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分析沪科版

合集下载

2021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清单新版沪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清单新版沪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清单新版沪科版01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2)强弱: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3)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4)声速:在常温下,v固________v液________v气(填“>”“<”或“=”).(5)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________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回音(或回声).2.超声与次声(1)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________Hz到________Hz之间的声音.不在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都听不到.(2)超声与次声:见知识对比第2点.3.噪声的防治(1)来源:工厂、汽车等能发出噪声的地方.(2)判断:除了一些常规的噪声外,噪声的界定也因人、因时而异.(3)噪声的防治:一是从________处,如安装消声器等;二是在________中,如建隔音墙、防护林等;三是在________,如戴耳塞等.02知识对比1定义影响因素作用响度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相同响度的声音,传播距离越近,分散程度越小,则听起来响度越大判断声音的大小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判断声音的高低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区别不同发声体2.超声与次声定义特点超声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穿透力强,具有能量.主要应用在声呐、超声诊断仪(B超)、超声碎石等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危害性强.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都能产生03实验突破实验: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交流讨论:①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此种方法是物理中常用的________法,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图2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的音叉时,发现挂在左边完全相同音叉旁的乒乓球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弹起,这表明空气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传声.③如图3所示,拨打挂在玻璃罩内的手机时,用抽气机抽掉罩里的空气,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我们能看见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3)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04教材图片考查内容音叉实验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是因为正在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_,我们把音叉拿出,用手握住,再放入水中,就________(填“有”或“没有”)飞溅的水花了真空罩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入一个音乐芯片,然后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我们听到音乐的声音会越来越________.是因为空气越稀薄,传声能力越差,即________不能传声声呐的应用 B超如图所示,上面的图是利用超声来探测鱼群的位置,下面的图是利用超声诊断仪(B超)观察母体中的胎儿,这两张图片说明超声能够传递________05【例1】(贵阳中考)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C.声音的响亮变大了D.声音的音调变低了【解析】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音叉不再振动,也就不会再发出声音.【例2】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甲:雄蛙通过鸣囊振动发声乙:听不到真空罩中的音乐声丙:太空中宇航员需用无线电交谈丁:蝙蝠用超声波探测飞行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丁【解析】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例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解析】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例4】关于下图的几种声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跳动,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是为了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解析】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医院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内部信息的.知识清单知识梳理1.(1)振动(3)介质真空(4)> > (5)反射 2.(1)20 20 0003.(1)声源(3)传播过程人耳处实验突破(2)乒乓球弹跳起来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会能真空(3)振动介质真空图片展示振动没有小真空信息典例点拨例1A例2B例3B例4D23986 5DB2 嶲21753 54F9 哹28535 6F77 潷22200 56B8 嚸21029 5225 別28451 6F23 漣R T34340 8624 蘤_-30683 77DB 矛。

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课件PPT沪科版八年级物理_2

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课件PPT沪科版八年级物理_2

考点精解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 ) (2)耳机播放出的音乐是由手机振动产生的。( × ) (3)气温为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 (4)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 (5)利用回声测距原理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 ) (6)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钟声的回声。( × )
振动 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2018年春晚,王菲和那英合 唱《岁月》,两人的声音是通 过 空气 传播到现场 观众的耳朵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小儿垂钓时的鱼竿是 费力 (选 填“省力”“等臂” 或“费力”)杠杆,“怕得鱼惊不应 人”是因为 空气和水 可以传声。
声音的特性
4.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C ) A.震耳欲聋 B.声如洪钟 C.轻声细语 D.鼾声如雷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部封口,并成一 排,就可以做成一个“吸管琴”。其发声 物体 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 ⑧向暖水瓶中灌水时声音的变化
是吸管内的 空气 管口吹气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当从 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③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考点精解
超声与次声
2.声音的利用: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③频率单位:赫兹,又记作

