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多芬及其作品
浅谈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浅谈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仅成就了贝多芬,而且也是古典乐派晚期出现的最伟大的作品。
《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他的第三次第七重奏协奏曲之后于1803年写成的。
它共有五首乐章,分别是:开幕、激丽、鱼人、愤怒和快乐之歌。
这五首乐章涉及到历史、民间而带有浪漫气息,体现了古典乐派晚期的最高水准。
此曲的开幕乐章充满了高尚的象征审美,充满了温柔的歌声,它用朴实的旋律让人感受到史诗般的气势和伟大的形象;激丽乐章用进行曲的形式,充满了凶狠的力量,表真实了当时这种隐秘的斗争;鱼人乐章有着微妙的变奏,它表现出了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交流融洽的过程,而“愤怒"乐章又将紧张的气氛推向高潮,旋律变化较多、节奏较快,尤其是用全部乐器齐奏的效果,让更多的乐迷感受到贝多芬的伟大;最后的快乐之歌则充满了浪漫又快乐的气氛,也证明了乐曲的优美和庄严。
总之,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首凝练而高雅的伟大之作,它充满了历史和现代思想,体现了古典乐派领域当时的最高技术水平,深深影响了后世音乐,被不同时期新灵魂乐派所崇拜,并被近期观众所钟然。
简述贝多芬的创作及艺术成就
简述贝多芬的创作及艺术成就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一位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创作及艺术成就对西方古典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力量和个人主义,他的音乐风格独特而又丰富多样。
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的作品受到了莫扎特和海顿的影响,但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个人的创新和独立精神。
早期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交响曲第一号》和《钢琴奏鸣曲第五号》(“命运”)。
进入中期,贝多芬开始探索更加复杂和深刻的音乐语言。
他的音乐变得更加个人化和情感丰富,充满了内心的冲突和挣扎。
中期作品的代表作包括《交响曲第三号》(“英雄”)、《交响曲第五号》(“命运”)和《第九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中的合唱部分“欢乐颂”更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之一。
晚期的贝多芬创作更加深入人心,他的音乐变得更加宏大、深沉和超越了当时的音乐潮流。
晚期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第九钢琴奏鸣曲》、《第九交响曲》和《迪亚贝利变奏曲》。
这些作品展示了贝多芬对音乐形式的革新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入探索。
贝多芬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创作上,还体现在他对音乐形式的革新和对艺术的追求上。
他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形式,采用了更加自由的结构和更加丰富的音乐语言。
他的音乐充满了对自由、平等和人类尊严的追求,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开创了古典音乐朝向浪漫主义的转变,对后世作曲家如舒伯特、勃拉姆斯和马勒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音乐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动荡,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他的创作及艺术成就对西方古典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力量和个人主义,展现了他对自由、平等和人类尊严的追求。
他的创作革新了音乐形式,对后世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将永远被人们敬仰和欣赏。
浅谈贝多芬及其《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浅谈贝多芬及其《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内容的展现及部分技术难点1860年,贝多芬写这首协奏曲时已经进入了创作的成熟时期,他已应用揭示矛盾冲突的奏鸣曲式进行了很多的创作。
我个人认为,在这部作品中似乎并不是揭示对立面的冲突斗争,而是揭示事物不同侧面的对比,表现出贝多芬奏鸣曲式的一种回归现象,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演奏过程中就因当把每个乐句、每个音符、每个小节都处理得恰好处,如果要完全按照它本身的意境来拉的话,前提必须是一切技术问题和拥有相当完善的小提琴技巧。
一乐章长达二十多分钟,结构非常严谨,以双呈示部的协奏奏鸣曲式的结构构成。
乐章的开篇首先由乐队进入,在第一小节中由定音鼓在D音上进行四次轻微的敲打,主题动机也是由这种节奏形态构成,形成一种类似心脏搏动的律动感,以展现出一个庄的主题。
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把这个简单的节奏赋予了强烈的表现意义。
通过练习后我感到,在第八十九小节,当乐队奏出辉煌的和弦时,因为即将进入独奏部分,所以演奏者应把前面定音鼓的四次敲击和几个辉煌的和弦溶入心里,并做好准备以崇高的节奏型昂扬直上。
主部主题:(1-9小节)第一个八度一般用上弓,拉到弓末尾时利用由一个八度转换到下一个八度的滑动时间让弓在琴弦上放好,要保证右手没有负担并服帖的放在弦上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让给左手来换把。
然后连接好每一个八度,计算好八度换把的滑动时间,左右手配合协调,解决好这些问题后就可以从音乐的角度来演奏八度了。
副部主题:(51-58小节)这个主题呈直线上升和下降的进行是这首协奏曲的线条特点。
仔细分析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可以看到在后来贝多芬晚期写的《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基本调已经初步形成。
连接部:I(18-21小节)连接部:Ⅱ(28-31小节)连接部中强而有力的分解和弦给主部和副部两支抒情弦律作出了阳刚的陪衬,这个动机在效果上就像是号角一一雄厚有力,区分于主、副部,线条明显,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震撼力。
音乐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欣赏与解读
音乐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欣赏与解读引言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827年)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情感、力量和个性,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创作。
本文将通过欣赏与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带领读者进入他独特而丰富的音乐世界。
