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儿科笔记
执业医师儿科笔记
执业医师儿科笔记一、绪论。
1. 儿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 范围:从胎儿到青春期儿童的健康与疾病防治。
- 特点:- 基础医学方面: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与成人有不同。
例如,小儿骨骼发育未成熟,在X线片上表现与成人不同;小儿的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较高。
- 临床医学方面: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与成人有差异。
如小儿肺炎多起病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明显,而且病情变化快。
2.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此期母亲的健康状况对胎儿发育影响极大,如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
此期小儿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
- 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营养需求高,但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如婴儿腹泻。
- 幼儿期:1岁至满3周岁之前。
此期小儿智能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增大,但识别危险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事故,如烫伤、误服药物等。
- 学龄前期:3周岁至6 - 7岁入小学前。
此期小儿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但免疫力仍较低,易患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等。
-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 - 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女12岁,男13岁)。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发育接近成人,学习成为主要活动。
- 青春期:女孩从11 - 12岁开始到17 - 18岁,男孩从13 - 14岁开始到18 - 20岁。
此期体格生长加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也非常迅速。
二、生长发育。
1. 生长发育规律。
-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例如,婴儿期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
-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在青春期前进展缓慢。
中医儿科学执医笔记
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
喘促乏力,咳嗽时作,干咳或咳痰不爽,面色潮红,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心热,便秘,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养阴清热,补益肺肾
麦味地黄丸
第五节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
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动则多汗,少气懒言,食少纳呆,或大便溏薄,唇口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辛温宣肺,止咳平喘
华盖散加减
风热郁肺
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流黄涕,咳嗽气喘,咯黄痰,或闻喉间痰嘶,鼻翼煽动,口渴便秘,小便黄少,面红烦躁不安,咽部红肿,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指纹浮紫
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甘石汤
痰热闭肺
发热有汗,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口唇紫绀,烦躁不安,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华盖散
风热犯肺
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痰热壅肺
咳嗽痰多,色黄黏稠,咯吐不爽,咳剧气促,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清化痰热,肃肺止咳
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五脏亏虚
形体瘦弱,身材偏短,精神委靡,气弱声低,肌肤不温,面色无华,痿软无力,筋弛肢软,虚里动疾,时有惊惕,吮乳量少,指甲软或短,指纹淡
培元补虚,益气养阴
十全大补汤加减
第二节硬肿症
寒凝血涩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滞
中医儿科学笔记整理
中医儿科学笔记整理一、中医儿科学基础。
1. 小儿生理特点。
-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处于不完善和不成熟的状态。
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
2. 小儿病理特点。
-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被外邪所伤,感邪之后,邪气易于鸱张,病情容易发生变化。
-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对药物的反应灵敏,病情好转的速度较成人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也较成人为大。
3. 年龄分期。
- 胎儿期:从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胎儿在母体中孕育,约40周。
-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多种疾病。
- 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特别高,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 幼儿期:1周岁至3周岁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生长速度稍减慢,但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不足,故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等。
