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药物经济学重点

药物经济学重点

成本的计算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效用的常用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均有其权重系数。

实验性研究三大原则盲法实施。

设置对照。

随机分组。

研究设计种类:专业设计,统计学设计预测:以过去的历史数据和现在的相关信息为基础,来推测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无形成本-- 通常所说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都是伴随着资源的消耗而发生的,这类成本通常可以货币化表现。

除了可以货币化表现的上述成本之外,在医药领域还存在着并不伴有直接的资源消耗的成本,诸如疼痛、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称之为无形成本。

其特点:无形成本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进行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的。

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无形成本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AC,指总的产出量除总成本所得的商。

平均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和。

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出量而变化,所以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所增加的变动成本。

有些评价与决策不仅是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而且常常是在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常常用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举例:有时MC低:如实载70%的客机,MC仅为一顿便餐;有时MC高:如盛夏用电高峰期:MC为启动高成本、低效率的陈旧发电机组。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OC,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种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置于其他用途时所可能带来的最大的收益。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的确定与分析的步骤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的成本的确定与分析可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识别所消耗的资源或代价;计数每一种资源或代价的单位量;赋予资源或代价以货币价值;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结论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对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货币形态予以计量和描述,并对货币化了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执业药师药物经济学考点归纳

执业药师药物经济学考点归纳

执业药师药物经济学考点归纳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于执业药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

它旨在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效果和价值,以帮助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医疗决策。

以下是对执业药师药物经济学考点的归纳。

一、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药物治疗的成本和效果,从而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实现最佳的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

成本不仅包括药物的采购价格,还包括治疗过程中的检查、护理、不良反应处理等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

效果则可以用临床指标如治愈率、生存率、症状改善程度等来衡量。

二、成本的分类和测量(一)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药品费用、诊疗费用、住院费用等。

(二)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由于疾病或治疗导致的生产力损失,如患者因病缺勤造成的收入减少。

(三)无形成本无形成本是指难以用货币衡量的成本,如疼痛、痛苦、焦虑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成本的测量需要准确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同时要注意成本的时间价值和贴现率的应用。

三、效果的评估指标(一)临床效果指标包括治愈率、有效率、生存率、症状缓解率等。

(二)中间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的改善。

(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指标常用的有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

四、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一)成本效果分析(CEA)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以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来评价方案的经济性。

(二)成本效益分析(CBA)将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都转化为货币单位,通过计算净效益来判断方案的优劣。

(三)成本效用分析(CUA)结合成本和效用指标,如 QALY 或 DALY,来评估治疗方案的价值。

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确定分析角度,如社会角度、医疗机构角度或患者角度。

药物经济学与政策考试试题

药物经济学与政策考试试题

药物经济学与政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A 成本B 效益C 成本效益分析D 药物治疗的效果2、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A 最小成本分析B 成本效果分析C 成本效益分析D 药物敏感性分析3、药物经济学中的间接成本不包括()A 因病缺勤造成的收入损失B 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的社会损失C 患者的交通费用D 患者家属的陪护费用4、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是用于衡量()A 生命的数量B 生命的质量C 生命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指标D 医疗服务的质量5、以下哪种药物政策旨在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A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B 药品专利保护政策C 药品价格管制政策D 合理用药教育政策6、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A 确定研究结果的稳定性B 评估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C 寻找最优的治疗方案D 检验模型的合理性7、以下关于药物经济学在医保决策中的应用,错误的是()A 帮助确定医保药品报销目录B 决定医保支付标准C 预测药品市场需求D 制定药品研发策略8、成本效果分析中,效果指标通常不包括()A 治愈率B 生存率C 血压降低值D 医疗费用降低值9、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通常不包括()A 药品采购成本B 医生的诊疗费用C 药品研发成本D 患者的心理成本10、以下哪种情况适合采用最小成本分析()A 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相同B 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相同C 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都不同D 无法确定治疗效果的情况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药物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答: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药物治疗的成本和效果,以及评估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决策的科学性。