1. 贝多芬简介在开始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位伟大作曲家。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从小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华。
他在年轻时期曾受到莫扎特和海顿等作曲家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然而,在晚期,贝多芬开始失去听力,但却没有阻止他继续创造出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作品。
2. 贝多芬作品概览为了更好地理解贝多芬音乐作品中包含的主题和思想,我们首先需要对其主要作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以下是贝多芬几个重要作品的简要介绍:2.1 交响曲第五号《命运》这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其开头的著名旋律“咚咚咚,咽斯开”的四个音符令人难忘。
这部交响曲充满了力量和激情,表达了贝多芬对命运不可抗拒力量的思考。
2.2 钢琴奏鸣曲《月光》被认为是贝多芬最优美的钢琴作品之一,《月光》借助柔和、流畅的旋律描述了一个恢宏而宁静的夜晚场景。
该曲以其优雅和深情而广受喜爱。
2.3 弦乐强奏四重奏《海顿》这部四重奏致敬于贝多芬尊敬的作曲家约瑟夫·海顿。
弦乐器交相呼应,展现出丰富的动态变化和情感表达。
3. 贝多芬音乐欣赏与解读在欣赏贝多芬音乐作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读:3.1 音乐结构与发展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以其复杂而有机的结构而著称。
通过分析曲式、主题变化、对位法等,我们可以探索其中包含的创作技巧和思想。
3.2 情感表达与情绪传递贝多芬的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仔细聆听并理解其中所传递的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内涵。
3.3 贝多芬与时代背景贝多芬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他作品中折射出了当时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潮对他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贝多芬被称为西方古典音乐的巨匠之一,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是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代表了一种音乐思想和精神。
本文将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多个领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交响乐。
贝多芬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更是成为了代表欧洲团结和和平的音乐之一。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风格富于激情和力度,常常采用本质上的音乐表现手法来刻画情感,对音乐和艺术的追求更加激发了他内在深处的情感。
例如,第三交响曲《英雄》乐章中采用了宏大的音乐架构和多层复杂的和声结构来表现英雄的形象,第五交响曲的命运主题更是被广泛接受并被视为世界音乐的经典符号。
此外,贝多芬还创作了众多室内乐作品,如钢琴三重奏、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等。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创作手法、精湛的技艺和深深的情感吸引着听众。
二、贝多芬的音乐思想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不仅是音乐形式和技巧的突破,更代表了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追求。
例如,他倾向于将音乐作为表达一种伦理和哲学的力量,例如他的《命运》交响曲的指示符号中写道:“命运之手轻敲,如同一位伟大的士兵出发去迎击战斗”。
这种思想在他的音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不仅仅是通过乐器语音,而是亲身融入人类思想与精神的深度,将音乐作为一种思想的表达。
贝多芬对音乐的认识和思考,也是他音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曾说过:“音乐其实是视觉的,要看得见才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这种想法推进了许多新的创作方法,如通过音乐的形式去表达一种有形感的图画形象等。
此外,贝多芬对音乐的民主化和普及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并进行了音乐教育的推广,以普及音乐知识和美学教育为己任,推广音乐的地位,并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之,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通过他的音乐中传达出来,充满了力量和荡气回肠的情感,以及深深蕴含的思想意蕴,成为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述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
简述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
1、维也纳初期是1794—1802年。
这一时期他写了13首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些作品中有了初步的体现。
诞生于该时期的《悲怆》则是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内心的表白。
2、成熟时期是1803—1814年。
这一时期他又有14首奏鸣曲问世。
这些作品是贝多芬脱离18世纪传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成为进入他创新阶段的钢琴作品。
从《暴风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贝多芬用最平凡的素材和最朴素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他那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想。
3、创作晚期是1814—1827年。
这个时期,贝多芬创作了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晚期风格的体现。
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不再像早期和中期的作品那样感情激烈、充满矛盾,而给人超凡的宁静与精神的升华。
1824至1825年,首次公演《第九交响曲》及其合唱;1825年3月,创作完成《庄严弥撒曲》。
简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和历史
简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和历史
