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合集下载

经济师《中级金融》重点归纳:金融监管

经济师《中级金融》重点归纳:金融监管

经济师《中级金融》重点归纳:金融监管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监管制度是金融监管当局基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因素,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监督管理的体制模式。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央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指除狭义金融监管外,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行业自律的监督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等。

按金融监管的范围分:集中统一的监管理体制、分业的监管体制和不完全集中统一监管体制。

(一)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1)又称单一的、一元化的监管模式,即由央行或另设的专门监管机构承担对金融业集中统一监管职责的体制模式。

(2)一般用于金融混业经营的国家,因此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又称混业监管模式。

(3)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模式的原因:取决于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报务的水平;(多元化程度越高,就有条件实行集中统一监管)金融监管水平(金融监管水平越高,就有条件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取决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程度(4)集中统一监管的优点(与分业监管相比):监管成本低、避免重复监管和避免出现监管漏洞或真空。

集中统一监管的缺点:缺乏监管竞争性。

目前实行这种监管模式的有:英国、日本、新加坡、瑞典、丹麦等(二)分业监管体制(1)分业监管体制由多个监管机构对金融业的不同主体及其业务范围分别进行监管的组织形式。

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领域分别设立专职的监管部门,对各行业进行审慎监管(2)一般用于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或地区。

(3)实行分业监管的原因:混业下,内控不健全,风险大,市场规则不健全。

(4)分业监管的优点:分工明确、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竞争性、监管效率高;分业监管的缺点:监管成本高(机构多)、机构协调困难、重复交叉监管或监管真空。

美国、香港等实行分业监管体制。

(三)不完全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1.牵头式——巴西2.双峰式——澳大利亚。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点中央银行的业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点中央银行的业务

20XX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点:中央银行的业务20XX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工作预计20XX年5月中旬展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经济师考试取得高分突破,成为决胜经济师考试的重心所在,网校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专业复习资料,供大家备考学习。

三、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及其主要职能可以从其资产负债表得到概括反映。

由于各个国家的金融制度、信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及包括的内容不一致,但总体结构基本一致,见表9—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所记载的资产、负债的任何变动,均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变动情况。

就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而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适时适度变动资产负债规模、结构,而使货币供给量作相应的变动,以实现其所定调控目标。

所以,分析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于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作用十分重要。

中央银行的资产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债权,包括国外资产、贴现及放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在途现金项目和其他资产。

国外资产主要包括外汇和黄金,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并进行适当的黄金和外汇买卖产生的余额。

贴现和放款反映的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贴现与贷款余额,即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券。

政府债券是中央银行购买的各种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余额;财政借款反映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贷款。

通常,许多国家的法律禁止中央银行直接对政府提供贷款,所以这一项目并不具有普遍性。

政府债券及财政借款都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债券。

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等。

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特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券,主要包括通货发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延期支付项目、其他负债。

通货发行包括流通中现金(即非银行公共所持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库存现金两部分。

中央银行一般是一国通货的唯一发行银行,因此通货发行是中央银行负债的一个主要项目。

2019中级经济师-金融--47、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体系(4)及第3节金融监管概述

2019中级经济师-金融--47、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体系(4)及第3节金融监管概述

【考点】我国的货币政策2018版教材变更(一)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掌握)我国中央银行法规定,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要求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缴存存款准备金;②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③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④向银行提供再贷款;⑤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等。

1.存款准备金为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从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

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

2014年4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实施“定向降准”,以降低“三农”、小微企业等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行业和领域,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

同时,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

2016年1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机构存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政策,这是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7月15日起,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一般存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

同时,按季交纳存款准备金的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其缴存基数也调整为上季度境外参加行人民币存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

2019中级经济师-金融--46、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体系(3)

2019中级经济师-金融--46、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体系(3)

4.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实施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可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根据需要选择运用。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以抑制或刺激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经济。

②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就金融机构对客户购买房地产等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抑制房地产及其他不动产的交易投机。

③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所采取的优惠措施。

(2)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①贷款限额:即中央银行可以对各商业银行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也可规定商业银行某类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某些部门发展过热。

