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课件中考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22张PPT)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22张PPT)
核心要点:本文巧妙地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阐明了“义”重于 “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鱼我所欲也
优厚的俸禄。
同“辨”,辨别。
同“欤”,语气词。
同“德”,感恩、感激。
侍奉。
有什么益处。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动词,做。
没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通过这种方法。
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
这种心。
不丧失。
【译文】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失去它罢了。
大义。
舍弃、放弃。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课件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课件
A、本文运用有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
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
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生,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 D、第二段文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
问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 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不食嗟来之食
不失本心
对 比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
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有人“不辩礼义” 地贪求“万钟”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失其本心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虚词 之:
说理
死(恶)—有甚于死(不义)—患有不避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
反面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
说理
比重理 论证于 生论证
由是则生→不用→所欲有甚于生者(义)(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所恶有甚于死者(不义)(原因)
非独—皆有—勿丧 (拓展补充,过渡)
一箪一豆—定生死—弗受 义重于生 万 钟—不辨礼义——受 义重于利
D、本文开头用比喻导出论点,使论点通俗易懂。同 时本文也通过对比来说明问题,是作者的观点鲜明 突出。
C、面对不符合“礼义”的优厚俸禄
5、下列对文章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任何时刻都要“舍生取义”。
B、只有“生”与“义”不能同时得到时才“舍生取 义”。
C、当“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时候, 我们要“舍生取义”。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鱼我所欲也(共27张PPT)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鱼我所欲也(共27张PPT)

第一步:交流感知
【环节二:教师指导】 5. 翻译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欢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 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 取大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 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鱼我所欲也
孟子
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 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继承和 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言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 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 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 得之,舍则失之”。 人皆可以为尧舜。 “性善说”是孟子的观点之一。他认为人生之初其性是 善良的,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的人性论。
第一步:交流感知
【环节二:教师指导】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鱼,我所欲也:想要 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 所欲有甚于生者: 胜过 ,超过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 死亦我所恶: 厌恶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 假如,如果 可以用来 故患有所不辟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同“避”躲避 通过某种办法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不仅 呼尔而与之: 助词 蹴尔而与之: 践踏 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 乡为身死而不受: 同“德”感激恩德 同“向”从前 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 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

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专题复习PPT课件

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专题复习PPT课件
得兼、苟得、蹴、如使” 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通假字。 2、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 证方法。
3、了解孟子“舍生取义” 的道德主张。
文言词语——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 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分 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 析 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比喻论证 第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 一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部 对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的进 分 一步论证。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
对比论证 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作者得出结论:其实人 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持“本心”而已。
精要练习3
4、翻译句子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 能够不丧失罢了。 ⑵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 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精要练习4
5、简要回答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舍生而取义。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取熊掌设喻提 出来的。 ⑵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⑶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 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句子翻译2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 丧失罢了。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优厚俸 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 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鱼我所欲也》复习课件

《鱼我所欲也》复习课件

一词多义
⑧之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主谓取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义 ) ❖ 人皆有之 ( 代词,这种心) ❖ 宫室之美 ( 结构助词,的) ❖ 辍耕之垄上( 动词,到助词),起补足音节和舒 ❖ 公将鼓之 久之,目似瞑(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 ❖ 孔子曰: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 马之千里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名
古义: 益处 ( 5 )万钟于我何加.焉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
数目合在一起
3、重点翻译
( 1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 如果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 那么就 )舍弃鱼而选 取熊掌。 (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 只不 过 )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丧失( 它 )罢了。 ( 3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如果 )用脚踩踏过给他,乞丐也不肯接受。 ( 4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 接受它,( 那么 )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 2020年2月23日清晨6时30分,夏思 思经救治无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不幸去世。
徐辉,1968年生,毕业于徐州医学院,从事妇产科工 作近30年。在同事们的印象中,徐辉是一个低调内敛的 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天里,她照常参加会议,同事们 只看见她忙碌的身影,却丝毫没有察觉她有身体不适。 直到她倒下前一刻,她还在考虑如何安排发热门诊的医 护人员们换班休整,如何调配去湖北的医疗救援队人员。 同事说:“回家吃了饭,还跟我们医务处一个主任通电 话。大概到了九点左右,她从沙发上起来,一边打电话 一边起来,就倒了。”
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 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 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 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2.《鱼我所欲也》复习ppt课件(10页)

