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直线与平面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直线与平面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A.1
B.2
C.3 D.4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AD=4,AB=2,F是线段BC 的中点,PA⊥平面ABCD,求证PF⊥FD.
P
提示:连接AF.
A
D
B
FC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回顾
1.面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 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 角是直二面角,就说 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怎样证线线垂直:
1.利用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半圆上 的圆周角是直角、勾股定理的逆定 理……
2.利用平移:a⊥b,b∥c,则 a⊥c
3.利用线面垂直定义:a⊥α,b α,则 a⊥b
4.利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以后学)

n
a

a n
a
同理b

bl aα
β
n γm
b // a
a b



b //
b
l

b // l b


lb


线面平行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思考:还可以怎样作辅助线?
2、已知a、b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P
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
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若a⊥α,a⊥β,则α∥β;
A
若α⊥γ,β⊥γ,则α∥β;
O
若α∥β,aα,bβ,则a∥b; B
若α∥β,α∩γ=a,β∩γ=b,则
a∥b。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D)
D C
A. B. C. D.
面 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α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是三维空间中研究点、线、面等几何对象的数学分支。

通过坐标系和向量等数学工具,可以描述和分析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位置关系和运动方式。

本文将介绍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坐标系、向量运算和几何性质,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一、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在空间解析几何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点、直线、平面和空间的基本概念。

1. 点:点是空间中最基本的几何对象,用坐标表示。

在三维空间中,一个点可以由三个坐标确定,分别表示其在x轴、y轴和z轴上的位置。

2. 直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在空间中没有宽度和厚度。

直线可以由一个点和一个方向向量确定,或者由两个不重合的点确定。

3. 平面:平面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在空间中有宽度但没有厚度。

平面可以由一个点和两个不共线的方向向量确定,或者由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

4. 空间:空间是由所有的点组成的,是点的集合。

在空间中,我们可以研究点、直线、平面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空间解析几何的坐标系为了方便描述和计算,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常常使用坐标系来表示点、向量和几何对象。

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柱面坐标系。

1. 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构成,分别是x轴、y轴和z轴。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为(x, y, z),它们分别表示点在x轴、y轴和z轴上的投影长度。

2. 柱面坐标系:柱面坐标系由极径、极角和高度构成。

极径表示点到z轴的距离,极角表示点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正半轴之间的夹角,高度表示点在z轴上的投影长度。

三、空间解析几何的向量运算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向量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向量可以表示位移、速度、力等物理量,也可以用来表示线段、直线、平面等几何对象。

1. 向量的表示: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向量通常用有序数组表示,如a = (a₁, a₂, a₃)。

其中,a₁、a₂和a₃分别表示向量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分量。

2. 向量的运算:空间解析几何中的向量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乘和点乘等。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三、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上 公理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 注 : ①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 ②符号表示:若A∈l, B∈l,A∈α, B∈α, 则 l ⊂ α . 符号表示 若 ∈ ∈ ∈ ∈ 是借用集合的符号,点 不在直线 不在直线l上 直线 直线l不 ③∈, ⊂ 是借用集合的符号 点A不在直线 上,直线 不 内记作什么? 在平面α内记作什么 A∉l l⊄α ∉ ⊄ 作用: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④作用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α
A B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 公理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共点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只要它们有公共点 只要它们有公共点,它们就是相 注: ①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 只要它们有公共点 它们就是相 交的位置关系,交集是一条直线 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α 交集是一条直线.(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交的位置关系 交集是一条直线 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符号表示:若 ∈ ②符号表示 若P∈α, P∈ β ,则 α ∩ β =l且P∈l . ∈ 且 ∈ A 作用: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③作用 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依据。 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依据。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注: ①过一点、两点或一直线上的三点都可以有无数个平面, 过一点、两点或一直线上的三点都可以有无数个平面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不一定有平面.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不一定有平面 ②“有 是说明图形存在,即存在性 只有一个” 即存在性;“ ②“有”是说明图形存在 即存在性 “只有一个”说明图 形唯一,即唯一性 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即唯一性;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形唯一 即唯一性 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符合某一条件的图形既然存在且只有一个,说明图形 ③符合某一条件的图形既然存在且只有一个 说明图形 是确定的,因此 有且只有一个” 因此“ 确定”是同义词; 是确定的 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和“确定”是同义词 过不共线三点A、 、 的平面又可记为 平面ABC”; 的平面又可记为“ ④过不共线三点 、B、C的平面又可记为“平面 ” 作用:确定平面的依据 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确定平面的依据.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⑤作用 确定平面的依据 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与相交性质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与相交性质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与相交性质直线与平面是几何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性质对于解决几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性质进行探讨。

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 直线在平面内部:当一条直线完全位于一个平面之内时,我们称这条直线在平面内部。

直线的每一个点都在平面上。

2. 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表示直线上的至少一个点与平面的任意一点重合。

3.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常数。

4. 直线在平面上:当直线上的点都在平面上时,我们称这条直线在平面上。

二、直线与平面的相交性质1.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如果直线与平面相交于一点,则该点称为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2. 直线与平面的交线:当直线与平面相交于一点时,该点也可以看作是直线与平面的交线。

交线是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3. 直线与平面的相交情况:直线与平面的相交情况可分为三种情况:a) 直线与平面的相交于一点,即直线与平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b) 直线与平面平行,即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c) 直线与平面扩展成其他形状,即直线与平面有无数个交点,如直线与平面相交成一条直线。

三、直线与平面相交性质的应用1. 证明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充要条件是直线上的任意一条垂线都在平面上。

证明:设直线L与平面P相交于一点A,过点A做直线与平面P 垂直的垂线AB,若垂线AB不在平面P上,则可得到矛盾。

2. 证明定理:一个直线与一个平面至多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这个直线与这个平面都与同一个过该点的平行线平行。

证明:设直线L与平面P至多只有一个公共点,过该公共点A做平面P的垂线AB,若平行线CD与直线L相交于一点E,若点E不在平面P上,则可得到矛盾。

结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与相交性质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直线在平面内部、直线与平面相交以及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的相交性质涉及交点、交线以及相交情况。

直线与平面的概念

直线与平面的概念

直线与平面的概念直线和平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直线和平面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以便读者对它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直线的概念直线是一种没有宽度和厚度的几何对象,它由无限个点组成。

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唯一的直线段,而直线段可以延伸无限远。

直线也可以用方程来表示,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般方程形式为Ax + By + C = 0,其中A、B和C是实数且A和B不同时为零。

直线具有以下性质:1. 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唯一的直线段;2. 直线上的任意三点是共线的;3. 直线是无界的,可以延伸无限远;4. 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无限小的。

直线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数学中的解析几何中,直线是研究最为基础和基本的对象之一。

此外,在物理学中,直线也常用来描述粒子在空间中的运动路径。

二、平面的概念平面是一个二维几何对象,它是由无限多个点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而成的。

平面可以看作是一个无限大的表面,它没有厚度和体积。

平面可以用方程来表示,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般方程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和D是实数且A、B和C不同时为零。

平面具有以下性质:1. 平面上的任意三点不共线;2. 平面上的任意两点之间可以确定一条直线;3. 平面是无限大的,在任何方向上都可以延伸;4. 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到平面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平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来描述许多几何形状,如圆、正方形等。

在物理学中,平面通常用来描述二维物体的运动,例如在力学中的刚体运动。

总结直线和平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直线是没有宽度和厚度的几何对象,它由无限个点组成,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平面是一个二维几何对象,由无限多个点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而成,同样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直线和平面具有各自的性质,它们在几何学和其他学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在空间几何学中,直线和平面是两种基本的几何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几何性质。

一、直线在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直线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的情况、直线在平面上的情况和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情况。

1. 直线在平面内的情况当直线和平面没有交点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部。

在这种情况下,直线与平面是平行的。

平行的定义是:两条直线在平面内不存在交点,并且它们的方向向量也是平行的。

例如,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直线方程为y = mx + c,而平面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m、c、a、b、c、d为常数。

当平面的法向量[a, b, c]与直线的方向向量[1, m, 0]平行时,我们可以确定直线在平面内。

2. 直线在平面上的情况当直线与平面有交点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上。

直线在平面上可以有不同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相切、直线在平面内部和直线穿过平面。

- 直线与平面相切:在这种情况下,直线与平面只有一个交点,并且这个交点同时属于直线和平面。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组来确定交点的坐标。

- 直线在平面内部:当直线与平面有无数个交点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部。

在这种情况下,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重合。

- 直线穿过平面:当直线与平面有无穷多个交点时,我们说直线穿过平面。

在这种情况下,直线与平面重合。

3. 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情况当直线与平面相交时,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相交点的情况。

直线可以与平面相交于一个点、一条直线或平面本身。

- 直线与平面相交于一个点:在空间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相交于一个点是最常见的情况。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组来确定交点的坐标。

- 直线与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在这种情况下,直线与平面共面并且有无数个公共点。

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求解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组来确定。

- 直线与平面相交于平面本身:直线与平面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即它们有一条公共直线。

空间几何中的直线和平面的性质

空间几何中的直线和平面的性质

空间几何中的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在空间几何中,直线和平面是两个基本的几何概念。

它们在数学研究和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包括定义、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直线的性质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之一,可以由无限多个点组成,并且通过任意两点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1. 直线的长度:由于直线是无限延伸的,因此直线没有长度。

直线只有方向,用箭头表示。

2. 直线的笔直性:直线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位于直线上,直线没有弯曲和交叉。

