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的CT诊断
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

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章节,每个大章节下分别有三个小章节。
一、病人个人信息1.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报告单上第一部分通常包括病人个人信息,用于标识病人的身份和基本特征。
2. 既往病史和易感因素:报告单上的第二部分会列出病人的既往病史,包括吸烟史、家族病史等与肺癌相关的易感因素。
3. 症状和体征:此部分会记录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咳嗽、胸痛、疲劳等,以及体检结果。
二、CT扫描结果1. 扫描方法和参数:该部分会详细描述使用的CT扫描方法和具体参数,如层厚、层间距、扫描方式等,以确保扫描结果的准确性。
2. 肿瘤定位和大小:报告单将列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常用三维坐标或相对于肺部解剖结构的描述方法,如右上叶、左下叶等,以及肿瘤的最大直径。
3. 影像特征分析:该部分会详细描述肿瘤在CT影像上的特征,如形状、边缘、密度、钙化等,有助于医生对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等进行初步判断。
三、CT诊断结果1. 肿瘤类型和分期:此部分会根据CT扫描结果,结合其他检查数据,确定肿瘤的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瘤等,并对其分期,如TNM分期、国际肺癌联合委员会分期等。
2. 淋巴结和转移情况:报告单将详细描述肿瘤周围淋巴结的状况,如大小、数量、纵隔淋巴结的侵犯情况等,并评估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3. 其他CT所见:此部分可以记录其他与肺癌相关的CT所见,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并与肺癌的诊断进行关联分析。
四、结论和建议1. 诊断结论:报告单的最后部分会给出一个具体的诊断结论,确诊是否为肺癌,同时可能对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等进行总结。
2. 临床意义和影响:此部分将简要说明肺癌的诊断对病人以及后续治疗的意义和影响。
3. 建议和后续处理:最后,报告单会提供医生对肺癌患者的建议,如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以及后续随访等。
以上是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详细描述了其组成和格式,希望对你的文章撰写有所帮助。
3肺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脏器,大量尸检结果显示,有20%~54%胸外恶性
肿瘤的病人发生肺转移。肺转移的途径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 或邻近器官直接侵害。以绒毛膜癌、乳腺癌多见,恶性软组织肿瘤、 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还有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肾胚 胎癌等。
• Hemorrahgic Metastasis from Choriocarcinoma 〔绒毛膜癌〕Radiologic Findings
Chest radiograph shows multiple, ill-defined nodular opacities in both lungs. HRCT scan shows multiple, ill-defined nodules with halo of ground glass attenuation in the periphery zones of both lungs. Diagnosis was made based on clinical history of choriocarcinoma and radiologic findings. Serum HCG level was as high as 59,100 IU/ml. Brief Review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varies with the primary tumor and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In autopsy series the most common sources of metastases to the lungs include tumors of breast, colon, kidney, uterus, prostate, head, and neck. Tumors such as choriocarcinoma, osteosarcoma, Ewing’s sarcoma, testicular tumors, melanoma and thyroid carcinoma have a high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but because they are not as prevalent in the population, lung deposits from these tumors are encountered less frequently . Hematogenous metastases usually result in multiple, large, well-defined nodules and tend to involve mainly the lower lung zones and frequently have a peripheral distribution. On occasion, if the metastases have bled into the surrounding lung, they show ill-defined edges.