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

合集下载

最新6.张从正

最新6.张从正

攻邪学说。
汗吐下攻邪三法
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 治其虚时。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 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謬工之治病,实实虚 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之也。惟庸工 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 ,误人而不见其迹。渠亦不自省其过,虽终老而 不悔,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 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 知觉。夫粗工之与謬工,非不误人,惟庸工误人 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
儒 门 事 亲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中 (一)攻邪理论

(二)情志相胜疗法

(三)临证用药特点



(一)攻邪理论
中 1、论病首重邪气
医 2、三邪致病说
各 3、汗吐下攻邪三法

(1)汗法 (2)吐法

(3)下法

1、论病首重邪气
中 ●张氏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气侵犯人

体所导致的,因为“夫病之一物,
中 医 各火 家 学燥 说
天邪:天之六气
风 寒
天邪 侵犯人体上部

湿
地邪:是指地之六气







地邪 侵犯人体下部
学冰



人邪:是指人之六味
中淡 医 各 茯苓 家 学 说咸
酸 苦
人邪 侵犯人体中部
甘 辛
其它邪气
●七情所伤 ●药邪:治疗失当所造成 ●指出“先去其药邪,然后及病邪
2、汗吐下攻邪三法
师承授受
传张从正之学者 ●麻九畴 ●常 德 ●李子范
后世评价
◎《金史·本传》谓:“张从 正,精于医,贯穿《素》、 《难》之学,其法宗刘河 间,用药多寒凉,然起疾 救死多取效。”

简述张从正论病重邪的观点

简述张从正论病重邪的观点

任务名称:简述张从正论病重邪的观点张从正及其病重邪观点的背景和意义张从正(1155年-1228年),字子正,号云卿,南宋理学家。

他的著作《正蒙》是理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对后来的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张从正论述了病重邪的观点,强调了正道的重要性。

这个观点在理学派别中备受争议,但也对后世的文化思潮有深远的影响。

病重邪观点的基本理念张从正坚信:人性本善,然而受邪恶的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人性会受到践踏和扭曲。

他认为,邪恶是一种病变,而病变必须通过适当的治疗才能得以根治。

因此,他主张要通过努力恢复和修正来自于正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病重邪观点的具体内容深入剖析人性的本善•张从正认为,人性本善是正道的基石。

他认为人性具有天赋的正直与善良,然而,由于社会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人性容易被扭曲和侵蚀。

•他通过研究儒家经典和先贤思想,总结出人性本善的原因和表现,并提出了通过教育和修身来恢复人性本善的路径。

邪恶是一种病变•张从正认为,邪恶并非人性的本质,而是一种病变。

他将人性本来的善良看作是健康状态,而邪恶是病态状态。

•邪恶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的诱导和个体的境遇。

通过纵观历史和人性的现实情况,他总结出引发邪恶的因素,并提出了对抗邪恶的方式。

强调正道的重要性•张从正强调正道的重要性,他认为正道是对抗邪恶的关键。

正道是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础。

•张从正提出了正道的内涵与修行方法,并强调修行正道是纠治病变邪恶的根本路径。

病重邪观点的争议与影响争议•张从正的病重邪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一部分人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认为人性本恶的立场更为合理和现实。

•在理学派别中,与张从正观点相反的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程朱理学派持有人性本恶的论述。

影响•尽管争议不断,张从正的病重邪观点对后世的文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从正提出的关于人性、正道和修行的思考,为道德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素材,对后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述张从正论病重邪的观点

简述张从正论病重邪的观点

简述张从正论病重邪的观点一、引言张从正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他在《伤寒论》中提出了很多关于疾病的观点。

其中,他对于病重邪的看法,被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张从正论病重邪的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二、什么是病重邪?在张从正看来,人体内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邪气,这些邪气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内部。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时,这些邪气并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当一个人身体虚弱或者免疫力下降时,这些邪气就有可能引起各种疾病。

其中,张从正认为最为危险的就是“病重邪”。

所谓“病重邪”,指的就是一种特别恶劣的邪气,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蔓延并严重损害人体组织和器官。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这种邪气就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三、如何治疗病重邪?在张从正看来,治疗病重邪需要采用多种手段。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其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最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营养和休息状态。

具体来说,在选择中药方面,张从正提出了一些特别有效的药物组合。

例如,“桂枝加葛根汤”可以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四逆散”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常见疾病;“清胃散”则可以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等消化系统问题。

除了中药外,张从正还推崇了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

例如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医学手段都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身体不适和促进身体康复。

四、如何预防病重邪?在张从正看来,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病重邪的发生。

具体来说,张从正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清淡食品。

2.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可以选择一些轻度运动项目,例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健康和免疫力。

古代名医 张从正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 张从正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张从正生平简介姓名张从正字子和别名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1228年所在朝代金代出生地区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主要成就“攻下派”的代表擅长领域攻下代表作品《儒门事亲》一、张从正简介: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156—1228),睢(suī)州考城人,是金代的著名医家,兴定年间(1217—1222)曾被召为太医,但不久就辞退了。

他在民间行医多年,是当时的名医,他与刘完素是同时代的人,但年龄较小。

他便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攻下派”的创始人。

二、人物介绍:张从正(公元1156年—公元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

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或河南省兰考县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岗)人。

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下派”的代表。

著有《儒门事亲》。

三、主要著作:张子和一生著述颇多,最著名的就是他弃官之后与学生麻知几、常仲明等共同写成的《儒门事亲》一书,书中记述了他的主要学术观点。

而该书收载的文章中,有许多是辩论性的文章,象《高技常孤》、《群言难证——谤吐》、《谤三法》、《谤峻药》、《同类谤才——群口诬戴人》等。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他在学术上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因为他敢于直言当时医界妄用温补的弊端,触动了许多不学无术者的利益,因此他们嫉妒他,怨恨、围攻、嘲笑,甚至诽谤他。

