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对称》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中班镜面对称教案

中班镜面对称教案

中班镜面对称教案教案标题:中班镜面对称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镜子(每个幼儿一面)2. 图形卡片(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3.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4. 教学板书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问:“你们看到的是什么?”2. 教师出示一面小镜子给每个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提问:“你们能看到自己的两只眼睛吗?两只耳朵呢?”探究活动:1.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例如圆形,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征。

2. 教师将图形卡片放在镜子前方,让幼儿观察镜子中的图像,并比较两者的相似之处。

3.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图形在镜子中的样子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4. 教师出示其他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重复步骤2和步骤3。

拓展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纸和剪刀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例如心形、星星等。

2. 教师鼓励幼儿将制作好的图形放在镜子前方,观察图像的变化,并与原图形进行比较。

3.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总结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2. 教师将重点内容进行板书,并鼓励幼儿观察并记住关键词。

3.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继续观察和探索镜面对称的事物,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镜面对称的事物,例如自己的面部特征、家具、图画等。

2. 教师可以设计更复杂的镜面对称活动,例如用积木搭建对称的结构、制作对称的手工艺品等。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他们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

2.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手工制作作品来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扩展: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模仿镜面对称的形状,例如舞蹈、手势等。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教学目标:1. 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坐标系表示对称点和对称线。

3. 能够找出给定图形关于镜面对称的图形。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镜面对称的定义及性质1.1 引入镜面对称的概念1.2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1.3 练习判断图形是否关于镜面对称第二章:坐标系中的镜面对称2.1 引入坐标系的概念2.2 学习在坐标系中表示对称点和对称线2.3 练习找出给定图形关于坐标系的镜面对称图形第三章:实际问题中的镜面对称3.1 引入实际问题中的镜面对称3.2 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镜面对称方法3.3 练习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第四章:镜面对称的应用4.1 引入镜面对称在几何中的应用4.2 学习使用镜面对称解决几何问题4.3 练习解决给定的几何问题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5.2 探讨镜面对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5.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利用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镜面对称的解题方法。

3.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镜面对称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镜面对称的相关概念和例题。

2. 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 坐标系图纸,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示对称点和对称线。

第六章: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6.1 引入对称轴的概念6.2 学习判断图形是否关于对称轴对称6.3 练习找出给定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第七章:对称中心和中心对称图形7.1 引入对称心的概念7.2 学习判断图形是否关于对称中心对称7.3 练习找出给定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对称图形第八章:对称变换和坐标系8.1 引入对称变换的概念8.2 学习使用坐标系进行对称变换8.3 练习进行给定图形的对称变换第九章:实际问题中的对称变换9.1 引入实际问题中的对称变换9.2 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对称变换方法9.3 练习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10.2 探讨对称变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对称轴、对称中心和对称变换的概念。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4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4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4篇)镜面对称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反写的数字、文字、算式卡片,半个图案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片,钟面,。

教学过程: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

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评析】课伊始,趣亦生。

一段“倒影”欣赏,再现了生活中“倒影”、“镜子成像”现象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提出“镜子中的数学”问题,如此导入新课,有趣而自然。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师:镜面对称现象有什么特征呢?我们通过“猜测判断”和“演示验证”两个活动来理解并作出归纳。

1.猜测判断课件出示题目:(1)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向前或向后)走一步。

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举起或放下)双手。

(2)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一支铅笔;镜子里的女孩(左手或右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或左手)拿着一支铅笔。

《镜面对称》说课稿

《镜面对称》说课稿

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镜面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3.能够运用镜面对称的知识解决与图形对称性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镜面对称的概念和特点;2.镜面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运用镜面对称的知识解决与图形对称性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及投影设备;2.长方形纸片或透明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课的主题——镜面对称的概念。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其回忆已学过的对称图形,以及对称图形的特点。

2. 概念解释(10分钟)•镜面对称:当一幅图形相对于镜子镜面折叠之后,一边与另一边重合,且图形的每个点与其在对称轴的对称点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具有镜面对称。

•镜面对称图形的特点:镜面对称图形可以通过镜面做折叠后,一边与另一边完全重合。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判定方法:•实例1:给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是否具有镜面对称。