②利率限制:即中央银行规定存款利率的上限,规定贷款利率的下限,以限制商业银行恶性竞争,造成金融混乱、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或牟取暴利。

③流动性比率:即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全部资产中流动性资产所占的比重。

(提高安全性)④直接干预:即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进行合理干预。

如限制放款的额度和范围,干涉吸收活期存款,对经营管理不当者拒绝再贴现或采取较高的惩罚性利率等。

(3)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①道义劝告:中央银行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劝其遵守政策,主动合作。

②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指导”执行。

间接信用控制的优点:比较灵活,节省费用间接信用控制的缺点:缺乏法律约束力,要求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声望和足够的控制信用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例题:多选】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A.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B.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D.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时间E.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数量【答案】ABCD【解析】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1)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2020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2020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2.企业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衍生品市场上套期保值主体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4.金融机构: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重要的交易主体: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1.金融工具的分类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第一,期限性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

中央银行学-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学-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18
§2 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方法
一.金融监管的内容
3. 市场退出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变更、合(兼)并的监管
濒临倒闭需要解散,或需要合并的金融机 构需要在监管部门的管理下进行。
保证其偿还原债务,避免社会经济动荡。

对违规者的终止经营监督
纠正其错误,恢复正常经营 难以挽救,注销该机构——海南发展银行 对主要责任人按规定予以处罚
14

管理人员及组织架构

§2 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方法
一.金融监管的内容
2. 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
资本充足率监管
资本总额 资本充足率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评价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的标志。
我国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8%

最低实收资本金监管
即核心资本占总资本50%以上。
核心资本=总资本-附属资本
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运用法律手段 机构内控+当局监管和社会监督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谨慎监管原则 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跨国银行
9
20th70-80年代 20th90年代以来
安全与效率并重
§1 金融监管概述
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 恢复金融业竞争 提高金融业活力和效率
各国金融形势差异大,监管政策 和态度不同,加大国际金融业风险 各国央行监管能力和范围有限 东道国对外观金融机构监管受限 本国对海外金融分支机构监管受限
37
各国央行态度不一
各国央行能力不一
§4 金融监管的国际准则与国际协作
一.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动因
2. 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原则与形式

主权原则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全章节高频考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全章节高频考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全章节高频考点汇总第一章、金融市场有金融工具考点一:货币市场概述考点二:我国货币市场及工具1、同业拆借市场2、回购协议市场3、短期融资券市场4、同业存单市场考点三:资本市场及构成1、债券市场2、股票市场3、投资基金市场考点四:我国的股票市场1、股票的分类2、股票市场考点五: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1、概念及特征2、交易机制考点六:金融期权1、分类、特点考点七:信用衍生品考点八: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考点一:现值与终值1、系列现金流的现值2、连续复利下的现值3、终值及其计算考点二:利率的期限结构1、预期理论2、分割市场理论3、流动性溢价理论考点三: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利率理论(真实利率理论)2、流动性偏好理论3、可贷资金理论考点四:利益率1、名义收益率2、实际收益率3、本期收益率4、到期收益率5、持有期收益率考点五: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考点六: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考点七: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第三章、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考点一:金融机构的职能考点二:投资性、契约性及政策性金融机构考点三:中央银行制度1、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2、中央银行的资本构成考点四:商业银行制度1、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2、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制度考点五: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考点六: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考点七:证监会、外管会及自律组织第四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考点一:商业银行经营的组织与核心考点二:中间业务经营考点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与管理1、理财产品的类型2、理财产品的管理考点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考点五: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1、资产负债管理的指标体系2、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考点六:我国监管资本要求与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考点七:信用衍生品第五章、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考点一:投资银行概述考点二:投资银行的业务概述考点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方式1、薄记方式2、竞价方式考点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制考点五: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管理考点六:债券发行与证券私募发行考点七:证券经纪业务流程考点八:证券投资基金的参与主体1、基金当事人2、基金市场服务机构3、基金监督机构和自律组织考点九: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形式和运作形式考点十: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第六章、信托与租赁考点一:信托的概念与功能考点二:信托的设立及管理考点三:信托市场及其体系考点四:信托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及业务运营考点五: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市场及其体系1、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2、融资租赁合同的三方当事人考点六:金融租赁公司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区别、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考点七: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经营考点八: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筹集与盈利模式、风险与监管1、金融租赁公司特殊的资金筹集方式2、金融租赁公司的盈利模式3、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要求第七章、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考点一:金融互换1、利率互换的定价2、货币互换是买卖双方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利息进行互换的协议3、金融互换的套利考点二:金融期权1、金融期权的价值结构2、金融期权的套期保值3、金融期权的套利考点三:金融风险的类型1、信用风险2、市场风险考点四: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2、基本原则3、全面风险管理是三个维度的立体系统考点五:信用风险管理考点六:市场风险管理、国家风险管理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考点一:货币数量论与货币需求理论1、费雪方程式2、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考点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考点三:货币供给过程考点四:货币的层次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2、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考点五:货币乘数考点六:货币均衡含义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考点一:中央银行职能考点二:中央银行业务考点三: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2、再贴现政策考点四: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考点五:货币政策1、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2、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考点六:宏观审慎政策1、宏观审慎政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2、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构建与完善考点七:银行业监管1、资本充足性2、资产安全性3、流动适度性4、收益合理性5、处置倒闭银行措施第十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考点一:汇率变动1、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2、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考点二: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2、国际货币组织的划分:弹性从小到大考点三:人民币汇率制度考点四: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1、宏观经济政策2、微观政策措施——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考点五:国际储备及其管理1、国际储备的四个特征2、构成3、功能4、管理5、我国的国际储备及其管理考点六:离岸金融市场1、离岸金融市场2、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及特点3、欧洲债券市场考点七:外汇管理1、外汇管理的消极影响2、货币可兑换考点八:我国外汇管理体制1、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条件下的经常项目管理2、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条件下的资本项目管理3、新形势下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 两个基本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集中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管理金融业、国家干预。

