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高中历史: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2课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第一号宫殿基址自1960年秋季开始至1964年春季,共进行六次发掘,发掘面积约7 100平方M。
以后工作停止有八年,自1972年秋季恢复发掘工作,至1975年春季又发掘五次,发掘面积约6 300平方M。
先后共进行十一次发掘,揭露面积共约13 400平方M。
RmkZ6ih21x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位于二里头遗址的中部,在第Ⅴ发掘区。
在宫殿基址的东面为圪垱头村,西面是翟镇公社的化工厂,南、北两面各有一条东西向的田间大道。
RmkZ6ih21x宫殿建筑基址是一座大型的夯土台基,形状略呈正方形。
方向352°。
在东北部向西凹进一角,东西宽20.8M,南北(东边北段>长47.8M。
台基西边长98.8M,北边长90M,东边南段长48.4M,总长96.2M,南边长107M,总面积达9 585平方M。
台基面大体平整,高出当时地面约0.8M,东、南、西三面的台基折棱处呈缓坡状,表面有路土层,有的铺一层料礓石面。
如台基西面折棱处比台基面低5~10厘M,表面有一层路土,有的地方被灰土层覆盖,厚4~5厘M,台基北边规整,界外为平整的路土面。
在台基上保留大量的柱洞、柱基槽、木骨墙基和主体殿堂的下部夯土基座。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在台基中部偏北处有一座主体殿堂建筑,四周有回廊相围,南面有宽敞的大门,东面、北面有两个侧门,布局紧凑,主次分明,原建筑颇为壮观。
RmkZ6ih21x第一号宫殿基址的建筑结构为了解宫殿基址的建筑结构和有关建筑技术的问题,我们在夯土台基的中部开长70M、宽2M的探沟一条,另在夯土台基的边缘部分进行了少量的解剖工作,这对于了解第一号宫殿的基址、木骨墙、柱洞、柱基槽和柱础石等结构都很有帮助。
RmkZ6ih21x(1>宫殿基址与夯土结构第一号宫殿建筑夯土台基的夯层很薄,每层厚4.5~9厘M,夯印密集清晰,土色纯净,质地坚硬。
寻宝手册!玩转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速看~
寻宝手册!玩转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速看~中央大厅(曾宪平摄)随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布展工作的结束,10月20日起,公众可凭身份证入馆参观。
博物馆共设有5个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贵文物在博物馆首次展出。
展厅内景(曾宪平摄)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领略“华夏第一王都”曾经的辉煌。
第一展厅寻找第一王朝踪迹展厅简介序厅(曾宪平摄)走进序厅,东西两侧墙面上的大型浮雕,展示了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情景及重要出土文物。
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牙璋、铜鼎等文物“扑面而来”,让您感受到浓浓的二里头文化气息。
第一展厅(第一王朝),分为“茫茫禹迹九州攸同”“赐土命氏祚以天下”“夷夏东西夏道兴衰”3个单元,讲述了禹在数十年中,栉风沐雨,亲操耒耜,三过家门而不入,疏河浚川,平定水患,而后凝聚民心,使得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开始形成。
故事从考古发现的距今4000年那场波及黄河流域的特大洪水遗迹讲起。
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多处遗址都有洪水堆积的遗迹,时间处于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早期之间,恰好处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
“大禹执耒”艺术雕塑立像、“禹迹”铸铜浮雕长卷、“禹征三苗”战争场景大型浮雕、王城岗遗址沙盘、王城岗奠基坑模型……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尘封往事。
重点文物王城岗遗址出土典型陶器王城岗遗址出土的乳足鼎(鲁博摄)王城岗遗址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
在此考古发现的龙山时代城址,为“禹都阳城”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实物证据。
该陶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为王湾三期文化典型陶器。
禹会村遗址出土陶鼎禹会村遗址是目前淮河流域发现的最大的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因“禹会诸侯”而得名,对研究夏代前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为支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蚌埠市博物馆特地向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提供了包括灰陶鼎、陶罐、陶甑等16件禹会村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笔记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1959年徐旭生等人在豫西地区进行“夏墟”调查,在偃师县附近发现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比较丰富,文化特征明显,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故夏鼎把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称为“二里头类型文化”,后改名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从上而下堆积有:汉文化,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特征:陶器:夹砂的灰陶和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器物里普遍的饰麻点(二里头文化陶器的显著特征)。
盆,甑的口沿下,附加一对鸡冠形的鋬(pan)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二里头文化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
碳14测定的绝对时间为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前。
二里头遗址的宫城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道路呈井字形,构成了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道路网。
许宏博士认为二里头遗址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
二里头宫城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宫城的祖源。
3号建筑宫殿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
6号宫殿建筑基址时间处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到二里岗文化早期过渡的时间点上。
宫殿南侧大道的早期路上发现车辙痕迹,把我国双轮车的发现提早了200年,为探索古代车的起源提供资料。
二里头巨型坑:类似的在偃师商城中发现过,通常认为是国家祭祀场所,此坑发现为探索偃师商城相关祭祀源头提供了线索。
绿松石废料坑,该坑与绿松石器制作作坊有关,属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
小型建筑,墙和地面都出现了火烤痕迹,说明他们基本解决了房屋潮湿问题。
平地所建的民居建筑为我国后来的居民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龙:大型绿松石龙形器,2000多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
