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纵隔偏侧不均质占位病变--胸腺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史:患者,男,4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以晨起为著,活动后可缓解。因外伤入院就诊。

如图1-2(图1纵膈窗动脉期,2静脉期)

图1

图2

基础解剖影像:

图3

图4

图5

图6

图3-6所示分别为4个月、9岁、27岁、55岁正常人纵膈轴位。图3所示为4个月新生儿胸腺,黄色箭头为胸腺左叶、蓝色箭头为胸腺右叶。图4所示为9岁小儿胸腺,棕色箭头见胸腺退化未完全。图5-6所示为青年及老年胸腺完全退化,替换为脂肪低密度影。

图1

图2

图1-2所示CT动脉期、静脉期:黄色箭头所示可见前纵隔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欠规整,密度不均,其内见白色箭头所示水样密度影,增强呈延迟中度强化,其内坏死囊变区无强化。

影像诊断:前纵隔占位病变,考虑侵袭性胸腺瘤或胸腺癌。

肺内与纵隔肿瘤鉴别:

分析思路:

本例首先需要判断位于纵膈与肺内位置,其分析要点参看前表,本例肿瘤最大径线位于前纵隔内,与纵膈呈钝角,明显位于纵膈内,属于典型纵膈肿瘤。

纵膈肿瘤分析思路按临床病史、年龄、部位、大小、形态、增强、临近组织关系进行,本例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1.临床病史和年龄:中年男性,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临床病史提示肿瘤体积较大所致局部压迫可能,需要考虑胸腺瘤或胸腺癌。中年人,需要考虑胸腺瘤、胸腺癌可能性,畸胎瘤、淋巴瘤概率减低。

2.部位:纵膈肿瘤具有一定特征的分布性,前纵隔最常见多为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胸腺癌、畸胎瘤;中纵隔提示支气管囊肿、淋巴瘤;后纵隔提示神经源性肿瘤概率高(如图7)。本例为前纵隔提示胸腺瘤、胸腺癌、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瘤可能。其他肿瘤不除外。

3.大小及邻近组织关系:体积较小占位效应不明显,可无症状;体积较大可有明显压迫或侵及周围临床组织结构,提示恶性可能。淋巴

瘤包绕血管但不侵犯血管。胸腺癌及侵袭性胸腺瘤可以侵及临近组织结构。神经源性肿瘤若出入于椎间孔,可见椎间孔有异常扩张,呈哑铃型。本例病变中心稍偏于左侧,且体积较大,边缘不规整,提示恶性可能。

4.形态:边界清晰,提示良性或低度恶性可能;边界模糊,对临近组织结构有侵犯,提示恶性可能。位于纵膈呈对称性病变,且多组淋巴结肿大融合,考虑淋巴瘤概率高。偏于纵膈一侧合并淋巴结肿大,考虑胸腺癌可能。偏于纵膈胸腺一侧无淋巴结肿大,考虑胸腺瘤、畸胎瘤可能。胸腺瘤密度均匀,侵袭性胸腺瘤密度可不均匀,边界不清,与胸腺癌难以鉴别。畸胎瘤可见脂肪、软组织、钙化等不同密度影,病变若见脂肪影高度提示良性。本例为偏于纵膈一侧,虽无肿大淋巴结,但边缘不规整考虑侵袭性胸腺瘤或胸腺癌可能。

5.增强:强化程度有一定意义。支气管囊肿可见包膜轻度强化。畸胎瘤可见软组织成分强化,其他无强化,具有提示意义。淋巴瘤中等以上强化,对血管形成包绕但不侵犯。胸腺瘤可以呈均匀强化,侵袭性胸腺瘤或胸腺癌可有坏死囊变无强化,余组织轻中度强化。神经源性肿瘤强化明显。本例中等延迟强化,且中心坏死囊变明显无强化,高度提示侵袭性胸腺瘤或胸腺癌。

术后病理:胸腺癌。

知识巩固:

胸腺癌

1.临床表现:来自胸腺上皮,占成人胸腺肿瘤1/5.具有局部侵袭性。可发生转移。病理肿瘤细胞核不典型,有丝分裂显著,核浆比增大,坏死常见。最常见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中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咳嗽、上腔静脉综合征,也可合并发热、体重减轻,乏力、盗汗,伴类癌综合征、Cushing综合征。

2.影像表现:难与侵袭性胸腺瘤区分。胸骨后较大软组织肿物,可见分叶,密度不均,多见坏死、钙化、出血。肿物与临近结构分界不清,有时见纵膈淋巴结增大。增强肿物中度以上不均匀。

鉴别诊断:

1.胸腺淋巴瘤:

胸腺少见肿瘤,主要是霍奇金病,少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腺原发淋巴瘤是没有胸腺外淋巴瘤证据的淋巴瘤。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病理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胸腺,包膜不完整,内部可见囊变坏死。临床症状包括胸部憋胀、呼吸困难、咳嗽、声音嘶哑、胸壁水肿或上腔静脉综合征。影像表现:胸腺弥漫对称性增大或不对称增大,有时可见单个或多个肿物,边缘不规则,呈融合状,肿物密度均匀,可以包绕血管但不侵犯血管,增强清晰显示完好血管,肿物强化明显,容易侵犯病变周围结构,形成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2.畸胎瘤:

临床表现:起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纵膈畸胎瘤多为良性及囊实性。病理分为成熟性、囊性、不成熟性及恶性畸胎瘤。成熟性畸胎瘤最常见,包含分化良好的外胚层结构,如皮肤、毛发及软骨、肌肉,约占3/4,。

好发于青少年,多无临床症状。较大肿瘤压迫纵膈结构引起气短、咳嗽、胸骨后压迫感疼痛等症状。影像表现:胸骨后混杂密度肿物,边界清晰,可为分叶状,密度包括软组织、钙化、脂肪、水样密度。增强软组织成分或包膜轻度以上强化,其余无强化。恶性畸胎瘤形态不规则,呈结节状,边缘模糊,增强包膜可强化。

3.胸腺瘤:

临床表现: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及所有纵膈肿瘤的20%。起源于胸腺上皮,分为侵袭性30%和非侵袭性70%。临床上好发40-60岁,无性别差异。多无症状,1/3出现胸痛、咳嗽、气短、吞咽困难,1/3出现重症肌无力。影像表现:CT起源于胸腺一侧的圆形或卵圆形、分叶状肿物,边缘光滑或不平整,均匀或不均匀,偶见囊变坏死,可出现钙化。增强轻中度强化。侵袭性胸腺瘤可以包绕血管或侵犯血管,可出现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病例小结:

本例主要讲述肺内及纵膈肿瘤的鉴别分析方法,重点讲解了胸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影像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