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of choriocarcinoma has ranged from 5.1- 67% . The pattern of thoracic metastasis from choriocarcinoma is variable, including pulmonary nodules with surrounding hemorrhage, miliary nodules, nodule or masses with arteriovenous aneurysm formation, and pulmonary or pleural metastasis with spontaneous hemothorax .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影像学表现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影像学表现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而影像学技术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在影像学中的表现特征。
一、CT检查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工具之一。
其高分辨率、快速成像以及对肺部结构的详细显示使其成为发现肺癌的有力手段。
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结节、肿块、肺实质改变等。
1. 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肺结节是早期肺癌中常见的形态学表现。
根据肺结节的形态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其为良性或恶性。
恶性肺结节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增强后密度增加等。
而良性结节则往往具有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等特征。
2. 肿块的影像学表现肺癌早期的肿块主要以孤立性为主,多为实性或部分实性肿块。
恶性肺肿块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边缘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周围模糊的毛刺等。
而良性肿块则往往具有清晰的边缘、均匀的内部密度等特征。
3. 肺实质改变的影像学表现早期肺癌患者还常常出现肺实质的局部改变。
这些局部实质改变包括斑片状浸润、结节状浸润等,对于早期肺癌的检测和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PET-CT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优势,能够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来检测肺癌的代谢活性。
PET-CT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肺部代谢亮点肺癌患者PET-CT图像中的肺部出现局部或弥漫的代谢亮点,这种代谢亮点通常与肿瘤的活性代谢有关,显示出肺癌可能存在的部位。
2. 淋巴结转移早期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是很常见的。
PET-CT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淋巴结的代谢亮点,进一步指导医生的治疗决策。
3. 远处转移对于早期肺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低。
肺癌CT诊断

肺肿瘤的收缩力
胸膜凹陷征广义上的胸膜凹陷包括所有肺部病变引起的相邻的胸膜局限性内陷,是肺 外围病变经常伴发的一种影像征象,良恶性病变发生胸膜凹陷的病理基础和影像表现 各不相同。 • 胸膜凹陷原因主要有3点:(1)病灶内部结构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2)肺不张 导致脏层胸膜凹陷;(3)胸膜粘连增厚。肺癌和肺结核形成的胸膜凹陷征有胸膜的 牵拉凹陷及液体积聚。
腺 癌 跨 越 叶 间 裂
肺结核的破坏力
• 在肺结节和肿块中,结核的破坏力算是很强的,主要是坏死区较大,其次 是对支气管和肺血管的破坏 • 慢性结核灶三层结构从里到外为:干酪样坏死,肉芽肿性炎(很薄,经常 不到1mm,为langhans巨噬细胞,所以增强扫描经常是薄层环状强化), 纤维组织。 • 这样的结核灶里面看不到任何肺组织及结构,包括肺动静脉、支气管和肺 泡结构
肺腺癌
• ①中央型腺癌几乎全部为低分化,少见,一般是由周围型演变而来。原发 性肺腺癌本质上都起源于肺泡及细支气管壁 • ②癌性淋巴管炎几乎只见于腺癌 • ③伴双肺弥漫性转移结节者,几乎均为低分化腺癌
• ④叶间裂转移者【多发结节状,≥6枚有定性意义】几乎均为腺癌,可以是 干性转移,也可以是湿性转移,前者预后明显好于后者;叶间裂附近单发 结节一般都是良性-肺内淋巴结
• 贴壁生长方式是沿着原有的肺泡壁架构生长,肺泡结构未破坏,肿瘤细胞 的直径在15微米左右,呈靴釘状单层排列,加上相应的肺泡壁增厚至25-40微米,总的组织厚度也就是50--60微米左右,而肺泡腔的直径在200微米 左右。所以整体上空气的含量仍然在一半以上,磨玻璃区的CT值大体上会 在-650至-500Hu这个范围。随着肿瘤生长,附壁生长区内的细胞密度会增 高,并逐渐有乳头状形态长出,CT值进一步升高,这时接近于浸润了。
(癌症)肿瘤CT诊断

(1)局限型间皮瘤:CT 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少数可有囊变及钙化,肿瘤邻近胸膜增厚。
(2)弥漫型间皮瘤:CCT 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胸膜增厚及结节状,同侧胸腔积液,可侵犯纵隔、心包、胸壁及肺内。
1.眼眶肿瘤
对于显示眼眶内肿瘤,CT 和MRI 是非常有效的。
