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专题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讲义中考生物突破复习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备 考 攻 略绿色植物中涉及到植物的类群、六大器官、三大作用和碳—氧平衡。
种子的萌发、光合作用常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常以识图作答和分析材料出现,其中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常考的热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则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此外,关键结构如子叶、胚乳、叶绿体、线粒体、成熟区、气孔、导管等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需要重点关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难度较大,是中考必考的重点知识。
知 识 网 络绿色植物⎩⎪⎪⎪⎪⎪⎪⎨⎪⎪⎪⎪⎪⎪⎧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吸收作用⎩⎪⎨⎪⎧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结构:导管蒸腾作用:概念、发生部位、意义光合作用⎩⎪⎨⎪⎧叶片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实质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概念、反应式、意义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重难点突破种子的结构和萌发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例1】小明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棉花,再放上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种子均饱满且完整,具有活力),然后均放在阳光下培养数日,记录种子发芽情况如表所示:(1)表格中有 组对照实验,若以温度为变量,应选择 组。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3)指出本实验设计不足之处:。
(4)如图为玉米和花生种子结构图。
①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图中的(填序号)组成。
②我们吃的花生油来自于花生种子的[]。
【解析】(1)根据此实验可知,甲、乙两组的变量是水分,甲、丙两组的变量是空气,甲、丁两组的变量是温度,而乙、丙两组,乙、丁两组,丙、丁两组变量不唯一,因此上述表格中有3组对照实验;若以温度为变量,实验组是丁,对照组是甲。
专题04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精练(解析版)
3、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的意义: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从器官水平看,各器官中都贮存很多有机物。从细胞水平看,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核酸)都是有机物。
专题04绿色植物三大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考向1叶片的结构及功能;考向2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向3光合作用;考向4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等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考向5呼吸作用;考向6呼吸作用的有关实验;考向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比
【知识清单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水能保证植物体的直立姿态,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2)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既为其他生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也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维持碳-氧平衡)
6、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的过程。(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能变成化学能)。
2、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增大根吸水的表面积。
3、水分运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成熟区导管→根内导管→茎导管→叶导管→气孔→大气。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复习PPT课件
D.②④⑤
2021
22
走进生 活
许多家庭在卧室里摆放多 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 法科学吗?为什么?
2021
23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021
24
2021
25
有机物 (储存着能量)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所有活细胞 ((储储存存能着量能)量)
能量+二氧化碳+ 水
原料
场所
2021
产物
26
请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甲
没有进行 光合作用
氢氧化钠 溶液
无有 二二 氧氧 化化 碳碳
乙 进行了
光合作用
水
不变蓝色
变蓝色
2021
21
走进生活
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
取的有效措施是( C )
①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②提高氧气 浓度 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④形成高温环境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 较大的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 二氧化碳 )释放出( 氧气 ),能为其他生物提 供( 氧气 )来源且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 ) 平衡。 3.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体所需的能量最终 来源于太(阳能 ).
2021
19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 必须的原料”.
氢氧化钠溶液
甲
等量的清水
乙
2021
20
探究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能
A+水
叶绿体
B+氧
A+水+能量
b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光合作用,b是 呼吸作。用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二氧化碳 ,B是 有机物 。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 有机物,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 ,同时减少了大气 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初中生物_植物三大作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的三大作用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描述植物的三大作用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3、举例说出绿色植物三大作用的生产应用4、总结提升解题技巧和方法重点和难点:探究实验分析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三大作用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一、直接导入并明确复习目标二、以“大树底下好乘凉”导入蒸腾作用的复习1、学生观看蒸腾作用视频,使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2、知识树梳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3、构建蒸腾作用的知识框架:概念、水分散失途径以及蒸腾作用的四大意义4、引导学生分析蒸腾作用的相关探究实验以及实际应用三、复习光合作用1、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2、夯实光合作用的相关基础知识:公式、实质、意义3、以课本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为突破口,整合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探究实验的变量、过程、注意问题、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之后总结出光合作用探究实验的规律4、小组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畅所欲言,合理即可)四、复习呼吸作用1、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2、师生分析呼吸作用相关的探究实验(从装置中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3、回顾呼吸作用的公式4、小组讨论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五、总结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联系六、课堂达标练习学情分析:1、初三的学生通过几年的生物学科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
特别是对于分析和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于六年级生物知识掌握的基础不同,并且遗忘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
2、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学校的家长普遍的溺爱孩子,导致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的学生随着学业考试的临近和青春情的叛逆反而越来越多,这就给任课老师的授课造成极大的障碍。