3. 直线的平衡性:直线的两侧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可以在任意一点作垂直于直线的线段,该线段在两侧长度相等。

4. 直线的延伸性:直线可以无限延伸,既可以向前延伸,也可以向后延伸。

5. 直线的平行性:直线可以与自身平行,也可以与其他直线平行。

当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时,它们是平行的。

二、平面的性质平面是一个二维的几何概念,由无限多个点组成,并且任意三点不共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平面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1. 平面的无限延伸性:平面可以无限延伸,既可以在平面上平移,也可以在平面上旋转。

2. 平面的平直性:平面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位于平面上,平面没有弯曲和折叠。

3. 平面的两面性:平面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半平面,一侧为正面,另一侧为背面。

4. 平面的无限大性:平面没有大小之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但保持平面特性不变。

5. 平面的垂直性:平面可以与自身垂直,也可以与其他平面垂直。

当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时,它们是垂直的。

三、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和平面在空间几何中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一条直线可以与一个平面相交于一个点,也可以与一个平面相交于多个点。

交点的位置取决于直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

2.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一条直线可以与平面平行,也可以与平面不平行。

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它们没有交点。

3. 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一条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是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上的线段。

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

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

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点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关系。

其中,直线与平面可以有平行关系或垂直关系。

本文将介绍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方法,并讨论它们的性质。

一、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概念回顾在论述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些基本概念。

1. 直线直线是由无限多个点按一定方向排列而成的,没有始点和终点。

直线可由一个点和一个方向确定。

在数学中,直线通常用两个点A和B表示,记作AB。

2. 平面平面是二维几何体,具有无限多个点,且任意两点之间可以连成一条直线。

平面由三个非共线的点决定。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P、Q、R等表示平面上的点。

二、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判定1. 平行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那么它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同样地,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垂直,那么它也与这个平面垂直。

2. 平行直线的判定方法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有多种判定方法。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1) 借助平面间的平行关系进行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平行。

(2) 借助直线的倾斜角进行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倾斜角相等或互补。

三、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判定1. 垂直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垂直,那么它与这个平面垂直。

2. 垂直直线的判定方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有多种。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1) 借助直线和平面的夹角进行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充要条件是,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成对应的垂直角。

(2) 借助直线的方向向量进行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充要条件是,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四、直线平面平行、垂直关系的性质1. 性质1:平行或垂直关系具有传递性若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平行,那么直线a与直线c也平行。

