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教学课件
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 就,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 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 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 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 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 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 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 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 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 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
• 极度相思——形容枯槁
• “老”——非实指年龄——消瘦的体貌和 忧伤的心情;心身憔悴——似衰老而已。
• “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 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
• 暗喻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 “弃捐”——抛弃。
• “弃捐勿复道”: • 你抛弃了我,使我如此伤心,从此我再也
不提这件事了。
艺术手法
诗歌的两个部分从内容上说分别抒发 了思妇的“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在手 法上写“离别之恨”时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表 现,而写“相思之苦”时主要从时间的角度来 表现,这样,时间与空间相互交织,再加上叠 音、比兴、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思妇的 感情抒发得充分到位,淋漓尽致。
作业
• 《行行重行行》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情感内 容是什么?
——启功(元白)
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 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 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古诗古诗十九首翻译赏析
古诗古诗十九首翻译赏析《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古诗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
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
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古诗十九首》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抨击末世风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
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
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露骨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还是公开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总之是丧失了屈原式的执着。
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来的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很难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感叹短暂的人生时,虽出言愤激,却也并非真是甘心颓废,有人仍在洁身自好,寻觅精神上的永恒。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不少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
首先,这是由于在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
《行行重行行》PPT
《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二者相互补充,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所表现的游子思妇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思夫诗。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意真,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五、《行行重行行》的哲理
《行行重行行》展示了思妇的复杂心态,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古代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同时,这些作品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人生有限的感慨,自古便已有之。《行行重行行》和以往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是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特别突出,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行行重行行》为女词,其中“思君令人老”之语,产生迟暮之感,流露出青春易逝的惋惜。不仅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衰老,而是思念使得芳华早逝,这就更令人悲哀。“思君令人老”是痛苦的人生体验,在它背后隐藏着许多潜台词。
如果说,“行行重行行”写出了两个人分离的一个基本的现象,那么“与君生别离”就是写由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苦。人世痛苦分离有生离也有死别,二者哪一个更令人悲哀?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悬念悲哀。“生别离”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硬生生的被分开。外力的作用使他分开,对亲密无间恋人来说就是极大的痛苦。这两种解释提供了两种解读的可能性。
时间分配(90分钟)
一、引入新课:《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价值
二、《古诗十九首》的定名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古诗词
必背古诗词先唐部分:《诗经·关雎》、屈原《湘夫人》、《汉乐府·陌上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谢灵运《登池上楼》、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南朝乐府《西洲曲》、北朝乐府《木兰诗》。
唐宋部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王之涣《凉州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崔颢《黄鹤楼》、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将进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望岳》、韦应物《滁州西涧》、孟郊《游子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刘禹锡《乌衣巷》、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黄庭坚《登快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寻寻觅觅)、陆游《书愤》《诉衷情》(当年万里)、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文天祥《过零丁洋》。
元明清部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
东汉文人五言诗行行重行行
1、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客从远方来》表现了乱离时代坚定不
移的伉俪情深。 《冉冉孤生竹》写一个新婚女子与丈夫 久别的怨情。 《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思乡痛苦。 2、写仕途失意者的苦闷,即伤时失志 之作。
游子思乡
