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写生与创作

合集下载

写生——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写生——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
唐代张壤 “,l  ̄ l造化 ,中得心源 的理论,道出了中国 b J
但若是把写生泛指 “ 对着实物风昔绘画 并以此推论 中国山 活和学 习山水画的重要手段。 水画写生就是对风景描绘 ,那幺就右很大的偏差了。因为在
中国,山水画写生一词并不是对着风景如实地描绘 ,自然对 山水画创作的真湍。宋代范宽、清代石涛等都尊崇这一理论 象并非绘画中的道具。当代从西方引进的 写生方式不应该也 并将其运用于创作实践之 中。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印 不可能涵盖具有千年文化传承历史的中国山水画写生原本的 家在创作之前必须深入生活 .观察体验生活 .在收集创作素
许是盛名之下#实难副的泼墨大作。花较多的篇幅来阐述中 美学观中主体性的要求 国山水的发展大势,其目的要说明中国山水画写生的真实涵 三
认识,为真正山水画写生进行概念上的正名,在此略述一些
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过写生这一创作形式构筑起来的。他们 从形式上分有二法.一为笔记, 为心记。 笔记 写生法 给世人留下来的作品都没能脱离写生的功能 ,那些写生作品 即 :当确定某视域之后,整体地观寨、整体地作画,进行取 也展现出自身独特的原创风采 叩使是那些大写意并带有抽 舍 ,提炼 、刻画,真 实而艺术地表现山水的外观形象 而 象意味的青绿 山水 画.也无法回避对 自然形态的研究和理 心记 写生法是高深层次上的写生。主要手段是默 记和意
程,同时也是画家收集创作素材的一种重要手段。 “ 写生

词,从西方造型艺术的形式来看,作为西方文化现念来解 行 了 “ 写云林 山水 .须 明物 象之 原 等 一系l 方法论的探 矧
释.是 “ 耐着实物,人物或风景绘画 。这是可以理解的,
讨。由此可见,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而写生又是体验
电论 ・

论写生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从“搜尽奇峰打草稿”谈起

论写生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从“搜尽奇峰打草稿”谈起
菱 | 詹 乏 育 卿完
论写生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
从“ 搜尽奇峰打草稿" 谈起
口胡 念锐

要: 在 中国山水画创作过 程 中, 写 生具 有相 当重要 的地位 , 写 生的过 程就是一 个打草稿 的过程 。清初著名 画家石涛提 出了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的思想 , 这一思想不仅是石涛对搜 尽奇峰 自然之 源的切 身体验 , 还是他是 对前人理论 的总结。该文就石涛的“ 搜尽 奇峰 打草稿” 进行分析 , 并以此阐述写生对 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
含 了深入生活 、 仔细寻找 生活 中的美 的含义 , 又具有付 出艰 苦努 力以完成创作 的含义 , 如此创作 出来 的作 品才是优秀 的作 品。 石涛在 众 多山水 画创作 中, 一直将 “ 搜 尽奇峰 打草稿 ” 作为 主要 的写 生理念 , 而这种 理念 是建 立在 “ 身所 盘桓 , 目所绸 缪” ( 宗炳 ) 、 “ 外 师造 化 , 中得心 源” ( 张躁 ) 、 “ 身即 山川 I 而取 之” ( 郭 熙) 等众 多写生理念 的基础 上的 , 这 些都是古代 画家在绘 画过程 中总结 出来 的重要写生方法。 在 石涛 的观 念中, 生活 中的 山、 石、 水 等形象都 是大 自然给
名创作 者的身心感 受和对事物的认 知与理解。
树 立“ 搜尽 奇峰打 草稿” 的写生理念 , 需要创 作者具 有丰 富
的游览经历 , 脑 海 中能 出现 各 种 山水 形 象 , 然 后 对 这 些 景 物 进 行
加 工和 完善。在 实 际对景 象进 行描 绘 时, 各种 因素 ( 如 第一 印 象、 推 理 能力 、 综 合 分析 等 ) 都会 对创 作 者 的写 生理 念 产 生 影 响。对创作者来 说, 逻 辑思维固然重要 , 但其仅 能掌控 山水景 象 的部分 内容。理 性认 识和感性认识 是两种不 同的认 识。创作者 对 事物 的真 实感 受直接影响其创作 的质量。只 有对 景物有真 实

浅谈当代山水画学习中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浅谈当代山水画学习中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风貌。
三、 山水 画 写 生 为 更 好 地 创 作 提 供 可 能
科, 我认为这种情况说 明 了一个 问题 , 就是在传 统 山水 画学 习 中, 山水写生大都是一个画家 自觉的随时性 的行为。我们
纵观历代 的传世名画 , 能流传至今的纯粹 的写生作品是 十分 有限的。但是 , 就现在来说 , 大多数 画家都居住 于高楼林 立
如何把 自然景物 中的层 次 和气 象表 达为 画纸 上 的笔 墨层 次和画 面的最终效果 , 等等 , 这些都 是在 写 生时需 要加 以 解决和需 要思 考 的 问题 。 比如说 处 理 画 面 的结 构 时 , 自
画 创 作 关 系 的理 解 。


个“ 外师造化” 的过 程 , 画家 “ 行 万里路” , 饱 览 名 山大 川 ,
以大 自然为师 , 观察体验真 山真水 的奥妙 , 而 山水 画创作 就
是一个把外在“ 自然 ” 升 华 为胸 中“ 心源 ” 的 过 程 。 当 然 有 些
画家能做到“ 对景创作 ” , 像李可染 、 傅抱石 、 黄宾虹 、 石鲁 等 山水 画大师们 的很多 山水画 写生 , 就 是一 帧成功 的山水 画 “ 即兴创作” 。但大 多数人 的山水写生 画稿 属于生 活素材 , 或是创作的 “ 半 成品” , 还需要 继续进 行艺术 加工整 理。所 以, 对 于大多数画者来说 , 一方 面 , 写生 是创作 的来 源 , 它 为
于创作 中 , 可 以说 如 果 没有 写 生就 很 难 有 精 彩 的 创作 。 其次, 就 山水 写 生 本 身 而 言 , 既 然 写 生 是 为 了 更 好 地 创
作, 那么 , 当我 们面 对 万 千 自然 景象 的时候 , 就 有 众 多 的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感悟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感悟

