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下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合集下载

市场主导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初探——以深圳市香蜜湖为例

市场主导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初探——以深圳市香蜜湖为例

到 以城 中村 、历史 街 区 、老商业 区 、旧T 似 乎对更 新 各方 面有 全 面的指 导 ,但 在深
表 1 深圳 城市 更新 发展 历程 表
更新 阶段 主 要 应城 市 对 方 式 展 阶段 发 对 象 更新特 征 突 出问题
更 新 萌芽期 自 发 城 市 萌 老 旧建筑 为 主 开发 单 位 和 I ̄- 改造 零 散 混 乱 ,缺 乏 规 划 E, t] ( t世纪 8 年 0 零星 芽期 自发 性 的小 规模 的控 制 和 引 导 ,忽 视 对 整 代 初 一 0 代 9年 式改 拆 旧建 新 为主 体 城 市面 貌 的考 虑 。
UHbA HI j L H I lH j
0A 匕 j UUY
市场 主 导 下 的快 速 城 市化 地 区 更 新 规 划初 探
— —
以深 圳 市 香 蜜 湖 为例
黄 卫东 唐怡


要 :快 速城 市化 背 景 下 ,随 着 经济 的 快速 增 长和 城 市空 间的 不 断拓 展 ,通
过 城 市更 新进 行存 量 土地 资 源的整合 和 潜 力挖 掘 , 已经成 为 实现城 市社会 经 济可持 续
发 展 的 重要 途 径 。 同时 ,深圳相 对 成 熟的 市场化 环境 也使 得 当地城 市更新 面 临着 更加
复杂 的局 面 。本 文试 图通过 对 深圳 近年 来城 市更新规 划 实践 的梳 理 ,基 于 实证 分析 总
划 分 为 个 阶 段 ( 表 1 见 )。经 过3 年 的 的改造 ,到 功能性 和 结构性 的调整 。 内涵 0
探索 ,现 阶段 深圳 城市 更新 进人 全面 推进 不 断扩 大 ,使 得更 新 自身 的复 杂性增 加 , 的新 时期 ,城 市更新 已逐步 南早 期粗 放 的 操作 难度 加 大 。因为 涉及物 质 、社会 、经 散 点 式 改 造 向 整体 的 专 门化 改 造 方 向转 济 、环境 、历 史 文化 等多个 领域 的交 叉 , 变 ,由追 逐个 体利 益 向实现 城市 整体 和谐 所 以城 市更新 应从 多 学科 角度 对其 内涵 进 发展 转变 。然 而 ,由于深圳 的更 新改 造工 行再 认识 。 作 刚刚起 步 ,在更新 改 造政 策 的制定 、机 从 技 术 层 面 看 ,既 往 单 一 的 城 市更 应对 ”城 市更 新 的 制 的建立 、对 开发商 的引导 以及对 改造 规 新规 划编 制方 法难 以 “ 多样 性 、复杂 性和 艰 巨性 。当前 更新 规划 模 的调控 等方 面还处 于探 索 阶段 。 仍停 留在 物质 规划 或 空间规 划 这一初 级 阶 ( )当 前 深 圳 城 市 更 新 发 展 趋 势 段 , 目标 和 内容单 一 、可操 作性 差 。改造 二 及 主 要 问题 专项 规划 是 目前深 圳城 市更 新最 主要 的规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以深圳市厦村社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为例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以深圳市厦村社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为例

[] 3 敬东 .城市里的乡村 ” 究报 “ 研 告一 经 济发达地 区城 市 中心 区农村 城市 化进 程 的对策 [ J]. 城市 规 划,
1 9 , 9 : _ 4 9 9 () 8 1 .
[] 4 李立勋 . 广州市城 中村形成及 改造机制研究 [] 中山大学博士论文, D.
( ):1 -I . 9 5 7
[] 2 房庆方 , . 等 城中村 : 国城市 我
化进程 中遇到的政策问题 【]. J 城市 发
展研究,19,4 . 9 4 ()
提 出以下五点实施建议 :() 1 对水源保 护区范围进行调整, 将原来位于沙荷路 以北的一级水 源保护区 2 1 5. 6公顷用 地,调整为二级水源保护区,这是该次 规划得以实施 的基本前提 ; () 2 政府按 照相关规定给 予拆迁补偿, 作为厦村城 中村改造的首期启动资金 ; () 土地 3在 差价政策方面 ,给予明确 的规 定,并给 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倾斜 ;() 4 政府 安排
2 001.
[] 5 李培林 . 巨变 : 村落的终结一
2 0 , 1 :6 - 7 . 0 2 ( ) 1 8 1 9
块面积 不少于 4公顷的工业用地,作
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 J.
[] 6 梁均杰 . “ 从 二世祖” 现象浅析
家 庭 和 社 会群 体 对 青 少 年 违 法 犯 罪 的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 城 撼建设 ,
改造 为商 业用地 ,形成 以发展建设流 造用地 ,主要用于商业建筑和商 品住宅 通性商 贸业和相 应的配套 设施为主 的 开发,为厦村 改造提供 资金支持。 中心用地 ; “ 二轴”是指沿着沙平路 发 展综合商 贸、 公、医院及房地产等综 办

