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的攻邪论与情志疗法

合集下载

张从正的攻邪论与情志疗法

张从正的攻邪论与情志疗法

2、论三邪发病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所论之 “三邪”,是指 “天地人三 邪”。他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一旦 太过都可以成为邪气,导致人体上、中、下三部 发生病变。
他指出:“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 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 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这 一理论,反映了张氏对邪气的独特见解。
二、学术贡献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历史背景 秦汉以后,方士多以长生、房中 之术惑人,因而炼丹服石、温补之风 大为盛行。金元战火连年,热病恣行, 但俗医嗜补,凡有疾病者,不问虚实, 滥投补剂,庸工以此为悦,病者昧而 不觉,以致邪气稽留,为害不浅。
1、重视邪气致病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的著名观点——“夫病之一物,非 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 皆邪气也”。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 里必虚;里实者之常也。” “邪之中人,轻则久传而自尽,颇甚则久传 而难已,更甚则暴死。” “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 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2)吐法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夫吐法,人之所畏,且顺而下之,尚 犹不乐,况逆而上之,不悦者多矣。然自胸
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
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 张氏在临床运用中,“渐臻精妙,过则 能止,少则能加。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 用屡验,以至不疑 ”。
适应范围——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3、攻即为补与就近祛邪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认为:“ 经云,虚则补其母,实则 泻其子者,此欲权衡之得平也。”
若是“积聚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 用下法荡涤邪积 ,虽是攻邪 ,实则为补。因 为“ 陈莝去而胃肠洁,癓瘕尽而荣卫昌,不 补之中,真补存焉。” 所以,张氏在论治时,主张 “取其气偏 胜者,其不胜自平矣……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 足也。”

张从正

张从正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用补虚方药非常谨慎,认为不到非 补不可的程度,不宜轻易用补。因为 “凡 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 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他把 补法分为六种,对 “脉脱下虚,无积无邪 ” 的虚症病人,辨证用之,但终需食补。 “贵流不贵滞,贵平不贵强” 特点:
① 反对无病之体滥用补剂
适用范围——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凡宿食邪滞蕴结在胃脘以下,“积聚 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都可以用下法, 无论“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 可泄而出之”。 下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个科,除一般的可 下之证外,他如目黄、九疸、食劳,也可用 茵陈蒿汤或导水丸、禹功散泻之;腰脚胯痛 可用甘遂粉下之;落马、坠井、打仆、闪肭、 损伤等引起的肿痛剧烈者,可用通圣散送导 水丸,峻泄三四十行,使气血流通,即 “痛止肿消”。
张氏所说的吐法范围很广,“如引涎、
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因此,只要邪在上如风疾、宿食、酒积
等大实大满之症,皆可以吐。又如伤寒和杂
病中的某些头痛,痰饮的胸胁刺痛,痰厥失 语、牙关紧闭、神智不清,眩晕恶心等,
“凡在上者,皆宜吐之”。
论治方药——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伤寒头痛,用瓜蒂散; 杂病头痛,用葱根白豆豉汤; 痰食积滞,用独圣散加茶末少许; 两胁肋刺痛因水滞者,用独圣散加全蝎 梢等等。 张氏常用的药物有栀子、黄连、苦参、 大黄、黄芩、郁金、常山、藜芦、地黄汁、 木香、远志等三十六种。
下法禁忌——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以上三法,张氏往往在临床上兼用,或 先后使用,可见其心法娴熟。 洞泄寒中,伤寒脉浮,表里俱虚,厥 而唇青,手足冷内寒者;小儿慢惊,两目 直视,鱼口出气者,以及十二经败证都不 宜用下法。

攻邪派创始人张子和传

攻邪派创始人张子和传

攻邪派创始人张子和传张子和,名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约生于公元1151年(金·天德三年),卒于公元1231年(金·正大八年),享年约80岁。

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

张子和是金代大医学家,在医学理论上有很多创见,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攻邪派的开山。