2.《鱼我所欲也》复习ppt课件(10页)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 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 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 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 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 也。”
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为之;为 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 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 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 不接受。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 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 也不愿意接受。
“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故渔者歌曰 所以
B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缘由,原因
C
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旧知识
D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原来
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A 故宋之地方五百里 土地方圆
B
明日,徐公来。 第二天
C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浅薄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代一种计时的仪器

《鱼我所欲也》PPT复习课件

《鱼我所欲也》PPT复习课件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 / 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从正反两方面具体阐释为什么要“舍生取义”)//非独贤者 / 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保有善良的本性 )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 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 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 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礼 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 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 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 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 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 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 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 么我就只好放弃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 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憎恨 的,但我所憎恨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莫*:_没__有_____
(6)贤者能勿丧.耳 (7)呼.尔而与之 (8)蹴.尔而与之 (9)乞人不.屑.也 (10)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今为妻之奉.为之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ppt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ppt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pptppt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本单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讲读课文墨子的《公输》和《〈孟子〉二章》,学生通过学习对先秦的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之后是一篇自读课文《〈庄子〉故事两则》,所以这篇课文是由讲读向自读的过渡。

《鱼我所欲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亦:也。

(2)欲:喜爱。

(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胜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共36张PPT)

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共36张PPT)

重点词语
①如使:假如,假使。 ②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译文]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③勿丧:不丧失。
那么一切能够生存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 一切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 呢? 运用某种方法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 用它;运用某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 人不采纳它。因为这个缘故(可知人们)所追求 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 的。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每个人都有这 种信念,只是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信念罢 了。
⑤者也:语气词复用,与 “也”相同。
宁愿放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喜爱的,
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
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宁愿舍弃生命而选
取道义了。
疏通文意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①于②生 者,故不为③苟得④也;死亦我 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⑤有所不辟⑥也。
[译文]生命本是我想要的,但我需要 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干 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 但我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所 以(对人世间有些)祸患我也不躲避。
重点词解
一词多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欤”,语气词

蹴尔而与之

乡为身死而不 为受
为了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 做 不为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鱼”和“ 熊掌”的比喻
朗读课文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 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 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 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 ,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复习ppt课件

鱼我所欲也复习ppt课件
3
根据考点确定复习内容:
1、字(通假字)
2、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3、句子翻译
4、内容理解
4
文言词语——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辨”,辨别
3、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通“欤”,
5
一词多义
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
把《孟子》和《 论语 》、《大学》、《 中庸 》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者初学必读的 书籍。
孟子,名 轲 ,战国 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 人,中国古代著名 思想 家、教育 家,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亚圣”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1
找出本文成语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补充对联
1、贫贱不移 颜回有丈夫之志 威武不屈 天祥存英雄之举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依口味取舍 生同大义 非能共存 ,据良心抉择
22
2.概括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 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
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阐明义重于生,
想要 也 同时得到 舍弃 正义 比
10
7、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指“苟且 偷生”
8、死亦我所恶也
讨厌
9、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
10、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
1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由于 这
1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此
11
13、独贤者有是心 14、贤者能勿丧耳 15、呼尔而与之 16、蹴尔而与之 17、乞人不屑 18、万钟于我何加焉