2. 历程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被公认为近代央行的鼻祖。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央行的演变过程。

3. 三个途径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专门设置的央行:美联储。

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 界定:不能把中央银行看作一般的政府机构,但是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是应该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 表现: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3. 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德。

独立性稍弱的模式:名义隶属于政府,实则独立性较大,如英日。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接受政府指令,如意大利。

知识点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1. 发行的银行2. 政府的银行3. 银行的银行4. 管理金融的银行1. 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

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求基本一致。

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

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等,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 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

主要是预算收入的缴纳、划拨和留用,预算支出的拨付。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国债发行等。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

(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

(6)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3. 银行的银行(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相互调剂准备金、增强清偿能力;机构稳定;为非现金结算创造条件。

中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金融监管概述

中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金融监管概述

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金融监管概述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掌握)
金融监管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金融监管是一种外部力量,并不能确保金融机构不发生金融风险和损失。

[2007多选]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一些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这些标准主要涉及金融机构的(CDE )。

A.收益标准
B.公司治理
C.市场准入
D.风险监管
E.市场退出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掌握)
1、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2、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3、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目标从属于国家金融与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P270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掌握)
1、金融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1)国家必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定地位和职责
(2)金融监管机构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实施金融监管
(3)金融机构应合法经营,依法接受监管当局的监督,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5、适度竞争有原则
6、统一性原则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大纲不作要求)。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复习全书【要点精讲+历年真题详解】(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圣才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复习全书【要点精讲+历年真题详解】(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圣才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框架】【考试大纲】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性质、职能和业务,分析货币政策体系,理解金融监管的性质、目标、基本原则和金融监管理论,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分析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

【要点详解】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1.中央银行的产生(1)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前提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②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

(2)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必要性①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②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③管理金融业(如票据清算和银行最后贷款人)的需要;④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3)中央银行的发展①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②英格兰银行虽然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是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4)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的途径①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如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普鲁士银行;②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展中国家和新独立国家的中央银行;③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如前苏联、东欧各国及中国的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定义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不能视中央银行为国家的一般政府机构,但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应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内容①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②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③独立监管、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3)制定货币政策应遵循的原则①中央银行应以一国宏观经济目标为出发点制定货币政策,从事相应的政策工具操作;②中央银行应按照金融运行规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规避政府短期行为的干扰。

(4)模式①独立性较大的模式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可以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不得直接对它发布命令、指示,不得干涉货币政策。

