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张从正的攻邪论
汗吐下三法
汗吐下三法张子和攻邪三法汗吐下金代名医张从正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今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人。
金代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幼年从父学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勤奋自坜,弱冠成器;中年时代,即成一方名医。
他用药也以寒、凉为多。
他以为风寒等是在天之邪气,雨露等是地之邪气,最容易使人染病。
饮食的酸苦甘咸等是水的各种邪气,也是致病的原因,认为这些病因都不是人体内所应有的,一经致病;就应当祛除体外。
祛除方法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凡风寒痼冷等所致,疾病在下,可用下法;凡是风痰宿食所致,可用吐法。
他行医奔波于陈州介徐州、开封、归德数十府、州、县,医疾救亡,功绩卓著,深得人民敬仰。
金宣宗兴定年间,谕诏从正,补太医,因非其所愿,不久辞职归里,后与麻知几、常仲明等讲研医理,著书传世。
约于公元1220年前后著成《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就应当知医道。
当时因有人对汗下吐三法持有异议、故书中有说、有辨、有诫、有笺、有论、有疏、有十形三疗。
还有六门三法等目。
旨在于攻,故号攻下派。
张从正一生著述甚多,除今在《儒门事亲》中五卷之外,尚有《心镜别集》一卷、《张氏经验方》二氛《张子和治病撮要)一卷找秘传奇方》二卷传世,其余因年代久远,没能流传下来。
张从正金代医学家(约1156-1228年)。
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睢县》。
精于医理,尝入太医院任职,但不久即辞归,与当时名医麻知几、常仲明等砌磋医理,辨析奥义。
甚学宗刘完素,主张攻邪,反对妄用温补,力主“邪气加诸身,攻之可也”,要祛邪正始能安。
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三法六门”,即以汗、吐、下三种攻邪之法,以驾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
由于善用攻邪之法疗病,故后世称之为“攻下派”之代表。
然其治病亦主张辨证论治,而非一味妄攻,攻邪有其适应症,也有禁忌症。
邪去之后,需用饮食调补之,每能出奇制胜,如其据《内经》“惊者平之”之训,以木棒敲击木几之响声治惊恐得病2例,亦一种心理疗法。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张从正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用补虚方药非常谨慎,认为不到非 补不可的程度,不宜轻易用补。因为 “凡 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 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他把 补法分为六种,对 “脉脱下虚,无积无邪 ” 的虚症病人,辨证用之,但终需食补。 “贵流不贵滞,贵平不贵强” 特点:
① 反对无病之体滥用补剂
适用范围——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凡宿食邪滞蕴结在胃脘以下,“积聚 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都可以用下法, 无论“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 可泄而出之”。 下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个科,除一般的可 下之证外,他如目黄、九疸、食劳,也可用 茵陈蒿汤或导水丸、禹功散泻之;腰脚胯痛 可用甘遂粉下之;落马、坠井、打仆、闪肭、 损伤等引起的肿痛剧烈者,可用通圣散送导 水丸,峻泄三四十行,使气血流通,即 “痛止肿消”。
张氏所说的吐法范围很广,“如引涎、
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因此,只要邪在上如风疾、宿食、酒积
等大实大满之症,皆可以吐。又如伤寒和杂
病中的某些头痛,痰饮的胸胁刺痛,痰厥失 语、牙关紧闭、神智不清,眩晕恶心等,
“凡在上者,皆宜吐之”。
论治方药——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伤寒头痛,用瓜蒂散; 杂病头痛,用葱根白豆豉汤; 痰食积滞,用独圣散加茶末少许; 两胁肋刺痛因水滞者,用独圣散加全蝎 梢等等。 张氏常用的药物有栀子、黄连、苦参、 大黄、黄芩、郁金、常山、藜芦、地黄汁、 木香、远志等三十六种。
下法禁忌——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以上三法,张氏往往在临床上兼用,或 先后使用,可见其心法娴熟。 洞泄寒中,伤寒脉浮,表里俱虚,厥 而唇青,手足冷内寒者;小儿慢惊,两目 直视,鱼口出气者,以及十二经败证都不 宜用下法。
攻邪学派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效果
病人面对施烙者,端坐张口,儿童应有人在 其背后挟头。 施烙者左手执握压舌板,将舌压下,使扁桃 体充分暴露,不需任何麻醉即可施烙。 施烙前先按扁桃体的肥大程度选择适当的同 号烙铁三四支,在酒精灯上加热,将烙铁烧 至通红,取一支烙铁蘸上麻油,趁着在麻油 瓶中冒烟时取出烙铁,不迟延地送进口腔到 咽部,对准扁桃体施行烧烙,如时间延迟, 46 热度降低,起不到烧烙作用。
病人:
“病者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
逆。”
“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
“往往恶寒重温,甘受酷烈之毒,虽死而不悔。”