但他从不妥协,刚正耿直,并以精深的学识力辩群医。

当时,来到张子和的家中有识之士络绎不绝,高人才子日不离门,这也是对那些庸才的最有力的抨击。

四、学术内容:在学术上,他精于《内经》、《难经》、《伤寒》,同时也提出了“古方不能尽愈今病”的著名论点。

张从正对于疾病的认识很有独到见解。

他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祛邪就是补正,不能因害怕使用攻下药的而一味用补,因而创立了独特的“汗、吐、下”攻下法,并能运用自如,治好病人无数。

张从正

张从正

呼吸困难者:
开水灌服麝香0.06克,再用生姜一斤捣烂,
分两半,用布包好,放在笼内蒸熟后,用两块
布包裹,互相替换在患者胸背部用力摩檫。
大汗淋漓,虚脱者:
高丽参10克,干姜,炙甘草各20克,肉桂6 克,水煎服。 麝香0.03-0.06克/丁香0.3-0.6克。
藜芦:
用量
散剂:0.3-0.5克
煎剂:1-1.5克 中毒量与治疗量十分接近,0.6克即可引起严 重中毒,故有人提出以0.06-0.18克为宜。
初时考虑患者玄府不通,热不能随汗外解, 郁闭于内,从而口渴,心中如有火烧,饮水不能 从汗而出,故小便多,其病位在表,拟采用汗法 宣通孔窍,以银翘散加减。
处方如下:
银花12 牛子12 菊花10 连翘15 桑叶10 淡豆豉12 芦根15 薄荷6(后下) 甘草6 淡竹叶10
二、吐法
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失恋 而抑郁失眠,为控制自己打电话,常以胶带自缠 双手。抑郁日益加重,坐卧不安,服用抗抑郁药 而疗效不显.就诊时患者表情呆滞,胸中满闷欲 呕,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证属痰浊堕阻,气机不畅。先拟涌吐浊邪, 取独圣散方义。甜瓜蒂5g,上药捣为末,以水煎 取药汁2g,每服约0.5g药量。半小时后不吐则 渐加药量。备冷粥待用。
治消渴——生藕节汁
车前子苗
淡竹叶
猪羊血等
地黄汁代饮水
(二)攻邪三法
1、汗法
含义——“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辛散解表药 烙 针刺 灸 砭射 熏蒸 导引 渫洗 按摩 熨
适应范围——邪气侵袭,尚未深入,风邪诸疾 论治方药——辛温、辛寒、甘温、甘寒、苦温、
苦寒等
宜忌——因人 因地 因时 因证制宜 微微汗出,中病即止 汗后禁杂食嗜欲,忧思劳作

张从正观后感

张从正观后感

张从正观后感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在力主攻那的同时,并非否定补虚的重要。

本文从寓补于攻、寓补于调、寓补于食三个方面,分析了张从正村对法的认识。

在邪气与正气、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上,张从正所进行的阐发与众不同,对后世医家不乏启迪。

真补之道,张从正谓之食补,五味调和则可补精益气,而他所阐述之食补当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以饮食五味、五谷、五菜、五果、五肉这些人体赖以生存,而为脾胃所喜的自然冲和之品,作为补益养生的实体。

其二,通过调理脾胃,使胃气得到恢复和保护,病人因此而能进饮食,正气也因此而得以充养。

张从正指出:“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

张从正既重视食补,亦重视食疗。

《儒门事亲》中记载了不少食疗处方,所涉及的病种也是多方面的,对于火热为病者如热厥头痛、腰胯大痛、恶痢、便血、经闭、落马发狂等,他常鼓励患者多饮冰水、果汁,多食瓜果蔬菜,他认为“凡治火,莫如冰水,天地之至明也”。

对于宜解表的患者,他则喜用酸辣葱醋汤助其汗。

对于宜下行祛邪的患者,他习用菠菱葵菜、车前子苗、猪羊血等通利肠胃等等。

总之,张从正以攻邪大家名垂于史,其对攻邪理论的独特见解与祛邪诸法的灵活运用,确对祖国医学治则治法的发展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尽管在补法的论述上,从正为补偏救弊、矫正庸医滥补之失而作的努力,不免言之过激,然其对邪正关系及攻补关系的思
辩,则对后世医家不乏启迪。

6.张从正

6.张从正
1、服用药物发汗
凡在表者皆可汗

●如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五积散、败毒 散,皆发汗甚热之药也
医 ●如升麻汤、葛根汤、解肌汤、逼毒散,皆辛

温之药也。
家 ●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饮子,苦寒之

药也。 ●如通圣散、双解散、当归散子,皆辛凉之药
说 也。
●故外热内寒宜辛温,外寒内热宜辛凉。
凡在表者皆可汗
●张氏长期在豫东南行医,中年从军江淮,担任军医, 花甲之年被金政府请到太医院担任太医,不久便辞 职返乡。
●“兴定中召补太医,居无何求去,盖非好也。于是 退而从麻征君知几、常公仲明辈日游上,相共讲明 奥义,辨析至理……一法一论,其大义皆子和发之, 至于博之以文则征君所不辞专。议者咸谓非宛丘之 术不足以称征君之文,非征君之文不足以弘宛丘之 术,所以世称二绝。”

天邪 上部

医外
疾就
各 家
来 之
人邪 中部 病 近 产祛

学邪
生邪

地邪 下部

汗吐下攻邪三法
中 ●张氏行医于民间,中年曾为军医。
医 ●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各 ●在其攻邪已病思想指导下,对《内经》《伤寒

论》等前贤的有关汗、吐、下法理论与方法进

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说 ●扩大了三法的应用范围与适应症,发展了中医

二时为佳。”
各 ●发汗之剂:“中病则止,不必尽剂。”
家 ●因时因地,因人因脉,辨证施治。
学 ●如“南陲之地多热,宜辛凉之剂解之;

朔方之地多寒,宜辛温之剂解之。 午未之月多暑,宜辛凉解之;
子丑之月多冻,宜辛温解之;