2020/10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感悟回溯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中国画的诞生至今已历经一千多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及人类认知水平的制约,因此每一时期的艺术发展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人物画最早出现,同时也兼及一些植物与鸟兽,山水画的出现相对较晚,早期也仅仅是作为人物画中的一些点缀与装饰,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独立成科。

这也说明艺术家的视角已由人本体转向周围的生活环境。

自五代、隋唐至今,不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的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几十种对山水刻画的方法。

本文结合我对太行山的写生与创作的深切体会来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绵延400余公里。

它既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几千年来太行山的豪迈与雄大一直影响着中华大地上文人的艺术思想。

三国时曹操曾有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表现出太行山的凶险挺拔;北宋苏轼诗云:“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更表明了太行山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古人画山水多是描绘南方山水风貌,以南北朝至近代的一千多年里,以太行山为范本去描绘的几乎没有,能留世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

五代时期荆浩的《匡庐图》也只是传为真迹,绘画基础是在太行山长期隐居时积淀的,作品气势雄浑,表现细腻,被誉为是中国山水画作品的一座高峰。

荆浩的学生关仝也曾创作了多幅关于太行山的作品,代表作《关山行旅图》充分表现出太行山荒寒幽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北方绘画特色。

宋代,郭熙和范宽喜欢以太行山为表现对象。

郭熙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体悟后,创作出《早春图》,作品构图完美,意境深远。

画家必须耐得住寂寞与清淡,才可潜心于作品的创作。

白云乡先生在《五十岁感怀》一诗中写道:“少年挚笔走太行,卅年他乡成故乡。

铁鞋踏破山河水,石研磨碎月共霜。

截取春山一坡绿,染做秋阳纸半张。

苦茶三杯夜过午,秃笔残磨伴炎凉。

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

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88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王法亮(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本文主要谈了学习中国山水画的阶段与创作方法,点明了临摹、写生与创作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山水画;临摹;写生;创作意境一、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必走之路临摹是我们学习好中国山水画的必走之路,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临摹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只有掌握了传统经典山水画的技法,才能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内在。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作品之前,我们要对画家生平等一系列资料进行大体的了解,然后要以一种认真且耐心的态度投入到作品的精神世界中去,用眼睛、用手、心灵去感悟、理解,也去感受他们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还有笔墨、造型之间是如何经营与处理的。

在这里我们要学习前辈们所流传下来的成就,那就是他们的作品。

谈到临摹的作品,我们要适当选择每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且最为杰出的名家名作,这样才能在临摹中学习到传统的精髓。

有很多名家之作可以临摹研究,如巨然的《层岩丛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瓒的《容膝斋》、沈周的《庐山高图》等。

二、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本源对景写生、抒情造境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山水画创作的本源。

第一阶段的临摹已经对山水画的笔墨表现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掌握,写生则是锻炼与培养我们在大自然中对景对物的观察能力,同时又能把观察到的结合造型与笔墨作于画面之中。

‘师造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到自然山水中去,面对自然感受体验客观存在。

把大自然中看到的景物写到画面上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经营去组织的,画面的构图和虚实变化,以及对笔墨处理也都要经过个人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在大自然中写生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俯察品类之盛,一切思绪都在高度敏感之中,无论你在画面中是在勾、皴、擦、点、染都是你当时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对笔墨的真实理解,这一刻可能不是准确的、完美的,但却是宝贵的、有价值的,也许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会受到当时某一情景或画面的启发而成为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浅谈山水写生与山水画创作的关系

浅谈山水写生与山水画创作的关系

创作打打
底 稿 “


这种观 点我们认 为欠当 。
其实写生是客
观 事物的认 识一 一 认 识一 一 再 认 识不 断深 化 的过程 。

《国
≤:獭
量 : Ⅱ l _0 i
:’

q
- z●
/一
司 ●∥ .
翔 -’
'’
}。
Jl
—■■ _
骘.{ H
k譬
_

l, 一
i ? ◆ j :■ ≯
:‘

1 r : “ ::
大 自然 是 艺 术 工 作 者 的 老 师 , 是 艺 术 工 作 者 的 挚 友 。
只 有 投 入 大 自然 的 怀 抱 与 其 融 为 一 体 , 才 能对 大 自然 产 生 热
爱之 情 。 通 过 深 入 生 活 , 才 能达 到 “ 会 当凌绝 顶 , 一 览众 山
小” 。
“ 飞 流直下 三 干 尺 , 疑 是银 河 落九 天 ” 的境界 。 长 途
中国画 要求作 者要 做到 应物象 形 , 随类赋 彩和传 模移 写 , 澄 怀 味象 。 唐 人 张 躁 提 出 “ 外 师造 化 中得 心 源 ” , 成 为 历代 画 家亘 古不 变 的座 右 铭 。 五 代 画家荆 浩 因战乱 隐居 太行 山洪谷 , 出入 深 山 , 因惊其异遍而 赏之 , 携笔而 写 , 凡数 万 本 , 方 如 其 真 , 遂 有 巨 作 《匡 庐 图 》 。 宋 代 范 宽 隐 居 终 南 山 , 终 日 观 览 山 水 遂 有 传 世 《溪 山 行 旅 图 》 。 元 代 黄 公 望 居 富春 山 , 常在荒 山乱石 , 丛 木深 筱 中写 生 , 外 出访 友皮袋 中 携 笔 见 景 便 当 模 写 记 之 , 历 经 数 年 方 有 名 画 《富 春 山 居 图 》 传世 。 清代石 涛更是提 出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的艺术主 张论 画 常言 “ 古人须眉不 能生在我 之 面 目. 古 人之 肺腑 不 能安入 我 之 腹 肠 。 ” 发 出 “ 我 自发 我 之 肺 腑 , 揭 我 之 须 眉 的 大 胆 议 论 , 足 见 其 强 调 师 法 自然 的 重 要 性 。 现 代 山 水 画 大 师 黄 宾 虹 遍游海 内, 画稿 以万计 。 山水 画 家陆俨 少 以摹古入 手 接 受传 统 技 法 的 学 习 , 后 到 大 自然 中 去 体 验 印 证 , 得 到 启 发 回 来 有 所 变 理 , 创立 了 留 白法 , 墨 块 法 成 为 一 代 山 水 画 大家 。 李可 染先生更 是身体力行 , 倡导 山水 画写 生应 把西法光影 效果融 入 到 山水 画 中 , 拓 宽 了中 国 山 水 画 的表 现 领域 。 “ 外 师造 化 , 中得 心 源 ” , “ 读 万 卷 书 、 行 万 里 路 ” 对 画 家 来 说 是 永 恒的且 具有普遍 的意义 。