(1)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肿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肿瘤的CT
值可以从负值增加到与眼肌相同的密度。毛细血管瘤多发生于儿童,CT 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注射造影剂后显著增强。
(3)畸胎类肿瘤:囊形畸胎瘤CT
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影,界清,囊壁可有钙化。实性畸胎瘤CT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从脂肪到高密度钙化或骨骼均可见到。若肿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考虑有恶变可能。
(4)恶性淋巴瘤:CT 是显示纵隔淋巴瘤的最好方法。可明确显示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和范围。CT
(1)良性肿瘤:血管瘤是鼻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CT 表现为鼻腔或上颌窦肿块,鼻骨变薄,增强后肿块可有显著、均匀增强。
乳头状瘤CT 表现为起自鼻腔侧壁的软组织肿块,伴鼻腔侧壁骨质破坏,增强后肿瘤可有部分增强。
骨瘤多发生于额窦。CT 能显示骨瘤的位置及向周围发展的范围。CT 表现为高密度骨性影,边缘清楚,常有分叶。
2 纵隔肿瘤
(!)胸内甲状腺肿:CT 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块,边缘清楚,密度均匀,上缘与甲状腺相连,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2)胸腺瘤:前纵隔最常见肿瘤。CT
表现为实性肿块,边缘较清楚,类圆形、分叶状或梭形。瘤内可见囊变区及不规则钙化。肿瘤在纵隔内蔓延,胸膜多发结节,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为恶性胸腺瘤的重要征象。
早期肺癌的ct报告

早期肺癌的ct报告肺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尽管现代医学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早期肺癌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快速成像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肺部图像,有助于观察病变、评估肿瘤的性质和确定其大小。
下面是一份早期肺癌的CT报告,我们来一起解读吧。
CT影像显示了一枚位于右上肺叶近外周的不规则肿块。
根据CT观察,该肿块的直径约为2.5厘米。
肿块边缘呈分叶状,并且可见周围小叶间隔增厚。
此外,肿块内可见一些斑点状高密度结节。
从CT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出,该肿块呈现不规则形态和分叶状边缘,这表明其恶性潜力较高。
肿块内的斑点状高密度结节可能是肿瘤坏死或出血的表现,这也可能预示着该肿瘤的侵袭性较强。
在CT扫描中,我们还注意到胸膜凹陷和肿块周围的胸膜透亮带。
这些特征可能是浸润性肺癌的征象,意味着肿瘤已经开始侵犯胸膜,并可能蔓延到邻近组织。
此外,CT图像显示了右侧纵隔淋巴结肿大。
尽管淋巴结的强化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淋巴结的恶性程度,但其增大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总体而言,根据CT报告的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早期肺癌,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恶性和侵袭性。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行其他检查,如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活检或PET-CT。
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通常较高。
CT扫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快速和准确的检查手段,对早期肺癌的发现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CT影像上的肿块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医生可以提前发现肺癌,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总结起来,早期肺癌的CT报告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断线索。
通过准确解读CT影像,可以发现早期肺癌的存在及其特征,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CT仅仅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病理结果来综合判断。
肺肿瘤影像诊断

小结
肺泡细胞癌:
1、早期可为肺内孤立结节状或肺炎样浸润影,其内 可见透光区。 2、晚期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境界不清的结 节状或斑片状影,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3、进一步发展为大片状肺炎样实变影,形成癌性实 变。
早期肺癌
磨玻璃密度 BAC或腺癌 AAH( 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非典型腺瘤增生 肺特异性纤维化或肺炎
肺炎性假瘤球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 楚,其影像表现为桃尖征,另外边缘常 可见粗大长毛刺,周围无局部充血征改 变,CT密度较高,急性期强化可明显, 慢性期强化不明显。抗感染治疗后,球 形阴影不易消散。而球形肺炎经抗感染 治疗后,球形阴影能较快地吸收