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导他们找出三角形的镜面对称轴,判断是否每个点都有对称点。

•实例2:给出一个五角星,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是否具有镜面对称。

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导他们找出五角星的镜面对称轴,判断是否每个点都有对称点。

通过实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镜面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加深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

4. 练习与展示(2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组织学生展示并讨论答案。

•练习1:给出一张图,让学生判断其是否具有镜面对称,并画出镜面对称轴。

•练习2:给出一个多边形,让学生判断其是否具有镜面对称,并画出镜面对称轴。

•练习3:给出一个字母组合,让学生判断其是否具有镜面对称,并画出镜面对称轴。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判定能力。

5. 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与镜面对称相关的问题,如:•镜子上的字是否会变成镜像?•镜面对称与旋转对称有何区别和联系?•镜面对称与轴对称有何区别和联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拓展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加深对对称性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欣赏图片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表演、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探究,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具: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

教学流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出示书中“倒影”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这些景色美吗?请大家再来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关。

生1:反过来了。

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长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长了。

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样,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过来的。

师:所以,我们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实,平静的水面就是一面平放的`大镜子。

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师: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研究镜面对称。

2、提出学习目标(1)照镜子,做各种动作(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动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说镜面对称的特点。

二、展示学习成果1、小组内展示(1)学生个人到大镜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归纳本组同学的发现。

镜面对称 教案(通用8篇)

镜面对称 教案(通用8篇)

镜面对称教案(通用8篇)镜面对称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第三课时《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

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镜面对称及其应用,观赏镜面对称图形;思索并探究镜面对称下图形的变化。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动手操作、观看和想象力量。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照镜子、玩嬉戏等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四、教具预备:镜子、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观看“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二)、新知探究1、照镜子体验。

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伴侣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难点!)(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转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3、巩固练习嬉戏“照镜子”。

老师做镜外人动作,同学做镜中人动作。

4、拓展练习(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2)、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3)、镜子中的数字。

(4)、图片观赏。

观看一下,图片中真实的景物和他在水中的倒影有什么关系?小结:外形、大小相同;景物中上下位置不同的两个点再倒影中的位置恰好相反。

(三)、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有什么收货?(四)、布置作业:写数学日记《镜子里的学问》镜面对称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熟悉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观看力量、动手实践的力量。

3、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熟悉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镜面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镜子、水面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和图片进行展示,引起学生对镜面对称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第二章:对称轴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找到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

2.2 教学内容介绍对称轴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绘制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模型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对称轴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找到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

第三章:对称图形的绘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对称图形。

让学生能够应用对称轴的概念绘制出正确的对称图形。

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利用对称轴绘制对称图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出各种对称图形。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模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对称图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出对称图形。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对称图形绘制方法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绘制出各种对称图形。

第四章:对称图形的性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

让学生能够应用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图形的面积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对称图形的性质。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模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对称图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对称图形的性质。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应用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第五章:应用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镜面对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镜面对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湖面对称、镜面对称。

2、通过亲自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照镜子时,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但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重点: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能体验出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教具准备:镜子、道具(图具、手巾等)。

教学过程:一、动画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有很多,这些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

如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等。

你们还看见过其他的对称现象吗?生:树在水中的倒影。

生:照镜子。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二、探究镜面对称。

(1)照照。

师:我们现在来亲自体验一下照镜子,像小老鼠那样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

请仔细观察镜子里外的人一样吗?有不同的地方吗?a、分小组活动,定组长,全员参与。

b、活动内容:面对镜子向前走3步。

面对镜子往后退3步。

面对镜子人蹲下。

面对镜子左手拿书、右手拿笔。

面对镜子左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

(2)说说。

第一组:我向前走3步,镜子中的我也向前走3步。

第二组:我往后退3步,镜子中的我也往后退3步。

师:照镜子时,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第三组:我面对镜子蹲下,镜中的我也蹲下,我再站起来,“那个我”也站了起来,真有意思。

师:照镜子,上下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呢?第四组:左手拿手,镜中是右手拿书;右手拿笔,镜中是左手拿笔。

