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 双语介绍

德化白瓷双语介绍德化白瓷,源自中国福建省的德化县,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和工艺特色的瓷器。
这种瓷器以其洁白如雪、温润似玉的外观而著称,胎薄如纸,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宛如磬石之音。
在制作工艺上,德化白瓷展现了极高的技艺水平。
它采用优质的高岭土作为原料,经过精细的制备和成型过程,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这种瓷器的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具有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性。
此外,德化白瓷的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展现出极高的理化特色。
在文化价值上,德化白瓷不仅是中国传统瓷器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赢得了国内外众多瓷器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和追捧。
在双语介绍中,可以将德化白瓷的特点和文化价值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可以这样介绍:"Dehua white porcelain, originating from Dehua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is a unique and ele gant ceramic art. Renowned for its snow-white and j ade-like appearance, this porcelain boasts a delica te thinness akin to paper, and a chiming sound reminiscent of a stone instrument when tapped.Crafted from high-quality kaolin clay, Dehua wh ite porcelain undergoes meticulous preparation, mol ding, and high-temperature firing. Boasting excelle nt whiteness and gloss, as well as strong thermal s tability, this porcelain exhibits remarkable resist ance to temperature, pressure, wear, and corrosion. Furthermore, its pure and moist glaze, high densit y, and excellent translucency exhibit its remarkabl 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Beyond its artistic beauty, Dehua white porcela in serve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cultur e. Its unique artistic style and exquisite craftsma nship have garnered widespread appreciation and adm iration among ceramic enthusiasts and collectors wo rldwide."这样的介绍既突出了德化白瓷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又符合双语表达的习惯,有助于更好地推广和传承这一中国传统瓷器艺术的瑰宝。
德化白瓷的执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德化白瓷的执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德化白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为了对德化白瓷的制作和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提升,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
本文旨在探讨德化白瓷的执行标准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引言中,我们首先会对德化白瓷的概述进行介绍。
德化白瓷源于福建省德化县,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其独特的特点在于采用高岭土和石英砂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艺精心烧制而成。
德化白瓷通常呈现出洁白细腻的质感,器型优美,釉面晶莹透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执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要依据。
德化白瓷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对原料、制作工艺、釉面、形态结构、烧制温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达到标准。
这些标准具体细化了每个环节的要求,指导制作工艺的操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旨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对德化白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艺术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德化白瓷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要点,包括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成型工艺、装饰工艺等方面,以展现其独特的制作过程和艺术特色。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德化白瓷的执行标准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对产品外观、功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执行标准的严格落实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只有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德化白瓷制品才能真正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卓越的品质。
