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捉迷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2023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四个重点立体图形。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模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找出隐藏的立体图形。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立体图形的模型。这个操作将演示立体图形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捉迷藏》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捉迷藏游戏这个情境也非常感兴趣。让我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通过引入捉迷藏游戏这个有趣的情境,学生们能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他们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关注到隐藏的物体形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思考立体图形的特征,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得学生们能够亲自参与,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今后,我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认识图形》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捉迷藏 北师大版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捉迷藏 北师大版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捉迷藏北师大版 (2)教学目标1.能够简要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

2.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捉迷藏游戏中的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课堂互动法。

教学准备1.遮盖物。

2.指针、尺子。

3.黑板、粉笔、橡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可先进行小组讨论,问一下同学们最喜欢在院子里做什么游戏,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喜好来导入新课。

了解捉迷藏游戏规则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同学们回忆并简要介绍捉迷藏游戏的规则。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是要以捉迷藏游戏为背景,让同学们在游戏中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可在黑板上列举数学问题,让同学们自行解答或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解题方法。

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活动,将同学们分为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同时加入数学问题,让同学们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回顾老师可在黑板上梳理课堂内容,让同学们对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针对同学们在捉迷藏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表现,可以通过个人或小组作业的方式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老师可在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后,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捉迷藏游戏,实践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同时也可引导同学们寻找和数学有关的游戏和活动,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资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1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这一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他们对于生活中的遮挡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用于遮挡和寻找。

2.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的场地,便于学生进行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捉迷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哪里?是怎么藏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物体遮挡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物品进行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游戏方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物体的遮挡关系和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捉迷藏游戏,感知和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数字游戏玩出教育精彩: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

数字游戏玩出教育精彩: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

数字游戏玩出教育精彩: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教案数字游戏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是数字游戏的主要玩家,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数字游戏——《捉迷藏》。

1.游戏简介《捉迷藏》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种数字游戏,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大小、多少和数量关系,并且通过游戏来增加孩子们对数字的兴趣。

游戏规则如下:(1)游戏人数:2-5人。

(2)游戏道具:数字卡片(0-9),个位数卡片(1-9),十位数卡片(10、20、30、40、50、60、70、80、90)。

(3)游戏玩法:第一轮:出题人先选择一个数字,其它人则依次问出必须回答是“是”或“否”的问题,以猜到这个数字。

例如:A: 这个数字是奇数吗?出题人: 是。

B: 这个数字大于5吗?出题人: 是。

C: 这个数字是1或者3吗?出题人: 不是。

......第二轮:出题人再次选择一个数字,但是每个人将从卡片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字,然后排成一个五位数字,其他人必须用回答“是”或“否”的方式来猜测这个数字。

例如:出题人选择数字68,然后其他人随机抽取的数字如下:A: 1B: 6C: 9D: 8E: 3那么其他人将通过猜数字来确定这五个数字的顺序。

2.游戏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小学生了解数字大小、数量关系,以及数字排列组合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合作能力。

3.游戏教学流程1)游戏前的准备(1)老师将卡片混洗,并将数字卡片、个位数卡片和十位数卡片分开放。

(2)选择一名出题人,其他人依次问问题,猜出出题人选的数字。

2)第一轮游戏(1)选择一名出题人,出题人在脑海中想好一个数字。

(2)其他人依次问问题,出题人必须回答“是”或“否”。

(3)如果猜不到数字,出题人就获胜。

3)第二轮游戏(1)选择一名出题人,出题人在脑海中想好一个数字。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 捉迷藏5-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 捉迷藏5-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 捉迷藏5-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能够认识和描述数字1~50之间的位置关系;2.能够运用“捉迷藏”游戏的方式,加深对数字排列的体验和记忆;3.能够运用数字猜算,快速定位数字的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2.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数字排列的位置关系;2.通过“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数字排列的体验和记忆。

2.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运用数字猜算,快速定位数字的位置;2.让学生明白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数字后面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字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位置关系模型图;2.教师准备捉迷藏游戏所需的数字、纸片和笔。

