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上语文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苏教版七上语文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甲文选自《》,编纂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地位),______(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文章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

乙文选自《》,这部书由________(时间)秦相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共_____卷,_____篇,又称《》;文章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宁.()信度.()涉.()江遽契..其舟()()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买履.:2..置.之其坐:3.至.之市4.而忘操.之:5. 反归.取之:6.及.反:7. 市罢.:8.遂.不得履:9.何不试之以.足:10. 宁.信度:11.无.自信也:12. 涉.江:13. 坠.于水:14.遽契..其舟:15.其剑自舟中坠于..水:16. 是.吾剑:17. 所.从坠:18.求剑若.此:19.不亦惑.乎:20. 不亦..……乎.:四、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宁信度.()②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③至之.市()而忘操之.()是吾剑之.所从坠()④先自度其.足()从其.所契者()⑤是.吾剑()把他说得一无是.处()韩非是.韩国人()⑥.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五、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2016 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4 课《古代寓言二则》word 练习题《古代寓言二则》主备人 : 张敏审查人:七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家长署名等第基础题1、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2)遂 () 不得履(3)宁()信度(4)遽()契()其舟2、解说以下加粗的词 .(1) 置之其坐坐:(2)而忘操之操:(3)反归取之反 :(4)遽契其舟遽:(5)楚人有涉江者涉 :(6) 宁信度 , 无自信也无:3、鉴别下面语句中的“度 " 的不一样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 :(2 )已得履 , 乃曰 : “吾忘持度。

”度:4、解说以下语句中“就是”的意思.(1)就是吾剑之所从坠就是:(2)您不要把她说得一无就是处就是 :(3 )韩非就是《韩非子》的作者就是:5、解说以下“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 , 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 做代词,代物的:(2 )做动词用的:6、翻译句子(1 )及反 , 市罢,遂不得履。

(2 )人曰 : “何不试之以足?”(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5)求剑若此 , 不亦惑乎?8、课文中的郑人与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 请按要求默写出相关句子。

(1 )郑人最可笑的“言”:(2)楚人最可笑的“行” : 9、填空 .(1)《郑人买履》选自《 ________________ 》,作者就是 ________。

《守株待兔》选自《 __ ______________》。

(2) 读了这两则寓言后, 请谈谈您对寓言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与“楚人”有什么共同点?您以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不?假如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参照答案《古代寓言二则》基础题1、 (1)l ǚ(2) suì(3) nìng( 4)j ù qì(5)duó dù2、( 1)同“座” (2)拿,携带 (3)同“返” (4) 立刻,仓促( 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3、 (1)量长短,就是动词(2) 指量好的尺码,就是名词.4、 (1)这 ,这儿( 2)对,正确( 3)表示前后二者就是同一的(或表示一定判断)5、之①:指量好的尺码之②:到去之③:指剑(1)①③( 2)②6、 (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市集上,市集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2)有人问她:“您为何不用脚试鞋呢?”(3 )她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4 )船一停,那人便从她刻有记号的地方潜入水底去找剑。

苏教版七上语文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苏教版七上语文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17. 所.从坠:
18.求剑若.此:
19.不亦惑.乎:
20. 不.亦.……乎.:
四、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宁信度.(

② 先自.度其足(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③ 至之.市(

而忘操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④ 先自度其.足(
) 从其.所契者(

⑤ 是.吾剑(
5、
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
6、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
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课外延读二】
1、其:他的;或:有人;是:这(代词);损:减少;已:停止;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
事理。 2、 B 3、①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②如果知道这不符合正当的事理,那就
②宁可相信量好尺码, 也不相信自己 (的脚) 。③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④像这样找剑,
不是很糊涂吗? 5、“坐”同“座”、“反”同“返”。 6、甲文标题是“郑人买履”,这个
寓言讽刺了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的人。 7、不能找到他的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
) 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 韩非是.韩国人(

⑥ .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五、翻译下列各句。
①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③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综合练习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综合练习

《古代寓言二则》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末期哲学家,__________家代表人物。

答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战国;法2.《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_》,该书是战国末期秦国_____________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答案: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二.阅读理解1.阅读《郑人买履》文段,回答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解释字词。

