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在音韵上的特点

合集下载

川话特点

川话特点

音韵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话为[zǐsāng] 注2 (音同“子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话为[cáosǐ](音同“曹死”);"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话为[zīci](音同“资瓷”)。

■在四川话 (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通读为“l”。

如“南方”,四川话中音同“兰方”。

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通读,统一发音为"in"。

"eng"与"en"在大部分音节中通读为"en",如“痕”与“恒”同为[hen];“棱”发为[len]。

但是"eng"和"en"而在声母"b"、"p"、"m"、"f"后能够区分,前者变为"ong",而后者仍然发"en"的音。

音节"un"在"d"、"t"、"n"、"l"、"z"、"c"、"s"后发"en"音,其余不变。

四川语音与普通话的区别

四川语音与普通话的区别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和词汇方面的异同:语音方面:声母,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

[n]与[1]不分等特点。

韵母,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声调,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还有韵母儿化现象。

词汇和语法方面: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

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

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来表示,例如“转一下”,不用“转转”。

形容词,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意:傻、憨、身材粗壮等)。

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

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

如“瓜(傻)”,如“瓜稀稀”。

代词,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谁)。

量词四川话的物量词,如:匹:一匹瓦。

副词,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多:她对你多巴适的。

焦:焦苦。

举例说明汉字为什么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和拼音文字不同。

拼音文字用字母把音素或音节表示出来。

一般地说,只要掌握了字母和拼音规则,听到一个词就可以写下来,看到一个字就可以念出来。

而汉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词素的。

汉字不和汉语的语音发生直接的联系。

用汉字写的材料,汉语的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方言读出来。

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语素,不能直接表示出读音。

一般把汉字看成音形义的统一体,带有极强的表意性。

比如:“木”极像树木,“月”与月亮外形相似,而“从”像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的后面。

以上的例子都是用字的形体来表示语言里的词义的,没有表音成分。

即使是形声字(如“问”、“霖”),虽然有了声旁“门”、“林”,但这种表音成分并不能确定字的完全正确的读音,而是要依靠表意成分“口”、“雨”才能确定汉字所表示的意义。

四川话宝气的意思

四川话宝气的意思

四川话宝气的意思1. 引言四川话是中国方言中的一支,以四川省为中心,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

四川话宝气是一个常用的词语,用来形容四川话特有的韵味和魅力。

本文将从四川话的特点、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四川话宝气的意思。

2. 四川话的特点四川话是一种富有韵律和音调的方言,独具一格。

以下是四川话的几个特点:2.1 音变四川话中的声调较为复杂,词语的音变较为常见。

比如,“长”音变成“兒”,“不”音变成“不”。

这种音变使得四川话具有独特的音韵美感。

2.2 轻声四川话中有一个特殊的语调,即“轻声”。

在四川话中,轻声的使用频率较高,它可以改变词语的意义和语气。

轻声的运用使四川话更加生动有趣。

2.3 词汇丰富多彩四川话拥有自己独特的词汇体系,丰富多彩。

四川话中有很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如“磨叽”、“溜须拍马”等,这些词汇增添了四川话的亲切感和活力。

3. 四川话的表达方式四川话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很多人。

以下是四川话表达方式的几个特点:3.1 重复叠加四川话中常常使用重复叠加的表达方式来加强语气和感情的表达。

比如,“非常好”可以变成“好得好”。

“很开心”可以变成“高兴得很”。

3.2 诙谐幽默四川话中有很多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

四川人善于使用夸张的形容词和比喻,使得语言更具幽默感。

比如,“睡得跟猪一样”、“吃得像头猪”等。

3.3 排比和双关四川话中还常常使用排比和双关的表达方式。

通过排比和双关的巧妙运用,四川话表达出的含义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耐人寻味之感。

4. 四川话的文化背景四川话作为四川地区的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以下是四川话文化背景的几个方面:4.1 历史渊源四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渊源深厚。