- 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 - 7岁)为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但仍易发生传染病和各种意外事故。
-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 - 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发育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增强。
临床儿科知识点笔记总结
临床儿科知识点笔记总结一、发育1. 婴幼儿期三大发育特点- 身体发育迅速,体重、身高和头围的增长速度均快于其他任何时期。
- 先天特征明显,婴儿期头大、面积小,鼻梁平,嘴唇厚,耳低,颅围、体长比值较大,手足较小,身比高(躯干较短)。
- 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功能逐渐健全,但依然不完善。
2.生长发育的评价生长发育情况的评价重要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发育情况、婴儿新生儿辅助指标。
3. 骨龄测定方法骨龄测定包括手骨骺软骨愈合年龄测定、小腿X线摄影骨龄测定和椎体骨龄测定。
二、儿科常见疾病1. 婴幼儿腹泻腹泻是指婴幼儿每天超过3次排泄肉眼可识别的液体便,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分为生理性腹泻和病理性腹泻两种类型。
2. 婴儿肺炎婴儿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气短、胸痛、发热、乏力等。
治疗上主要采取抗菌药物治疗。
3. 婴幼儿外伤婴幼儿外伤是指0-3岁的婴幼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和生理功能损伤。
主要包括头部外伤、四肢骨折、体表擦伤、烧伤等。
应及时就医处理。
4. 儿童贫血儿童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减少,导致氧气输送不足的一种疾病。
主要分为营养性贫血、遗传性贫血和侵袭性贫血。
5. 儿童哮喘儿童哮喘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儿童持续性气管和支气管呼吸功能障碍。
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气促、喘息、咳嗽等。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炎和扩张支气管药物。
三、常见检查项目1. X线检查常用于骨折、肺炎、肠梗阻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2. CT检查主要用于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3. MRI检查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例如脑膜炎、脑积水、脑脊液分流术后观察等。
4. 肝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肝炎、黄疸、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
5. 血常规检查主要用于贫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疾病的诊断。
6. 尿常规检查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柒和炎症的诊断。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笔记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咽鼓管较宽、直、短, 呈水平位, 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
☆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 6个月已发育, 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 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腭扁桃体至1岁末逐渐增大, 4~10岁发育达高峰, 青春期逐渐退化, 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
☆右支气管粗短, 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内。
☆婴幼儿胸廓短, 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
☆年龄愈小, 呼吸频率愈快。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 胸廓活动范围小, 呼吸时肺主要向膈肌方向扩张而呈腹膈式呼吸。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故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2.根据感染部位不同, 常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3.病因:病毒所致者占90%以上, 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 亦可继发细菌感染, 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
4.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上感”年长儿症状较轻, 以局部表现为主(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部不适、发热等)。
婴幼儿可骤然起病, 高热、食欲缺乏、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烦躁, 甚至热性惊厥。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 扁桃体肿大, 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
肠道病毒所致者, 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柯大侠)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好发于夏秋季。
急起高热, 咽痛, 流涎, 呕吐等。
查体:咽部充血, 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 周围有红晕, 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 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常发生于春夏季。