谈写生与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关系

谈写生与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关系
意 匠经营 , 自然 美和 笔墨 的统一 。

也 。清石 涛 《 画 语录 》亦 有 “ 一 画者 ,众 有 之本 ,万象 之根 ,见 用于 神 ,而藏 于 人 ” :清 龚 贤 云: “ 书 画 ,与造 化 同根 , 阴阳 同

对当代 山水 画现 状的总 体认 识
2 0 世 纪 中 期 , 中 国 山水 画迎 来 了新 的时 代 ,要 经 历 重 重 考 候 … …心 穷万 物 之源 , 目尽 山川 I 之势 。”这 些都 足 以说 明游 历 、 验 。时代 下 的新 山水 画 ,在 旧文化 的 改革 中脱颖 而 出 ,表现 新 的 观 赏 、写 生对 于 山水 画家 的 重要 性 。在 中 国艺术 史上 ,荆浩 、 董 生 活 ,反 映新 的适 应大 众 的审美 需求 ,承 担 了空 前 的社会 责 任 。 提出 “ 笔 墨 当随时 代 ”的 理论之 后 ,又 一次 提 出笔 墨与 时代 之 间 的关 系,他 认 为 “ 时代 变 了,笔 墨就 不 能不变 ”,新 中国成 立 以 源 、石 涛 、李 可 染、 陆俨 少 、黄 宾虹 、傅 抱石 等 无数 大家 的艺术 三 、 写生 与当代 山水 画创 作的 关系 和意义 新 山水画 为传 统 山水 画找 到 了新的表 达 方式 。傅 抱石 便 是 即石涛 成 就 即是佐 证 。
写 生不仅 可 以积 累素 材获 得美 好 的 山水画 形象 和意 境 ,锤 炼 自己 不若 师诸 造 化 。 乃舍 旧 习 , b 居 终南 ,太华 ,遍 观其 胜 ,落 笔
的表 现 语言 ,探 索 富于个 性 的绘 画形 式 ,寻找 内容 和 形式 的最 佳 雄伟 老硬 ,真 得 山骨 ,而与 关李 并驰 方驾 。 ” 结合 点 ,还 可 以拓 展 画家 的知 识面 ,培 养 新的 艺术 感觉 力 和创 造 南宋 李澄 叟 《 画 山水 诀 》 中有 “ 画山水 者 ,须 要遍 历广 观 , 力 。李 可染 曾说 要通 过写 生掌 握 自然 规律 ,要 发现 前 人未 发现 的 然 后 方 知着 笔 去处 ” ; 明董 其 昌 在 《 画诀 》 中也 讲 道 : “ 看 得 东 西,从 对象 中挖 掘 新的 表现 方法 ,从 丰 富到 单纯 , 酝酿 意境 和 熟 , 自然 传 神 。传神 者必 以形 。形 与心 手相 凑 而相 忘 ,神之 所 托

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作者:张思雨来源:《美与时代·中》2023年第10期摘要:中国山水画自六朝以来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在宋元时期达到了巅峰。

在这一进程中,山水画家的刻苦写生取得了丰富的创作成果。

写生不仅是山水画初学者学习基本功的重要课程,也是山水画创作的关键素材和灵感源泉。

中国山水画注重形神兼备,将大自然的万物元素整合进创作中。

写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既蕴含着世间万物的规律变化,又展现出其莊严而宏大的气势,可以帮助画家获取灵感、提升技巧,并使作品更加生动。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写生创作;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内心精神世界和真实情感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受到大众的认可,并在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水平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主要描绘自然风景,但单纯的静态或完全依靠想象创作的画作往往难以真正触动人心。

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能够令人赞叹不已,是因为画家将真实情感融入作品中,并以写生的功力使其更具有感染力,满足人们对于内心精神世界和真实情感的追求。

一、写生概述写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有画家通过实地观察来描绘自然景物。

在古希腊,画家主要以人体为写生对象,用以研究人类形态和比例。

中国在唐代就开始有文人画家通过实地写生来观察自然景物,并将其融入绘画作品中。

宋代以后,写生更加盛行,成为山水画和花鸟画的重要创作方法之一。

许多著名的中国画家如米友仁、徐渭、朱耷等,都注重实地写生[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也广泛采用写生技法,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

写生旨在真实地描绘人物或自然景观的特征,表达创作者的感受和情感。

中国山水画家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融入作品中,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写生的过程通常包括亲身体验、收集素材和获取灵感。

画家亲自到自然环境中观察和体验,记录所见所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绘画创作。

通过亲身经历,画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风景的特点和美感,并将其转化为绘画语言。

写生实践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写生实践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的高 度概 括 。“ 造化” 即 自然 , “ 外 师造 化 ” , 就 是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2 2 作 者 简 介 高文亮( 1 9 6 6 一 ) , 男, 内蒙古集 宁市人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 副教授。
謦 J , O U R 帚 N A L 善 O F A R T C O L L E G 昏 E O F i 壮 l N N E 訾 R M 眨 O N G O 孳 L I A U § N l V E R S I T Y
关键 字 : 山水画创作 ; 写生 实践 ; 师法 自 然; 表现技法
分类号: J 2 1 1 . 2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9 8 3 8 ( 2 0 1 3 ) 0 1 — 0 1 0 7 ~ 0 4
北 故宫 博物 院 , 为 人敬 仰 。以上 这些 宏 篇 巨幅 、 洋 洋 大观 的 山水 画名 作 , 已成 为 民族艺 术 的瑰 宝 , 是
自然 的直接 观察 与认 识反 映在 他 们 的 山水 画作 品 画家范 宽 , 他 的作 品《 豁 山行 旅 图 》 就 是 以他 对 华
古 的 山水 画典范 。这 件不 朽 的作 品 至今 收 藏在 台
现, 进 一步 证 明 了 山水 画创 作 的繁 荣 。唐代 画家
化, 中得心 源 ” 的主 张 , 道 出 了 山水 画 艺 术 的奥 秘
画家通 过观 照 自然 , 在 自然万 象 中汲 取养 分 , 在空 悉 山川 , 方可达 “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之境 , 他
间 中捕 捉 自然景 物 。这 个空 间可 以是 画 家面 对 的 之是体 察 自然 的过程 ; “ 中得 心 源 ” 则 是 画 家对 内 主张 的“ 搜尽 奇 峰打 草稿 ” , 充 分揭 示 了 山水 写 生 自然 , 也可 以是 画家心灵 中对 自然 的认 知 , 总 而 言 的重要 性 。