四、教学过程4.1 上课前教师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记忆卡住某一个数字,想想这个数字是前面的数字还是后面的数字,并提醒他们最好将数字分成五组,每组记住10个数,或者分成两组,每组记住25个数。

4.2 上课4.2.1 导入教师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排列的位置关系。

比如问:数字9和数字11之间是什么数字?数字15比14大还是小?4.2.2 讲解教师引入“捉迷藏”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快速定位数字的位置,并能够加深对数字排列的理解。

教师先把数字1至50用位置关系模型图示意出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然后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捉迷藏。

我写下一个数字,你们就要根据这个数字和其他数字的位置关系猜测出这个数字的位置。

当然,为了加深难度,我们不会把序号告诉你们,你们可以在个人记忆的帮助下猜,如果你猜对了,就在位置关系模型图上标注这个数字的位置。

”4.2.3 展示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出一个数字,让学生猜测这个数字的位置。

因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是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帮助他们想出准确的数字位数。

4.2.4 练习教师让学生在教室里运用“捉迷藏”游戏和位置关系模型图进行练习,并提醒学生要相互帮助,若有同学说出了正确答案,可以相信他们的答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捉迷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重要阶段,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之一,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退位减法运算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内容教材以“捉迷藏”这一充满童趣的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藏起来几个人”,从而引出13-8的计算。

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和多种计算方法的展示,如摆小棒、数的分解等,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还安排了“想一想,算一算”等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巩固计算方法的同时,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二、学情分析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同时,他们也认识了20以内的数,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数数能力。

但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他们首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建立概念和方法。

2.认知能力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善于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但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和培养。

3.学习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退位减法的算理理解困难,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学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捉迷藏”的情境,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13-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够运用所学的退位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捉迷藏北师大版教案内容:捉迷藏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练习本、笔、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引出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例如,教师可以先藏好一些物品,然后让学生去寻找,并记录下找到的物品数量。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进位加法题目,如3+5、7+6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进位加法的原理,即两个数相加,如果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位。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进位加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4+6、8+7等。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通过互相练习进位加法题目,加深对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3 + 5 = 8(个位数3和5相加等于8)7 + 6 = 13(个位数7和6相加等于13,需要进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4 + 6 =2. 8 + 7 =3. 5 + 7 =4. 9 + 6 =答案:1. 4 + 6 = 102. 8 + 7 = 153. 5 + 7 = 124. 9 + 6 =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初步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北师大版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游戏”。

捉迷藏是一种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1. 学习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了解如何隐藏和寻找。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实物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参加一个捉迷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

2. 讲解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通过PPT和教学卡片,讲解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让学生明确游戏的要求。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隐藏和寻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举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捉迷藏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捉迷藏规则:1.2.3.技巧:1.2.3.观察、思考、解决问题:1.2.3.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

2. 举例说明如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3.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简要描述。

答案:1. 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2. 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例子:3. 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学生了解了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捉迷藏》教案5篇

《捉迷藏》教案5篇

《捉迷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捉迷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对数字0到100的认识,掌握0到100的数数方法,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练数出0到10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2. 教学重点:0到100的数数方法,数字大小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PPT。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几名学生玩捉迷藏游戏,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引出数字大小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数。

(2)教师提出问题,如:哪个数字最大?哪个数字最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讲解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系列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快速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2)学生互相出题,练习比较数字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2. 内容:(1)0到100的数字认识(2)数数方法(3)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从0到100,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2. 答案:(1)单数:1、3、5、7、9、……;双数:0、2、4、6、8、10、……(2)35<47;64<92;18<8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践操作,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比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部分学生的比较方法上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如车牌号、电话号码等,尝试比较大小,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物体和图形的位置关系。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捉迷藏游戏,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情境、观察图形、操作活动、练习题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空间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感知和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物体和图形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捉迷藏游戏中,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述物体和图形的位置,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物体和图形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用方位词描述物体和图形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学习物体和图形的位置关系。