(1)声音可以传递 (4)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前者是从声源处减弱,后者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
信息
管类(长笛、箫、号):空气柱。
(2)声音可以传递 ⑥闻其声知其人 ⑦调整收音机的音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3章 声的世界 第1节 第1课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3章   声的世界 第1节 第1课时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1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知识点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35,完成以下问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物体发声时,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合作探究】演示一触摸发声的物体请同学们完成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3)敲响音叉,然后把它贴近脸颊.1.你有什么感觉?答:感觉到物体在振动.2.根据刚才的亲身体验,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演示二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1.观察到有什么现象?答:会看到水花飞溅.2.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答:因为音叉在振动.3.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还能听到声音吗?答:能听到声音.4.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演示三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泡沫塑料小球不断地跳动,说明了什么?泡沫塑料小球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答:说明了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在振动.演示四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在发声物体(鼓面)上撒一些纸屑,并用棒不停地敲击鼓面.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答:纸屑不断地上下跳动.2.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演示五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只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1.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能听到声音吗?答:刻度尺在振动,能听到声音.2.当刻度尺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答:当刻度尺停止振动时,不能听到声音.3.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音叉、尺子、扬声器、鼓面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答:实验的物体发声时现象无声时现象结论音叉振动不振动音叉振动时产生声音尺子振动不振动尺子的振动产生声音扬声器振动不振动纸盆的振动产生声音鼓面振动不振动鼓面的振动产生声音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拓展延伸1.不同动物发声的方式有的动物依靠翅膀振动发声,有的动物依靠鸣膜发声.2.不同动物的发声部位麻雀发声的部位是声带;青蛙、蝉发声的部位是鼓膜;蜜蜂发声的部位是翅膀下的小黑点.【教师点拨】1.在归纳物体发声的规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发声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振动.2.某些物体发声时振动不易观察,要帮助学生运用转换法设计实验观察到微小的振动.【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C)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C)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知识点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5-36,完成以下问题: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例如:用锤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合作探究】演示六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听到的电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答: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2.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到的电铃声音有什么变化?答: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电铃的声音.3.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答: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4.由以上现象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演示七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如图所示,将发声的物体(如音乐卡、手机、闹铃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将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能否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答: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液体能够传声.演示八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1.同学乙能够听到什么?答:能够听到同学甲写字的声音.2.由以上活动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固体可以传声.演示九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实验一: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实验二:回忆生活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波的形成和传播,那么类似于水波,声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答:声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教师点拨】1.在进行真空电铃实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时候,要帮助学生理解理想化推理实验方法的运用.2.声波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利用水波不仅可以较好的理解声波,同时还要让学生接受类比法这一科学实验方法的熏陶.【跟进训练】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C)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1次敲击声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3.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4.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班级:_____姓名:_______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三单元 声的世界【速记清单】(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三单元 声的世界【速记清单】(解析版)

第三单元声的世界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靠物体的振振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靠振振,一切振振 、振振 、振振 都能作为介质传声。

2.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快慢叫声速。

3.声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振 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我们把这种波叫做 振振 。

4.固体能够传声:一个同学轻敲桌子的一端,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桌面上,能听到清晰的敲桌子的声音,声音能在 振振 中传播。

5.(1)液体能够传声:轻敲水族馆里的鱼缸体,鱼听到敲击声后迅速跑开。

鱼能听到敲击声才迅速跑开,振振 能够传声。

(2)气体能够传声: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气振 能够传声;二、声速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振振 (选填“相同”或“不同”),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是 340 m 。

2.通常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受 振振振振 和 振振振振 的影响。

3.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跟 振振振振振 和 振振振振 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s v 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m/s ; 4.一般情况下v ( 固 )>v ( 液 )>v ( 气 )。

注意:不能认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振振振振 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如:-1500m s v =⋅软木 -11500m s v =⋅水 v v 木水<。

三、回声及其利用1.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

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 0.1 s ,即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在 17m 以上,才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比如:同学们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气温15摄氏度)340m/s 0.1s 34m s vt ==⨯=则人到障碍物的距离1134m=17m 22s s '==⨯ 2.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岸喊话,经过3秒听到回声。