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 病程1~2周。
患儿, 男, 4岁。
儿科速记笔记
儿科速记笔记
儿科学
胚胎期:指受孕后的8周以内。
胎儿期:受孕到分娩(40W)新生儿期: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
幼儿期:1周岁到满3周岁。
学龄前期:3周岁到6-7周岁学龄期:6-7~13-14开始之前。
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生长时期。
女孩:11-12~17-18男孩13-14~18-20岁
新生儿保健重点时间:生后一周内。
智力发展的关健时间:7岁前。
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婴儿期、青春期
围生期保健重点:降低异常产的发生
胎儿期保健重点:孕母保健。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是先慢后快
小儿语言发育的三个阶段:发音、理解、表达。
乳牙4~10个月萌出,20个,乳牙出齐最晚时间:2岁半
2岁为18个。
恒牙6~14岁,28个,18岁出第一磨牙,新生儿恒牙开始骨化。
2岁以内=月龄-4~6;。
10岁腕骨骨化中心出齐,全共10个, 2~9岁为岁数+1
小儿3~4个月前克氏征阳性,2岁以前巴氏征阳性。
生后第一条件反射生后2周左右出现。
2岁小儿中点位于:脐下。
6岁小儿中点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小儿中点位于:耻骨联合上缘。
初种时间:卡介苗:生后2天到两个月。
脊髓灰质炎:2个月。
百白破:3个月,麻疹:8个月以上。
实用儿科笔记
儿科笔记(完整版)一,绪论:1、围生期: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贫血、佝偻病。
二,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3、身高(长):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15岁:53—544、骨骼:①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
7,夜间遗尿症: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多数在夜间熟睡时发生。
三:儿童保健原则:1,生后1周内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最新儿科学笔记
第一(dìyī)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fēn qī)及各期特点(一)胎儿(tāi ér)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shòu yùn)最初8周称胚胎(pēitāi)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tǐgé)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chūshēng)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tǐzhòng)下降(3~9%)。
1岁体重(tǐzhòng)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měinián)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儿科笔记
第一章绪论儿科学是一门研究自出生至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促进身心健康的医学科学。
小儿年龄分期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共40周妊娠早期:12周末前;妊娠中期:13周至28周;妊娠后期:自29周至40周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包括了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3个阶段三、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包括了新生儿期,此期为生长发育最迅速之期。
四、幼儿期:自满1周岁至3周岁。
五、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至6-7岁。
六、学龄期:自6-7岁至青春期前。
七、青春期:体格生长第二高峰。
常用反应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有体重、身高、坐高、胸围、头围五项1、体重:出生后3-4日最低,7-10日达出生时体重<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3)+0.7 ×月龄7~12个月体重(kg)= 6+0.25 ×月龄1岁=出生体重的3倍2岁=出生体重的4倍2岁至青春期=年龄*2+7/82、身高:头+脊柱+下肢出生时 50 CM1岁时 75 CM2岁时 85 CM2-12岁时=年龄×6+77 CM3、坐高4、头围:自双眉弓上缘处,经过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约为54~58cm。
5、胸围:一般1岁时,胸围值与头围值相等6、上臂围第四节与体格发育有关的各系统发育一、骨骼1、颅骨颅骨缝:3-4个月闭合;前囟:1-1.5岁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后囟:出生时已闭合,最迟生后6-8周闭合2、牙齿:4~10月平均6个月乳牙萌出,2~2岁半出齐20颗乳牙,6岁开始换为恒牙。
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或6)3、脊柱:新生儿直的,3个月颈部前凸,6个月胸,1岁腰,6-7岁韧带发育完善4骨的发育(颅骨早于面骨)8岁前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其岁数加1;只有1岁时为3个骨化中心?,因3-4个月:头、钩骨; 1岁:桡骨远端骨化中心; 2-3岁:三角骨; 3-5岁:月骨及大、小多角骨; 5-6岁:舟骨; 6-8岁:尺骨远端骨化中心; 9-10岁:豆状骨二、呼吸、脉搏年龄呼吸(次)脉搏(次)呼吸︰脉搏新生儿45~40 140~120 1︰3≤1岁 40~30 130~110 1︰(3~4)2~3岁 30~25 120~100 1︰(3~4)4~7岁 25~20 100~80 1︰48~14岁 20~18 90~70 1︰4三、血压收缩压(mmHg)=2×年龄+80舒张压=收缩压×2/3动作发育:一抬二竖三支肘,四月扶坐五抓索。
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