张从正汗吐下三法举要

张从正汗吐下三法举要

服药发 汗 , 解表 的治疗方 式如 导引 出汗 , 可 熏渍 出汗 皆
属汗 法 。适 应 病 证 : 诸 风寒 之邪 , 搏 皮 肤 之 间 , “ 结 藏
于经 络之 内 , 留而不 去 , 或发疼 痛走注 , 麻痹不 仁 , 四 及
肢肿 痒 拘 挛 , 汗 而 出 之 ” 可 。风 寒 之 邪 致 病 , 从 正 张
嗜酒 , 久居 陈 ( 河南 淮 阳) 游 余 先子 门 , 召入 太 医 今 , 后
张从正 从 医 5 0余载 , 用汗 吐下 三法积 累 了丰 富 运
的 经 验 。 发 扬 前 人 所 长 , 推 陈 出新 , 其 引 仲 景 又 如 言 : 大法 春 夏 宜 汗 ” “ 法 春 宜 吐 ” “ 法 秋 宜 “ ,大 ,大
院 , 告去 , 旋 隐然 名重东 州 ( 河 南开 封 ) … 。其 代表 今 ” 著 作有《 门事 亲》, 攻 邪 论 , 气 说 , 益 观 , 志 儒 在 血 补 情 疗 法多 方 面 取 得 成 就 , 具 新 意 和 临 床 指 导 意 义 。 颇
泻” 但 张从正 用汗 吐下 不 拘 于季 节 , ; 当汗 吐下 则 汗吐
张从 正 学 宗 《 内经 》 《 经 》 《 寒 杂 病 论 》 师 、难 、伤 , 从 刘完 素 , 对 世 人 “ 面 闻攻 则 不悦 , 补则 乐 之 ” 滥 闻 和
用 温热丹 药 的不 良风 气 , 主 张 攻 邪 以治 病 , 用 补 其 少
时, 有按有 跷 , 疏 有 导 , 减 有 增 , 续 有 止 。 可 见 有 有 有 ” 张从 正不是 一 味攻 伐而有 法有 度 。张从正认 为病非人 身素 有之而 皆为 邪 气 , 以血 气 流 通 为 贵 , 日 : 余论 并 “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

淮左名医张从正及其攻邪理论摘要:张从正是⾦元时期淮河流域的著名医学家。

根据当时疾病的变化情况,他在系统整理中医治疗学汗、吐、下三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且富有特⾊的攻邪理论。

他认为邪⽓是疾病产⽣的根源。

在治疗上祛邪扶正之⽬的,就要着重⽓⾎流通。

除了三法外,他还运⽤针刺出⾎作为发汗的⽅法,扩⼤了三法的治疗内容与范围。

张从正的攻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法和临床⽤药,推动了后代温病学的发展,纠正了前代治疗学上的弊端。

关键词:淮左名医;张从正;攻邪理论张从正是⾦元时期淮河流域的著名医学家,在《⾦史》中有其传。

他⾸次系统总结了汗、吐、下三法,形成了攻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法和临床⽤药,推动了后代温病学的发展。

⼀、《⾦史》中所见的张从正《⾦史》中载有名医张从正的事迹及其医学理论,现征引如下:“ 张从正,字⼦和,睢州考城⼈。

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其法宗刘守真,⽤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古医书有《汗下吐法》,亦有不当汗者汗之则死,不当下者下之则死,不当吐者吐之则死,各有经络脉理,世传黄帝、岐伯所为书也。

从正⽤之最精,号 ‘ 张⼦和汗下吐法 ’ 。

妄庸浅术习其⽅剂,不知察脉原病,往往杀⼈,此庸医所以失其传之过也。

其所著有 ‘ 六门、三法 ’ 之⽬,存于世云。

”根据《⾦史》所载.张从正是睢州考城⼈(即今河南省民权)【有关⾦代考城地望,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下册)为民权县,⽑德西《从考城沿⾰谈谈张⼦和故⾥》亦对此有释证,本⽂从民权说。

】,约⽣于⾦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年),卒于哀宗正⼤五年(1228年)。

其医学渊源直接取刘守真,主张⽤“ 汗、吐、下” 三法治疗,著有《儒门事亲》,是⾦元之际著名医⽣,其创⽴了著名攻邪学说。

后世把他治疗疾病的⽅法称为攻邪学派。

张从正⾃幼喜欢读书,经史百家⽆不涉猎,因家世业医,对医学造诣尤深,精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

他青年时做过军医,⾦宣宗兴定时曾到京都太医院⼯作,由于不习惯太医⽤药的谨慎⼩⼼,不久便辞归乡⾥,与徒弟⿇知⼏、常仲明等⼈游于隐⽔之上,⼀⾯博览古今医著,研讨医学理论;⼀⾯悬壶应诊,为⼈治病,数年间名震中原,“以医闻于世”。

张从正(本)

张从正(本)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从正
一、生平及其著作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 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金元 四大家之一,学宗刘完素,主张 攻邪,攻邪派的开山鼻祖。
10余岁幼承庭训,从父学医,20
余岁悬壶应 诊。约50岁做了二三个月的随军医生,61岁被 召补太医,不久辞归 。晚年隐居宛丘一带,与 学生麻知几、常仲明等致力于医学研究,写成 《儒门事亲》。
《景岳全书.卷三十一.杂病谟.痰饮.先君吐法记》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先君寿峰公,少壮时,素称善饮。后年及四旬 而酒病起,遂得痰饮之疾。多见呕酸胀满,饮食日 减,眩晕不支,惊惕恍惚,疾疟等证。相继迭出。 百方治痰,弗获寸效。因慕张子和吐法之妙,遂遵 而用之。初用独圣散、茶调散及齑汁之类。一吐而 稍效,再吐而再效,自此屡用不止。虽诸痰渐退, 而元气弗复也。如此年余,渐觉纯熟,忽悟其理, 遂全不用药,但于五鼓食消之后,徐徐咽气,因气 而提,提不数口而清涎先至,再提之,则胶浊后随 。自后凡遇诸疾,无论表里虚实,虽变出百端,绝 不服药,但一行吐法,无不即日尽却。后至六旬之 外,则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全不惮烦,而鹤发童 颜,日增矍铄。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先君行吐之法,每于五鼓睡醒之时, 仰卧用嗳提气,气有不充,则咽气为嗳,随 咽随提,痰涎必随气而至。虽以最深之痰, 无不可取,但最后出者,其形色臭味,甚有 紫黑酸恶不堪言者。所以每吐之后,或至唇 肿咽痛,但以凉水一二口漱咽解之。吐毕早 膳,悉屏五味,但用淡粥一二碗,以养胃中 清气。自四旬之后,绝不用酒。行吐法者, 四十余年,所以愈老愈健,寿至八旬之外, 犹能登山,及灯下抄录古书。后以无病,忽 一旦含笑而辟谷,时年八旬二矣。
(1)汗法