【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课件

【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课件

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1.当玻璃罩有空气时,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3.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思考:液体和固体是否能传声?
事实说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 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 体中传播。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塑料小球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演奏乐器时什么在发声
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振动时发声的事例
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能听见老师讲课的话语 能听见林中鸟儿的啼叫 能听见高空飞机的呼啸
你是否思考过,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55
路、航道)两侧
铁路干线两侧
70
60
听到声 音的三 个阶段
三、噪声的控制
声源的 振动产 生声音
在空气及 其他介质 中传播
鼓膜振动 引起听觉
控制噪 声的办

防止噪声的产 生
(消声器)
阻断噪声的传 播
(隔音板)
防止进入耳 朵
(耳塞)
应从发声处、声音传播过程、人
耳处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
结论: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影响 睡眠
安 眠




工作效
干扰交谈
影响学习
睡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降低
空调 响声
时钟滴 答声
我国2008年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静止则相反。

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需要事先选取一个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长度的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和常用单位,其中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在长度测量中,使用的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前需要进行观察,包括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在测量时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并将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读出精确值后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后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在长度测量中还有一些特殊方法,例如累积法和化曲为直法。

时间的单位包括国际制单位和常用单位,其中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在误差概念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由仪器精密度不高、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以及测量者估读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包括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例如百米竞赛)、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例如观众看跑步比赛)以及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为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速度的公式为υ= s/t,其中s为路程,t为时间,变形公式为s=υt、t= s/υ。

速度的单位包括国际制单位米/秒和交通用单位千米/小时,换算关系为1m/s=3.6km/h。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速度大小和/或方向发生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声的世界【考点清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声的世界【考点清单】

专题02 声的世界清单0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1、声源:的物体。

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因此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声音不能凭空产生,发声体一定在。

(1)停止,发生停止,但发出的声音还会。

(2)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声。

3、几种常见动物或乐器的发声部位:(1)动物:蝈蝈——而发声;蝴蝶、蚊子——发声;蝉——腹部的振动发声;鸟——振动发声。

(2)乐器:①拨弦乐器:竖琴(Harp)、吉他(Guitar)、古琴、琵琶、筝;②拉弦乐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二胡;③击弦乐器:扬琴——琴弦振动发声;④打击乐器:鼓——鼓面振动发声;⑤其他乐器:箫——的振动发声;笛——边棱音发声方式,即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口琴——发声;唢呐——植物唢呐嘴的两片似扇形的发声。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1、介质:声音的传播,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介质。

(1)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作为传声的介质。

(2)一般情况下,传声效果最好,次之,传声效果最差。

(3)通常情况下,人耳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传播的。

2、声音传播的条件:(1);(2)具有传声的。

3、真空传声。

太空中依靠传递信息。

4、声音以向外传播。

5、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通过及其他组织把信号传给,再把信号传给,人就听到声音。

6、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1)发出声音;(2)有传递声音;(3)声音能引起的感知;(4)人耳的正常。

清单02声音的特性一、响度1、概念:物理学中,声音的叫响度。

2、振幅(1)概念:物体振动的。

(2)物体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越大,振幅就越大。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发声体的振幅,响度越大;振幅,响度越小。

(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越,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听到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沪科版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概括与解析

沪科版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概括与解析

沪科版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概括与解析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例1在桥洞内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因为()A.桥洞内不能产生回声B.桥洞反射的回声从洞口跑掉了C.桥洞呈对称状,回声相互抵消了D.桥洞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解析]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这样离反射面的距离要在17m以上,在桥洞内说话时,桥洞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就听不到回声,应选D。

二、乐音与噪音(一)乐音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声音现象的理解和看法,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实验,如探究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如模拟科学家进行声音实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声音现象,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声音现象?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声音的本质。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声的世界”,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在学习声音知识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学生通过自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等方式,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中的表现。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进步。
4.结合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案例的亮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情境导入、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亮点使得本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探究式学习:本案例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班级:_____姓名:_______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点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侯宇镁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

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4、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5、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人离障碍物距离在17米以上);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s= vt);加强原声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2节《声音的特性》精品讲解与例题(含解析)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2节《声音的特性》精品讲解与例题(含解析)沪科版