通过对德化白瓷的执行标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制造商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德化白瓷的制作过程和质量要求,提高产品的升值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推动德化白瓷产业的发展,并为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保护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所采用的组织方式和框架。
赞美德化白瓷的诗句

赞美德化白瓷的诗句以下是 9 条赞美德化白瓷的诗句及例子:1. 德化白瓷美如画,温润如玉映月华。
就好比那仙女的肌肤,细腻光滑让人夸。
你看那精美的瓷瓶,是不是像艺术品般无瑕?例子:我上次去博物馆看到一件德化白瓷的花瓶,哇,真的太漂亮了,简直跟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可不就是美如画嘛。
2. 德化白瓷亮晶晶,纯洁如雪傲世行。
这不就是瓷中仙子嘛,超凡脱俗令人惊。
那洁白的色泽,谁能不被它吸引呢?例子:朋友家里有个德化白瓷的摆件,那亮晶晶的样子,就像雪一样纯净,绝对是瓷中仙子呀。
3. 德化白瓷魅力足,工艺精湛世间殊。
好似那璀璨的明珠,光芒万丈耀人目。
你想想看,那么多人为之赞叹,它得有多神奇呀?例子:在展览会上看到的德化白瓷作品,那工艺,真的是太精湛了,可不就是魅力十足的明珠嘛。
4. 德化白瓷真神奇,千年传承绽光辉。
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瑰宝,闪耀无比令人醉。
这么了不起的瓷器,能不让人着迷吗?例子:了解了德化白瓷的历史,哇,真神奇呀,历经千年传承还这么光彩照人,绝对是瑰宝啊。
5. 德化白瓷雅韵浓,姿态万千各不同。
宛如那优雅的舞者,翩翩起舞在梦中。
那一件件作品,不都是充满韵味吗?例子:走进那间摆满德化白瓷的屋子,看着那姿态万千的瓷器,感觉就像看到了优雅的舞者在眼前舞动呢,雅韵太浓啦。
6. 德化白瓷情意重,蕴含匠心韵味丰。
恰似那温暖的阳光,洒向人间爱意融。
这样的好东西,谁能不爱呀?例子:收到一件德化白瓷的礼物,那其中蕴含的匠心和情谊,真的像温暖阳光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
7. 德化白瓷气质佳,超凡脱俗人人夸。
仿若那高雅的君子,风度翩翩映朝霞。
这么有气质的东西,能不招人喜欢吗?例子:那次在店里看到一尊德化白瓷的雕像,那气质,绝对是高雅的君子呀,难怪人人都夸呢。
8. 德化白瓷艺海藏,独一无二放光芒。
好比那璀璨的星光,照亮世界闪光芒。
这么独特的存在,多让人惊叹呀!例子:看到一件独一无二的德化白瓷作品,哇,就像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艺海藏珍呀。
德化白瓷的特点

德化白瓷的特点1、胎釉特点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透明釉烧制而成。
明代德化白瓷胎骨洁白,坚实致密,其胎釉的技术工艺极力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在琳琅满目的瓷坛上独树一帜。
中华民族对玉器的推崇,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对玉的崇尚,促成生活使用的瓷器极力追求玉器的质感效果,如“似玉之瓯”的越窑青瓷,“精比琢玉”的耀州窑青瓷,定窑“花瓷琢红玉”,号称“假玉器”、“莹缜如玉”的景德镇青白瓷等等。
综观这些类玉之瓷,虽然工艺精湛颇具玉器的温润风采,但是多嫌轻薄,缺乏玉器的凝重感。
直至明代,德化窑采用优质高岭土等原料经过反复研制实验,生产出一种特殊的“白瓷”:瓷质致密,胎釉纯白,浑然一体,洁润滑腻,如脂似玉,整体晶莹剔透,进一步将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发展到历史的巅峰,代表了当时中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称之为“中国白”。
产品一销往国际市场,就被视为珍品而争相购藏。
著名教育家、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蔡元培先生曾赞,“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以出瓷器而闻名的一个国家,以瓷器的白色程度而论,自当首推德化瓷……”德化白瓷的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呈色温润如玉,剔透光滑,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叩之声音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铿然作响。
其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它的问世,引起瓷坛的巨大反响,国内鉴赏家称赞“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细水莹厚”。
(赵汝珍编述《古玩指南》)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则称之曰“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
”日本学者认为它是“瓷器中的白眉”,“如果以客观而公平的态度给予评论的话,町以说是比白玉更为华丽。
以陶工的技巧来说,更可号称中国古今独一无双的优秀作品”,“就是对陶瓷毫无欣赏水平的人,只要一见便可发出赞赏之声”,“虽然胎壁较厚,却比灯罩更为透明……显出光亮美观的肌面,以光滑度来说可称为天下第一”。
德化白瓷

环球人文地理风物志遗产H e r i t a g e▲德化白瓷的胎釉晶莹剔透,如玉如脂,器型百变优美,栩栩如生,明代时曾远销欧洲各国,在中国海外贸易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福建省德化古瓷窑,是我国南方三大名窑之一。
从唐代一直到明清,德化白瓷的窑火千年未熄,堪称世界制瓷史上的一大奇迹。
早在北齐,中国就出现了白瓷。
德化由于地处偏远,唐代才开始烧制白瓷。
唐代德化诗人颜仁郁的诗句“东家西家地碓声”,就描绘了当时陶瓷生产的盛景。
这时的德化白瓷,瓷面较为粗糙,釉面呈现青色。
宋元时期,朝廷鼓励海上贸易,大大推动了德化白瓷的发展,此时德化白瓷逐渐成熟,烧成后形成自然的白釉,但还是带有淡淡的青色。
从明代中期开始,德化白瓷代表了当时生产白瓷的最高水平。
其瓷面温润如脂,洁白如玉,甚至可以清晰映出倒影。
德化白瓷的原料是当地的高岭土,其黏性较大,硅、钾含量高,烧制后多玻璃质,因而晶莹润泽。
由于材料配比、火候等不同,德化白瓷的胎釉呈现不同的颜色:象牙白色泽柔和,白中蕴黄;猪油白黄色更浅,润如油脂;葱根白则是完全的纯白;孩儿红是明代德化白瓷中的极品,犹如婴儿白嫩透红的肌肤。
这一时期,白瓷外销欧洲,深受欢迎,被称为“中国白”。
德化白瓷不但在胎釉上与众不同,其多变的器型也闻名中外。
德化白瓷主要分为人物、摆设和使用样式。
人物样式的德化白瓷叫做“瓷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一大批瓷雕艺术家,他们不用彩绘,而是用最原始的白色表现出人物的悲喜嗔怒、人间百态,瓷雕题材大多取自宗教,包括佛家人物、道教及民间信仰诸神,如白衣观音、八仙过海、西王母等。
此外,还有西方的圣母玛利亚、耶稣等造型。
白瓷的摆设式样,主要按照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来设计,包括香炉、鼎、烛台等。