1、简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2、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3、贝多芬的历史:贝多芬,德国著名作曲家,1770年12月17日生于波恩,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
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奥地利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和创作乐曲为生。
后来因为创作上的成就而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
他的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28岁起,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一直隐忍着这种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乐九部,其中第三、第五、第六部又称作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再加上第九部合唱交响曲,都是享有盛名的交响乐
作品。
除此而外,他还有《悲怆》等32部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弦乐四重奏曲及《庄严的弥撒曲》等众多作品。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因铅中毒逝世于维也纳。
贝多芬部分作品赏析:
贝多芬部分作品赏析:贝多芬部分作品赏析:1、《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它的结构严谨、完整,手法简练、明快,发展紧凑、均衡,主题形象鲜明、生动。
作为一部英雄性交响曲来说,它的矛盾冲突、情绪对置及紧张的戏剧性,比以前的作品更集中、更统一、更尖锐。
各乐章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全曲情绪激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浑然一体的雄伟气魄,代表着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有人曾经说过:“贝多芬就是在这部交响曲中成为巨人的。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
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
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
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
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
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
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
诙谐曲形式。
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简述贝多芬的创作及艺术成就
简述贝多芬的创作及艺术成就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德国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创作和艺术成就对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贝多芬的创作特点、音乐风格以及他对音乐的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简述,以展示他在音乐领域的卓越成就。
贝多芬的创作特点体现在他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创新以及情感表达的深度。
他的作品大多具有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他的创作形式包括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室内乐和钢琴独奏曲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贝多芬的音乐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既有激昂激情的乐章,又有悲伤忧郁的旋律,展现了丰富的音乐世界。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突破使他成为古典音乐的先驱。
他将古典时期的音乐形式与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音乐语言。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索,既有宏大壮丽的气势,又有细腻柔情的表达。
他的音乐风格影响了后来的作曲家,如勃拉姆斯、舒曼等。
贝多芬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创作上,还表现在他对音乐的演奏和指导上。
他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的钢琴演奏技巧和表演风格使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演奏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表达力,深受观众和音乐界的赞赏。
此外,贝多芬还对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了杰出的音乐家,如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弗朗茨·什泼尔等。
他的指导和影响使他们成为了音乐界的佼佼者,延续了贝多芬音乐传统的发展。
贝多芬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得到了体现,也在他逐渐失去听力的困境中展现出来。
贝多芬在晚年失去了听力,但他仍然坚持创作,用心灵的力量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
他的晚期作品如《第九交响曲》和《贝多芬弦乐四重奏》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的巅峰之作,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无尽追求和对人类精神的崇高理想。
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作品
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作品贝多芬从第一首作品到最后一首,其数量众多,艺术价值、艺术质量之高,不仅在古典乐派是领军人物,也是浪漫乐派的一面旗帜。
第一时期1782—1803年,属于创作早期,也称为模仿期。
贝多芬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与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音乐以及德奥民间音乐传统的继承关系,同时也开始显露出贝多芬创作的某些个性特征。
主要作品:《第一交响曲》(作品第21号,1798—1799年创作完成),《第二交响曲》(作品第36号,1802年创作完成)。
此外还有:21首钢琴奏鸣曲、8首小提琴奏鸣曲、著名的6首弦乐四重奏、钢琴协奏曲中的3首等等。
第二时期1803—1814年,属于创作中期,也称为外在期。
这是贝多芬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完美结合的阶段。