论写生对山水瓷画创作的重要性

论写生对山水瓷画创作的重要性

论写生对山水瓷画创作的重要性摘要:写生在山水瓷画创作中的兴起与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写生对山水瓷画创作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写生是山水瓷画创作的重要基础、创新来源、变革动力以及互动交流等方面。

山水瓷画创作者主要采取古法写生、速写、加上绘画写生、瓷画写生等多种多样的写生方式。

关键词:写生;山水瓷画;重要性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4)01—154—(03)The Importance of Sketching to the Creation of Landscape Porcelain Painting0引言山水瓷画是我国瓷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写生是各类绘画艺术的基础,山水瓷画艺术也不例外。

不过,就古代直至近代的山水瓷画发展而言,并没有形成写生传统,写生只是进入当代以后才兴起并获得发展。

写生在山水瓷画创作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推动山水瓷画创作的当代发展意义非凡,因而写生对山水瓷画创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正因如此,写生才能够在当代山水瓷画界获得持续发展。

1写生在山水瓷画创作中的兴起与发展我国山水瓷画发展历史悠久,自唐代长沙窑中兴起以后,已经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史,形成了灿烂的山水瓷画艺术。

写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创作者高度重视写生。

不过,与中国山水画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在我国传统山水瓷画的创作中,写生并没有作为创作的基础和必须的技能训练方式。

古代的山水瓷画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山水瓷画的创作者并不被认为是艺术家,而是地位卑微的工匠。

正是由于卑微的工匠地位,使得他们难以像文人士大夫阶层一样悠闲自在地去自然界中通过对景写生来搜集创作素材。

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既定画样的复制与模仿,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制作。

因此,在传统社会环境下,写生活动难以在山水瓷画界得到流行与普及。

写生在山水瓷画界的出现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现象,是当代山水瓷画艺术寻求创新发展的结果。

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

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韩静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中国绘画传统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有着深远的传承性和影响力。

中国山水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了将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意识、文化素养和哲学理念融会贯通的完整艺术体系,是中华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而又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热爱的家园,中华山河自古就是山水画家创作的源泉。

画家们通过艰辛地探索,丰富了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和理论研究,使得中国山水画创作达到卓越的艺术高度,奠定和提升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绘画史上,每一幅山水画都释放着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体现着画家对美好大自然生活的生动描绘和深深地向往。

一、对景写生山水画写生就是到大自然中对景作画,也是到大自然中观察、体悟其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

画家在积累素材的同时,倾心于山水间,观四时之景、万物之变化,用心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幻丽,以实现山水画作品的情景交融。

走进自然,深入生活,首先需要深刻领悟自然界中丰富变化的无穷魅力,宏观博大的山川美景,蕴含着极为丰厚的内容,树木、山川、河流、村舍,也有春夏秋冬、阴晴雨露的四季时节变化。

春景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冬景则渔舟倚岸,借地为雪。

自然界的山川烟云,远近色不同,早晚景不同。

只有认真体验感悟自然,才能够实现与自然的交融,创造出真切的画面意境,突出形式美感的真趣,表达出真实的个性。

中国历代众多画家及其画论著作中,都提及对真山真水的亲身体验与描摹。

五代时荆浩著有《笔法记》,他经常登山远游,在绘制作品前必定进行写生。

郭熙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经过对真实的自然山水进行感悟,将个人的创作体验通过其著作《林泉高致》传达给后世。

明代画家王履在50岁时仍不畏艰险,攀登华山并图绘纪录华山景致,用写生稿创作完成《华山图》。

董源、石涛、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人都在吸收古人优秀传统的同时,走进大自然,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

写意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之我见

写意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之我见

写意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之我见□郝蔡宜摘要:写意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用传统笔墨抒发画家的心中意象,用笔豪放,笔到意到。

从形象上看,写意山水注重气象,不过分拘泥细节,画家通过对山水的写生、临摹表现物象。

从写生发展至创作,要把写生素材加以程式化处理,营造画面需要的意境,这个过程使写意山水画的人文精神更加丰富、完善,使画面气韵生动、富有意境。

关键词:写意山水临摹写生创作一、写意山水画的临摹临摹是学习写意山水画的一种重要手段。

由于对写意山水画的认知和把握建立在对传统进行积累、提高的基础上,这一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习写意山水画要从临摹入手。

学习写意山水画,需要大量临摹,掌握各种勾、皴、擦、点、染技法,学习各种造型程式与符号。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程式与符号之后,才可以运用熟知的技法表现自然万物,创作出属于个人的独特艺术作品。

“师古人”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是看;其二是临摹。

所谓看画,就是先通过揣摩古人的画作,提高审美水平,这是提升创作水平的重要前提;在提升审美水平之后,通过大量临摹提高绘画水平。

学画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临摹功底,才能在创作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的外形和特征。

“传移模写”是南朝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一,也是写意山水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写意山水画的学习中,学画者应该挑选经典的临摹范本,并对原作进行临习。

因此,选择适合的临摹范本,是写意山水画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临摹应从元人入手。

王蒙秉承其外祖赵孟頫的画学真谛而又画法多变,为后世留存了大量临习作品。

学画者在选择古人临本时可以王蒙为重点(图1)。

临摹写意山水画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直接拿作品对临,学习画家的笔法等技巧;可以欣赏、认真揣摩作品后背临,从中学习、锻炼构图意识;也可以在认真鉴赏作品后,根据自己对作品的印象与理解变临。