“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医生与其逆病人之心 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也。”
25
1、邪气致病说 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气侵犯人体所导致的。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
34
(二)治疗方法——攻邪
“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
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 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有邪积之 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邪积不宜补
35
1、祛邪三法
“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吐下三法,其余何
足言哉。”
目的:攻逐邪气,就是为了改善气血壅滞的 病理状态,促进血气流通,达到恢复健康目 的,充分体现了张氏的气血“贵流不贵滞” 观点。
为汗药,岂知寒凉亦能汗也。”
表有风寒,里有郁热——热药发其表,寒药 攻其里(大、小柴胡汤)。
52
辛热发汗用麻黄汤、桂枝汤等; 辛温发汗有升麻汤、葛根汤、解肌汤等, 苦寒发汗用大小柴胡汤、柴胡饮子等, 辛凉发汗的有防风通圣散、双解散、当归饮 子等。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张从正
呼吸困难者:
开水灌服麝香0.06克,再用生姜一斤捣烂,
分两半,用布包好,放在笼内蒸熟后,用两块
布包裹,互相替换在患者胸背部用力摩檫。
大汗淋漓,虚脱者:
高丽参10克,干姜,炙甘草各20克,肉桂6 克,水煎服。 麝香0.03-0.06克/丁香0.3-0.6克。
藜芦:
用量
散剂:0.3-0.5克
煎剂:1-1.5克 中毒量与治疗量十分接近,0.6克即可引起严 重中毒,故有人提出以0.06-0.18克为宜。
初时考虑患者玄府不通,热不能随汗外解, 郁闭于内,从而口渴,心中如有火烧,饮水不能 从汗而出,故小便多,其病位在表,拟采用汗法 宣通孔窍,以银翘散加减。
处方如下:
银花12 牛子12 菊花10 连翘15 桑叶10 淡豆豉12 芦根15 薄荷6(后下) 甘草6 淡竹叶10
二、吐法
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失恋 而抑郁失眠,为控制自己打电话,常以胶带自缠 双手。抑郁日益加重,坐卧不安,服用抗抑郁药 而疗效不显.就诊时患者表情呆滞,胸中满闷欲 呕,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证属痰浊堕阻,气机不畅。先拟涌吐浊邪, 取独圣散方义。甜瓜蒂5g,上药捣为末,以水煎 取药汁2g,每服约0.5g药量。半小时后不吐则 渐加药量。备冷粥待用。
治消渴——生藕节汁
车前子苗
淡竹叶
猪羊血等
地黄汁代饮水
(二)攻邪三法
1、汗法
含义——“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辛散解表药 烙 针刺 灸 砭射 熏蒸 导引 渫洗 按摩 熨
适应范围——邪气侵袭,尚未深入,风邪诸疾 论治方药——辛温、辛寒、甘温、甘寒、苦温、
苦寒等
宜忌——因人 因地 因时 因证制宜 微微汗出,中病即止 汗后禁杂食嗜欲,忧思劳作
10中医各家学说题(附带答案)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1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2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二)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二)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攻邪学派以下列何人为代表人物()A.张景岳B.叶桂C.张从正D.许叔微E.孙思邈2.《儒门事亲》的作者是()A.张元素B.张志聪C.张子和D.戴思恭E.许叔微3.张从正认为天之六气是()A.风、寒、暑、湿、燥、火B.风、寒、暑、水、燥、火C.风、寒、水、火、燥、湿D.寒、暑、风、水、燥、热E.风、寒、水、火、暑、湿4.张从正认为地之六气是()A.雾、雨、露、雹、冰、雪B.雾、雨、露、雹、冰、泥C.雾、露、雨、泥、冰、雪D.雾、雨、水、泥、冰、雪E.雾、露、泥、雹、冰、雪5.张从正认为人之六味是()A.酸、苦、甘、辛、咸、涩B.酸、苦、淡、辛、咸、涩C.酸、苦、甘、辛、咸、淡D.酸、苦、甘、涩、淡、咸E.酸、苦、甘、涩、淡、辛6.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气液宣通为贵E.血气流通为贵7.张子和认为,“凡上行者皆吐法”,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属此列()A.追泪B.引涎C.漉涎D.泄气E.嚏气8.张子和用吐法治杂病头痛,常用的方剂是()A.瓜蒂散B.葱根白豆豉汤C.稀涎散D.吐风散E.常山散9.张子和治痰食积滞,常用的方剂是()A.常山散B.稀涎散C.瓜蒂散D.吐风散E.葱根白豆豉汤10.首先提出:“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的医家是()B.李杲C.张从正D.薛己E.喻昌11.张子和认为投补剂治虚证,应该是()A.脉脱下虚,气血不足B.脉脱下虚,精气不足C.脉脱下虚,精血不足D.脉脱下虚,无积无邪E.脉脱下虚,津液不足12.下列医家中,善于运用以情胜情疗法的是()A.刘完素B.张子和C.孙一奎D.喻昌E.叶桂13.张子和指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
其中“实,,是指()A.正实B.邪实C.气实D.血实E.腑实14张子和提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摘要:张从正是⾦元时期淮河流域的著名医学家。