• 之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 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之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 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 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裳衣。” •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已亲。出郭门 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 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 欲归道无因。”
•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 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 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 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 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 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 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 餐饭。” •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 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荡子行不归,空 床难独守。”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长于抒情。 2、善于运用比兴和写景来抒发感情。 3、语言精炼、工整、朴素、自然,保持 了乐府民歌的语言特色。
《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的联系与异同 民歌“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胡应麟); 古诗则“秀才说家常话”,“随语成韵,随 韵成趣”(谢榛)。 民歌“遒深劲绝”(王渔洋语),其境深 厚;古诗“怊怅切情”(刘勰语),其境旷 远。
《行行重行行》教案
《行行重行行》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行行重行行》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抒情主人公在诗中直接出现,诗中很少言及自身苦衷,但又无一语不渗透作者的离情别绪。《行行重行行》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暢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语言是浓缩的、积淀已久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如果说,“行行重行行”写出了两个人分离的一个基本的现象,那么“与君生别离”就是写由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苦。人世痛苦分离有生离也有死别,二者哪一个更令人悲哀?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悬念悲哀。“生别离”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硬生生的被分开。外力的作用使他分开,对亲密无间恋人来说就是极大的痛苦。这两种解释提供了两种解读的可能性。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是“比兴”的方法,“胡马”、“越鸟”两个形象用得极有姿态。在古诗和汉魏乐府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在绝望的悲哀之中突然宕开笔墨,插入两句从表现上看上去与下文都不甚连贯的比喻。
例如《饮马长城窟行》,在一路叙写离别相思之苦以后,突然接上去“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似乎与上下文全不衔接,也未作任何指实的说明。可是,这两句能够使读者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作多方面的解释,因此,就使前边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之间都有了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这种高明的艺术手法是古诗和汉魏乐府的一个特色。而且,在古诗和乐府中,这类比喻多半取材于自然现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都是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向来如此、难以改变。的事情,用这些形象来做比喻,且不论其喻意何在,只是在直觉上就已经给读者一种仿佛是命里注定一样的无可奈何之感了。所以,古诗和汉乐府中的这一类比喻,往往既自然质朴,又深刻丰美。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柳萍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释义: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 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赏析: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
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 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 天一涯”。表现出《古诗 十九首》的缠绵,在叙述 离别之后进行了反思。相 距万里,道路阻长,只要 有决心走下去,还有一线 希望。但是道路不仅遥远, 而且充满艰险。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弃捐:抛弃; 释义: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吃饭 保重。 赏析: 一解: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 不如自己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 以待来日相会。(你抛弃了“我”,使“我”如 此伤心,对于那种无可挽回的事,也只能自己默 默承受,一切埋怨都是多余的。勉励自己,实际 上是“怨妇”的无奈之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 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二解: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 重。
思考: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释义: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宽大、
人越发消瘦。
赏析:“相去日已远”,紧扣前面一句“相去
万余里”,这是对空间的恐惧向对时间的恐惧 转化的开始。言别后,思妇容颜憔悴,首如飞 蓬,形容日益消瘦。不说人渐瘦而说衣带渐缓, 从而婉转含蓄地写出久别与长期相思之苦。正 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有后人的旷世同 情和深深惋叹。
胡 马 倚 北 风 , 越 鸟 巢 南 枝
道 路 阻 且 长 , 会 面 安 可 知
相 去 万 余 里 , 各 在 天 一 涯
行 行 重 行 行 , 与 君 生 别 离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
释义:你走啊走,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 了你我。 赏析: 1)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做 结。 “行行”言其远,“重行行”言其极远,兼有久远之 意,既指时间又指空间。距离逐渐变远,分离的时间 也在变长。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 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 诗。 2) “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 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 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3)作用:全诗的纲,总领下文。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天一涯:天一方。
意思是两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遥远,无法相见。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意思是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