答案:(1)强弱(2)振动幅度(3)振动幅度(4)传播距离(5)分散程度(6)高低(7)振动的快慢(8)振动越快(9)音品(10)品质(11)特色(12)无规则(13)产生(14)传播(15)接收1.响度人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1)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①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②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声音的传播距离越大,分散程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小。

(2)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dB)。

(3)人们的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响度有关,声音的响度不同,听觉效果不同。

听觉效果与响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声音响度/dB听觉效果树叶微动10极静轻声交谈20~30安静正常说话40~50正常大声呼喊70~80较吵汽车喇叭90很响飞机发动120~130难忍机(4)当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太小时,往往感觉“听不清”。

要想听清声音,就必须想法增大声音的响度。

谈重点影响响度的因素及增大响度的方法(1)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远处越分散,越远处振动的幅度越小,所以人们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小;因此人们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听者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2)增大声音响度的方法:①增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②减小听者与发声体间的距离,③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如听诊器。

【例1】小明和小亮同学为了探究乐音的特性,小明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鼓面(如图所示),小亮站在周围听,他发现: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用力越小,听到的鼓声越小。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中他们还发现:当小明用同样的力敲击时,小亮到小明的距离不同,听到的声音强弱也不同。

请你帮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

解析:(1)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小明是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声的世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声的世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版】
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专题技能训练(三)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类型 1 声音的传播现象分析
1.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相同的音叉把泡
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空__气____
中传播;若宇航员在月球
上作如图所示实验,敲击
右边的音叉,泡沫塑料球
___不__会___(填“会”或“不
返回
类型 2 声音反射现象分析
5.“空谷回音”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___反__射___的作用。
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
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使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
射___减__少___(填“增大”或“减少”),因此电影院
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的材料__柔__软__多__孔__(填“柔软
即 s - s =2 s,解得s 727.6 m。
340m/s 5200m/s
返回
12.(巢湖校级月考)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 汽车的速度为10 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 s后 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 多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

解: 已知:v1=10 m/s,v2=340 m/s,t=2 s,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 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 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 方法: _用__灵__敏__仪__器__替__代__人__耳__测__量__反__射__声__音__的__强__弱_______
(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大__理__石___作为反射面效果 最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基础知识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基础知识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基础知识复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产生的,振动停止,也停止。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3、能够发声的物体可以是体、体、体,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4、二胡、提琴是靠发声的;笛子是由发声的;口琴、风琴、钢琴是靠发声的。

5、声音的传播需要,它可以在中传播,也可以在和中传播,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6、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

7、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小于、等于)。

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和有关。

9、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m/s,合km/h;即声音在空气中一秒钟传播。

声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的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入我们耳朵里的。

11、在关闭门窗的教室内,学生听到操场上的嘈杂声,其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12、百米赛跑时,裁判员应在(看到冒烟、听到枪声)开始记时,若听到发令枪的响声记时,他一定(多、少)记了秒。

13、敲响的锣,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14、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我们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和播放音乐的扬声器撒纸片,这里用到研究物理的方法应该是法。

15、回声是由于声音的而产生的。

16、古代的士兵伏在地上能够听到远处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17、敲击大钟后,停止敲击发现大钟“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18、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很大的响声,但是流星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站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19、雷电时,我们一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20、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21、在一根很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最多可以听到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敲击声的传声介质是,最后一次敲击声的传声介质是。

2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在扬声器上撒纸片、将音叉插入水中或靠近轻小球,这样做的目的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感受声速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
向远处传播。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的形成(举例): 音叉的叉股向左运动时,压 缩空气使左侧空气变密,而 右侧的空气却稀疏了;叉股 向右侧运动时,右侧空气变 密,左侧空气变疏,形成疏密 相间的波向外传播.
2.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
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C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
视频:真空罩实验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 能听到铃声吗?
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
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说明 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 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能看到振动,说明电铃发声,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 铃声越来越小.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 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 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 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回音壁
归纳与小结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体没有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B.我们看见蝴蝶翅膀振动,但并没有听到声音,所以并不是所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体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3、回声与运用:①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②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玩
0.1s以上
③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4、乐音与噪声: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一般用分贝(dB)表示声音
的强弱。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