其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帮助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2)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为药品定价、医保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药物经济学基本考点

药物经济学基本考点

1.药物经济学定义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的学科。

药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来源于成本效益分析在药物治疗上的应用。

1991年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原理》)专著的问世和1992年《药物经济学杂志》的出版,标志着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

2.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成本是指社会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所花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它包括疾病的医疗成本(医生的时间、工资、医院、药物和其他保健成本)和病人的旅差费、伙食费、营养食品费及其他。

间接成本是指由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它包括休学、休工、过早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等。

隐性成本一般是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某些不便,或因诊断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痛苦等。

3.药物经济学中的用药结果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用药结果主要有3种形式:(1)效果。

以客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发病率、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2)效益。

转化为货币值的用药结果;(3)效用。

以主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病人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舒适程度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等。

☆☆☆☆考点2: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1.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BA)。

(1)最小成本分析(成本分析)。

药物经济学-1

药物经济学-1

药物经济学-1(总分:41.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A.成本仅包括药费∙B.药品费用高肯定带来的总成本偏高∙C.与治疗效果无关∙D.不仅包括药费等直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E.与治疗不良反应费用无关(分数:1.00)A.B.C.D. √E.解析:2.成本效果分析适用于∙A.相同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案间的比较∙B.不同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案间的比较∙C.临床效果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间的比较∙D.临床结果无临床意义上的差异的治疗方案间的比较∙E.完全不同的方案间的比较(分数:1.00)A. √B.C.D.E.解析:3.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A.确定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B.确定治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进行比较∙D.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疗方案∙E.A和B(分数:1.00)A.B.C.D. √E.解析:4.参照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结果制定药品报销目录的主要作用在于∙A.使居民的保健意识增强∙B.保证医疗质量∙C.合理分配卫生资源∙D.提高药品的安全性∙E.提高药品的有效性(分数:1.00)A.B.C. √D.E.解析:5.药物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物治疗方案的( )进行评价∙A.安全性∙B.有效性∙C.成本∙D.效果∙E.成本和效果(分数:1.00)A.B.C.D.E. √解析:6.最小成本分析方法是:∙A.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临床效果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中,哪一种成本最低∙B.不要求进行效果分析∙C.临床疗效可以不相同∙D.安全性可以不相同∙E.与单纯成本分析法完全相同(分数:1.00)A. √B.C.D.E.解析:7.