青铜爵和青铜斝(jia),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用合范法铸造而成,标志我们青铜器的铸造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嵌绿松石铜牌饰:目前发现最早的,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开创了镶嵌铜器的先河。
二里头遗址中艺术品制作成就比较突出。
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中晚期都城所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各种建筑,墓葬,青铜礼器和玉器等高规格文化遗物证明了二里头遗址是具有都城规模和内涵的遗址,二里头遗址中建筑和墓葬的等级分化表明当时已经进入社会复杂化的国家社会阶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5《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表格式教案设计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一、教学目标设计二、重要概念分析●遗址:考古学术语,指古代的人类群体赖以生存、进行活动的场所,包括城市、村落、洞穴、墓地等。
遗址往往保存了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的遗迹和遗物。
考古学就是通过发掘,获取有关遗迹和遗物的资料,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
一个遗址往往包括有几个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如庙底沟遗址就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遗物:遗物是人们制作的各种物品,在考古发现中,遗物一般是遗留或放置在某个遗迹中。
例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窖穴内的储存物,文化堆积中的残损器物等。
●文化遗迹: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
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
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
发掘古代墓葬,可以研究不同种族的体质特征,了解古代埋葬风俗及墓葬形制;同时通过随葬品可以了解古代工艺水平及社会经济生活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各种遗迹及遗物的综合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陶器系类: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发明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以及火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泥土或粘土经火焙烧后而变硬,促使原始先民有意识地用泥土制作并焙烧成他们所需要的器物。
陶器的发明,可看作是人类对水、火和泥土的征服。
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陶器,是我国现在发现最早的陶器。
为了简明的概括陶器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就其外观区分为红陶系、灰陶系、黑陶系、白陶系和硬陶系等。
●二里头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四千米的二里头村而得名。
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
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
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先民所创造。
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州区、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表明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
由之前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
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堪称“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四、二里头文化第4期遗存的集中发现
另外,考古工作者从二里头遗址的灰坑中发现了许多埋葬的奴隶,其形状各异,有仰身,有俯身,有的被捆缚,有的身首异处。他们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隶主的酷刑而丧生,或因当时奴隶制时代的人祭、人牲制度而被活埋殉葬,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统治的惨忍。夏代奴隶主暴虐无道的统治,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广大奴隶的拼命反抗,他们愤怒地诅咒夏朝的奴隶主统治,甘愿与其同归于尽。在当时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东部的商族兴起,在其首领商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的统治,夏朝经历了四百七十余年历史以后终于灭亡。
保护范围:二里头村南土冢向东850米,向西1600米,向北至洛河大堤,向南至排水渠,东南以自然台地为限。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周边向四周各扩100米。
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偃师二里头从此进入学者的视线,中国考古学界由此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夏文化。
此后,中国夏商周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二里头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夏朝在太康继位以后,由于太康贪图享乐,不务朝政,整日只知游猎玩耍,导致东夷部的后异乘机反叛,并攻占了夏的都城斟鄩,赶走了太康,一度夺取了夏王朝的统治权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事件。太康失国以后,与弟弟仲康一起逃往东方,不久很快死去。仲康的儿子相依靠其它东方诸侯残存发展,处境困难,最后在相的儿子少康时才又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在中国历史上又称“少康复国”。少康恢复夏王朝统治以后,夏朝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活动区域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滩,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均都臣服于夏的统治。
二里头文化专题教育课件
六、有关东下冯(类型)文化
1.发觉与命名
– 1959 山西夏县
2.分布与年代
– 霍山以南旳汾河下游、浍河、涑水河流域, 主要涉及了临汾与运城盆地
– BC1900—BC1523年
N
东下冯文化相对位置图
3.文化特征
①褐陶所占百分比较高,仅次于灰陶。
②自早到晚均以绳纹为主,篮纹、方格纹极少。
(2)早期以篮纹或细绳纹为主,另外还有 某些方格纹。晚期以中粗绳纹为主,极少 见篮纹和方格纹;
(3)早期折沿小平底器物较常见,晚期卷 沿圜底器很流行;
经典器物分期演变图
夹砂中口深腹罐由折 沿、矮鼓腹、平底发 展到卷沿、瘦高腹、 圜底;
圆腹罐由高领瘦腹到 矮领圆腹,花边口沿 作风由多渐少;
盆形鼎有深腹到浅腹;
5.邹衡:《有关探讨夏文化旳条件问题》,《华夏 文明》第1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复习题
1.简述二里头文化旳分布与年代。 2.简述二里头文化旳主要特征。 3.从谱系角度分析二里头文化是怎样形 成旳。 4.怎样认识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旳关系。
雕花漆器残片
玉器
玉器以兵形玉器为主
“合诸候于涂山,执玉帛 者万国”
玉器种类:
– 工具
斧、铲、多孔梯形刀
– 仪仗器
戈、钺、戚、矛、箭头
– 礼器
牙璋、圭、琮
– 饰玉
柄形饰、锥形饰、镯、坠
四、二里头文化旳源流 及其与其他文化旳关系
二里头文化谱系分析