效果分析1、我在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导入课题后,以蒸腾作用的视频信息进入内容的复习,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以知识树的形式概括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运输的途径和蒸腾作用的意义,简单有效。
专题04 植物的三大作用-2021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挖空记(通用版)
专题04 植物的三大作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落实·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一、重要知识填空1.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_____在根尖的顶端,具有保护作用。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该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_____,使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运输的通道是筛管。
3.叶是植物进行作用和作用的主要场所,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上分布有________,是植物作用的“门户”,也是叶片进行作用和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窗口”。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
一般情况下,陆生植物的(上表皮/下表皮)气孔多。
4.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______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吸收到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这不仅不是一种浪费,反而对植物本身和生物圈的水循环都有重要意义。
蒸腾作用可以拉动________在体内的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________,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________,增加降水。
5.光合作用:+水→ +氧气(场所:;条件:)呼吸作用:有机物+→ +水+能量(主要场所:)6.光合作用实质是:有机物,能量。
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能量。
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植株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用碘液染色前需要将叶片用脱色。
1植物的三大作用
植物的三大作用
植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外,它们还拥
有着其他令人惊叹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三大作用,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绿色生命的奇妙之处。
1. 植物的饲料作用
植物不仅是动物们的食物,也是人类重要的饲料来源。
在农业生产中,许多农
作物如小麦、大豆、玉米等被广泛种植,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同时,植物的饲料作用也支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2. 植物的药用作用
植物中富含各种有益化合物,许多植物被广泛用于传统药物中,具有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例如,中药材中的人参、黄芪具有调理养生的效果,被人们视为宝贵的药材。
此外,现代医学也不断发现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在新药开发和治疗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3. 植物的生态调节作用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着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并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同时,植物还通过根系保持土壤的结构稳定,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结:植物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更承载着重要的饲料、药用和生态调节
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植物的这三大作用,我们能更好地珍惜和保护身边的绿色生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复习
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质地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 。因此,合理调节土壤环境对 于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具有重 要意义。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
06
的联系与应用
三大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协调与平衡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呼吸作用消耗有 机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这两个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平 衡,以确保植物正常生长。
植物如何吸收与转运营养
根部吸收
植物主要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根部表皮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有选择性地吸收土壤中的离子。
离子转运
植物根部吸收的离子通过质外体或共质体途径向地上部分转运。质外体途径是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进行的,而共质 体途径则是通过细胞内的胞间连丝进行的。
蒸腾作用与营养转运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于营养元素的转运也有重要影响。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可以促使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 营养元素向上运输。
2. 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丙酮酸 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更 多ATP、NADH和FADH2。
过程
1. 糖酵解: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产 生少量ATP和NADH。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互为逆反应
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过程。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 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则是将这些有机物分解回 二氧化碳和水。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
01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蒸腾作用调节气候
02
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蒸腾作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改
善局地气候条件。
手抄报初一生物植物的三大作用内容
手抄报初一生物植物的三大作用内容
以下是一份关于初一生物植物的三大作用的手抄报内容,供您参考:
一、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生物圈中的所有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的食物来源。
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植物自身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植物与动物进行能量交换的重要环节。
三、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后,通过叶片、枝条等器官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不仅可以调节植物体的温度,还有助于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以及养分。
同时,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影响。
总结:
植物的三大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维持着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了解植物的这些基本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生物_《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扎实掌握蒸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基础知识。
(重点)2.熟练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升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重难点)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举例说出其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重难点)复习过程:一.根据复习目标,让学生搜索记忆,回顾并叙述三大生理作用的基础知识。
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图。
要求学生牢记并书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表达式,让学生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各个内容,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既相互对立统一,又相互联系。