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不包括:∙A.最小成本分析法∙B.成本-效果分析∙C.成本-效用分析∙D.成本-效益分析∙E.药品的使用频度分析(分数:1.00)A.B.C.D.E. √解析:8.对病人的生命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疾病及治疗的评价方法应选择∙A.成本效果分析∙B.成本效用分析∙C.最小成本分析∙D.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的同时考虑成本效用分析∙E.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的同时考虑最小成本分析(分数:1.00)A.B.C.D. √E.解析:9.最小成本分析的英文缩写为:∙A.CMA∙B.CEA∙C.PE∙D.CUA∙E.CBA(分数:1.00)A. √B.C.D.E.解析:10.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A.寻找价格最低的方案∙B.寻找成本最低的方案∙C.寻找临床效果最好的方案∙D.以寻找最经济有效的方案∙E.一定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结果(分数:1.00)A.B.C.D. √E.解析:11.有必要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最首要前提是∙A.备选的药物治疗方案确实有效∙B.评价方法适宜∙C.能够进行敏感性分析∙D.有确定的贴现率标准∙E.有统一的成本测定方法(分数:1.00)A. √B.C.D.E.解析:12.药物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药物经济学"一词作为专业术语始见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60年代∙E.20世纪初(分数:1.00)A.B. √C.D.E.解析:13.成本效益分析法:∙A.与成本效用分析法完全相同∙B.将成本和效果均以货币为测量单位∙C.健康效果较容易转化为货币∙D.对生命价值的衡量不受个人收入的影响∙E.目前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分数:1.00)A.B. √C.D.E.解析:14.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和成本测定方法∙A.得到的成本测算结果相同∙B.得到的成本测算结果可能不同∙C.得到的评价结果相同∙D.得到的效用值相同∙E.得到的效益相同(分数:1.00)A.B. √C.D.E.解析:15.健康效用值反映评价者对∙A.健康状况的判断∙B.某种特定健康状况的多维判断∙C.某种特定健康状况的多维客观判断∙D.某种特定健康状况满意程度的多维主观判断∙E.某种特定健康状况满意程度的多维客观判断(分数:1.00)A.B.C.D. √E.解析:16.药物经济学起源于∙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E.20世纪末(分数:1.00)A.B. √C.D.E.解析:17.药物经济学的英文缩写为:∙A.DUR∙B.PE∙C.DDD∙D.ADR∙E.CUA(分数:1.00)A.B. √C.D.E.解析:18.成本效果比指∙A.ICER∙B.健康效用值∙C.健康效果∙D.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效果所增加的成本∙E.每产生一个单位效果的成本(分数:1.00)A.B.C.D.E. √解析:19.我国目前临床治疗方案最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是∙A.成本效益分析∙B.成本效果分析∙C.成本效用分析∙D.成本结果分析∙E.最小成本分析(分数:1.00)A.B. √C.D.E.解析:20.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不包括:∙A.提高药物资源的合理配置∙B.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费增长∙C.为药品的市场营销提供科学的根据∙D.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E.为合理地、经济地、科学地使用药物提供依据(分数:1.00)A.B.C.D. √E.解析:21.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对比、分析、评价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B.对药物成本-效益进行分析∙C.药物不良反应的成本分析∙D.具体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E.药物治疗的成本控制措施(分数:1.00)A.B.C.D. √E.解析:22.某项治疗方案所能延长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数为∙A.某项治疗方案所能延长的生命年数∙B.健康效用值∙C.CUA∙D.备选答案A与备选答案B的乘积∙E.备选答案A与备选答案C的乘积(分数:1.00)A.B.C.D. √E.解析:23.促进药物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原因是∙A.药品是特殊商品∙B.人们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日益提高∙C.新药的成本较高∙D.医疗新技术的不断涌现∙E.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分数:1.00)A.B.C.D.E. √解析:24.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直接成本包括病人的:∙A.住院费∙B.因病损失的工资∙C.因病死亡造成的损失∙D.