履()操()宁()罢()(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5)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2.阅读《刻舟求剑》文段,回答问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②是()③遽()④求()(3)分别指出加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4)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案:1.(1)《韩非子》韩非战国(2)鞋子;拿;宁可;集市已经解散(3)①等他赶。

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苏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

苏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初中生与初中生的联系——文言文练习(1)阅读《郑人买履》,完成题目。

如果郑人想买鞋子,他们首先会花脚,坐在上面,去城里,然后忘记操作鞋子。

我有鞋子,但我说,“我忘了拿着。

”拿去吧。

而恰恰相反,市场罢工,所以他们不能上台。

或者:“为什么不试试呢?够了吗?”他说:“与其自信,不如相信。

”1.解释课文中添加的单词:① 性能()操作()③ 学位())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_____同_____,_____;②反归取之:_____同_____,_____。

3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寓言包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至少写出两个含有“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复:1、鞋子拿,携带量好的尺码宁可2、坐座座位反返返回3.当我回来时,市场已经散去,最后我没有买鞋子。

4、人不能够太死板,太相信教条,遇事不知变通,是不会成功的。

5、如履薄冰如履平地阅读“划船寻剑”,完成主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 涉及()② 突然的()③ 是的()④ 寻找()2、分别指出加点字分别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用下面的点解释“直”的含义,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

a、首先测量你的脚,然后坐在上面。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语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语文)

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宁信度,无.自信也()(5)楚人有涉.江者()(6)遽.契其舟()2.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2)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3.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郑人/有欲买履者B.何不/试之/以足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D.是吾剑之/所从坠4.找出《刻舟求剑》中议论的文字。

答:5.《刻舟求剑》蕴涵着怎样的道理?答:6.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战国末期韩国人,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刻舟求剑》选自,这部作品是战国末期秦相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二、课内阅读阅读《郑人买履》,回答7~10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自度.其足()(2)而置之.其坐()(3)至之.市()(4)宁信度.,无自信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2)何不试之以足?译文:9.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

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

③啖:吃。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仕于.南方()(2)或.曰:“啖菱须去壳。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译文:1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答案1.答案:(1)同“座”,座位(2)拿,携带(3)同“返”,返回(4)不(5)渡,从水上经过(6)立即,匆忙2.答案:(1)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苏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

苏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接班使用)小升初衔接――文言文练习题(1)写作《郑人买履》,顺利完成题目。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或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①履()②操()③度()④宁()2、表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表述。

①而置之其坐:_____同_____,_____;②反华归取之:_____同_____,_____。

3译者:及反华,市辞,遂严禁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恳请至少写下两个所含“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鞋子拎,随身携带量不好的尺码宁可2、挤座座位反返回到3、等返回来,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4、人不能太死板,太坚信教条,行事无人知晓变通,就是不能顺利的。

5、如履薄冰如履平地阅读《刻舟求剑》,完成题目。

楚人存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飞经水。

迨契其舟,曰:“就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进水求之。

舟已行及矣,而剑没用,谋剑若此,不亦惑乎!.1、表述文中加点的字。

①涉()②遽()③是()④求()2、分别表示加点字分别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飞经水().②从其所契者进水求之().3、解释下列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分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从其所契者进水求之:.(1)、代词,代物()(2)、动词()4、译者:就是吾剑之所从坠。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苏教版 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苏教版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四古代寓言二那么一、默一默自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宁信度〔〕遽契其舟〔〕〔〕补充:二、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1.对照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分别复述这两个故事?2.写出黑体字的意思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之其坐〔〕〔〕至之,而忘操之〔〕〔〕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罢〔〕遂不得履〔〕宁信度,无自信也。

〔〕遽契其舟〔〕〔〕是吾剑之所从坠〔〕不亦惑乎〔〕涉江者〔〕求剑假设此〔〕〔〕自舟中坠于水〔〕〔〕3.翻译以下句子〔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至之,而忘操之。

