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治具制作参考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T 治具制作参考标准
目的: 为能在设计阶段Layout 和量产时评估ICT 治具制作有一个参考标准使用范圉:
设计和量产的Lighting/Security/CCTV 等所有机种. 内容:
一、ICT 治具评估制作参考条件
1.目前ICT 可测的零件.
a. 电阻、电容>101P、二极/三极管.
b. 电感类目前以跳线分式测.
c. IC目前检测方式:输入仿真工作电压,ICT检测
每个pin的电压(目的为检测ic是否漏插插反)
d. 电解电容只能测出是否漏插,无法检测是否插反.
2.ICT 治具制作需求数据
a. Gerber files(连片或单片)文件
b. 空白PCB 1 连片.
c. 有插件的实物PCB1 连片.
3.评估需制作ICT 治具依据.
a. DIP 零件>40PCS.
b. SMD零件三50PCS锡膏作业SMD除外)
c. PCB 厚度需>1.3mm
d. 连片方式:若PCBSizE>100*100Size建议1〜2连片.(目前一般开
单板治具为主.
其稳定性较好)
二、PCB Layout注意事项和参考规则如下.
考虑可测性之PCB设计布线规则
PCB之设计布线除需兼顾功能性与安全性外,更需可生产及可测试。兹就可测性之需求提供规则供设计布线工程师参考。如能注意及之,将可为我公司省下可观之治具制作费用并
增进测试之可靠性与治具之使用寿命。
可取用的规则
1. 虽然有双面治具,但最好将被测点尽可能置于BOT面,以增加测试稳定度,也可以节
省治具成本。
2. Fixture point type 之用针如下,测试点优先级:A.测垫(Test pad) B.零件脚(component
lead) C.贯穿孔(Via)未覆盖绿漆。
Test pad
測點
3. 测试稳定性:其中以Test pad测试最为稳定;VIR
孔效果最差,干扰因素最多如绿漆、塞墨、盲埋孔等,都是造成测试不稳定的因素。
4. 探针大小是依照测点与测点的中心距离所选定的,探针越大测试越稳定,价格越便宜。
5. 探针选则标准如下:
a.测点与测点的中心距离大于85mil,两点植针100mil/100mil探针。
b.测点与测点的中心距离为84mil
“
-75mil,两点植针100mil/75 mil探
针。
c.测点与测点的中心距离为74mil
“
-70 mil,两点植针75mil/75 mil探
针。
d.测点与测点的中心距离为69mil
-
-60 mil,两点植针75mil/50 mil探
针。
e.测点与测点的中心距离为59mil
“
-50 mil,两点植针50mil/50 mil探
针。
f.两测点中距离小于50 mil,无法植针。
6. 被测点的Pad及Via不应有防焊漆(Solder Mask)。
7. 两被测点之中心距应大于0.100" (2.54mm) 为佳,不得小于0.050" (1.27mm)。
8. 被测点直径应大于0.040" (1.00mm), 形状以正方形较佳(可测面积较圆形增加21%)。
小于0.030"之被测点无法植针。
9. 被测点应离其附近零件(位于同一面者)至少0.100" (2.54mm)。如为高于3mm零件,则应至少
VIR
貫孔
间距0.120" (3mm)。
10. 被测点应离板边或折边至少 0.100" (2.54mm) 。
11. 被测点应平均分布于 PCB 表面,避免局部密度过高。
12. PCB 厚度至少要 0.062" (1.35mm)。
13. 定位孔 (Tooling Hole) 直径最好为 0.125" (3.175mm) 其
位置应在 PCB 之对角。
14. 被测点至定位孔位置公差应为 +/-0.002" 。
15. 避免将被测点置于 SMT 零件上。非但可测面积太小 16. 避免使用过大的孔径大于 0.059 ” (1.5m 做为被测点。 。其公差应在 +0.002"/-0.001" 。
不可靠 , 而且容易伤害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