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生长发育1. 出生后体重下降5-10%2. 3个月内体重恢复出生体重,6个月体重加倍,1岁体重增加至3倍3. 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4. 生长曲线可用于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5. 骨骼发育包括软骨骨化和骨化两阶段二、喂养与营养1. 奶嘴可导致婴儿乳头深陷,应使用适合的奶嘴和奶瓶2. 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儿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3. 固体食物首次添加时间以6个月为宜4. 营养不良表现包括:体重增长不良、生长迟缓、消瘦、发育迟缓等5. 食物过敏常见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大豆、麦类、花生、坚果等三、传染病预防1.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2. 预防传染病可采取隔离、消毒、禁止外游等措施3. 儿童传染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行性感冒等4. 发热是传染病常见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5. 手足口病的首发征兆为嘴角疮,潜伏期为3-7天,传染性强四、呼吸系统疾病1. 婴幼儿遭感冒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 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3. 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避免接触气体刺激4. 婴幼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症状包括气短、呼吸困难等5. 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发热等五、消化系统疾病1. 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2. 小腹部压痛是典型的阑尾炎症状3.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肠梗阻疾病,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等4. 胃食管反流是食物和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需避免过饱和仰卧5. 慢性肝炎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需连续治疗六、心血管系统疾病1.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2.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3. 结缔组织疾病可引起心包炎和心肌炎4. 应注意避免二尖瓣脱垂、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诱因5. 心肌炎可导致心脏功能损害,需及时就医治疗七、泌尿系统疾病1. 先天性肾脏疾病包括肾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梗阻等2. 小儿尿道感染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3. 包皮过长可导致包茎和包皮炎,需及时治疗4. 小儿膀胱上皮瘤是常见的尿道出血原因5. 过度饮水可导致尿崩症,需注意饮水量控制八、神经系统疾病1. 婴幼儿脑炎多见于夏秋季节,表现为发热、昏迷、抽搐等2. 小儿痉挛性癫痫是最常见的癫痫类型3. 癫痫药物治疗应遵医生嘱咐服用,不得自行停药4.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多动症5. 自闭症的早期症状包括社交能力差、语言发育迟缓等九、免疫性疾病1. 儿童风湿热是风湿热病变的特殊类型,表现为高热、关节炎2.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等症状3. 儿童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源包括尘螨、农药、抗生素等4. 免疫缺陷症状包括反复感染、发育迟缓、消瘦等5. 霍奇金病是多个淋巴结肿胀病变,需规范治疗及随访十、皮肤疾病1. 婴幼儿尿布皮炎常见于女婴,男婴的尿道口部也易发生皮炎2. 儿童湿疹多见于面部、颈部、手掌、足底、外阴周围等3. 皮肤瘙痒可引起强迫性搔抓,导致皮肤感染4. 生理性色素斑(雀斑、黄褐斑)不需要治疗5. 毛发白斑需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以上为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儿科护理学笔记整理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绪论与小儿生长发育1. 婴儿期:婴儿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一周岁,包括新生儿期。
2. 幼儿期:自满一周岁至三周岁。
3. 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4.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3~4天内体重下降3%~9%小儿营养及营养性疾病5. 肥胖症:小儿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6. 赫氏沟:肋膈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
7. 佝偻病串珠:佝偻病患儿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膨大而形成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上下排列如串珠状,因此向胸腔内压迫肺组织,容易引起肺炎。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8. 足月儿:大于或等于37周,小于42周的新生儿。
9.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至第90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
10.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11. 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
12. 中性温度:是指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对新生儿至关重要。
消化系统疾病13. 累积损失量:发病以来累积损失的液体量17. 迁延性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18. 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