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
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意思是人应该有恋乡之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离愈来愈远,衣带也愈来愈松了。
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
已通“以”。
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这是比喻,大致是以浮云喻邪,以白日喻正。
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蔽:遮掩不顾反:不想着回家。
顾,念。
反通“返”。
思君令人老:由于思念你,使我变得老多了。
老,指老态,老相。
岁月忽已晚:一年倏忽又将过完,年纪愈来愈大,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岁月已晚,指秋冬之际岁月无多的时候。
弃捐勿复道:什么都撇开不必再说了。
捐,弃。
努力加餐饭:有两说。
一说此话是对游子说,希望他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
另一说此话是思妇自慰,我还是努力加餐,保养好身体,也许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
【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赏析】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
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我的思念和担心都不必说了,只盼你注意温饱,保重身体。
[出典]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注:1、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注释:重(chóng崇):又。
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生别离:是“生离死别”的意思。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
”相去:相距,相离。
涯:方。
阻:艰险。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已:同“以”。
远:久。
缓:宽松。
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顾反:还返,回家。
顾,返也。
反,同返。
“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
“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青春易逝。
弃捐:抛弃。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两句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3、译文1: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译文2:走啊走啊越走越远,就这样活活与夫君分离。
相隔万水千山。
各处天涯海角。
道路险阻又漫长,谁知何时再见面?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国的鸟栖息于南方。
分别的日子太久了,人一天天消瘦。
难道像白云遮日一样,你也受到别的女子蒙蔽,而不想回家。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社会背景
☆ 东汉末年,游宦之风极盛,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求取功 名富贵,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走。当时政治异常黑暗, 社会极为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 难于施展。在这种情况下,亲人远离的 痛苦,就显得更 为突出。所以,《古诗十九首 》中以夫妻别离、互相思 念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其表现了士子官场失意、 游子思家、思妇怨情等情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状况, 特别是下层知识分子的思想苦闷。
《古诗十九首》的另外十八首诗:
《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 《西 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 夜光》、 《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 》、《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 《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 《去 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 云暮》、 《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 有人把这两句诗比作思妇之辞。比如张玉谷《古诗十九首 赏析》“浮云承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负心”。那么, “白日”指的是游子,“浮云”则指的是游子在外边所遇 到的诱惑。如《西厢记》里的莺送张生时说,“若见了那 异乡花草,再休像此处栖迟。” ☆ 西方的符号学理论认为,当一个符号在它的传统文化中使 用了很久的时就形成了一个语码,使你一看到它就会产生 某些固定联想。“浮云蔽白日”就是这样一个语码。从 《易经》里“日”这个符号就是国君的象征。所以饶学斌 的说:“夫日者,君象也,浮云蔽日所谓公正之不容迫曲 之害正也,谗毁之蔽明也。”这是以“白日”比喻国君; 以云”比喻谗间的小人。 ☆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白日”是比放逐的贤臣,如李善《文 选注》引陆贾《新语》说:“邪臣之泯犹浮云之彰日月。” 然而实际上,游子、国君、逐臣三者本来以相通的。因为 在中国的伦理关系中,君臣关系与与 夫妻关系相似。如 果那个行者是游子,则可能是说他在外另有遇合。
《行行重行行》精析教学课件
–此为“十九首”之第一首。“行行重行 行”,意为不停顿地向前行。诗中写一 位女子对长期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是东 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语 言朴素,情深意笃。
• 第四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 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 月忽已晚。”叙相思之苦。
–从“行行重行行”到“越鸟巢南枝”是 平声韵,接下来从“相去日已远,衣带 日已缓”就换了仄声韵。
• 从内容上说,经过“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的想像的飞扬激荡后,又回到了无法改变的现实 之中,于是产生了更深的悲慨。所谓“天教心愿 与身违”(冯延巳),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尽管 你不放弃希望,你打算等到海枯石烂那一天,可 人生有限,你能等得到那一天吗?“相去日已远” 和前边的“相去万余里”看似重复,却并非简单 的重复。“万余里”固然远,但毕竟还是一个有 限的数字,且它所代表的只是空间,而没有时间 的意义,“日已远”则进而用时间去乘空间,就 更是无穷无尽了。
《行行重行行》精析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 十九,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谈到包括《古诗十九首》 在内的“古诗”时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地所作,作者也非一人。 其中好几篇作品在意境和用语上与秦嘉《赠妇诗》 多有相似之处,二者产生的年代不会相去太远,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最迟不晚于桓帝时期。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 离”。
–人世间的别离,有生离,也有死别。二者哪一 个更令人悲哀呢?大家一定会说:当然是死别, 因为生别还有希望再见,而死者是再也不能够 复返了。
《古诗十九首》注释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作者:朝代:公元140-190年之间出处:《昭明文选》(《文选》)整理:诗词文集()《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注释:1)《楚辞》曰:‚悲莫悲兮生别离。
‛2)《广雅》曰:‚涯,方也。
‛3)《毛诗》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薛综《西京赋注》曰:‚安,焉也。