选择临摹范本一定要“取法乎上”,选择古人留下的优秀范本,尽量选择一些印刷精美的高仿作品,并且找到合适的临摹方法,这样在临摹时才可以更深入地研习。

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源泉

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源泉

随着 时代 的演 进 , 于大 自然 的神 秘 , 们 开 对 人
始对 它进 行关 注 、 表达 , 必然 对 山水 画产 生重 大影 响 , 山水 画创作 有 了更 大 的提升 。 画家对 自然 在
句 名 言 :与其 师人 , “ 不若 师诸 造化 ” 。认 为前 人
自然学 习 , 常重 视写 生 , 非 不仅 “卜 于终 南 、 居 太
清楚 地看 到对 山水 的描写 , 这时 的 山水 只是 以 而 “ 景” 背 的形式 出现 , 为人物 画 服务 , 不是 一 门独 立
的 画科 。
( ) 一 范宽北宋 山水画家, 艺术成就卓越 。历代
画论 对他 评 价甚 高 , 为他 的山水 画 , 宋朝 “ 认 在 自
无人 出其 右 ” 。他 早年 向李 成 、 荆浩 学 画山水 , 对
自然 ”讲 的 就是写 生 。山水画 讲究 意境 , , 意境是
画 的灵 魂 , 意境 是 景 与情 的结合 , 即所谓 “ 景生 见 情” 。意境 的产 生 有赖 于思 想感 情 , 而思 想感 情 的
( ) 二 其代 表性 作 品 《 山行 旅 图》 画 溪 , 面描 绘 了关 中 ( 南 终
神 ”正 是范宽对 终南 山 、 , 太华 山深 入观察 、 感悟 的 结 果 。范宽 以一 句话 总结他 的领 悟 :前 人之法 未 “ 尝不 近取诸物 , 与其师 于人者 , 吾 未若师 诸物 也 ,
的《 早春 图》
教 学 ・ 究 研
( ) 一 郭熙 , 北宋 山水 画家 。早年无 师承 , 多从 自然 中来 , 中年 之后专 意李成 , 笔法 大进 , 师法 虽 李成, 但认 识 到师法 自然 的重要 。《 林泉 高致》 可 以了解 : 明白造就各 地 山水不 同风貌 的道理 , 他 则

论山水画创作的方法与要点

论山水画创作的方法与要点

论山水画创作的方法与要点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水墨画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与要点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平。

下面将从创作方法、构图要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谈论山水画的创作技巧。

一、创作方法1.临摹: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模仿大师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临摹大师作品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和魅力。

2.写生:写生是山水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亲身感受大自然的景色和氛围,能更好地表现出山水画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在写生过程中,要注意捕捉景物的形态、光影和气息。

3.创作灵感:在写生的基础上,要对所见所感进行提炼和加工,形成自己的创作灵感。

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想象和创新,使作品更富有个性和表现力。

二、构图要点1.主题确定:在创作山水画时,要明确好画面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以此来确定画面的主体内容和构图方式。

2.山水比例:在构图时,要合理安排山水的比例,使远近景物的大小适当,形成画面的层次和空间感。

3.意境把控:山水画是以意境和情感为核心的艺术形式,要通过构图来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领悟和情感的体验,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内涵。

三、表现手法1.笔墨运用:山水画以水墨为主要材料,运用笔墨是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要善于掌握水墨的浓淡变化和笔墨的运用技巧,以及勾勒出山水画独特的笔墨韵味和意境。

2.皴法运用:皴法是山水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可通过皴法来表现山石的坚毅和山水的秀美,使作品更富有质感和层次感。

3.水墨渲染:透过水墨的渲染和水的溶解,能在画面中营造出层次分明的氛围,使画面更加丰富和具有韵味。

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要点是多方面的,需要有临摹、写生和创作灵感的多重准备,以及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的不断磨砺和实践。

希望通过对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与要点的探讨,能够对喜欢山水画的朋友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探析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探析
和 意识 而存在 。 客 体 世 界 的 触 动 而 激 起 了 艺 术 家 的创 作 灵 感 , 通 过 对 生 活 的感 受 进 行 加 工 、 裁剪 、 理解 、 夸 张 等 对 客 体 世 界 进 行 升 华 .既 有 主 观 因 素 又 超 越 于 客 观 艺 术 世 界 最 终 完 成 并 呈现 于欣 赏者 . 中国 t i t 水 画 的创作也 是如 此 , 别 无 二 致 。在 了
【 中图分 类号 】 J 2 1 2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3 1 0 9 — 2 0 7 — 2
历长 江三峡 登巫 山十二峰 , 无所 不览 。 元 代 的 黄 公 望 经 常 泛 舟
中 国 山 水 画 是 作 为 独 立 画 种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门艺 术 种 类 , 源流 脉络 已久 , 自成 体 系 , 艺 术 是 存 在 于 人 类 社 会 中 的 意 识 形
说 明无论 大师 或学子 都无 法违背 这一艺术 规 律 ,也必 须承认
艺 术家 观察 写生 , 提 炼概 括 , 并 进行 艺术 加工 , 把 主观 情感 移 人 客观世界 , 高于现 实 。 从 而使作 品升华 。 山水 画写 生伊始 就 不能 忽视与 山水画创 作 的必 然联 系 ,其 主要 目的是找 创作 素
现实存 在对 艺术 的来 源作用 。说 明艺术 只有 在 自然 生 活源 泉 中寻 找创作 的动 力 。从 古 至今凡 有成就 的艺术 家 都非 常注 意
师“ 造化 ” 即 到 自然 中 去 写 生 、 感受。 六朝 的宗炳 “ 每 游 山水 , 往
深层次 内容 打动不 了人 ,好 的山水 画应该是 在把 对生 活 的理 解, 创 作 时产生 的思 想情 绪 , 意 境追 求 . 借 助于 生活 素 材表 现