在人耳处减弱,如带耳罩。

5、超声和次声: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

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
应用:B超、消毒、声呐等
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危害: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人的平衡器官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课 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课 教学课件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下,列A措选施项中符,合题属意于;在城传市播道环路节的控隔制声噪板声是在的声是音(的A传D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
制传噪入声人A,耳.B,临选C街项选的项符符合房合题屋题意安意;装;工隔显人音示用玻噪的璃声防等噪级声的耳装罩置就只是B.是从学检人测耳校噪处附声减近大弱制小的止的,汽程不车度让鸣或,笛少并让不声能音减 小噪声C,.D在选高项噪不符声合环题境意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答案】传递信息 响度 能量
五、声的波形图像
例6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
错误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Hale Waihona Puke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跟踪【练解习析6】因当为声声音音的是音由调物或体响振度动改产变生时的,,示乐波器器发上声所时显都示在的振波动形,也所会以改A变选。项如说图法1正中确给;出 不 种了同类相乐,同器音时、乐间不小内同组两发的个声几不体位同的同音材学调料或的和响各结度自构的的不发乐同声器,体音产A色和生不的同音,色所会以不B选同项,说我法们错是误靠;音振色幅来是辨指别振乐器动的物
子作的吓就另跑方实要【实跟一了法验做踪解验【端鱼二步两练解析步把儿:骤个习析】骤耳,实:实7】朵方:大验同验如声贴法把军器学:图音在却一小材甲①所的桌提::闹在在示传面出白长实表鱼,播上是纸条看大验调条听他、桌军不器至件甲们铅的和到材是响在发笔一小的可:振白出、端欣地以纸大状的长在用方在上广声态条鱼铅发气写音口桌,缸笔出体“惊.瓶一然边在声、走”、玩后长音时固了耍橡条轻。的体鱼,皮桌②放声、儿鱼上不塞音液于。儿用发,体、大请被力出重中小广你吓均声复传闹设口跑音匀几播计表瓶了而的次。一.里。在写实要个小,鱼“验判实一欣听缸,断验”认,小边都谁方为同做可说闹案是时出以的钟帮他同动清正助的们学作楚确他声的乙的。,们音动在听.桌到 写用 作“出橡一试判”一皮时断试塞的。哪塞声种住音方.广式同口能学瓶吓乙的跑将瓶了耳鱼口朵。并离塞开紧桌面,(要注求意不调漏整气耳,朵然与后笔再的距听离小,闹保钟证的与铃上声几.次实验相比耳 朵与笔实的验【距答结离案论相】同:实)瓶验,内方同空案学气:甲和①在瓶在相鱼外同儿空的看条气不件完到下全地继被方续大发写广出“一口声”,音瓶重,和复根橡几据皮次鱼塞实的隔验反离,应,都来如听验证不果是到此甲不时是在仍白声能纸听上 写到“小一音实”吓闹的验跑钟声结了的音论鱼.铃:;声在②则相在可同鱼的证缸条明边件听,下不到,发的耳出铃朵声声贴音是在,通桌而面过作上大出听广动到口作声,瓶音根和,据橡在鱼皮空儿气塞的中传反则播应听出来不来验到证的声是,音不即,是说固动明态听也 到能的传作声吓声音跑.是了通鱼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声的世界
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能从平时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科学内容
◇ 经过实验研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流传的条件。

◇ 认识乐音的特征。

◇ 认识现代技术中与声相关的应用。

◇ 知道防治噪声的门路。

全章概括
1.本章要求
声音是人们最熟习的现象之一,学生不单在生活中已累积了大批与声音相关的感性
认识,并且在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与声相关的知识。

只管有这些先期经验与知识,可是关于“为何会产生声音,人们为何能听到声音 ?”大部分学生其实不很清楚,
关于声音在生产和技术中的应用就更是陌生。

本章将使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声的世界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认识。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 试验稿 ) 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教材安排了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活案例,指引学生初步认识“声音是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物理结论;经过实验的察看和剖析知道声音流传的条件;从生
活中领会到声音拥有音调、响度和音品三个特点;知道人耳听到的声音频次范围,知
道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知道声音,特别是超声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
应用。

