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创建讲解共112页
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第一篇: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一、什么是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三、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我省对风险分为蓝色风险、黄色风险、橙色风险和红色风险四个等级(红色最高)。
四、什么是隐患排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五、什么是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第二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XXX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XXX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XXX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强我公司各项安全工作切实有效开展,以便全面、及时、客观地评价各单位潜在风险点,建立完善隐患排查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增强自我防控能力,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公司财产免遭损失,保障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稳健运营。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工作ppt课件讲解学习
设备设施
重大危险源
安
组 织
健康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全 教
机
育
构
安全生产目标
与
与
培
职
风险管理
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训
责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应急管理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安全标准化创建核心——持续改进
AP CD
初始水平
AP CD
新的水平
AP CD
更高水平
1 概念
1.1.1 危险源
1.1 定义与术语
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 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注:危险源,有时称风险源。即危险的源头、源点。如:部位、 场所、设施、行为等等。
(1)危险源的构成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 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 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例如: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室内作业环境不良 主要包括:室内地面湿滑、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地面不平、梯架缺陷、
洞口防护缺陷、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等。 ——室外作业环境不良 主要包括:恶劣天气条件、场地杂乱、防护围栏缺陷、地面湿滑等。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主要包括:隧道/矿井顶板缺陷、冲击地压、地下涌水、自发火灾等。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如强迫性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及其他上述未涉及
如可燃气体、液体、忌水性物质(高温物料)、混合性危 险物质。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学习手册第一部分:专业术语地掌握一、双重预防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就是我们平时说地“双体系”,(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双体系建设这个名词地来历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地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安全关口前移地意思是什么?就是在事故之前,把事故消除掉。
三、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双重预防体系?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省级文件要求,市级深化落实要吃透政府文件精神,保证实施过程目标清晰、方向明确;紧跟政府导向,不断修正和改进,确保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四、什么是风险风险(R):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和严重性地组合。
可能性(L):是指事故(事件)发生地概率。
严重性(S):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地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地严重程度。
风险(R)=可能性(L) X严重性(S)管控级别为:分四级,代表颜色:红(公司)、橙(车间)、黄(班组)、蓝(岗位),也及时我们所平时说地:1-4级风险点分级。
五、风险地类别(1)固有风险一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地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危险物质(我公司:甲苯、二硫化碳、苯胺、液碱、硫化氢)燃烧、爆炸、腐蚀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
(2)现实风险一人员地不安全行为、物地不安全状态、环境地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
(3)潜在风险一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地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类人员地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
六、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地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地组合。
(1)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地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
(2)包括物地状态和作业环境地状态。
双体系安全培训—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R—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矩阵评价法(LS法)
(1)确认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
判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从两个角度:
1. 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现实如果存在,该危险源导致后果发
生的可能性。如: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能性是指
•针对每个作业步骤可能伴随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潜在事故类型进行确认。
要求:考虑到分析表格使用的方便,针对车间/班组的每个风险点 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作业步骤分解,并对每个作业步骤伴随的危险 源进行分析。
作业步骤危险源分析应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型(第一类危险 源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2)从人、物、环、管等方面,分析导致危害发生的途径及原因 (第二类危险源)。
• 作危害分析实现了对工作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全面覆盖。 • 工作危害分析是基于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能够
全面地识别出生产作业活动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 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 (JHA)的工作步骤
第一章
分解
说明
后果
现有措施
风险评估
把正常的工作 分解为几个主 要步骤,即首 先做什么、其 次做什么等等。
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 害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涉 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项;涉及作业环 境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
2、危险源辨识--步骤
风险矩阵评价法(LS法) (2)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知识讲解课件(干货内容 下载即用)
内容提要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0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03.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04.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者关系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01
风险分 级管控
隐患排 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
01
为什么开展“两体系”建设?
首先,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 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1安全检查表法(SCL) 2.1.1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它采用提问 的方式,要求回答“是”或“否”。“是”表示符合要求,“否”表示存在 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所以在每个提问后面也可以设改进措施栏。每个检 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安全检查 表的设计应做到系统、全面,检查项目应明确。
风险点所包含的“危险源”——指明了安全管理的细节,解决“想不到”问题。 风险点、危险源风险分级管控,通过管控责任划分,解决“管不到”问题 以风险点、危险源为核心进行隐患分级排查、分级治理,解决“治不到”问题。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风险管控治理体系
01
为什么建立双预防体系?