因病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E.因病给家属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分数:1.00)A. √B.C.D.E.解析:25.QALY指标的优点是∙A.考虑病人的生存质量∙B.考虑病人的健康状态∙C.考虑病人的生存期∙D.同时考虑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E.同时考虑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分数:1.00)A.B.C.D.E. √解析:26.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间接成本包括病人的:∙A.药物费用∙B.床位费∙C.检验费∙D.诊疗费∙E.往返医院的交通费用(分数:1.00)A.B.C.D.E. √解析:27.从对药物治疗效果测量的准确性考虑,下列哪种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最可靠∙A.人群研究∙B.模型研究∙C.RCT∙D.Markov∙E.回顾性研究(分数:1.00)A.B.C. √D.E.解析:28.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不必进行增量分析∙A.在所有备选方案中某一方案的成本最低、疗效最差∙B.在所有备选方案中某一方案的成本最低、疗效最好∙C.在所有备选方案中某一方案的成本最高、疗效最差∙D.在所有备选方案中某一方案的成本最高、疗效最好∙E.以上情况均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9.成本效用分析法的特点是:∙A.考虑到了病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期∙B.病人的病死率或治愈率是最主要的临床结果∙C.仅考虑病人的生存期∙D.仅考虑病人的生命质量∙E.测量结果不以货币表示(分数:1.00)A. √B.C.D.E.解析:30.当各种治疗方案对病人的病死率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对病人的生理功能、疼痛程度等产生较为明显的不同作用结果时,较为适宜的效果评价指标是∙A.健康效果∙B.生存质量∙C.临床效果指标∙D.HLUY∙E.QALY(分数:1.00)A.B.C.D.E. √解析:31.增量分析的基础对比方案通常是∙A.备选方案中成本最低的方案∙B.备选方案中效果最好的方案∙C.现有的常规治疗方案∙D.现有的成本最低的方案∙E.不进行临床治疗的方案(分数:1.00)A.B.C. √D.E.解析:32.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目标人群的选择应∙A.与该研究结果的服务对象一致∙B.与该研究结果所要应用的人群一致∙C.与各级卫生管理人员的需要一致∙D.与临床医疗人员的需要一致∙E.与患者的需要一致(分数:1.00)A.B. √C.D.E.解析:二、B1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RCTB.模型分析C.人群研究D.回顾性研究E.WYP(总题数:5,分数:2.50)33.分析所需的资料均来自研究对象的实际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的是(分数:0.50)A.B.C. √D.E.解析:34.具有研究经费相对较少特点的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5.具有研究期相对较短特点的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6.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偏倚的是(分数:0.50)A.B.C.D. √解析:37.研究结果的外部真实性较差的是(分数:0.50)A. √B.C.D.E.解析:四、A.CUAB.CBAC.CMAD.CEAE.CER(总题数:5,分数:2.50)38.仅适用于对相同疾病的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是(分数:0.50)A.B.C.D. √E.解析:39.较为适合对明显影响病人生命质量的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的评价方法是(分数:0.50)A. √B.C.D.E.解析:40.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比较完全不同的项目的评价方法是(分数:0.50)A.B. √D.E.解析:41.表示每产生一个效果单位所消耗的成本的指标是(分数:0.50)A.B.C.D.E. √解析:42.将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为测量单位的评价方法是(分数:0.50)A.B. √C.D.E.解析:五、A.直接成本B.间接成本C.边际成本D.直接医疗成本E.直接非医疗成本(总题数:5,分数:2.50)43.疾病给病人或家属带来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为(分数:0.50)A.B. √C.D.E.解析:44.病人因就诊或住院所花费的交通费为(分数:0.50)B.C.D.E. √解析:45.住院费、药费、家属探望费为(分数:0.50)A. √B.C.D.E.解析:46.检查费、手术费为(分数:0.50)A.B.C.D. √E.解析:47.因病损失的工资、奖金为(分数:0.50)A.B. √C.D.E.解析:六、A.CUAB.CMAC.QALYD.ICERE.WTP(总题数:3,分数:1.50) 48.测算间接成本的常用方法为(分数:0.50)A.B.C.D.E. √解析:49.质量校正生命年为(分数:0.50)A.B.C. √D.E.解析:50.具有同时考虑病人生存期和生命质量优点的最常用的效果指标为(分数:0.50)A.B.C. √D.E.解析:。