贝多芬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大都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产生。
贝多芬在这一时期选择了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塑造时代的英雄人物形象,揭示对立面的矛盾冲突;他寄情于美好的大自然,表达深刻的哲理内涵,抒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描写“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艰难历程,突出光明乐观的结局。
力求音乐语言大众化,热心于器乐创作的标题性,注重乐曲构思的逻辑性等构成了贝多芬音乐的典型特征,并且该特征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不幸的是,这一时期他的听觉逐渐丧失,开始只是轻微的,后来渐渐完全失聪。
但贝多芬在这个时期不但没有被病击垮,反而不断创新,他在“长度、紧张和独特性”上打破了作曲所有的规则。
专家们认为它打破了交响曲写作的基本原则。
主要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作品第55号,1803年创作完成);《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第58号,1806年创作完成);《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作品第73号,1806年创作完成)。
这一时期他还写下了著名的《拉苏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华美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曲第四号至第八号。
还创作了几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包括第二十一号,c大调“华德斯坦”和第二十三号,f小调“热情”等;歌剧《费黛里奥》,及著名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克罗采”》。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引言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1827年3月26日),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音乐史上至高无上的创作天才,他的音乐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贝多芬的生平、音乐创作、音乐风格等进行详细介绍。
二、贝多芬的生平1.早期生活2.音乐教育与提携3.失聪及对音乐创作的影响4.逝世与留世作品三、贝多芬的音乐创作1.交响曲1.1.交响曲第一部分- 精选作品解析1.2.交响曲第二部分 - 精选作品解析 1.3.交响曲第三部分 - 精选作品解析 1.4.交响曲第四部分 - 精选作品解析 1.5.交响曲第五部分 - 精选作品解析 2.钢琴曲2.1.早期钢琴曲- 精选作品解析 2.2.中期钢琴曲- 精选作品解析 2.3.后期钢琴曲- 精选作品解析 3.室内乐及声乐作品3.1.室内乐作品- 精选作品解析 3.2.声乐作品- 精选作品解析 4.其他音乐形式4.1.序曲- 精选作品解析 4.2.乐舞曲- 精选作品解析四、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影响1.音乐风格特点1.1.创新与突破1.2.情感表达1.3.音乐结构2.对后世音乐的影响2.1.浪漫乐派2.2.德国后浪漫乐派 2.3.现代实验音乐附件:1.贝多芬投稿给媒体的手写或打字稿件2.贝多芬早期创作的音乐手稿3.贝多芬的遗照4.贝多芬的著作与手迹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是指用来规定著作权人(即作者)享有直接经济权利和相应的精神权利的法律规范。
2.作曲家:指创作音乐的人。
3.精神权利:指作者因其作品所具有的非物质的权益,包括姓名权、修改权和公开权。
贝多芬简介和作品赏析
贝多芬简介和作品赏析贝多芬的个人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
他的9首交响曲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晚期作品则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月光》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上题目为《26. 月光曲》。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1827年贝多芬左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四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已完全丧失。
贝多芬作品赏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孕育于1814年,1823年完成,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前后经历了十年的时间。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音乐艺术创作成就的总结,它集中地体现了贝多芬的思想境界、生活热情和艺术造诣,是他的艺术创作中占首要地位的作品。
就像瓦格纳所说:“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登峰造极的作品。
”这部四乐章作品,从悲剧性的斗争场面经过积极的行动和哲学性的静观思考,发展成为一首全人类胜利的欢乐颂歌,体现了贝多芬通过斗争得到自由欢乐的崇高理想。
一部被忽视的作品——浅谈贝多芬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所写的一部三重协奏曲
贝多芬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所写的三重奏协奏曲,作品号56,是一部被忽视的作品,在他所有作品中很少被演奏。
这部作品被学者、评论家和演奏家们轻视,其价值亟需被重新考量。
1803年,是贝多芬英雄时代中期的开始,是他工作最热情、最富有成果的时期。
随着Eroica交响曲的完成,大规模交响曲的写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他谱写第四钢琴协奏曲,以及极为具有挑战性的唯一歌剧Leonardo的同时,贝多芬创作了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协奏曲,作品第56号。
考虑到三重协奏曲与这些杰作诞生于同一时期,至少不能忽略它。
但这实际上是贝多芬作品中最被轻视的作品之一,自首次公演以来,它就已被学者和评论家嗤被之以鼻。
三重协奏曲非常需要重新评估,本文论点与普遍观点相反,三重协奏曲是贝多芬作品中独特而重要的杰作。
为了将三重协奏曲置于其历史背景下,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的生活。
在1803年10月14日,作曲家的兄弟卡尔(担任秘书)给出版公司Breitkopf und Hartel的信中首次提及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协奏曲。
尚不知道卡尔当时是指同样乐器配置而被废弃的D大调协奏曲还是幸存的作品号56。
无论如何,贝多芬至少于1804年三月开始写草稿并到五月或六月的私人表演时拿出定稿。
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是一个繁忙的时期。