第五组:左手伸姆指,镜中是右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镜中是左手指食指。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还发现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师:通过亲自照镜子,同学们体验到照镜子时,上下、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3)游戏。

a、两人游戏。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2. 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镜面对称的性质。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例子,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3. 利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镜面对称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镜子和相关物品(如图片、卡片等)3. 练习题和答案4. 小组讨论的道具或材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镜子、蝴蝶、舞蹈演员等,引导学生关注镜面对称。

2. 新课导入:讲解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镜面对称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建筑物、艺术作品等,让学生了解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道具或材料制作镜面对称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和总结,使学生对镜面对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布置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相互批改,教师进行讲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八、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镜面对称,还有哪些对称现象?如何运用这些对称现象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强调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镜面对称》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3 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4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教学准备多媒体,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一,激活兴趣,切入课题.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二,提供素材,引导探究.1. 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用课件出示图片1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生:(劲头十足)愿意.l 提出观察要求.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l 同桌合作学习.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3.汇报探究结果.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l 联系实际.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生: 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4,学以致用,体验成功.l 用一用,动手做师:你们太棒了!我非常佩服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明明解决难题吗q课件显示:半只蝴蝶.画外音:这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恢复完整呢学生利用小镜子独立操作完成71页第4题,同座交流,汇报明确.师:用照镜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明明的问题,镜子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呀.l 照一照,再发现师:课前我们照镜子,做观察,下面把你的活动和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抽出有特点的发言全班交流.师:丽丽在照镜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问题生: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是右手拿本左手拿笔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中明确面对面的左右对称关系.师:哦,原来师这样,我们也来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这样.学生拿物品照大镜子观察验证.加深感知镜对称的特点.l 玩一玩,镜对称师:韵律操马上要比赛了,怎样才能让你做得更准确,漂亮学生提建议.方法一请领操员做示范,方法二照镜子练习.指名学生面对镜子和领操员做韵律操,其余小朋友边唱节奏边观察它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对称关系.师:通过这些照镜子的活动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小结镜对称的特点明确:不仅一模一样.而且面对镜子做上下前后的动作一致,左右相反.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动脑筋发现了新知识,愿意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做游戏吗宣布活动要求,同伴间互为镜子里外的人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镜对称.音乐活动.【教学过程说明: 活动再探究.我设计了两步:1,课前活动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不必重复再现,小组交流可以检验和补充学生照镜子活动的观察结果. 鼓励质疑问难,实践操作验证结论或解决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2,学生对学生,学生对镜子,韵律操活动再次提高观察兴趣,在游戏活动中为下面的练习铺平道路.玩中学.】l 想一想,多探究1. 认真观察,独立完成71页第5题,汇报说明它的对称关系,判断结果.2. 每组四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桌合作,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小组内活动交流并小结.5,小结师:时间过的可真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收获,分享知识,体验探究学习后的成功喜悦.6,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写在数学上,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过程说明: 一节课,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心中的所有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将探索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到底.】【教学收获】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出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的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做韵律操的环节,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在学生联系实际找对称时,一个学生提出了影子问题,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在比较中,争论中,找到了不同.我心里真为他们感到高兴.通过这节课,我又一次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镜面对称》教案篇2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69例3、做一做和p71的练习4、5、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2篇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2篇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4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

教学准备: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天鹅那美丽的身影),创设情境。

2、揭示学习的内容。

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和镜子有关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出示镜面对称的实例,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

创设优美的意境,营造和谐氛围。

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1、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

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身体向前靠、身体向后移。

)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汇报。

你们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一样吗?3)、小结镜子里的前后方向和实际的前后方向是一致的。

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

要求:还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举起自己的左手与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再举起你的右手给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

)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5)、全班交流。

(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6)、小结。

2、看镜子写时间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游戏,亲身经历探究的活动,有助于发现镜面对称的性质。

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镜面对称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知道镜面对称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镜子、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蝴蝶、飞机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

1.2 学生发现这些图片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教师引导学生这就是镜面对称。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概念2.1 教师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小镜子,观察镜子的对称性。