四川话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四川地区悠久的历史。

4.2 地域特色四川地域特色鲜明,多山多水,四季分明。

这种地域特色也反映在了四川话中,使得四川话具有了独特的风味和气息。

4.3 传统节日四川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和习俗也体现在四川话中。

谅山侬语参考语法

谅山侬语参考语法

谅山侬语参考语法谅山侬语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部地区。

它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侗台语支,与毛南语、布依语等方言有一定的联系。

谅山侬语的语法特点较为独特,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谅山侬语的参考语法。

一、音韵系统:谅山侬语的音韵系统较为复杂,共有21个辅音和7个元音。

其中辅音包括清辅音、浊辅音和鼻音,元音包括单元音和复元音。

谅山侬语的音节结构可以是单音节、双音节或者多音节。

二、词汇特点:谅山侬语的词汇来源广泛,既有汉语的借词,也有彝语、藏语等的借词。

谅山侬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可以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

在谅山侬语中,动词的变化形式较多,包括时态、语气等的变化。

三、句子结构:谅山侬语的句子结构比较灵活,可以是主谓宾结构、主谓结构、主宾结构等。

谅山侬语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位于谓语之后。

谅山侬语中的修饰语一般位于被修饰的词语之后。

四、语法特点:1. 谅山侬语的名词没有性、数的变化,但有格的变化。

名词的格分为主格、宾格和属格,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句子结构,名词的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谅山侬语的动词有时态和语气的变化,时态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语气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

3. 谅山侬语的形容词通常在名词之后,用来修饰名词。

形容词可以根据名词的格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4. 谅山侬语的副词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副词,可以放在被修饰的词语之前或者之后。

5. 谅山侬语的连词用来连接不同的句子成分,包括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谅山侬语作为凉山地区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

通过对谅山侬语的音韵系统、词汇特点、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谅山侬语。

对于有兴趣学习谅山侬语的人来说,掌握谅山侬语的语法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谅山侬语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凉山地区的文化和习俗,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川方言的介绍

四川方言的介绍

四川方言的介绍
四川方言,又称川腔,是中国方言中的一种,使用人数众多,影响广泛。

它以其独特的音调、词汇和语法结构而闻名,是四川人民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

川腔的音调丰富多样,既有平声、上声、去声,也有入声。

这些声调变化融洽自然,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而且,川腔的音调变化与情感表达有着密切关系。

当人们感到高兴、悲伤、愤怒或惊讶时,他们的语调会随之变化,使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情感的表达。

川腔的词汇丰富多样,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和俚语。

例如,川腔中常用的问候语是“吃了吗?”这是四川人民关心他人的一种方式。

此外,川腔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词汇,如“锅巴”(指米饭炒得焦黄的一部分),“变啷个样”(形容某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等。

这些词汇使川腔更加生动有趣。

川腔的语法结构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在川腔中,动词和形容词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在普通话中,我们会说“我累了”,而在川腔中,我们会说“我了累”。

这种语法结构的变化使川腔更加独特。

川腔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通过川腔,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热情、豪爽和乐观。

川腔是四川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川腔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方言,它通过丰富多样的音调、词汇和语
法结构,使四川人民的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四川人民的精神家园。

让我们一起欣赏和感受川腔的魅力吧!。

四川话的形成及特点

四川话的形成及特点

四川话的形成及特点四川省内,最普遍运用的方言是西南官话中的“四川话”。

此外,还有少数属于客家方言的“广东话”,以及带老湘语底层的“老湖广话”。

四川方言虽属于北方话系统,但在语音语法上仍具有鲜明的特色。

四川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与历史上数次大移民关系紧密。

标签:四川话语音语法特点形成与发展人口变动一、四川话的语音语法特点四川话属于北方话系统,是西南官话的分支,其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与北方话其他地区大体相同,但仍有一部分语音和方言词汇与北京语音、普通话词汇差异较大。

例如,北京语音只有四声调,没有入声,四川虽然有近三分之二的地方也只有四种声调,但声调的读法却大不相同。

其中,声母和韵母大部分相同,却仍有差异。

例如,四川话中声母“n、l”不分,且大部分地区没有“zh、ch、sh、r”等声母和“e、uo、eng、ing、ueng”等韵母,但是却有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如“ng”等和韵母如“uo”等。