学宗刘完素。

精医术。

主要学说内容为三法六门。

强调病因多为外邪伤正,病以热证、实证为多,疾病分风、寒、暑、湿、燥、火六门。

主张祛邪以扶正,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攻下派。

但亦注意适时补益。

其先攻后补之治法一反滥用温补之时弊。

又曾用心理疗法治愈因惊得病的顽症。

麻知几等辑其草稿,整理其经验,编成《儒门事亲》15卷。

另著有《三复指迷》、《张氏经验方》等。

张从正起先在浑源(今山西浑源县)刘从益门下学医,后来师从刘完素之学,在学术思想上深受刘完素影响,用药多主寒凉,治病每多取效。

在大定、明昌年间(1161-1196),就以医术名闻天下,至金·兴定时期(1217-1222),金宣宗完颜征召张从正入太医院,但不久,张便辞职归家,以其医学名扬东州(指开封以东州郡),常与其门人麻知儿、常仲明等人,游山玩水,过着放诞无拘的生活。

在游历中同时也与其门人谈论医术,讲明奥义,辨析至理,将医理传给他的门人弟子。

张从正的著作有《儒门事亲》,此书是张从正的论文集,将他平时撰写的论文和临床经验收集起来,辑为一书,名曰《儒门事亲》。

其含义是儒者若更好事亲,必明医理。

本书共十五卷,其中《儒门事亲》仅占三卷,其他是《治病百法》三卷;《十形三疗》三卷;《杂记九门》一卷;《撮要图》一卷;《治病杂论》一卷;《三门六法》一卷;河间先生《三消论》一卷;《治法心要》一卷;《世传神效名方》一卷。

看来是个杂集。

据云,只有前三卷(《儒门事亲》)是张从正的手稿,其余皆是其弟子所录张氏的平时言论集和收录的别人的著述,是一部杂记式的著作。

其中有说、有辨、有论、有解、有诫、有笺、有诠、有式、有断、有论、有疏、有述、有衍、有诀。

古代名医 张从正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 张从正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张从正生平简介姓名张从正字子和别名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1228年所在朝代金代出生地区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主要成就“攻下派”的代表擅长领域攻下代表作品《儒门事亲》一、张从正简介: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156—1228),睢(suī)州考城人,是金代的著名医家,兴定年间(1217—1222)曾被召为太医,但不久就辞退了。

他在民间行医多年,是当时的名医,他与刘完素是同时代的人,但年龄较小。

他便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攻下派”的创始人。

二、人物介绍:张从正(公元1156年—公元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

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或河南省兰考县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岗)人。

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下派”的代表。

著有《儒门事亲》。

三、主要著作:张子和一生著述颇多,最著名的就是他弃官之后与学生麻知几、常仲明等共同写成的《儒门事亲》一书,书中记述了他的主要学术观点。

而该书收载的文章中,有许多是辩论性的文章,象《高技常孤》、《群言难证——谤吐》、《谤三法》、《谤峻药》、《同类谤才——群口诬戴人》等。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他在学术上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因为他敢于直言当时医界妄用温补的弊端,触动了许多不学无术者的利益,因此他们嫉妒他,怨恨、围攻、嘲笑,甚至诽谤他。

但他从不妥协,刚正耿直,并以精深的学识力辩群医。

当时,来到张子和的家中有识之士络绎不绝,高人才子日不离门,这也是对那些庸才的最有力的抨击。

四、学术内容:在学术上,他精于《内经》、《难经》、《伤寒》,同时也提出了“古方不能尽愈今病”的著名论点。

张从正对于疾病的认识很有独到见解。

他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祛邪就是补正,不能因害怕使用攻下药的而一味用补,因而创立了独特的“汗、吐、下”攻下法,并能运用自如,治好病人无数。

