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导论教材课程共40页
第1章:导论(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第一版)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第三阶段:后制度经济学
●为了区分这两支制度学派,国内一般将以 加尔布雷斯等人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之为后制度 经济学。 ●将以科斯等人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为新制 度经济学。也有学者提出新的分法,即根据其理 论关联,将前者称为“新制度经济学”,而将后者 称之为“新古典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 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 想形式相比较。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 本。
一、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 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 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 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
◆第四阶段:与加尔布雷斯同时代的,以 科斯、德姆塞茨、诺思和威廉姆森为代表 的新制度经济学。
●其主要内容是: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第四阶段:新制度经济学
●虽以制度学派命名,却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 的逻辑和方法,侧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 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阶段:以凡勃伦、康芒斯和密契尔 等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
● 康芒斯特别强调经济的、法律的和伦理的 作用,把资本主义的产生归功于法律制度,认为 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法律制度,因为它完 全以所有权为基础。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阶段:20世纪30-40年代,从凡勃伦 和康芒斯到加尔布雷斯之间的过渡阶段。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第三阶段:后制度经济学
●主要研究制度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以及制 度的演化过程,同时也强调技术变化在制度演化 过程中的作用,突出强调知识存量的增长是制度 变迁的原动力,指出知识存量增长与现行价值观 念结构之间的矛盾和协调关系决定了制度变迁的 各种方式。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word版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被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认为,二十一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达的时代。
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一)时代背景1.19世纪末至20世纪30 年代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既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好机制,为什么还出现企业和企业合并?●既然企业合并可以节省交易费用,为什么还有市场交易?2.公共产品与外部性问题●要求清楚界定权利(产权)●例子:“公地悲剧”、环境污染等3. 凯恩斯主义引发的问题●过多政府干预、管制,国有企业绩效低下4.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绩效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全球化(二)理论背景主流经济学发展脉络:从斯密的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标志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
●亚当·斯密:(1723-1790)1776年出版代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诞生●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 :1890年出版代表著《经济学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诞生●约翰·梅纳·凯恩斯(1883- 1946):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主流经济学发展的局限性:●制度既定的假设前提使经济学远离现实(信息费用、不确定性、交易费用都不存在)●“为经济学而经济学”的形式主义●经济学数学化倾向日益严重斯密两个伟大的思想:二、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一)产生阶段(20 世纪30 年代到60 年代)●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二)发展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今)1.交易费用理论:阿罗、威廉姆森、诺思等2.产权理论:斯蒂格勒、阿尔钦、德姆塞茨等3.企业理论: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格罗斯曼、哈特等4.制度变迁理论:诺思、戴维斯、福格尔等(三)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科斯Coase R.H(1910—)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大学经济系的课堂所听到的全都是新古典经济学
的内容,而且它正变得越来越抽象,尽管它自己 不那么说。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与真实世 界越来越疏远了。……主流经济学在理论上所取 得的成功以及在理论上的主导地位掩盖了它的不
足之处,因为主流经济学向来重理论而轻事实。
威廉姆森对新古典的批评
经济学的正规训练总是详细地介绍诸如替代和机会成本等 核心概念,以及包括最优化分析技术和博弈论推理等各种 正式工具的运用。正式工具的分析常常是数学化的和精确 的,有时甚至是精美的。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正式的分析 仅仅为文字的争论提供了一种逻辑的检验。但是,正式分 析常常变得固步自封并失去和现象的联系。当例行而便利 的理论分析超越了对相关事实的考察时,正式分析的成长 是封闭性的。它自身是越来越完美了,但是离现实也越来 越远了。科斯把这种情况称为“黑板经济学”,因为这种 情况下的教师往往“每一节课都在黑板上写满公式和教条, 而不是去关注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没有思想的技术 工具的应用对公共政策的形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二)产权、契约和企业研究
“科斯定理”提出后,首先受到重视的就 是产权这一人类社会制度集合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具体制度。 科斯之后,阿尔钦、德姆塞茨、巴泽尔、 张五常、弗鲁博顿等对产权的含义、内容、 形式、属性、功能、起源、不同产权安排 的效率以及国家与产权的关系等做了进一 步的研究。
章目录
一、NIE的研究对象
“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 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 动。” “经济学家应做的一件主要工作就是研究经济制 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经济制度当中。人 类自身的福利依赖于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 劳务,而后者又取决于经济制度的运作效率。制 度决定着经济绩效,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 学家所给出的重要结论。” “用理论来分析制度从而解释制度的运行并使之 成为经济模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可能的。”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中国进 一步深 化制度 变迁的 成本选 择路径