甚至有些音节,四川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完全大相径庭,比如“鞋子”中“鞋”的读音,普通话念“xie”,四川话则用“hai”。

再如“虽遂”等字与“须叙”等字,这是西南官话中的特殊现象,从语音规律考查,这是汉语方言中在舌尖前音声母ts、tsh、s、z的影响下,三等合口韵介音- iu - 有两种演变方式的结果。

这种读音现象也是西南官话的特点,该特点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形成。

在词汇方面,四川话有很多独特的方言词汇。

例如,“吹牛儿”这一词汇意义,在成都话中用“冲(去声)壳子”表示;“聊天”则说“摆龙门阵”;“软”、“软和”这一意义,四川说“耙”、“耙和”。

四川方言中的量词“盘”、表示程度副词的“少”、表示语气词等“起、展”等特殊词汇,都有学者对其用法进行过分析和归纳。

此外,语法意义的表达上,四川方言也有其独特性。

如“不会说”,四川人说“说不来”;疑问句中“你喜欢我吗?”中的“吗”会变成否定词为“你喜欢我不?”四川方言中还有一种“倒x不x/y”的结构,有学者指出该结构中的词语x或y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多有反义关系,从语义上看,此格式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从x或y偏移;从语用上看,此类格式具有形容词短语的特点,带有说话人很强的主观性,口语性强。

四川方言对照

四川方言对照

四川方言对照四川方言作为中国汉语方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在四川地区广泛使用,而且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对照,探讨四川方言的独特之处。

一、语音特点1. 声调四川方言的声调相对于普通话更为复杂。

在普通话的四声基础上,四川方言还有一个轻声。

例如,“鱼”在普通话中的阳平,而在四川方言中是阴平。

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四川方言的声调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2. 元音四川方言的元音相比普通话更加丰富。

例如,“你”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nǐ/,而在四川方言中是/lɛ/。

此外,四川方言中的元音还存在变异现象,发音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词组。

3. 辅音在辅音方面,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知道”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ʈʂʐ dɑʊ/,而在四川方言中是/zɤːdɔ/。

此外,四川方言的咝音较多,类似于“s”、“sh”、“x”等辅音。

二、词汇特点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四川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差异,四川方言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和方言词汇,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例子:1. 地名词汇四川方言中常用的地名词汇与普通话也存在不同。

例如,“成都”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chéngdū/,而在四川方言中是/dǐdǒu/。

此外,一些地名的发音也存在差异。

2. 食物词汇四川方言中的食物词汇丰富多样,与普通话有所区别。

例如,“火锅”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huǒguō/,而在四川方言中是/huǒgòng/。

此外,四川方言还有一些特有的独特菜肴,如“水煮鱼”、“麻辣烫”等。

3. 方言词汇四川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有的词汇,与普通话并无对应。

例如,“嘎嘎”表示爷爷,而在普通话中是“爷爷”;“刷”表示洗,而在普通话中是“洗”。

这些词汇使得四川方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三、语法特点四川方言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也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例子:1. 代词四川方言中的代词与普通话也存在差异。

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

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

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一、引言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官话方言以四川西南官话为代表。

作为汉语官话的一支,四川西南官话在语音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旨在对四川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加深对该方言的了解。

二、四川西南官话的声母音系1. 简介四川西南官话的声母音系包含有19个声母,与普通话相比少了p, q, zh, ch, sh等音。

同时,四川西南官话增加了一些特有的声母音,如j, gw, kw, k等。

2. 声母的发音特点(1)清浊音的区分:四川西南官话区分清浊音,如b, d, g与p, t, k的区别。

(2)送气音:四川西南官话的b, d, g辅音在某些发音环境下成为送气音,即在音节末尾或者在鼻子音前发送气。

三、四川西南官话的韵母音系1. 简介四川西南官话的韵母音系较为丰富,包含有31个韵母。

与普通话相比,韵母发音更为复杂,多音节化程度更高。

2. 单元音的发音特点四川西南官话韵母中单元音的发音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分口腔前后:四川西南官话对鼻音及其前后的元音进行了区分,如进一步区分了-i和-in的发音。