白瓷的使用样式更是取材广泛,从动物到食物再到风景,不拘泥于形式,变化多端,既美观又实用。
不同的器型有不同的装饰要求,德化白瓷的装饰工艺,以印花、堆贴、刻划、透雕为主。
印花工艺较常见,是用刻有图案的模具在胚体上压印而成,图案多采用青铜器上的上古祥瑞动物;堆贴,包括堆花和贴花,即把制好的花纹用泥浆黏贴于胚体上,多用于陈设艺术瓷、笔洗、茶罐等;刻划是在瓷胚烧制前,在表面刻划出形象。
德化白瓷赞美词

德化白瓷赞美词1. 德化白瓷啊,那简直就是瓷界的仙子!你看那瓷身,白得就像冬日初雪,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
我上次在博物馆看到一个德化白瓷的花瓶,那白啊,在灯光下晃得我眼睛都舍不得挪开,就像仙女的裙摆一样圣洁美丽。
2. 德化白瓷,真不愧是瓷中的明珠!摸起来那手感,滑溜溜的,就像婴儿的肌肤一样细腻。
我朋友从德化带回来一个小瓷杯,我一摸就爱上了,这细腻的质感,谁能抵挡得住啊?3. 德化白瓷哟,它就像一位娴静的佳人。
那造型,精致得不得了。
比如说德化白瓷做的观音像,每一个线条都像是用温柔和慈悲勾勒出来的,看一眼就觉得心里特别宁静,仿佛佳人在耳边轻语。
4. 德化白瓷可不得了,它是瓷艺的高峰啊!那质地,温润得像玉一样。
我在一个收藏家家里看到德化白瓷的摆件,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是握着一块温润的美玉,这种质感简直绝了,难道你不想拥有一件吗?5. 德化白瓷,那是艺术的宝藏啊!它的光泽,柔和得如同月光洒在湖面上。
我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德化白瓷的盘子,那淡淡的光泽,就像月光下的湖水泛起的微光,美到让人惊叹。
6. 哇,德化白瓷!这简直就是瓷的精灵。
它的雕刻工艺,精细得如同发丝一般。
你看那些德化白瓷上雕刻的花纹,每一处都像是精灵在瓷上跳舞留下的足迹,细致入微,太迷人了。
7. 德化白瓷,是瓷中的传奇呀!它的色彩,单一却又无比丰富。
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看似只有白色,但在不同的光线下,又能变幻出各种微妙的色彩。
我在展会上看到的德化白瓷,那色彩的变化让我看了好久,你能想象吗?8. 德化白瓷啊,真的是神奇的存在!它的薄度,薄得像纸一样。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德化白瓷的小碗,薄到透光,感觉轻轻一捏就会碎,就像一个脆弱又美好的梦。
9. 德化白瓷,那可是瓷界的明星呢!它的文化底蕴,深厚得如同古老的山脉。
从它的制作工艺到背后的历史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像山脉的纹理一样丰富。
我听一个老工匠讲德化白瓷的故事,就像在探索一座神秘的文化大山。
10. 德化白瓷哟,就像一首无声的诗。
德化白瓷的文案

德化白瓷的文案
德化白瓷,以其细腻的质地、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德化已经开始生产白瓷。
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明代时期,德化白瓷达到了顶峰。
德化白瓷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选用高质量的瓷土,经过淘洗、沉淀、陈腐等处理后,制成坯体。
然后,在坯体上进行雕刻、绘画等装饰工艺,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德化白瓷的特点是胎质细腻、釉面光滑、色泽洁白、造型精美。
它的釉色洁白如雪,光泽柔和,给人以温润如玉的感觉。
同时,德化白瓷的造型也非常丰富多样,有碗、盘、瓶、罐、壶、杯等各种器型,以及人物、动物、花卉等各种装饰题材。
德化白瓷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备受推崇。
它曾被誉为“中国白”,是中国陶瓷的瑰宝之一。
总之,德化白瓷以其精湛的工艺、优美的造型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国粹讲堂】德化窑白瓷与其他窑口白瓷的异同及特点

【国粹讲堂】德化窑白瓷与其他窑口白瓷的异同及特点
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
德化以“中国白”享誉世界,其中以明代艺术巨匠何朝宗为代表的宗教瓷塑还被冠以“东方艺术”的美誉。
德化瓷雕、工艺瓷、高温釉艺被誉为德化“三朵金花”。
明代德化白瓷有其独特的风格,它不仅与唐、宋时代其他地区的白瓷不同,而且与景德镇同时期生产的白瓷也异样。
它们之间不同点主要有:
(1)瓷胎致密,透光极其良好,为唐宋其他地区白瓷所话。
唐宋北方白瓷,是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粘土烧制的,粘土内含助熔物质少,故器胎不够致密,透光度较差。
而德化白瓷则用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玻璃质较多,因而它的瓷胎致密,透光度特别良好。
(2)从釉面上看,德化白釉为纯白釉,而北方唐宋时代的白瓷釉则泛淡黄色。
元、明时代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却白里微微泛青,与德化白瓷有明显的区别。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仅与原料的化学组成,特别是氧化铁、氧化钛的含量有关,也与烧成时采用氧化气氛,故瓷器呈现白中泛黄的色调;景德镇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 Fe、Tio、Aio含量均较适中,烧成时采用还原气氛,故瓷器呈现白里泛青的色调;德化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的Feo含量特别高,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德化白瓷就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镇同期生产的白瓷釉色更纯净。
从外观上看,明代德化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
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
流传欧洲后,直到现在,外国人还以“中国白”直呼德化窑白瓷。
缘坊白瓷:德化白瓷分类

缘坊白瓷:德化白瓷分类
一、象牙白瓷
氧化焰烧成,质地坚韧莹润,细腻均洁,素净淡雅,稳重大方,白中微闪黄色,犹如凝脂,具有象牙质地的温润。
二、猪油白瓷
氧化焰烧成,釉面莹厚细腻,油滑明亮,润如油脂,胎白质坚,具有冻猪油的莹润感。
三、孩儿红瓷
氧化焰烧成,是一种偶尔产生的窑变色,釉色白中蕴红,器物在光线下肉眼看去,就像婴儿粉嫩透红的肌肤,釉面莹亮,胎质细腻温润。
四、葱根白瓷
氧化焰烧成,色泽纯白,素白光亮,缺乏油脂、莹润感,胎质坚,犹如水中葱根洁白无瑕。
五、彩瓷
在白瓷釉上彩绘,二次烧成,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彩绘装饰图案表面光亮,色彩柔和,蓝、绿色表面有凸出感。
青花瓷在生坯上彩绘,一次烧成,釉面玻璃象明亮光洁,釉下黑蓝闪亮。
德化窑早期青花的着色基用料为土钴(石墨),明晚期才引进金门青和进口青料,但进口青料的添加比例很小,所以明代德化窑的青花瓷图案表面素淡,不带金属锡点的光泽。
图案选材广泛,民间气息浓厚。
德化白瓷制作工艺