根据当时疾病的变化情况,他在系统整理中医治疗学汗、吐、下三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且富有特⾊的攻邪理论。
他认为邪⽓是疾病产⽣的根源。
在治疗上祛邪扶正之⽬的,就要着重⽓⾎流通。
除了三法外,他还运⽤针刺出⾎作为发汗的⽅法,扩⼤了三法的治疗内容与范围。
张从正的攻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法和临床⽤药,推动了后代温病学的发展,纠正了前代治疗学上的弊端。
关键词:淮左名医;张从正;攻邪理论张从正是⾦元时期淮河流域的著名医学家,在《⾦史》中有其传。
他⾸次系统总结了汗、吐、下三法,形成了攻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法和临床⽤药,推动了后代温病学的发展。
⼀、《⾦史》中所见的张从正《⾦史》中载有名医张从正的事迹及其医学理论,现征引如下:“ 张从正,字⼦和,睢州考城⼈。
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其法宗刘守真,⽤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古医书有《汗下吐法》,亦有不当汗者汗之则死,不当下者下之则死,不当吐者吐之则死,各有经络脉理,世传黄帝、岐伯所为书也。
从正⽤之最精,号 ‘ 张⼦和汗下吐法 ’ 。
妄庸浅术习其⽅剂,不知察脉原病,往往杀⼈,此庸医所以失其传之过也。
其所著有 ‘ 六门、三法 ’ 之⽬,存于世云。
”根据《⾦史》所载.张从正是睢州考城⼈(即今河南省民权)【有关⾦代考城地望,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下册)为民权县,⽑德西《从考城沿⾰谈谈张⼦和故⾥》亦对此有释证,本⽂从民权说。
】,约⽣于⾦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年),卒于哀宗正⼤五年(1228年)。
其医学渊源直接取刘守真,主张⽤“ 汗、吐、下” 三法治疗,著有《儒门事亲》,是⾦元之际著名医⽣,其创⽴了著名攻邪学说。
后世把他治疗疾病的⽅法称为攻邪学派。
张从正⾃幼喜欢读书,经史百家⽆不涉猎,因家世业医,对医学造诣尤深,精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
他青年时做过军医,⾦宣宗兴定时曾到京都太医院⼯作,由于不习惯太医⽤药的谨慎⼩⼼,不久便辞归乡⾥,与徒弟⿇知⼏、常仲明等⼈游于隐⽔之上,⼀⾯博览古今医著,研讨医学理论;⼀⾯悬壶应诊,为⼈治病,数年间名震中原,“以医闻于世”。
张子和攻邪学术思想研究
张子和攻邪学术思想研究作者:赵红霞贾海骅孙谊赵凯维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7期[摘要] 本文探讨了张从正攻邪学术思想。
其理论来源于《内经》,明确提出了天邪、地邪、人邪的概念,据此提出治病攻邪论。
张从正祛邪理论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三个要点。
创立了“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攻邪学说,治法以寒凉立论,提出阴阳损益并进的补益法则,体现出其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
张从正根据病邪所在的处所,提出了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有关理论及方法。
[关键词]张从正;攻邪;思想研究[中图分类号] R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89-02张从正(1150~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睢州考城人。
师承河间刘完素,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典籍,颇有研究。
崇奉刘完素学说,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
因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
主张邪气致病论,认为人之所患诸病,均非固有,皆系外来,俱属邪气,所以皆应攻治。
在治法上则专主攻邪,并提出了汗、吐、下攻邪三法,如《儒门事亲·补论二十九》[1]所提:“至于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实而不满,可下而已;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满而不实,可吐而已;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邪从外入,可汗而已。
然发表不远热,而无补之意。
”认为此三法足以治疗各种病证。
由于其在临床上常用泻下剂和催吐剂,尤其注意泻下法,故后世称之为“攻下派”。
1 治病力主攻邪“正”、“邪”早期肇始于《内经》,表现出“邪气”、“真气”实体性概念,如《素问·离合真邪论》从气候变化对经脉的影响、针刺补泻的方法与候气意义及真邪相合的诊察方法等,论述了真气与邪气的离、合同疾病的关系。
对于邪气的分类,《内经》有明确地阐述,认为邪有天邪、水谷之邪、地邪之分。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张从正的攻邪论
张从正的攻邪论张从正(1156—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
精于医,贯穿《素问》、《难经》之学,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尤其对汗吐下三法用之精熟,起疾救死多取效。
著《儒门事亲》,乃金元四大家之一,为攻邪派代表。
张氏攻邪论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邪分为外邪和内邪,病由邪生;其二,邪分天、地、人三类;其三,治有汗、吐、下三法。