(2)分清颚化和扁化韵尾:四川西南官话对-x和-ɣ的虚化程度进行了区分。

(3)同元音的韵尾分颚化与唇化:四川西南官话对-i, y 和-u加唇或腭似口尾的后音整体化处理。

四、四川西南官话的声调系统1. 简介四川西南官话的声调系统为四声,即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2. 各声调的发音特点(1)平声:四川西南官话的平声在声调平坦发音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肩尖”声调与普通话平声的渐变。

(2)上声:与普通话相比,四川西南官话上声音调更为陡峭,调高得更加明显。

(3)去声:四川西南官话的去声调比普通话更为平稳,音调起伏较小。

(4)入声:四川西南官话的入声的塞音化程度较高,音调转折处较为明显。

五、四川西南官话的语音变异现象1. 简介四川西南官话作为一种方言,其语音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异现象,如声调的变异、发音的变异等。

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

中华五千年 2007年12月05日16:15 (来源:中华五千年)【简繁大中小】【收藏此页】【打印此页】【关闭】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

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

声母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

[n]与[l]不分等特点。

韵母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声调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来、上声、去声4个声调,古入声字绝大多数归入阳平调。

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在条目中,本馆以1、2、3、4分别表示。

名词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

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有的与普通话的动词貌似相同,但词义和使用范围不同;有的由于语音和词义不同。

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

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xa213]”来表示,例如“转一下”、“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形容词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man55](意:傻、憨、身材粗壮等)。

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tan55 suei53]。

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

如“瓜(傻)”,除了“瓜稀稀”,还常说“瓜不稀稀”、“瓜眉瓜眼”、“瓜眉日眼”等形式。

代词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53 ko21](谁)、啥子[sa213 ts53](什么)、哪阵[na53 tsen213](什么时候)、咋个[tsa21 ko213]、啷个[nan53 ko213](怎么)等。

量词四川话的物量词,如:匹:一匹瓦、几匹肋巴骨。

四川方言发音特点概述

四川方言发音特点概述

四川方言发音特点概述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四川话和普通话的关系了解就显得更加重要。

四川是个旅游大省,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四川人学说普通话,外省人了解四川话很有必要。

四川话又称西南官话,属于北方语系。

很难从学术上说明,地处长江流域的四川话为何属北方语系。

但有一个很简便的解释,即四川是一个移民省,全国各地的方言都对四川话有影响。

但四川话与普通话发音相近,是导致四川人难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原因;四川话在发音上的特殊性,是导致外省人不容易听懂四川话的重要因素。

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1,多数字与普通话发音同,但声调不同:四川方言字、词的发音,大多数与普通话相同,差别的只是音调,即汉字发音中四声的区别。

四川人学说普通话,往往改个音调就以为是普通话了。

即四川俗语所说的‘左起喉咙说话’,其实并没有学准普通话的发音,这就是所谓‘川普’或‘椒盐普通话’的来历。

2,用平舌音代替卷舌音:四川话声母不用zh、ch、sh,只用z、c、s,即四川话中没有卷舌音。

于是有“四、十”不分,“层、成”混淆。

因而四川话与普通话相比,大部分地区语音没有“平舌与翘舌”之分,基本上把翘舌字读成平舌音,如“智商” [zhishɑnɡ]发音为“字桑” [zisɑnɡ],“超市” [chɑoshi]发音为“操肆” [cɑosi],“支持” [zhichi]发音为“资瓷” [zici]。

造成‘川普’不易听懂;四川人在外一说‘普通话’就露陷的原因。

3,用声母‘l’代替‘n’:四川话不用n,用l,以致南、兰不分,也是‘川普’的一个特点。

正如谢娜在谈其学说普通话时,连自己的名字的发音也弄不准确,将谢娜(xiena)发音为谢啦(xiela)。

普通话的“难、南、男”、“奴、努、怒”声母是n,“蓝、兰、岚”、“卢、鲁、路”声母是l,区分非常明显;但四川话里的这些字同属一个声母,完全没有区别。

这些字的读音让外地人听得胡里胡涂,往往一问再问,四川人就不得不靠添字说明法,说明是“蓝色的蓝”和“南方的南”,用组词法费力地解释“陆路”不是“奴怒”。

汉语口语中的方言特点研究

汉语口语中的方言特点研究

汉语口语中的方言特点研究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文化的载体。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而在汉语中,方言一直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汉语口语中的方言特点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的呢?一、语音特点方言区之间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不同的县、乡也有不同的发音特点。