云南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教学思考

云南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教学思考

族地域文化 、 独特 的 自然地域资源 、 多姿 多彩 的民族风情 , 大 自然赋予了云南高原峡谷 、 雪峰草甸、 入云梯 田、 秀丽坝子, 如 滇东的红土地 、 滇北的高 山峡谷、 滇南滇西的亚热带气候等丰 厚的自然美景及原生态秀美的 山川地貌 ,为美术创作提供广 阔的创作空间。但是,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中国画的文脉在 整个西南都非常薄弱 ,自古以来这里 的大好 山水却很少有人
— —
水画的笔墨表现技法与云南高原峡谷, 层崖叠嶂, 林木葱郁的 自然 山水条件不相 称,如何运用传统 的技法来表现家乡的 山 水 ,如 何 让 我 们在 学 习 了传 统 山水 画 的表 现 技法 之 后转 入 到 云 南 的地 域 特 点 写 生和 创 作 中来 , 这 一直 是 我们 在 思考 和 不 断探索的话题 , 希望通过 写生与观察, 总结 能够表现云南地域 特 点的皴擦技法, 尝试着 表现家 乡的山山水水 。 云南地域形态 多变 , 面对这里的真 山真水 , 技法较难归纳 与表现 , 没有现成的技法和模式可供选择 , 创新更显得十分必 要。通过写生, 直接观察 、 体会记忆, 记录云南山水之 间形形 色色 的 自然状态,培养用 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与众不同的新鲜 事物 。山水画写生从形式上分有二法: 一为笔记 , 一为心记 。 “ 笔记” 写生法, 即: 当确 定 某 视域 之 后 , 整 体地 观 察 、 整体 地 作 画, 进行取舍 、 提炼孩0 画, 真实而艺术地表现山水的外观形象; 而“ 心记” 写 生法 , 是 高深 层 次 上 的写 生 : 主要 手 段是 默记 和 意 会 。观察时, 从天与地之间的大 空间里去理解它, 超越 时空的 限制到更高的领域 里去心领神会 。即画者在创作之前必须深 入生活 , 观察体验生活. 在收集创作素材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挖 掘 实物的美之所在 。唐代张璨提出的 “ 外师造化 , 中得心源” 的理 论 , 道 出 了 中 国 山水 画创 作 的真 谛 。这 样 , 云 南特 有 的 山 川风物与画者的激情相 结合, 在大 自然中得到感受, 立意为象, 运 用笔墨的形式美, 得意忘形, 将造化入画 。让大 自然激发 内 心 的情感, 继而领悟“ 意”的存在 , 才能在创作中“ 创意出新” 。 我们在与 自然 的对话 中领悟到云南 山水的千变万化 , 雄奇 秀险, 并且挖掘 自身的感悟 , 探究心灵与 自然的共鸣, 不能只停 留在写景、 状物 的涵义上去写生, 而要从运用技巧上探索物象 的造像与质感 , 更深入一步地融入画者的情感, 力求达到形与 神, 笔墨与意韵、 具象与抽象、 写与意的相互统一, 才能达到中 国绘画美学观中主体性的要求。结合对云南 山水 的写生和体 会, 尝 试 总 结皴 法 与 笔 墨特 点 , 希 望 能创 作 出具 有 云南 山水 画 的新样式 , 从而表达独特 的艺术情感, 体现创作意识 , 让云南地 域特色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 也让山水写生变得更 自由、 更畅 意。创作亦如此 , 教学也亦如此, 把教师的心灵感悟与笔墨技 法带给学生, 教会他们如何学习绘画, 如何感受 自然。 总而言之 , 云南山水 画的写生创作 , 无论是在创作或是教 学阶段 , 我们都要遵循传统的笔墨技法语言, 尝试用新技法去

吴镜汀的临古、写生与创作

吴镜汀的临古、写生与创作

94他的作品中均可见到。

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对王翚的深入学习。

吴镜汀如何临古?据秦仲文回忆:“那时他(吴镜汀)不过十八岁。

金北楼会长和陈师曾诸前辈画家对他相当器重。

我记得金先生教他临摹王石谷《溪山无尽》真迹长卷,仔细地近于复制许多遍。

后来他又借到王蒙《青卞隐居图》和‘四王’一些草稿,参照影本,不断反复临摹。

就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打下了笔墨技法基础。

”③吴镜汀曾临摹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金代武元直的《赤壁图》。

临作画面上、下与写生稿和写生作品。

第三时期为在前两个时期基础上发展的创作①。

一吴镜汀说到自己早期山水画,是以清初六家、特别是王石谷的技法为基石,并仔细研究宋、元、明、清的山水画作,领会其笔意,由此形成个人风格②。

现今可见到的吴镜汀作品,临法对象广泛,包括张僧繇、关仝、郭熙、米芾、马远、夏圭、黄公望、王蒙、吴镇、柯九思、文徵明、董其昌、华喦等名家,不论是醇厚的南宗山水还是峭拔的北宗山水,这两种风格在吴镜汀(1904-1972),别名熙曾,字镜汀,号镜湖。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从小自学绘画,先后加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学研究会,得金城、陈师曾器重。

经刻苦临摹钻研,取法宋元明清诸家,画名渐隆。

1949年前以卖画为生,兼在京华美术学院、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1949年后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画院副院长等职。

秦仲文将吴镜汀的山水画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32年至1949年,重在继承前人传统。

第二时期为深入生活源泉时期的创作,主要作品有黄山、华山、秦岭、三峡、峨眉等地的·美术史论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总第 期2023 11169□ 倪 葭吴镜汀的临古、写生与创作[金]武元直 赤壁图 50.8×136.4cm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95右侧幅面均有增加。

从原作画面上方被裁切的印章和下面树木残缺的情况,画家推测原作的画幅应该比现存的状态更为扩大。

道在山水之间——我的中国山水画写生创作观

道在山水之间——我的中国山水画写生创作观

主宰 的社会在 不 断地发 展 变化 ,人 的 审美趣 味也 随
之 不 断 有 新 的 需 求 ,且 时 代 会 因 人 的 审美 需 求 的 不
断增 强 而掀 起一 阵阵潮 流。由此看来 , 法的创新 与 技
再 造 不 是 你 想 不 想 的 问题 , 是 你 非 变 不 可 , 则 你 而 否 就 将 会 被 时代 的 潮 流 无 情 地 淘 汰 。技 里 求 道 , 愧 于 无
国 山水 画 的 笔 墨 程 式 、 号 章 法 乃 至 空 间 意 识 , 应 符 适
心 ; 里得道 , 技 自然 而然 。技无止 境 , 国山水 画任 重 中
道远 。
我从 小 生长 在 洞庭 湖 的兰溪 河边 ,兰溪北 边有
烟 波 浩 淼 的 洞庭 , 东 南 有 一 望 无 际 的 稻 田 ,小 河 弯
间” 宗 炳 的“ 怀观 道 ” 庄 子 的“ 地 有 大美 而不 , 澄 , 天 言” 都 是对 自然 审美 的经 典名 言 。道 出 了人 的精神 , 气质 、 美感 与 自然 的同构性 、 相通 性 。 中国 山水 画只
有 到 自然 中 去 观 察 、 体 验 、 写 生 , 索 和 拓 展 山 去 去 探
弯 , 西边 山里流 出来 , 缓 向北流 淌 ; 从 缓 河岸 杨柳 依
依 , 风 习 习 , 吟 低 唱 … … 回望 故 乡 , 和 轻 乡思 如 潮 , 故
时代 审美 的需 求 , 与时俱进 , 无疑 是每 一个 山水 画 这 家 的责任 与使 命 。石 涛说 : 笔 墨 当随 时代 。” 的程 “ 新 式 法则 、时代 的笔 墨在 哪里? 我认 为藏在 自然生 活 中。 技进 乎道” “ 源在 自然。 因此 , 十余年来 , 二 我非 常 重视 到 自然 生活 中去 写生 , 收集创作 素材。我 的每 一