同样的,若直线m与直线n垂直,直线n与直线p垂直,那么直线m与直线p也垂直。

高一数学讲义 第八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

高一数学讲义 第八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

高一数学讲义 第八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8.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几何里的平面与直线一样,是无限延伸的,我们不能把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在纸上表现出来,通常用平面的一部分表示平面.例如,我们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图8-1).但我们要把它想象成无限延展的.通常我们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来表示平面,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DCBAβα图81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l 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上(即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存在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所有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公理3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即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在上述公理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推论: 推论1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证明:如图8-2,在直线l 上任取两个点A B 、,则A B C 、、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由公理3可知,经过此三点的平面有且仅有1个,设为平面α,则A B ∈、平面α,又A B 、在直线l 上,由公理1可知直线l 在平面α上.即经过直线l 和直线外一点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图82推论2 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 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例1.如图8-3,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棱1AA 、1CC 的中点.试画出过点1D E F 、、三点的截面.B 1C 1D 1A 1EHF GDCB A 图83解:连1D F 并延长1D F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H ,联结1D E 并延长与DA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联结GH 与AB BC 、两条棱交于点B ,联结BE BF 、,则1BED F 就是过点1D E F 、、三点的截面.例2.如图8-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CC 和1AA 上的中点,画出平面1BED 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PF C E A DB A 1B 1D 1C 1图84解:在平面11AA D D 内,延长1D F ,1D F 与DA 不平行,因此1D F 与DA 必相交于一点,设为P ,则1P FD P DA ∈∈,. 又1FD ⊂平面1BED F ,AD ⊂平面ABCD 内,P ∴∈平面1BED F P ∈,平面ABCD .又B 为平面ABCD 与平面1BED F 的公共点,∴联结PB PB ,即为平面1BFD 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例3.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条线段首尾相接,且联结点不在同一平面内,所组成的空间图形叫空间四边形).各边AB AD CB CD 、、、上的点,且直线EF 和HG 交于点P ,如图8-5,求证:点B D P 、、在同一条直线上.G DPF ECBA图85证明:如图直线EF 直线HG P =.P ∴∈直线EF .而EF ⊂平面ABD , P ∴∈平面ABD .同理,P ∈平面CBD ,即点P 是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公共点.显然,点B D 、也是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公共点,由公理2知,点B D P 、、都在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交线上,即点B D P 、、在同一条直线上. 基础练习1.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语句(1)点A 在平面α内,但在平面β外;(2)直线a 经过平面α外一点M ;(3)直线a 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即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a . 2.已知a b c 、、空间三条直线,且a b ∥与a b 、都相交,求证直线a b c 、、在同一个平面上. 3.怎样用两根细绳检查一张桌子的四条腿的下端是否在一个平面内?4.如图8-6所示,ABC △与111A B C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三直线1AA 、1BB 、1CC 两两相交,证明:三直线111AA BB CC 、、交于一点.PC 1B 1A 1C BA图865.已知ABC △在平面α外,它的三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平面α于P Q R ,,三点,证明P Q 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6.画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 8.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即平行线的传递性). 例1.如图8-7所示,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AE AH CF CGAB AD CB CDλμ====,,求证:F GH EDCBA图87(1)当λμ=时,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当λμ≠时,四边形EFGH 是梯形. 证明:联结BD , 在ABD △中,AE AHAB ADλ==,EH BD ∴,∥且EH BD λ=. 在CBD △中,CF CGCB CDμ==,FG BD ∴,∥且FG BD μ=. EH FG ∴∥,∴顶点E F G H ,,,在由EH 和FG 确定的平面内. (1)当λμ=时,EH FG =,故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2)当λμ≠时,EH FG ≠,故四边形EFGH 是梯形.等角定理 如果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证明:当两组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即为初中几何中的等角定理. 当它们不在同一平面时,如图8-8所示.a 1O 1B 1A 1BA Oba 图88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直线11a b 、相交于点1O ,且11a a b b ,∥∥,在直线a b 、上分别任取点A B 、(异于点O ),在直线11a b 、上分别任取点11A B 、(异于点1O ),使得11OA O A =,11OB O B =,111AOB AO B ∠∠,分别是a b 、,与11a b 、所成的角. 1111OA O A OA O A =,∥ ∴四边形11OO A A 为平行四边形. 1111OO AA OO AA ∴=,∥.同理1111OO BB OO BB =,∥.1111BB AA BB AA ∴=,∥.四边形11BB A A 为平行四边形. 11AB A B ∴=,因此111AOB AO B △△≌. 111AOB AO B ∴∠=∠.在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交点个数来判断:当两条直线仅有1个交点时.它们是相交的;当没有交点时它们是平行的.但在空间中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却未必是平行的,如图8-9直线a 在平面α上,直线b 与平面α交于点P ,且P 不在直线b 上,那么直线a 与直线b 即不平行也不相交.此时直线a 与直线b 不能在同一平面内,我们称直线a 、b 是异面直线.baP图89在空间任取一点Q 过Q 分别作a b 、的平行线11a b 、,我们把11a 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称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当所成的角为90︒时称异面直线a b 、相互垂直.此外,我们把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例2.如图8-1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判断下列直线之间的位置父系,并求出它们所成角的大小.A 2D 2B 2C 2D 1C 1B 1A 1D CBA图810(1)AC 与1BC ;(2)1B D 与1BC . 解:(1)AC 与1BC 是异面直线. 11AA CC ∥且11AA CC =,∴四边形11AA C C 为平行四边形,即11AC AC ∥.11AC B ∴∠为所求AC 与1BC 所成的角.易知11A C B △为等边三角形,即11π3AC B ∠=(2)1B C 与1BC 是异面直线如图8-10:在原正方体下方补一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11112222A B C D A B C D -中121B C BC ∥,12DB C ∴∠为所求1B D 与1BC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在12DB C △中,112212π2DB B C DC DB C ==∴∠=,,,. 例3.空间四边形ABCD中,2AB BD AD BC CD =====,32AC =,延长BC 到E ,使BC CE =,取BD 中点F ,求异面直线AF 与DE 的距离和他们所成的角.F ED BA图811解:(1)2AB AD BD === ∴三角形ABD 为等边三角形 F 为BD 中点,AF BD ∴⊥,即AF FD ⊥90BC CD CE BDE DF DE ===∴∠=︒∴⊥, DF 长即为异面直线AF DE ,的距离,又112DF BD ==,AF ∴与DE 的距离为1.(2)联结CF F C ,,分别是BD ,BF 的中点, FC ∴平行且等于12DE ,AFC ∴∠即为异面直线AF 与DE 所成的角. 在等边三角形ABD中,AF == 在直角三角形BDE中,12CF DE ==. 三角形AF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2AF FC AC AFC AF FC +-∠==⨯⨯.60AFC ∴∠=︒,即异面直线AF 与DF 成60︒角. 基础练习 1.从止方体的12条棱和12条面对角线中选出n 条,使得其中任意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都是异面直线,则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2.如图8-12,已知三棱锥S ABC -中,90ABC ∠=︒,侧棱SA ⊥底面ABC ,点A 在棱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是点E F 、,求证:EF SC ⊥.SGF E CBA 图8123.已知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直线a 上的两点A B 、的距离为6.直线b 上的两点C D 、的距离为8,AC BD 、的中点分别为M N 、且5MN =,见图8-13.求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图813bMNO aDCBA4.已知四面体S ABC -的所有棱长均为a .求: (1)异面直线SC 、AB 的公垂线段EF 及EF 的长; (2)异面直线EF 和SA 所成的角.5.如图8-1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90A BC DA AC DA AB ∠=︒=⊥⊥,,,若1DA =,且E 为DA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图814FE D CBA6.如图8-15,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 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求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I JH GFEDCB A 图8157.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3AB AA AD ===,,则异面直线1A D 与11B 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8.空间两条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α,过空间一定点O 与a b ,所成角都是θ的直线l 有多少条? 8.3空间直线与平面空间中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按照它们交点的个数分成以下三种情况:若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那么称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记作l α∥;若直线l 与平面α仅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直线l 与平面α是相交的;若直线l 与平面α有1个以上的公共点,由公理1可知直线l 在平面α上.我们将直线与平面平行和相交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例1.已知: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P 是平面ABCD 外一点,M 是PC 的中点,在DM 上任取一点G ,过G 和AP 作平面交平面BDM 于GH .求征:AP GH ∥. 证明:如图8-16.联结AC 交BD 于O ,联结MO ,G HPOMD CBA图816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AC 中点,又M 是PC 中点, AP OM ∴∥,又OM ⊂面BM DPA ∴∥平面BM D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又PA ⊂平面PAHG ,且面PAHG 平面BMD GH =, PA GH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例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G 、分别是BC 、11C D 的中点如图8-17.求证:EG ∥平面11BB D D .D C 1A 1C图817证明:取BD 的中点F ,联结FF 、1D F .E 为BC 的中点,EF ∴为BCD △的中位线,则EF DC ∥,且12EF CD =.G 为11C D 的中点,1D G CD ∴∥且112D G CD =,1EF D G ∴∥且1EF D G =, ∴四边形1EFD G 为平行四边形,∴1D F EG ∥,而1D F ⊂平面11BDD B ,EG ⊄平面11BDD B , ∴EG ∥平面11BDD B .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且与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称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记作l α⊥.直线l 称为平面α的垂线,l 与平向α的交点称为垂足.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 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a b 、都垂直,那么直线与平面垂直. 证明:设直线a b O =,直线c 为平面α上任意一条直线 (1)当直线l 与直线c 都经过点O 时在直线l 上点O 的两侧分别取点P Q 、使得OP OQ =,在平面α上作一条直线,使它与a b c 、、分别交于点A B C 、、联结PA PB PC QA QB QC 、、、、、(见图8-18). acb αO QB A P图818OA 垂直平分PQ ,PQ QA ∴=. 同理PB QB =. PA QA PB QB AB AB ===,,, PAB QAB PC QC ∴∴=,△△≌.PQ c ∴⊥,即l c ⊥.(2)若直线l 与直线c 不都经过点O ,则过O 引l 与直线c 的平行线1l 与直线1c ,由(1)可知11l c ⊥.由等角定理可知l c ⊥.综上所述,l α⊥.直线和平面垂直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过空间一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垂直,反之过一点P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α与直线l 垂直,垂足Q 称为点P 在平面α上的射影,线段PQ 的大小称为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α相交且不垂直,称直线l 与平面α斜交,直线l 为平面α的斜线,交点称为斜足.平面的斜线与其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称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最小角定理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 例3.已知: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平行.求证:直线l 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直线l 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引平面α的垂线AA ,′BB ′,垂足分别为A B ,′′(见图8-19).βαB'A'B A图819AA BB αα⊥⊥,′′ AA BB ∴∥′′设经过直线AA ′和BB ′的平面为A B ββα=,′′l l A B α∴∴,∥∥′′AA BB ∴′′是平行四边形 AA BB ∴=′′即直线l 上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例4.如图8-20,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F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GC 垂直于ABCD 所在的平面,且2GC =,求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OSGH F E DCBA图820证明:联结DB AC ,,设DB AC O = E F ,分别为AB AD ,中点DB EF ∴∥;又DB ⊄平面EFG , BD ∴∥平面EFG .∴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就是DB 到平面EFG 的距离. ∴即点O 到平面X O 的距离.设EF AC H =,在平面CHG 中,作OS GH ⊥ DB AC ⊥,又EF BD ∥ EF AC ∴⊥又GC ⊥面ABCD ,GC EF ∴⊥ EF ∴⊥面CHG EF OS ∴⊥,又OS GH ⊥ OS ∴⊥面EFG ∴OS 即为O 点到平面EFG 的距离,即为所求 直角三角形HSO 与直角三角形HGC 相似 SO HOGC GH∴=,又124GC HO AC GH =====,2SO ∴= ∴B 到平面EFG的距离为11. 例5.相交成60︒的两条直线AB AC ,和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30︒和45︒,求这两条斜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所成的角.解:如图8-21,作平面AO ⊥平面A ,垂足为O ,O CBA图821则30ABO ∠=︒,45ACO ∠=︒,设AO h =,则2AB h =,AC =,BO =,CO h =, 在三角形ABC 中,根据余弦定理有22222(2))cos606BC h h h =+-⨯⨯︒=-.同理,在三角形BOC 中,令BOC θ∠=,则有22222)cos 4cos BC h h h θθ=+-⨯⨯=-.222264cos h h θ∴-=-.cos θ∴=,θ∴=. 三垂线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如图8-22,直线PM 为平面α的斜线,M 为斜足,Q 为P 在平面α内的射影,a 为平面α内一条直线,且a MQ ⊥.求证:a PM ⊥.图822ab a PQM证明:过点M 作的a 平行线b ,则b MQ b PQ ⊥⊥, 即b ⊥平面PMQ ,MQ ⊆平面PMQ 所以b PM a b ⊥,∥,即a PM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证明:三垂线的逆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基础练习1.如果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于三条交线a b c 、、,讨论三条交线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棱AB 上一点,过点P 在空间作直线l ,使l 与平面ABCD 和平面11ABC D 均成30︒角,求这样的直线条数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P Q ,、分别是ABC △和BCD △的重心,求证:PQ ∥平面ACD .4.在棱长为a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求证:11B D CD ⊥; (2)求证:1B D ⊥平面1ACD ; (3)求点D 到平面1ACD 的距离.5.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求1B D 与平面11ABC D 所成角的大小.6.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则异面直线CD ′与BD 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7.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AE BD 、上各取一点P Q 、.且AP DQ =.求证:PQ ∥面BCE .8.如图8-23,已知AOB ∠在平面M 上,P 为平面外一点,满足POA ∠POB =∠θ=(θ为锐角),点P 在平面上的射影为Q .P OQFE AM 图823(1)求证点Q 在AOB ∠的平分线OT 上;(2)讨论POA ∠、POQ ∠、QOA ∠之间的关系.9.若直线l 与平面α成角π3,直线a 在平面α内,且和直线l 异面,则l 与a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10.