把一切致病的原因归结为邪气,包括外入的邪气和内生的邪气。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从病由邪致,到攻邪理论,张氏认为疾病是由病邪加于人体而成,病邪乃身外之物,留于体内而不去,是一切病症之所由。
由此,认为治疗疾病,首先应攻去病邪,去除邪气,元气自然恢复。
张氏说:“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可乎?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可也。
及其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
今之医者曰: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世间如此妄人,何其多也?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
”在攻邪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攻邪方法。
张氏认为:病有上、中、下之分,深浅之别,故主张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博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或发疼痛。
”“医之旨者,其惟发表攻里乎。
虽千枝万派,不过在表在里而矣。
”“所谓发表者,出汗是也;所谓攻里者,涌泄是也。
”因此,三法不仅可以顿挫病邪之鸱张,而且可以除慢性病之痼邪。
张氏汗吐下三法涵义较广,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灸、蒸、薰、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亚健康防治中的张从正攻邪思想应用价值
亚健康防治中的张从正攻邪思想应用价值摘要】张从正对公元十一世纪前中医邪疗法成就进行总结,且自称为攻邪学派。
在治疗学上强调中医需注意给出治疗邪以出路的思想,系统总结应用汗、吐、下三法规律;病机学上强调热病发生内在关键,则是“胃肠不洁”、“气血壅滞”;病因学上充分肯定造成热病发生关键因素,则是外邪所造成。
而亚健康是介乎疾病及健康间的次等健康及临床状态。
这类人群出现适应能力及精神活力下降,且无明确疾病,假设不及时纠正则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亚健康防治中的张从正攻邪思想应用价值。
【关键词】亚健康;防治措施;邪去正安;思想;价值;攻邪理论【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343-011.张从正攻邪学说特点主要有两点依据为张从正攻邪学说的理论提供支撑,其一是人体血气以流通为贵。
当失畅则招来外邪,产生内生之邪。
邪既内踞,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血气的壅滞。
其二,人体之所以发病,是因为邪犯人体,且邪气入侵,去则正安,留则伤正。
假设不及时选择祛除病理产物、病邪,则会使疾病迁延难愈,招来病邪蔓延。
所以说,治病的目的需恢复人体学期流通,以祛邪为要,借祛邪的手段实现。
除此之外,下述也是张从正攻邪特点:其一,不弃补法,知常达变;其二,遣方用药忌投温燥,力主寒凉,继承发挥河间学说;其三力求邪去而正不伤,攻中求巧,法中寓法;其四,以刺为攻,通导祛邪;其五,以丸、散剂最多,运用三法采用多种剂型;其六,主张治病先祛其药邪,倡“药邪致病”说。
2.亚健康及其产生原因亚健康指人们身心所出的一种低质量健康状态,介于健康及疾病间,又被称为是次健康、亚临床、第三状态等,且是全身性症候群,主要表现是长期极度疲劳。
此时机体已经存在潜在的病理信息,尽管症状轻微或者是无显著症状,身心出现种种不适,表现为对外界适应力降低或生命活力下降。
疲劳则是典型表现,且心理及生理双重不适则是和疲劳所相伴的。
张从正(本)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从正
一、生平及其著作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 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金元 四大家之一,学宗刘完素,主张 攻邪,攻邪派的开山鼻祖。
10余岁幼承庭训,从父学医,20
余岁悬壶应 诊。约50岁做了二三个月的随军医生,61岁被 召补太医,不久辞归 。晚年隐居宛丘一带,与 学生麻知几、常仲明等致力于医学研究,写成 《儒门事亲》。
(1)汗法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表者,是皮毛、肌肤、腠理、 经络、六腑、苗窍等的总称。
含义——“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辛散解表药 灸 熏蒸 渫洗 烙 针刺 砭射 导引 按摩 熨
出血
适应范围——邪气停留在皮肤经络之间,包括 风寒暑湿之邪,未深入脏腑者, 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方法。
具体应用——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景岳全书.卷三十一.杂病谟.痰饮.先君吐法记》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先君寿峰公,少壮时,素称善饮。后年及四旬 而酒病起,遂得痰饮之疾。多见呕酸胀满,饮食日 减,眩晕不支,惊惕恍惚,疾疟等证。相继迭出。 百方治痰,弗获寸效。因慕张子和吐法之妙,遂遵 而用之。初用独圣散、茶调散及齑汁之类。一吐而 稍效,再吐而再效,自此屡用不止。虽诸痰渐退, 而元气弗复也。如此年余,渐觉纯熟,忽悟其理, 遂全不用药,但于五鼓食消之后,徐徐咽气,因气 而提,提不数口而清涎先至,再提之,则胶浊后随 。自后凡遇诸疾,无论表里虚实,虽变出百端,绝 不服药,但一行吐法,无不即日尽却。后至六旬之 外,则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全不惮烦,而鹤发童 颜,日增矍铄。
41张从正的攻邪论
具体方法——
张氏在使用吐法时,除内服药物外,还 有催吐、探吐、鼻饲、取嚏等外治法。