张从正

张从正

呼吸困难者:
开水灌服麝香0.06克,再用生姜一斤捣烂,
分两半,用布包好,放在笼内蒸熟后,用两块
布包裹,互相替换在患者胸背部用力摩檫。
大汗淋漓,虚脱者:
高丽参10克,干姜,炙甘草各20克,肉桂6 克,水煎服。 麝香0.03-0.06克/丁香0.3-0.6克。
藜芦:
用量
散剂:0.3-0.5克
煎剂:1-1.5克 中毒量与治疗量十分接近,0.6克即可引起严 重中毒,故有人提出以0.06-0.18克为宜。
初时考虑患者玄府不通,热不能随汗外解, 郁闭于内,从而口渴,心中如有火烧,饮水不能 从汗而出,故小便多,其病位在表,拟采用汗法 宣通孔窍,以银翘散加减。
处方如下:
银花12 牛子12 菊花10 连翘15 桑叶10 淡豆豉12 芦根15 薄荷6(后下) 甘草6 淡竹叶10
二、吐法
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失恋 而抑郁失眠,为控制自己打电话,常以胶带自缠 双手。抑郁日益加重,坐卧不安,服用抗抑郁药 而疗效不显.就诊时患者表情呆滞,胸中满闷欲 呕,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证属痰浊堕阻,气机不畅。先拟涌吐浊邪, 取独圣散方义。甜瓜蒂5g,上药捣为末,以水煎 取药汁2g,每服约0.5g药量。半小时后不吐则 渐加药量。备冷粥待用。
治消渴——生藕节汁
车前子苗
淡竹叶
猪羊血等
地黄汁代饮水
(二)攻邪三法
1、汗法
含义——“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辛散解表药 烙 针刺 灸 砭射 熏蒸 导引 渫洗 按摩 熨
适应范围——邪气侵袭,尚未深入,风邪诸疾 论治方药——辛温、辛寒、甘温、甘寒、苦温、
苦寒等
宜忌——因人 因地 因时 因证制宜 微微汗出,中病即止 汗后禁杂食嗜欲,忧思劳作

6.张从正

6.张从正
1、服用药物发汗
凡在表者皆可汗

●如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五积散、败毒 散,皆发汗甚热之药也
医 ●如升麻汤、葛根汤、解肌汤、逼毒散,皆辛

温之药也。
家 ●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饮子,苦寒之

药也。 ●如通圣散、双解散、当归散子,皆辛凉之药
说 也。
●故外热内寒宜辛温,外寒内热宜辛凉。
凡在表者皆可汗
●张氏长期在豫东南行医,中年从军江淮,担任军医, 花甲之年被金政府请到太医院担任太医,不久便辞 职返乡。
●“兴定中召补太医,居无何求去,盖非好也。于是 退而从麻征君知几、常公仲明辈日游上,相共讲明 奥义,辨析至理……一法一论,其大义皆子和发之, 至于博之以文则征君所不辞专。议者咸谓非宛丘之 术不足以称征君之文,非征君之文不足以弘宛丘之 术,所以世称二绝。”

天邪 上部

医外
疾就
各 家
来 之
人邪 中部 病 近 产祛

学邪
生邪

地邪 下部

汗吐下攻邪三法
中 ●张氏行医于民间,中年曾为军医。
医 ●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各 ●在其攻邪已病思想指导下,对《内经》《伤寒

论》等前贤的有关汗、吐、下法理论与方法进

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说 ●扩大了三法的应用范围与适应症,发展了中医

二时为佳。”
各 ●发汗之剂:“中病则止,不必尽剂。”
家 ●因时因地,因人因脉,辨证施治。
学 ●如“南陲之地多热,宜辛凉之剂解之;

朔方之地多寒,宜辛温之剂解之。 午未之月多暑,宜辛凉解之;
子丑之月多冻,宜辛温解之;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摘要:张从正是⾦元时期淮河流域的著名医学家。

根据当时疾病的变化情况,他在系统整理中医治疗学汗、吐、下三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且富有特⾊的攻邪理论。

他认为邪⽓是疾病产⽣的根源。

在治疗上祛邪扶正之⽬的,就要着重⽓⾎流通。

除了三法外,他还运⽤针刺出⾎作为发汗的⽅法,扩⼤了三法的治疗内容与范围。

张从正的攻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法和临床⽤药,推动了后代温病学的发展,纠正了前代治疗学上的弊端。