最后总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三.达标检测:1、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条件是必需的()A. 把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B. 在黑暗无光条件下实验C. 用具有根茎叶的植物D. 将植物先暗处理2小时2、将新鲜的蔬菜、水果放在冰箱内冷藏可以保鲜,其主要原因是冷藏条件下()A.呼吸作用减弱B.微生物繁殖速度慢C.微生物被冻死D.呼吸作用停止3、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坑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缺少氧气,影响光合作用B.缺少有机肥,影响生长C.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D.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生态绿墙上,栽种的众多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小环境的温度。
这些功能是通过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 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四.合作探究:1.光合作用探究实验是初中生物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是每年的中考重点,必须掌握它的原理、步骤、现象与结论。
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设计探究实验时的经验,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写出实验步骤)。
2.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涉及到的所有的实验变量。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其次,绿色植物通过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的氧含量。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这些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被动
物吸入,维持了这些动物的生存。
此外,绿色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
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从而净化空气。
第三,绿色植物在保护土壤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们的根系可
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
当绿色植物的根系扎根于土壤中时,可以起
到固定土壤的作用,防止土壤被风雨侵蚀。
此外,它们通过根系吸收土壤
中的水分,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表面径流,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调节。
这
对于干旱地区的土壤保持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此外,绿色植物在净化水源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根系吸收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减少了营养物质进入水源中的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绿色植物的根系还可以过滤和吸附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从而净化水源,保证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
最后,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吸收和储
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
变化的速度。
绿色植物的存在也帮助维持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许多濒临灭
绝的物种和自然环境。
总的来说,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从维持生态平衡
和提供食物和氧气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类应该重视植物的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绿色植物能够继续
履行它们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的三大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专题定稿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及其应用光合作用公式:呼吸作用公式:一、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经常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方法:大棚种植时适当通风施加有机肥,有机肥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适当施用碳酸氢氨肥料。
2、合理灌溉3、延长光照时间4、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5、间作套种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促进呼吸作用1、排涝:农作物被水淹后因土壤缺氧,应及时排水,让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以促进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促使其更好的生长。
2、松土:及时给生长中的农作物进行松土,以利于其根的呼吸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抑制呼吸作用1、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含量.2、夜间要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增产。
(三)晚上卧室不宜摆放过多花草,以免夜间植物呼吸作用耗氧,与人争氧。
三、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移栽植物时,最好选择在阴雨天或傍晚,根部带土移栽,并给移栽的植物进行遮荫。
因为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光照弱,蒸腾作用降低,植物成活率高。
2、刚移栽的植物,去掉一些枝叶。
由于损伤了大量的根毛,不能很快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因此去掉一些枝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3、蒸腾作用意义:降低植物体温度;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提高大气湿度,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地球之“肺”——热带雨林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1、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的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1)夏天,叶片不会被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2)在温室大棚内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除了施肥外,还可以(3)在大棚内栽种植物,在保证水肥等充足的条件下,增加光照的同时常打开窗户通风,以增加,其目的是提高植物的,促进有机物的合成。
初中生物《植物三大生理作用》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适用年 七年级
级
所需时 八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在学习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之后,学生已知道绿色植物的类群不同, 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及分布地域也不同,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 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决定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对维持植物本身的其他 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有 机物,是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决定性地位”的基础,绿色植 物的呼吸作用与其他生物的呼吸作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所以这一重 要的代谢过程以植物或以动物为例学习均可。本章中“绿色植物的呼 吸作用”和第三单元中“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从不同侧面介绍生物的 呼吸作用。所以本单元先后安排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 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这种安排既体现了知识的梯度与内在联 系,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除此以外,本单元还通过实验、识图,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分析实验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 生积极探讨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性的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明确绿色植物在自然界的重要性,懂得更进一步的珍爱植 物。 (2) 通过多元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 作学习的乐趣。