张氏用吐甚为谨慎,每先予小剂,逐渐 加量,并用钗股、鸡羽探引,若不吐者予饮 齑汁,边探边饮,直到吐出。所谓 “药不 瞑眩,厥疾弗瘥”。
吐法禁忌——
性情刚暴,好怒喜淫;病势危重,老弱气 衰;自吐不止,亡阳血虚及各种出血病证。另 外,病人无正性,反复不定者,皆不可吐,恐 转生他病。
凡是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方法,张氏 概认为汗法。
除辛散解表汤药以外,其他如 “灸、 蒸、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 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适应范围——
张氏认为,邪气侵犯肌表,尚未深入, 多宜汗法。“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 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
还有《内经》所谓的“春伤于风,夏 生飧泄”之病,他认为“此以风为根,风 非汗不出”。
张从正的பைடு நூலகம்邪论
1、重视邪气致病
张氏的著名观点——“夫病之一物,非 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 皆邪气也”。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 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 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
“邪之中人,轻则久传而自尽,颇甚则久传 而难已,更甚则暴死。”
“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 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适用范围——
凡宿食邪滞蕴结在胃脘以下,“积聚 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都可以用下法, 无论“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 可泄而出之”。
下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个科,除一般的可 下之证外,他如目黄、九疸、食劳,也可用 茵陈蒿汤或导水丸、禹功散泻之;腰脚胯痛 可用甘遂粉下之;落马、坠井、打仆、闪肭、 损伤等引起的肿痛剧烈者,可用通圣散送导 水丸,峻泄三四十行,使气血流通,即 “痛止肿消”。
攻邪学派
盖头肿及项,知太阳为风邪 所干,阳明之为病则病脉洪 大,而面部又为阳明所过之 处,风与火热多为兼化,故 此肿为风乘阳明经。 论治 阳明多气多血,邪聚于阳明 之表(兼太阳),则宜汗 之,;邪聚于阳明之里,则 宜攻下之。
故用防风通圣散即防风、荆芥、 麻黄、川芎、桔梗、薄荷等以 驱风(疏风)复以余药荡涤阳 明之积热。 由于服药汗出不多,乃以草茎 刺鼻中,使血大出,(《内经》 “血实宜夺之”)张从正认为 出血之与汗,名异而实同。乘 于阳明之风热,随血、汗排出, 面肿立消。
内经依据: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内经中还有针灸、火攻、薰 等治法,均属汗法。
伤寒论有红汗之说。
《伤寒论》将汗吐下三法具体 化: 汗法——麻、桂、青龙。 下法——承气、三物白散。 吐法——瓜蒂散。 烧针、火劫、薰等治法。 张从正在内经、伤寒论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丰富了三法的内 容,扩大了三法的治疗范围。 达到了“至精至熟,有得无失” 的程度。
请戴人诊,戴人曰:“惊者 为阳,从外入也;恐者为阴, 从内出。惊者为自不知故也, 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 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 胆伤矣。”
一富家妇人,伤思 虑过甚,二年不寐, 无药可疗,其夫求 戴人治之。
戴人曰:两手脉俱 缓,此脾受之也, 脾主思故也。
乃与其夫以怒以激之,多 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 一方而去。其人大怒汗出, 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 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 其平。
白带
息城李左衙之妻,病白带 如水,窈满中绵绵不绝, 臭秽之气不可近,面黄色 减,已三年矣。 诸医皆云积冷,起石、硫 黄、姜、附之药,重重燥 补,污水较多。芮艾烧针, 三年之间,不可胜数
戴人断之曰:此带浊水,本 热乘太阳经,其寒水不可胜 如此也。夫水自高而趋下, 宜先绝其上源 乃涌痰水二三升。次日下污 水十余行,三遍,汗出周身。 至明旦病人云:污已不下矣。 次用寒凉之剂,服及半载, 产一子。
中医传奇——攻邪学说创始人
中医传奇——攻邪学说创始人本文给大家介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
金贞元四年(1156年),张从正生于金朝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村)。
张从正因家乡为春秋时期戴国,而自号“戴人”。
十余岁时承庭训,跟随父亲学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勤奋自坜,弱冠成器,二十余岁悬壶应诊。
中年时代,即成一方名医。
他用药也以寒、凉为多。
他以为风寒等是在天之邪气,雨露等是地之邪气,最容易使人染病。
饮食的酸苦甘咸等是水的各种邪气,也是致病的原因,认为这些病因都不是人体内所应有的,一经致病;就应当祛除体外。
祛除方法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
他认为,只要邪气存于肌表,尚未深入,便可应用汗法。