关键词:淮左名医;张从正;攻邪理论张从正是⾦元时期淮河流域的著名医学家,在《⾦史》中有其传。

他⾸次系统总结了汗、吐、下三法,形成了攻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法和临床⽤药,推动了后代温病学的发展。

⼀、《⾦史》中所见的张从正《⾦史》中载有名医张从正的事迹及其医学理论,现征引如下:“ 张从正,字⼦和,睢州考城⼈。

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其法宗刘守真,⽤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古医书有《汗下吐法》,亦有不当汗者汗之则死,不当下者下之则死,不当吐者吐之则死,各有经络脉理,世传黄帝、岐伯所为书也。

从正⽤之最精,号 ‘ 张⼦和汗下吐法 ’ 。

妄庸浅术习其⽅剂,不知察脉原病,往往杀⼈,此庸医所以失其传之过也。

其所著有 ‘ 六门、三法 ’ 之⽬,存于世云。

”根据《⾦史》所载.张从正是睢州考城⼈(即今河南省民权)【有关⾦代考城地望,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下册)为民权县,⽑德西《从考城沿⾰谈谈张⼦和故⾥》亦对此有释证,本⽂从民权说。

】,约⽣于⾦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年),卒于哀宗正⼤五年(1228年)。

其医学渊源直接取刘守真,主张⽤“ 汗、吐、下” 三法治疗,著有《儒门事亲》,是⾦元之际著名医⽣,其创⽴了著名攻邪学说。

后世把他治疗疾病的⽅法称为攻邪学派。

张从正⾃幼喜欢读书,经史百家⽆不涉猎,因家世业医,对医学造诣尤深,精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

他青年时做过军医,⾦宣宗兴定时曾到京都太医院⼯作,由于不习惯太医⽤药的谨慎⼩⼼,不久便辞归乡⾥,与徒弟⿇知⼏、常仲明等⼈游于隐⽔之上,⼀⾯博览古今医著,研讨医学理论;⼀⾯悬壶应诊,为⼈治病,数年间名震中原,“以医闻于世”。

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攻邪学派以攻击病邪作为治病的首要任务,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之理,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金著名医家。

《金史》载:“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

”阐发河间六气病机之旨,尝有“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之论,并认为风、火、湿、燥,皆为邪气,邪留正伤,邪去正安,故治法一以攻邪为宗,遂成为攻邪派的师祖。

《儒门事亲》麻九畴,长于经史,子和所著书,多半出于麻九畴手。

常德,字仲明,镇阳人。

著有《张子和心镜》(又名《伤寒心镜》)一书,丹溪学派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其学术理论远绍《内经》,侧重于阐述阴虚火旺之证。

丹溪学术思想以养阴为主题,于气、血、痰、郁、火诸证的治疗亦多发挥,每被后世奉为圭臬。

朱震亨,元著名医家,他认为肾精不足,相火易亢,是人体发病的关键,故尤重相火为病,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

朱震亨学说的门人,主要有赵道震、赵良仁、戴垚、戴思恭、王履、刘叔渊、刘纯等,最有成就者,当推戴思恭、王履,使丹溪学派的影响日益扩大。

赵道震,著作《伤寒类证》未见有传本。

赵良仁,名震浙东西。

所著《医学宗旨》《金匮方衍义》并《丹溪药要》等书”。

《医学宗旨》《丹溪药要》两书均未见,《金匮方衍义》亦未能详刊,至康熙朝经周扬俊补注,名为《金匮玉函经二注》之后,始有传本。

该书系研究仲景学说的专著。

戴垚,以母病死于庸医之手而弃儒从医。

戴思恭,明医家。

丹溪之得意高足,著有《推求师意》《证治要诀》等书,畅发其师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及论治杂病的心法,他所发挥的气血盛衰论,发展了丹溪乃至河间研究火热的学术思想,对后来汪机的学术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王履,明医家,著有《医经溯洄集》等书。

其学一本丹溪“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之说,于《内经》《难经》理论多有独到见解,并倡伤寒温暑为治不同论,充实河间火热论的观点。

攻 邪 学 派

攻 邪 学 派

攻邪学派一、概说•攻邪学派——是金元时期以攻击邪气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个学派。