二里头文化 (陶器群)
王湾三期文化
《考古记》“一升 曰爵,二升曰觚, 三升曰觯,四升曰 角,五升曰散。”
河南博物院藏“父乙”角
青铜牌饰
(2)流行浅窖穴,平面形状多样。 (3)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无 腰坑。 (4)在大型遗址中出现了密集旳夯土 基址。
2024年岳麓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64
2024年岳麓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6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据历史记载,南京的明孝陵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之外,还有12座臣子墓。
由于长期没有发现12座臣子墓,人们多怀疑其真实性,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陆续找到9座,尽管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但鲜有人再怀疑“12座臣子墓”之说了。
这说明A. 古代史书的记载多是真实可信的B. 来自考古的历史认识最为可靠C. 考古发掘可为历史记载提供佐证D. 历史认识必须经过考古的检验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B. 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C. 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
D. 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
3、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 神话传说B. 考古遗存C. 实物资料D. 文字实录4、“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下列选项与以上论述相符合的是A. “历史是‘博古史’,是基于‘密谋与隐私的传奇’”B. “历史发展的核心在于国家和精英层面的推动”C. “历史研究必须是计量的,才能是科学的”D.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5、《史记》中《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依历史变化顺序而编写;司马迁认为“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而“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是不对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人物传记在《史记》中占有重要地位B. 司马迁撰写《史记》坚持了实录精神C. 秦朝灭亡为后世提供了历史借鉴作用D. 司马迁承认历史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6、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三大人种。
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每个区域的文物有什么不同
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每个区域的文物有什么不同本文导读: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
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
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岗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
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
对于一种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核心文化来说,从带有这种文化特质的代表性器物的分布上,是可以约略窥探这一文化的影响范围的。
打个比方,使用筷子的地方势必属于中华文化圈。
就二里头来说,青铜礼器和陶礼器就是它的“筷子”。
青铜礼器的制造和使用基本上集中于王都,有很强的独占性,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物;青铜之外,二里头典型陶器中有一部分不同于日常生活所用的陶礼器,包括爵、觚(gū)、盉(hé)等,也是社会和政治象征性的器物,在某些礼仪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以由统治者赐予的形式从王朝扩散到各地。
陶礼器随之成为二里头国家疆域的“定位器”。
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以偃师为大致中心,北至山西省临汾—晋城一线,向西延伸至陕西西安、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河南与湖北交界地带,往东至少到达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而陶礼器,也几乎遍及这个文化分布圈。
这个范围可能就是二里头王朝秩序架构的中心区,也就是直接疆域。
但二里头作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除了直接控制的地盘,它还间接控制着大片土地。
二里头遗址的布局与属性
第六节二里头遗址的布局与属性二里头遗址位置示意图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的翟镇乡二里头、圪垱头、四角楼、北许村一带,西距汉魏洛阳故城约5公里,东北6公里便是著名的偃师商城。
二里头遗址主要遗迹分布图以二里头村南为中心,南起四角楼南古伊洛河北岸,往北至少到达洛河河道,东过圪垱头村,西到北许村。
东西最长约2.4公里,南北最宽1.9平方公里。
分12个考古发掘区,分别用罗马数字排序。
其中宫殿区位于V区铸铜遗址主要位于IV区。
(一)布局二里头遗址布局图作为大型聚落,二里头遗址经过精心规划,布局严谨,遗址范围内虽然不见大型城墙,但规划设计有宫殿宗庙区与宫城、居住区、作坊区、墓葬区、祭祀区,设置有道路网。
其中遗址中部为宫室区,遗址南部为作坊区,遗址北部为祭祀区。
一般居住活动主要位于西部。
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宫殿区位于遗址中部偏东,围绕宫殿区筑有宫城墙,已发掘10余处宫殿基址,以一号、二号、三号、五号宫殿基址为代表。
这些夯土建筑大都结构复杂、布局规整,且集中分布于宫城内的东西两个区域。
二里头遗址主要遗迹分布图其中一号宫殿基址位于宫城内西南部,由主殿、回廊、南门塾、侧门、庭院构成封闭的四合院式建筑。
总面积达9585平方米,是二里头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夯土建筑基址。
其余夯土基址中有4座的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4座在150到500平方米之间。
这些宫殿建筑的性质和功能推测可能与朝堂、宗庙有关。
二里头遗址宫城西南角宫城呈长方形,沿四周大路内侧修筑。
东墙378米,西墙359米,南墙295米,北墙292米,总面积10.8万平方米。
墙宽2米,东墙有门道2个。
宫城墙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交,一直延续到四期晚期甚至更晚。
二里头遗址作坊围垣西北角作坊区在一直范围内发现有铸铜、制陶、制骨、制玉、制绿松石饰品的作坊遗存。
二里头宫城之南发现有围垣作坊区,设置铸铜作坊、绿松石作坊各1处。
二里头遗址陶范、铜矿石铸铜作坊位于遗址南部,距离宫城南垣200多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
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发掘保存最完整的最早宫室建筑
【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040Vol.129是不平等的,女性依然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的“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悦男性。
然而,受过高水平教育的女性自然地会对这种不平等产生反感,陷入自身才华、社会主流意识及现实生活三者所交织的矛盾之中。