6.张从正资料讲解

6.张从正资料讲解


” 目的:

张氏应用汗吐下三法或三法兼用,或

三法先后使用,攻逐邪气,就是为了

改善气血壅滞的病理状态,促进血气
流通,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充分体
现了张氏的气血“贵流不贵滞”观点

(1)汗法
中 ① 定义
医 ② 适应范围

③ 治疗方药

④ 注意事项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治疗方法。
医 ●理论依据:
家 邪为主,多采用汗、吐、下三法;并发展情
学 志疾病治疗方法。针对医界滥用辛燥温补
说 之弊,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学术
观点。
学术渊源
●《内经》的影响 ●《难经》的影响 ●《伤寒论》的影响 ●私淑河间学术思想 ●兼千百家之长
3、著作
中 代表作:《儒门事亲》
医 作者:张从正

麻知几

常仲明

最新版本: 《张子和研究集成》
各 家
非人身素有之也。 ◆或自外而入 ◆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学 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

2、三邪致病
●邪气包括天、地、人三邪 。
攻邪应就近而祛之
“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 寒之邪,结于皮肤之间,藏于经络 之内,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 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 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 之。”
攻邪学说。
汗吐下攻邪三法
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 治其虚时。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 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謬工之治病,实实虚 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之也。惟庸工 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 ,误人而不见其迹。渠亦不自省其过,虽终老而 不悔,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 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 知觉。夫粗工之与謬工,非不误人,惟庸工误人 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

(6)张子和学术思想简介

(6)张子和学术思想简介

(6)张子和学术思想简介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因久居宛丘(今河南淮阳一带),故有张宛丘之称。

约生活于金正隆元年至金正大五年。

其幼承家学,随父习医,青年时任过军医,晚年曾在太医院供职,其学远则取法于《素问》《难经》《伤寒论》,近则私淑于刘完素,临床用药偏于寒凉,自述用河间辛凉之剂四十余年,论治消渴亦宗刘完素之学,而倡“三消当从火断”说,但其又不尽同于刘完素。

鉴于当时嗜补之习颇盛,凡治疾病,不问虚实,滥投温补,以致邪气稽留,为害甚烈,因而大倡攻邪论,主张“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治病一以汗吐下三法为主要手段,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有关理论及方法,被后世尊为攻邪派的宗师。

元人张颐斋序《儒门事亲》,盛赞其术,谓:“南渡以来,宛丘张子和出焉,探历圣之心,发千载之密,凡所拯疗,如取如携,识者谓长沙、河间,复生于斯世矣。

”清代医家王土雄亦对其评价甚高,称“自古以来,善治病者,若如戴人”。

张氏的著作惟《儒门事亲》一书,凡15卷。

据考,该书并非张氏一人之专著,其中前3卷系《儒门事亲》本书,计30篇,除最后2篇为弟子麻九畴记述外,其余皆为张氏手笔,麻氏润色;卷10、14、15系后人整理之作;卷13乃刘河间之《三消论》;卷11乃弟子常德补遗的张氏著作;余者均由张氏口述,麻氏执笔而成。

其学术思想略陈如下:一、病由邪生,攻邪已病1.病由邪生张从正认为疾病是由邪气造成的,邪气或由体外入侵而来,或由体内变化而生,停留于体内而不去,是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正如其所云:“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人,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并指出由于邪气的来源有三,性质各不相同,因而侵犯人体的部位亦有所区别,其云:“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张氏的这一观点,是符合中医学传统认识的。

张从正的攻邪论

张从正的攻邪论

张从正的攻邪论张从正(1156—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

精于医,贯穿《素问》、《难经》之学,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尤其对汗吐下三法用之精熟,起疾救死多取效。

著《儒门事亲》,乃金元四大家之一,为攻邪派代表。

张氏攻邪论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邪分为外邪和内邪,病由邪生;其二,邪分天、地、人三类;其三,治有汗、吐、下三法。

把一切致病的原因归结为邪气,包括外入的邪气和内生的邪气。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从病由邪致,到攻邪理论,张氏认为疾病是由病邪加于人体而成,病邪乃身外之物,留于体内而不去,是一切病症之所由。

由此,认为治疗疾病,首先应攻去病邪,去除邪气,元气自然恢复。

张氏说:“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可乎?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可也。

及其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

今之医者曰: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世间如此妄人,何其多也?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

”在攻邪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攻邪方法。

张氏认为:病有上、中、下之分,深浅之别,故主张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博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或发疼痛。

”“医之旨者,其惟发表攻里乎。

虽千枝万派,不过在表在里而矣。

”“所谓发表者,出汗是也;所谓攻里者,涌泄是也。

”因此,三法不仅可以顿挫病邪之鸱张,而且可以除慢性病之痼邪。

张氏汗吐下三法涵义较广,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灸、蒸、薰、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首本文导读: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邪派”的代表。

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儒门事亲》等。

关于张从正的籍贯,张从正在自己的著作《儒门事亲》中就已说明:“考城之郜城,戴人之乡也。

”金贞元四年(1156年),张从正生于金朝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村)。

张从正因家乡民权为春秋时期戴国,而自号“戴人”。

十余岁时承庭训,跟随父亲学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勤奋自坜,弱冠成器,二十余岁悬壶应诊。

中年时代,即成一方名医。

他用药也以寒、凉为多。

他以为风寒等是在天之邪气,雨露等是地之邪气,最容易使人染病。

饮食的酸苦甘咸等是水的各种邪气,也是致病的原因,认为这些病因都不是人体内所应有的,一经致病;就应当祛除体外。

祛除方法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凡风寒痼冷等所致,疾病在下,可用下法;凡是风痰宿食所致,可用吐法。