德化白瓷制作工艺一、引言德化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以其独特的白瓷质地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以下介绍德化白瓷的制作工艺,从选材到烧制,展现其精湛技艺和艺术魅力。
二、选材制作德化白瓷的首要步骤是选材。
选择优质的瓷土和釉料是制作优质白瓷的基础。
德化白瓷的瓷土质地细腻,含铁量低,含有较高的石英、云母等成分,因此烧制出的白瓷洁白无瑕,光泽柔和。
三、制泥选好的瓷土经过清洗、晒干、研磨等工序后,制成细泥。
在制泥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泥料的含水量和细度,以保证泥料的可塑性和稳定性。
四、成型德化白瓷的制作成型主要包括拉坯、印坯和利坯等工序。
拉坯是将泥料放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拉出形状;印坯则是用模具将泥料印成所需形状;利坯则是用工具将坯体表面修整平滑。
五、修坯修坯是德化白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经过拉坯、印坯和利坯等工序后,坯体表面可能会有瑕疵或不平整,需要通过修坯来保证坯体的完美。
修坯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经验,以确保坯体表面平滑、光洁。
六、装饰德化白瓷的装饰方法有多种,包括釉下彩绘、刻花、印花等。
装饰的目的是使白瓷表面更加美观,增加艺术价值。
在装饰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装饰方法,并注意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
七、烧制烧制是德化白瓷制作工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经过装饰后的坯体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才能成为白瓷。
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烧成温度和时间,以保证白瓷的质地和光泽。
同时,烧制过程中还需注意火候和炉内气氛的控制,以防止出现过烧或欠烧的情况。
总的来说,德化白瓷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瓷器制作技艺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白瓷质地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从选材到烧制,每一步工序都充满了精湛技艺和艺术魅力。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德化白瓷制作工艺的持续发展。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德化白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德化县出产的一种传统瓷器。
它是中国非常著名的瓷器之一,以它致密、素雅、质地洁白、冷且明亮、无纹如挟玉之特点闻名于世。
德化白瓷制作历史悠久,从唐代开始制作白瓷。
白瓷是德化瓷器的代表,也是中国瓷器中的精品。
德化白瓷制作有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 纯瓷体材料:德化白瓷选用的基础材料都是纯洁的瓷土和釉料。
釉料以白石粉、石英砂和长石矿为主要原料,而瓷土以德化矿山中提取的优质矿物质为主。
这些基础材料经过反复淘洗、粉碎、过筛后,再经过混合搅拌。
开坯时要将材料掺入适量窑渣以获得更佳的成型效果。
2. 精心的雕刻:德化白瓷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的精美图案刻画。
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雕工们必须先用画笔在瓷器外墙上绘出图案,在按照原来的意图用雕刀雕刻。
雕工们要根据画师的图纸,决定出雕刻的形状和大小。
然后,用小刀和刮刀对图案进行初步雕刻,最后用细工板和刻出更精细的细节。
3. 制作瓷器原型:初始制作瓷器原型主要包括挖泥、开坯和修坯等工作。
先将制作好的瓷土放入瓷坯内,然后慢慢的将瓷土按成薄薄的一层,然后用修针修整边角和紧缩细部,以保证形状的精度。
4. 精细的修整加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瓷器进行反复的修整和刘治,包括各个部位的填充、磨光和细致的雕刻等。
无论是底座、碗口、背部或其他部位都需要进行精细的加工和修整。
5. 精确的烧制:最后,德化白瓷经过烧制得到。
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烧、收口、终烧。
压制瓷器后,放置在干燥阳光下,瓷器变干后,瓷器就能进行初烧。
在初烧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烧炉温度,以避免瓷器出现裂纹或变形。
收口是重要的阶段,在瓷器融合成整体时,应及时修整表面,以保证终烧时瓷器表面的质量。
最后,放入高温烧炉中,进行终烧,使瓷器完全硬化,达到坚硬、透明和美丽的质感和晶莹剔透的效果。
总之,德化白瓷采用的材料、制作工具和烧制工艺,都非常讲究。
每道制作工序都需要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才能完美的呈现出来,这也是德化白瓷在制作过程中彰显出卓越的工匠精神,成为中国瓷器中精品的原因之一。
与德化白瓷有关的名人故事

与德化白瓷有关的名人故事一、德化白瓷简介德化白瓷,源自我国福建省德化县,又称德化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德化白瓷以其胎薄如纸、釉色纯净、光泽典雅、造型优美而闻名于世。
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德化白瓷不仅是生活用品,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瓷中之王”。
二、与德化白瓷有关的名人故事1.董其昌与德化白瓷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董其昌对德化白瓷情有独钟。
他曾亲自参与设计制作德化白瓷,并将自己的绘画技艺运用到瓷器的制作中。
董其昌与德化白瓷的故事,体现了他与德化白瓷艺术的紧密联系,也为德化白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乾隆皇帝与德化白瓷清朝乾隆皇帝酷爱德化白瓷,他曾多次派遣专员到德化采购白瓷,并将德化白瓷作为宫廷贡品。
乾隆皇帝对德化白瓷的喜爱,使德化白瓷在清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宫廷艺术的典范。
3.玛丽·居里与德化白瓷玛丽·居里是波兰裔物理学家、化学家,她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玛丽·居里与德化白瓷的关联,源于她在放射性元素研究中的严谨态度。
德化白瓷的纯净釉色和典雅光泽,使得其在放射性实验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德化白瓷的鉴赏与收藏价值德化白瓷具有极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其优美的造型、纯净的釉色、典雅的光泽以及独特的工艺,使它成为瓷器市场的宠儿。