临摹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分析

临摹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分析

临摹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分析临摹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临摹写生是指画家直接观察自然景物并对其进行写生练习。

在山水画创作中,临摹写生可以帮助画家更好地捕捉自然景物的特点和气韵,提升画家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摹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临摹写生可以培养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通过写生练习,画家需要仔细观察自然景物的形态、颜色、光影等要素,加深对自然景物的认知和了解。

这种对细节的观察和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画家更加真切地描绘自然景物,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和与观众的沟通力。

临摹写生可以提高画家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意识。

临摹写生要求画家对景物进行整体剖析和构图,寻找画面中的主次、对比、平衡等要素。

通过不断练习,画家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意识会逐渐提高,不再被客观事物的表象所束缚,而能够创造出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的画面。

临摹写生可以丰富画家的思维和表现方式。

写生练习的过程中,画家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种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帮助画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在创作中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思考方式。

临摹写生还可以增强画家对自然美的体验和理解。

写生是直接观察自然景物,感知自然美的过程。

通过临摹写生,画家可以更深入地体验自然的美妙和奥妙,提升和丰富对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这种感悟和理解可以通过画家的创作,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美。

临摹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培养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提高画家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意识,丰富画家的思维和表现方式,增强画家对自然美的体验和理解。

通过临摹写生的实践,画家可以在创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情感,并创作出更加真实、生动和有力的山水画作品。

对于山水画的创作和发展,临摹写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中国画的五种基本笔法

中国画的五种基本笔法

⼭⽔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种,俗称国画⼭⽔。

在世界美术领域内⾃成独特体系,它⽤⽑笔、墨和国画颜料等,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以⼭为主,附之以⽔,图画⼭川⼤地、⾃然壮美、优美等等。

要如何画好国画⼭⽔呢?今天店铺就给⼤家分享⼀下国画⼭⽔的五⼤技法吧! ⼀、创作前的准备 (1)⼭⽔画写⽣技法——局部模写法:适合初学者,临摹未到熟练程度,真⼭⽔写⽣⼜未多接触,须要两相对照,揣摹模写,此时切忌贪⼤求全。

(2)⼭⽔画写⽣技法——详记法:较完整"真实"地记录画⾯,适合初步熟练的学者,此时即当强调感受之真实,⽽⾮物象表⾯之"真实"。

(3)⼭⽔画写⽣技法——记异法:只对特别的事物加以记写,适合时间较少或有特别感受时⽤。

(4)记意法(简记法)只简单记录⼀个印象,不作详细刻画。

(5)⼭⽔画写⽣技法——放⼤法:选取⼀有感受的局部,放⼤并作较详尽表现,常可有意外收获。

(6)⼭⽔画写⽣技法——映象法:针对整体景物的感受,较简洁的画出⼤体印象,不求形似,但求达"意"。

(7)⼭⽔画写⽣技法映——象重叠法:不多作⼀⼭⼀⽔的速记,⽽注重整⼭整⽔甚⾄千⼭万⽔的叠加印象,此即所谓"⾏万⾥路,读万卷书",丘壑在胸,妙造⾃然。

(8)⼭⽔画写⽣技法——重复体味法:此法即留恋于此⼭此⽔间,留连忘返,反复观照体味,使⼭⽔形象完全烂熟于胸,以致⾏坐眠⾷,时刻不忘。

⽯涛之钟情黄⼭,潘天寿先⽣之画雁荡,黄宾虹先⽣之爱观夜⼭,即得此法三昧。

⼆、⼭⽔画写⽣技法 1、创作法 以上讲了笔墨、章法、写⽣等问题,这些都是为创作作准备的、创作是⼀切技法的综合运⽤。

既然是“创”,就没有固定的⽅法、程式,画家由于各⾃的修养、禀赋、爱好不同,创作时采⽤的⽅式⽅法也会有差异,这就不必强求⼀律。

但要搞好创作必须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这⽅⾯前⼈提供了不少宝贵,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现择其要者简述于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
1、定心静观:
“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坐、凝神、存想”不要只看到表面的东西,要寻找内涵的、本质的规律和奥秘。

正如常说的:“心有成见,视而不见”,所谓成见,就是说,你只看到表面的一些现象,就认为您对它的整体以及内部规律都了解了,就认为它非常简单。

所以,有了成见或一般的常识性认识之后,在写生的时候就观察不深入,所以,成见和常识是写生时候的最主要的障碍。

要剥开常识和成见的表面,去观察内部的规律,自然界的规律都是内涵的,要把眼前的一切对象都看作是生疏的,要加以重新认识,使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感觉之后,再开始描绘。

2、凝神构思:
好的作品是“若不经意”,但是,若不经意,并非是真不经意,是“经意之极,若不经意”。

3、意匠加工:
意匠是艺术家对生活素材的加工手段,也是一个艺术家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

意匠是创造意境的必要的加工手段,中国艺术长于大胆剪裁,有时候几乎剪裁到零,所以中国画上经常有大量的空白,这和中国戏曲艺术的处理是完全一样的,即,以虚代实。

4、夸张:
夸张是感情强化的表现,在感情上给人以最大的满足。

具体到画面上,要密处更密,疏处更疏。

强化与减弱。

5、山水画的透视:
(1)“三远”法:“自下而观其上,谓之高远”(仰视);“自前而观其后,谓之平远”(平视);“自前山而观后山,谓之深远”(俯视),深远,层层叠叠,不知其有几千万重,深处宜曲,此最难处理。