3.游戏教学法: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境、观察图形、操作活动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卡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捉迷藏场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用于开展捉迷藏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故事情境,引入捉迷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

一、游戏简介《捉迷藏》是一种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亲子互动游戏,它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规则很简单,主要是由家长假扮成行动缓慢的老师或家长,让孩子找到自己,或者由孩子假扮成数学老师和数学题目,让家长来找自己。

二、游戏目标1、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巩固加减法计算。

2、帮助孩子学习对称。

3、帮助孩子提高数学运算速度与准确性。

三、游戏步骤1、确定游戏规则在开始游戏前,家长和孩子要一起商量游戏规则。

确定找人或被找到的时间、力图去哪里的时间、捉人的数量和范围等等,以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2、孩子做数学题目孩子把自己想好的数学题目写在纸上,然后藏起来。

孩子可以写加减法计算、对称图形等数学题目。

3、家长找孩子孩子藏好题目后,家长开始找自己的孩子。

时间到之后,根据要求,家长需要回答或画出所属数学题目的答案,才能找到孩子。

4、让孩子找家长孩子也可以假设自己是数学老师,而家长则是数学学生,然后让家长找自己。

孩子可以考虑到找人的难度和时间问题,使课题既不简单也不难。

5、活动结束当家长找到孩子,或者孩子找到家长之后,游戏就结束了。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沟通交流,分享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一起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四、游戏特点1、增强亲子沟通《捉迷藏》是一种亲子互动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建立更深入的沟通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玩《捉迷藏》这样的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3、督促孩子学习玩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确保孩子能够在游戏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四、教学效果1、帮助孩子提高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协作,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3、应对不同游戏难度和挑战,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玩转数字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玩转数字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玩转数字游戏!。

一、教学内容《捉迷藏》教案以数字游戏的形式呈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寻找数字”和“捉迷藏”。

在“寻找数字”环节中,教师将随机一个三位数,学生需要根据提示向该数字中加入数字或者删除数字,终找到与提示数字相同的数字。

在“捉迷藏”环节中,教师将随机一个三位数,并向学生提示其中一个数字,学生需要根据提示数字,从该数字所在的位开始进行借位或进位计算,最终找到与提示数字相同的数字。

二、教学目标《捉迷藏》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数字进位和借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字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游戏方式进行数字运算,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捉迷藏》教案采用了游戏教学法的方法,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复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运算的方法。

同时,《捉迷藏》教案还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竞赛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和乐趣。

四、教学作用《捉迷藏》教案是一篇有效的小学数学教案,在实际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进位和借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通过数字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数字游戏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数学教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和作用。

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运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捉迷藏 北师大版 (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捉迷藏 北师大版 (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捉迷藏北师大版 (3)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游戏形式巩固加减法口算技能。

2.能够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注意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能够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1.粉笔、黑板。

2.投影仪、电脑。

3.骰子、棋子、小纸条。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数学小游戏“小猫钓鱼”。

2.通过教师投影展示,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介绍本节课新的数学小游戏——“捉迷藏”。

游戏规则1.农场主会藏起一些带有数字的卡片(例如:3、5、8),每一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不同的卡牌进行寻找。

2.首先由一名学生扔骰子,得到的点数就是他要走的步数。

学生按步数向前前进,将骰子交给下一个同学。

3.当学生走到某个点时,要根据提示(例如:数轴上的标记、图形的形状等)找到藏在该点上的卡片,如果找到了,则将卡片收入自己的卡片组;如果没找到,则继续寻找下一个卡片。

4.当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寻找之后,按照卡片上数字的大小顺序进行加减计算,得到最终得分。

得分最高的学生为胜利者。

巩固练习1.利用黑板或投影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简单巩固加减法计算能力。

2.针对难度较大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加复杂的口算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挑战。

3.习题课堂中进行复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加减法口算技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游戏中懂得了如何观察、思考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且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这种教育游戏也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课堂实录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课堂实录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捉迷藏》课堂实录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境导入、探究活动、总结提升和练习应用。