比如,广州话强调重音,使得整个语言韵律感强烈,而北京话则在发音上比较圆润。

除了发音的不同,方言区之间在声调上也存在巨大差异。

比如在四川话中,“你好”说法分别为“lònwá”,“níha”和“nǐhǒu”,可见不同地方的声调差别之大。

二、词汇特点方言是指在同一语言基础上,由于不同地点、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环境和历史发展而产生的语言差异形式。

因此,语言的词汇量也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广东话中的“講”等的“讲”、“圍村”等的“围村”、“起身”等的“起床”等,这些都是汉语中的标准词语,但是因为地域和地区的不同,发生了语音上的变化,成为广东话的独特用法。

同样,普通话中的“走”在南方地区则称为“驶”,在东北地区则是“趔趄”。

另外,不同方言间的词汇数量和使用频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方言中几乎所有的日常用语,都与普通话中的汉字不同。

举例来说,普通话中的“感冒”在东北话中是“金星子”,在四川话中是“风寒”。

三、语法特点方言中的语法也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一些方言中使用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不同。

如台湾的「看」、「喝」、「吃」,在普通话中都是动词,而在台湾方言中,这些词经常用作助动词。

而广东话的语法结构则较容易上述的特点更为明显,其语言结构体系也较容易发生变化。

四、文化特点方言作为语言的媒介,以其独特的音韵、词汇等特点传递着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

方言的传播和使用,常伴随着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此外,在方言所存在的不同地域背景下,人们获得的知识、价值观和思维习惯也会有所不同。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规律探究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规律探究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规律探究摘要:本文对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规律做了一个初步探究。

这个规律对于四川人学习普通话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四川方言;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虽然在声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也就是说,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规律。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普通话里发一声的字在四川方言里大多数也发一声。

例如:A ---- 阿、哀、埃、安、肮;B ---- 巴、班、帮、包、杯、悲、奔、边、编、标、彪、缤、冰、波;C ---- 猜、参、仓、苍、操、差、昌、超、车、撑、冲、充、抽、初、穿、窗;D ---- 呆、单、当、刀、登、低;F ---- 发、翻、帆、番、方、芳、飞、非、妃、分、纷、丰、风、封、锋、夫、敷;G ---- 该、干、甘、肝、刚、缸、钢、高、羔、戈、哥、割、根、耕、工、公、功、攻、宫、勾、沟、估、孤、姑、瓜;H ---- 酣、憨、夯、喝、黑、轰、呼、花、欢、荒、灰、挥、昏;J---- 饥、机、鸡、基、家、加、尖、奸、坚、肩、江、将、僵、交、骄、焦、阶、皆、今、斤、金、经、惊、精、纠、居、捐、军、均;K ---- 开、刊、堪;康、科、苛、坑、空、抠、枯、窟、夸、宽、亏、盔、窥、坤、昆、L ---- 拉、捞、溜;M ---- 妈、眯、摸;N ---- 拈、蔫、捏、纽;O ---- 欧、讴;P ---- 攀、批、篇、飘、拼;Q ---- 妻、千、枪、敲、亲、轻、秋、区;R ---- 扔;S ---- 叁、桑、骚、森、沙、山、伤、烧、身、师、书、酸;T ---- 他、贪、汤、天、听、通、偷、吞;W ---- 挖、歪、弯、汪、威、温、乌、、窝;X ---- 希、虾、先、香、消、心、兄、休、虚;Y ---- 鸦、烟、央、妖、衣、音、庸、优;Z ---- 灾、脏、遭、增、斋、沾、章、招、遮、真;但是也有少数例外。