经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与声相关现象的察看,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旁,培育他们
喜爱物理知识、热爱自然的感情。

经过利用简单的生活器具、乐器进行相关声现象的实验,使学生逐渐形成充足利用手边器械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

经过本章的学习,不单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超声、次声和噪声,更重要的是应当了
解超声技术在生活、生产、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有自觉减少次声和噪声源的
意识,对社区的声环境有简单的评论,对社区中的声污染能提出防备和改良建议。

在本章教课中应以察看、实验、剖析为主,重申知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还要重申学生的踊跃参加和勇于表达自己看法的精神;要鼓舞学生做一些与声
现象相关的家庭察看和小实验;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与声相关的科技( 普) 资料,并让学生做一些适合的社会检查。

本章实验器械也应以简易易得的为主,实验要简单,现象应显然。

2.本章编写思路
“着重科学研究,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试验稿)基本理念之一。

为使学生领会到研究的意义,教材第一节设计为科学操究型课,但因
限于学生的年纪和知识能力层次,因此又不是完好的研究过程,而是突出科学研究
因素中“提出问题”这个环节。

人们在对生活和自然的察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用
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不可以圆满解说的、甚至可能是矛盾的问题,怎样将这些问题明
确地表达出来,这是科学研究的因素之一。

学生经过察看自然界和生活中发声物体
发声时的情况,提出对产生声音原由的见解后,先用实验进行研究,从而用生活中
的案例加以证明,最后得出产生声音原由的结论。

这是一个比较完好的认识过程,
在教课中要使学生领会到这类认识的过程,同时注意学生对各样现象和结论的表述
能力。

3.本章内容构造图: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能从平时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科学内容
◇ 经过实验研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流传的条件。

◇ 认识乐音的特征。

◇ 认识现代技术中与声相关的应用。

◇ 知道防治噪声的门路。

全章概括
1.本章要求
声音是人们最熟习的现象之一,学生不单在生活中已累积了大批与声音相关的感性
认识,并且在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与声相关的知识。

只管有这些先期经验与知识,
可是关于“为何会产生声音,人们为何能听到声音 ?”大部分学生其实不很清楚,关于声音在生产和技术中的应用就更是陌生。

本章将使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声的世界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认识。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 试验稿 ) 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教材安排了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活案例,指引学生初步认识“声音是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物理结论;经过实验的察看和剖析知道声音流传的条件;从生
活中领会到声音拥有音调、响度和音品三个特点;知道人耳听到的声音频次范围,知
道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知道声音,特别是超声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
应用。

经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与声相关现象的察看,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旁,培育他们
喜爱物理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经过利用简单的生活器具、乐器进行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使学生逐渐形成充足利用手边器械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

经过本章的学习,不单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超声、次声和噪声,更重要的是应当了
解超声技术在生活、生产、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有自觉减少次声和噪声源的
意识,对社区的声环境有简单的评论,对社区中的声污染能提出防备和改良建议。

在本章教课中应以察看、实验、剖析为主,重申知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课
中还要重申学生的踊跃参加和勇于表达自己看法的精神;要鼓舞学生做一些与声
现象相关的家庭察看和小实验;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与声相关的科技 ( 普 ) 资料,并让学生做一些适合的社会检查。

本章实验器械也应以简易易得的为主,实验要简单,现象应显然。

2.本章编写思路
“着重科学研究,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基本理念之一。

为使学生领会到研究的意义,教材第一节设计为科学操究型课,但因
限于学生的年纪和知识能力层次,因此又不是完好的研究过程,而是突出科学研究
因素中“提出问题”这个环节。

人们在对生活和自然的察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用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不可以圆满解说的、甚至可能是矛盾的问题,怎样将这些问题明
确地表达出来,这是科学研究的因素之一。

学生经过察看自然界和生活中发声物体
发声时的情况,提出对产生声音原由的见解后,先用实验进行研究,从而用生活中
的案例加以证明,最后得出产生声音原由的结论。

这是一个比较完好的认识过程,
在教课中要使学生领会到这类认识的过程,同时注意学生对各样现象和结论的表述
能力。

3.本章内容构造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