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夹层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夹层病例分析
病例特点
• 患者男性,25岁,因“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 时”于2016.9.3拟“脑梗死”收住,患者于3小时 在考试时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行走不稳,言语含 糊,能理解旁人言语,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 为咖啡色胃内容物,查胃液“+”,查头颅提示: “未见明显异常”,查急诊头颅提示:“双侧小 脑、脑干高信号”,头颅提示:“基底动脉显影 不全”。既往史无殊。
分型: 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 ②心源性栓塞(); ③小动脉闭塞(又称腔隙性梗死)( ;); ④其他原因的卒中( );如非动脉粥样硬 化所致的血管病变,高凝状态及一些血液科 疾病 ⑤原因未明的卒中( )
颈部动脉夹层( )
定义:
动脉夹层又称为动脉剥离,是指动脉内膜撕脱导致 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当血肿累及内膜 和中膜时,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若血液进入血管外 膜下时,可形成夹层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蛛网膜下 腔出血。
• 入院查体:T:36.6摄氏度,P78次/分,R17次 /分,124/80,嗜睡,不能言语对答,能遵嘱动 作,双侧瞳等大等圆,直径3.0,对光反射灵敏, 左眼球不能活动,右眼球活动正常,向右侧凝视 时可见眼震,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向右歪斜, 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双侧巴氏 征阳性,深浅感觉检查、共济检查不合作。评分: 20分。
流行病学:
的发病率为2.6/10万,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为 1.7/10万—3/10万,椎动脉颅外段约为 0.97/10万。虽然脑动脉夹层引起的缺血性卒 中仅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但它却占青年 人缺血性卒中的10-25%,是青年人缺血性 卒中仅次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二位病因。40 -50岁是脑动脉夹层的高发年龄,男女比例 大致相当。
入院时辅助检查:
头颅(2016-9-3本院):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2016-9-3本院):双侧小脑、脑干高 信号。 头颅(2016-9-3本院):基底动脉显影不全。
入院诊断:
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系统 病因不详
诊治经过
收住后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4.5 1分钟静 推,40.5 1小时微泵)。
霍纳氏综合征(箭头所示为上睑下垂、瞳孔缩小)和颈部 疼痛是颈动脉夹层经典的非缺血型征象。
2、椎动脉颅外段夹层主要表现:
后颈部、肩部、头枕部疼痛,有时可向上肢放射, 可能与夹层压迫脊神经根有关;
缺血性症状:一过性眩晕、复视、走路不稳或构音 障碍,也可发生小脑、脑干甚至颈髓上段梗死。 一般疼痛常于缺血症状前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 [6]。
溶栓前查体:嗜睡,不能言语对答,能遵嘱 动作,双侧瞳等大等圆,直径3.0,对光反射 灵敏,左眼球不能活动,右眼球活动正常, 向右侧凝视时可见眼震,左侧鼻唇沟变浅, 伸舌向右歪斜,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 肌力4-级,双侧巴氏征阳性,深浅感觉检查、 共济检查不合作。评分:20分。
溶栓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缓慢,予以气管插 管。溶栓过程及结束时患者评分均为20分, 症状无好转。予以转金华中心医院。
病因:
大部份找不到明确病因,等总结了夹层发病 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1、先天性因素:如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等, 都可能于夹层有关;2、颈部过度运动、颈部 按摩:如颈部过伸运动和颈部旋转(包括练 习瑜伽、刷天花板、过度咳嗽、打喷嚏等) 可引起颈部动脉夹层,颈部按摩也可导致夹 层发生,尤其是追动脉夹层;3、感染因素: 呼吸道感染可能是颈动脉和椎动脉夹层的危 险因素,但与感染时易咳嗽及打喷嚏等物理 因素无关;4、血管性疾病相关因素:如吸烟、 高血压、口服避孕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
临床表现:
1、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 主要表现为:
(1)同侧颈部或头部疼痛,可能与血管周围疼 痛纤维较多有关;
(2)缺血性症状,如同侧单眼一过性黑矇、对 侧肢体一过性感觉或运动障碍,甚至发生脑 梗死,一般疼痛可于缺血症状前几天到几周 内出现;
(3)压迫性症状,如征、跳动性耳鸣及 颅神经 功能障碍,如胸锁乳突肌肌力弱、吞咽困难 、 声音嘶哑、伸舌无力等。
• 动脉夹层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前者首例 报道早在1947年,是1例继发于头部外伤后的脑 动脉夹层;后者为等于1959年报道第 1例自发性 颈内动脉夹层。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的加强和 影像技术的发展, 脑动脉夹层的诊断率已逐步提高。 本文主要讨论自发性脑动脉夹层,即颈内动脉系 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夹层,其中颅外段,即颈部 动脉,是夹层主要发生部位,是脑动脉夹层研究 的主要内容 。
3、颅内动脉夹层 主要表现为:
脑梗死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通常颈部动脉夹层易发生 短暂性脑缺血() ,而颅内动脉夹层易发生梗死。在 颅内动脉夹层中,前循环易表现为梗死;后循环以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也可发生致命的脑干梗死。
病理:
根据分离层面可将夹层分为两类:一类在内 膜和中膜之间发生剥离,易致内膜下血肿, 进而造成管腔狭窄,内膜下血栓脱落可进一 步造成脑栓塞,另一类在中膜和外膜之间剥 离,可形成动脉瘤,若破裂至外膜,可在周 围结缔组织内 (如颈动脉鞘 )形成假性动脉瘤, 可对周围结构产生压迫,若夹层在颅内破裂, 则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
一、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年龄和性别:55岁后每增加10岁发病 率增加
1倍以上; 2.遗传:父系母系卒中史均增加子女卒 中风险;
3.种族:不同种族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 率差异
较大。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病; 2.心脏病; 3.糖尿病;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 5.高脂血症; 6.吸烟、酗酒; 7.肥胖及及不良生活方式Fra Baidu bibliotek 8、口服避孕药; 9、运动和锻炼缺乏。
发病部位:
颈部动脉,即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是 夹层的主要发病部位。其中,颈内动脉夹层 多在咽部段 (约在颈总动脉分叉处以上2 ) , 椎基底动脉主要在椎动脉V1段和V3段;颅内 动脉夹层主要在颅内动脉主干:颈内动脉颅 内段、大脑中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 脉。分支处如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则比 较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