〔3〕何不试之以足?〔4〕是吾剑之所从坠。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

三、想一想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为什么都不能成功?这两那么寓言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练一练阅读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以下加横线的词语:〔4分〕子〔〕无敢食〔〕我也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2.翻译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分〕译: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那么故事: ,现在常用来挖苦的人。

〔3分〕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②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那么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疲乏,然,很疲倦的样子。

②病――劳累。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分〕悯揠然谓予者以为徒2.翻译以下句子。

〔4分〕①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②徒无益,而又害之。

3.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用文中原句答复〕〔2分〕4.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语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语文)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

①履()②宁()3.解释字词。

(1)履()(2)操()(3)宁()(4)罢()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2.为下列字注音。

①坠()②遽()③契()3.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②是()③遽()④求()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韩非子》韩非战国 2.①履(lǚ)②宁(nìng) 3.(1)鞋子(2)拿(3)宁可(4)集市已经解散 4.①等他赶。

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练习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练习苏教版

《郑人买履》同步练习一、解释加点的词。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遽契其舟()()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

四、填空。

1、《郑人买履》作者是_______,______末期____家的代表人物。

短文选自_______,出自其中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拓展练习。

1、你能找到更多的寓言故事吗?请找出一个并能把它们精彩地讲出来。

2、你能尝试模仿写一则寓言故事吗?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duózhì zhī zuó shìér cāo dé nǎichí dù fǎn jí bà suì zhīyǐ nìngshè zìsuì qì qí qì qiúhuò二、dù duó suì qì三、1、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 苏教版

四古代寓言二则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置之其坐“____”同“____”,意思是________。

(2)反归取之“____”同“____”,意思是________。

3.解释句中加点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至之市.( )(3)已.得履( )(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 )(5)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度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2)之至之.市( )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置之.其坐( )5.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不试之以足?(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填空。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末期________家,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该书主编者________是________末期秦国的丞相。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楚子刻舟求剑,舟行剑丢下联:________________,度忘履失02课内精读阅读两篇寓言,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而忘操.之( )(3)遽契.其舟( )(4)舟止.( )9.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宁信度,无自信也。

11.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2.读了这两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03拓展阅读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苏教版七上语文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苏教版七上语文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甲文选自《》,编纂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地位),______(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文章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

乙文选自《》,这部书由________(时间)秦相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共_____卷,_____篇,又称《》;文章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其舟()()宁.()信度.()涉.()江遽契..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买履.:2..置.之其坐:3.至.之市4.而忘操.之:5. 反归.取之:6.及.反:7. 市罢.:8.遂.不得履:9.何不试之以.足:10. 宁.信度:11.无.自信也:12. 涉.江:13. 坠.于水:14.遽契其舟:..水:16. 是.吾剑:17. 所.从坠:15.其剑自舟中坠于..18.求剑若.此:19.不亦惑.乎:20. 不亦……乎.:..四、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宁信度.()②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③至之.市()而忘操之.()是吾剑之.所从坠()④先自度其.足()从其.所契者()⑤是.吾剑()把他说得一无是.处()韩非是.韩国人()⑥.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五、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初一试卷-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初一试卷-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初一试卷: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遽契其舟()()1.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② 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③ 至之市(而忘操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2)及返(3)遂不得履(4)遽契其舟(5)何不试之以足(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3.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④ 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1)通(2)通5.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6.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悯其苗()揠之()苗则槁矣()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②返归取之③其子趋而往视之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①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②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置之其坐“____”同“____”,意思是________。

(2)反归取之“____”同“____”,意思是________。

3.解释句中加点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至之市.()
(3)已.得履() (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5)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度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2)之至之.市() 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置之.其坐()
5.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不试之以足?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填空。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末期________家,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该书主编者________是________末期秦国的丞相。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楚子刻舟求剑,舟行剑丢下联:________________,度忘履失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两篇寓言,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而忘操.之()
(3)遽契.其舟() (4)舟止.()
9.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宁信度,无自信也。

11.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2.读了这两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拓展阅读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王守仁《历代寓言大观》) 【注释】①踵:到,走到。

②缪:同“谬”,错误,荒谬。

新*课*标*第*一*网
13.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
(2)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1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