描写四川话

描写四川话

描写四川话一、四川话的概述四川话,又被称为川普话或川渝话,在中国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方言。

四川省是川普话的主要使用地区,包括成都、重庆等地。

四川话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上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四川话常常听起来像一种很有韵味的方言。

二、四川话的发音特点四川话的发音非常独特,听起来很有韵味。

以下是四川话的发音特点:1.声母韵母合并:在四川话中,很多声母和韵母会合并在一起发音,这样的发音方式给人一种缓慢而有力的感觉。

例如,普通话的“sh”在四川话中常常发成“s”,普通话的“zh”在四川话中常常发成“z”。

2.声调变化:与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不同,川普话有八个声调。

这些声调变化丰富多样,给人一种很有音乐感的感觉。

3.儿化音:在四川话中,很多词语的儿化音非常常见。

例如,普通话的“这个”在四川话中会发成“这儿”。

三、四川话的词汇特点四川话的词汇丰富多样,其中一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很少使用。

以下是四川话的词汇特点:1.添儿话:四川话中经常会在词语的后面加上“儿”来表示增加的意思。

例如,“加点儿菜”、“再说点儿吧”。

2.模仿词:四川话中很多形容词和动词都是通过模仿的方式产生的。

例如,“唠唠叨叨”、“抖抖擞擞”。

3.俚语词:四川话中有很多俚语词,这些词语在四川地区非常常见,但在其他地区可能不太听得懂。

例如,“瞎腚”(乱说)、“放风筝,儿”(溜达)。

4.独特词汇:四川话中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独特词汇。

例如,“搓洗”(洗澡)、“拇指哥哥”(大拇指)。

四、四川话的语法特点四川话的语法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以下是四川话的语法特点:1.了句式:在四川话中,常常会把“了”放在句子的最后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

例如,“他走了啦”。

2.句末语气助词:四川话中有很多句末语气助词,用来表示说话者的情绪或语气。

例如,“嘛”、“啦”、“哦”。

3.表示程度的词语:四川话中有很多表示程度的词语,可以用来增强语气。

例如,“巴适”(非常好)、“沙沙儿”(非常多)。

四川话的特点

四川话的特点

四川话的特点作为官话的一个分支,西南官话的内部一致性是很高的。

作为西南官话的一部分,四川话内部的一致性也是很大的。

同普通话相比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也都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怀。

尽管如此,作为地方方言,尤其是鉴于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来源的复杂,至今仍有三十多个客方言岛、四十多个湘方言岛的情况下,四川话内部,四川话与普通话,都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性。

语音方面,以成都话为例,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声母无卷舌音zh、ch、sh、r不卷舌;增加了舌面鼻浊音n、舌根鼻浊音;鼻音n和边音l是一个鼻化的边音,听起来像二者的自由变读。

②韵母中无后鼻音韵母eng、ing、ueng,无单音韵母e、-i,无合口呼韵母uo,增加了齐齿呼复韵母iai、合呼复韵母ue、撮口呼复韵母ǖo。

③声调调值无高升调。

就四川话内部来看,语音方面也表现出一些差异性。

单就声调来看,就近三分之一的县市有独立的入声声调,有20个县市古入声不归阳平而归阴平或去声。

但是,这些地方(西昌、冕宁除外)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调值与成渝片这四个声调的调值相类,分别为高平调、中低降调、高降调、低升调或低降升调。

至于细微差别,各地颇有不少,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构词法方面,跟普通话对比,构词法上显著的不同是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即,名词能够重叠,动词一般不能重叠。

1.名词的重叠。

四川话的单音节名词和名词性语素大都能重叠,且多数重叠式第二字儿化(川东比川西多)。

重叠式表示小称。

非重叠式有单字单用、加"子"尾、加"儿"尾或儿化等几种方式。

具体的词各地不尽相同。

例如:草-草草虫-虫虫儿壶-壶壶儿洞-洞洞儿人-人人儿嘴-嘴嘴儿某些动词性语素和形容词性语素也能重叠,重叠后构成名词。

例如:沉沉(沉淀物)抽抽儿(抽屉)皱皱(皱纹)方方儿(方形木块)2.普通话有动词重叠式,重叠式的动词大都有尝试的含义。

四川话动词一般不重叠,动词加"一下"或"哈儿"表示尝试或短暂动作。

使用广泛的方言口语词

使用广泛的方言口语词

使用广泛的方言口语词四川方言,俗称川普,是中国广大川渝地区的一种方言,也是四川省的官方语言之一。

川普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方言口语词,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独特的使用场景。