其中,尤其注重辛凉与辛温发汗之间的分辨,注重从地区、季节、体质、感受邪气、禀性、脉象等方面之不同,以鉴别辛凉与辛温的不同适应证。
在使用汗法时,强调汗出之时要周身出遍,要渐渐汗出,且不宜过多,这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对于吐法,他认为凡风痰、宿食、酒积等在胸膈以上的大实大满证均可应用。
对于下法,不仅局限于通泻大便,“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即将通达气血,祛除邪气,使之从下而行的多种治疗方法统归于下法。
由于张氏对下法的概念范围的扩大,因此张氏下法的适应范围亦是十分广泛的。
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张从正承袭《内经》及张仲景学说,私淑刘河间之学,创“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的攻邪学说,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发病学理论。
在临床上,张氏吸取和发挥了前人理论,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治法理论的发展,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情志治疗方面很有特色,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张氏的攻邪理论突破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常规用药规律,为后世温病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他行医奔波于陈州及徐州、汴京、归德府数十府、州、县,医疾救亡,功绩卓著,深得人民敬仰。
邪从正来攻为复正
邪从正来攻为复正张英栋先生发表的《有邪才病,治病当攻邪》一文,尽管是为了阐发金元著名医学家张从正的论点和纠正时弊的喜补畏攻而作,但是由于张子和“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学术见解本身的局限,以及作者对于“虚实不足凭”的表述难以被大家普遍接受,就引起不同学者的商榷。
5月26日刘世锋、王树文先生刊登了《精气夺则虚,无邪人亦病——兼与张英栋先生商榷》的文章,强调“中医治病并非只有攻邪一途,而是补益与祛邪二法皆不可偏废,重在谨守病机,辨证调治。
这主要是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有关。
”张英栋先生作《补虚为复正,虚人可攻邪》一文进行答辩。
一来二往,再三解说,学术争鸣,观者获益。
笔者认为,“邪正攻补”属于中医的基本理论,对这个问题的阐发,又关系到金元医学的传承,所以值得进一步探索,以利于有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就有关问题补充阐述如下,以就正于海内同道。
邪由正来,非时失位即为邪邪是一个与正相对而言的名词,邪都是因为“不正”而产生的。
《论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席不正不食”;《左传·隐公十一年》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中医说邪气是致病的因素,主要有外来的邪气和内生的邪气。
而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
比如“六淫之邪”,是从“六气”转化而来,只是因为时间、季节不对,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在不该出现的节气里,造成了“至而太过”,或者“未至而至”,“六气”因为来的“非其时”,就变成了“六淫”邪气。
“淫”就是太过分的意思。
这也是在当时看来过分,而在其他时间里不过分的气候。
由此可以看出,六气“非其时则为邪”。
内生的致病因素,水湿、痰饮、瘀血、气滞,都曾经是正气的一部分,由于停在了不应该停的部位,因而成了致病的邪气;浊气不降,清气不升,都是邪气,因为它们本来不该处在这样的位置上。
笔者曾经参与李佃贵教授主持的“浊毒证研究”,我们提出的“自然物质浊毒化”,就是为了说明浊毒作为邪气的来源,它既可以由外界进入人体,也可以从人体内部滋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攻即为补与就近祛邪 张氏认为: 经云,虚则补其母, 张氏认为:“ 经云,虚则补其母,实则 泻其子者,此欲权衡之得平也。 泻其子者,此欲权衡之得平也。” 若是“积聚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 若是“积聚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 实则为补。 用下法荡涤邪积 ,虽是攻邪 ,实则为补。因 陈莝去而胃肠洁,癥瘕尽而荣卫昌, 为“ 陈莝去而胃肠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不 补之中,真补存焉。 补之中,真补存焉。” 所以,张氏在论治时, 所以,张氏在论治时,主张 “取其气偏 胜者,其不胜自平矣……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 胜者,其不胜自平矣……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 足也。 足也。”
2、论三邪发病 张氏所论之 “三邪”,是指 “天地人三 三邪” 他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 邪”。他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一旦 太过都可以成为邪气,导致人体上、 太过都可以成为邪气,导致人体上、中、下三部 发生病变。 发生病变。 他指出:“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 他指出: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 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 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这 一理论,反映了张氏对邪气的独特见解。 一理论,反映了张氏对邪气的独特见解。