第9课《鱼我所欲也》复习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9课《鱼我所欲也》复习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9鱼我所欲也
复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内容,了解写法。 3、背诵掌握重要语句。 4、拓展延伸,链接中考。
文学常识
《鱼我所欲也》节选自《 孟子·告子上 》
《孟子》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
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
把《孟子》和《 论语 》、《大学》、《 中庸 》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者初学必读的 书籍。
孟子,名 轲 ,战国 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 人,中国古代著名 思想 家、教育 家,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亚圣”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根据考点确定复习内容:
1、字(通假字) 2、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3、句子翻译 4、内容理解
文言词语——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恩惠,感恩、感激。
同“欤”,语气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
同“向”,从前
其它重要实词意义
1、生,亦我所欲也
想要(喜爱)
2、故不为苟得也
所以
苟且取得,指
3、死亦我所恶也 4、故患有所来自辟也2.概括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 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
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第一层,运用例证阐明义 重于生,应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第二层,再举例从反面阐 述人为了功名利禄而舍弃礼义,见
利忘义,失其本心。
▪ 论证方法
▪ (1)比喻论证
▪ 作用:以鱼和熊掌设喻,深 入浅出地区别出“生”和 “义”的价值高下,引出了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 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 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 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 乏者得我而为之。
先前(有人)为了义宁肯死也不 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 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10、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 有什么作用?
“鱼”比喻“生”, “熊掌” 比 喻“义”。以生活中常见鱼和熊掌设喻, 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 接受作者的的观点,引出“舍生取义” 的中心论点,同时暗含“生”与“义” 孰轻孰重的关系。
1、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 尔,助词。 〖呼尔而与之〗 给、给予。
〖蹴〗 用脚踢。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 高位厚禄。 〖何加〗 (有)什么益处。 〖奉〗 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 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
〖乡 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以前。 为,为(之)。
忘义” ,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正 行道之人、乞人 举例 反 不辩礼义
弗受、不屑 受万钟
有本心 失本心
全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 论证、举例论证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___道__理_________论证和 ____举___例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 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 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 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 的人也不采用。
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 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第一部分 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 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 “义” 重于生命。
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 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 我有什么好处呢?
鱼我所欲也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与之,乞人不屑也。
(轻蔑地)吆喝着给他(吃),过路的 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他 (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 所喜爱的。
论证思路:通过比喻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从正反 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
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 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 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 的道理。
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 是 义 ,“甚于死者”就 是不义 。
3、在者,故患有所不辟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 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 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6、“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指本心——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 话,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 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 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1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 不吃就会饿死。
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 孟 子 告 子 上 》
三陂郭靖学校 九年级语文 2015中考 备考教研组
字词句整理
• 一、通假字 •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辟”通“避”,躲避。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辩”通“辨”,辨别。 •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
激的意思。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与”通“欤”,语气词。 • 5.乡为身死而不受 • “乡”通“向”,从前。
以生活常理 鱼
A 为喻,引出
中心论点。

熊掌 义
生、欲
从正反 正
B 两面分
死、恶
析论证



甚于生
甚于死 莫甚于生 莫甚于死
C 非独—皆有—勿丧(层进)
舍鱼取熊掌
舍生取义 不为苟得 不避祸患
类比 比喻
义重 于生
(重义)
何不为 何不用
生重 于义
(重生)
第二部分 举例进一步论证“义” 重于生命,不能“见利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失去了人所固有的天性 (羞恶廉耻之心)。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 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坏事,哪一 桩不可以干呢?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
〖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此,这。
〖本心〗
已,停止,放弃。
天性,天良。
鱼我所欲也
中考语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 更宝贵的,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 亡更严重的.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 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 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重点字词解释。(红色的为中考字词)
〖得兼〗 同时得到。 〖有甚于〗 比……更重要
〖苟得〗 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 的意思。
〖恶〗 〖患〗 〖辟〗
厌恶 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
〖如使〗 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由是〗 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 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 不仅仅。 〖勿丧〗 不丢掉。
(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所欲者 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
《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 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 的行为?
贫贱不能移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妻妾 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