2.2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镜子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

2.3 教师给出镜面对称的定义:在平面镜中,物体与其像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3.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3.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镜面对称的性质,如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

3.2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镜面对称的性质。

4. 应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4.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问题,如找出对称轴、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等。

4.2 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培养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感悟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面镜,还有哪些物体或现象具有镜面对称性?2. 学生举例说明,如圆、球面、反射现象等。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镜面对称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设计中。

七、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数学二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版5-3镜面对称说课稿6

数学二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版5-3镜面对称说课稿6

讨五
练习部分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先做 两道基础性习题,再做拓展性习题, 最后做创新性练习。
探讨六
原始:欣赏部分都是同一类型的镜面对 称现象,图片多拓展却不多。
探讨六
图片多元化,选取多种生活中 不同类型的镜面对称现象,如 汽车的后视镜、牙医检查牙齿 时的镜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 中镜面对称无处不在。
2、对学生的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们,他们在学 习本课之前,虽然已经掌握了从不同位置 观察物体的形状、轴对称图形,已经具有 一定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 力,正在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但在学习 《镜面对称》时,我们预想到学生们可能 会对镜面对称特点的感知、描述有一定的 困难,主要来自于1、左右的区分;2、镜 面里外的物体左右正好相反;3、上下不变; 4、相对镜子是同一边的,所以镜面对称中 物体要区别对待。
• 教学目标:
• 1.通过照镜子、电子书包照相活动, 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 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 知。
•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 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 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 教学重点: •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
探讨二
原始: 导入时,呈现两张图片:一位小朋友 在镜子中照出的像不是本人了,小猫 在镜子中的像变成了狮子,而教师只 是单纯地问,这些有没有可能呢。
探讨二
可以根据两张图片,编写两个生动有 趣、完整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从 而导入课题,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探讨三
取消学生镜子前做动作环节,采用电子 书包的照相功能,照相时学生身体不 动,只是做出前伸、后仰的动作。有 效避免了课堂上的混乱局面。
探讨四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

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

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教材分析《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见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9页)。

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

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数学,用学得的知识解决数学现象。

本课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下面的“做一做”呈现的是照镜子的活动,意图是通过镜面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2024年《镜面对称》教学设计_2

2024年《镜面对称》教学设计_2

2024年《镜面对称》教学设计2024年《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

(板书:镜面对称)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3的图片。

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三、拓展应用: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2024年《镜面对称》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9页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检验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未知。

《镜面对称》说课稿

《镜面对称》说课稿

No matter where there is a genius, I use the work of others to drink coffe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镜面对称》说课稿《镜面对称》说课稿 1一、说教材:镜面对称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教材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湖面的倒影、照镜子”。

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教学思想。

教材通过设计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亲自照一照,通过镜子内外的人的前后位置和左右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二、说教法:教学力求体现自觉性、民主性原则。

采用学生独立探究和老师适当引导的方法进行。

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运用自主探究的基本模式、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主线。

强化学生共同探究、独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数学美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对称美、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共同合作的能力,,从而落实教法中的“三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想象、操作、验证。

从具体操作中来验证自己想象的结果,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愿意说给别人听,让学生想说、会说。

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过程:这节课以明明的'一天贯穿始末。

这样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兴趣。

低年级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坚持,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让学生在整节课上都以饱满的情绪贯穿始末,是我在这节课坚持的理念。

镜面对称 教案 教学反思 说课稿

镜面对称  教案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单元____第五单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____新授课_______ 课题镜面对称
作业设计:最佳解决方案:
基础:
1.照镜子,圈出镜子里的图像。

2.看镜子写数字。

3.看镜子写时间。

观察并记录镜子里外的时间,找规律。

综合:
1.下面哪一幅是镜子里看到的样子,找一找。

2.下面算式在镜子里会是什么样子呢?照照看。

3+4=7 8-6=2
拓展提升:
1.看镜子写时间,教师出示下面几个镜子中的钟面,让学生写出实际的时间。

2.当闹钟11时时对着镜子,镜子里会是()时,闹钟6时镜子里变()时,如果看到镜子里闹钟指向4时,实际上是()时。

教学反思:。

【教育资料】《镜面对称》很好的名师课堂说课稿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镜面对称》很好的名师课堂说课稿学习精品