如图8-24,AB 为平面α的斜线,B 为斜足,AH 垂直平面α于H 点,BC 为平面α内的直线,,,ABH HBC ABC θαβ∠=∠=∠=,求证:cos cos cos βαθ=⋅. αθβH D CB Aα图82411.如图8-25,平面α内有一半圆,直径AB ,过A 作SA ⊥平面α,在半圆上任取一点M .连SM 、SB ,且N 、H 分别是A 在SM 、SB 上的射影.N MBA HSα图825(1)求证:NH SB ⊥;(2)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线面垂直关系? (3)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 (4)这个图形中有多少对相互垂直的直线?12.如图8-2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F 为异面直线1A D 与AC 的公垂线,求证:1EF BD ∥.FE D CBAD 1C 1B 1A 1图82613.如图8-27所示,90BAC ∠=︒.在平面α内,PA 是α的斜线,60PAB PAC ∠=∠=︒.求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B αA CMO NP图8278.4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两个平面根据交点的个数可以分为:若两个平面没有交点则称两个平面互相平行;若两个平面有交点则称两个平面是相交的.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上的直线是异面或平行的.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推论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例1.平行四边形ABCD 和平行四边形AB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对角线AC ,BF 上的点,且AM ACFN FB=.求证:MN ∥平面BEC .证明:如图8-2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M 作MP BC ∥交BC 于P ,联结PN .FP MNEDCBA图828AM AP AC AB =,又AM AC FN BF =,即AM FNAC BF=. ,AP FN PN AF BE AB BF∴=∴∥∥. 又MP BC ∥,∴平面MPN ∥平面CBE . 又MN ⊂平面MPN , MN ∴∥平面BEC .例2.如图8-29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C α∈、,点B D β∈、,AB a =是α、β的公垂线,CD 是斜线.若AC BD b ==,CD c =,M 、N 分别是AB 和CD 的中点.图829(1)求证:MN β∥;(2)求MN 的长. 证明:(1)联结AD ,设P 是AD的中点,分别联结PM 、PN . M 是AB 的中点,PM BD ∴∥.又,PM ββ⊂∴∥. 同理N 是CD 的中点,PN AC ∴∥. AC α⊂,PN α∴∥.,,PN PM P αβ=∥PMN β∴∥. MN ⊂平面PMN ,MN β∴∥. (2)分别联结MC MD 、.1,,2AC BD b AM BM a ====又AB 是αβ、的公垂线,90CAM DBM ∴∠=∠=︒,Rt Rt ACM BDM ∴≌△△,CM DM ∴=,DMC ∴△是等腰三角形. 又N 是CD 的中点,MN CD ∴⊥.在Rt CMN △中,MN =一般地,当两个平面相交时,它们的交线l 将各平面分割为两个半平面,由两个半平面αβ、及其交线l 组成的空间图形叫做二面角(dihedral angle ),记作l αβ--.交线l 称之为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αβ、叫做二面角的面.如果αβ、上分别有点P Q 、,那么二面角l αβ--也可以记作P l Q --.为了刻画二面角的大小,我们在棱l 上任取一点O ,在面αβ、上分别作棱l 的垂线OM 、ON ,则[](0,π)MON θ∠=∈称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若π2α=,则称平面αβ⊥.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例3.如图8-30,在空间四边形SABC 中,SA ⊥平面ABC ,AB BC ⊥,DE 在平面SAC 内,DE 垂直平分SC ,且分别交AC ,SC 于D ,E ,又SA AB =,SB BC =,求以BD 为棱,以BDE 和BDC 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E DCBAS图830解:SB SC =,且E 为SC 的中点,BE SC ∴⊥. 又DE 垂直平分SC ,SC ∴⊥面,BDE SC BD ∴⊥. 又BD ⊥平面SAC ,,,BD DE BD DC ∴⊥⊥EDC ∴∠即为E BD C --的平面角.设SA a =,则,,AB a SB ==SA ⊥面ABC ,BC AB ⊥.,SB BC S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BC的斜边,又BC =,2,,cos ,30SC a AC SCA SCA ∴==∠=∴∠=︒. DE SC ⊥,∴在直角三角形EDC 中,60EDC ∠=︒,即为所求.例4.已知:如图8-31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D BD ==,沿BD 将其折成一个二面角A BD C --,若折后AB CD ⊥.63223DCBA图831(1)求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2)求折后点C C 到平面ABD 的距离.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D BD ==.222AB AD BD ∴=+ ,AD BD BC BD ∴⊥⊥. 作AH ⊥平面BDC ,联结DH (见图8-32).HEDCB A图832AD BD ⊥,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DH BD ⊥, ∴ADH ∠是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联结BH,AB DC ⊥,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 得BH DC ⊥,设垂足为E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2BD BC BE DC ⋅===,DE ∴ 三角形DHB 与三角形DBE 相似,DH DEDB BE∴=,即DE BD DH BE ⋅=在直角三角形ADH中,1cos 2DH ADH AD ∠===,π3ADH ∴∠=. 即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为π3. (2)由对称性,C 到平面ABD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ABD 的距离. AH ⊥平面BCD ,∴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即是线段AH 的长, 直角三角形ADH中,sin 3AH AD ADH =⋅∠==, ∴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3. 例5.如图8-33,已知A B 、在平面α上,点C 是平面外一点,且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为D ,且A B D、、三点不共线,二面角C AB D --的大小为θ,求证:cos DABCABS S θ=.αM DCBA图833证明:过点D 作DM 垂直AB ,垂足为M ,联结CM . 因为,CD AB αα⊥⊆,所以CD AB ⊥,又AB DM ⊥,因此AB ⊥平面CDM ,即AB CM ⊥. 所以CMD ∠为二面角--C AB D 的平面角. 在直角三角形CDM △中有cos cos ABDCBDS DM CMD CM S θ=∠==. 例6.如图8-34,已知两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 ′的长度为d .在直线,a b 上分别取点,E F ,设,A E m AF n ==′,求EF .A'βnb a m F G A图834解:设经过b 且与AA ′垂直的平面为α,经过a 和AA ′的平面为β,c αβ=;则c a ∥,因而b ,c 所成角为θ,且AA c ⊥′;又,AA b AA a ⊥∴⊥′′, 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βα⊥. 在平面β内作EG c ⊥,则EG AA =′. 并且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EG α⊥ 联结FG ,则EG FG ⊥.在直角三角形EFG 中,222EF EG FG =+AG m =,三角形AFG 中,2222cos FG m n mn θ=+-;又22ED d =,22222cos EF d m n mn θ∴=++-,因此EF =1.已知平面αβ∥,AB ,CD 为夹在,αβ间的异面线段,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求证:,EF EF αβ∥∥.2.如果αβ∥,AB 和AC 是夹在平面α与β之间的两条线段,AB AC ⊥,且2AB =,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求线段AC 长的取值范围.3.如图8-3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AB AA 、的中点.求平面1CEB 与平面11D FB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CB E AF D 1C 1B 1A 1图8354.如图8-36,点A 在锐二面角MN αβ--的棱MN 上,在面α内引射线AP ,使AP 与MN 所成的角PAM ∠为45︒,与面β所成的角大小为30︒,求二面角MN αβ--的大小.NM APβα图8365.正方形ABCD 边长为4,点E 是边CD 上的一点,将AED △沿AE 折起到1AED 的位置时,有平面1ACD ⊥平面ABCE ,并且11BD CD ⊥.(1)判断并证明E 点的具体位置; (2)求点D ′到平面ABCE 的距离.6.在正三角形ABC 中,E F P 、、分别是AB AC BC 、、边上的点,满足12AE EB CF FA CP PB ===∶∶∶∶,如图8-37.将AEF △沿EF 折起到1A EF △的位置,使二面角1A EF B --成直二面角,联结1A B 、1A P ,如图8-38.A BP FEC图837CEF P BA 图838(1)求证:1A E ⊥平面BEP ;(2)求直线1A E 与平面1A BP 所成角的大小;(3)求二面角1B A P F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7.如图8-39,将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以它的高AD 为折痕折成一个二面角C AD C --′.C'DCB A图839(1)指出这个二面角的面、棱、平面角; (2)若二面角C AD C --′是直二面角,求C C ′的长; (3)求AC ′与平面C CD ′所成的角; (4)若二面角C AD C --′的平面角为120︒,求二面角A C C 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8.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 和1B C 之间的距离.9.设由一点S 发出三条射线,,,,SA SB SC ASB BSC ASC αβθαβθ∠=∠=∠=、、、、均为锐角,且cos cos cos θβθ⋅=.求证:平面ASB ⊥平面BSC .10.如图8-40,矩形ABCD ,PD ⊥平面ABCD ,若2PB =,PB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为45︒,PB 与平面ABD 成30︒角,求:PF EDCBA图840(1)CD 的长;(2)求PB 与CD 所在的角;(3)求二面角C PB D --的余弦值. 11.如图8-41,线段PQ 分别交两个平行平面αβ、于A B 、两点,线段PD 分别交αβ、于C D 、两点,线段QF 分别交αβ、于F E 、两点,若9PA =,12AB =,12BQ =,ACF △的面积为72.求BDE △的面积.βαAB Q ED CPF图84112.如图8-42,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如图8-43所示,记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θ(0πθ<<).FEDCBA图842F EDCBA 图843(1)证明BF ∥平面ADE ;(2)若ACD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是否在直线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θ的余弦值.13.在矩形ABCD 中,已知1,AB BC a ==,PA ⊥平面ABCD ,且1PA =. (1)在BC 边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Q QD ⊥,说明理由;(2)若BC 边上有且仅有一个点Q ,使PQ QD ⊥,求AD 与平面PDQ 所成角的弦值;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平面PQ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大小.14.两个平行平面α和β将四面体ABCD 截成三部分.已知中间一部分的体积小于两端中任一部分的体积,点A 和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30和20.而点A 和C 到平面β的距离分别为20和16,两个截面中有一个是梯形,点D 到平面α的距离小于24.求平面α和β截四面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之比. 8.5空间向量及其坐标表示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同向且大小相等的两个向量是同一个向量或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是互为负向量,大小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作OA a OC AB b ===,,则O A B 、、三点共面,见图8-44.因此,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我们可以定义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a图844OB OA AB a b =+=+; CA OA OC a b =-=-;0000a a a λλλλλλ⎧>⎪⎪>⎨⎪<⎪⎩方向相同,大小,,方向相同,大小,为为- 与平面向量类似,在空间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称他们为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类似我们可以验证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运算满足如下规律: (1)加法交换律:a b b a +=+(2)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3)数乘分配律:()a b a b λλλ+=+类似地,可以定义两个向量的夹角和向量的数量积:cos a b a b θ⋅=,其中θ为两个向量的夹角,[]0πa b θ∈,,、表示向量a b 、的大小 当π2θ=时称两个向量垂直记作a b ⊥. 与平向向量类似有下列性质成立: (1)0a b a b ⊥⇔⋅=. (2)2a a a =⋅. (3)()()ab a b λλ⋅=⋅.(4)a b b a ⋅=⋅. (5)()()()a b c a b a c ⋅+=⋅+⋅.例1.A B C D 、、、为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线段围成一个空间四面体,若AC BD BC BD ==,,求证AB CD ⊥.图845DBA解:BC AC AB BD AD AB =-=-,, BC BD =, 22BC BD ∴=.2()()BC BC BC AC AB AC AB =⋅=-⋅- 222AC AC AB AB =-⋅+.同理2222BD AD AD AB AB AD AC =-⋅+=,, AD AB AC AB ∴⋅=⋅即()AD AC AB -⋅=0.即CD AB ⋅=0,AB CD ∴⊥.通常我们将可以平移到同一个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它们总是共面的,但空间任意三个向量就不一定是共面向量.如上例中a b c 、、中任意两个共面,但a b c 、、却不共面.下面讨论三个向量共面的条件.已知a b 、为不共线的向量,而a b c 、、三个向量共面,则表示可以将它们平移到同一个平面上.由平面向量唯一分解定理.存在实数()λμ,满足c a b λμ=+.反之,若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c a b λμ=+,对空间任意一点O 作111OA a OB b OA a A B b λμ====,,,,则1111OB OA A B a b c λμ=+=+=即c 可以平移到O A B 、、三点所在平面上,因此a b c 、、共面.由此可得a b c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c a b λμ=+.例2.求证:任意三点不共线的四点A B C D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对空间任意点O 有:OD xOA yOB zOC =++(其中1x y z ++=).证明:A B C D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AD AB AC λμ=+(见图8-46).图846()()OD OA AD OB OA OC OA μμ∴-==-+-, (1)OD OA OB OC λμλμ∴=--++.令1x λμ=--,y z λμ==,,则OD xOA yOB zOC =++(其中1x y z ++=).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于空间任意向量P ,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 y z ,,满足:P xa yb zc =++证明:如图8-47,过空间任意点O 作OA a OB b OC c OP P ====,,,, 图847P过点P 作1PP OC ,∥交平面OAB 于点1P ;则11P OP OP PP ==+. 11PP OC PP zc z ∴=∈R ,,∥. 在平面AOB 中存在z ,y ∈R ,满足1OP xOA yOB =+, 因此有11P OP OP PP xOA yOB zOC ==+=++. 若存在111()()x y z x y z ≠,,,,也满足:111P x a y b z c =++, 则有111P xa yb zc x a y b z c =++=++. 111()()x y z x y z ≠,,,,,不妨设1x x ≠,1111y y z za b c x x x x --∴=+--.a b c ∴、、共面,矛盾.由此定理可知,如果三个向量a b c 、、,那么所有空间向量均可以由a b c 、、唯一表示,此时我们称(a b c 、、)为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a b c 、、都叫做基本向量.如果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三个基向量互相垂直,且大小为1,则称这个基底为单位正交基底,常用(i j k 、、)表示.在空间选定一点O 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 j k 、、),以O 点为坐标原点,分别以i j k 、、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三条数轴:x 轴、y 轴、z 轴,它们都叫做坐标轴.这时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那么对于任意向量P ,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 y z ,,)满足:P OP xi y j zk ==++,简记为()P x y z =,,,此时称点P 的坐标为()x y z ,,,见图8-48.图848若111()OA a x y z ==,,,222()OB b x y z ==,,,则 121212()a b x x y y z z +=+++,,,121212()BA OA OB a b x x y y z z =-=-=---,,,111()a x y z λλλλ=,,.例3.在直三棱柱111A B C ABC -中,π2BAC ∠=,11AB AC AA ===.已知G 与E 分别为11A B 和1CC 的中点,D 与F 分别为线段AC 和AB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若GD EF ⊥,求线段DF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解:建立直角坐标系,以A 为坐标原点,AB 为x 轴,AC 为y 轴,1AA 为z 轴,则112211(00)(01)0101(00)(01)22F t t E G D t t ⎛⎫⎛⎫<<<< ⎪ ⎪⎝⎭⎝⎭,,,,,,,,,,,.所以12111122EF t GD t ⎛⎫⎛⎫=--=-- ⎪ ⎪⎝⎭⎝⎭,,,,,.因为GD EF ⊥,所以1221t t +=,由此推出2102t <<.又12(0)DF t t =-,,,21DF t =1DF <.例4.已知四边形ABCD 和ABEF 是两个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M AC ∈,N BF ∈,且AM FN =,见图8-49.求证:不论M 在AC 上何处,直线MN 不可能同时垂直AC 和BF .MNFEDCBA图849证明:设BA a BE b BC c BN t BF ====⋅,,,, 则()(1)()BN t a b AM t c a =⋅+=--, 于是()(1)()(1)MN BN BM t a b t c a a tb t c ⎡⎤⎡⎤=-=+---+=--⎣⎦⎣⎦, 假设MN 同时垂直AC 和BF ,则00.MN AC MN BF ⎧⋅=⎪⎨⋅=⎪⎩,由题设,知00a b b c ⋅=⋅=,, 由2(1)()(1)MN AC tb t c c a t c ⎡⎤⋅=--⋅-=-⋅⎣⎦,得10t -=即1t =.由2(1)()0MN BF tb t c a b t b ⎡⎤⋅=--⋅+=⋅=⎣⎦得0t =,矛盾!所以,MN 不可能同时垂直AC 和BF .基础练习1.如图8-50,OA a OB b OC c ===,,,M N P 、、分别为AB 、BC 、CA 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下列向量:OM MN AN ,,.图8502.已知空间三点(202)A -,,,(212)B -,,,(303)C -,,.设a AB b AC ==,,是否存在实数k ,使向量ka b +与2ka b -互相垂直,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 ,B ∈L=>L α A ∈α,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及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二、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异面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异面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这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这个定理是判定空间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理论依据。