(1)汗法
张氏所论汗法,不能仅用解表界定, 解表界定 张氏所论汗法,不能仅用解表界定, “所谓发表者,出汗即是也”。 所谓发表者,出汗即是也” 凡是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方法,张氏 凡是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方法, 概认为汗法。 概认为汗法。 除辛散解表汤药以外, 除辛散解表汤药以外,其他如 “灸、 针刺、砭射、导引、 蒸、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 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3)下法 张氏创新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 张氏创新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 陈莝去而胃肠洁,癥瘕尽而荣卫昌, “陈莝去而胃肠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不 补之中,真补存焉”的论点, 补之中,真补存焉”的论点,把下法的机 推陈致新” 的角度来认识, 理提高到 “推陈致新” 的角度来认识, 延展了下法的内涵。因此, 延展了下法的内涵。因此,张氏所谓下法 并比局限于泻下通便, 并比局限于泻下通便,而认为具下行作用 的方法均属下法。如说: 催生、下乳、 的方法均属下法。如说:“催生、下乳、 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 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 下法也。 下法也。”
论治方药—— 论治方药—— 张氏常根据邪实不同,或热壅,或寒结、或 张氏常根据邪实不同, 针对病机分别用寒下、 水聚,或痰滞,或血瘀,针对病机分别用寒下、 凉下、热下、峻下、缓下等剂, 凉下、热下、峻下、缓下等剂,其中以寒凉之剂 为多。寒下首选调胃承气汤 以及大小陷胸汤 选调胃承气汤, 大小陷胸汤、 为多。寒下首选调胃承气汤,以及大小陷胸汤、 桃仁承气汤、大柴胡汤;凉下有八正散 十枣汤; 八正散、 桃仁承气汤、大柴胡汤;凉下有八正散、十枣汤; 热下有煮黄丸 缠金丸之类 峻下有舟车丸 煮黄丸、 之类; 舟车丸、 热下有煮黄丸、缠金丸之类;峻下有舟车丸、浚 川散等 川散等。 运用下法应根据病人体质, 急则用汤, 运用下法应根据病人体质,“急则用汤,缓 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微甚,中病即止, 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微甚,中病即止, 不必尽剂, 不必尽剂,过则生衍 ”。
张从正的攻邪论
1、重视邪气致病 张氏的著名观点——“夫病之一物, 张氏的著名观点——“夫病之一物,非 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 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 皆邪气也” 皆邪气也”。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 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 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 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 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 “邪之中人,轻则久传而自尽,颇甚则久传 邪之中人,轻则久传而自尽, 而难已,更甚则暴死。 而难已,更甚则暴死。” “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 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 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天邪
外 来 邪
就
地邪
疾
祛 邪
近
邪
治疗经验
1、祛邪三法 汗、吐、下三法是张子和学术思想和临证 经验的核心。 经验的核心。 他说:“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吐、下 他说: 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 三法,其余何足言哉。 三法,其余何足言哉。” 张子和“所论三法,至精至熟,有得无失, 张子和“所论三法,至精至熟,有得无失, 所以敢为来者言也。 所以敢为来者言也。”
汗法宜忌—— 汗法宜忌——
“ 南陲之地多热,宜辛凉之剂解之;朔方之地多 南陲之地多热,宜辛凉之剂解之; 宜辛温之剂解之;午未之月多暑,宜辛凉解之; 寒,宜辛温之剂解之;午未之月多暑,宜辛凉解之;子 丑之月多冻,宜辛温解之;少壮气实之人,宜辛凉解之; 丑之月多冻,宜辛温解之;少壮气实之人,宜辛凉解之; 老耆气衰之人,宜辛温解之;病人因感寒食冷而得者, 老耆气衰之人,宜辛温解之;病人因感寒食冷而得者, 宜辛温解之;因役劳冒暑而得之,宜辛凉解之; 宜辛温解之;因役劳冒暑而得之,宜辛凉解之;病人禀 性怒急者,可辛凉解之;病人禀性和缓者,可辛温解之; 性怒急者,可辛凉解之;病人禀性和缓者,可辛温解之; 病人两手脉浮大者,可辛凉解之;两手迟缓大者, 病人两手脉浮大者,可辛凉解之;两手迟缓大者,可辛 温解之。 温解之。” “凡发汗欲周身漐漐然,不欲如水淋漓,欲令手足 凡发汗欲周身漐漐然,不欲如水淋漓, 俱周遍,汗出一二时为佳。 俱周遍,汗出一二时为佳。” “中病则止,不必尽剂”。 中病则止,不必尽剂”