制度的制定、执行与变更成本 一是制度的制定程序,二是制度的群体间博弈是否充 分,三是权力的分权方面。
要选择正确的路径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 在改革成本分摊多元化的机制中,必须明确界定不同负 担主体的负担规模; 政府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使制度变迁的受益者和成本承担者合二为一,建立健全 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摊的正常机制。
威廉姆森的重要贡献
威廉姆森早期的研究领域是工业组织和价格应用理论
在关于市场失效的分析方面,具体分析了在什么情况下会 使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到使它失效的程度。机会主义行为、 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专用性资产四个因素是市场交易 中会互相影响并表现为大幅度提高综合性的市场交易费用。
关于企业组织有效的分析方面,威廉姆森认为,内部组织值 得作为市场替代的厂商的主要特征,可表现为三种类型:激 励、控制和所谓“内在结构的优势”。这三种有利因素的综 合作用,是使企业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市场机制 的原因。
第二,战略重点的正确选择是局部均衡。 在改革过程中, 政府还必须根据各个方面形成新的制度均衡的约束条件选 择正确的战略重点, 以合理地配置力量。通过各个击破而最大限度地“绕 开”改革的约束条件( 阻力最小化原则) 。局部均衡也是成本最小的改革 战略。
第三,选择和组合改革方式(根据两种改革方式的相对成本) 强制性制度变迁, 作为委托人的政府需要付出很高的信息成本; 诱致性制度变迁, 代理人之间的“竞赛”可以降低政府的信息成本。 政府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放松约束来降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 并
中央治国者发现虽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有可能使传统信仰 和政权基础遭到某种损失, 但对新的产权结构进行界定和保护却可能 获得更广泛的政治支持和更多的财政收入,因此将会事后认可地方政 府从事的自主制度创新活动。
第一讲导论-新制度经济学概论选
第一讲导论-新制度经济学概论选新制度经济学概论(选修)任课教师:张凤林(2008.4)[内容简介]向大学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介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概括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制度的基本性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二是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问题,如中国农村改革,企业改制,竞争、垄断与管制等,理解产权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书]1、《新制度经济学》袁庆明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2月版。
2、《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制度经济学》(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
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版。
第一讲导论(2课时)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
通过该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了解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类行的假定,为更加深入和具体地学习新制度经济学这门课程打下基础。
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和主要代表人物诺思先后于1991年和1993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充分说明新制度经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西方,有人把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显然,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的发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其产生阶段;20世纪70年代迄今是其发展阶段。
第一章导论(新制度经济学-湖南大学,袁庆明)
2020/9/1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0
1.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对交易费用的含义的界定(阿罗、威廉 姆森 、张五常等)
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分析(威廉姆 森 、诺思等)
关于交易费用性质的研究(诺思)
关于交易费用计量的研究(诺思、威廉 姆森等)
交易费用的应用研究(威廉姆森 、张五 常等)
张五常(1983)指出,企业替代市场,是用要素 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是一份契约取代一系列 的契约 。
近十几年来,人们认识到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并 把它应用于企业激励契约的设计和企业最优所有 权结构等问题的分析中,从而大大推进了企业性 质理论。
2020/9/1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还有一些学者对非营利性企业和社会主义企业 的产权结构进行了研究。
2020/9/1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3
4.企业性质理论
科斯(1937)将企业的性质界定为契约。企业契约 的重要特征是包含了权威关系,这种权威关系能 大量减少需要交易的数目。
阿尔钦等(1972)认为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无本 质区别。
新制度经济学
2020/9/1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
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制度并检 察它的结果,21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 荣发达的时代,它将对越来越多的引导经 济事务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自己的真知灼 见,并且为改变这些安排以增强经济效率 提供理论基础。
——斯蒂格利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20/9/1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5)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l l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 关于人的行为假设
人的有限理性 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l
关于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组织等引入
交易费用理论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l l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学派的关系 什么是近代制度学派?