药物经济学 山大本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药物经济学  山大本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案例病写题(12分)
1、请查阅相关期刊杂志,选一篇药物经济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文章,并对其从理论、方法论、方法应用各角度进行评论。

要求:
(1)选题必须为应用研究文章。

(2)案例编写思路独特、清晰;案例内容有趣,解释合理。

(3)字数不宜过多,以简洁能够说明问题为宜(字数过多,言之无物会倒扣分)。

学生回答是:略
二、填空题(6分)
2、经济学思维模式关注三个方面:个人行为、()、这两种活动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的无意的。

学生回答是:群体合作
3、可以发表英文药物经济学学术文章,且被SCI收录的杂志有:《Pharmacoeconomics》,《British Medicine Journa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
学生回答是:《Value In Healh》或《healh economics》
4、经济体制是人们追逐利益、互相协作的方式和手段,是由()决定的。

学生回答是:游戏规则
5、事物没有成本,只有()才有成本;所有成本都是某人的成本;所有成本都是将来的事;所有成本都和选择有关系。

学生回答是:行为
6、对经济学家而言,世界上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因为天堂不存在稀缺,在地狱则没有()。

学生回答是:选择
7、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时,如果只有一个项目与()进行比较,那么增量C/E=平均C/E。

执业药师药物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执业药师药物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执业药师药物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关键信息项:1、药物经济学的定义与范畴2、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成本的分类与计算4、效果与效益的评估5、成本效果分析6、成本效益分析7、成本效用分析8、敏感度分析9、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10、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11、药物经济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12、药物经济学在医保政策制定中的应用11 药物经济学的定义与范畴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及其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范畴涵盖了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旨在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效益的最大化。

111 药物经济学的定义药物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药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它通过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医疗保健系统中的资源分配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112 药物经济学的范畴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包括药物研发的成本效益分析、药品定价策略的评估、临床用药方案的选择、医保政策的制定与优化等方面。

它关注的不仅仅是药物的直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以及药物治疗带来的健康效果和社会效益。

12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大类。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回顾性分析等,通过收集实际数据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成本。

理论研究方法则包括模型构建、数学分析、决策分析等,用于预测和评估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效果。

12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等设计,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并同时收集成本数据,以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

122 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适用于在真实世界环境中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成本,但其结果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和调整。

药物经济学》期末复习题纲

药物经济学》期末复习题纲

【例3】
14
h
• 某公司A项目十年间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 示,已知贴现率为10%,且该项目寿命为10
年,请将表格后两栏填写完整,并计算出该 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
15
h

年限 净现金流量
0
-100
1
-150
2
30
3
80
4
80
5
80
6
80
7
80
8
80
9
80
10
80
16
贴现率 ( 10%)
1.000 0.909 0.826 0.751 0.683 0.621 0.564 0.513 0.467 0.424 0.386
某项目现金流量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单位:万元
第3年 第4-10年
投资
30
750
150Leabharlann 收入6751050
其他支出
450
675
净现金流量
投资 收入 其他支出 净现金流量
第0年 30
-30
第1年 750
-750
第2年 150
-150
10
h
第3年 第4-10年
675
1050
450
675
225
375
11
h
净现金流量 现值 -100.00 -136.35 24.78 60.08 54.64 49.68 45.12 41.04 37.36 33.92 30.88
17
单位:万元
净现金流量 现值累计 -100.00 -236.35 -211.57 -151.49 -96.85 -47.17 -2.05 38.99 76.35 110.27 141.15

药物经济学题库

药物经济学题库

药物经济学题库1. 引言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经济效益的学科,通过对医疗资源的分配以及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为医药行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药物经济学相关的问题及其解答。

2. 什么是药物经济学?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益关系的学科。

它考虑了药物治疗的经济成本、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药物经济学有助于医药行业进行决策,使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同时也提供了医药产品的经济评估依据。

3. 为什么需要药物经济学?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对医药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药物经济学可以对药物治疗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帮助决策者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

其次,药物经济学可以对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比较,评估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和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合理的治疗选择。

此外,药物经济学还可以为制定药品价格、医保支付政策等提供决策支持。

4. 药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药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对药物治疗的经济成本与效果进行比较,以评估其经济效益。

•成本-效果分析:分析药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成本-效用分析:考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估药物治疗的经济效益。

•药物价格评估:评估药品的价格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市场需求。

•健康经济评估:评估药物治疗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影响。

•医保支付政策评估:评估医保支付政策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以及是否合理。

5.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领域药物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新药研发:评估新药的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药品价格制定:评估药品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医保支付政策制定:评估医保支付政策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以及是否合理。

•医学教育及培训: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知识培训,提高医生的经济意识和决策能力。

6. 总结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经济效益的学科,对医药行业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经济学题库

药物经济学题库

药物经济学题库1. 什么是药物经济学?药物经济学是研究药物使用与药物经济方面的学科。

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经济效益、药物的成本、药物的价格、药物的应用、药物的市场、药物的监管等。