对应课标 了解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蒸腾作用的器官和原理,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相关实验,并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学完本单元认识到三大作用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 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 (2) 尝试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3) 说明蒸腾作用的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 题 问 (1) 题设计 (2)
专题复习: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
2
3
413526
4
5
6
实验结论
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的条件。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暗处理 叶片局部遮光处理 给以光照 脱去叶绿素 漂洗、滴加碘液 观察叶色变化
我来 总结
a b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结论: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复习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本节复习要点:
1、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
环的作用。 3、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意义。 4、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5、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4)b作用的意义是为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
。
6、下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 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 ② ③ ,④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箭头②所指的物质 是 。 (4)物质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物质③的运输 通道是 ,物质④的运输通道是 。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举例说出二者在生
产过程中的应用。 7、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 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叶片结构
1 叶脉 2 上表皮 3 叶肉 4 下表皮 5 气孔
叶片的结构
上表皮
表皮
下表皮
保护作用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影响地球的气候、空气质量和氧气水平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个作用。
首先,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气孔从叶子表面散发水分。
在气孔开启时,水分从根部通过植物组织的输水系统进入到叶子,然后蒸发成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
这个过程是被光合作用所驱动的。
蒸腾作用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它有助于调节地球表面的温度,通过蒸发水分的能量转移,使植物表面降低温度。
蒸腾还会导致水分的释放,形成云层和降水,进一步调节地球的气候。
此外,蒸腾作用也有助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维持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
其次,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为重要的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还涉及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从而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建筑材料。
光合作用对地球的空气质量和氧气水平有着重大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这也是植物释放氧气的主要过程,提供了大气中宝贵的氧气,维持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光合作用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净化大气。
最后,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的过程,类似于动物的呼吸作用。
通过呼吸作用,植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能量,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
呼吸作用对地球的气候和碳循环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呼吸作用,植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尽管这些二氧化碳是由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的,但由于地球上植被的广泛分布,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呼吸作用还为植物提供能量,维持其生长和生存。
植物的三大作用
植物的三大作用植物的三大作用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的三大作用,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植物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
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种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二、植物三大作用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2.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3.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许多中间产物被用作其他化合物合成的原料。
这些化合物包括脂肪、蛋白质、叶绿素和核酸等。
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需要ATP,往往还需要NADH 或NADPH。
例如,在硝酸还原为亚硝酸时需要大量的NADH,这一过程明显依赖于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光合作用一、知识梳理①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主要步骤:暗处理,消耗掉叶内原来贮藏的淀粉;用叶夹,将叶片部分遮光,置于光下;隔水加热酒精法除去叶片中的色素;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
实验结论: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主要原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用余烬复燃法鉴定氧气。
②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③光合作用的实质:从物质角度看,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从能量角度看,把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④光合作用的意义:食物来源、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工业原料的来源、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
二、相关练习1、下列哪种植物,叶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A、葫芦藓B、水绵C、海带D、天竺葵2、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上贴有锡箔(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h,经脱色并用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素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素3、将一盆绿色植物搬入暗室二天后,将其中一叶片作如下图处理,将叶片按图中虚线折成甲、乙两段,折痕明显,然后将该植物搬到阳光下,光照5小时,剪下此叶片,对其进行淀粉检测,发现甲段叶片无淀粉产生,而乙段叶片有淀粉,其原因是()。
A.甲段叶片因缺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折断叶脉影响甲段叶片的呼吸作用C.折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D.甲段叶片因缺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在上面的实验设计中,甲盆的封闭环境里只有植物,乙盆里有植物和活的动物,并用防护网将动物与植物分开,避免动物咬啃植物。
在给予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下,应当出现以下哪一种情况?()A.甲盆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乙盆B.甲盆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于乙盆C.两盆植物新增加的有机物理论上一样多D.上述情况不一定出现哪一种5、选取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是为了使叶片内的__________________。
(2)将此装置放置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是使_____溶解,而隔水加热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A.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B .叶绿色部分C.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D.叶白斑部分E.III绿叶部分(4)由本实验的结构可以确定光合作用必要条件是()。
A.光B.适宜的温度C.二氧化碳D.水E.氧气F.叶绿素6、选取牵牛花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图中第I,III号叶子为绿叶,而II号叶子为白斑叶,叶子部分为绿色,部分为白色,如下图所示:(1)在实验前,首先要将这株牵牛花放在暗处一昼夜,这是为了使叶片内的_____________先耗尽。