多发性炎性假瘤,边缘毛糙,呈锯齿状,尖桃征
结核
支气管充气征
多见于小肺癌,典型表现者为瘤灶内管状低密度 影(气体密度),长短不一,有的可见分支。非典型 表现者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出现于相邻的 几个扫描层面。该征象多见于附壁式生长的肿瘤,癌 细胞沿细支气管和肺泡表面生长,而管腔仍通畅。 支气管充气征虽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不是肺癌的 特异性表现(肺泡细胞癌出现率最高),曾有研究表 明局限性机化性肺炎该征的出现率为44%,故因结合 其它征象综合判断。
胸膜浸润
胸膜浸润见于胸膜下肿瘤或肿瘤增大直 接浸润壁层胸膜。常表现为肿块与胸壁 间胸膜线消失,与胸壁广基底相连,交 角变钝。甚至可以形成胸膜播散。
邻近血管、支气管改变:
周围型肺癌周围血管和支气管可相互聚拢,当血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管走 行与扫描层面平行时比较明显。形成机制多认为与肿瘤内成纤 维化反应有关。 常见肿瘤与支气管的关系:a.支气管到达肿瘤边缘时被阻断;b. 支气管进入瘤体,癌组织沿支气管壁浸润,致管壁不规则增厚, 管腔不规则狭窄。c.肿瘤推压支气管,成手抱球样。
肺癌影像判断标准

肺癌影像判断标准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影像学检查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肺癌影像判断标准。
一、X线胸片
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肺癌筛查方法之一。
在X线胸片上,肺癌通常呈现为肺内结节或肿块,直径在1-3 cm之间。
如肺癌病灶较小,
则需结合临床症状、病史、肿瘤标志物等进行综合判断。
二、CT影像
CT影像是肺癌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CT影像上,肺癌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常伴有周围肺组织密度不均匀、磨玻璃影、支气管气像、卫星病灶等表现。
根据肿瘤密度、边缘、形态等特征,可判断肺癌的恶性程度及浸润范围,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三、PET-CT影像
PET-CT影像是一种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荧光素(FDG)标记的葡萄糖代谢显像技术。
PET-CT影像可以检测到肿瘤细胞代谢的活跃性和分布情况,对于肺癌的诊断和定位非常有帮助。
PET-CT影像对于评估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
价值。
四、MRI影像
MRI影像是一种无辐射、高分辨率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肺癌的解剖结构和代谢状态。
MRI影像适用于复杂情况下肺癌的诊断和评估,如肺门淋巴结转移、肺部深部病灶等。
综上所述,肺癌影像判断标准包括X线胸片、CT影像、PET-CT 影像和MRI影像等多种检查方法,结合临床症状、病史、肿瘤标志物等进行综合判断,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肺肿瘤影像诊断

无包膜,但分界清,决无浸润,仅个例恶 性报道 多发的错构瘤,在多数病例中,不同瘤体 的组织成分是相似的,仅少数病例不同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60~70 岁,86%的患者 有吸烟史。 罕见于气管、支气管内错构瘤。
肺错构瘤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常见有以 下的全身性疾病。 Carney’s triad(Carney 三联征):即支气管软骨瘤、 多发性胃平滑肌肉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Cowden 综合征: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器官 的多发错构瘤病。 错构瘤综合征:合并其他发育异常或良性肿瘤的 肺错构瘤称为错构瘤综合征,此类病人多为 Cowden 综合征患者。
肺炎性假瘤
以青壮年多见,一般发病年龄30~40 岁,女性多于男性。 1/3 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2/3 的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肺化脓症的病史。 炎性假瘤的3 个转归:吸收消散、相对稳定不变、缓慢增 长。 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结节影,少钙化,有些 边缘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叶状,与肺癌很难鉴别。 肺炎性假瘤在肺部无明确的好发部位,多数在4cm 以下。
9、平滑肌瘤
约占肺部良性肿瘤的2%。多为单发、可有囊性变大小不 等,最大可达13cm,球形,可呈分叶状,有包膜。 可为多发,肺部的病变也可以是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特别 是与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有关,也有合并多发皮下平滑肌 瘤者。 肿瘤可位于气管、支气管内,也可位于周围肺组织,发生 率相近。 以青、中年多见,在5~67 岁,平均为35 岁。女性多于 男性,男女比为2∶3。 放射学无特征性表现,其阴影密度较脂肪瘤高。
肺部良性肿瘤-------1.错构瘤
90%以上肺内错构瘤生长在肺的周边部,紧贴于 肺的脏层胸膜之下,体积大小不等,绝大多数是 单发,80%为圆形、椭圆形, 20%有分叶。密度 均匀,边缘锐利,极个别的有毛刺。10%~30% 可见钙化,以偏心钙化最多见,中心型钙化少见; 爆米花征是肺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多见而 且不是肺错构瘤所独有。 多发少见,而且多为双病灶。