在这段众所周知是贝多芬创作中期的时间里,他不仅仅忙于完成三重协奏曲。
贝多芬在1792年到达维也纳后,很快就树立了声望,也许他是此音乐之都曾经听到过的最伟大的即兴演奏家。
在随后的十年中,他的声誉不断提高,到1802年,他已经开始抱怨听力衰退,并搬到Heiligenstadt郊区以减轻症状。
他在那里写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重要的是要记住,正是他的听力逐渐损坏变得严重的这段时间,他踏上了他最富有成效的一段创作之路,其中成果包括这首三重协奏曲。
关于三重协奏曲早期的创作和演奏历史被广泛地误解和错误地报道。
大多数评论员从贝多芬不可靠的传记作者安东·辛德勒(An-ton Schindler)那里找寻线索,他错误地写到,三重协奏曲的首次演出发生在1808年的夏天,鲁道夫大公亲自演奏钢琴,两位叫Seidler 和Kraft的先生分别演奏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部。
浅谈贝多芬及其作品
乐 奏 出的 舞 蹈 主题 , 引 出 了振 奋 人 心 的乐 段 , 它 象 征着 人 民群
苦 难和 逆 境 能使 人 不 断成 长 , 安 逸 的生 活 只会 让 人 不知 进 众 在 黑 暗 势 力 下 的 斗 争 信 心和 乐观 情 绪 。最 后 ,第 一主 题 在
取。贝多芬小小年纪就遭受着常人没有的遭遇 , 也使得他的性 第 一 小 提 琴 的演 奏 下 ,自 由地 向上伸 展 , 乐 队 的音 域 在 增 大 , 格坚强, 努力好学。还有一点就是 贝多芬多音乐 的热爱, 从而 音 响在增强 ,一种不可抑 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
创作出许多流芳百世 的作 品。贝多芬不仅在 音乐上 的造诣值 烂 的终 曲。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
得我们学习, 在人生成长的历程 中同样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 习 眼前 ,振奋人心的象征着人 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
的 地方 。
贝 多 芬 说 过 :“ 我 要 扼 住 命 运 的 咽 喉 ,绝 不 能 让 它 毁 灭
在整个 《 命运交响 曲》 作 品中, 情绪激 昂、 气 魄宏大 , 富有 真 的刚参加完这场斗争一样。这首交响曲让我体会到,面对 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而作品结构严谨 , 手法简练 , 形象生动 ,
困难 , 应 该 决 不 屈服 , 勇敢 的挑 战不 幸 的 命运 , 最 终 战胜 命 运 ,
了贝 多 芬 对 崇 高 的 目的 的 理解 。在 贝 多 芬十 七 岁 的 时候 ,母 何 的 叹息 。命 运 主 题 依 然 酗酒 失声 , 家境陷入贫困, 不得不担 负起家庭生 运取胜 。但是 , 黑暗必将过去 , 曙光就在眼前 , 伴 随着低音弦
期。 于是, 他 与 命运 英 勇 搏 斗 , 以惊 人 的毅 力和 意志 , 写 出气 魄 胜 利 的无 比 的欢 乐 。这 场 与 命 运 的 决 战 ,终 于 以光 明 的彻 底 恢弘 , 极为感人的《 命 运 交 响 曲》 。 胜 利 而 告 终 。音 乐 的 末 梢 , 让 人 轻 轻 地 舒 了 一 口气 , 好 象 自己
贝多芬的十大名曲简介
贝多芬的十大名曲简介如下:
《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著名的合唱部分和宏大的氛围而著称。
其歌词由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一首诗歌组成,描述了人类基于爱和友谊共同前行的愿景。
这首作品被公认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月光奏鸣曲》:贝多芬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以其旋律和情感的深度而著称。
它是一个优美、平静和令人感到亲切的作品,被证明是对爱情的深深表达。
《英雄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通常被称为《英雄》,是贝多芬的一部交响曲,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壮丽的气势而闻名。
《命运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一部交响曲,以其戏剧性和紧张的氛围而著名。
《田园交响曲》: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一部交响曲,以其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美丽而著名。
《月光奏鸣曲》: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一部钢琴奏鸣曲,以其梦幻般的旋律和情感深度而著名。
《春天小提琴奏鸣曲》: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一部小提琴奏鸣曲,以其明亮的旋律和春天的气息而著名。
《爱格蒙特序曲》:是贝多芬的一部序曲,以其戏剧性和紧张的氛围而著名。
《莱奥诺拉序曲》:是贝多芬的一部序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浪漫的情感而著名。
以上这些作品都是贝多芬的代表作,它们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创新精神而闻名于世,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贝多芬及其作品的认识
对贝多芬及其作品的认识贝多芬的生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这里我就不过多介绍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
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从这里看出他是一个坚强的,乐观的,与命运抗争的人。
从这以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第五交响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交响曲。
“邦邦邦邦”自然是这段乐曲最让人熟知的一段。
好多人说这“邦邦邦邦”是命运来敲门了,我非常不同意这种说法。
因为贝多芬不是那种会被命运敲门的人,这样显得很被动,与他英雄的精神很不相符。
我认为“邦邦邦邦”应该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警醒、一种激励他不是坐在屋子里等命运来敲门的人,而是打开门去迎接命运,对抗命运的那种人,他是一个英雄。
就像他的众多作品一样,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
在第五交响曲里,贝多芬大多是对人生光明的歌颂,表现出他自已的高贵人格。
恩格斯在书信里甚至说:“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也没听过。
”恩格斯之所以用如此夸张的言辞形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因为在贝多芬的音乐里潜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把人类心灵深处隐藏很深的某种东西启发出来了,使这个蒙昧已久的东西被唤醒,成为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格力量。
这种唤醒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邦邦邦邦”,所以我一直坚信这不是命运来敲门了。