儿科学笔记
儿科学笔记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
婴儿期:出生至1岁。
幼儿期:1岁至满3岁。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10~20岁。
2.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 月龄×0.7,身高=50 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 月龄×0.25,身高=65 (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 8,身高=年龄×7 75。
4.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语言发育(发音、理解、表达):哭叫阶段:1~2个月;咿呀阶段:3~4个月;单音阶段:5~10个月;单词阶段:1~2岁;成语阶段:3岁以后。
11.五苗防七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最新儿科学听课笔记
儿科学第1节:绪论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这段时期,受孕最初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还没有成形),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胎儿期是没有肺循环的。
二、围生期(围产期)怀孕7个月到出生后7天这段时间为围生期。
这个时间小儿开始接触外界,所以这个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是最高的。
三、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的时期。
这段时间当爸的很辛苦。
这段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也很高,仅次于围生期。
(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的,有围生期首选,没有就选新生儿期。
)四、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要妈妈抱着的这段时期)这个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
五、幼儿期自1岁至满3岁之前为幼儿期,快上幼儿园了,会跑会跳,这个时候容易发生意外。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在幼儿园这段时期,此期重要特点为智力发育非常快。
六、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在小学这段时期七、青春期青春期:女童12-18岁,男童14-20岁这是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
第2节: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1..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2.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先慢后快3.体格发育--快慢快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为由上到下(小儿出生后先哭,哭是上面)、由近到远(先胳膊动)、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1.体重是反映儿童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是身高。
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下降不超过9%,其它状况良好。
无需处理。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重下降超过10天未恢复(双10),那就要处理了。
出生时体重3kg三个月体重6kg1岁时体重9kg2岁时体重12kg3、6、9、12 四个阶段每次增加3新生儿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6~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1岁~12岁体重(kg)=年龄×2+8这里记住,不管身高、体重、头围都是:生后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如:出生时体重为3kg,到3个月为6kg,长了3kg,到1岁为9kg,也长了3kg2.身高(长)3岁以前仰卧测量为身长,3岁后站立测量为身高出生时身长为50cm1岁时身长为75cm2岁时身长为87cm(50、75、87一定要记住)2~12岁身高公式:年龄×7+753.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儿科主治医师笔记
儿科主治医师笔记
儿科主治医师笔记:
一、概述
儿科主治医师是负责儿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医生。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以便为儿童提供最佳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专业知识
1. 儿童生长发育: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包括身高、体重、骨骼、牙齿等方面的发育。
2. 儿童常见疾病: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哮喘等。
3. 儿童营养:了解儿童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方面的需求。
4. 儿童心理发展: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
5. 儿童疫苗接种:了解儿童疫苗接种的种类、接种时间和接种方法等。
三、临床技能
1. 病史采集:能够全面、详细地询问患儿家属或监护人有关患儿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2. 体格检查: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呼吸、心率、血压等方面的检查。
3. 实验室检查:能够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4. 诊断与治疗:能够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5. 病情观察与记录:能够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做好详细的治疗记录。
6. 与患儿家属或监护人沟通:能够与患儿家属或监护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023年儿科笔记
