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成者韩非子丨抱法、处势、用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大成者韩非子丨抱法、处势、用术

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荀子把人性恶的思想教给他,并告

诉他要对人进行教化。韩非子接受了前者,在他的一双冷

眼中,对人性的丑恶看得比荀子还要深刻;但韩非子放弃

了后者,他不相信卑劣的人性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他倡

导法制,认为只有法令的威慑,才能真正实现对人欲的控制。

控制,主要就是针对恶的控制。归结到个人,是对个人的

懒散、邪恶、贪婪的控制,是对人群的愚蠢、盲目、冲动、挑衅和攫取的控制。一个人只有求善的信念是不够的,还

要有制恶手段和疏导流溢的生命欲望的勇气。

1.何谓控制力

韩非子的学问是帝王之学,在今天被转化为“管理学”之后,也常被作为领导者的专利。那么,这是否是一部与普

通人无关的书呢?非也。韩非子讲的控制力,是我们每个

人生存于世上必备的能力。比如,我们现在的身份是一个

普通员工,韩非子说:“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意思是说,对于公司的某项业务,自己还不清楚的

时候就急着发言,这是不聪明的;明明知道却保留意见,

这是不忠诚的。生活在2000多年以前的韩非子已经非常睿

智地指出了职员品质的两个核心:智慧与忠诚。而这两点

都集中表现在职员对于语言的掌控上:或者不能克制自己,急于表达未经详细调查和论证的观点;或者不能催动自己,由于胆怯或疏远而未能及时提出正确的主张,都是不正确的。

这不是一种邪恶的学说,而只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

2.“强国之道”的理论家

人群的情绪需要鼓动,反对的意见需要弹压,人们的贪欲

和攻击欲需要反复地利用。韩非子却不是这样强悍的男人。相对于他伟大的帝国控制梦想而言,他没有什么与生俱来

的权势。在一个纵横游说的时局里,他是个天生口讷的结

巴。不能去巧言令色、沽名钓誉,但却用一双冷眼旁观着

世事变迁。

韩非是老子之后最大的阴谋家。东周时期,“在贵族用世

之时,惟恐国君不能专制耳。国君苟能专制,其必有愈于

世卿专政之局,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然此二语法家所以为根本”。[1]韩非子是君主专制

政治的设计者,诸子思想的视角大部分都是士大夫或者平

民阶层的,但韩非子却是自上而下的帝王式的,这与他独

特的出身背景有关。

他是韩国的一位王子,属于庶出,地位尴尬。他不太会说话,但文笔一流。我们不知道他的生平遭受了怎样的挫折,或者存在怎样的困窘,总之强大的野心成就了其文字对语

言的代偿功能。在他的文章中,我们读不到任何温情,而

只是赤裸裸地为帝王服务的学说。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他还有一个同学叫李斯。荀子告诉他

们人性是恶的,是自私的,但荀子充满了“知识改变品性”的信心。对此,韩非和李斯接受了前者,却都对后者不屑

一顾。

知识和道德对人的影响不是万能的。天下太平之际,在文

化富足的阶层中,仁德的力量最为有效。但是,对于社会

动乱之时的市井细民而言,道德不过是一双蹩脚的鞋子罢了。

改朝换代、一统天下的丰功伟业从来都是由那些自私而又

懵懂的市井细民来执行的。怎样牢牢控制住这些人的情绪

和力量,决定了一个统治者的成败。韩非不是统治者,但

在理论上,他塑造了这样一个领袖。

韩非认为:人的自私天性是教育不好的,只能用刑法的方

式进行控制。

放眼天下,只有秦国的独立强大是建立在刑法的施行上。

这个局面,是法家的先驱商鞅设计的。这位从卫国流亡到

秦国的伟人奠定了秦帝国的基础。至少,他实现了秦王对

军民力量的绝对控制。商鞅死在自己所制定的律令中,这

是法家人物的宿命。韩非、李斯等人,无一幸免。

韩非本来是希望在理论上控制住韩国的王,可惜韩王不任

用他。韩非流传出的文字把秦王给吸引住了,于是发兵攻

韩索要韩非。他把韩非弄来之后非常器重,这令韩非的同

学李斯十分嫉妒,于是伙同姚贾在秦王面前说韩非不可能

真心侍奉秦国,不如找个法令的借口把他杀掉。生性多疑

的秦王听到这两个人的谗言,信了一半,暂把韩非下狱,

但李斯秘密派人送给韩非毒药,让他绝望自杀了。

人虽死,秦王和李斯却接受了他的学说,结果秦王朝成为

一个韩非学说的试验品。只是这个在荀子性恶论基石上建

立起来的秦王朝尽管强大但并不稳固,其中成败得失的道

理对于大大小小的团队和单位仍然适用。

后世帝王不再高调标榜以法家思想治国,可能是心有余悸吧,毕竟作为法家的人物和国家下场都不太好。历朝历代

以儒家思想控制民众,但法家思想的意识已经深深植入历

代帝王的骨髓。余英时说:“两千年来,韩非对中国人政

治生活的影响,远超出一般的常识了解之上。”[2]“外儒

内法”、“阳儒阴法”,都是这种局面的概括性说法。

“抱法、处势、用术”的韩非子

1.严明之“法”

战国末年,秦国统一天下之势易不可阻挡。在遇见韩非之前,秦王已经采用法家手段治理国家,实现了对兵民的掌控。秦国通过对“法”的尊重和恪守实现了战斗力的储备。“商君言法之当变,与韩子无殊,而学理之阐发,则相去

远矣”。[1]韩非虽是韩国人,但他理想的“王”,却恰是

秦王。在《初见秦》一篇中,韩非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描述道:赏罚分明,功过各得其所,勇往直,百姓视死如归,“秦国公布法令而实行赏罚,有功无功分别对待。百姓自

从脱离父母怀抱,生平还不曾见过敌人,但一听说打仗,

跺脚赤膊,迎着利刃,踏着炭火,上前拼死的比比皆是”。严格地说,礼是一种规范,法是一种规则。儒家的“礼”

侧重正面的引导与鼓励;法家的“法”,是侧重反面约束

的严刑峻法。韩非用一个例子阐明严刑峻法的重要性。有

个叫做董阏于的人去做赵国上党地区的郡守。他带着随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