‛4)《韩诗外传》曰:‚诗云‘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盐铁论·未通》篇:‚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莫不哀其生。
‛(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吴越春秋》:‚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同类相亲之意也。
‛(同上)5)《古乐府歌》曰:‚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6)浮云之蔽白日,以喻邪佞之毁忠良,故游子之行,不顾反也。
《文子》曰:‚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陆贾《新语》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鄣日月。
‛《古杨柳行》曰:‚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
‛义与此同也。
郑玄《毛诗笺》:‚顾,念也。
‛7)《小雅》:‚维忧用老。
‛(孙鑛评《文选》语)8)《史记·外戚世家》:‚平阳主拊其(卫子夫)背曰:‘行矣,强饭,免之!’‛蔡邕《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补)出处:《古诗十九首释》《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赏析:本篇最早为《文选》所选录,收入《杂诗》,列《古诗十九首》第一首,不著撰人姓名;《玉台新咏》题作枚乘作,为枚乘《杂诗九首》中的第三首。
严羽《沧浪诗话·考证》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玉台》作两首。
自‘越鸟巢南枝’以下,别为一首,当以《选》为正。
‛今存宋本《玉台新咏》仍为一首,不知严羽所据何本?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诗。
《行行重行行》完整课件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它长于 抒情,善于运用兴比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它大 体代表了当时古诗的艺术成就。 • 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 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 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 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 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 是并不过分的。
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重点字词、难点 字词和不好理解的词句)
• 行行重行行 生 • 相去万余里 • 道路阻且长 • 会面安可知 • 越鸟巢南枝 • 衣带日已缓 • 游子不顾反 • 思君令人老 • 岁月忽已晚 又 与君生别离 活生
距离 各在天一涯 边 充满险阻 怎么 胡马依北风 依恋 筑巢 相去日以远 一天天 宽松 浮云蔽白日 遮蔽 回来 心情忧伤,形体消瘦 尽头 弃捐勿复道 丢下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译: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
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 有眷恋乡土的本性:“ 马和鸟在思念自己的家 乡”。
• 这两句用比兴手法。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 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也是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 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 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 “
艺术特色
• • • • •
(1)诗歌抒情委婉含蓄、深沉曲折。 (2)采用层层推进的手法。 别离—路遥—相思—猜疑—宽慰 (3)以形貌的刻画暗示人物的心理情感。 (4)诗歌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厚。
【 古 诗 十 九 首 行 行 重 行 行 】
·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 仿乐府之作。这里收集的古诗作者已佚。 • 在东汉中后期那个统治思想崩溃、社会动荡不宁的 时代,一向以皓首穷经、报效君国为人生目标,以节 操伦常为最高价值标准的文士们,失去了他们赖以安 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往日以为崇高的显露出荒谬和虚 伪,往日以为牢固的亦已摇摇欲坠,人生的价值,人 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痛苦和困 惑。从汉初以来即被反复咏唱着 “古诗”的中心主题。从这个主题出发,以悲哀的基 调,“古诗”展开了闺怨、友情、相思、怀乡、游宦、 行役、劝慰、愿望等各种内容。
古诗十九首教案
题材:游子思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这五个字读起来才形成一种往而不返的声音。——这话真 是很难讲清楚。那远行的人往前走再往前走,前边的道路是无 穷无尽的,而后边留下的那个人和他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往而不返,从这里边就使你感受到一种把两个人越拉 越远的力量。
“与君生别离”就是写由分别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 苦了。所谓“生别离”,可以有两种讲法:
❖ 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天衣无 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 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 鲜明突出。
三、艺术特色
❖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 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 余味无穷。
❖ 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 炼,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浮云蔽白日”所比喻的是什么呢 (1)有的人把这首诗看作思妇之辞, 比如张玉谷《古诗十 九首赏析》就说,“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 负心”。则,“白日”就指的是游子; “浮云”则指的是 游子在外边所遇到的诱惑。《西厢记》里的崔莺莺送张生时 说,“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像此处栖迟”,就是这个意 思。
“阻”(1)高山大河的自然界的险阻, (2)战乱流离等人世间的险阻。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1)李善的《文选注》引《韩诗外传》说:“诗云‘代马依 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但这“不忘本”又可 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远行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从正面写他的思乡念旧之情; 从留居者的角度来看,则是说胡马尚且依恋故乡的北风,越 鸟尚且选择遥望故乡的南枝,你作为一个游子,怎么能忘记了故 乡和故乡的亲人呢?这是从反面来作比喻的。
行行重行行赏析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是一首汉乐府中的诗,描写的是丈夫远行劳苦、奔波碾转。
妻子持家,日暮挂念、明月相思。
全诗语言平淡感人、自然流畅,处处透露出妻子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关心甚至幽怨。
让读者览之如亲临其境亲感情其情。
从中可以很清楚的体会到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深厚,领略出古人的爱情是多么纯洁。
丈夫远行,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转眼之间,天涯万里天各一方。
丈夫天之涯,妻子地之角,中间隔着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千丈巨川、万仞高峰。
其间黄鹤怯行,鲲鹏难度!夫妇凡人,又何时才能相见呢?前六句,主要运用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离别之苦的。
但也不只是单调的运用描写的手法,如中间两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便是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离别的遥远的。