科斯把康芒斯、凡勃伦、加尔布雷斯等美国制度主义
l
威廉姆森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和组织的治
理
l
埃格特森
现实和历史上的一切组织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在自由放任的经济环境中,人们在生产交易过程
中所形成的各种组织形式 二是在人类自由交换生产的基础上,存在的一套约束 经济交易主体选择行为的规则和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l
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l l l
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能否互相渗透、能否相互交融?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
个人主义与反事实假设
互惠制度的形成(制度的微观研究) l 演化制度分析(制度是无数互助的个体行动无意 识的结果) l 国家理论 l 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中的未来社会的设计值的身份出现,而新制度经济学 则是以人类选择的合理性这一基本假设为基础
l
研究对象不一致
近代制度学派的研究范围过大,而新制度经济学拓展
新古典经济学的制度问题比较理智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学派的差别 l 近代制度学派的观点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反理论 的,他们尤其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而新制度经 济学则利用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与现实问题 l 近代制度学派主要以资本主义制度为研究对象, 缺乏一般性;新制度经济学更具有一般性,其原理 对所有国家都适用
第一章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
1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 对经济现象显得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
(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标志:1937年科斯 的论文——《企业的性质》发表 。 ——科斯打开了“企业”这只黑匣子。古典经济 学家只把企业看成一个生产函数,而不管企业 是怎么组织、运行的。
二是事后不对称 ,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道德风险问题
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无所不知。例如:盲目崇拜科学家、股评家、大师。
20
☞第三个假定: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
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 : 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 二是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
25
26
(二)分析范式:制度分析法
制度分析法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博弈论和演化 经济学三大理论工具结合而成。
简单的讲,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 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正统经济理论的三大基石是:禀赋、技术、偏好。 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基石。
27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一)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18
☞第二个假定: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无法
对稀缺的世界作出完全正确的判断)。
• 有限理性:一是指行为者具有理性意向;二是指 其理性会受到实际智能的限制。简而言之,个体 的人由于自身的经验、阅历、知识水平、技能等 的限制,使人们在作出决策(选择)时常陷于一种并 不完全理性的预期之中。
(二)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共同点:都强调制度的重要性,都对新古典经济学忽略 制度的非中性以及过分的形式化表示不满。
制度经济学课件_第一章:导论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一)对完全理性的质疑
(二)对个体主义的不满 (三)利用价格的成本:交易费用 (四)打开企业黑箱 (五)制度外生
(六)模型的机械、静态性质
‚主流经济理论把企业描绘成一个‘黑箱’。这是非常离 奇的事情。在现代经济中,大部分资源是在企业内部使 用的,这些资源怎样使用依赖于行政性的决策,而不是 直接依赖于市场的运作。结果,经济体系的效率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组织,当然特别是现代公司,是如何 处理它们的事务。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经济学家的兴 趣在于价格制度,他们却忽略了市场这种支配着交换过 程的更具体的制度安排。由于这些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生产什么,所以我们现在拥有的是一个很不完 整的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古典学派、新古典学 派、凯恩斯理论以及新古典综合学派都放弃了制度分 析。自边际学派以来,甚至新古典综合派都将制度作 为假定的因素,采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他们犯 的根本错误就是舍弃了影响经济运行更为重要的制度 因素,因此,经济学虽然取得了科学的外表形式,但 终不免暴露其理济学既是对传统制度学派研究的深化,又是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拓展,是两者在一个更高层 次上的交叉和综合。 但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毕竟是最近几十年来的 事情,仍有待深化和发展。如无法进行精确的计算交 易费用、制度收益和制度变迁成本等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中遵循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 方法,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替代分析、均衡分析 等。 在强调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相同 之处的同时,也要注意两者方法上的差异; 不同主要表现在:前者更注重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 题出发,主张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考察,以寻求解决 问题的答案;后者过于强调研究的形式化、数学化 和抽象性