儿科笔记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 由近及远, 由粗到细, 由低档到高级, 由简朴到复杂。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差异性)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遗传2.性别3.营养4.疾病5.孕母情况6.生活环境三体格生长及评价(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1.体重意义 : ①了解小儿发育营养情况;②计算临床用药量和输液量。
一般不超过平均值+-10%;低于15%考虑营养不良;高于20%考虑为营养过剩。
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平均为3kg。
生后前半年平均增长约0.7kg, 后半年平均约增长0.3-0.4kg。
故一岁内小儿的体重估算公式为:前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7后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0.57+(月龄-6)0.4=6+月龄0.25到1周岁时体重约9kg, 2周岁时达12kg, 2周岁以后每年仅增长2kg, 2-10岁小儿体重可按下公式计算:体重(kg)=2年龄+82.身高(长)正常新生儿初生身长平均为50cm, 1周岁时约为75cm, 2周岁时约为85cm, 以后每年增长5-7.5cm, 2-12岁身高估算公式为: 身高(长)=年龄7+703.头围正常新生儿头围平均约34cm, 6个月时为44cm, 1周岁时月46cm, 2岁时约为48cm , 5岁时为50cm, 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 约为54-58cm。
(二)骨骼发育1.头颅骨发育可根据头围大小、骨缝闭合及前后囟关闭迟早来衡量颅骨发育。
前囟初生时1.5-2.0cm(两对边重点连线), 于12-18个月闭合。
临床意义: 早闭见于头小畸形晚闭佝偻病、脑积水饱满颅内压增高凹陷脱水、重度营养不良后囟生后6-8周闭合头颅骨缝 3-4个月闭合2.脊柱发育3.长骨发育 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其岁数+1(三)牙龄发育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 于2-2.5岁出齐, 共20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学第一节绪论1.胎儿期:胚胎8W 胎儿;2.围生期:胎龄28W至出生后7足天内;死亡率最高;3.新生儿期:胎儿娩出后至生后28天内;4.婴儿期:出生后至1周岁前;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5.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6.学龄前期:3周岁后6~7周岁入小学前;儿童培养是最佳时期;7.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8.青春期: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注: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意外事故多见,营养性疾病亦多见的是:幼儿期;意外事故多见,其他疾病减少的年龄段是:学龄前期;孕2胎儿靠母体; 8W后是胎儿;8W前是胚胎;双7围产死亡高;1年婴儿长得快;6,7学前智力形;智力发展的关键期:7岁前;青春发育第2峰;1.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先慢后快 2.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其他状况好;出生 3 kg3个月 6kg1周岁2周岁注:儿童1周岁内生长7kg3.5kg;公式: <6个月7~12个月2~12岁:题眼:7.5kg是一个分界点;以上(包括7.5kg)的使用3.身高:出生 50cm;月1.5cm;3个月 62.5cm;1岁 75cm;2岁 87cm;3岁第三节1.2注:1.2.1.1岁50kcal/kg每3例:42.4.缺乏 Vit C和K;断奶:1周岁5.添加辅食:汁泥末碎;1~3月汁; 4~6个月10~12个月碎;6.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神经兴奋性增高激期: 6个月内,颅骨软化(兵乓球);7~8个月以上,方颅(机器人);手、足镯;肋骨串珠;1岁左右X线:毛刷样,杯口状;诊断佝偻病早期最敏感的指标:1,25-(实验室检查:血钙稍降低,性磷酸酶明显增高;治疗:罗盖全(1,25-(OH)2D3维生素D生理需要量治疗量维生素D 800IU注:1.低钙血症;2.减弱多为低钾血症;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无热惊厥;机制;早期甲状旁腺反应迟钝;甲状旁腺升钙降磷;血钙低于1.75~1.88mmol/l;或钙离子低于1.0mmol/l;典型发作:无热惊厥;血钙低于1.75mmol/l;隐匿性:陶瑟征、面神经征、非反射;血钙多在1.75~1.88mmol/l之间;治疗:①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 缓慢静脉注射;②迅速控制惊厥,10%水合氯醛;8.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体重不增最先出现的症状;首先是腹部,最后是面颊部;I度: 0.8~0.4cm;低于正常15%~25%II度: 0.4cm以下; 25%~40%III度:消失; 40%以上并发症: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容易缺乏的是VitA;感染:特别是腹泻病;自发性低血糖:突然发生,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呼吸暂停,体温不升,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治疗:一旦发生,立即测血糖,iv高渗葡萄糖;第五节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早产儿:毳毛多;低体温;男睾丸未降或未全降,阴囊少邹裂;指甲未达到指尖;呼吸系统:肺泡表面活性系统由II型肺泡上皮产生;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透明膜病及肺不张;新生儿肺内液体1/3经产道挤压由口鼻排出,其余2/3被吸收;神经系统:足月儿具备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吸允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腰椎穿刺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体温调节靠棕色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少;2.新生儿护理:相对湿度:50%~60%;2斤小10需35;3斤小10需34;4斤小2也34;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vit K;预防新生儿出血症;3.