我还听过贝多芬的其他一些作品,认为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那就是革命、斗争、英雄。
他的作品既有壮丽宏伟而又有朴实鲜明,它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
浅谈贝多芬及其作品
浅谈贝多芬及其作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家庭的不幸和命运的坎坷并没有将贝多芬打到,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音乐天分. 贝多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担任了管风琴师尼福(1748-1798)的助手。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尼福学习音乐。
尼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苦难和逆境能使人不断成长,安逸的生活只会让人不知进取.贝多芬小小年纪就遭受着常人没有的遭遇,也使得他的性格坚强,努力好学.还有一点就是贝多芬多音乐的热爱,从而创作出许多流芳百世的作品.我们扪心自问,十二岁的时候,我们还在父母的身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要是不买,我们就又哭又闹,可是就算如此,可以理解为还小,不懂事.那十七岁呢?我们又干了什么呢?还是依靠着父母每天给的生活费过着日子,自己还在那以此为乐.贝多芬不仅在音乐上的造诣值得我们学习,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同样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贝多芬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可见贝多芬对命运的阐释和理解,贝多芬还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
贝多芬及其创作简述
贝多芬及其创作简述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中,自小就展现出了卓越的音乐天赋。
他曾拜师于海顿和其他著名的作曲家,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是他成为巨匠的主要原因。
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在早期,他主要受到莫扎特和海顿等人的影响,作品充满了轻快欢快的气息。
中期的作品则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如交响曲《英雄》、钢琴协奏曲《皇帝》和弦乐四重奏《奏鸣曲》等。
晚期的作品则更加充满深沉、神秘和宗教气息,如交响曲《第九》和钢琴奏鸣曲《月光》等。
早期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的钢琴奏鸣曲,如《悲怆奏鸣曲》、《致爱丽丝》、《献给良宵》等。
这些作品充满了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中最具有亲和力的部分。
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些小品和室内乐,如《爵士乐风格的音乐》、《G大调三重奏》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各类才华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中期的作品则更加充满了多变的节奏和复杂的和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
交响曲《英雄》以其庞大的结构和强大的情感表达而闻名,而钢琴协奏曲《皇帝》仍然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他的室内乐,如弦乐四重奏《奏鸣曲》和《哈塞四重奏》等,也是中期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晚期的作品则更加复杂,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宗教气息。
贝多芬最后的交响曲《第九》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其中的合唱部分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优美和最有力量的音乐作品之一。
其他晚年作品还包括他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和《給良宵》等。
除了作曲之外,贝多芬还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
他以他出色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表达能力,成了当时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演奏风格也对后来的钢琴演奏家有很大的影响。
在现代,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仍然广受欢迎。
他被认为是西方音乐的一个代表,也是人类艺术的杰出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贝多芬及其作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家庭的不幸和命运的坎坷并没有将贝多芬打到,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音乐天分. 贝多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担任了管风琴师尼福(1748-1798)的助手。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尼福学习音乐。
尼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苦难和逆境能使人不断成长,安逸的生活只会让人不知进取.贝多芬小小年纪就遭受着常人没有的遭遇,也使得他的性格坚强,努力好学.还有一点就是贝多芬多音乐的热爱,从而创作出许多流芳百世的作品.我们扪心自问,十二岁的时候,我们还在父母的身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要是不买,我们就又哭又闹,可是就算如此,可以理解为还小,不懂事.那十七岁呢?我们又干了什么呢?还是依靠着父母每天给的生活费过着日子,自己还在那以此为乐.贝多芬不仅在音乐上的造诣值得我们学习,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同样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贝多芬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可见贝多芬对命运的阐释和理解,贝多芬还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
在这4年中,他不但在创作活动中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也逐渐成熟。
当时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
于是,他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写出气魄恢弘,极为感人的《命运交响曲》。
在整个《命运交响曲》作品中,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而作品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