《镜面对称》很好的名师课堂说课稿一、说教材:镜面对称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教材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湖面的倒影、照镜子”。

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教学思想。

教材通过设计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亲自照一照,通过镜子内外的人的前后位置和左右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二、说教法:教学力求体现自觉性、民主性原则。

采用学生独立探究和老师适当引导的方法进行。

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运用自主探究的基本模式、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主线。

强化学生共同探究、独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数学美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对称美、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共同合作的能力,,从而落实教法中的“三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想象、操作、验证。

从具体操作中来验证自己想象的结果,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愿意说给别人听,让学生想说、会说。

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过程:这节课以明明的一天贯穿始末。

这样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兴趣。

低年级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坚持,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让学生在整节课上都以饱满的情绪贯穿始末,是我在这节课坚持的理念。

一.创设情境。

本课以明明的一天贯穿始末。

1.课件演示。

上午,来到了公园。

提问:观察,你们知道了什么?2.过渡到第二个情境,中午,明明来到了红红家里,进到屋里,却发现那儿还有一个明明,和自己一模一样,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为什么会有两个明明呢?谁是真正的明明呢?你们能帮明明解开这个谜吗?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这两个情境,不但使学生初步感知了镜面对称的特点,而且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对称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镜面对称》教案讲稿

《镜面对称》教案讲稿

《镜面对称》教案讲稿xxxx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观看“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月亮真的掉到水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二)、新知探究1、照镜子体验。

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老师背对着大家照镜子,同学们在老师身后做动作,师: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生:镜子里外的小朋友动作都一样的!师:对,照镜子也是一种对称现象,叫做“镜面对称”。

一齐说一遍。

小朋友看看镜子的同桌在做什么?也可以跑到镜子前面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

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面对面感知左右)(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3、巩固练习游戏“照镜子”。

老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

(师—生,生—生)4、拓展练习(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教71-5)(2)、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教71-4)(3)、镜子中的数字。

(教71-思考题)(4)、图片欣赏。

观察一下,图片中有什么关系?小结:真实的景物和他在水中的倒影形状、大小相同;景物中上下位置不同的两个点再倒影中的位置恰好相反。

(三)、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货?(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面对称》说课稿《镜面对称》说课稿 1一、联系学情说教材《镜面对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内容。

教材通过观察图片、照镜子等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于: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镜面对称,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让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性质的过程。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中的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二、以生为本说策略由于本课是一节活动探索课,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引导探索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将观察、演示、操作、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取看一看、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方式,来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情境互动说流程每位学生都有照镜子的生活经历,但谁也不会去留意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老师有意识的引导才能去注意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因此本节课我做了如下安排:(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上课之前,我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学校的舞蹈室,并用摄象机偷偷的拍下了一些同学们照镜子的镜头。

课一开始,老师播放录象,同学们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他们说着,笑着,教师引导:看完这段录象,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趁机揭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镜子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

问题的提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数学学习就从这个现实、有趣、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开始了。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面对面照镜子课前同学们在舞蹈室照镜子,只是无意识的活动,为了让同学们通过有意识的照镜子活动来初步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我设计了四次照镜子的活动:第一次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让学生把人与镜中的像加以区分,知道镜中的那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像。

第二次照镜子,让同学们做无指向动作(如拍手,__腰等),得出照镜子时,人与像的指向一致。

接着第三次照镜子,做有指向的动作,得出照镜子时,人与像的指向一样,但左右是相反的。

这是一个难点,所以有的同学在模拟照镜子的动作时出现了将左右方向弄反的现象,这时教师并不急于纠正,而是让他们停下来,回忆照镜子时镜中像的动作,然后再次照镜子并观察,最后再进行演示,他们终于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第四次照镜子,与同桌合作完成人往前走,镜子里的像也往前走,越走越近最后两人碰在了一起。