四川方言的特点之一是“舌尖上的川普”,川普有着浓郁的口音和独特的音韵,常常让人听起来很有趣。

例如,川普中的“奥”(表示惊讶)、“哇”(表示赞叹)和“嘛”(表示助词)等词语,常常让人感受到川普的独特魅力。

川普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也在影视剧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在四川的农村地区,人们常常用川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例如“嘛,咋啦?”(表示询问对方的情况)和“哟,这个菜真好吃哇!”(表示赞叹)。

而在四川的城市中,川普也是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哎呀,我晓得了!”(表示明白对方的意思)和“哎哟,这个地方真难找!”(表示困惑)。

川普还有许多独特的口语表达方式。

例如,“搞毛线呀”(表示无所事事)和“你嘛说嘛!”(表示不要多问)等,这些词语在川普中非常常见,也给人们的交流增添了乐趣。

然而,川普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川普中的部分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会给外地人带来困惑,因此在与外地人交流时,需要适当调整语言方式,以免造成误解。

另外,川普中有些词语的含义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产生歧义,因此在使用川普时要注意语境的准确把握。

总的来说,四川方言口语词川普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方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川普不仅在四川地区被广泛使用,也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学习川普,不仅可以更好地融入四川的生活和文化,也可以增加交流的乐趣。

所以,无论是四川人还是外地人,掌握一些川普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川普,享受川普带来的乐趣!。

四川话形容事多

四川话形容事多

四川话形容事多
【最新版】
目录
1.介绍四川话以及其特点
2.说明四川话形容事多的表达方式
3.分析四川话形容事多的背后文化内涵
4.总结四川话的魅力和独特性
正文
四川话,作为我国方言之一,拥有丰富的音韵变化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其源于巴蜀文化,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四川话在表达事物时,有着其独特的韵味和表达方式,尤其是形容事情多时,其表达方式更是生动形象。

在四川话中,形容事情多通常会用到“事多”的表达,如“事儿多得很”。

这种表达方式简洁明了,富有地方特色。

四川话的音韵变化丰富,使得其在表达时更具有感染力。

例如,四川话中“很”字的发音,其声调变化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情感,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四川话形容事多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川地区地势复杂,历史上战争、灾害频发,使得当地人民形成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性格。

因此,四川话在形容事物时,往往会带有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

这种态度也反映出四川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四川话以其独特的音韵变化和表达方式,展示了巴蜀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四川话形容事多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态度,也使得四川话更具有感染力和地方特色。

第1页共1页。

德阳的重轻音格式

德阳的重轻音格式

德阳的重轻音格式
德阳话是四川方言的一种,它也有自己独特的重轻音格式。

以下是德阳话重轻音格式的一些特点:
1.声调:德阳话的声调比较平稳,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高低变
化。

多数情况下,声调较为平缓,不像一些其他方言那样有明显的升降调。

2.韵母:德阳话的重轻音格式在韵母上也存在一些特点。

德阳
话中的单韵母和复韵母一般都是轻音,发音相对较短暂。

而在重音位置上的韵母,则会表现得更加长音持久。

3.辅音:德阳话的辅音发音相对比较清晰,不会像一些其他方
言那样出现较多的浊化现象。

同时,德阳话的辅音发音也比较干净利落,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以上是德阳话的一些特点,但方言在不同的地区和个人口音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此外,具体的德阳话重轻音格式可能还有其它更细节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方能更加准确地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方言在音韵上的特点
商英学院周一晚三四节国际商务创新班1102 纪林伶20111003739
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

大致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话)及赤灌片(赤灌话)。

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

事实上四川话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音,像广州话之于粤语,这是由于四川话本身就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四川方言具有渊源的历史,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古,四川方言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之后四川方言便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巴蜀后,巴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巴蜀语。