第一乐章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
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
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澎湃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那“当当当当”的敲门声仿佛敲在我的心门。
我的眼前好象出现了一个狰狞的死神,在肆无忌惮的狂笑,粗大的手掌缓缓地掐住了我的喉咙,我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一点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
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
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
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双重主题变奏曲式。
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
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
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
音乐有舒缓的地方。
让人在振颤中舒缓下来。
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
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
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
我似乎放弃了与死神的对抗,无奈的接受了事实。
人,最终还是对抗不了命运的安排。
我甘心放弃挣扎,对命运的捉弄无可奈何。
但是,它仍然抒发了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却是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
转调的非常频繁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三乐章快板、诙谐曲,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
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
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
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振奋人心的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我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不能屈服于命运!我要战斗,战胜命运!我要战斗,我不是命运的奴隶!我就是我!我能忍受挫折,我能抵抗疾病,我能站立,我能与你抗争。
到了这里命运已被我战胜了!这时候命运的威吓声,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的第二主题,表现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到发展部的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辉煌、明亮的音乐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
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音乐的末梢,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好象自己真的刚参加完这场斗争一样这首交响曲让我体会到,面对困难,应该决不屈服,勇敢的挑战不幸的命运,最终战胜命运,取得成功.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
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
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
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
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
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贝多芬又一曲著名的作品《田园交响曲》,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又叫F大调第六交响乐,一般来说,古典的流派的作曲家是不会直接命名曲目的。
我们熟悉贝多芬的“悲怆”、“月光”、“热情”奏鸣曲和“命运”交响曲等,这些题目都是出版商或者是后人添加的。
有些是与其内容有关,有些则不然,懂古典音乐的人应该知道月光奏鸣曲所表达的内容跟月光毫无关系,而这首第六交响曲“田园”是贝多芬自己命的名。
不过那时候给交响曲命名还不是一个常见的事情。
为交响曲命名要等到浪漫主义后期的时候才普及。
从这样的一个观点出发,我尝试分享欣赏贝多芬著名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我个人认为,这首交响曲并没有具体用音符描述各种田园对象,我们是透过音乐得到如此的感觉,无以名之,恰好很类似田园风光,故名之为田园。
我想既然作者亲自为其命名,那我们就遵循他的思路,去感受心中的田园气息。
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
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
贝多芬对这部交响乐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
贝多芬怕人们误解他的音乐,更明确地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曲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
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
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
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
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
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
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
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
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
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
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
快板,f小调,4/4拍子。
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
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