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 张氏在使用吐法时,除内服药物外, 张氏在使用吐法时,除内服药物外,还 有催吐、探吐、鼻饲、取嚏等外治法。 有催吐、探吐、鼻饲、取嚏等外治法。 张氏用吐甚为谨慎,每先予小剂, 张氏用吐甚为谨慎,每先予小剂,逐渐 加量,并用钗股、鸡羽探引, 加量,并用钗股、鸡羽探引,若不吐者予饮 齑汁,边探边饮,直到吐出。所谓 “药不 齑汁,边探边饮,直到吐出。 瞑眩,厥疾弗瘥” 瞑眩,厥疾弗瘥”。 吐法禁忌—— 吐法禁忌—— 性情刚暴,好怒喜淫;病势危重, 性情刚暴,好怒喜淫;病势危重,老弱气 自吐不止,亡阳血虚及各种出血病证。 衰;自吐不止,亡阳血虚及各种出血病证。另 外,病人无正性,反复不定者,皆不可吐,恐 病人无正性,反复不定者,皆不可吐, 转生他病。 转生他病。
下法禁忌—— 下法禁忌—— 洞泄寒中,伤寒脉浮,表里俱虚,厥 洞泄寒中,伤寒脉浮,表里俱虚, 而唇青,手足冷内寒者;小儿慢惊, 而唇青,手足冷内寒者;小儿慢惊,两目 直视,鱼口出气者, 直视,鱼口出气者,以及十二经败证都不 宜用下法。 宜用下法。 以上三法,张氏往往在临床上兼用, 以上三法,张氏往往在临床上兼用,或 先后使用,可见其心法娴熟。 先后使用,可见其心法娴熟。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凡宿食邪滞蕴结在胃脘以下, 凡宿食邪滞蕴结在胃脘以下,“积聚 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都可以用下法, 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都可以用下法, 无论“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 无论“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 可泄而出之” 可泄而出之”。 下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个科,除一般的可 下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个科, 下之证外,他如目黄、九疸、食劳, 下之证外,他如目黄、九疸、食劳,也可用 茵陈蒿汤或导水丸、禹功散泻之; 茵陈蒿汤或导水丸、禹功散泻之;腰脚胯痛 可用甘遂粉下之;落马、坠井、打仆、闪肭、 可用甘遂粉下之;落马、坠井、打仆、闪肭、 损伤等引起的肿痛剧烈者, 损伤等引起的肿痛剧烈者,可用通圣散送导 水丸,峻泄三四十行,使气血流通, 水丸,峻泄三四十行,使气血流通,即 痛止肿消” “痛止肿消”。
选方用药—— 选方用药—— 张氏颇赞同刘完素的观点,认为不仅“温 张氏颇赞同刘完素的观点,认为不仅“ 热者为汗药,岂知寒凉者亦能汗也” 热者为汗药,岂知寒凉者亦能汗也”,他除了 用麻桂等辛温之剂外,还善用防风通圣散、 用麻桂等辛温之剂外,还善用防风通圣散、双 解散。因此,张氏汗法论治方药范围很广,如 解散。因此,张氏汗法论治方药范围很广, 寒郁肌表用麻黄汤 风寒表虚用桂枝汤 麻黄汤, 桂枝汤, 寒郁肌表用麻黄汤,风寒表虚用桂枝汤,内热 盛用大小柴胡汤 柴胡饮子等 此外尚有败毒 大小柴胡汤、 盛用大小柴胡汤、柴胡饮子等,此外尚有败毒 散、升麻汤、解肌汤、葛根汤;辛凉解表的有 升麻汤、解肌汤、葛根汤; 通圣散、双解汤、当归饮子等 通圣散、双解汤、当归饮子等。张氏在用发汗 之剂时,还常配以钗股于喉中引探, 之剂时,还常配以钗股于喉中引探,协药以开 腠理而发汗。 腠理而发汗。
2、食疗补虚 张氏主张“养生当论食补, 张氏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 药攻” 药攻”,汗、吐、下三法 “损有余乃所以 补不足” 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 补不足”,故 “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 张氏虽说攻邪即是补虚,但又注意不伤 张氏虽说攻邪即是补虚, 败胃气,故攻邪之后补养胃气非常重要。 败胃气,故攻邪之后补养胃气非常重要。他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多用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可见他运用补法重在饮食调养。 可见他运用补法重在饮食调养。
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
张氏认为,邪气侵犯肌表,尚未深入, 张氏认为,邪气侵犯肌表,尚未深入, 多宜汗法。 风寒暑湿之气, 多宜汗法。“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 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 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 还有《内经》所谓的“春伤于风, 还有《内经》所谓的“春伤于风,夏 生飧泄”之病,他认为“此以风为根, 生飧泄”之病,他认为“此以风为根,风 非汗不出” 非汗不出”。
(2)吐法 “夫吐法,人之所畏,且顺而下之,尚 夫吐法,人之所畏,且顺而下之, 犹不乐,况逆而上之,不悦者多矣。 犹不乐,况逆而上之,不悦者多矣。然自胸 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 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 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 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 张氏在临床运用中,“渐臻精妙,过则 张氏在临床运用中, 渐臻精妙, 能止,少则能加。一吐之中,变态无穷, 能止,少则能加。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 用屡验,以至不疑 ”。 用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