LA· αCB ·A· αP ·αLβ共面直线5 注意点:(1)直线所成的角θ∈(0, ]。

(2)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3)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4)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三、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a α a∩α=A a∥α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性质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性质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性质几何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学科。

在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性质是研究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重要内容。

这些性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几何学中的各种概念和定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性质。

一、点、线、面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是点、线和面。

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对象,没有大小和形状。

线是由两个点之间的直接路径所形成的,它有长度但没有宽度。

面是由无数个点和线连接而形成的,它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二、直线和平面的性质1. 直线的性质: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在任意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直线。

直线可以延长无穷远。

2. 平面的性质:平面是由无数个点和直线组成的,任意三点都在同一平面上。

平面可以无限延伸,可以通过三个非共线的点唯一确定。

三、图形的性质1. 点的性质: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

每个点可以用坐标表示,这样就可以在平面上或空间中确定它的位置。

2. 线段的性质:线段是由两个点所确定的,有起点和终点,可以用直线段连接。

3. 直角的性质:直角是指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所形成的角。

直角的度数为90°,直角的两边相互垂直。

4.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边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是60°。

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也是相等的。

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

在相似三角形中,各边的对应长度成比例。

7.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是指四条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

8. 长方形的性质:长方形是指对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

9. 正圆的性质:正圆是指每个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圆。

它由一个圆心和一个半径确定。

四、图形的运算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图形的运算,比如求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 面积的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同。

例如,矩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和宽度相乘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和高的一半相乘得到。

第56讲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空间两条直线

第56讲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空间两条直线

第56讲平面的基本性质与空间直线【考点解读】1、能直观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理解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可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1~3).2、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概念,会用平移法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并求角的大小.【知识扫描】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都在这个平面内(证明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证明多点共线的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确定平面的依据).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2.相交直线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平面,没有公共点.3.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4.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角.5.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作用:判定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6.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指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作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所得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考计点拨】牛刀小试:1.以下命题中:①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②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③两条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④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2.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把符合要求的命题序号都填上).解析:对于①可举反例,如AB∥CD,A、B、C、D没有三点共线,但ABCD共面.对于②由异面直线定义知正确,故填②.答案:②3.直线a,b,c两两平行,但不共面,经过其中两条直线的平面的个数为()A.1B.3C.6D.0解析以三棱柱为例,三条侧棱两两平行,但不共面,显然经过其中的两条直线的平面有3个. 答案:B4.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为“一对”,那么在正方体的十二条棱中共有异面直线()A.12对B.24对C.36对D.48对解析如图所示,与AB异面的直线有B1C1,CC1,A1D1,DD1四条,因为各棱具有相同的位置且正方体共有12条棱,排除两棱的重复计算,共有异面直线24对答案:B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①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②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直线异面;③一条直线和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则它和另一条直线不可能平行;④一条直线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则它们可以确定两个平面.答案:①②典例分析考点一:直线和平面的概念例1.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平面α上的直线a与平面β上的直线b为异面直线,直线c是α与β的交线,那么c至多与a、b中的一条相交;②若直线a与b异面,直线b与c异面,则直线a与c异面;③一定存在平面α同时和异面直线a、b都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为()A.①B.②C.③D.①③解析:选C.①错,c可与a、b都相交;②错,因为a、c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③正确,例如过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的中点且与公垂线垂直的平面即可满足条件.故选C.变式训练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几个()①若△ABC在平面α外,它的三条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α于P、Q、R,则P、Q、R三点共线;②若三条直线a、b、c互相平行且分别交直线l于A、B、C三点,则这四条直线共面;③空间中不共面五个点一定能确定10个平面.A.0个B.1个R P Q α CB AC .2个D .3个解析:选C.在①中,因为P 、Q 、R 三点既在平面ABC 上,又在平面α上,所以这三点必在平面ABC 与α的交线上,即P 、Q 、R 三点共线,故①正确;在②中,因为a ∥b ,所以a 与b 确定一个平面α,而l 上有A 、B 两点在该平面上,所以l ⊂α,即a 、b 、l 三线共面于α;同理a 、c 、l 三线也共面,不妨设为β,而α、β有两条公共的直线a 、l ,∴α与β重合,故这些直线共面,故②正确;在③中,不妨设其中四点共面,则它们最多只能确定7个平面,故③错.考点二:共线问题例2: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对角线A 1C 与平面BDC 1交于O ,AC 、BD 交于点M .求证:点C 1、O 、M 共线.证明:A 1A ∥CC 1⇒确定平面A 1CA 1C ⊂面A 1C ⇒O ∈面A 1C ⇒O ∈A 1C面BC 1D∩直线A 1C =O ⇒O ∈面BC 1D O 在面A 1C 与平面BC 1D 的交线C 1M 上∴C 1、O 、M 共线规律小结:1.证明若干点共线问题,只需证明这些点同在两个相交平面2.证明多线共点,只需证明其中两线相交,再证其余的直线也过交点.变式训练2:如图,△ABC 在平面α外,它的三条边所在的直线AB 、BC 、CA 分别交平面α于P 、Q 、R 点.求证:P 、Q 、R 共线.证明:设平面ABC∩α=l ,由于P =AB∩α,即P =平面ABC∩α=l ,即点P 在直线l 上.同理可证点Q 、R 在直线l 上.∴P 、Q 、R 共线,共线于直线l .考点三:共面问题例3. 已知直线l 与三条平行线a 、b 、c 都相交.求证:l 与a 、b 、c 共面.证明:设a ∩l =A b ∩l =B c ∩l =C a ∥b ⇒ a 、b 确定平面α ⇒l ⊂βA ∈a,B ∈bb ∥c ⇒b 、c 确定平面β 同理可证l ⊂β所以α、β均过相交直线b 、l ⇒ α、β重合⇒ c ⊂α ⇒a 、b 、c 、l 共面规律小结:证明点、线共面问题有两种基本方法:①先假定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再证余下的点、线在此平面内;②分别用部分点、线确定两个(或多个)平面,再证这些平面重合. 变式训练3: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中点,F 为AA 1中点,求证:(1) E 、C .D 1、F 四点共面;(2) CE 、D 1F 、DA 三线共点.证明(1) 连结A 1B 则EF ∥A 1B A 1B ∥D 1C∴EF ∥D 1C ∴E 、F 、D 1、C 四点共面(2) 面D 1A∩面CA =DA∴EF ∥D 1C 且EF =21D 1C∴D 1F 与CE 相交 又D 1F ⊂面D 1A ,CE ⊂面ACAA B E C DF A 1 B 1 C 1 D 1∴D 1F 与CE 的交点必在DA 上∴CE 、D 1F 、DA 三线共点.考点四: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4. 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090ACB ∠=,SA ABC ⊥面,2AC =,BC =,SB =。