美国和德国都属于这一模式。

2013年经济师《中级金融实务》精讲笔记-第九章

2013年经济师《中级金融实务》精讲笔记-第九章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本章主要介绍的是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

从最近几年的考试来看,本章所出题目每年都涉及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三种题型,并且所占分值每年都在17、18分,由此可见,本章绝对是重点章节。

建议考生一定要把握好本章知识。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中央银行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二是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

2.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这样四个方面的需要:设立最早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1656)。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它虽然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是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3.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是经由这样三个途径:(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英法德);(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美);(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前苏联、东欧、中国)。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相对独立性1.相对独立性:不是国家一般政府机构、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应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第二,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第三,独立监管、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保持应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中央银行应以一国宏观经济目标为出发点制定货币政策,从事业务操作;二是中央银行应按照金融运行规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规避政府短期行为的干扰。

4.目前国际上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模式主要有:第一,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

如美国、德国。

第二,独立性稍次的模式。

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而实际上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

如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

第三,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指令。

如意大利。

【例题?单选题】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强的模式是()。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金融监管理论资料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金融监管理论资料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金融监管理论资料(一)金融监管的概念1、金融监管的定义:金融监管或称金融监督管理,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2、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的监管开始的,这和银行的三大特性有关。

(1)银行提供期限转换功能;即银行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为储蓄者提供短期资产和流动性,把储蓄集合起来,再根据投资者的需要提供期限相对较长的负债和资金。

(2)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票据的清算者,降低了交易的费用。

(3)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

【例题6:课后题第11题】金融监管首先是从银行监管开始的,这和银行的一些特性有关,包括( )A银行提供资金中介功能B 银行提供期限转换功能C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重要作用D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E银行具有流动性创造功能3、金融监管的意义(二)、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1.公共利益论(1)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且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

(2)观点: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

2.保护债权论观点: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金融监管。

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形式。

3.金融风险控制论这一理论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系统内增加有风险的活动,导致系统的内在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经营、借短放长和部分准备金制度。

4.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监管更强调安全与效率并重,同时对跨国金融活动的风险防范和国际监管协调更加重视。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新版-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新版-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练习题-新版-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单选题]1.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中介指标是()。

A.再贴现率B.超额存款准备金C.基础货币D.货币供应(江南博哥)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中介指标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单选题]3.窗口指导属于()。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直接信用指导的货币政策工具D.间接信用指导的货币政策工具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间接信用指导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道义劝告;②窗口指导。

[单选题]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而不在中央银行的工具是()A.存款准备金政策B.再贴现C.公开市场业务D.道义劝告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再贴现的主要缺点。

再贴现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而不在中央银行。

[单选题]6.关于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中第一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控主体为中央银行B.中介指标为货币供应量等C.变换中介为商业银行D.调控受体为企业与居民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宏观调控框架与要素。

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第一阶段,调控主体为中央银行。

[单选题]7.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缺点是()。

A.作用猛烈,缺乏弹性B.政策效果很大程度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C.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而不在中央银行D.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再贴现的主要缺点。

再贴现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而不在中央银行。

[单选题]8.下列变量中,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A.超额准备金B.货币供应量C.法定存款准备金D.国际收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

[单选题]9.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通过调节货币和信贷的供给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的是()。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中央银行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中央银行

中级经济师2021经济根底常考知识点中央银行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 考生需要提高备考复习的效率, 下面由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1经济根底常考知识点: 中央银行”, 持续关注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央银行概念: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 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主要职能: 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二是维护金融稳定;三是提供金融效劳。

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 并以其为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4)国家对社会经济开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1.职责: 利用根底货币、利率等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
2.活动特征:
(1)不以营利为目的。

(2)不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 具有相对独立性。

1.货币发行业务: 法定货币发行机构。

2.对银行的业务: 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中央银行主要的中间业务)。

3.对政府的业务:
(1)代理国库;(2)代理发行国家债券;
(3)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藏;
(5)制定并监视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中级经济师2021经济根底考试知识点: 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中级经济师2021经济根底常考知识点: 经济波动中级经济师2021经济根底常考知识点: 本钱和利润。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督-第三节:金融监管概述与第四节: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督-第三节:金融监管概述与第四节: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