这点在左锡嘉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她的人生际遇是复杂的,由此也决定了她的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在《三不管图》中,左锡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可见一斑。
女性绘画的题材是导致其在艺术史研究中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在传世作品中,每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大宗都是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的数量均很少。
花鸟画技法有限,所能表现的气质和情操相比山水也是有限的,这直接制约了女性绘画艺术在艺术史中的地位。
但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问题是,是什么决定了女性偏向花鸟这一题材?除了女性的生活环境和其先天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外,其学习艺术的经历也是十分重要的。
花鸟画技法是传统绘画中比较基础的一种,在学画之初许多人都会选择花鸟作为其入门的训练,女性的父辈也常作花鸟小品以怡情。
因此,女性在初学绘画时,花鸟题材可以说是不二之选。
此外,在古代社会女性出嫁年龄普遍较小,出嫁之后的生活经常颠沛流离频出变故,女性在家中也要承担其各种职责,如相夫教子、补贴家用等。
在这样的婚后生活中,要女性精进绘画技法几乎是一种苛求,这种社会习俗成为对女性绘画发展的一种外在限制。
就女性主观方面来说,并不见得她们就一定钟情于花鸟。
例如,左锡嘉之姊左锡璇就曾作诗云:“祇馀双管在,长写米家山。
”可见女性对山水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也常作山水之习。
然而,绘画作品的商业价值和社交功能是女性选择绘画题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像陈书与左锡嘉这样的女性,生活困窘,需要卖画来补贴家用。
花鸟画创作周期短,创作形式也多样,可作卷轴、斗方、扇面甚至灯笼,不但在市场上容易脱手,在社交圈内也是没有风险的应酬佳礼,必然成为创作的首选。
5 总结综上,笔者认为女性绘画创作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传统艺术史只单纯描述技法和绘画风格的叙述方式,必然会造成女性绘画艺术的边缘化。
二里头文化遗址
说起二里头,许宏喜欢用5个“中国之最”来形容:这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将中国发明双轮车辆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
“把二里头遗址放到其出现前后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的每一项发现都牵动人心,并有理由相信,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还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之最出土”,对未来,许宏充满自信,“殷墟的发现曾震惊了世界,二里头将像20世纪的殷墟一样,引领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辉煌。”
杜金鹏说,偃师二里头被学术界推定为夏代都城遗址,而夏王朝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个中央王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龙文物,应该视为华夏民族共有的最早的龙图腾。
据龙的发现者许宏博士介绍,它是在二里头宫殿区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中被发现的。当时,它被放置于墓主人骨架之上,由肩部至髋骨处。这引起了专家学者对绿松龙的用途及墓主人身份进行种种猜测。杜金鹏推测,它是一个在红漆木板上粘嵌绿松石而成的“龙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富有冲击效果,是在宗庙祭祀典礼中使用的仪仗类器具。
几年来,二里头考古工作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廓清了遗址的实有范围,找到了遗址中部的井字形街道、勾勒出城市布局的基本骨架,还发现了宫城城垣,证实了宫城的存在。此外还揭露出部分二三四期宫殿建筑基址,发现一些有关遗址布局的新线索,获得一些包括大型绿松石镶嵌龙在内的珍贵文物。
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称,新发现证明这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布局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都邑规划性的判明,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渊源具有重大的标尺性意义,为人们研究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夏商文化以及中国早期城市与宫室制度、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的形成等课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商周考古第2章 二里头文化
第一节 文化命名与分期 第二节 都邑与重镇 第三节 文化分布与区域类型 第四节 墓葬与宗教信仰
第五节 生产与经济 第六节 文化成分与形成机制 第七节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附:东下冯文化
第一节 文化命名与分期
一、文化命名 二、分期与年代
一、文化命名
1953年,登封玉村遗址 1956年,郑州洛达庙遗址,洛达庙类型文化 1957年,郑州董砦遗址 1958年,洛阳东干沟遗址 1959年,徐旭生,偃师二里头遗址 1962年,夏鼐,二里头类型文化 1977年,夏鼐,正式命名“二里头文化”
二、郑州大师姑遗址
位于郑州市西北郊,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南地,北距黄河、西南距荥阳市区均为13公里。 发现于2002年
大师姑遗址航拍图
索河
大师姑城址发掘现场
大师姑城址布局
城址由城垣和壕沟组成,整体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扁长方形,除北壕西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外,其余部分基本为近东西或近南北走向,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 。
※磨光黑陶、篮纹、方格纹是许多地区龙山时代遗存中非常流行的因素,到二里头文化阶段开始普遍减少。而灰陶、绳纹成为广大地区最为流行的因素。这一趋势可称之为非龙山化过程。
典型器物演变图
中口深腹罐由折沿、弧腹、平底到卷沿、鼓腹、圜底。 圆腹罐由高领瘦腹到矮领圆腹,花边口沿作风由多渐少。 盆形鼎口径与腹径的比值渐大,腹由深变浅。
N
8号基址
宫城西墙1号基址宫城源自墙7号基址9号基址
2号墙
宫城西南部的建筑群
1号宫殿基址三维复原
36m
25m
98m
107m
面阔8间、进深3间 双开门、四坡出檐
2号宫殿基址
《尚书·顾命》中的宫室
二里头文化——玉器、青铜、陶器以及帝颛顼死而复苏的传说
二里头文化——玉器、青铜、陶器以及帝颛顼死而复苏的传说二里头文化——玉器、青铜、陶器以及帝颛顼死而复苏的传说牙璋。
长54、最宽14.4、厚0.8厘米。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五区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涂朱玉璋。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璋:夏代。
长出48.5、宽8厘米。
1975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牙璋。
长49.8、宽5.9厘米。
197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璋。
长39.2、宽10.2 厘米。
1981 年新郑市望京楼新村商代遗址出土,夏代遗物。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玉璋,长66、宽13厘米。
1958年河南郑州市南郊扬庄村商代遗址出土,夏代遗物。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七孔玉刀。
夏代,长65、宽9.5厘米,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三孔玉刀。