下面是详细的课堂实录设计: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捉迷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教师板书:13 - 8 = ?3.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8个,那么还剩下几个小朋友没有藏起来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减法计算出答案:13 - 8 = 5。

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探究任务:“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来计算13 - 8呢?”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3 - 8。

3. 各组学生分享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拆分法(将13拆分成10和3,先计算10 - 8 = 2,再计算2 + 3 = 5)方法二:借位法(将13的十位数1借给个位数,变成12 - 8 = 4,再计算1 - 0 = 1,最后计算1 + 4 = 5)方法三:交换位置法(将13中的1和3交换位置,变成31 - 8 = 23,再计算23 - 13 = 10,最后计算10 - 3 = 7,但因为我们是计算13 - 8,所以答案是5)4.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种方法,发现它们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三、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学生回答:可以拆分、借位或者交换位置。

2. 教师强调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但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步骤。

3.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在计算十几减8的时候,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且要计算正确。

四、练习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十几减8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评价。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让孩子数学学习更简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让孩子数学学习更简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让孩子数学学习更简单!!数学是一门让人爱和恶心的学科,有些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会感到非常无聊和痛苦,但是如果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就能让他们对数学科目产生兴趣,甚至成为数学的爱好者。

为了使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这里分享了一份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希望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掌握0-20之间的数,正确书写数字;2.了解数的大小比较,会用"<",">","="表示数的大小关系;3.形成1-20的数的心算能力;4.能够数出物品的个数并能知道数学比较大小。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这套教材首先要求孩子掌握数字,并将数字与实物相匹配,形成直观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对数的大小比较和心算能力的理解。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使孩子们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建立清晰的认知,那么学习数学就不再是枯燥无味、压抑痛苦的事情。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正确书写数字的能力;2.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帮助孩子提高心算能力和计算能力;3.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1.数的大小比较;2.数的书写;3.心算能力。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

由于捉迷藏是一种非常受孩子欢迎的游戏,将游戏元素引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笔者会将游戏中的“找人”和“数数”环节结合到数学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体会数学的乐趣。

2.多种体验法:体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凭借多种实际体验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的各个方面。

例如,将实物和数字及其大小进行对比,让孩子们以直观的方式记忆数字的大小和书写方式,以此提高记忆效果。

3.直观呈现法: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直观清晰地呈现数学概念和逻辑。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捉迷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捉迷藏的规则并进行游戏;(2)能够在游戏中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如数数、加减法等;(3)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捉迷藏的规则和技巧;(2)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概念。

2. 教学难点。

(1)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数学概念;(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

(1)捉迷藏游戏道具;(2)数字卡片;(3)计数棒。

2. 教学环境。

教室内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

四、教学过程。

1. 游戏规则介绍。

(1)老师向学生介绍捉迷藏的游戏规则,包括藏匿地点、寻找方式等;(2)老师示范捉迷藏的基本技巧,如如何快速找到藏匿的同学。

2. 游戏进行。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同学作为“捉”的人,其他同学作为“藏”的人;(2)老师设置游戏时间,学生们开始进行捉迷藏游戏;(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运用数学概念,如用数字卡片表示分数,用计数棒进行计数等;(4)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中的技巧和经验。

3. 游戏反思。

(1)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收获;(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游戏中如何运用数学概念,如何进行合作等。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概念,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兴趣。

希望今后能够通过更多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捉迷藏》 教学设计

《捉迷藏》 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捉迷藏的游戏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捉迷藏游戏中的数学原理,如位置、方向和距离的概念。

(2)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捉迷藏中问题的方法。

2、难点(1)在复杂的场景中准确判断隐藏者的位置。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捉迷藏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游戏竞赛法:以游戏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捉迷藏场景、问题和答案的课件。

2、道具:准备眼罩、标志物等用于实际游戏。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吗?在捉迷藏中有没有遇到有趣的事情或者难题?2、讲授新课(1)介绍捉迷藏的规则:一个人蒙上眼睛,其他人在规定的范围内躲藏,蒙眼者要通过寻找线索和推理找出躲藏者。