第三节金融监管概述【本节考点】【考点】金融监管的含义和目标【考点】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考点】金融监管的理论【考点】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阶段及各自特征【本节内容精讲】第四节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本节考点】【考点】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考点】证券业监管的主要内容【考点】保险业监管的主要内容提供精准面授精华视频+精准押题:一建、二建、咨询、监理、造价、招标、环评、经济师、安全、房估、消防、物业、职称英语等【本节内容精讲】【考点】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流动性监管指标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25%2.流动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与总负债之比)≥60%3.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10%4.流动性覆盖率≥100%:5.存贷比≤75%:【例题:单选】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即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不应低于()。

A.25%B.35%C.50%D.60%【答案】A(4)收益合理性收益合理性的监管内容收入的来源和结构、支出的去向和结构、收益的真实状况收益合理性的监管指标1.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35%2.资产利润率(净利润与资产平均余额之比)≥0.6%3.资本利润率(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之比)≥11%【例题:单选】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即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

A.15%B.25%C.35%【考点】证券业监管的主要内容【例题:案例分析】资产安全性监管是监管机构对银行机构监管的重要内容,监管重点是银行机构风险的分布、资产集中程度和关系人贷款。

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依据是《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我国某商业银行2011年年末的相关数据如下:单位:亿元1.该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 )。

A.1%B.1.8%C.4.1%D.5%【答案】C【解析】不良信用资产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之和为45,信用资产总额为1100,则不良资产率为45/1100=4.1%2.监管机构规定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 )。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两个基本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集中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管理金融业、国家干预。

2.历程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被公认为近代央行的鼻祖。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央行的演变过程。

3.三个途径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专门设置的央行:美联储。

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界定:不能把中央银行看作一般的政府机构,但是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是应该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表现: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3.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德。

独立性稍弱的模式:名义隶属于政府,实则独立性较大,如英日。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接受政府指令,如意大利。

【知识点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1.发行的银行2.政府的银行3.银行的银行4.管理金融的银行1.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

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求基本一致。

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

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等,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

主要是预算收入的缴纳、划拨和留用,预算支出的拨付。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国债发行等。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

(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

(6)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3.银行的银行(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相互调剂准备金、增强清偿能力;机构稳定;为非现金结算创造条件。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讲义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讲义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知识点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市场构成要素:金融市场的主体、客户、中介、价格.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

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

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途径:买卖、承兑、贴现、再贴现),收益性,风险性。

4。

金融市场的类型:按照市场中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按照交易中介作用的不同,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按照金融工具的交易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场所,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类.按照金融工具的本原和从属关系不同,分为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

广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市场活动的、定价的、分配的有效性.6。

狭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弱式(历史信息)、半强式(历史和公开信息)、强式市场(历史、公开、内幕)第二节货币市场及其工具1。

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票据、短期政府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2.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等特点,具有“准货币”特性.3。

同业拆借市场特点:(1)期限短(2)参与者广泛(3)交易对象的央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4)信用拆借4。

同业拆借市场功能:(1)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利率是核心)5.回购协议市场:证券的卖方以一定数量的证券为抵押进行短期借款,条件是在规定期限内再购回证券,且购回价格高于卖出价格,两者的差额即为借款的利息。

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中央银行

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中央银行

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要点:中央银行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的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为商业银行等变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机构。

中央银行制度包括:组织形式、资本组成、组织结构和职能构成等方面。

(一)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即一个国家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执行央行职能的制度。

一般为总分行制。

一元式央行制度特点:组织完善、机构健全、权力集中、职能齐全。

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又称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是一国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分别行使金融调控和管理职能,不同等级的中央银行共同组成一个复合式统一的中央银行体系。

二元式央行制度的特点:权力与职能相对分散、分支机构较少。

美国、德国采用。

3、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即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欧元区的欧洲中央银行是典型的跨国的中央银行。

4、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设置真正专业化、具备完全职能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若干类似央行的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准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权力分散、职能分解。

主要国家有香港、新加坡等。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制度中央银行的资本金一般由实收资本、留存利润、财政拨款等构成。

