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主观题汇编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实用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重点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生活测试题
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生活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卷上。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1. 下列关于哲学和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需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②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4题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5.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不可分割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6.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8.哲学自产生以来即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归纳与突破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把握题型: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 = 哲学道理 = 哲学观点 = 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材料分析(2)哲学启示 = 措施 = 建议= 如何做 = 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3)为什么 = 原因 = 理由 = 必要性 = 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 + 材料分析(原因意义)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3.摸清“对象”:即抓材料中的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一道题目中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都隐含一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以此判断该用指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专题四 《哲学与生活》主干结构图+主观题答题技巧+常见问答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新课改版)目 录四. 1.《哲学与生活》主干结构图.................................。
(39)2.哲学十种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
. (42)3.《生活与哲学》原理判断关键词识别........................。
(48)《哲学与生活》主干结构图一、辩证唯物论哲学 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何为第一性(本原问题)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 主观唯心古代唯物 机械唯物 马克思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唯物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一般到个别整体与部分 自然界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不依赖人的意志 不能被创造的消灭 不可违抗 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反映 认识世界 认识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基础) 辩证关系二、唯物辩证法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意识的能动作用 反作用 改造世界 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精神 实质既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含义 来源、动力、唯一标准、 目的(归宿) 基础(决定作用) 谬误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 总特征 联系 发展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特点:多样性、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状态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趋势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构 成 核心 矛盾 含义:对立统一 特点 普遍性 特殊性 坚持一分为二 关系 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 体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 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根本要求:创新、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必要性 哲学依据: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作用:3点 形而上学 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观 点 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根本分歧四、唯物史观五、人生价值观实践认识 反作用 性质 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特 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特 点 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要 求 投身实践,同时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社会生活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 反作用 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具体表现 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生产关系 生产力(根本动力) 反作用 决定 经济基础 总和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根本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总体趋势 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途径 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社会主体推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群众观点和路线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价值观 (社会意识) 反作用 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社会存在 人们的行为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人生道路的选择 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 求社会历史性 主体性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哲学十种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分析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
2017哲学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1)
2017高考政治:哲学与生活答题模板一、(辩证)唯物论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
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
4.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如弘扬某种精神等。
5.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
——目标蓝图、预测、计划、行动步骤等。
6.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如兴修水利等。
设问方式:1.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2/4/5(看材料)2.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63.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角度--------------2+4+54.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1+2+3(其余看材料)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两个结合,两个反对。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取(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高二哲学与生活主观题集锦
高二哲学与生活主观题集锦一、问答题:1、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升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1)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
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有经验的制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确厚度。
老猎手仅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的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
茶叶工人可以凭嗅觉判断茶叶的质量……(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问题(1)得出的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观对象,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我们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从事实践,通过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真正发挥科学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是党的领导核心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
他们的许多论述,把发现典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运用典型指导工作,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从哲学上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典型”属于矛盾的特殊性,但却包含着同类事物的普遍性、共性。
抓好先进典型,可以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从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巨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2)先进典型体现的是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能够对人们起鼓舞和激励作用,注重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把握题型: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 = 哲学道理 = 哲学观点 = 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材料分析(2)哲学启示 = 措施 = 建议= 如何做 = 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3)为什么 = 原因 = 理由 = 必要性 = 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 + 材料分析(原因意义) 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3.摸清“对象”:即抓材料中的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一道题目中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都隐含一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以此判断该用指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二、要学会找关联性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生——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4)、发展具有普遍性——辩证否定观;(5)、一分为二——主流与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6)、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哲学体系及主观题答题要点