夏代,长53.5、宽8.8、厚0.7厘米,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57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三孔玉刀。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五孔玉刀。
长39.6厘米,宽8.4厘米,厚0.6厘米。
玉色淡绿,间有米黄色的斑纹。
呈长条形,刀背部平整,刃部磨制后较薄。
刀身共有五孔,又称多孔。
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出土。
玉戈。
长21.9厘米。
1967年河南偃师二时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戈。
长30。
2厘米。
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戈。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戚。
长10.8厘米。
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戚。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洛阳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内出土的玉钺。
玉戚。
二里头文化,197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玉戚。
二里头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石鉞,夏代。
河南省方城縣八里橋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
玉钺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二里头博物馆解说词
二里头博物馆解说词前言欢迎来到二里头博物馆。
二里头是中国夏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它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本次展览将为您介绍二里头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一、二里头文化的历史二里头文化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时期,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二七区的二里头遗址上形成的一种古代文化。
这是中国夏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由中国考古学家在此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发掘活动。
在二里头遗址上,他们发现了一系列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这些遗迹和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情况,也为我们研究夏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证据。
二、二里头文化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一座夏代古城遗址,它是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
这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二里头文化也是中国夏代文明的一种表现,它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包括:1.社会制度稳定: 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社会制度相对稳定,生产力水平和文化程度也较高,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城市和都邑。
2.明显的冶金业: 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发展了较为明显的冶金业,显然获得了较为丰硕的经济效益。
3.重视神灵: 二里头人重视神灵,相信神灵可以保佑自己的生活和家族的兴旺发达。
三、二里头文化的遗存1.城址: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夏王朝的古城遗址,占地面积约200公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
2.文献: 在二里头遗址中,还保存了许多写有文字的文物和文献,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化和思想状况。
3.器物和工艺品: 二里头文化时期人们制作了许多装饰艺术品、日常器物、工具和武器,这些器物和工艺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水平和生活现状。
四、馆藏文物1.青铜器: 二里头青铜器是二里头文化的代表之一,包括铜鼎、铜壶、铜鼎耳等一系列铜器。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文化特征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文化特征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探索中最值得关注的考古学文化,是夏商文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一)发现与分布二里头文化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二里头遗址不是发现最早的遗址,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之前,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一批同类遗址,且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方法命名多个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现最早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是玉村遗址。
1953年4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韩维周等人对河南登封玉村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发现了上层韩维周(东周文化)、下层文化两种文化遗存。
对下层文化遗存发掘者已认识到其为一种独特的考古学文化,是与郑州二里冈、安阳殷墟文化性质不同的“文化系统”。
1954年秋,考古工作者发现郑州西南郊洛达庙遗址,1956年至1958年对该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者认识到此类遗存的独特性,遂命名为“洛达庙类型文化”或“洛达庙类型”。
1958年,发掘洛阳涧河东岸的东干沟遗址,发掘者将有关文化命名为“东干沟文化”。
在此前后,考古工作者还在郑州上街、偃师灰嘴、陕县七里铺、巩义稍柴等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徐旭生1959年,徐旭生先生到豫西地区进行“夏墟”调查,从禹州、登封一路来到了偃师二里头遗址,采集到诸多遗物。
认为其与郑州洛达庙、洛阳东干沟的遗物类似,且认识到该遗址在当时“乃一大都会也”。
当年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分别对二里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由于二里头遗址范围最大,堆积最厚,文化遗物和遗迹也丰富,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故从1962年始,学界把这一类型的文化遗存统称为“二里头文化”,并沿用至今。
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图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在今河南西部,东至今豫东,南至信阳、南阳与湖北交界地带,北达沁河及晋南,西抵关中盆地东部和商洛地区。
受二里头文化影响的区域很大,范围涉及安徽西部、湖北北部以及江浙、四川盆地等地。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有一个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