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代表人物——张从正。

张从正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

(1156-1228年?)因居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较久,故自称宛丘;因春秋战国时睢州属于戴国,因此又自号戴人。

著作代表作:《儒门事亲》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一)攻邪理论1、三邪致病说⑴邪气致病说张氏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气侵犯人体所导致的,因为¡°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

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何也?¡±(2)天地人三邪理论天邪:是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邪:是指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邪:是指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3)人贵血气流通•¡°《内经》一书,唯以血气流通为贵¡±。

•¡ª¡ª血气贵流不贵滞•¡°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

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2.攻邪论•张从正认为“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

久服必有偏胜,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是以君子……乃知诸药不可久服,但可攻邪,邪去则己。

”邪积不宜补•¡°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2、汗吐下攻邪三法¡°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目的:攻逐邪气,就是为了改善气血壅滞的病理状态,促进血气流通,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张氏的气血¡°贵流不贵滞¡±观点。

6.张从正资料讲解

6.张从正资料讲解


” 目的:

张氏应用汗吐下三法或三法兼用,或

三法先后使用,攻逐邪气,就是为了

改善气血壅滞的病理状态,促进血气
流通,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充分体
现了张氏的气血“贵流不贵滞”观点

(1)汗法
中 ① 定义
医 ② 适应范围

③ 治疗方药

④ 注意事项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治疗方法。
医 ●理论依据:
家 邪为主,多采用汗、吐、下三法;并发展情
学 志疾病治疗方法。针对医界滥用辛燥温补
说 之弊,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学术
观点。
学术渊源
●《内经》的影响 ●《难经》的影响 ●《伤寒论》的影响 ●私淑河间学术思想 ●兼千百家之长
3、著作
中 代表作:《儒门事亲》
医 作者:张从正

麻知几

常仲明

最新版本: 《张子和研究集成》
各 家
非人身素有之也。 ◆或自外而入 ◆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学 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

2、三邪致病
●邪气包括天、地、人三邪 。
攻邪应就近而祛之
“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 寒之邪,结于皮肤之间,藏于经络 之内,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 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 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 之。”
攻邪学说。
汗吐下攻邪三法
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 治其虚时。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 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謬工之治病,实实虚 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之也。惟庸工 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 ,误人而不见其迹。渠亦不自省其过,虽终老而 不悔,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 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 知觉。夫粗工之与謬工,非不误人,惟庸工误人 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

(6)张子和学术思想简介

(6)张子和学术思想简介

(6)张子和学术思想简介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因久居宛丘(今河南淮阳一带),故有张宛丘之称。

约生活于金正隆元年至金正大五年。

其幼承家学,随父习医,青年时任过军医,晚年曾在太医院供职,其学远则取法于《素问》《难经》《伤寒论》,近则私淑于刘完素,临床用药偏于寒凉,自述用河间辛凉之剂四十余年,论治消渴亦宗刘完素之学,而倡“三消当从火断”说,但其又不尽同于刘完素。

鉴于当时嗜补之习颇盛,凡治疾病,不问虚实,滥投温补,以致邪气稽留,为害甚烈,因而大倡攻邪论,主张“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治病一以汗吐下三法为主要手段,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有关理论及方法,被后世尊为攻邪派的宗师。

元人张颐斋序《儒门事亲》,盛赞其术,谓:“南渡以来,宛丘张子和出焉,探历圣之心,发千载之密,凡所拯疗,如取如携,识者谓长沙、河间,复生于斯世矣。

”清代医家王土雄亦对其评价甚高,称“自古以来,善治病者,若如戴人”。

张氏的著作惟《儒门事亲》一书,凡15卷。

据考,该书并非张氏一人之专著,其中前3卷系《儒门事亲》本书,计30篇,除最后2篇为弟子麻九畴记述外,其余皆为张氏手笔,麻氏润色;卷10、14、15系后人整理之作;卷13乃刘河间之《三消论》;卷11乃弟子常德补遗的张氏著作;余者均由张氏口述,麻氏执笔而成。