1、全部资本由国家所有的资本构成国有化的性质。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资本结构是国有形式: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中国、瑞典、俄罗斯、印度等。

2、国家和民间混合所有的资本结构一般国有资占50%以上,有的国家各占50%.国家拥有中央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权,私人没有;私人只有分红的权利。

采用的国家有: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比利时、卡塔尔。

3、全部资本非国家所有的资本结构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少数国家是这种资本结构。

4、无资本金的资本结构韩国中央银行是目前唯一的没有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计算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计算公式汇总

【全新整理附教材说明和例题便于理解记忆】经济师中级金融计算公式汇总第一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单利本息和公式:FV n=P(1+rn)现值与终值计算(一)系列现金流现值复利本息和(求终值、现值)公式:FV n=P(1+r/m)nm利率决定理论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均值。

流动性溢价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均值+流动性溢价收益率五、持有期收益率3、名义收益率r=C/F F:面值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本期收益率r=C/P P:本期市场价格一年期持有期收益率:r=(买卖差价+利息)/买入价格金融资产定价投资组合收益率(贝塔系数)是各组合证券预期收益率(贝塔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5%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6%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8%第五章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收益市净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净值增长率=(期末份额净值-期初份额净值+每份期间分红)/期初份额净值×100%;β=(基金净值增长率/股票指数增长率)×100%持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投资市值/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100%久期=债券贴现现金流的加权平均到期时间利率变动对债券基金净值的影响=久期×利率变化第七章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金融期货套期保值比率股指期货合约数=β值×(股票组合价值/单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利率期货合约数=[需进行套期保值资产的价格×需进行套期保值资产的久期]/[利率期货的价格×期货合约标的债券的久期]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基础货币B=C+Rr+Rt+ReM0=流通中现金M1=M0+单位活期存款(狭义货币供应量)M2=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3=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派生存款△D=△B×1/(r+e+c)货币供给量Ms等于基础货币(MB)与货币乘数(m)之积货币乘数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一、风险迁徙类指标: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0.5%;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1.5%;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3%;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两个基本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集中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管理金融业、国家干预。

2.历程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被公认为近代央行的鼻祖。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央行的演变过程。

3.三个途径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专门设置的央行:美联储。

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界定:不能把中央银行看作一般的政府机构,但是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是应该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表现: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3.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德。

独立性稍弱的模式:名义隶属于政府,实则独立性较大,如英日。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接受政府指令,如意大利。

【知识点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1.发行的银行2.政府的银行3.银行的银行4.管理金融的银行1.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

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求基本一致。

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

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等,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

主要是预算收入的缴纳、划拨和留用,预算支出的拨付。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国债发行等。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

(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

(6)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3.银行的银行(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相互调剂准备金、增强清偿能力;机构稳定;为非现金结算创造条件。

存款人:保障资金安全。

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控制全社会货币供给量;强化中央银行资金实力。

(2)充当最后贷款人:票据再贴现、票据再抵押(3)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4)组织外汇头寸抛补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外汇头寸管理、稳定市场汇率。

4.管理金融的银行(1)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在稳定前提下谋求经济增长。

(2)颁布金融法律法规。

(3)管理境内金融市场。

【知识点3】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二)中央银行的业务(重点考点)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基础(1)货币发行,(2)代理国库,(3)集中存款准备金。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贷款(贷款对象是商业银行和政府),(2)再贴现,(3)证券买卖:直接买卖、回购协议,(4)管理国际储备,(5)其他资产业务。

3.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以清算业务为主)(1)集中办理票据交换,(2)结清交换差额,(3)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央银行业务的描述中,不属于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贷款渠道发行人民币B.中国人民银行吸收存款准备金C.中国人民银行接受政府委托管理国库D.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全国商业银行进行资金清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货币发行、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

第二节货币政策体系【知识点1】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一)金融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经济变量,以促进总供求的基本均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的行为与过程。

宏观调控的特点:针对经济的短期运行。

不是运用行政权力,而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与市场经济并不对立。

2.金融宏观调控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过程。

主要包括主体、对象、目标、手段、机制、效应。

3.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两个前提:商业银行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实行二级银行体制。