他行医奔波于陈州介徐州、汴京、归德府数十府、州、县,医疾救亡,功绩卓著,深得人民敬仰。

张从正后来长期在陈州宛丘县行医,又有人称他为“张宛丘”。

金宣宗兴定年间,谕诏从正,补太医,因非其所愿,不久辞职归里,后与麻知几、常仲明等讲研医理,著书传世。

约于公元1220年前后著成《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就应当知医道。

当时因有人对汗下吐三法持有异议、故书中有说、有辨、有诫、有笺、有论、有疏、有十形三疗。

还有六门三法等目。

旨在于攻,故号攻下派。

金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冬,张从正卒,享年72岁。

张从正一生著述甚多,除今在《儒门事亲》中五卷之外,尚有《心镜别集》一卷、《张氏经验方》二卷、《张子和治病撮要》一卷、《秘传奇方》二卷传世,其余因年代久远,没能流传下来。

张从正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译文

张从正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译文

张从正《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译文人的身体得病不过表证和里证两个方面,疾病在气血方面不过虚和实两种表现。

体表邪盛的人,体内正气一定虚;体内邪实的人,体表正气一定虚,经脉邪盛的人,络脉正气一定虚,络脉邪气盛的人,经脉正气一定虚,这是疾病的规律呀!技术高明的良工治病,先治病人的实证,后治病人的虚证,也有不治病人虚证的。

医术不高明的粗工治病,有时候治病人的虚证,有时候治病人的实证,有时侥幸地治对了,有时就治不好。

不通医术的谬工治病,使实邪更盛,虚证更虚,他们贻误人的表现通常很显著,所以可以抓住他们的误人之迹而责怪他们。

只有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庸工治病,纯粹用补法扶正,不敢治病人的实证。

世上的人都说这样很平稳,贻误了病人却看不出他的痕迹,医生自己也不检查自己的过错,即使到老死也不改悔,而且说:“我用的是补药呀,有什么过错呢?”病人也说:“他用补药补我,他有什么过错呢?”即使死了也不觉悟。

粗工和谬工,不是不误人,惟有庸工贻误人最厉害,他们用补法治病,就像鲧用土堵截洪水一样,不懂得五行中水的规律。

补法,是人们喜欢的,攻法,是人们厌恶的,医生与其违背病人的心愿而不被聘用,不如顺着病人的心愿而获得好处,哪里再考虑到病人死活呢?唉!社会上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谁能识别其谬误呢?今天,我写这篇吐、汗、下三法的解释文章,是用来总括治病的方法的,希望使后来的人能有所依据罢了。

疾病这个东西,不是人身体上本来就有的,有的是从外面侵入人体,有的是从体内产生的,都是邪气造成的。

邪气侵入到人体,赶紧攻治它才行呀,赶紧驱逐掉它才行呀,一股脑儿地包着使它留下来,行吗?即使是愚男蠢女,都知道那是不可以的呀!可是到了他们生病时却一听说用药攻治,就不高兴,听说用补药就喜欢了。

现在的医生说:“应当首先使病人的元气强固,元气充实了,邪气就自然离去了。

”世上像这样的愚妄之人是多么的多啊!病邪中伤了人体,轻的传变久了,就自行消失,稍为严重的,传变久了也难好了。

张从正(英)

张从正(英)

四、治疗经验:祛邪三法
(3)下法的运用:广泛用于伤寒热病 和杂病。 (4)下法的禁忌:
四、治疗经验:祛邪三法
4、情志疗法
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坠床下。自后每 闻声响,则惊倒不知人。 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 “刺激类化现象。”条件反射的内抑 制。
三、学术理论
(四)主张药攻食养 1、以通为补:“大积、大聚、大 秘、大涸、大坚,下药乃补药。” 2、食养尽之:“养生当论食补” 3、药物补益:“唯脉脱下虚,无 积无邪之人,始可论补。”
四、治疗经验:祛邪三法 (一)三法概述
1、三法是根据病邪部位、性质的 不同而选择应用的。 2、药物的性味虽异,但都有汗、 吐、下的作用。
②因时因人而异
四、治疗经验:祛邪三法
(3)汗法的注意事项:
① 禁忌:“表虚亡阳,发汗则死” ② 要求:出汗程度; 出汗时间;用药 剂量。
四、治疗经验:祛邪三法
2、吐法
(1)吐法的适应证: “凡在上者,皆宜吐之。” (2)吐法的使用例举 (3)吐法注意事项
四、治疗经验:祛邪三法 3、下法 (1)下法的适应证: “积聚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 (2)下剂的分类: ① 寒下:调胃承气汤 ② 凉下:八正散、泻心散、黄连 解毒汤 ③ 温下:无忧散 ④ 热下:煮黄丸
三、学术理论
(二)天地人三邪发病: 天之六气 天邪→上部→吐、汗 地之六气 地邪→下部→下 人之六味 人邪→中部→吐、下 “发之者三” ,“处之者三”, “出之者亦三也”
三、学术理论
(三)重视血气流通 “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 卫昌” 汗法——疏通营卫 吐法——令其条达 血气流通 下法——推陈致新
二、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
1.时代背景:中原战乱、局方流弊、温补

医古文赏析《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原译)

医古文赏析《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原译)

医古文赏析《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原译)本文节选自《儒门事亲》,作者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自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

张氏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用药偏于寒凉。

他认为外邪是致病之因,治法应以祛邪为主,扩大了《伤寒论》中关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

由于他在治疗上偏于攻下,后人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派别为攻下派。

《儒门事亲》成书于公元十二世纪二十年代,由张从正与麻知几、常仲明辑著而成。

全书共十五卷,内容包括医论、诊断、病证、治法等,主要阐述了张氏运用汗吐下三法治病的理论和经验,并列举各种病证共二百余例说明其攻邪治法的疗效。

本文概述了祛邪所以扶正的学术观点,认为所有祛邪之法皆可归入汗吐下三法,集中反映了张氏的医学思想。

这对于滥用补法的现象具有针砭作用,但于攻补关系,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片面性。