其学术思想略陈如下:一、病由邪生,攻邪已病1.病由邪生张从正认为疾病是由邪气造成的,邪气或由体外入侵而来,或由体内变化而生,停留于体内而不去,是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正如其所云:“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人,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并指出由于邪气的来源有三,性质各不相同,因而侵犯人体的部位亦有所区别,其云:“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张氏的这一观点,是符合中医学传统认识的。

张从正的攻邪论

张从正的攻邪论

张从正的攻邪论张从正(1156—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

精于医,贯穿《素问》、《难经》之学,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尤其对汗吐下三法用之精熟,起疾救死多取效。

著《儒门事亲》,乃金元四大家之一,为攻邪派代表。

张氏攻邪论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邪分为外邪和内邪,病由邪生;其二,邪分天、地、人三类;其三,治有汗、吐、下三法。

把一切致病的原因归结为邪气,包括外入的邪气和内生的邪气。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从病由邪致,到攻邪理论,张氏认为疾病是由病邪加于人体而成,病邪乃身外之物,留于体内而不去,是一切病症之所由。

由此,认为治疗疾病,首先应攻去病邪,去除邪气,元气自然恢复。

张氏说:“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可乎?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可也。

及其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

今之医者曰: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世间如此妄人,何其多也?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

”在攻邪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攻邪方法。

张氏认为:病有上、中、下之分,深浅之别,故主张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博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或发疼痛。

”“医之旨者,其惟发表攻里乎。

虽千枝万派,不过在表在里而矣。

”“所谓发表者,出汗是也;所谓攻里者,涌泄是也。

”因此,三法不仅可以顿挫病邪之鸱张,而且可以除慢性病之痼邪。

张氏汗吐下三法涵义较广,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灸、蒸、薰、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试述张从正对《内经》心身医学思想的运用与发展

试述张从正对《内经》心身医学思想的运用与发展

试述张从正对《内经》心身医学思想的运用与发展《内经》对张从正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儒门事亲》引用了内经原文多达216次。

张氏对内经中心身医学思想的运用与发展主要体现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情志相胜、“痰迷心窍”学说4个方面,其对经典的继承和运用为后世学人树立了榜样。

标签:内经;张从正;心身医学《内经》的成书标志着古典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定,它是一部“元典”,其关于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心理养生等均有较为系统而完整的论述。

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心身疾病,广义而言,主要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障碍[1],而中医学范畴的心身疾病,则是指由情志因素所致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病变,多用“五志七情”来进行概括,其外延显然比现代医学要广。

张从正在充分继承了《内经》中情志发病学说之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与运用,达到了古代中医心身医学的高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和具体治法,影响深远。

1“五志七情”与“九气感疾”《内经》以“五志七情”学说来解释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表明了精神心理活动是心的功能之一,而神的活动是经“五神”和“五志”来表现的[2];《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表明了五志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而当脏腑气血功能出现太过或不及的改变时,则会出现相应的情志变化,《灵枢·本神》曰:“血气有余,肝实者善怒;血气不足,肝气虚者善恐。

”心理活动与躯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五志与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对应。

《灵枢·天年》曰:“五脏己成,神气舍心,魂魄毕俱,以成为人……五脏皆虚,神气虚去,形骸独立而终矣。

”这种“神形相即”,即心身统一的思想,贯彻在中医学的治疗理论体系的始终。

浅析张从正论补

浅析张从正论补

浅析张从正论补万家灯火,共聚佳节浅析张从正论补摘要: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在力主攻那的同时,并非否定补虚的重要。

本文从寓补于攻、寓补于调、寓补于食三个方面,分析了张从正村补法的认识。

在邪气与正气、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上,张从正所进行的阐发与众不同,对后世医家不乏启迪。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以其独特的攻邪理论和汗、吐、下三法确立了自己在祖国医学史上的地位。

从正传河间之学而多有发挥,目睹“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诠》)的滥补状况,他以疾病非人身固有,乃邪气侵袭所致立论,主张“攻邪已病”,并赋予了汗、吐、下三法更丰富的含义。