一期分布范围小,主要局限在伊洛颍汝河流域;二期以后范围扩大至郑州地区、晋南地区;三期分布范围最大,包括今河南大部、晋南、陕西东部;至第四期范围略有收缩。
高中历史:4..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地探索第2课二里头遗址地文化遗存素材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第一号宫殿基址自1960年秋季开始至1964年春季,共进行六次发掘,发掘面积约7 100平方M.以后工作停止有八年,自1972年秋季恢复发掘工作,至1975年春季又发掘五次,发掘面积约6 300平方M.先后共进行十一次发掘,揭露面积共约13 400平方M.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位于二里头遗址地中部,在第Ⅴ发掘区.在宫殿基址地东面为圪垱头村,西面是翟镇公社地化工厂,南、北两面各有一条东西向地田间大道.宫殿建筑基址是一座大型地夯土台基,形状略呈正方形.方向352°.在东北部向西凹进一角,东西宽20.8M,南北(东边北段>长47.8M.台基西边长98.8M,北边长90M,东边南段长48.4M,总长96.2M,南边长107M,总面积达9 585平方M.台基面大体平整,高出当时地面约0.8M,东、南、西三面地台基折棱处呈缓坡状,表面有路土层,有地铺一层料礓石面.如台基西面折棱处比台基面低5~10厘M,表面有一层路土,有地地方被灰土层覆盖,厚4~5厘M,台基北边规整,界外为平整地路土面.在台基上保留大量地柱洞、柱基槽、木骨墙基和主体殿堂地下部夯土基座.根据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在台基中部偏北处有一座主体殿堂建筑,四周有回廊相围,南面有宽敞地大门,东面、北面有两个侧门,布局紧凑,主次分明,原建筑颇为壮观.第一号宫殿基址地建筑结构为了解宫殿基址地建筑结构和有关建筑技术地问题,我们在夯土台基地中部开长70M、宽2M地探沟一条,另在夯土台基地边缘部分进行了少量地解剖工作,这对于了解第一号宫殿地基址、木骨墙、柱洞、柱基槽和柱础石等结构都很有帮助.(1>宫殿基址与夯土结构第一号宫殿建筑夯土台基地夯层很薄,每层厚4.5~9厘M,夯印密集清晰,土色纯净,质地坚硬.夯窝圆凹,直径4~6厘M.夯土台基行夯地程序是,首先清理地基,对主体殿堂地地基要求很严格,挖土很深,台基地边缘部分地基较差,还保留有若干属于早期地灰坑等遗存.其次是夯筑低洼地面,再夯筑主体殿堂地基座,最后在四周大面积行夯,筑成整个夯土台基.其中主体殿堂地基座整个台基地主体,表面比整个台基高出10~20厘M,平面呈长方形,上部长、宽为33.5M×22M,底部大于上部,最低层部分已深入现在地水面以下,水面以上部分夯土总厚3.1M.在殿堂建筑基座地下部,平铺有鹅卵石三层以加固地基,鹅卵石层地面积东西长约50M,南北宽约30M,略小于基座地底部.鹅卵石地排列,以上层最密集,中层次之,下层最稀.每层厚约20厘M,总厚60~65厘M.由于用土地不同,可以看出夯土有几种不同地颜色,主体夯土基座地夯土分D、E、F三层.D层为深褐色夯土,深 1.05M,厚1.65M,质地较硬,夯窝清晰.E层为花夯土,深2.7M,厚1~1.1M,中间包括三层鹅卵石.F层为黄褐色夯土,深 2.9M,遇地下水不到底,土质十分坚硬.基座以外地夯土台基,一般厚2M左右,到台基地折棱以外部分,夯土地厚度已不足1M,看来夯土台基是一次夯筑成地.这部分台基也包括三层夯土,A层为红褐色,深1.15M,厚0.25M,质地较硬,表面有一层砂土.B层为褐色夯土,深1.3M,厚0.25M,土质坚硬,与A层夯土有明显区别.C层为花夯土,深 1.6M,厚2M,表面有一薄层砂土,下面即是生土,是台基地主体部分.另在边缘部分和折棱处有经过二次夯筑和铺垫料礓石面地现象.(2>木骨墙基墙基是宫殿台基筑成以后,为建筑围墙地需要而重新挖开地基槽.口大底小,槽壁略有倾斜,槽口宽0.45~0.6M,底宽0.34~0.5M.一般深0.4M,最深为70厘M.有地仅存底部,基槽上部被毁.在墙基槽地中间有一排小柱洞,口径0.14~0.17M,间距约为1M,排列不甚整齐.这种木骨墙不仅可以隔绝宫殿地内外,又可负荷回廊顶部建筑之重量,筑法和作用与柱基槽大致相同,木骨墙在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中就已经存在,在安阳殿墟也曾发现过,在当时是较为进步地筑墙技术.(3>柱洞柱洞是指第一号宫殿建筑地木柱埋在地面下地一部分,木质腐朽后所形成地遗迹.柱洞多呈圆筒状,在柱洞地底部有一块或数块柱石,柱洞一般深0.5~0.6M,最深地达1M以上.现存柱洞内有木柱腐朽后地木灰,呈银灰色粉末状,木灰尤以接近柱石地底部最密集,厚度0.1~0.25M.其中有地夹有碎陶片、红烧土等物,也有少部分地柱洞口部填土较硬,与柱洞外面地夯土不易区分.其中主体殿堂地檐柱柱洞在口部往往堆积有经火烧成红色地草拌泥块和夯土块(如檐柱54、83、249、250、253号柱洞等>.以54号柱洞为例,呈圆筒状,口径0.40~0.42M,深0.75M,洞内堆积可分为两层.上层为红烧土块,厚0.42~050M,高出洞口,在洞口外形成一个直径0.32M地红烧土圆柱,高约10厘M.下层为厚0.25~0.32M地黑灰土.有地草拌泥红烧土块地外侧是光面,里侧有夹木板和木柱地印痕.有地被火烧成红色地夯土块平面上布有密集地夯窝,而其一侧面是光面,推测这些都是主体殿堂被火烧毁后从房顶或墙壁倒塌下来地.为了解柱洞地施工程序和结构,我们解剖了140号和130号檐柱柱洞.140号柱洞为西面和北面内排回廊檐柱地角柱.口距地表深0.8M,口径0.3M,直筒形,深0.56M,洞内深至35厘M开始出现木灰,越往下木灰越多,接近柱础石以上最厚,呈现银灰色粉末状.柱洞地一半压在柱础石上,另一半在石础外面.柱基槽口长 1.65M,宽1M,斜壁内收,底径0.96M,深0.76M,柱基槽立柱后回填夯土.夯土地颜色,口部以下5厘M为红黄夯土,其次为约0.5M含坷垃地褐色夯土,再下面柱石周围为一层暗褐夯土,夯土纯净,质地坚硬.柱础石呈不规则状,长54厘M,宽45厘M,厚16厘M.在大柱础石地北边地柱础石和槽壁之间,还填有三块小石头.大柱础石平放在暗褐色地夯土上面.130号柱洞为西面回廊檐柱,我们从洞口直接切割至柱基槽底上.从剖面观察,柱洞口小底大,洞内有木灰,柱洞底上有柱础石多块,最上面是紫色砂石,下面是两层青石,再下面是六块鹅卵石,鹅卵石下面是一层石片,最下面是一块大石板.另外,126号柱洞地柱础石为两层,上层二块小石板,下层一块大石板.通过以上柱洞地解剖,使我们了解到柱洞地施工程序,是在宫殿建筑需要立柱地位置,先挖一个面积大于柱础石地柱基槽,在槽基底部安置柱础石,为了达到宫殿建筑地一定高度,有时柱础石往往由数块叠垒而成.立好木柱后,将基槽重新夯实.柱基槽柱基槽,是夯土台基筑成以后为置础立柱而挖成地.形状有方形、圆形、长圆形、鞋底形等几种.方形和圆形地口径约1M,长圆形和鞋底形地口径长约2M,宽约1M.基槽壁皆倾斜,口大底小.基槽一般深0.5~0.7M,最深地达1M以上.柱基槽挖成以后,置柱础石于基槽地底部,然后立木柱于柱础石之上,最后将柱基槽重新层层夯打坚实.一般基槽内地夯土为深褐色,含夯土坷垃,质地很坚硬,与柱基槽外面地夯土有区别.从众多长圆形、鞋底形地檐柱柱基槽来观察,一般小头都朝向殿堂,说明立柱时,木柱是先倒放在里边,一端伸入坑内,然后从里向外慢慢拉起竖直.因为木柱沉重不易上举,或左右摇动,因此将柱基槽口部挖长,形成鞋底或长圆形状.柱础石柱础石,安置在柱洞底部,以承木柱.一般都是未经加工地天然石板,形状不甚规则,大小也不一致,一般都有一平面.根据柱洞大小地不同,柱础石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主体殿堂,包括回廊和塾房檐柱地柱础石,另一类是主体殿堂墙基,包括回廊墙基、塾房墙基以及小挑檐柱洞中地柱础石.檐柱柱洞中地柱础石,最大地一块长90厘M,宽58厘M,厚25厘M.一般地长50厘M,宽约40厘M,厚约20厘M.柱础石有地是一洞一块,也有一洞数块叠垒而成地.小桃檐柱和墙基中地柱础石一般都较小,长、宽皆为20~30厘M,厚20厘M左右.以西面回廊墙基中地159号柱洞为例,柱洞口径约20厘M,柱洞地间距100厘M左右.墙基内地柱础石都无柱基槽,因为墙基槽本即可代替柱基槽地作用.柱础石地石质多为青石,其次是红砂石.此外,还有一些暴露在夯土台基外面地柱础石,推测有地是原来地柱洞被破坏了.3.学术观点第一号宫殿地年代问题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地上面有二里头文化四期地灰坑,下面叠压着二里头文化二期地灰坑,宫殿基址里面包含有二、三期之间地陶片,宫殿基址应属于二里头文化三期.三期文化在二里头遗址分布最为普遍,文化层堆积比较厚,是二里头遗址地繁盛阶段.三期文化地年代,根据14C测定,经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1450±155年.对于商代积年地一般看法是始于公元前十六七世纪,公元前1450±155年已属此范围之内.二里头遗址第一号宫殿基址地年代可能为商代早期.第二号宫殿建筑基址地年代从层位关系来看,第二号宫殿基址叠压在二里头遗址二期文化层之上.并且在它地上面发现有三期和四期地路土层及晚于二里头遗址四期地文化层.而第二号宫殿基址地本身所出地陶片均属于二里头遗址地三期.因此,第二号宫殿建筑无疑是属于二里头遗址三期.宫殿建筑地废弃年代当在二里头遗址地四期之后.在基址上面叠压着相当于二里冈上层商文化层偏早地文化和灰坑.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考古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考古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A. 1921 年仰韶文化的发掘B. 1899 年甲骨文的发现C. 1928 年安阳殷墟的发掘D. 1900 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答案:C解析:1928 年安阳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2.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考古学常用的断代方法()A. 放射性碳十四测年法B. 热释光测年法C. 树木年轮测年法D. 基因测序法答案:D解析:基因测序法一般不用于考古学的断代,前三种是常见的考古学断代方法。