(2)结合课件中的场景,讲解位置、方向和距离的概念。

例如:“小明躲在大树的左边,距离大树约 5 米远。

”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位置。

3、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蒙眼者和若干躲藏者。

(2)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捉迷藏游戏,游戏结束后,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讨论在游戏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躲藏和寻找。

4、课堂练习(1)展示一些捉迷藏的问题,如:“小红躲在花坛的后面,花坛在教室的西南角,你能找到小红吗?”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寻找的路线。

(2)小组内互相检查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归纳(1)请学生分享在游戏和练习中的收获,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2)强调数学知识在捉迷藏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捉迷藏小学数学教案

捉迷藏小学数学教案

捉迷藏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1. 热身游戏:老师指定一个学生为“追逐者”,其他学生为“藏匿者”。

追逐者需要数出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在数字范围内选择一个数字作为藏匿地点。

追逐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每找到一个学生,学生需要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如果算对了,便可逃脱,否则被追到的学生成为新的追逐者。

2. 提出问题: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题目,要求学生在答题的同时也进行藏匿和寻找的操作。

3. 游戏实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组长担任追逐者,其他成员为藏匿者。

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寻找尽可能多的队友,队友成功躲藏并回答问题即可逃脱。

4. 总结归纳:课程结束时,老师跟学生们一起总结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让学生们分享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捉迷藏游戏,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教学中加入了竞争和合作元素,使学生们在游戏中不仅能够巩固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案:《捉迷藏》

数学教案:《捉迷藏》

数学教案:《捉迷藏》数学教案:《捉迷藏》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案:《捉迷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案:《捉迷藏》1活动目标: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 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

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找数字的游戏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捉迷藏教学设计
捉迷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教学时,既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熟练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并且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这里进行“减8”是上一节课的练习和延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这一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填一填:8+()=13 8+()=15 8+()=14
8+()=12 8+( )=16 8+( )=17
二、探索新知
1、谈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中方法来学习“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板书:捉迷藏
2、教学例1
(1)、出示4页情境图。

星期天一些小朋友在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来了13个小朋友
生2:我数了只有8个小朋友
生3:我想知道有几位小朋友藏起来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老师没有说自己还能提出了数学问题,表现真棒!怎样来解决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呢?板书:有多少个小朋友藏起来了?
生:用减法 13-8= ,可是我不知道怎样计算
师:对啊,怎样计算呢?
(2)通过演示,化难为易,引发学生的思维
○1直接从13根小棒中数出8根,还剩下几根呢?
对还剩下5根,所以13-8=5
\ \ \ \ \ \ \ \ \ \ \ \ \
○2还可以怎么样来想呢?
生: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8=2,再用剩下的2+3=5.
\ \ \ \ \ \ \ \ \ \ \ \ \
○3还可以这样想:从13里面先减去3,剩下10,再从10里面减去5. 13-3=10 10-5=5
\ \ \ \ \ \ \ \ \ \ \ \ \
小结:如果有小棒,我们可以用减几就拿几的方法摆一摆,看剩几就得几;如果没有小棒,我们可以用”破十法”、“想加算减法”等方法来计算“十几减8”这样的退位减法。

3、巩固应用
看课本4页“算一算”12-8=(),17-8=()
师:你可以先选择一个题来做,做的快的同学抢做另一题。

计算时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小棒或圆片来摆一摆,做完后向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 0 0 0 0 \ 0 0 0 0 0 0 0 0 把12张圆片先减去2,剩下的10张,再减去6张还剩4张所以
12-8=4
生2,我是这样想的,12的个位上是2,我就把8分成2和6,先从12中减去2得10,再从10里面减去6得4
板书设计:
捉迷藏
十几减8
有多少小朋友藏起来了?
13 – 8 =
10-8=2 13-3=10 8+(5)=13
2+3=5 10-5=5 13-8=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通过情境图把计算教学的内容有机的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