2. 药物的经济效益如何计算?药物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计算。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与成本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通过将药物的效果转化为经济价值来评估药物的经济效益。

3. 药物的成本构成有哪些?药物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制造成本、分销成本、研发成本、市场推广成本等。

•制造成本:指药物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等。

•分销成本:指药物从制造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流通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销售人员工资等。

•研发成本:指药物的研发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包括研究人员工资、试验设备购置费用等。

•市场推广成本:指药物的市场推广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包括广告费用、销售人员培训费用等。

4. 药物的价格形成机制是什么?药物的价格形成机制是指药物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药物的价格通常由制造商根据药物的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政府政策等因素来确定。

5. 药物在市场上的定价策略有哪些?药物在市场上的定价策略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价策略:•成本加成定价:即根据药物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来定价。

•竞争定价:即根据市场竞争情况来定价,通常是根据与同类药物的竞争关系来定价。

•价值定价:即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经济效益来定价,通常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确定药物的价值。

•市场定价:即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定价,通常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弹性、价格敏感性等因素来确定价格。

•政府定价:即由政府根据公共利益来定价,通常是通过价格管制来控制药物价格。

6. 如何评估药物的经济效益?评估药物的经济效益通常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是将药物的效果与其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药物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直接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提高效果、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等因素。

药物经济学考试内容

药物经济学考试内容

1.PE的定义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对健康水平需求的无限性与药物资源的有限性这种矛盾,为药物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的新兴学科。

是应用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状况的最大程度改善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药品政策:指与药品相关的一系列法规、规定、条例、规划、办法规范等行为准则,他包括对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有关活动进行引导、管制、监督、审核、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3.基本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保障基本医疗需要的药物称作基本药物4.合理用药的四大要素安全性——用药者获得单位效果所承受的风险应尽可能的小有效性——通过药物的作用能够达到预定的目的经济性——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从药物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角度强调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较高的诊治、预防或干预效果适当性——根据用药对象选择适当的药品,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剂量、途径和疗程,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5.(一)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指为了达成一事或获得一物所付出的代价,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是指实施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所消耗的资源或所付出的代价。

(二)成本的分类:①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fixed cost)——不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如医院门诊和病房的建筑物、大型检测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工资等。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随着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如药品的成本、注射的成本等。

②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direct cost)——指在卫生服务过程中能够直接计入某项服务的成本。

如预防项目中的疫苗费用、医疗服务中的检查费和药品费等。

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指不能直接计入而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分摊计入各种服务项目的成本。

如多种项目服务的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③医疗成本和非医疗成本医疗成本(medical cost)——指实施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所消耗的医疗产品或服务。

药物经济学考试试题

药物经济学考试试题

药物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A 成本B 效果C 效益D 成本效果分析2、以下哪种成本属于直接医疗成本()A 因病误工造成的收入损失B 患者往返医院的交通费用C 患者住院期间的膳食费用D 患者家属因照顾患者请假造成的收入损失3、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成本效果比(C/E)表示()A 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增加的成本B 每获得一个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C 成本与效果的差值D 效果与成本的差值4、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估算成本()A 市场调查法B 专家咨询法C 作业成本法D 以上都是5、药物经济学中的敏感性分析主要目的是()A 考察研究结果的稳定性B 确定最佳治疗方案C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D 评估研究方法的准确性6、以下哪项不是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适用范围()A 新药研发B 药品定价C 临床用药决策D 医生个人收入分配7、成本效用分析中,常用的健康效用指标是()A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B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C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D 以上都是8、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偏倚()A 样本量过小B 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合理C 数据收集方法不准确D 以上都是9、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用于()A 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B 确定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阈值C 判断是否增加投入以获得更多效果D 以上都不是10、以下哪种研究设计常用于药物经济学评价()A 随机对照试验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药物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答: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及其相互关系,以提高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保健决策的科学性。