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又受很多外来语的影响,比如吴语。

抗战时期、三线建设时期、以及入川的建设兵团中,有很多吴语人口。

因此吴语很大程度改变了重庆市的语言,而重庆话作为四川方言标准音之一,又进而改变了整个四川方言的面貌。

四川方言大致分为七个小片:川中小片、川东小片、川西入归阳平小片、川西入归阴平小片、川西入声独立小片、川南入声独立小片、川南入归去声小片。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音韵,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我着重谈谈音韵方面的特点。

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方言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方言为zi213sang55] 注2 (音同“子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方言为[cao55si213](音同“曹四”);"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方言为[zi55ci21](音同“资瓷”)。

在四川方言(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通读为“l”。

如“南方”,四川方言中音同“兰方”。

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
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通读,统一发音为"in"。

"eng"与"en"在大部分音节中通读为"en",如“痕”与“恒”同为[hen];“棱”发为[len]。

但是"eng"和"en"而在声母"b"、"p"、"m"、"f"后能够区分,前者变为"ong",而后者仍然发"en"的音。

音节"un"在"d"、"t"、"n"、"l"、"z"、"c"、"s"后发"en"音,其余不变。

音节"wu"固定变化为"vu",如“五”、“雾”等,"hu"变化为"fu",部分地区声母"h"后介为"u"的字,声母变为"f"且无介音"u"。

四川方言中没有韵母"uo",大部分读"o",部分入声字为"uê";
普通话中大部分声母后的"e" 读''o'',并且无介音直接读,如:哥哥(go55)注意不要读成(guo55),上课(ko213)不要读成(kuo213),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后的"e" 必然读为''ê'',但是岷江片中部分地方歌韵字读"ai";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发"e"的在四川方言中分两种情况,古韵母为“合、铎、曷”发''o'',其余发"ê"。

古合口一等字大部分保留介音"u",如:累"luei213",横"huen21"(部分地方读''huan21'')
成渝片j,q,x后面的“u”可以读本音乌虽(xü55)然民族(qu21 这里的“u”读本音乌,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速(xu21这里的“u”读本音乌,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度
古明母侯韵字发音转为"mong"。

古影母开口呼字,大多都冠以声母“ng”,如“安”[ngan55]、“恩”[ngen55];古疑母字除合口一等、三等字以外皆保留声母"ng",合口一等字声母"ng"消失,三等字大部分声母转为"ni“、少部分字声母"ng"消失或者保留声母"ng"介音消失。

四川东北部的巴中、仪陇;四川南部的仁寿、井研、威远、内江、自贡、荣县、隆昌、筠连和四川西南部的西昌、会理、盐源、德昌、冕宁、盐边、米易等地的人能够区别平舌与翘舌。

成都市所辖彭州市、郫县、都江堰市和新都区使用一种独特的“卷舌音”,在读“十”、“室”、“吃”、“侄”等古代入声字时不仅翘舌,而且舌尖后卷,有点类似于儿化音,比如“十”[shir]、“吃”[chir]。

在声调上,四川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调值几乎一致,成渝片古入声归阳平(即二声),如“一”、“六”、“绿”等字声调均为阳平;雅棉小片古入声归入阴平(即一声);仁富小片古入声归入去声;岷江小片保留入声且韵母更存古,因此也与通常意
义的四川方言差别较大。

大多数地区入声归入阳平是四川方言与其他北方话的主要区别。

四川话和川戏、川菜一样,都带有浓厚的四川味。

电影《抓壮丁》和电视剧《凌汤圆》中的四川话,十分地道典型,充分显示了四川人的乐观、幽默和爱“涮坛子”(开玩笑)的性格,看过上述电影和电视剧的人们,无不被逗得哈哈大笑。

研究四川方言和说四川方言都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爱四川话,不止因为我生为四川人,而是我深深地为四川方言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幽默的措辞、起伏有趣的声调和各种各样饱含乡情的言子儿所折服,爱四川,更爱巴适的四川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