3. 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是()A. 陶器B. 青铜器C. 打制石器D. 磨制石器答案:C解析: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
4. 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A. 浙江B. 陕西C. 河南D. 山东答案:A解析:河姆渡遗址在浙江余姚。
5. 下列哪一文化的陶器以彩陶为特色()A. 龙山文化B. 红山文化C. 仰韶文化D. 良渚文化答案:C解析:仰韶文化的陶器以彩陶著称。
6.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址是()A. 良渚古城B. 陶寺古城C. 石峁古城D. 城头山古城答案:D解析:城头山古城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址。
7.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A. 兵器B. 礼器C. 农具D. 货币答案:B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器多用于祭祀等礼仪活动,是重要的礼器。
8.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A. 陕西西安B. 河南洛阳C. 河北邯郸D. 山东曲阜答案:A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在陕西西安。
9.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最著名的是()A. 金缕玉衣B. 素纱襌衣C. 长信宫灯D. 击鼓说唱俑答案:B解析: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轻薄精美,十分著名。
10. 唐代长安城的正门是()A. 朱雀门B. 含元殿C. 大明宫D. 明德门答案:D解析:唐代长安城的正门是明德门。
11. 宋代五大名窑不包括()A. 汝窑B. 哥窑C. 定窑D. 耀州窑答案:D解析:宋代五大名窑是汝、官、哥、钧、定窑,耀州窑不在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的化遗存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丰富的化遗存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观察图片对比分析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宏伟的宫殿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问题探索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分析对比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
难点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化遗存:丰富的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介绍。
本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明的重要物。
仰韶彩陶、东龙黑陶、河南龙灰陶是不是夏化,有激烈的争论。
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如何?二里头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明的探索。
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第一目“丰富的化遗存”教材介绍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
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
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
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
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
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
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
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
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
其东北约1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8米。
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
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
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
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
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
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2精神生活──遗物: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
建议教师结合本插图补充以下内容和图片。
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柄形饰物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
还有一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
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二十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字。
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
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
3等级差别──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
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
墓口东西长3米,南北宽42米,深61米。
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
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
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
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
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
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
另一类墓葬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