德化白瓷的鉴赏要点包括:造型、釉色、纹饰、工艺等。
收藏德化白瓷,不仅要关注其艺术价值,还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德化白瓷的制作工艺与传承德化白瓷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主要包括原料选材、泥浆加工、成型、晾晒、上釉、窑烧等环节。
制作德化白瓷的技艺世代相传,如今已经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德化瓷艺流派。
德化白瓷的制作工艺传承,不仅保留了传统陶瓷的魅力,还为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总结:德化白瓷作为中国陶瓷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凝聚了无数名人的智慧与才艺。
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德化白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其釉面成分是影响德化白瓷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进行详细概述和说明,探讨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提供相关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含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介绍引言部分,接着在第二部分探讨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的背景和概述。
第三部分详细说明了釉面成分的组成元素、原材料选择与配比方法,以及制作工艺与技术要点。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解释德化白瓷釉面成分对产品特性的影响,包括透明度与质感关系、耐久性和抗污染效果,以及色彩变化和装饰效果等因素阐述。
最后,在第五部分给出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并深入探讨其对产品特性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德化白瓷釉面成分的重要性和选择方法,以及掌握制作工艺与技术要点。
同时,本文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2. 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2.1 研究背景德化白瓷作为中国传统名瓷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其釉面是德化白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的质感和观赏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对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2 釉面成分的概述德化白瓷的釉面主要由多种无机氧化物组成,常见的有硅酸盐、铝酸盐、钾鈦酸锂、氧化镁等。
这些成分通过合理选择和配比,在高温下形成了一层坚固而美观的表面涂层。
2.3 重要性和影响因素釉面是制作德化白瓷时必不可少的工艺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以及视觉效果。
釉面成分选择合理与否,会决定瓷器透明度、质感、色彩变化以及装饰效果等方面。
因此,深入了解釉面成分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对研发高质量德化白瓷具有指导意义。
以上是“2. 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部分的内容。
3. 釉面成分的详细说明3.1 主要组成元素介绍德化白瓷的釉面成分主要由以下几个元素组成:1) 硅(SiO2):硅是重要的基础元素,它能增加釉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德化白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种类之一,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烧制技艺。
下面将对德化白瓷的雕烧制技艺进行分析。
德化白瓷的烧制技艺主要包括原料的准备,塑造成型,烧制和上釉四个过程。
制作德化白瓷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石英砂、长石和瓷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粉碎、混合等处理后制成坯料。
在塑造成型的过程中,德化白瓷通常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雕工细腻。
通过手工捏、拉、压等方式,将坯料塑造成各种形状的器物。
这一过程需要熟练的技艺和经验,以及对瓷土材料的熟知,才能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作品。
烧制是德化白瓷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德化白瓷的烧制温度较高,一般在1300℃-1400℃左右。
烧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瓷器的质量和颜色。
在烧制中,德化白瓷的瓷胎均匀细腻,釉面光亮,色泽纯净,具有很高的透光性。
德化白瓷的上釉是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上釉主要是为了保护瓷器不受侵蚀,同时也能增加瓷器的美观和触感。
德化白瓷通常采用无色透明釉或者微微带有青绿色调的釉料。
上釉的过程一般是将釉料均匀地涂刷在瓷器表面,然后再次烧制,使釉料与瓷胎融合在一起。
德化白瓷的烧制技艺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制作德化白瓷需要精细的制作技艺,如捏、拉、压等手法要熟练,能够将坯料塑造成各种形状的器物。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要精准控制,以避免瓷器烧制不足或者过烧导致的质量问题。
上釉的过程也需要细心和耐心,确保釉料均匀涂刷在瓷器表面,以及与瓷胎的融合程度。
德化白瓷的雕烧制技艺凭借其独特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瓷器作品。
通过对原料准备、塑造成型、烧制和上釉等环节的仔细处理和精心控制,德化白瓷在瓷器制作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化白瓷的雕烧制技艺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使得德化白瓷在当今艺术界仍然备受赞誉。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德化白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烧制技艺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化白瓷以其精美的造型、纯净的白色和瑰丽的艺术装饰而闻名于世。