【原文】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

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

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

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之也。

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

渠亦不自省其过,虽终老而不悔,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知觉。

夫粗工之与缪工,非不误人,惟庸工误人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

【译文】人身不过分为表和里,气血不过分为虚和实。

表实的人里一定虚,里实的人表一定虚,经脉实的人络脉一定虚,络脉实的人经脉一定虚,疾病的常见现象啊。

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先攻其实邪,后补其正虚,也有不再补其正虚的时候。

粗浅的医生治疗疾病,或者补其正虚,或者攻其实邪,有时侥幸取得疗效,有时无效。

荒谬的医生治疗疾病,使实邪更实,正虚更虚,他们贻误病人的迹象常常很明显,所以可以知道(他们的错误)而谴责(他们)。

《儒门事亲》_中医世家

《儒门事亲》_中医世家

《儒门事亲》_中医世家《儒门事亲》《儒门事亲》(公元 1228 年? )金.张从正(子和、戴人)。

十五卷。

主张治疗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

•作者:张从正朝代:金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新刻《儒门事亲》序•重刊《儒门事亲》序•《儒门事亲》后序•卷一o七方十剂绳墨订一o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o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o疟非脾寒及鬼神辩四o小儿疮丹瘾疹旧蔽记五o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o霍乱吐泻死生如反掌说七o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八o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九o服药一差转成他病说十•卷二o偶有所遇厥疾获瘳记十一o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十二o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o凡在上者皆可吐式十四o凡在表者皆可汗式十五o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十六o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o证口眼斜是经非窍辩十八o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九o五虚五实攻补悬绝法二十•卷三o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o五积六聚治同郁断二十二o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二十三o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二十四o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述二十五o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o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二十七o虫之生湿热为主诀二十八o补论二十九o水解三十•卷四o风一o暑二o湿三o火四o燥五o寒六o解利伤寒七o风八o痹九o痿十o厥十一o痫十二o疟十三o泄利十四o疳利十五o脏毒下血十六o下利脓血十七o水泄不止十八o痔漏肿痛十九o霍乱吐泻二十o大便涩滞二十一o五种淋沥二十二o酒食不消散二十三o酒食所伤二十四o沉积水气二十五o诸积不化二十六o骨蒸热劳二十七o虚损二十八o上喘中满二十九o一切涎嗽三十o咳嗽三十一o咳逆三十二o风痰三十三o咯血衄血嗽血三十四o消渴三十五o雷头三十六o头痛不止三十七o两目暴赤三十八o目肿三十九o病目经年四十o风冲泣下四十一o风蛀牙疼四十二o口疮四十三o喉闭四十四o瘿四十五o背疽四十六o瘰四十七o便痈四十八o恶疮四十九o下疳五十•卷五o疮疖瘤肿五十一o疮肿丹毒五十二o冻疮五十三o金疮五十四o误吞铜铁五十五o鱼刺麦芒五十六o蛇虫所伤五十七o杖疮五十八o禁蝎五十九o落马坠井六十o妇人月事沉滞六十一o血崩六十二o腰胯疼痛六十三o头风眩运六十四o经血暴下六十五o赤白带下六十六o月事不来六十七o妇人无子六十八o小产六十九o大产七十o产后心风七十一o乳汁不下七十二o产后潮热七十三o乳痈七十四o双身大小便不利七十五o双身病疟七十六o双身伤寒七十七o身重喑哑七十八o怀身入难七十九o眉炼八十o牙疳八十一o夜啼八十二o丹瘤八十三o疳眼八十四o身瘦肌热八十五o大小便不利八十六o久泻不止八十七o通身浮肿八十八o发惊潮搐八十九o拗哭不止九十o身热吐下九十一o风热涎嗽九十二o水泻不止九十三o疮疥风癣九十四o甜疮九十五o白秃疮九十六o疟疾不愈九十七o腰痛气刺九十八o赤瘤丹肿九十九o疮瘾疹一百•卷六o疝六十八o水疝六十九o留饮七十o黄胆七十一o黄病七十二o病发黄七十三o水肿七十四o涌水七十五o停饮肿满七十六o湿痹七十七o屈膝有声七十八o白带七十九o湿嗽八十o泻儿八十一o湿癣八十二o湿疮八十三o泄泻八十四o洞泄八十五o大便少而频八十六o暑泄八十七o腹满面肿八十八o沙石淋三十六o膏淋三十七o二阳病三十八o小儿面上赤肿三十九o头热痛四十o劳嗽四十一o劳嗽咯血四十二o吐血四十三o呕血四十四o因药燥热四十五o肺痈四十六o痿四十七o口疮四十八o虚劳四十九o心痛五十o伤寒极热五十一o失笑五十二o赤目五十三o目HT五十四o后呕吐五十五o热厥头痛五十六o产前喘五十七o血崩五十八o妇人二阳病五十九o月闭寒热六十o恶寒实热六十一o遇寒手热六十二o呕逆不食六十三o痤疖六十四o牙痛六十五o淋六十六o口臭六十七o马刀二十o项疮二十一o代指痛二十二o瘰二十三o咽喉肿塞二十四o舌肿二十五o腰胯痛二十六o狂二十七o痰厥二十八o滑泄干呕二十九o笑不止三十o隔食中满三十一o目盲三十二o小儿悲哭不止三十三o小儿手足搐搦三十四o目赤三十五o中暑十八o疟十九o因惊风搐一o风搐反张二o飧泄三o因风鼻塞四o风痰五o癞六o手足风裂七o胃脘痛八o搐搦九o面肿风十o惊风十一o风温十二o风水十三o小儿风水十四o肾风十五o劳风十六o中风十七o风形o暑形o火形o热形o湿形•卷七o孕作病治一百十五o杖疮一百十六o落马发狂一百十七o太阳胫肿一百十八o足闪肭痛一百十九o膝肭跛行一百二十o杖疮入水一百二十一o因忧结块一百o病怒不食一百一o不寐一百二o惊一百三o儿寐不寤一百四o孕妇下血一百五o收产伤胎一百六o怀恐胁痛一百七o背疽一百八o肺痈一百九o咽中刺塞一百十o误吞物咽中一百十一o肠下血一百十二o水肿睾丸一百十三o伏惊一百十四o因寒腰强不能屈伸九十四o寒疝亦名水疝九十五o感风寒九十六o冻疮九十七o寒痰九十八o泻利恶寒九十九o臂麻不便八十九o大便燥结九十o孕妇便结九十一o偏头痛九十二o腰胯痛九十三o燥形o寒形o内伤形o外伤形•卷八o瘤一百三十六o胶瘤一百三十七o瘿一百三十八o痔一百三十九o伤冷酒一百二十二o心下沉积一百二十三o茶癖一百二十四o腹胀水气一百二十五o气一百二十六o胸膈不利一百二十七o冷疾一百二十八o积块一百二十九o肥气积一百三十o伏瘕一百三十一o停饮一百三十二o积气一百三十三o沉积疑胎一百三十四o是胎非积一百三十五o内积形o外积形•卷九o误中涌法o误中寒凉o临变不惑o当禁不禁病愈后犯禁而死o不忌反忌不忌口得愈o群言难正o杂记九门•卷十o撮要图o风木郁之病o暑火郁之病o湿土郁之病o燥金郁之病o寒水郁之病o初之气o二之气o三之气o四之气o五之气o终之气o风木肝酸达针o暑火心苦发汗o湿土脾甘夺针o燥金肺辛清针o寒水肾咸折针o大寒子上初之气o春分上脾二之气o小满巳上三之气o大暑未上四之气o秋分酉上五之气o小雪亥上终之气o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o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o