高三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知识体系及主观题答题要点第一单元哲学与生活一、哲学:哲学的产生、含义、功能、三对关系(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及基本形态、两个对子三、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时代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条件、基本特征、理论成果、功能第二单元唯物论、认识论1、物质: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2、意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要求、重要性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3、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含义、特征、基本形式、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含义、属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第三单元辩证法1、联系:联系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系统优化的方法2、发展发展的观点原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3、矛盾矛盾的观点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分析方法:1)矛盾的观点——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创新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创新作用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观点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一、历史观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两大基本矛盾运动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二、价值观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三、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原理(内容、实现途径)必修4主观题总体思路解析: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和认识、认识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系统优化方法辩证法发展:发展客观性原理-----趋势、状态、原因矛盾:矛盾的观点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历史观: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两大基本矛盾运动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价值观: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原理(内容、实现途径)唯物论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最新】2021高考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哲学与生活答题语言(4.探究世界的本质)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是普遍的。
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5.把握思维的奥妙)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有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6.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汇编-3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第三单元】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在4月1日至3日在伦敦召开的G20国金融峰会。
在这次会议上达成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1.1万亿美元,以增强该组织干预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国政府也将为此注入400亿美元。
对此,国内有的网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美国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惹的祸,中国犯不着为美国‚救市‛。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业、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现在还没有见底)对我国怎样坚持对外开放提出了哪些警示?2.材料一:图片1 图片2注:图片1:2003年10月15日,‚神五‛航天员杨利伟舱内展示中国国旗。
图片2:2008年9月27日,‚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挥动中国国旗。
材料二: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6分)3.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强烈冲击,也对人们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在经济发展的特殊困难时期,文化对于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以‚文‛化人。
文化能够成为抚慰精神的‚心灵鸡汤‛、提振信心的‚威风锣鼓‛、破浪前行的‚灯塔火炬‛;以‚文‛化事,文化能够为促进合作交流搭建‚金桥‛,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支撑‛,为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提供‚土壤‛。
有人认为,矛盾双方的转化就是发展。
请评析这一观点。
(6分)4.在学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时,某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他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3亿网民中,35.6%的是青少年。
该中学对学生上网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信息。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矛盾观点:转化、转变、既… 又… 、有针对性地…、全面… 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调动、引导、艰苦、探索、下决心、发扬…
前进性与曲折性:艰难、漫长、艰辛、来之不易、多次失败、挫折…
④边审材料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3、组织答案要点 ——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1)要点: ①段落化; ②序号化:①②③、abc; 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2)技巧: ①先重点,再其它; ②先观点,再材料; 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二、三、 四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7、8、 9、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社会历史观(11课)
历史唯 物主义
人生观、价值观(12课)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哲学常识
一、解题三部曲
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多为材料语言) 二、注意答题范围
①(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 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 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 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
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 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 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
2、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
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
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 主要矛盾:重点、中心、要害、主要、关键、第一、首要、最根本的…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第一单元主观题总结哲学.doc
第一单元主观题总结一、主观题涉及到基本知识1、哲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学会哲学终身受益?(5…6页)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4…6页)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联系见学案)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联系见学案)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0页含义+内容)如何理解思维的同一性?(11页含义+意义)6、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7、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内容?(10页)分别有什么意义?(10页…11页)8、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12页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各是什么?(12页)9、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分别是什么?(13页)主观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10、哲学的基本派别、两大阵营是什么?(14页)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14页)1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如何?(16…17页,两个方面)1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如何?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7页)13、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基本特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作用上有什么不同?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基本特征+主要特征+其他)16、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崭新的哲学?为什么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地位、基本特征、作用)1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理论成果(22页)18、科学发展观的地位、作用。
(25页)19、哲学的基本内涵(见学案)①从本义看,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③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④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二、主观题主要类型(一)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结合材料说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021生活与哲学哲学主观题问法分类汇编
2021生活与哲学哲学主观题问法分类汇编【第一单元】★ 请结合生活智慧和时代精神来谈谈你的看法。
★为什么要倡导哲学成为人类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的“灵光”?★“但要说哲学知识没用,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 总结牛顿的经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牛顿信仰上帝,晚年阻碍了科学研究)★ 你认为对方的担忧和右翼的基础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没有必要从积极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哲的角色)★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
(联系≠关系)★请写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 学生们讨论了哲学和世界观这两个概念。
请概述各种观点。
(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科学又不科学)★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基本观点如何?★ 请结合信息二,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是什么?★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 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内在统一关系?(第12页、第22页、第23页)★漫画反映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背景是算命、求神拜佛等唯心主义观点,指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人类对极端天气的反思是如何体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如何结合物质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 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分析人类探月带来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结合材料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结合材料,试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性。
★ 结合材料2,运用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知识,分析我们党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
哲学与生活--2021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精选