这项技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而精湛的烧制技术。
一、原料准备瓷器的原材料主要有高岭土、石英、长石等,其中高岭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含有丰富的铝土矿,可以增强陶瓷的韧性和强度。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瓷器的质量非常重要。
二、成型德化白瓷的成型方式主要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方式,通过技艺娴熟的工匠用手将泥坯塑造成所需形状。
机械成型则利用专业的瓷器成型机械自动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烧制烧制是德化白瓷的核心技术。
要进行均匀的窑烧,需要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入窑中。
窑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窑”,温度约为900℃,主要是将水分蒸发掉,使陶瓷制品固化。
第二阶段是“再窑”,温度要高达1300℃以上,通过高温烧制使陶瓷制品变得坚硬,同时窑中的氧气也会与陶瓷中的成分反应,形成独特的釉料和颜色。
四、釉料处理德化白瓷表面的釉料是烧制过程中涂抹的重要材料。
白瓷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釉料的处理。
通常釉料由高岭土和其他一些氧化物组成,通过特殊的配方加工而成。
釉料可以保护陶瓷的表面,使其更加光滑并增加装饰效果。
五、装饰德化白瓷的装饰手法非常多样,主要有彩绘、雕刻、泥塑、贴花、描金等。
彩绘是在未烧制的瓷器上绘制图案,通过特殊的配色和技法,使瓷器呈现瑰丽的色彩。
雕刻则是在已经烧制好的瓷器上用工具进行精细的刻划,形成不同的纹样。
泥塑是用陶瓷泥塑成各种立体的造型,然后进行上色。
贴花是将已经烧制好的瓷器表面贴上陶瓷贴花,通过装饰图案增加瓷器的艺术性。
描金是在烧制好的瓷器上使用金属质地的颜料进行绘制,增加瓷器的华丽程度。
六、烧制技巧德化白瓷的烧制技巧非常复杂,需要工匠对窑温、氧气流通、釉料的配方等进行精确控制。
窑温的控制直接影响到白瓷的质地和颜色,过高或者过低的窑温都会导致瓷器出现问题。
德化白瓷工艺美术名词解释

德化白瓷工艺美术名词解释
德化白瓷是一种著名的工艺美术品,产于中国福建省德化县。
它以瓷质细腻,釉面光滑,色泽纯洁而著称。
德化白瓷的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
在明清时期,德化白瓷达到了它的巅峰时期,成为了宫廷贡品和国内外收藏家的珍品。
德化白瓷的工艺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胎体轻薄:德化白瓷的胎体轻薄,而且质地坚硬,敲击声音清脆悦耳。
2. 釉面光滑:德化白瓷的釉面光滑细腻,手感舒适。
3. 色泽纯洁:德化白瓷的釉面洁白明亮,色泽纯净,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4. 工艺精湛:德化白瓷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德化白瓷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餐具、茶具、花瓶、雕塑等。
德化白瓷以其优美的外观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了国内外收藏家的珍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德化白瓷,如脂似玉的“中国白”!

德化⽩瓷,如脂似⽟的“中国⽩”!在历史上,有⼀种瓷器,⽤⼀抹⽩惊艳了世界,在海内外被争相尊崇收藏。
它就是德化⽩瓷。
德化,与醴陵、景德镇并称“中国三⼤古瓷都”之⼀,历史悠久,⼈杰地灵,被誉为“千年瓷都,世界官窑”。
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笔。
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词也就成了德化⽩瓷的代名词,史书上记载:“‘中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德化⽩瓷更是被誉为“世界⽩瓷之母”。
德化窑出产的瓷器,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
⽽在明代,德化⽩瓷便远销欧洲,更让当时的法国⼈对其给予“BLANC DE CHINE”即“中国⽩”的美誉。
他们认为德化⽩瓷才是中国瓷器的上品之作,⽽德化⽩瓷⼜因为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度,被赋予“象⽛⽩”、“猪油⽩”、“鹅绒⽩”等美称。
在明代,德化⽩瓷正处于辉煌⿍盛的时期,⼤量的德化⽩瓷远世界各国。
由于它温润、精美、明净、脱俗,因此,深受国内外的瓷器爱好者喜爱和推崇。
明何朝宗《⽩釉渡海观⾳》2017年,在⾹港佳⼠得秋季拍卖会上以1600万港元落槌,创下迄今为⽌德化⽩瓷拍卖的世界纪录。
如明代“瓷圣”何朝宗创作的《渡海观⾳》就曾轰动世界,被誉为“东⽅维纳斯”。
明何朝宗《⽩釉达摩⽴像》德化⽩瓷的胎⾻细柔坚致,俗称“糯⽶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洁净匀厚与胎⾻结合紧密浑然⼀体,呈⾊温润如⽟,剔透光滑,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叩之声⾳清悦悠扬,犹如敲击⾦属,铿然作响。
其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器之“五德”,它的问世,引起瓷坛的巨⼤反响,国内鉴赏家称赞其“似定器⽆开⽚,若乳⽩之滑腻,宛如象⽛光⾊,如绢细⽔莹厚”。
德化民间艺匠将雕塑与瓷艺结合,⼤多以宗教为主题,所做物像仪态⽣动,不求⾊彩之华丽,只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
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瓷观⾳、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体,不仅⾯部刻划细腻,⾐纹深⽽洗练,⽽且都能很好地表现⼈物的性格。
不施彩料却栩栩如⽣,在每件⽓韵⽣动的⽩瓷作品背后,都彰显出德化瓷艺的精湛⾼超,依靠其独特的窑炉烧成技术,烧出陶泥的油脂,使之呈现出作品本⾝的⾃然美感!德化⽩瓷,跨越了千年的历史,默默地⽤它的温润、晶莹和明净,让所有的美丽,在⼀⽚纤尘不染的素⽩中,静静地流淌。
德化白瓷鉴定最简单方法

德化白瓷鉴定最简单方法
1、目视表面观察: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红,尤如东方少女之脸白中泛红;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尤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之白。
2、迎光观察:明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粉红或肉红色。