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o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o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o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o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o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o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o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o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o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o六门病证药方o《内经》湿变五泄o胃泄风湿o脾泄暑湿o大肠泄燥湿o小肠泄热湿o大瘕泄寒湿o《金匮》十全之法o《金匮》十全五泄法后论•卷十一o风论o论火热二门o湿热门o风门o湿门o寒门o内伤o外伤治法o妇人风门o火类门o妇人湿门o妇人寒门o半产o小儿风门o二火类•卷十二o无比山药丸o当归丸o香薷汤o石苇散o妙功丸o人参散o茴香丸o七宣丸o人参调中汤o乌金散o沉香降气丸o枳术丸o青金散o拔毒散o水澄膏o鱼胆丸o金丝膏o生肌散o赴筵散o麝香玉线子o化瘿丹o通气丸o消毒散o煮肝散o枯瘤方o小黄膏o刀箭药o木香槟榔散o阳起石散o铅白霜散o雄黄散o化斑汤o陷胸汤o大黄丸o备急丸o枳壳丸o莲壳散o木香槟榔丸o导饮丸o五香连翘散o四物汤o当归散o又当归散行经o葛根散o定志丸o槟榔丸o小槟榔丸o瞿麦散o治气积方o桂苓汤·麻黄汤·升麻汤o五积散o大柴胡汤o小柴胡汤o柴胡饮子o防风当归饮子o白术汤治孕妇痢呕吐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用补虚方药非常谨慎,认为不到非 补不可的程度,不宜轻易用补。因为 “凡 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 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他把 补法分为六种,对 “脉脱下虚,无积无邪 ” 的虚症病人,辨证用之,但终需食补。 “贵流不贵滞,贵平不贵强” 特点:
① 反对无病之体滥用补剂
适用范围——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凡宿食邪滞蕴结在胃脘以下,“积聚 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都可以用下法, 无论“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 可泄而出之”。 下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个科,除一般的可 下之证外,他如目黄、九疸、食劳,也可用 茵陈蒿汤或导水丸、禹功散泻之;腰脚胯痛 可用甘遂粉下之;落马、坠井、打仆、闪肭、 损伤等引起的肿痛剧烈者,可用通圣散送导 水丸,峻泄三四十行,使气血流通,即 “痛止肿消”。
张氏所说的吐法范围很广,“如引涎、
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因此,只要邪在上如风疾、宿食、酒积
等大实大满之症,皆可以吐。又如伤寒和杂
病中的某些头痛,痰饮的胸胁刺痛,痰厥失 语、牙关紧闭、神智不清,眩晕恶心等,
“凡在上者,皆宜吐之”。
论治方药——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伤寒头痛,用瓜蒂散; 杂病头痛,用葱根白豆豉汤; 痰食积滞,用独圣散加茶末少许; 两胁肋刺痛因水滞者,用独圣散加全蝎 梢等等。 张氏常用的药物有栀子、黄连、苦参、 大黄、黄芩、郁金、常山、藜芦、地黄汁、 木香、远志等三十六种。
下法禁忌——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以上三法,张氏往往在临床上兼用,或 先后使用,可见其心法娴熟。 洞泄寒中,伤寒脉浮,表里俱虚,厥 而唇青,手足冷内寒者;小儿慢惊,两目 直视,鱼口出气者,以及十二经败证都不 宜用下法。
2、食疗补虚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 药攻”,汗、吐、下三法 “损有余乃所以 补不足”,故 “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 张氏虽说攻邪即是补虚,但又注意不伤 败胃气,故攻邪之后补养胃气非常重要。他 多用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可见他运用补法重在饮食调养。
2、论三邪发病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所论之 “三邪”,是指 “天地人三 邪”。他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一旦 太过都可以成为邪气,导致人体上、中、下三部 发生病变。
他指出:“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 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 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 这 一理论,反映了张氏对邪气的独特见解。
(3)下法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创新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 “陈莝去而胃肠洁,癓瘕尽而荣卫昌,不 补之中,真补存焉”的论点,把下法的机 理提高到 “推陈致新” 的角度来认识, 延展了下法的内涵。因此,张氏所谓下法 并比局限于泻下通便,而认为具下行作用 的方法均属下法。如说:“催生、下乳、 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 下法也。”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还认为,祛邪应就近而出,这样既 能效果迅速,有不大伤正气。
他之间,藏于经 络之内,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 脘,可涌而出之;寒湿痼冷,热客下焦,在 下之病,可泄而出之。”指出了攻邪当根据 所犯部位,因势利导,或汗或吐或下,就近 去之。
选方用药——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颇赞同刘完素的观点,认为不仅“温 热者为汗药,岂知寒凉者亦能汗也”,他除了 用麻桂等辛温之剂外,还善用防风通圣散、双 解散。因此,张氏汗法论治方药范围很广,如 寒郁肌表用麻黄汤,风寒表虚用桂枝汤,内热 盛用大小柴胡汤、柴胡饮子等,此外尚有败毒 散、升麻汤、解肌汤、葛根汤;辛凉解表的有 通圣散、双解汤、当归饮子等。张氏在用发汗 之剂时,还常配以钗股于喉中引探,协药以开 腠理而发汗。
3、攻即为补与就近祛邪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认为:“ 经云,虚则补其母,实则 泻其子者,此欲权衡之得平也。”
若是“积聚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 用下法荡涤邪积 ,虽是攻邪 ,实则为补。因 为“ 陈莝去而胃肠洁,癓瘕尽而荣卫昌,不 补之中,真补存焉。” 所以,张氏在论治时,主张 “取其气偏 胜者,其不胜自平矣……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 足也。”
二、学术贡献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历史背景 秦汉以后,方士多以长生、房中 之术惑人,因而炼丹服石、温补之风 大为盛行。金元战火连年,热病恣行, 但俗医嗜补,凡有疾病者,不问虚实, 滥投补剂,庸工以此为悦,病者昧而 不觉,以致邪气稽留,为害不浅。