肺癌的CT诊断

肺癌的CT诊断肺癌的CT诊断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蔡祖龙肺癌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工业化国家死于肺癌者,女性占全数恶性恶肿的1/5,男性那么高达1/3。
最近几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和辽宁省的城市,云南固旧地域,肺病的发病率和\或死亡率已占各类恶性肿瘤的首位。
因肺癌确认时多已至中晚期,70-80%患者已失去根治机遇,五年生存率较低,因此肺癌的初期诊断和医治关于改善肺癌予后,提高五年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
影像学检查方式关于肺癌的检出及分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肺癌的CT表现(一)中央型肺癌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要紧有段以上支气管腔内肿块,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腔狭小与阻塞,肺门区肿块等肺癌直接征象。
继发性改变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阻塞远端支气管扩张形成的粘液栓塞,和病灶周围或(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等;螺旋CT,专门是多层面CT,采纳薄层扫描并冠状与矢状位重建可清楚显示支气管腔内沿管壁浸润的初期肺癌。
CT平扫难以区分肿瘤与其远侧的肺不张,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实际大小与不张的肺。
(二)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在CT上显示有必然特点,即便小于的初期肺癌,也多有明确的恶性征象。
以下重点简述直径〈3cm的周围型小癌的CT征象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⒈肿瘤边缘征象特点:⑴分叶征:是周围型小肺癌最多见的大体征象。
作者100 例直径小于3cm的小肺癌分叶征的发生率为84%。
绝大多数小肺癌呈深分叶,(弦距与距长之比大于2/5。
其病理基础一是与肿瘤边缘各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同有关;二是肺的结缔组织距离,进入肿瘤的血管、支气管分支、从肿瘤内向外生长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等引发肿瘤生长受限并产生凹陷,从而形成份叶的形态。
⑵边缘毛糙:可见细短毛刺,棘状突起或锯齿状改变。
此为肺癌的常见征象,发生率约为80%-85%,这些表现是由于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长和肿瘤细胞周围蔓延所致。
肺肿瘤的CT诊断PPT课件

中央型者症状稍多,如发热、咳嗽、咳痰 及胸痛等。
3
错构瘤
中央型错构瘤CT表现:
表现为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内软组织球形 肿物,该支气管远侧见片状高密度影,为 阻塞性肺炎或/和肺不张,与中央型肺癌 难以区分,但本病支气管壁不增厚,如能 检出肿物内钙化或/和脂肪成份,则有助 诊断。
中央型癌比周围型癌症状多而出现早。
22
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
直接征象:
管腔内软组织肿块 管壁不规则增厚、
管腔狭窄或阻塞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23
气管癌,男39Y
24
气管癌并纵隔感染
25
中央型肺癌的 CT表现
间接征象:
阻塞性肺炎
左左
阻塞性肺气肿
肺主 不支
阻塞性肺不张诊断
1
概述
良性肿瘤:错构瘤、炎性假瘤、腺瘤、 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肺癌、肉瘤、转移瘤。 CT检查对于发现病变、定位、定性和
定量诊断都具有传统X线检查不可比拟 的优点。
2
错构瘤(hamartoma)
病理与临床
为胚叶发育异常,可位于大支气管内或肺 内,前者称中央型较少见,后者称周围型 多见。
4
错构瘤
周围型错构瘤CT表现:
①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物,多为单发,直径 为1~9cm,多数为2~3cm,边缘光滑, 部份可有浅分叶或边缘呈波浪状。
②常位于胸膜下或近叶间裂处,邻近肺纹 受压移位。
③约1/3以上可见高密度钙化灶或脂肪成 分。
5
Pulmonary hamartoma
6
右中叶错构瘤,病理证实, 男55Y
增强扫描见肿块呈均匀一致性强化。 本病如表现肿块较大,轮廊不整或呈分叶
肺肿瘤性病变cT诊断

【】 车 林海 , . 中的可控 危 险因素 [ . 界急危 重病 医学 杂志 , 4 刘强 脑卒 J世 ]
2 0 ,() 5 — 5 . 0 522 : 36 5 6
[] T t g H ry s S O , . op c v u yo pes e 5 eua s O,i auI h i e a P s et es d f e rs v o , S t1r i t d i s mpo n s f t k m n a a e eJ.t k , 0 , y tmsa d r k o r e a o g Jp n s[] r e 0 1 i so S o 2
专 刊, 9 () . 1 7 1: 9 5
吸烟者 比不吸烟者c 发病率 高1 - 0 。①香烟 中尼古 丁可使血 I . 1倍 6 管痉 挛,心率加快 ,血压 升高 ,促使 胆固醇在血 管壁沉着 ,加速动脉
肺肿瘤性病 变c 诊断 T
王 亚 芹
【 关键词 】肺 肿瘤 ;C T
中图分 类号 :R3 . 70 4
[】 G rlk B S ts f s c r f m n a s c t i rk 2 oe c . a f kf t so d e t s i e w t s o e i P tu oi a o r e ia o a d h t [ _t k ,9 7 83: 3 9 . J Sr e1 9 , () 9 — 5 ] o 2 4 4