(2)然后将这株牵牛花放置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这样会使____________溶解,注意隔水加热,否则危险。
(3)清洗后,依次向这三片叶子滴加碘酒。
I叶片中被铝箔遮住的部分_____________(会不会)变蓝,没有被遮住的部分____________(会不会)变蓝。
这说明。
(4)II叶片绿色部分____________(会不会)变蓝,白色部分__________(会不会)变蓝,这说明。
(5)III叶片放在含有部分化学溶液的无色玻璃瓶中,这种溶液能吸引二氧化碳,这个瓶子又被棉塞住,假设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III叶片___________(会不会)变蓝,这说明。
7、把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某种原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的是(3)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4)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
图2(5)如果利用本植株来验证植物的叶片是植物蒸腾失水的主要部位,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2分)8、下图显示一盆白斑叶植物,黑暗处理24小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用来研究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共7分)1)解释黑暗24小时的原因。
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B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溶解。
取出漂洗并滴加碘液。
3)实验中滴加碘液变蓝的是。
a)A叶的绿色部分 B、A叶的白斑部分 C、B叶的绿色部分 D、B叶的白斑部分4)由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确定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5)以下哪种情况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将字母填入横线)。
原因是。
A、将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白斑部分进行比较B、将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进行比较C、将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白斑部分进行比较6)实验中加碘液变蓝的部位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呼吸作用(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
)一、知识梳理①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萌发的种子产生二氧化碳。
步骤:按图接好装置,过一段时间,往瓶里注入清水,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结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②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吸收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③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④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浓度及植物含水量等。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表物和氧气,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及二氧化碳。
二、相关练习1、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内,人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照明B.测量窑内氧气的含量C.测量窖内沼气的含量D.测量窑内一氧化碳的含量2、有利于促进根系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
A.追施速效化肥B.浇水灌溉C.中耕松土D.合理密植3、为了防止刚收获的潮湿种子堆放后发热,必须将种子( ) 。
A.尽快晒干B.堆在通风处C.立即入库保管D.淋水降温4、据右图回答问题:(1)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 。
(2)要使该实验效果明显,本装置应放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否则会因________________而影响效果。
(3)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发现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
(4)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袋中放入一只小白鼠,拔掉连通管,扎紧袋口,则可以用来验证,但必须把这一装置放在。
(6)小白鼠的活动状况是。
(7)该实验说明。
●蒸腾作用一、知识梳理①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②蒸腾作用的过程:根毛→根、茎和叶里的导管→叶肉细胞→叶肉细胞的间隙→气孔→体外液态水气态水③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水分的吸收,促使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④蒸腾作用与生产实践:植树造林、调节气候;及时灌溉;移栽幼苗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同时,可以去掉一些枝叶,设法遮阳。
气孔蒸腾⑤蒸腾作用的类型:角质层蒸腾皮孔蒸腾二、相关练习1、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B.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多C.光合作用强烈释放出水气多D.森林保持水土蓄水过多2、在树干上乱刻乱画,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是( )。
A.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B.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C.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D.切断了运输水、无机盐和运输有机物的通道3、在炎热的夏季,像兰花这样的草本花卉要进遮荫棚并经常向叶面喷雾水。
下列哪项不是以上措施的目的( )。
A.降低周围温度,减少蒸腾作用,防止萎焉B.降低阳光照射的强度,减少蒸腾作用,防止萎焉C.增大周围空气湿度,减少蒸腾作用,防止萎蕾D.浇水,补充植物体内的水分,防止萎焉4、如图所表示,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置一个盛水烧杯,杯内都插着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上的叶子数目有多有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后将装置移至阳光下照耀,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右边将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两边树枝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不等B.杯内水分蒸发量不等C.两边树叶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量不等D.两边树叶呼吸作用的强弱不等5、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环剥”), 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其道理是( )。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C.限制了无机物和有机物向根部运输D.防治了害虫的侵害6、取一支带叶的月季花枝条(带白花),随即插入到稀释了的红墨水里,然后放在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可以清楚看到、和染上了红色,说明这些结构中都有,并且是的。
7、图为一颗生长在水渠边的果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对该果树进行施肥,恰当的部位应选在图中的那一处?(2)请说明选这一处所在部位施肥的理由是8、右图是植物体的一个整体示意图:(1)图中的[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和,把这些物质通过运输到。
(2)图中的[2]表示叶片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中的[3]表示叶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通过运输到。
(4)图中的[4]表示叶片通过将和释放到大气中。
光合作用二、1.A 2. C 3.A 4.B5. (1)淀粉运走耗尽(2)叶绿素避免危险(3)A D E (4)A C6、(1)淀粉(2)叶绿素(3)不会会光合作用的条件时是光(4)会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5)不会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7.(1)二氧化碳(2)检验二氧化碳(3)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4)未套袋子的叶片(5)略8、(1)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2)叶绿素(3)A (4) 二氧化碳光(5)C 两个变量(6)淀粉呼吸作用二、1、B 2 C 3 A4 (1)验证呼吸作用(2)无光(3)变浑浊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4)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5)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光(6)正常活着(7)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蒸腾作用二、 1 A 2 B 3 D 4 C 5 A6 枝、叶、花导管相连通的7、(1)c (2)c处水多,根长得茂盛,因为根有向水性8、(1)水无机盐导管茎叶(2)气孔二氧化碳(3)有机物筛管根(4)气孔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