1、重视邪气致病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的著名观点——“夫病之一物,非 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 皆邪气也”。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 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 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 “邪之中人,轻则久传而自尽,颇甚则久传 而难已,更甚则暴死。” “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 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具体方法——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在使用吐法时,除内服药物外,还 有催吐、探吐、鼻饲、取嚏等外治法。 张氏用吐甚为谨慎,每先予小剂,逐渐 加量,并用钗股、鸡羽探引,若不吐者予饮 齑汁,边探边饮,直到吐出。所谓 “药不 瞑眩,厥疾弗瘥”。 吐法禁忌—— 性情刚暴,好怒喜淫;病势危重,老弱气 衰;自吐不止,亡阳血虚及各种出血病证。另 外,病人无正性,反复不定者,皆不可吐,恐 转生他病。
四、学术评价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从正承袭《内经》及张仲景学说,私 淑刘河间之学,创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的攻邪学说,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发病学理论。 在临床上,张氏吸取和发挥了前人理论, 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治法 理论的发展,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情志治疗方面很有特色,为中医心理 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张氏的攻邪理论突破了《伤寒论》六经 辨证的常规用药规律,为后世温病学家提供 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汗法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所论汗法,不能仅用解表界定,“所 谓发表者,出汗即是也”。 凡是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方法,张氏概认 为汗法。 除辛散解表汤药以外,其他如 “灸、蒸、 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 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适应范围——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认为,邪气侵犯肌表,尚未深入, 多宜汗法。“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 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 还有《内经》所谓的“春伤于风,夏生 飧泄”之病,他认为“此以风为根,风非汗 不出”。
② 邪积未去不当先议补
③ “脉脱下虚,无积无邪 ”,方可用补
3、情志疗法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素问》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 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 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张氏加以发挥为:“悲可以治怒,以伧恻 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 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 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 以虑彼志此之言可以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 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 听。”
(2)吐法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夫吐法,人之所畏,且顺而下之,尚 犹不乐,况逆而上之,不悦者多矣。然自胸
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
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 张氏在临床运用中,“渐臻精妙,过则 能止,少则能加。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 用屡验,以至不疑 ”。
适应范围——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汗法宜忌——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 南陲之地多热,宜辛凉之剂解之;朔方之地多 寒,宜辛温之剂解之;午未之月多暑,宜辛凉解之;子 丑之月多冻,宜辛温解之;少壮气实之人,宜辛凉解之; 老耆气衰之人,宜辛温解之;病人因感寒食冷而得者, 宜辛温解之;因役劳冒暑而得之,宜辛凉解之;病人禀 性怒急者,可辛凉解之;病人禀性和缓者,可辛温解之; 病人两手脉浮大者,可辛凉解之;两手迟缓大者,可辛 温解之。” “凡发汗欲周身漐漐 然,不欲如水淋漓,欲令 手足俱周遍,汗出一二时为佳。” “中病则止,不必尽剂”。
谢谢大家
[复习思考题]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1.试述张从正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要 点。你对其有何看法? 2.张从正对补法有何认识?你对其评价 如何? 3.张从正所谓汗、吐、下三法的含义、 适用范畴、使用宜忌各是什么?具体应用中 有哪些特点值得吸取? 4.张从正是如何运用情志疗法的?
Thanks for Attention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金· 张从正
的攻邪论与情志疗法
一、生平及其著作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suī) 州考城人,约生于公元1156年,卒于公元 1228年,享年约72岁。在医学理论上有很 多创见,为攻邪派的开山鼻祖。

张从正十余岁幼承庭训,从父学医,后 私淑刘完素之学,二十余岁悬壶应诊。

在学术思想上深受刘完素影响,用药多 主寒凉,治病每多取效。在大定、明昌年 间就以医术名闻天下。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全书各卷由诸篇论文汇编而成,每 卷有说、辨、记、解、诫、笺、诠、 式、断、论、疏、述、衍、诀等体裁。
该书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 导攻下三法治疗诸病。书中以六邪归 纳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为 “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创立的 “攻邪论”的主要思想。
论治方药—— 中 医 各 家 学 说
张氏常根据邪实不同,或热壅,或寒结、 或水聚,或痰滞,或血瘀,针对病机分别用 寒下、凉下、热下、峻下、缓下等剂,其中 以寒凉之剂为多。寒下首选调胃承气汤,以 及大小陷胸汤、桃仁承气汤、大柴胡汤;凉 下有八正散、十枣汤;热下有煮黄丸、缠金 丸之类;峻下有舟车丸、浚川散等。 运用下法应根据病人体质,“急则用汤, 缓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微甚,中病 即止,不必尽剂,过则生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