A 型行 为者性情 急躁 ,做事快 ,争强好 胜 ,追求成 就感 。这 种人 大脑 皮层 常处于紧张状态 , 突发事件 容易 出现 应激失调现象 ,导致 对 心理 失衡 ,使血压 、血脂 升高 ,血管 收缩 ,血小板 凝集功 能增 强 ,进 而促 发脑血管病变 。 A型行 为者脑 血管发病率 明显高于 非 A型行为者 。 对 A型行为者应进行 心理卫生知识 的宣传 教育 ,以便 纠正不利于健康
肺部肿瘤病理报告

肺部肿瘤病理报告引言肺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病理报告是肺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以一份肺部肿瘤的病理报告为例,详细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根据报告结果进行临床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病理报告示例临床病理号:20211001标本信息:名称:肺组织活检标本序号:L20211001A送检医院:某某医院送检科室:呼吸内科样本性状:小块组织,灰白色切片数量:1报告结果:1. 病理诊断:左上肺组织活检标本,见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免疫组化进一步分型为腺癌。
2. 肿瘤分期:根据CT显示肺部肿块直径为3 cm,无淋巴结转移,诊断为T1N0M0期。
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TTF-1(肺癌标志物):阳性- P53 基因突变:阴性- Ki-67(增殖指数):30%报告内容解读1.病理诊断根据标本的组织活检结果,确定肺部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过进一步的免疫组化检测,确定肺癌类型为腺癌。
这对于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2.肿瘤分期根据CT检查结果,肺部肿块的直径为3 cm,无淋巴结转移。
根据国际肿瘤分期系统(TNM系统),将该肿瘤分期为T1N0M0期。
这有助于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通过检测特定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来帮助确定肿瘤类型和预后评估的一种方法。
在该样本中,通过检测TTF-1(肺癌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为阳性,进一步确认了肺癌的诊断。
同时,通过检测P53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为阴性,说明该肿瘤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可能较高。
而Ki-67为增殖指数的检测结果为30%,表示该肿瘤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适中。
临床意义肺部肿瘤的病理报告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根据病理诊断确定肺癌的类型,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例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等。
肿瘤的分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
肺部肿瘤CT影像的自动分析

肺部肿瘤CT影像的自动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精准。
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中,肺部肿瘤CT影像的自动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肺部肿瘤CT影像自动分析技术的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肺部肿瘤CT影像自动分析技术原理肺部肿瘤CT影像自动分析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影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
通过对肺部CT影像的预处理,如图像去噪、图像增强等操作与手段,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保留更多有用信息,从而为其后续的机器学习建模打下基础。
而在机器学习算法方面,主要应用包括传统的分类算法、深度学习算法和集成算法等技术。
其中,深度学习算法是最为突出的技术之一。
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支持向量机(SVM)等可以帮助实现更加高效准确地肺部肿瘤CT影像分析。
二、肺部肿瘤CT影像自动分析技术优势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观察、判断的方式,肺部肿瘤CT影像的自动分析技术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单次诊断效率更快在人工的肺部肿瘤检测中,医生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基于经验或靠近肉眼观察确定诊断。
而通过自动分析技术,在合理的肺部CT影像预处理与算法学习下,机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识别和标识,减少诊断时间,提高效率。
2. 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在人工肺部肿瘤诊断中,某些不稳定的因素如眼睛疲劳、工作压力等,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而自动分析的算法基于高精度和清晰的图像,利用了深度学习的技术优势,大程度上排除了人力因素带来的误差,大幅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