然而,在力主攻邪的同时,从正并非否定补虚的重要,他说:“不虚者强补,不实者强攻,此自是庸工不识虚实之罪也。

岂有虚者不可补,实者不可泻之理哉”(《儒门事亲·五虚五实攻补悬绝法》)。

在邪气与正气、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上,张从正所进行的阐发与众不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1、寓补于攻张从正在对《内经》的研读中得到启发,指出:“灵枢经谓,刺与污虽久,犹可拔而雪,结与闭虽久,犹可解而决去”(((儒门事亲·腰胯痛》)。

因此.对于非人身素有之致病邪气,他主张宜速攻、速去,而不可揽而留之。

正如明代名医李中梓所言:“虚证如家贫室内空虚,铢铢累积,非旦夕间事,故无速法;实证如寇盗在家,开门急逐,贼去即止,故无缓法”(《医宗必读·辨治大法论》)。

邪气的侵袭和传变可在瞬间发生,若不及时治疗,便会导致不堪收拾的后果;而正气的损伤和恢复均非朝夕之事,需假以时日。

治病有先后,不可乱投,从正主张治病应“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诊》)。

通过祛邪而达到扶正的目的,攻邪之中蕴含补虚之意,所谓“医之道,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足也。

医古文赏析《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原译)

医古文赏析《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原译)

医古文赏析《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原译)本文节选自《儒门事亲》,作者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自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

张氏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用药偏于寒凉。

他认为外邪是致病之因,治法应以祛邪为主,扩大了《伤寒论》中关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

由于他在治疗上偏于攻下,后人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派别为攻下派。

《儒门事亲》成书于公元十二世纪二十年代,由张从正与麻知几、常仲明辑著而成。

全书共十五卷,内容包括医论、诊断、病证、治法等,主要阐述了张氏运用汗吐下三法治病的理论和经验,并列举各种病证共二百余例说明其攻邪治法的疗效。

本文概述了祛邪所以扶正的学术观点,认为所有祛邪之法皆可归入汗吐下三法,集中反映了张氏的医学思想。

这对于滥用补法的现象具有针砭作用,但于攻补关系,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片面性。

【原文】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

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

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

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之也。

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

渠亦不自省其过,虽终老而不悔,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知觉。

夫粗工之与缪工,非不误人,惟庸工误人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

【译文】人身不过分为表和里,气血不过分为虚和实。

表实的人里一定虚,里实的人表一定虚,经脉实的人络脉一定虚,络脉实的人经脉一定虚,疾病的常见现象啊。

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先攻其实邪,后补其正虚,也有不再补其正虚的时候。

粗浅的医生治疗疾病,或者补其正虚,或者攻其实邪,有时侥幸取得疗效,有时无效。

荒谬的医生治疗疾病,使实邪更实,正虚更虚,他们贻误病人的迹象常常很明显,所以可以知道(他们的错误)而谴责(他们)。

张从正神情学说浅析

张从正神情学说浅析

张从正神情学说浅析杨庆;张闯;冷兴川;方威;王建峰;赵文【摘要】现代社会,精神情志类疾病日益增多,医家多从镇静类药物或心理疏通进行治疗,收效甚微,中医对情志类疾病的治疗自古就有,张从正则将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与攻补相合、以攻为主的药物治疗相结合,灵活配合使用行为疗法、诱导疗法、综合疗法等方法,并首创了“痰迷心窍”致情志病学说,将中医情志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情志病的“九气感惑论”、“七情更相为治”,倡导共感疗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现代的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神情学说;情志病;张从正【作者】杨庆;张闯;冷兴川;方威;王建峰;赵文【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7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元四大家之一。

撰《儒门事亲》一书,学宗刘完素,主张祛邪以扶正,邪去则正自安。

临床辨证将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门,治之以汗、吐、下三法,是我国医学史上“攻下派”的代表人物,其独有的神情理论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与治疗。

张从正的神情学说认为,人的情志疾病是外在环境与人体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造成人体的气血运行失常、痰饮瘀病理产物聚集、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功能失调。

情志疗法与药物攻补都是为了重建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恢复脏腑经络的功能。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精神活动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举痛论》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