其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为医疗保健决策提供依据,优化药物资源配置,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以及评估新药研发和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等。

医药经济学考试试题

医药经济学考试试题

医药经济学考试试题医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医药领域资源配置、成本效益、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学科,对于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套医药经济学考试试题,旨在考察您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医药经济学中的成本包括()A 直接成本B 间接成本C 无形成本D 以上都是2、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常用的效果指标不包括()A 治愈率B 生存率C 生活质量D 药品销售额3、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常用于评估药物的经济学价值()A 随机对照试验B 队列研究C 成本效果分析D 病例报告4、药品的需求弹性通常()A 较大B 较小C 等于 1D 不确定5、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信息不对称B 外部性C 完全竞争D 公共物品属性6、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药品价格()A 研发成本B 市场竞争C 医生处方习惯D 患者的年龄7、成本效益分析中,常用的衡量指标是()A 成本效果比B 净现值C 内部收益率D 效益成本比8、医药行业的市场结构通常属于()A 完全竞争B 垄断竞争C 寡头垄断D 完全垄断9、医疗保险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 分散风险B 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C 降低医疗成本D 增加医疗机构收入10、药品专利的主要作用是()A 鼓励创新B 降低药品价格C 增加药品供应D 促进市场竞争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请简述医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医药经济学主要研究医药领域中的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效益评估以及政策制定等内容。

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分析,优化医药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以实现医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解释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在何种情况下应使用哪种分析方法。

成本效果分析是比较达到相同健康效果时不同干预措施的成本差异。

它通常以自然单位(如治愈的病例数、延长的生命年等)来衡量效果。

执业药师考试药综常见考点之药物经济学

执业药师考试药综常见考点之药物经济学

执业药师考试药综常见考点之药物经济学(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药综常见考点之药物经济学第一节药物经济学一、成本的种类成本是指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成本的种类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

(1)直接成本:用于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所花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

包括疾病的医疗成本和非医疗成本(患者的差旅费、伙食费、营养费和其他)。

后者所占比例小,多数研究不计算,应在分析中加以说明。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 (2)间接成本:指由于患者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

间接成本难于估算,因此在研究中可不包括。

或用当地政府公布的人均收入作为参考。

(3)隐性成本:一般指疾病带来的痛苦、不便、担忧等,难以确定,无法用货币确切表示的费用。

主要用于生命质量的考核。

二、用药结果的评价用药结果:指特定的药物作用、产出和结局。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用药结果包括三种形式:(1)效果:以客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发病率、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客观治疗效果)(2)效益:转化为货币值的用药结果。

如效果是挽救了生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或降低了发病率,那么与生存者相当的货币价值、改善生活质量或避免因发病所消耗卫生资源的货币价值就是效益。

(转化为货币值的经济学效果)(3)效用:以主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患者的舒适程度、生活质量等。

(患者主观认同的效果)第二节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成本效果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二、几种研究方法的比较(1)成本效果分析A.概念: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分析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

B.特点①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表示,而是采用临床指标;②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③其结果易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因而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最常用手段。

(完整word版)药物经济学重点

(完整word版)药物经济学重点

(完整word版)药物经济学重点成本的计算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效用的常用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均有其权重系数。

实验性研究三大原则盲法实施。

设置对照。

随机分组。

研究设计种类:专业设计,统计学设计预测:以过去的历史数据和现在的相关信息为基础,来推测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无形成本-- 通常所说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都是伴随着资源的消耗而发生的,这类成本通常可以货币化表现。

除了可以货币化表现的上述成本之外,在医药领域还存在着并不伴有直接的资源消耗的成本,诸如疼痛、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称之为无形成本。

其特点:无形成本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进行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的。

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无形成本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AC,指总的产出量除总成本所得的商。

平均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和。

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出量而变化,所以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所增加的变动成本。