3. 自适应性更强如何能够确保结果的全面性、通用性,以及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是这个领域的关键问题。
肺部肿瘤CT影像自动分析技术通过预处理和模型训练,能够快速地适应不同实验环境,对信息进行自我补充和自我学习,从而克服了许多传统方法的限制。
三、肺部肿瘤CT影像自动分析技术应用前景与传统肺部肿瘤的诊断方式相比,肺部肿瘤CT影像自动诊断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肺癌体积探测、形态形变分析、血运特征等全面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引言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占肺癌的大部分比例。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T成为了其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对CT影像学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为患者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CT表现1.病灶位置非小细胞肺癌多发生在大支气管分叉处或其周围区域,常呈现局部分布。
根据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位于主动脉弓以上的分支处或即将进入叶支气管处,周围型则位于支气管外。
2.影像学表现肺癌CT多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病灶,直径一般大于1~2cm,边缘模糊、毛糙,可有结节状突起或毛刺状钩曲。
肿瘤密度不均匀,一般呈均匀或稍低于肌肉密度,部分区域出现坏死、囊变、钙化等表现。
此外,肺癌还常伴有胸膜增厚、肺纹理增多、胸腔积液等。
当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淋巴结转移、肺外转移等表现。
3.不同类型癌的CT表现(1)鳞癌:多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边缘多毛糙不规则,可有结节状突起或毛刺状钩曲。
肿瘤密度不均,病灶内常有坏死区、囊变区或钙化区,常伴有胸膜增厚、肺纹理增多等。
(2)腺癌:多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病灶边缘多光滑,密度多均匀,极少出现钙化或坏死现象。
(3)大细胞癌:病灶常呈现为较大的团块,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常有坏死和囊变。
4.分期和诊断诊断价值1. 显像清晰,能够准确地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2. 无创,对患者无伤害,能够连续观察病变的演变过程,有助于评估疗效。
3. 对病理类型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影像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肿瘤的C T诊断
⏹概述
⏹良性肿瘤:错构瘤、炎性假瘤、腺瘤、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肺癌、肉瘤、转移瘤。
⏹CT检查对于发现病变、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都具有传统X线检查不可比拟的优点。
错构瘤(h a m a r t o m a)
⏹病理与临床
⏹为胚叶发育异常,可位于大支气管内或肺内,前者称中央型较少见,后者称周围型多见。
⏹发病年龄平均45岁(22~63岁),男多于女。
⏹中央型者可有发热、咳嗽、咳痰及胸痛等症状。
错构瘤
⏹中央型错构瘤CT表现:
⏹表现为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内软组织球形肿物,该支气管远侧见阻塞性肺炎或/和肺不张,与中央型肺癌难以区分;
⏹但本病支气管壁不增厚,如能检出肿物内钙化或/和脂肪成份,则有助于诊断。
错构瘤
⏹周围型错构瘤CT表现:
⏹①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物,多为单发,直径多数为2~3cm,边缘光滑,部份可有浅分叶或呈波浪状。
⏹②常位于胸膜下或近叶间裂处,邻近肺纹理受压移位。
⏹③约1/3以上可见高密度钙化灶或脂肪成分。
腺瘤(p u l m o n a r y a d e n o m a)
⏹病理与临床
⏹分中央型和周围型。
⏹女性比男性多见。
⏹中央型者可有咳嗽、咯血、胸痛及发热等,周围型者很少有症状。
⏹中央型较多见,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组织,可从支气管壁突向管腔内或腔外生长。
腺瘤
⏹中央型腺瘤CT表现:
⏹支气管腔内肿物,呈息肉状,表而光滑;
⏹有的见管腔狭窄,管壁局限性增厚;
⏹管外型在肺门区呈圆形高密度块影,边缘光整,密度均匀;
⏹肺内常伴阻塞性肺气肿、肺炎及肺不张。
⏹周围型腺瘤CT表现:
⏹多呈圆形,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钙化少见,直径多为2.5~5.0cm。
⏹增强扫描见肿块呈均匀一致性强化。
⏹本病如表现肿块较大,轮廊不整或呈分叶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见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常提示恶性程度较高。
肺其他良性肿瘤
⏹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源性肿瘤等均少见,大都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很少特殊的CT征象。
⏹脂肪瘤由于含脂肪成分,故CT值低,常在一50Hu以下。
⏹血管瘤在CT增强扫描时见肿块显著强化。