这期间我们也可以看出《诗经》的影响,如“道路阻且长”便是化用《诗经.蒹葭》中的“道阻且长”一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句是运用“兴”的手法表现游子思乡的。
北方的马睡觉时头朝着北,南方的鸟筑择巢是一定选南面的枝。
为什么呢?因为那是它们故乡的方向啊!这里没有直接写游子的感受,但可以想象,鸟兽尚且思乡若此,更何况人呢!这种造虚的手法,激发读者的想象,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妻子的思念随着距离的变远而遍身,自己的红颜随着衣带的变宽而变憔悴。
浮云悠悠,隐天蔽日,远行的丈夫还没有走向回家的路。
这四句诗写妻子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言约义丰,情景交融。
对后世也产生深远影响。
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便是化用“衣带日已缓”,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便是从“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中得到的灵感。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我认为这是本诗最催人泪下的地方。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对“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两句, 古人有不同的讲法。
❖ 李善的《文选注》引《韩诗外传》说:“诗云‘胡马依北风 ,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但这“不忘本”又可以从 两个角度来看:从远行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从正面写他 的思乡念旧之情;从留居者的角度 来看,则是说胡马尚 且依恋故乡的北风,越鸟尚且选择遥望故乡的南 枝,你 作为一个游子,怎么能忘记了故乡和故乡的亲人呢?这是 从反面来作比喻的。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
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 比衣带之缓曰‘日已’,逐日抚髀,苦处在渐;
❖ 释义 陈“绎长《 ”诗承谱“》万:余“里情”:真,、指你景路真途走、遥事远啊真,、关走意山真迢,。递。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
☆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白日”是比放逐的贤臣,如李善《文选 注》引陆贾《新语》说:“邪臣之泯犹浮云之彰日月。”然 而实际上,游子、国君、逐臣三者本来以相通的。因为在 中国的伦理关系中,君臣关系与与 夫妻关系相似。如果 那个行者是游子,则可能是说他在外另有遇合。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释义: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宽大、人越发
消瘦。
❖ 赏析:“相去日已远”,紧扣前面一句“相去万余里”,
这是对空间的恐惧向对时间的恐惧转化的开始。言别后, 思妇容颜憔悴,首如飞蓬,形容日益消瘦。不说人渐瘦而 说衣带渐缓,从而婉转含蓄地写出久别与长期相思之苦。 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有后人的旷世同情和深深 惋叹。
文学史价值
☆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 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 ,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 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 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直到今天,写旧诗的人仍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而《古诗十 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它 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 了极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其一
【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古诗十九首》: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内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
这些古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大都作于东汉末至建安之前几十年间,作者多属于地主阶段中下阶层。
由于这些作品风格韵味略同,因此后人往往将它看作一个整体,用“古诗十九首”的名称,加以欣赏、研究。
这些作品多为抒情短篇,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以及士子们的彷徨失意,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黑暗。
艺术形式上作者善于用浅近、平淡的语言表达委婉、深挚的感情;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了水乳交融、自然和谐的境地,给五言抒情诗奠定了基础。
《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高度评价,南朝梁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
重行行:走个不停。
阻:险阻。
胡马: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产的马。
依:依恋。
越鸟:指我国南方的鸟。
巢南枝:在南枝筑巢。
胡马、越鸟都是比喻留恋故土。
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两种解释。
一说指政治险恶(奸邪谗害忠良),游子不想回家;一说游子为别的女子迷惑,不想回家。
岁月忽已晚:这句是说时光流逝,岁月已经不多。
弃捐:抛开。
【赏析】
这首诗写思妇思念久在异乡不得相会的丈夫的痛苦。
作品以第一人称先追叙悲别;继而写路远艰险相会无期;进而以胡马、越鸟作譬,写游子应归;接着倾诉使人消瘦的相思苦,并微怨丈夫为他人所惑,不思回家;感叹时光流逝,青春已过,相思苦衷,溢于言表。
最后,以努力加餐饭自慰作结,实则相思痛苦更深。
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笃厚,哀婉缠绵,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这首诗运用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表现方法,抒发了不可摆脱的相思之情。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
“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
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
“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
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
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
“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
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
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
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
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妇说: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
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
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
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
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
“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
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
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
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
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