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红或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黄或牙白色。
当然,迎光观察各个时期所显颜色,也会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异,以及烧制时温度控制的微小差别而出现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全部均应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赝品。
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
3、釉面光亮度观察:仿品釉面一般光泽度过亮,给人以刺眼感觉。
真品釉面温润弱光。
4、从制作工艺上观察:仿品一般为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判定时应注意:由于采用注浆成形工艺,故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无真品腴润悦目之特征。
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之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
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
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
对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一般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5、从易损的部位上观察:真品在长期收藏过程中,如手指、衣
纹、珠粒、牙齿等,尤以精细易损部份常出现的折断、损伤甚至脱落现象,这些伤痕均应为旧痕。
新仿品则没有这些特征。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德化白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以其高贵典雅、细腻精美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德化白瓷被誉为“中国瓷砖的明珠”,而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更是德化白瓷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的特点和过程。
一、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的特点1. 精湛的雕刻技艺:德化白瓷的雕烧制技艺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而著称。
雕烧制的作品形象逼真,线条流畅,给人一种通透明澈的感觉。
其中包括了剔蚀、浮雕、透雕、刻线、粘条等多种技法,每一种技法都需要匠人过硬的功力才能够展现出精湛的艺术效果。
2. 精细的制作工艺:德化白瓷的雕烧制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匠人们需要使用细小的刀具,耐心细致地进行雕刻,以展现出精细的制作工艺。
而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掌握温度和气氛的控制,确保瓷器完整无瑕。
3. 丰富的题材:德化白瓷的雕烧制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又有现代的抽象、写意等题材,展现了匠人们对艺术创作的极高造诣。
二、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的过程1. 瓷坯制作:瓷坯是制作德化白瓷的基础,一般采用高岭土、瓷石等原料制成。
首先要将原料进行混合与研磨,制成坯料。
然后将坯料放入模具进行成型,经过干燥、修整等工序,最终形成初具成型的瓷坯。
2. 雕刻:在初成型的瓷坯上进行雕刻。
匠人们根据设计图样,在瓷坯上进行剔蚀、浮雕、透雕、刻线、粘条等各种工艺,雕刻出不同的纹样、图案、图象。
3. 瓷器修整:在雕刻完成后,匠人们对瓷器进行修整,将表面的毛刺、瑕疵等进行处理,使瓷器表面光滑细腻。
4. 烧制:烧制是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中的关键环节。
在高温下进行烧制,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气氛,以确保瓷器不变形、不开裂、不绽裂,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品。
5. 装饰:瓷器烧制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釉、彩绘、绘花等装饰工艺,使瓷器更加典雅华丽。
三、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也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壮大。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德化白瓷是福建省德化县的一种传统瓷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技法。
白瓷雕是德化白瓷的一种特殊烧制技艺,它将瓷器雕刻与烧制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瓷器雕刻和烧制两个方面对德化白瓷雕的技艺进行分析。
瓷器雕刻是德化白瓷雕的核心技艺之一。
德化白瓷的瓷胎质地细腻坚硬,适合雕刻表现细腻的形象和纹饰。
德化白瓷雕刻的题材广泛,既有人物、动植物等自然界的形象,又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题材。
其中以仿古文化题材最为流行,寓意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德化白瓷雕刻的技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雕刻师傅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艺术修养。
雕刻师傅必须对瓷器的材质、特性和制作工艺有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雕刻。
他们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感觉,能够创造出精美的雕刻作品。
二是要求雕刻作品形象逼真、线条流畅。
德化白瓷雕刻作品的形象要求逼真,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被雕刻对象的特征和表情。
线条的处理要流畅自然,不生硬不生冷,力求表现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三是要求雕刻作品纹饰繁复、层次分明。
德化白瓷雕刻作品的纹饰丰富多样,常常采用植物的图案和图腾作为装饰元素。
雕刻师傅需要在瓷器上绘制出层次分明的纹饰,使整个作品更加丰富有趣。
烧制是德化白瓷雕的另一项重要技艺。
烧制过程对雕刻作品的成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作品最终的质量和效果。
一是要求掌握合适的烧制温度和时间。