明白人与像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并能完全重合的道理。

四次照镜子的活动,都是先让学生猜想自己做动作时镜子里的像会怎样,然后让学生站在镜子前,边做动作边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移走镜面,邀请另一名学生与他面对面地模拟照镜子的动作,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认识成直角照镜子。

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课件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再思考(1)这是镜面对称现象吗?(2)它同面对面照镜子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学生很聪明,自觉地把图片和图片加以对照,比较。

从而得出了直角照镜子的特点:物与像的指向一致,左右相反,底部相连,物与像完全倒过来。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接的体验,我让学生拿出小镜子去照一照数学书封面对所得的结论进行验证。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这一现象的特点。

一组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使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进一步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对镜面对称从表到里有了初步认识。

但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是实践应用。

在这里设置一组练习:猜一猜:哪个是你在镜中看到的样子;写一写:看镜子写出数和文字。

认一认:根据镜中的钟面说出实际的时间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通过游戏,巩固了镜面对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思。

(四).提出要求,拓展延伸课的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留心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看一看,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写在数学日记上,告诉大家。

一节课,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心中的所有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将探究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到底。

四.教有所得说反思1.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课教学一开始就注意让知识从生活中来,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引发矛盾冲突探索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亲历体验中。

本课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生通过观察,小组探究,在反复的亲自试验中感悟知识的产生。

真正达到了:在做中学,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在做中学,动作逻辑内化为心理的逻辑,促进技能的生成;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课堂上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老师们,课堂何尝不是一面镜子呢?它反应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就让我们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当我们面对那一份份童真的时候,请放开所有的牵绊,你会发现一串串更深、更远的脚印。

《镜面对称》说课稿 2一、说教材:镜面对称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教材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湖面的倒影、照镜子”。

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教学思想。

教材通过设计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亲自照一照,通过镜子内外的人的前后位置和左右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二、说教法:教学力求体现自觉性、民主性原则。

采用学生独立探究和老师适当引导的方法进行。

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运用自主探究的基本模式、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主线。

强化学生共同探究、独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数学美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对称美、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共同合作的能力,,从而落实教法中的“三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想象、操作、验证。

从具体操作中来验证自己想象的结果,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愿意说给别人听,让学生想说、会说。

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过程:这节课以明明的'一天贯穿始末。

这样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兴趣。

低年级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坚持,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让学生在整节课上都以饱满的情绪贯穿始末,是我在这节课坚持的理念。

一.创设情境。

本课以明明的一天贯穿始末。

1.课件演示。

上午,来到了公园。

提问:观察,你们知道了什么?2.过渡到第二个情境,中午,明明来到了红红家里,进到屋里,却发现那儿还有一个明明,和自己一模一样,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为什么会有两个明明呢?谁是真正的明明呢?你们能帮明明解开这个谜吗?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这两个情境,不但使学生初步感知了镜面对称的特点,而且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对称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3.学生会答,是个镜子。

(1)组织学生拿出镜子,随意活动,照一照,观察人与像之间的关系。

(2)在小组内,议一议。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

通过照一照、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直观、生动地认识了镜面对称现象,认识了镜面对称的特点。

课件过渡第三个情境,课件语音,明明说:“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怎样运动呢?”红红说:“我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是怎样拿呢?”(1)让学生先想象以后,再发言。

(2)组织两个学生亲自在全班进行验证。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学生的想象、验证,不但又一次让学生直观感受了镜面对称的性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二.实践应用。

1.进入第四个情境。

配音:“咦,这是什么呢?”学生会很快答:是只蝴蝶。

提问:怎样做才能看见一只完整的蝴蝶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一遍。

要求以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图片,进行照一照,能知道它们分别是些什么。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2.进入第五个情境。

配音:“哪个是她们是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呢?”指名选择,并说出为什么?3.玩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游戏要求:老师做动作,要求学生做镜子里的动作。

看谁反应快,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通过想一想、照一照、连一连、圈一圈等活动。

加深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明明的一天结束。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明明很高兴,因为他学习了很多的数学知识。

他知道了(指着板书)物体和像上、下位置一样,左、右位置对换,前、后位置一样。

其实,物体和像也是一种对称,我们把它叫做镜面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