【精选大题】哲学与生活--2021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精选1.(2020·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经过20多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持续奋斗,已先后组织实施i6次重大飞行任务,实现11名航天员共14人次太空飞行和安全返回,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面对长征七号甲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带来的严峻考验,工程全线深入开展质量整顿,高质量完成故障剥离和举一反三工作,既重技术改进提高又重管理责任强化,确保了任务进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
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机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莫定了重要基础。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答案】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而每一步目标任务的规模、内容和水平各不相同。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任务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长征五号B 首飞成功,也验证了一批新技术的正确性。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失败,并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学才取得了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1.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注:数据由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发布。
(2)从哲学角度看,人们怎样才能正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推动经济发展。
(6分)【答案要点】①经济建设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经济建设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
(2分)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分析经济运行态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发现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
(2分)③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建设平稳发展。
(2分)2.2008年年初,受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事件”等影响,我国南方诸省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湖南某市政府在灾情发生后,紧紧围绕“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总体要求,奋起抗灾。
交通、公安、通信等部门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调运大量的药品、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
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级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广大干群团结一致,最终赢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
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有人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
【答案要点】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本次罕见的灾害是自然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天灾不由人”有其合理性。
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如果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3分)②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因此“抗灾不由天”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在抗灾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3分)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
围绕“生态文明”,某校高三(1)班就某市空气质量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材料一:在某市环保部门,第一小组同学了解到:进入21世纪,某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
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市建设工程众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等等。
材料二:在某市政府办公厅,第二小组同学了解到: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2年,某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某市工程”。
5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
图2 图1材料三:第三组同学根据网上搜索的资料,汇集整理了如下图表:某市“蓝天目标”实现情况请你参与高三(1)班同学的下列探究活动: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某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
(9分)【答案要点】①某市政府坚持从本市空气污染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某市工程”的正确决策;②某市政府发挥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启动“绿色南京工程”,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转好;③某市政府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绿色某市工程”中遵循了生态规律,使某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每点3分)4.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江苏省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
开学初,学校将循环教科书发放给学生。
学期结束时,学校须将循环教科书全部收回,集中保存。
而学生不允许在书上乱涂乱画。
该政策实施一年后,某校同学对实施情况进行调查。
对于该政策,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整理如下:赞同的声音:在不少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课本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以循环使用是种惯例。
上一年级用完后留给下一级的师弟师妹用。
拿美国来说,课本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日本达到10年。
在我国课本使用寿命不过一年,甚至半年,许多课本只用一学期,有些连角都没皱却被丢弃了,这增加了国家的负担,浪费了资源。
有调查说,制造一吨纸,就要砍掉七棵10年生的大树,想想真令人痛心。
反对的声音:家长:学校里的循环教材是“公用书”,没有按学生编号区分,每节课上完了就收上去,第二节课再发下来就混了,“这么多双手摸来摸去,要是有病菌,就会交叉感染。
碰上流行性感冒怎么办?”教师:有的教材印刷质量比较差,实际用起来可能不会很长。
还有,“教材这些年变来变去,怎么循环使用?”学生:“以往我们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现在连名字都不让写了,真是不方便啊,还不如让爸爸妈妈出钱把书买下来算了,也只要100多元钱。
”从哲学角度看,人们对教材循环使用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认识?(6分)【答案要点】①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从主观因素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立场、观点、角度、需要等条件的限制。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会产生不同认识;人们的需要的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3分)②从客观条件来看,受人们的社会地位、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由于赞成者和反对者的社会地位、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对教材循环使用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
(3分)5. 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
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同学们了解到:网络是一个比较大的就业平台,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
网络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市场是比较大的。
从2008年9月至今,淘宝网上新开店铺每个月近20万家,网络创业热潮正扑面而来。
说明网络创业是如何体现实践特点的?【答案要点】体现实践特点:①利用网络平台,创造社会财富,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分)②利用网络解决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2分)③网络创业,有别于传统的就业模式,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分)6.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共和国的6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是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6分)【答案要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不生搬硬套别国模式或书本教条;(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探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2分)7.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
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1)【答案要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
(4分)(2)【答案要点】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分)8.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某校高三学生小明参加了以“回首家乡三十年”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小组活动,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小明的爷爷曾经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亲历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艰难历程。
他回忆说,家乡的变化真不容易啊!俺村自然条件并不差,有着3112亩耕地、983亩鱼塘和3480人口。
过去由于经营单一,思想保守,俺村成了出名的“贫穷村”。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针对这一情况认真研究对策,制定并实施了“一果五金扩鱼塘”的致富方案,开发了一个300多亩的果场种植沙糖桔;引进了小五金加工企业;扩大了鱼塘面积,并大胆地将经营项目发包给村民经营,当年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不断解放思想,每年都有新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得俺村一跃成为本地有名的富裕村。
小明爷爷的这段话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7分)【答案要点】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本村当时的实际,制定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2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创新思路求发展,正体现了解放思想的要求。
(2分)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3分)【第三单元】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在4月1日至3日在伦敦召开的G20国金融峰会。
在这次会议上达成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1.1万亿美元,以增强该组织干预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国政府也将为此注入400亿美元。
对此,国内有的网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美国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惹的祸,中国犯不着为美国“救市”。
(2)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业、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现在还没有见底)对我国怎样坚持对外开放提出了哪些警示?【答案要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分)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构成极大的威胁。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需要各国联合应对,G20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入巨资,其目的是增强该组织在全球的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全球性的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