构建双体系,目的是要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 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二者是上 下承接关系,前者是源头,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后 者是预防事故的末端治理。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2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创建讲解说明
02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04
隐患预防与控制
01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02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0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04
风险预警与应对
01
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风险
03
风险应对: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包括预防、控制、减轻和应急措施
02
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04
风险监测: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调整应对措施和预警级别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与分类
隐患排查: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潜在安全隐患
04
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
05
完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06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双体系创建流程
体系创建与规划
确定创建目标:明确双体系创建的目的和意义
01
制定创建计划:制定详细的创建计划和时间表
02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03
培训宣传: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提高认识和参与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创建讲解说明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
双体系创建流程
双体系创建要点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课件
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详细描述
该企业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进行深度融合,实现风险与隐患的联动管理。通过建 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风险和隐患信息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 的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06
双体系实施效果评估与改进
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对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双体系实施中的 优势和不足。
原因分析
分析评估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找出根本原因,以 便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趋势预测
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情况预测双体系未来的发展 趋势,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双体系持续改进措施
优化流程
根据评估结果,对双体系的流程进行优化, 提高体系的效率和效果。
立即整改
对于发现的一般隐患,应立即采 取措施进行整改。
限期整改
对于重大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并限 定整改期限。
严重整改
对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隐患,采 取停产、停业等措施进行整改。
03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 系
相互影响关系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相互关联的 两个环节,风险分级管控的结果会影响隐患 排查治理的策略和重点,隐患排查治理的效 果也会反馈到风险分级管控中,影响风险的 评估和分级。
目的
通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风险评估方法
危险源辨识
识别企业内各区域、各设备、各工艺中存在 的危险源,明确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风险评估
根据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 评估其风险大小。
风险分级
将评估出的风险进行分级,通常分为重大风 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双体系创建讲解说明
公司的要求
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创建。各部门在安全监督部的组织下按照“实施指南”的要
求,结合各部门、班组实际情况,开展体系创建工作。
公司的目标
自实施之日起,至2017年6月底前完成公司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创 建工作,并通过上述“双体系”的建立运行,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 生命财产安全。
橙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 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 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 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黄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门应引起关 注,负责3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部门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 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 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 进行评价,确定伤 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方式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 全面辨识是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所有生产 经营环节开展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 专项辨识是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部分领域 或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开展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 (引自《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SZDBZ 16-2008 深圳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导则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 GBT28002-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课件
隐患整改效果验证 隐患整改销号
立刻 立即或近期整 改 2年内治理
有条件时治理
˂4
5级 低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需保存记录
2.4 风险评价与分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 = L×E×C危险性的大小
2.4 风险评价与分级
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 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 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预警。
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岗 位责任,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公 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
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 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 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
常用方法
根据企业特 点选择适宜 辨识方法
安全检查表 (SCL) 作业安全分析JSA/JHA 预先危害分析PHA 危害与可操作性分(HAZOP) 事故树分析(FTA)
2.4 风险评价与分级
①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度。
②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应用评级工具 或者软件进行。
较好,但偶尔出错)
误动作;有应急措施但每
年只演练一次
1
从未发生过
标准完善、按标准检查作 业
操作规程齐全、严格执 行并有记录
高度胜任(有上岗资格证、 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
接受有效培训、经验丰富、 联锁从未失电或误动作,
技能安全意识强)
有应急措施每年至少演练
二次
确定危害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S)
等级 法律法规符合性
R=L X S
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新安法对双机制的要求
•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一类危险源 和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内因
在生产现场,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 量的能量载体,以及载有有害物 质的载体 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外因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 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 第二类 危险源。
危险源概念理解
危险源的分类
第二种分类: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 起事故先发性的诱导性原因、 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为20类: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 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 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 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背景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直接安全 技术措施
间接安全 技术措施
指示性安全 技术措施
管理安全 措施
本质安全
安全防护装置
检测报警装置 警示标志等措施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教育培训 个体防护用品
PART02
概念理解
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解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解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解析导语:安全管理是各行各业都需要面对和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中,安全风险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管理的方面。
为了解决安全风险带来的潜在威胁和损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原理。
第一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安全风险是一种无法完全消除的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安全风险,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级控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通过将不同的安全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预防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根据风险的概率、影响和可控性等因素来对风险进行分类,以此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应对策略。
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一套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流程,确保风险的及时控制和监测。
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在安全管理中,隐患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提前发现并消除这些潜在的隐患,隐患排查治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隐患排查治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潜在隐患的主动排查,即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潜在的隐患点进行发现和定位;二是对已经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治理,即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消除或控制潜在隐患的危险性。
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风险,确保生产、建设和运营的安全可靠性。
第三部分: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双重预防体系。
首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通过对风险进行分级,我们可以明确不同等级的风险对应的隐患点和治理重点。
其次,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消除潜在隐患,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
通过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总结与回顾: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
是指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整改、消除,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0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风险识别
识别方法
通过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等方法,全面 识别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风险点。
识别范围
覆盖企业各个生产、作业场所和活动,确保风险点无遗漏。
优化资源配置
将两个体系融合可以更好地整合企业 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融合两个体系,可以更好地制定 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措施,提高企业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响应能力。
双体系融合的方法与策略
统一规划与设计
确定融合重点
在制定双体系融合方案时,应统一规划与 设计,确保两个体系的融合能够实现优势 互补,提高整体效果。
动态识别
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进行风险识别,确保风险管控的 时效性。
风险评估
评估标准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风 险评估标准和方法。
评估过程
采用定性、定量评估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 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评估结果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明确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和影响 程度。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双体系融合的重 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合 工作。
强化培训与宣传
持续改进与优化
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对双体系 融合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安全文 化氛围。
在双体系融合实践过程中,应持续改进和 优化融合方案,不断完善和提高双体系融 合的效果。
双体系融合的案例分析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 理双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创建教材
第三章 安全风险
什么是风险点?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 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 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禁止存放危险品区域放置危险品、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 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危险源)。
●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 事故及失控状态。
● 其它 ◎ 噪声、振动、辐射、高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 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 ◎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第三章 安全风险
什么是风险信息?
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 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从总体上讲,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七个实施步骤见下图所示:
第三章 安全风险
辨识周期
全面辨识应每年不少于1次;专项辨识应在生产经营环节或其要素发生较大变化或管理 部门有特殊要求时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结束后应形成风险源清单。
第三章 安全风险
风险点识别方法
风险点划分要求: ● 以部门为单位,按照安全责任分区,进行区域划分。 ● 按照作业区域或者作业步骤等不同进行进一步划分(如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 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 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