有些评价与决策不仅是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而且常常是在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常常用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举例:有时MC低:如实载70%的客机,MC仅为一顿便餐;有时MC高:如盛夏用电高峰期:MC为启动高成本、低效率的陈旧发电机组。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OC,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种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置于其他用途时所可能带来的最大的收益。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的确定与分析的步骤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的成本的确定与分析可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识别所消耗的资源或代价;计数每一种资源或代价的单位量;赋予资源或代价以货币价值;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结论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对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货币形态予以计量和描述,并对货币化了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经济学考试重点®(闭卷)
一.名词解释(七个)
①药物经济学P1:是应用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医药领域有关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状况最大程度改善的科学。

它是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参考依据的应用性学科。

②成本P18:在药物经济学中是指在实施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所消耗的资源或所付出的代价。

⑤医疗成本P19:实施某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所消耗的医疗产品或服务。

⑦效益P32:药物经济学中研究与评价的效益:以货币化计量的实施某干预方案后获得的所有有利或有益的结果。

⑧人力资本法P34:将人力资源健康的卫生项目投入也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该投入的产出就是患者的健康时间,而健康时间的价值在于可以将其投入到劳动市场以此产生经济效益,这也是因项目实施而带来的对目标的贡献。

⑨效果P37:以临床指标计量的收益,通常用物理或自然单位表示,如治愈率、死亡率、延长生命年、生理化指标、影像学指标等。

⑩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P43:指用健康效用值作为生命质量权重调整之后的生存年数,具体为某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数与该状态下健康效用值的乘积。

11.互斥方案P69:指一组方案,各方案之间互不相容、互相排斥,从中选取某一方案就必须放弃选择其他方案。

二.填空题
1.收益原则:即谁收益谁分摊,谁收益多谁多分摊。

2.我国目前公布的社会贴现率为8%。

3.效益计量方法:人力资源法(HCM);意愿支付法(WTP)(开放式,封闭式(重复投标博弈法、取舍法))
4.研究目标的细化,参考循证医学研究采用的PICO原则,进行初始问题转化。

即P患者或人群;I干预措施;C比较措施;O结局指标;
5.健康效用值的直接测量:视觉模拟标尺法(VAS)、时间权衡法(TTO)、标准博弈法(SG)。

6.适用用于一般人群的国际上最常用的基于偏好的普适性量表:欧洲五维键康量表(EQ-5D)、六维健康调查量表(SF-6D)、健康效用指数量表(HUI)。

7.最常见的干预方案关系:互斥方案、独立方案、相关方案。

三.简答题
1.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对药物资源利用的程度进行评价;研究提高药物资源利用程度与利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医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医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
调发展的途径。

2.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最小成本分析。

3.药物经济学评价步骤:
明确问题及其预期目标;明确评价的服务对象;确定拟进行评价或比较的干预方案;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识别并计量成本和收益;比较成本和收益;进行不确定分析。

4.成本的分类: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形成本;医疗成本、非医疗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
5.成本的计量原则:成本计量分析要有计划;成本的识别要全面;计量分析方法要准确。

6.医疗成本的预算内容:
人力成本;购物成本;药品及其他卫生材料成本;低值易耗品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提成;卫生业务成本。

7.理想的效果指标具备的特征:相关性、有效性、可定量、客观、可靠、敏感、特异;
8.应用增量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发现需剔除的方案并剔除之;增量分析结果需要与判别标准比较。

9.效益、效果、效用三种指标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效益就是经济上给你带来的利润;效果就是经济决策给你带来的利润;效用就是最终产生的作用;
从广义上来说,三者是同一的,从狭义来说;三者是宏观、中观、微观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只有第三者。

药物经济学常用公式
1.发病率:即某一时期某人群中发生某新病例的频率;=某时期某疾病新病例数/同期年平均人口数*100%。

2.治愈率:即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治愈的频率;=治愈患者数/受治疗患者数*100%。

3.生存率:即患者能活到某时间的生存概率,常用有直接法:n年生存率=活满n年的人数/观察满n年的人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