4.类型:计划调控、行政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调控和行政调控。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调控和法律调控。

(二)货币政策及其特征(重点考点)1.货币政策含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1)宏观经济政策:涉及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总量问题,而不是个量问题。

(2)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影响总供给,进而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3)间接调控政策(4)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目标是长期性的,货币政策调节措施具有短期性、实效性特点。

3.货币政策类型:(1)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增加投资,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主要举措: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证券、道义劝告等。

(2)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减少货币供给,从而抑制投资,压缩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3)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后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趋势。

是一种指导方针和理念,不是针对货币政策操作层面。

(三)金融宏观调控机制1.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1)调控主体(央行)(2)调控工具(三大货币政策工具)(3)操作目标(短期利率和基础货币,短期利率主要使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4)中介指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间接控制二阶变量)(5)调控客体(企业、居民)(6)调控目标(总供求对比及相关四大货币政策目标)(7)反馈信号(市场利率与市场价格)2.金融宏观调控的两个领域和三个阶段(1)两个领域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以中介指标为界)从调控主体到中介指标:金融领域从中介指标到调控目标:实体经济领域(2)三个阶段:以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为界分为三个阶段(四)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1.界定: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率为目标并对外公布该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

2.决策依据:定期对通货膨胀预测。

3.政策核心:以确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或目标区间。

4.实施条件:(1)必须将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2)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较强的责任性和高度的透明度。

(4)能够对通货膨胀目标或目标区间进行合理确定,并对通货膨胀率进行精确预测。

(5)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的浮动制。

5.实施特点(1)长期价格稳定是首要的政策目标。

(2)中央银行短期内拥有采取灵活政策的权力。

(3)决策者保持实质性的开放和透明。

【知识点2】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波动,进而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

物价上涨率在4%以下,比较合理。

(2)充分就业凡是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情况下找到适当的工作,通常以失业率衡量。

失业率=社会失业人数/愿意就业的劳动力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劳动力100%就业。

充分就业把摩擦性失业与自愿失业排除在外。

摩擦性失业: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或季节原因造成的失业;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与充分就业相对应的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

一般认为,5%以下的失业率即为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GNP保持较高的增速,不要停滞,更不能出现负增长。

货币政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一致的观点:央行货币政策只能以其所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创造和维持适宜经济增长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中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静态平衡:一年内动态平衡:一定时期(3、5年)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矛盾性(1)四大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只有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大致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也并不是完全一致。

(2)其余目标互相之间都存在矛盾。

(3)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失业率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例题·单选题】在经济学中,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劳动力100%就业,通常将()排除在外。

A.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B.摩擦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C.周期性失业和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充分就业。

在经济学中,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劳动力100%就业,通常将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排除在外。

(二)货币政策工具(常考的重要考点)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中央银行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改变货币乘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

(1)主要内容:规定计提基础:需要交纳准备金的存款种类和数额。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例,大小。

规定准备金构成:只能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规定提取时间。

(2)作用于经济的途径:存款准备金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宣示效果。

(3)优缺点分析优点:中央银行的完全自主权(最容易实施);作用迅速;对松紧信用公平,同时影响所有的金融机构。

缺点:作用猛烈、缺乏弹性;政策效果受超额准备金影响。

2.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工具商业银行以未到期、合格的客户贴现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

(1)内容: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资金成本;规定再贴现资格,对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区别对待。

(2)作用于经济途径:借款成本效果;宣示效果;结构调节效果。

(3)前提条件:票据融资业务发达;商业银行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

(4)优缺点分析优点: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作用;调整机动灵活,兼顾总量和结构;以票据融资,风险小。

缺点:再贴现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

3.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或中央银行票据等有价证券;西方发达国家运用最多的工具。

(1)作用于经济途径:①通过影响利率影响经济若买进,形成多头,证券价格上扬,货币供给扩大,利率下降。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来影响经济(2)运用条件:①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都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②金融市场发达;③信用制度健全。

(3)优缺点分析优点:①主动权在中央银行;②富有弹性(微调、大调);③买卖交叉进行,利于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④稳定证券市场。

缺点:时滞较长;干扰因素多,效果不确定。

【例题·单选题】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之一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