(2)散点透视:必须打破焦点透视的局限与束缚,特别是较长的竖幅和长卷,尤其如此,在一个画幅里要有多个视点,也就是说视点是不固定的,是游走的,否则画面易散。

围绕每个视点使画面内紧外松。

(3)云遮雾挡法:为消除散点透视在画面中所产生的矛盾,可巧妙地用云雾(空白)进行调和,使画面趋于协调。

(4)剪裁与取舍:“取近不取远,取远不取近”,一般要将描绘的重点放在中景。

(5)门板式透视:视平线的位置要尽可能的高,前后景物透视变化不能太大,这样,可以使画面有更大的容量,可以把远处的景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具体。

(6)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在创作实践中可互相结合,灵活运用。

6、构图形式与法则:
(1)开合:绘画上的构图的“开合”与作文章的“起结”是一样的,一篇文章大致有起、承、转、
合四个部分组成,承、转是文章的中间部分,起、结为文章的开始与结尾,所以,一张画的好否,重要的就是一张画起、结两部分处理的好与不好,“开”即外张;“合”即内敛,开合是画面中两种力的互相制约与平衡,“开”与“合”两者互为对立,互为统一。

比如画树,树根为起,树干为承,分枝的地方为转,最后小枝结构画的完善的部分为结。

不管是起、承、转、合,或归纳成两部分,起和结,都是两种力量的互相制约。

画的开合的规律,最主要是外张和内聚这两种力量互相制约,就是外扩与内敛。

(a)外张:外张这种向外切出、展开的构图容易取得气势,张是力量的外伸,有动势,可以使画外有意。

但,这种以外张为主的构图,若处理不好很容易散。

(b)内敛:内敛这种向心力比较强的构图,四周都是虚画的,也叫画入,就是藏、内敛,敛,就是向内的力量的内涵、深化,一般为减弱四周,突出中间部分,有静感,使画内有神,就是容易集中的看主要形象,让视线集中在画的中心。

中间的实与周围的虚形成了对照,这种构图,容易集中,但,也容易画的比较小气。

(c)外张与内敛两种力量的均衡处理:如水流的旋涡的向心力与旋涡四周水面外切处理的外张力两者的均衡发展,正是两者的互相制约,才使构图能够相应的稳定下来。

画面中的任何物像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而非表面的结合。

能否处理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所在。

(2)高视点盆景式的结构方式:高视点盆景式的结构方式是中国
山水画章法中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它的构成方式可以概括为画幅下部的坡岸;中部的杂树、斜坡、水面、雾蔼;上部的山峰等三个层次的结构方式。

下、中两个层次仅增加画面的高度,并不能增加山峰的高度。

然而,画面的高度与山峰的高度间会形成一种视觉差,误把与山峰并不处在同一个高度层次上的景物叠加进去。

这样也就在画幅这个平面上助长了山峰的气势。

历代画家们正是运用了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视觉差,造就了无数高耸入云却并不陡峭逼人的壮丽山河。

它们是心造的,是意念的,但放在同一个平面内却又是真实的,可感的,层次井然的。

7、虚实:
虚、空白是中国画形式美中的极为重要的表现方法。

主张“计白当黑,知白守黑”,虚和空白,能给观众以充分的更广阔的想像驰骋的空间。

中国戏曲里也是很讲究虚实的,如,以马鞭,表示骑马;以船奖表示划船,这都是以虚代实,以少胜多的表现方法。

一幅画,有以虚为主,虚中见实;有以实为主,实中见虚;有虚实相间相得益彰。

不论那种,都要作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大的虚实里边穿插小的虚实变化,以这种虚实相间构成画面的情趣。

其中,以实为主的画面,在画的时候,实的部分也要有层次,有东西。

边角的虚实处理:所谓“金角银边”,对一幅画的成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认真对待,一般可虚其一角,虚两角则显对等,亦可虚其四角或四角全实,四角全实的画面较难处理,画不好,会感觉很闷,不透气,所以在大量的实里面,要把文章作得非常充分,里边的东西要画得丰富,含蓄,
宜在一个角上有一点虚的来调剂。

8、奇正:
在自然界,绝对的运动(变化),和相对的静止,这两种状态是互相对立统一在一起的,也就是互相制约。

这个规律反映在构图上,就形成为多样统一,变化统一。

在变化统一这方面,中国画称作奇正,好的构图是“似奇而返正”,好像变化很多,但,非常统一。

如,两组高低、大小、虚实悬殊很大的纵向的、静止的山峰及其倒影,可以以横向的流动的云或水中富于动感的物像,在静与动,纵与横的互相对照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中求得统一,也就是“似奇而返正”。

构图的奇正,有以奇为主,在强烈的对照和诸多的因素的变化中求统一;有以正为主,正中求变,正中见奇。

不论那种,都要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找变化。

9、节奏与韵律:
(1)节奏:节奏是艺术作品形式美里边的一个普遍要素。

人对绘画形象的节奏感受,源于人自身生理和自然节奏感受的反射,在生活中和自然中都存在着节奏,宇宙间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没有节奏的,如,星空的运转,四时的变化,大海的波涛,山峦起伏,羊肠小路,叠叠梯田等等。

节奏的要素:大小高低、参差错落、疏密聚散、起伏跌宕、浓淡虚实(强弱)等。

节奏在画面中可以象音乐一样,给人以快感。

它能够使作品具有活力和增添作品的情趣。

无节奏的绘画构图,给人以混乱不安的感觉。

“做艺术家的人,要在一切死的东西中看出生命来,在一切平凡的东西里面看出节奏来”。

绘画中的节奏,主要
是指,构图中间形成要素通过长短、强弱、变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如音乐的抑扬顿挫旋律变化所产生的节奏美感。

(2)韵律:韵律在中国画里面也叫“气韵生动”,首先是“生动”,就是具有一种生命的力的这种感染力。

就是要抓住对象的生命的感觉。

气韵要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不能支离破碎,要注重笔下的笔情墨趣,要“笔精墨妙”,笔与笔之间要互相关联,不能孤立。

实际上也就是画面中各形象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有一种有节奏的生命或者是生命的节奏的感觉,在里边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