德化白瓷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时间大约需要10-15小时。
过高的温度会使瓷器变形或开裂,过低的温度则无法使釉色充分发展,影响作品效果。
二是要求熟练掌握釉料的配方和施釉技巧。
施釉是德化白瓷烧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釉料配方和熟练的施釉技巧能够保证作品的质量和色彩效果。
德化白瓷的釉料一般由石英、长石和石灰等原料组成,釉料中的各种成分比例的调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
三是要求熟悉烧制设备和掌握烧窑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化白瓷
09文博陈一苇090109003 《马可波罗游记》中曾记述到:“···并知赤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城迪云州,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两晋以来,特别是隋唐时期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绚丽多彩的中原文化,包括陶瓷生产,也随之传入德化,并在德化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明代德化窑在元代半倒焰炉的基础上创新了倒焰结构的窑炉,使明代德化白瓷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造就了象牙白、猪油白、乳油白、葱根白、鹅绒白、孩儿红等优质瓷种。
特别是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白釉瓷雕塑像的出现,使德化白瓷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提高了德化白瓷的知名度。
清代早期主要以白瓷为主,清代的白釉瓷白中泛青,色泽素雅。
民国时期,德化白瓷以其造型简朴大方、线条流畅、釉色洁白光亮而受到世人喜爱,特别是大型组雕五百罗汉倍受人们喜爱。
德化窑明代“象牙白”瓷产品主要以市场为导向,除了部分订制外销的产品外,大部分造型都是民间百姓常用的日常器具,以及文人墨客和宗教方面的用品和陈设品。
明代是德化陶瓷史上瓷塑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一批瓷塑艺术大师。
尤以何朝宗为代表的“象牙白”瓷雕塑像最具特色,被誉为“东方艺术”、“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象牙白有这么几个特征:1、器物造型厚实、丰满,装饰部分讲究自然大方、手拉坯或捏塑接口处过渡流畅。
胎体细腻,胎质坚硬,这种德化独有的中低温材料配方的瓷质是闽南周边窑厂,乃至景德镇的白瓷所不能比拟的。
2、釉层均匀,釉面莹润,玻璃相好,釉色白中微闪黄色,似象牙色,犹如凝脂。
3、叠烧内部有支钉痕迹,其它器物足底有谷壳或匣钵砂的痕迹。
4、瓷雕作品深带艺术匠师的风格,一般在背部或某个适当位置都盖有作者的图章,得意之作有时还加上其它款式的图章,如年号款、地名款等,作品内壁主体可见印装合缝的痕迹。
明代“猪油白”瓷产品和“象牙白”瓷的特点大同小异。
猪油白梅花瓶、龙虎杯、犀角杯等大量销往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为雅士喝饮料的器具。
明代“葱根白”瓷属于一种质地高雅的优良瓷种。
民间使用量大,传世较多属于较为一般的瓷品。
其特点是:1、造型丰满、结构严谨,细部装饰精巧。
2、胎釉结合紧密,胎色白,质地坚硬,釉色洁白犹如水中葱根。
3、该瓷种细部处理留有德化明代窑工的手工刀法的痕迹,真雕刻痕迹最为明显。
在岭兜明代窑址的调查中发现了一种白中蕴红的标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孩儿红”瓷,器型主要有梅花杯、八角杯等。
孩儿红是一种在烧成工艺上无法控制,且在一定氛围下偶然产生的珍稀瓷种,得者甚少,传世就更少,因而被古玩界视为稀世珍品中的极品。
孩儿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瓷种是在中低温陶瓷原材料在特定的氧化气氛下产生的,从考古资料上看,德化窑古代烧氧化焰的主要是在元代、明代和清代,尤以明代最为典型。
因此,在器物造型、制作、装饰、烧成等方面留下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现代采用的稀土添加着色有很大的差别。
2、釉面莹润光亮,器物白中蕴红,在光线下犹如婴儿粉嫩透红的肌肤。
清以后,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德化窑开始大量烧制青花瓷。
由于德化白瓷的质地与民间青花画有机结合,使德化民窑青花瓷备受世人钟爱,几乎所有的窑厂都该烧青花瓷,且产品大量外销,德化窑白瓷的名贵瓷种随之削落。
清代早期基本延续明代的瓷种,中晚期白瓷瓷质较为一般。
主要特征是:1、器型与此期的青花瓷相近,有的直接用青花瓷器型,雕塑风格与明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头饰、胸饰、手饰等的变化,以及花纹线条讲究刀法锋利。
2、制作方法大件器物以手拉坯为主,雕塑以模印后的细雕,胎体厚薄不一,但时代的特征较强。
3、胎釉结合紧密,其胎质在清初有一段时间仍为明末的“糯米胎”,中晚期主要以质地坚硬的还原瓷胎质;釉色清白,莹润度一般,钾釉特征明显,还原瓷釉色微泛青,在积釉处较为明显。
这与青花瓷大规模生产需要而改进的阶级窑有直接关系。
4、器底一般有清代装烧工艺的特征,釉及底,底有细砂痕。
民国时期德化窑白瓷较为不景气,这与当时的社会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各种工艺水平有所下降,器物造型不多,瓷塑艺术品及陈列品也大为减少,工艺粗糙,器型主要有碗、盘、杯、碟、罐、壶等,造型以讲究实用为主,朴素大方,粗糙笨重,造型和装饰整体搭配较差,但这一时期也出现象许友义三兄弟、苏学金等一批瓷雕艺人,为德化陶瓷赢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大奖。
明国时期德化窑白瓷的艺术特点有:1、造型粗糙、笨重,整体搭配一般,艺术效果较差;但雕塑工艺方法有所改进,雕塑作品不亚于明清时期;2、胎含杂质较多,质地较暗实,釉面呈灰青白色;3、制作方式由初期的陶模成型发展到晚期的石膏注浆成型,成型方式的不同留有明显的时代制作特征。
德化白瓷的装饰艺术
宋元时期德化窑器物装饰技法有刻画、模印和堆贴,并已达到相当高的成就,发现为数较多的军持、盒、小瓶等类器物的装饰花纹,都是模印的。
纹饰种类有龙纹、云水纹、莲花瓣纹、缠枝花纹,尽管种类不多,变化不大,但从图案的组成上都显得纹样清晰,线条流畅,朴素大方,实用美观。
在粉盒上印制的花纹,一般是选用简单的花卉图案,这种图案富于变化,如牡丹、莲花、菊花、荷花、梅花、葵花,云纹、单凤、双凤、婴孩、钱文等等,并在盖心饰以一朵花,周边饰以简单的花纹做赔衬,有的盖心印制“福”、“寿”、“福海寿山”、“金玉”等吉祥文字,有的还印有蒙古族人头像,有些小盏的内底心阴印有双鱼,或花朵,非常精细。
大型碗、盘、花瓶纹样的装饰,则是采用刻画的方法。
其做法是用竹笔或篾梳在瓷器的胚体上刻画花纹,刻画出来的花纹具有线条流畅,朴素大方的特征,或豪迈奔放,坚强刚劲,或活泼潇洒,生动优美。
堆贴技术在少数瓷器上也被应用,但不普遍,如瓶类的颈腹堆贴有龙纹或其他兽首纹饰,这种堆贴也达到一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