肺癌(p u l m o n a r y c a n c e r)
⏹大体分型:
⏹中央型:发生在肺段及肺段以上支气管,有管内型、管壁型和管外型三种生长方式。
⏹周围型:发生在肺段支气管以下细支气管以上,主要向腔外生长形成肿块。
⏹细支气管肺泡型:单发结节或多发结节或多发肺叶、肺段的肺实变。
肺癌
⏹临床分型:
⏹小细胞癌(SCLC):
⏹非小细胞癌(NSCLC):
⏹腺癌:
⏹鳞状上皮癌(鳞癌):
⏹大细胞癌:
肺癌临床表现
⏹男性比女性多见,好发年龄55~65岁。
⏹早期,多无症状。
中晚期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及消瘦等。
⏹肺外症状:如杵状指、肥大性骨关节病,柯兴综合征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肺癌的外侵和转移亦可产生一些特殊表现,如肺上沟癌可有霍纳氏征,纵隔转移可引起声嘶、喉麻痹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中央型癌比周围型癌症状多而出现早。
中央型肺癌的C T表现
⏹直接征象:
⏹管腔内软组织肿块
⏹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
中央型肺癌的C T表现
⏹间接征象:
⏹阻塞性肺炎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不张
⏹支气管扩张与粘液栓塞
中央型肺癌C T表现
⏹转移征象: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转移)
⏹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
⏹肺内转移结节
⏹胸壁(包括胸椎、肋骨、胸壁软组织)转移
⏹远处转移
中央型肺癌C T表现小结
⏹直接征象:
⏹早期中央型癌CT检出率有限。
⏹主要表现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腔内肿块、支气管狭窄和支气管梗阻。
⏹肺门区肿块;
⏹间接征象:三阻征。
⏹转移征象: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内转移、胸膜和胸壁转移、远处转移。
周围型肺癌的C T表现
⏹直接征象———肺内肿块
⏹肺内孤立性肿块,类圆形或分叶状。
⏹棘状突起。
⏹边缘短细毛刺(肺窗)。
⏹胸膜凹陷征。
⏹支气管、血管聚集征。
⏹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坏死、液化、偏心空洞、钙化)。
⏹增强扫描非坏死区明显强化(CT值增加20HU以上)。
周围型肺癌的C T表现
⏹间接征象:
⏹小叶性炎症、气肿、不张。
⏹转移征象:
⏹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肺内转移结节。
⏹胸壁(包括胸椎、肋骨、胸壁软组织)转移
⏹远处转移。
周围型肺癌C T表现小结
⏹直接征象:肺内肿块。
⏹肿块大小:早期癌为直径2.0cm以下,
⏹形态:类圆形、分叶状;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坏死液化、空洞、空泡、支气管含气征、钙化;
⏹边缘:短细毛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脐凹征、血管积聚征,也可光滑。
⏹强化程度:显著强化,较平扫增加20HU以上。
⏹强化方式:早期强化、持续时间长,均匀或不均匀。
周围型肺癌C T表现
⏹间接征象:三阻征。
⏹转移征象: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内转移、胸膜和胸壁转移、远处转移。
⏹肿块倍增时间:1.8~10个月。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 T诊断
⏹病理:为腺癌的一个亚型。
⏹临床表现:咳嗽,咯大量白色泡沫痰。
⏹CT表现:
⏹肺内孤立结节,多在3cm 以下,多有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边缘毛刺及胸膜凹陷征。
⏹大片肺炎样实变影,可按肺叶或肺段分布,近肺门部可见空气支气管征,CT“ 血管造影征” 阳性。
⏹两肺弥漫分布的结节,多在1cm 以下,边缘模糊,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肉瘤(s a r c o m a o f l u n g)
⏹原发性肺肉瘤非常少见,包括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血管内皮肉瘤,软骨肉瘤和脂肪肉瘤等,以前二者为多。
⏹早期症状少,可引起气道狭窄或梗阻,咳嗽、血痰及胸痛等。
肺肉瘤
⏹CT表现
⏹好发肺野周围,多呈边缘光整的球形影,亦可为不规则肿块,边缘轻度凹凸不平或有小棘状突起。
⏹球块密度均匀,亦可有空洞形成。
CT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肺转移瘤
(m e t a s t a t i c t u m o r o f l u n g)
⏹许多恶性肿瘤都可以转移至肺。
⏹转移途径有血行、淋巴道、气道及邻近器官的直接侵犯。
⏹常见的原发肿瘤有绒癌,乳腺癌,肝癌,骨肉瘤,胃癌,肾癌,肺癌,结肠癌及甲状腺癌等。
肺转移瘤C T表现
⏹多位于胸膜下粟粒状小结节,或较大的球块影,边缘清楚,少数呈片状浸润灶,常见两肺多发,亦可单发。
⏹病灶密度均匀,少数可形成空洞,骨肉瘤转移瘤可见病灶内钙化影。
肺转移瘤C T表现
淋巴道转移多见于胃癌、乳癌,CT表现支气管血管束结节状增厚,小叶间隔增厚,呈弥漫性网线状伴粟粒结节影,为癌性淋巴管炎表现,同时可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气道转移如细支气管肺泡癌,可产生广泛性癌性实变灶。
肺转移瘤C T表现
肺转移瘤常可累及胸膜胸壁,产生胸水及破坏肋骨。
动态观察半月至1月,病灶可有明显增大、增多。
有的原发瘤切除或放疗、化疗后,转移灶可以缩小甚至消失。
本课重点
肺错构瘤的CT表现;
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及CT表现;
转移性肺癌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