新制度经济学共38页共40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0
新制度经济学是什么课件
➢ 在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禀赋、技 术、偏好)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大基 石——制度
3.2 核心范畴:交易与交易费用
“交易”与“生产”相对应。生产指人对自 然的活动,交易指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两 类活动包含人类的全部活动。交易 (transactions)一词在经济学中早已存在, 但它不局限于物品交换的含义。康芒斯 (mons)首先对交易概念进行挖掘 并将其一般化,认为交易“不是实际‘交 货’那种意义上‘物品的交换’,它们是 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东西的未来所有 权的让与和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 业务规则。”
二、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
1、旧制度主义经济学 1)以凡勃仑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强调:A)
用本能(生产制度的技术本能,财产制度的 获取本能)心理来解释人类行为(而不是功 利主义);B)用进化论哲学说明制度变迁 (而不是博弈论);C)主张国家干预 2)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主张用社会学方法研 究制度。提出“交易”是基本分析单位。
B)直觉理性。按这一假定,人类的思维和人类作出正 确决策的本事,大多归因于人类具有很好的直感和 判断能力。这是一种弱理性假设,是有机体层次的 理性(本能),它表明行为人本身没有明确具体的 目的和意识,只是随着现实的演进而从事活动。
C)有限理性。这种假设源于:
➢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 事物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 的和不可确知的,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 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5)正交易费用。科斯(R.H.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 一文中开拓性地指出了自由价格制度运行的代价,提出 了正交易费用的制度运行成本问题,从而修正了新古典 传统的零交易费用假定。威廉姆森(1975,1985)进一步 地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归因于两种 因素:一是交易要素,尤其是指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 交易对手的数量。二是人的要素,可分为有限理性和机 会主义倾向。市场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 品种、交易对手及供求双方的搭配等方面的情况是难以 预料的,这使得交易的难度增大。交易双方为使自己免 受或少受未来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会尽可能完善地了 解合同的一切细节,将未来价格的变动因素考虑在内, 从而就必须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这自然会增加谈判和 达成合约的费用。另外,为了避免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 义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不得不依赖于长短期不同 的各类合约,进行组织制度安排,这也必然导致内部交 易费用(组织成本)的上升。
《新制度经济学》第1章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
• 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界的产权理论研究方兴未艾。1973 年,道格拉斯·诺斯与罗伯特·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 书中,将产权理论运用于欧洲经济史的研究,探索欧洲兴起的原 因。
1.1.1 制度是如何被经济学家所重视的?
2.经济学家发现制度的重要性
• 诺思和托马斯认为,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 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 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2.什么是制度?
• 在案例1-1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制 度绩效是不一样的,好的制度自然会改善并提高制度绩效: 制度的产生既可以是外生的(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五)也 可以是内生的(方法三、方法四、方法五);不管制度如何 产生、运行和演化,制度都是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分不 开的,都是制度参与人(或制度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策略互 动的博弈均衡。
• 兰卡斯特指出:“最优条件不包括任何意识形态上的含义, 而是仅仅作为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它们既适用于资本主义, 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或者任何其他‘主义’。无论一个国家的 政治意识是什么,只要让生产和资源配置满足于最优条件, 它就可以使得所有国民的处境变得更好。”
1.1.1 制度是如何被经济学家所重视的?
1.1.1 制度是如何被经济学家所重视的?
1.“黑板经济学”的先天不足
(3)完全理性假设。市场上的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经济人 因能够从市场上获取完备的信息,其必然也是完全理性的。
(4)不存在外部性假设。经济人的所有市场行为不仅可以在 无摩擦、无成本的状况下进行,而且也不会对他人的福利产生 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