头文化中有一组来自山东地区的文化因素(《文物》1986年第6期)。该文不仅分析了二里头类型的形成过程,而且首次系统阐释了该文化的形成动因,是颇具启发意义的认识。

而邹衡先生则对此表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二里头文化中所含东方因素,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在河南地区出现,并非直接来自山东龙山文化。近年禹县瓦店等遗址的发掘,证明邹衡先生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关于夏文化的上限问题——与李伯谦先生商讨》,《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5期)。

那么,二里头文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王立新教授认为:探讨二里头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动因,首先要系统分析该文化分布区此前的考古学文化面貌。

随着新资料的层出不穷,人们不仅认识到过去所称的“河南龙山文化”实际包含了若干面貌不同、性质有别的考古学文化。就是以“王湾三期文化”统称的嵩山南北龙山时代晚期遗存,在文化面貌上也是存在着南北差异的。有人将其分称为王湾类型和煤山类型;有人则将其分称为“郑洛区”和“汝颖区”。

而王立新先生则赞成陈冰白先生的意见,认为分布于嵩山以北的王湾三期文化与分布于嵩山以南的煤山文化是性质不同的两支考古学文化。其间的差异并不是单个器类的有无,而主要表现在各器类在陶器群中所占的比重上。

比如在“王湾类型”中,第二期文化夹砂罐所占的比重为22.20%,夹砂鼎的比重则小于3%;而到了第三期文化,夹砂罐的比重则变为了31.68%,夹砂鼎则不存在了。在“煤山类型”中,夹砂罐所占的比例为13.70%,夹砂鼎则为22.50%。

在二里头文化的陶器群成分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湾三期类型”和“煤山类型”不仅陶器群面貌存在鲜明差异,即使是在房址、窖穴的形式等方面也有重要差别。二者应分属与不同性质的考古学文化。

这样看来,二里头文化的主体陶器群就是由嵩山以南的煤山文化和嵩山以北的王湾三期文化相互整合而形成的。前述E群陶器中的多数器类也是在煤山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的旧有器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也吸收了部分来自晋西南或关中地区的文化因素。

以往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砦期遗存的概念(指新密新砦遗址的第二期遗存),作为豫西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转变的过渡阶段。那么,何为新砦期遗存,为何会产生这类遗存,就是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绝大多数学者都将河南中西部地区龙山时代晚期遗存视为二里头文化的主源,这显然具有毋庸置疑的正确性。

但是,由于这些研究都将嵩山南北的龙山时代晚期遗存不加区分的看作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因而,由龙山期向二里头文化的转变只能被看成是一种单线渐进式的

发展。新砦期遗存发现后,学者们注意到它既有别于豫西龙山,又有别于二里头文化,从相对年代上也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时期。然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过渡期”遗存呢,却未能得出合理地解释。

当我们认识到嵩山南北在龙山时代晚期分属于两种性质有别的考古学文化之后,通过文化因素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新期遗存”实际上主要是由煤山文化因素与王湾三期文化因素碰撞、混合而形成的。同时又纳入了部分来自豫东油坊文化的因素。

所以,以单线演进模式来看待文化的演进,无疑会将复杂的东西过于简单化,此种视角不仅掩盖了嵩山南北龙山时代晚期遗存原本有别的事实,而且必将导致无法认清二里头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乃是文化的整合。

所谓新砦期遗存,正是嵩山以南的煤山文化与嵩山以北的王湾三期文化相互碰撞、整合时期的遗存,其文化内涵具有相当大的不稳定性,个别遗址在文化面貌上会有所差异,甚至同一遗址中的不同单位也存在煤山文化因素与王湾三期文化起因素比重不同的现象。

从陶器群来看,在这个整合过程中,二里头文化除继承二者共有因素之外,承袭煤山文化的特征性因素相对要多于王湾三期文化起因素。似乎,煤山文化因素在整合中扮演更为主动地角色。

文化是社会变化的一种迟滞的表象而考古学上观察社会变化的最好资料莫过于聚落形态的变化。

郑洛地区龙山时期的聚落分布

时代聚落遗址数单位时间聚落数(100年)

仰韶后期 357 ?35.7

龙山晚期 516 ?103.2

龙山晚期伊洛河下游平原

等级面积(万平方米) 数量(个)

I 40-100 4

II 15-40 7

III 5-15

240 IV ,5

龙山时代晚期聚落有明显的结群现象(赵春青、刘莉等)

聚落群之间皆有明显的“空白区”作为缓冲地带,且多半以上II级聚落构成自己的中心聚落,众多规模相似的中心聚落的存在凸显了各聚落群之间相互的抗衡。王城岗、古城寨、新砦、郝家台等城址的出现和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大量存在,表明该时期存在部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此看来,嵩山南北龙山晚期聚落群大多仍处于相对独立、相互抗衡的状态,甚至彼此间的冲突、战争也频繁发生,远未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种情形恰与文献所记尧舜禹时期的“万邦”林立的社会局面相吻合。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

随着洛阳盆地区域性考古调查,中澳合作的伊洛河支流地区调查以及颍河上游地区的调查的开展,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聚落分布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龙山时期那种众多聚落群分庭抗礼的局面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以洛阳盆地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金字塔式的聚落分布特征。

规模等级数量位置性质

一 1 二里头遗址大型都邑

二 24 集中于洛阳盆地区域性的物质集

散,手工业生产或

行政管理中心

三 ,150 分布广泛一般村落遗址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