职高数学第九章平面的基本性质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职高数学第九章平面的基本性质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课题】9.1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的概念、平面的基本性质;(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教学难点】对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教学设计】教材通过观察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等,引入平面的概念,并介绍了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注意,平面是原始概念,原始概念是不能定义的,教材是用“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来描述平面.在教学中要着重指出,平面在空间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在讲“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时要向学生指出:(1) 所画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它所在的整个平面,需要时可以把它延展出去;(2) 有时根据需要也可用其他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圆、椭圆等表示平面,故加上“通常”两字;(3) 画表示水平平面的平行四边形时,通常把它的锐角画成 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但在实际画图时,也不一定非按上述规定画不可;在画直立的平面时,要使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画成铅垂线;在画其他位置的平面时,只要画成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4) 画两个相交平面,一定要画出交线;(5) 当用字母表示平面时,通常把表示平面的希腊字母写在平行四边形的锐角内,并且不被其他平面遮住的地方;(6) 在立体几何中,被遮住部分的线段要画成虚线或不画.“确定一个平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即“存在一个平面”;二是唯一性,即“只存在一个平面”.故“确定一个平面”也通常说成“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揭示课题9.1 平面的基本性质*创设情境兴趣导入观察平静的湖面(图9−1(1))、窗户的玻璃面(图9−1(2))、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平坦、光滑,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但是它们都是有限的.(1)(2)图9−1介绍质疑引导分析了解思考启发学生思考8*动脑思考探索新知【新知识】平面的概念就是从这些场景中抽象出来的.数学中的平面是指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都是平面的一部分.我们知道,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通常画出直线的一部分来表示直线.同样,我们也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并用小写的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不同的平面.如图9−2,记作平面α、平面β.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字母或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命名,如图9−2(1)中的平面α也可以记作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说明】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也用其他的平面图形表示平面,如圆、三角形等.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讲解说明引领分析思考理解带领学生分析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9−2(1)).当平面正对我们竖直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面画成矩形(如图9−2(2)).仔细 分析关键 语句记忆20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表示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如图9−3)的6个面1. 【说明】如图9−3所示的正方体一般写作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也可以简记作正方体1A C .图9−3解 这6个面可以分别表示为:平面AC 、平面11A C 、平面1AB 、平面1BC 、平面1CD 、平面1DA . 【试一试】请换一种方法表示这6个面.说明 强调引领讲解 说明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27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1.举出生活中平面的实例.2.画出一个平面,写出字母并表述出来. 提问 指导 思考 口答领会知识 32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实验】αABC Dβ(2)图9−2(1)过程行为行为意图间把一根铅笔平放在桌面上,发现铅笔的一边就紧贴在桌面上.也就是铅笔紧贴桌面的一边上的所有的点都在桌面上(如图9−4).图9−4质疑引导分析思考启发学生思考37*动脑思考探索新知【新知识】直线与平面都可以看做点的集合.点A、B在直线l上,记作A l B l∈∈、;点A、B在平面α内,记作A Bαα∈∈、.(如图9−5)由上述实验和大量类似的事实中,归纳出平面的性质1:如果直线l上的两个点都在平面α内,那么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α内.此时称直线l在平面α内或平面α经过直线l.记作lα⊆.画直线l在平面α内的图形表示时,要将直线画在平行四边形的内部(如图9−5).讲解说明引领分析思考理解带领学生分析42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观察】观察教室里墙角上的一个点,它是相邻两个墙面的公共点,可以发现,除这个点外两个墙面还有其他的公共点,并且这些公共点的集合就是这两个墙面的交线.质疑思考带领学生分析45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新知识】由上述观察和大量类似的事实中,归纳出平面的性质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并且图9−5桌子BA铅笔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所有公共点的集合是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如图9−6). 此时称这两个平面相交,并把所有公共点组成的直线l 叫做两个平面的交线.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交线为l ,记作l αβ=.【说明】本章中的两个平面是指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画两个平面相交的图形时,一定要画出它们的交线.图形中被遮住部分的线段,要画成虚线(如图9−7(1)),或者不画(如图9−7(2)). 【试一试】请画出两个相交的平面,并标注字母.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思考 理解 记忆带领 学生 分析 引导 式启 发学 生得 出结 果55*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实验】在桌面上只放一颗或两颗尖朝上的图钉,是否能将一块硬纸板架起?如果在桌面上放置三颗尖朝上的图钉,那么结果会怎样?质疑思考带领 学生 分析60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新知识】由上述实验和大量类似的事实中,归纳出平面的性质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9−8).讲解图9−7图9−6过程行为行为意图间【说明】“确定一个平面”指的是“存在着一个平面,并且只存在着一个平面”.利用三角架可以将照相机放稳(图9−9),就是性质3的应用.图9−9根据上述性质,可以得出下面的三个结论.1.直线与这条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9−10(1)).2.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9−10(2)).3.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9−10(3)).(3)【试一试】请用平面的性质说明这三个结论.工人常用两根平行的木条来固定一排物品(如图9−11(1));营业员用彩带交叉捆扎礼品盒(如图9−11(2)),说明引领分析仔细分析讲解关键词语引领分析思考理解记忆理解带领学生分析引导式启发学生得出结果图9−8 Aα(1)α(2)α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都是上述结论的应用.(1) (2) 图9−11【想一想】如何用两根细绳来检查一把椅子的4条腿的下端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词语记忆70*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2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如图9−12)中,画出由A 、C 、1D 三点所确定的平面γ与长方体的表面的交线.分析 画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关键是找出这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解 点A 、1D 为平面γ与平面11ADD A 的公共点,点A 、C 为平面γ与平面ABCD 的公共点,点C 、1D 为平面γ与平面11CC D D 的公共点,分别将这三个点两两连接,得到直线11AD AC CD 、、就是为由1A C D 、、三点所确定的平面γ与长方体的表面的交线(如图9−12(2)).图9−12【想一想】为什么这三条连线都画成虚线?说明强调引领讲解 说明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思考 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78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1.“平面α与平面β只有一个公共点”的说法正确吗? 2.梯形是平面图形吗?为什么?提问 巡视思考 求解了解 学生 知识γ【教师教学后记】【课题】9.2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掌握异面直线的概念与画法,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教学难点】异面直线的想象与理解.【教学设计】本节结合正方体模型,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相交与平行外,在空间还有既不相交也不平行,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由此引出了异面直线的概念.通过画两条异面直线培养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逐步建立空间的立体观念.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既是研究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开始,又是学习后两种位置关系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树立考虑问题要着眼于空间,克服只在一个平面内考虑问题的习惯.通过观察教室里面墙与墙的交线,引出平行直线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度数存在着什么关系?请通过演示进行说明.”这样安排知识的顺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防止学生误认为“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就平行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的直线”,教学时可通过观察正方体模型和课件的演示来纠正学生的这个错误认识.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通过观察教室中的墙壁与地面、天花板与地面而引入的.【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 学生 行为 教学 意图 时间*揭示课题9.2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图9−13所示的正方体,可以发现:棱11A B 与AD 所在的直线,既不相交又不平行,它们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图9−13观察教室中的物体,你能否抽象出这种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介绍质疑引导 分析了解 思考启发 学生思考0 2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叫做共面直线,平行或相交的两条直线都是共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图9-13所示的正方体中,直线11A B 与直线AD 就是两条异面直线.这样,空间两条直线就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将两支铅笔平放到桌面上(如图9−14),抬起一支铅笔的一端(如D 端),发现此时两支铅笔所在的直线异面.图9 −14(请画出实物图)受实验的启发,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做衬托,画出表示两条异面直线的图形(如图9 −15).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思考 理解带领 学生 分析桌子 BA C D两支铅笔(1) (2) 图9−15 利用铅笔和书本,演示图9−15(2)的异面直线位置关系.仔细 分析关键语句 记忆5*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我们知道,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那么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否一定平行呢? 观察教室内相邻两面墙的交线(如图9−16).发现:1AA ∥1BB ,1CC ∥1BB ,并且有1AA ∥1CC .质疑引导 分析思考启发 学生思考7*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由上述观察及大量类似的事实中,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我们经常利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 【想一想】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度数存在着什么关系?请通过演示进行说明.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思考 理解 带领 学生 分析 10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将平面 内的四边形ABCD 的两条边AD 与DC ,沿着对角线AC 向上折起,将点D 折叠到1D 的位置(如图9−17).此时A 、B 、C 、1D 四个点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图9−17质疑 引领 分析思考带领 学生 分析13图9−16图9−18*运用知识强化练习1.结合教室及室内的物品,举出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例子.2.把一张矩形的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如第2题图),说明为什么这些折痕是互相平行的?2为了叙述简便起见,将线段1DD 所在的直线,直接写作直线1DD ,本章教材中都采用这种表述方法.线延伸到平行四边形外(如图9−19(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就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记作l ∥α.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图形时,要把直线画在平行四边形外,并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平行(如图9−19(3)).(1) (2)(3)这样,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相交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引领 分析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思考 理解 记忆 带领 学生 分析 引导 式启 发学 生得 出结 果30*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出两条平行直线,沿着其中的一条直线将纸折起(如图9−20).观察发现:在折起的各个位置上,另一条直线始终与桌面保持平行.图9−20质疑思考引导 学生 分析32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出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讲解 说明 理解 记忆 带领 学生 分析 35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2 如图9−21,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直线1DD 2平行于平面11BCC B 吗?为什么?lαlααl图9−21解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因为四边形11DCC D 边是长方形,所以DD 1∥CC 1,又因为CC 1在平面BCC 1B 1内,DD 1在平面BCC 1B 1外,因此直线1DD 平行于平面11BCC B .说明 强调引领 讲解 说明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 识 点 40*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将铅笔放到与桌面平行的位置上, 用矩形硬纸片的面紧贴铅笔,矩形硬纸片的一边紧贴桌面(如图9−22),观察铅笔及硬纸片与桌面的交线,发现它们是平行的.图9−22(请画出实物图)质疑 引导 分析思考启发 学生思考42*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从大量的实验与观察中,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并且经过这条直线的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交线平行. 如图9−23所示,设直线l 为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直线m 在平面β内且m α∥,则m l ∥.图9-23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思考 理解 带领 学生 分析45*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 3 在如图9−24所示的一块木料中,已知BC ∥平面1111A B C D ,BC ∥11B C ,要经过平面11A C 内的一点P 与棱BC 将说明 观察铅笔木料锯开,应当怎样画线?分析 设点P 和棱BC 确定的平面α,则EF 是α与平面1111A B C D 的交线,由于BC ∥平面1111A B C D ,故EF ∥BC ,11B C BC ∥.所以11EF B C ∥.解 画线的方法是:在平面1111A B C D 内,过点P 作直线11B C 的平行线EF ,分别交直线11A B 及直线11D C 与点E 、F ,连接EB 和FC . 强调 引领 讲解 说明思考 主动 求解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48*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1.试举出一个直线和平面平行的例子.2.请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与地面平行,并说出所画的直线与地面平行的理由.3.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是不是和这个平面内所有的直线都平行?4.说明长方体的上底面各条边与下底面平行的理由. 提问 巡视 指导思考 求解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得情 况50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教室中的墙壁与地面相交于一条直线,而天花板与地面,没有公共点.质疑思考 引导 学生 分析 52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记做α∥β.画两个互相平行平面的图形时,要使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分别平行(如图9−25).这样,空间两个平面就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思考 理解带领 学生 分析55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进行乒乓球或台球比赛时,必需要保证台面与地面平行.技术人员利用水准器来进行检测.水准器内的玻璃管装有水,管内的水柱相当于一条直线,水准器内的水泡在中央,表示水准器所在的直线与地平面平行.把水准器在平板上交叉放图9−25 αβ图9−24置两次(如图9−26),如果两次检测,水准器内的水泡都在中央,就表示台面与地面平行,可以进行比赛,否则就需要进行调整.图9−26质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57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实例中,技术人员使用的方法就是我们常用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想一想】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 那么这两个平面是否一定平行讲解说明思考理解带领学生分析60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例4设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m,n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β内的两条直线k,l(如图9−27),试判断平面α,β是否平行?解因为m在β外、l在β内,且m∥l,所以直线m∥平面β.同理可得直线n∥平面β.由于m、n是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故可以判断α∥β.说明强调引领讲解说明观察思考主动求解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65*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将一本书放在与桌面平行的位置,用作业本靠紧书一边,绕着这条边移动作业本,观察作业本和书的交线与作业本和桌面的交线之间的关系(如图9−28).质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70图9−27A mnβαkl放到不同位置的本图9−28(请画出实物图)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由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得到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如图9−29所示,如果αβ∥,平面γ与α、β都相交,交线分别为m 、n ,那么m ∥n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思考 理解 带领 学生 分析75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1.画出下列各图形:(1)两个水平放置的互相平行的平面. (2)两个竖直放置的互相平行的平面. (3)与两个平行的平面相交的平面.2.如图所示,//αβ,M 在α与β同侧,过M 作直线a 与b ,a 分别与α、β相交于A 、B ,b 分别与、β相交于C 、D .⑴ 判断直线AC 与直线BD 是否平行;⑵ 如果 4M A =cm ,5AB =cm ,3MC =cm ,求MD 的长.提问 巡视 指导思考 求解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得情 况80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异面直线的定义?质疑回答及时了解学生ba第2题图βαMACD B 桌子 书图9−29【教师教学后记】。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什么是平面?平面是指没有厚度的、笔直无限延伸的二维图形,它具有无限条直线,任意两条直线都可以被平面内一条直线所交叉,从而产生无限多个交点。