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第二目“宏伟的宫殿”教材详细介绍了一号、二号宫殿遗址的内容,要求学生研读本,说出两者的主要区别。
建议教师补充关于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内容: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
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
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
有专家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
第三目“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教材从质料、型制、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
二里头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
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
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
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绳纹很细,直而整齐。
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
到二里头三期时,陶器发生较大变化,与一期化相比,判然有别。
陶色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
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
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另外有缸、小口尊、矮领尊、器盖、捏口罐、刻槽盆、平底盆、三足皿、豆、平底盆、鼎、盉、爵等。
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基本不见方格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
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常见中型麻点。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丰富的化遗存”一目的教学,重点掌握遗迹中宫殿遗址,并进行以下常规了解。
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
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的四阿重屋式殿堂。
殿前有面积达000平方米的大庭。
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
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遗物中重点掌握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
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
关于“宏伟的宫殿”一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宫殿的以下内容。
①“宫”的象形意义: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墟甲骨“宫”是一个象形字,所表现的只是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顶上象形穴居小屋的屋顶,它下面的一个“口”字表示屋顶上的天窗,再下又一个“口”字为屋门。
“宫”字最初的意义泛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
“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更多,原意是泛指高大的建筑。
“宫”“殿”二字连用,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帝王宫室。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曾经发现过有可能属于晚夏的宫殿遗址,是在庭院内建造一座长方形殿堂。
规模当然已经比“大房子”大得多了,却仍可看出“大房子”的影子,也就是说仍是合集会、祭祀与居住三项功能为一体的。
殿堂前部开敞,称“堂”,面积最大,是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和祭祀的场所;后部和左右隔为许多小房间,作居室,称“室”。
②宫殿的功能作用:起初它是集居住、聚会、祭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古人生活活动场所,然后才与祭祀功能分化,发展为只用于朝会和君王后妃居住的独立建筑类型。
在宫内,朝会和居住功能又进一步分化,形成为所谓“前堂后室”,以后发展为“前朝后寝”或称“外朝内廷”的规划格局。
更后,约在西汉,又在宫内朝、寝之后,布置了御花园,一直到明清两代都是这样。
二里头宫殿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
院落以横向的延伸补偿木结构不易造成的高,以室外空间的大和多变以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丰富关系,补偿木结构建筑单体内部空间的较为仄狭和形体变化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创造出宫殿建筑所要求的壮丽气势和谨严肃穆的氛围。
关于“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一目的教学,请学生归纳其用途,并设想没有陶器时,人们饮食生活遇到的困难和不便。
陶器为什么热不怕膨胀,冷不怕收缩?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归纳讲解如下。
当人们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的时候,发现普通泥质陶炊具没烧多少次就会破裂,这又给人们的使用带不便,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材料在受热时要膨胀,冷却时要收缩,而且热膨胀越大,冷收缩也越大,而不同材料在相同升降温条下,其热胀冷缩的量是不同的,为了能对各种材料的这种性能作比较,在热物理学上确立了一个材料的测试指标,称之为膨胀系数,此系数大,说明材料的热胀冷缩量大,反则反之。
由于普通泥质陶炊具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就差,因此普通泥质陶炊具经不起多次烧(快速升温)和停(快速冷却)的考验而破裂。
如何才能解决此难题呢?当时先民又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夹砂陶,其工艺是在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混合均匀后,用此泥成形、干燥并烧成陶器。
这种夹砂陶在很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
由于一般河沙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它的膨胀系数很小,因此陶器中羼和了砂,能使它的膨胀系数降低,而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夹砂陶炊具的使用寿命延长。
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改进制品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这种加羼和料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水泥混凝土制品就是例证。
陶器出现的意义?分小组讨论归纳。
生活陶器:使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人们在进入新石器时期过起定居生活。
使人类从生饮、生食和吃烧烤食物中解放出,从而吃上既卫生又易消化的烧煮食物,使人类的饮食习惯获得重要突破。
建筑陶器:为人类居住条的改善作出过重大贡献。
陶水管:例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很多陶水管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