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心率、呼吸、皮肤颜色、肌张力、对刺激的反应;复苏方案ABCDE;A是根本,B是关键;4.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最严重的并发症;中度:出生24~72h症状最明显,惊厥;治疗:抗惊厥治疗:新生儿:苯巴比妥钠;ABO血型:母亲 ORh溶血:母亲RH阴性;最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光照疗法:波长换血疗法:ABORH阳性,必须换和(150~180ml/kg)换血指征:①出生时胎儿有水肿、明显贫血(小时,胆红素每小时上升儿>342umol/l(20mg/dl(15mg/dl),体重1200g者疸表现者;6.新生儿败血症:===黄疸+最常见的致病菌:典型的临床表现:黄疸特殊表现:①黄疸:休克⑤脑膜炎;检查:首选血培养;治疗:第3代头孢菌素7.低体温+皮肤硬肿===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小腿大腿都是下肢,臀面四肢都是全身)头颈20双9上;上肢18 头颈20臀8下肢为26;胸腹,背骶各14;胸腹 14 ,背骶 14分度:轻度硬肿范围<50%;重度硬肿范围>50%;治疗:复温;轻度患儿争取6~12h复温;肛温>30℃的,温箱温度30℃~34℃重度患儿争取12~24h复温;<30℃的,温箱先以高于患儿体温1~2℃的温度复温,不大于34℃;新生儿寒冷伴心率降低者,宜使用多巴胺;第六节遗传性疾病1. 21-三体综合症:通贯手,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心脏病;皮肤细腻;题眼:傻子+通贯手==21-三体综合症傻子+心脏病==21-三体综合症傻子+皮肤细腻==21-三体综合症;注:傻子+皮肤粗糙==先天性甲减;标准型:47,XX或(XY),+21;易位型-14,+t((21q21q)(14q21q)1.典型:为酪氨酸;非典型诊断:治疗:1.3T 40W;2.心脏炎无心衰,休息4W;心脏炎伴心衰,应休息8W;心脏炎伴严重心衰,12W;抗感染治疗:大剂量青霉素;过敏使用红霉素;抗风湿治疗:无心脏炎:阿司匹林(4~8w);有心脏炎:肾上腺皮质激素(8~12w);注:儿童风湿热有心脏炎逐渐起床活动需在:血沉正常时;3.川崎病:(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皮肤、黏膜、淋巴肿大===川崎病;发热5天无原因===川崎病;治疗:阿司匹林;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第五节4.被动免疫主动免疫:84.风疹全身症状轻3.4.5.1.补液为2/31.4%NaHCO3重度脱水:8~10ml/kg;第二天补液:注:1. 5%例:1氢钠溶液使HCO3-1岁孩子 10kg2.3.见尿补钾,(KCl的浓度不超过4.5.呼吸系统疾病2.解剖:1.2.扁桃体13.婴幼儿: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疱疹性咽峡炎:科萨奇A组病毒;咽峡上有疱疹;咽结合膜热:腺病毒3、7型;咽炎+结膜炎+发热;4.支气管哮喘:1.评分标准:哮喘发作≥3次; 3分双肺布满哮鸣音;2分突然一次发作;1分;特异性病史: 1分;一、二级亲属有哮喘 1分;所有治疗有效 +2分;总分≥5分者诊断为婴幼儿哮喘;2.咳嗽变应性哮喘:①清晨夜间发作、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持续咳嗽>1个月;5.肺炎:1.支气管肺炎:病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肺部固定的中、细湿啰音;重症肺炎: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中毒性肠麻痹(腹胀);治疗:2.征;3.腺病毒肺炎续高热;4.肺大泡;最常见);2.第十节1.2.血压:为高血压;3.4.房缺:卵圆孔未关闭;血流方向:左房→→→右房→→→右室右房增大、右室增大;肺门舞蹈症;左房的血液进入右房,进入左室的血少,造成主动脉缩窄;听诊:固定分裂;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喷射状;室①青紫是出现最早的表现;(青紫程度主要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②蹲踞现象:呼吸困难,体能差;③杵状指;④阵发性缺氧发作:治疗普萘洛尔;法四患者+突然晕厥、抽搐,并发肺动脉梗阻==阵发性缺氧发作;辅助检查:①X线:靴型心、肺野清晰;②右心导管检查:治疗:毛花苷丙常用剂量0.03~0.04mg/kg,首次给剂量1/2,余量分2次,6h内给予;第十三节泌尿系统疾病一、解剖生理特点:1.学龄<400ml;学龄前<300ml;婴幼儿<200ml;即为少尿;每日尿量<50ml,即为无尿;二、急性肾小球肾炎:1.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2.前驱表现:呼吸道感染前驱期1~2周,皮肤感染前驱期2~3周;C3补体下降,8周正常;严重表现:(多在1~2周后)①严重循环充血:呼吸困难,②高血压脑病:突然惊厥,昏迷;③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氮质血症血肌酐≥176umol/L)3.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以下床;血沉正常,可以上学;尿沉渣(尿液阿迪氏计数)正常,可以体育活动;4.治疗:降压:硝苯地平(首选);②高血压脑病:硝普钠;三、肾病综合征1.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肾炎性肾病综合征:①尿检红细胞超过出现高血压③持续性氮质血症④血总补体或即肾炎性肾病综合征;2.感染: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电解质紊乱:三低以肾静脉血栓最多见;第十四节小儿造血系统疾病1.6周前6周~66周~ 2.1.新生儿 1~44~66个月 6岁~ 2.1.2.3.4.治疗: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临床表现:外观虚胖,毛发稀疏;常伴有肝脾大;踝阵挛,巴氏征(+)2.病因:缺乏VitB12;缺乏叶酸;3.实验室检查:呈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为明显;中性粒细胞增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尿甲基丙二酸的排泄增多是VitB12缺乏的一个可靠而敏感的指标;4.治疗:VitB12;(500~1000ug 一次肌注;至少2w)叶酸+VitC;注:①骨髓检查必须在治疗前,VitB12治疗6~7h后,骨髓内巨幼红细胞即转变为正常幼红细胞;第十五节神经系统疾病1.发育特点:先快后慢;1.原始反射(吸吮、拥抱、握持) 3~4个月消失;2.Kernig征 3~4个月可阳性;Babinski征2岁以下儿童可阳性;2.1.2.3.3.1. 22.3.球菌+障碍等4.5.1.一、甲减;1.2.3.和TSH4.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