在平面上可以进行各种几何操作,如画直线、画线段、画射线、作图等。

平面的基本性质定义平面有以下基本性质:1.任意两点间只有一条直线与这两点相连。

2.任意一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3.任意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并在交点处确定一条平面。

4.三点不共线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唯一的平面。

相关概念在介绍平面的基本性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与平面相关的基础概念。

直线直线是无限长度、无限延伸的线段,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都相等,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直线相连。

线段线段是有限长度的部分直线,线段两端点可以通过线段连接。

射线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开始,只有一个方向的无限长度的直线。

交点两条不平行的直线相交时,它们的交点是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共面如果三个或多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则这些点共面。

基本性质解析性质一:任意两点间只有一条直线与这两点相连。

任意两点之间距离不为零,因此这两点之间只能画出一条直线连接它们。

性质二:任意一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对于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来说,直线上仍然可以找到一点,因此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性质三:任意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并在交点处确定一条平面。

任意两条直线可以在一点相交,如果在这一点的同时连上第三个点,那么这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性质四:三点不共线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唯一的平面。

如果三点不共线,那么它们会确定一个唯一的平面。

通过上述对平面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相关概念和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优秀的基础。

高考一轮复习第七章 第三节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一轮复习第七章  第三节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返回
怎 么 考 1.从高考内容上来看,多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点、线面 间的位置关系及异面直线问题.
2.高考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难度中、低档.
返回
返回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 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 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基本性质2:经过 不在同一直线上 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 面.
(1)求AH∶HD;
(2)求证:EH、FG、BD三线共点.
返回
AE CF 解:(1)∵EB=FB=2,∴EF∥AC. ∴EF∥平面 ACD. 而 EF⊂平面 EFGH,且平面 EFGH∩平面 ACD=GH, ∴EF∥GH.而 EF∥AC.∴AC∥GH. AH CG ∴HD=GD=3,即 AH∶HD=3∶1.
返回
EF 1 GH 1 (2)证明:∵EF∥GH,且AC= , AC = , 3 4 ∴EF≠GH.∴四边形 EFGH 为梯形. 令 EH∩FG=P,则 P∈EH,而 EH⊂平面 ABD,P∈ FG,FG⊂平面 BCD,平面 ABD∩平面 BCD=BD, ∴P∈BD.∴EH、FG、BD 三线共点.
返回
[高手点拨] 找与三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直线,可以转化成在一
个平面内作与三条直线都相交的直线,因而可考虑过一
条直线及另外一条直线上的一点作平面,进而研究公共 交线问题,本题解法较多,但关键在于构造平面,要求 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返回
点击此图进入
返回
1 1 是直角梯形,∠BAD=∠FAB=90° ,BC 綊 AD,BE 綊 2 2 FA,G、H 分别为 FA、FD 的中点.
返回
(1)证明: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2)C、D、F、E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

直线与平面图形的性质

直线与平面图形的性质

直线与平面图形的性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直线与平面图形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体系中,也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随处可见。

直线,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

它没有宽度和厚度,只有长度,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我们可以想象,一条笔直的公路、一根拉紧的绳子,都近似于直线的形态。

直线的特点就是其笔直和无限延伸的性质,这使得它在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构建几何模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平面图形则是由直线或者曲线在同一平面内所围成的封闭或者不封闭的图形。

常见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等。

先来说说三角形。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它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在建筑和工程领域应用广泛。

比如,我们常见的屋顶框架、桥梁的支撑结构等,很多都采用了三角形的结构设计,就是利用了它不易变形的特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度,并且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不同的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性质。

例如,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等,三个角也都为60 度;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长度相等,对应的两个底角也相等;直角三角形则有一个角为 90 度,满足勾股定理,即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正方形则兼具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圆形是一个完美对称的图形,它的每一条直径都是对称轴。

圆的周长公式是 C =2πr(其中 C 表示周长,r 表示半径,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 314),面积公式是 S =πr²。

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车轮、井盖等。

直线与平面图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直线来构建平面图形。

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性质

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性质

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性质
高中立体几何教案第一章直线和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之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
2.了解推论1的证明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理3的引入与掌握及推论1的证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设计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平面是原名,没有方法定义,所以平面的性质只能以公理的形式给出,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以公理形式给出的平面的性质.
(当教师说完上述话后,拿出一根小棍作为直线的模型,一矩形硬纸板作为平面的模型,让学生自己也拿同样的模型,师生一起观察.然后,再提出问题)
师:直线与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
生: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在平面内.
师:相交时,直线与平面有且只有几个公共点?
生: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师:当直线与平面有几个公共点时,我们就能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生:只要有两个公共点.
师:对,这就是公理1.(同时板书)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如图1)
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者说平面经过直线.。

直线包含于平面的符号

直线包含于平面的符号

直线包含于平面的符号在数学中,直线和平面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之一。

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它在平面中具有无穷的延伸性质。

而平面则是一个无限大的二维空间,由无数个点组成,其中的任意三点不共线。

直线包含于平面的符号是用来表示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几何问题。

直线包含于平面的定义直线包含于平面,意味着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上。

换句话说,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直线与平面的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这个概念在几何学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与平面和直线相关的问题。

直线包含于平面的符号为了表示直线包含于平面的关系,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符号来简洁地表达。

在数学中,常用的符号有以下几种:1.直线符号:直线通常用一条横线表示,例如:AB。

2.平面符号:平面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例如:P。

3.直线包含于平面符号:直线包含于平面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即直线符号和平面符号之间加上一个竖线,例如:AB∣P,表示直线AB包含于平面P。

这种符号表示法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传达直线包含于平面的关系,方便我们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进行推理和证明。

直线包含于平面的性质直线包含于平面有一些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直线包含于平面的概念。

性质1:直线包含于平面的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直线包含于平面意味着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上,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这个性质在几何证明中经常被用到,它保证了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平面内进行推理和证明。

性质2:直线包含于平面的延长线也包含于该平面直线包含于平面的延长线也包含于该平面。

也就是说,如果直线AB包含于平面P,那么直线AB在平面P的两个方向上的延长线也都包含于平面P。

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直线在平面中的位置。

性质3:直线包含于平面的平行线也包含于该平面如果两条直线AB和CD平行,并且直线AB包含于平面P,那么直线CD也包含于平面P。

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平行线在平面中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立体几何教案第一章直线和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之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公理及公理3的三个推论;
2.了解推论1的证明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理3的引入与掌握及推论1的证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平面是原名,没有方法定义,所以平面的性质只能以公理的形式给出,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以公理形式给出的平面的性质.
(当教师说完上述话后,拿出一根小棍作为直线的模型,一矩形硬纸板作为平面的模型,让学生自己也拿同样的模型,师生一起观察.然后,再提出问题)
师:直线与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
生: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在平面内.
师:相交时,直线与平面有且只有几个公共点?
生: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师:当直线与平面有几个公共点时,我们就能判定直线在平面内?
生:只要有两个公共点.
师:对,这就是公理1.(同时板书)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如图1)
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者说平面经过直线.
师:为了书写的简便,我们把代数中刚学习过的有关集合的符号,引入立体几何中.我们只把点作为基本元素,于是直线、平面都作为“点的集合”,所以:
点A在直线a上,记作A∈a;
点A在平面α内,记作A∈α;
所以公理1用集合符号为:A∈a,B∈a,A∈α,B∈α,则
公理2可用如下方法引入:教师用矩形硬纸板的一顶点放在讲台面上,让学生观察,并同时提出问题.
师:看模型,能否说这两个平面只有一个公共点?
生:不能,因为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所以这两个平面应该有一条经过这公共点的直线.
(这时教师用手动矩形硬纸板,表示同意学生的意见,并说)
师:我们只能用有限的模型或图形来表示无限延展的平面,所以我们有时要看模型或图形,但又不能受模型或图形的限制来影响我们对平面的无限延展的了解.(同时板书)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如图2)
a.
关于公理3的引入,可用类比思想,按如下步骤进行.
师:如何确定一条直线?
生: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师:为什么过一点不能确定一条直线?
生:因为过一点可以有无数条直线,所以过一点不能确定一条直线,而过两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所以说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师:过一点能不能确定一个圆?
生:不能,因为过一点可以有无数个圆,而且这无数个圆的圆心、半径都在变.
师:过两点能不能确定一个圆?
生:不能,因为过两点的圆也有无数个,这无数个圆的圆心都在以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师: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A,B,C能不能确定一个圆?
生:能.连AB,BC,作AB,BC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O,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因为圆心、半径都是唯一确定的,所以圆也是唯一确定的.
师:通过复习我们了解了直线的确定和圆的确定.现在我们要来研究平面的确定.
过一点能不能确定一个平面?
(这时教师用一根小棍的一端作为空间的一个点,用一矩形硬纸板作为过这个点的平面,同时用手在硬纸板不离开小棍的一端条件下而能“动”起来)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模型.
生:不能,因为过一点可以有无数个平面.
师:过两点能不能确定一个平面?
(这时教师用相交两个小棍的两个端点作为空间两点,再用硬纸板作为过这两点的平面,教师用手使这个平面仍然“动”起来)
我们来看这个模型.
生:不能,因为过两点仍有无数个平面.
师: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不能确定一个平面?
(这时教师用相交于一点的三根小棍的三个端点作为空间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当把作为平面的硬纸板放在上面时,这时作为平面的硬纸板不能再“动”了,因为一动就要离开其中的一个点,就不满足题目中条件的要求)
我们来观察这个模型.(如图3)
生:能.因为过这三点的平面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公理3.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4)
师:例如一扇门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固定了,但要注意,锁与合页不能放在同一直线位置上,否则,门也无法固定.
师:以上我们讲了三个公理,下面我们来应用这三个公理证明三个推论.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已知:点A,直线a,A a.(如图5)
求证:过点A和直线a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证明:存在性.
因为A a,在a上任取两点B,C.
所以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有一个平面α.(公理3)
因为B∈α,C∈α,
所以a∈α.(公理1)
故经过点A和直线a有一个平面α.
唯一性:如果经过点A和直线a的平面还有一个平面β,那么A∈β,a β,
因为B∈a, C∈a,
所以B∈β,C∈β.(公理1)
故不共线的三点A,B,C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
所以平面α和平面β重合.(公理3)
所以经过点A和直线a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有时“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我们也说“确定一个平面”.
类似地可以得出下面两个推论: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6)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7)
下面应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证明空间有关点和直线的共面问题.(空间的几个点和几条直线,如果都在同一平面内,简单地说它们“共面”,否则说它们“不共面”)
例1 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8)
已知:AB∩AC=A,AB∩BC=B,AC∩BC=C.
求证:直线AB,BC,AC共面.
证法一:因为AB∩AB=A,
所以直线AB,AC确定一个平面α.(推论2)
因为B∈AB,C∈AC,
所以B∈α,C∈α,
故BC α.(公理1)
因此直线AB,BC,CA都在平面α内,即它们共面.
证法二:
因为A直线BC上,
所以过点A和直线BC确定平面α.(推论1)
因为A∈α, B∈BC,所以B∈α.
故AB α,
同理AC α,
所以AB,AC,BC共面.
证法三:
因为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过A,B,C三点可以确定平面α.(公理3)
因为A∈α,B∈α,所以AB α.(公理1)
同理BC α,AC α,所以AB,BC,CA三直线共面.
这个例题证完后,教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师:在这题中“且不过同一点”这几个字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过同一点,则这三条直线可以共面,也可以不共面(这时学生可用手中的三个小棍作为模型来说明什么情况共面,什么情况不共面)
师:这个题我们能不能推广?即把这题改为: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则这四条直线必共面;也可以把这题推广为更一般地的情况: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则这n条直线必共面,当然这两种推广的情况的证明与例1类似,这里只要求你们了解这两种情况,不要求你们去证明.
师:由例1的证明可知,要证明空间的点、直线共面,可以先由某些元素确定一个平面,然后证明其它的元素也在这个平面内.
师:今天我们讲了平面的基本性质,就是三个公理.公理1的作用是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根据;公理2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根据;公理3及三个推论是确定一个平面的根据.
作业
课本第8页习题一 3,5,6,7.(要求写出已知、求证、证明,并画出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