《2024年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范文

《2024年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范文

《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篇一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现象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市的快速发展与自组织演化成为该领域的典型范例。

本文旨在探讨深圳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特性、影响要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自组织理论概述自组织理论是指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系统内部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自我组织和自我进化的机制。

在城市空间发展领域,自组织现象表现为城市空间结构的自我调整和优化。

城市空间的自组织发展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多尺度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紧密相连。

三、深圳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特性(一)深圳的快速城市化过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和企业聚集。

城市空间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自组织特性,如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城市功能的混合性以及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等。

(二)自组织要素分析深圳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要素包括经济要素、社会文化要素、生态环境要素等。

经济要素如产业升级、资本流动等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社会文化要素如人口迁移、社会网络等影响城市空间的布局与功能;生态环境要素如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则对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深圳城市空间自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一)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对深圳城市空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制定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引导城市空间的布局与优化。

同时,市场机制也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资本的流动和市场的竞争,推动城市空间的自我调整和优化。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先行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技术的引入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的更新和空间的再造,推动了城市空间的自组织演化。

(三)文化交流与社会互动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对深圳城市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转型期的城市总体规划策略——以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为例

城市转型期的城市总体规划策略——以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为例
Th ees art d bu om bn ta e e r um med u bye l i et t l r an p i esi h r ep a e tc ied sr t gis a e s p xpor ng as de ai u b ol of ed ci nt e n w m p eh sie pl fShe he pr eci taegi r n r oure,r ucn h em a e c o r en v an o nz n: ot t s r t c u ba es ng c ed ig t e d ndso ban n ur
r s u c , mp o ig t e e f i n y o s u c x e io . e a a y i s o h t h t t g e o l e o r e i r v n h f ce c fr o r e e p dt n Th n ls s h wst a e s r e i s c ud i e i t a
积达 到 7 0k 2 9 m。这 个横 向比较 在一定 程 度上
2 1 年 期第2 卷 3 00 第3 6 7
解释 了为什 么深 圳是最 早面 临 “ 土地 市空间资源的使用效能。 空 间 、能 源水资 源 、人 口和环 境难 以 为 继” 问题 的城 市 。另一方 面,我 国
而且 其 中可 用建 设面积 只 有 9 9k 2 已建面 7 m,
都相继认 清 了城 市资 源的有 限性, 开始积极 寻
找对策和 出路 。
20 0 9年 编 制 完成 的 深 圳城 市 总 体 规 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城 市 资 源 紧 约束 条 件 下 的城 市 可 持 续发 展
指 明 了道路 。与 1 9 年 版 的深圳 总体规 划相 96

基于TOD的城市更新策略探析——以深圳龙华新区为例

基于TOD的城市更新策略探析——以深圳龙华新区为例

基于TOD的城市更新策略探析——以深圳龙华新区为例作者:田宗星李贵才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8年第5期田宗星李贵才摘要:在土地资源约束和小汽车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传统的城市更新面临成本高昂、交通拥堵进一步恶化、社会分化加剧等困境。

国内外研究表明,TOD 模式能够促进城市紧凑发展,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各阶层的融合,并带来公共交通沿线物业的增值。

基于此,本文在总结TOD 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融合 TOD理念的城市更新策略,从选址、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分析了可行性和有效性。

然后,本文分析了深圳市龙华新区通过地铁 4 号线引导城市更新的应用实践,总结了该策略的实施路径及其成效。

理论和实践分析证明,基于 TOD 的城市更新策略是可行的,能够应对传统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城市更新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公交导向开发;公共交通;城市更新;深圳龙华新区引言城市更新是指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功能的特定建成区做必要和有序的改建,包括再开发(也称拆除重建)、功能改造、综合整治和保护等多种手段[1,2] 。

在土地资源约束下,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我国很多城市通过城市更新来改造和激活老旧城区和城中村。

但在市场经济和小汽车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传统的城市更新面临着成本高昂、交通拥堵进一步恶化、社会分化加剧等困境。

国内外研究表明,公交导向开发(TOD)能够降低小汽车出行比例,缓解交通拥堵[3] ,提高社区多样性从而促进社会融合,促进城市紧凑集聚可持续发展[4-7] 。

这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8,9] 。

基于此,本文尝试将 TOD 理念融入城市更新的各个阶段,探讨基于TOD 的城市更新策略,并以深圳龙华新区为例分析该策略的适用性,为我国大城市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1 我国城市更新面临的困境1.1 成本高昂城市更新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有着不同利益诉求。

被拆迁的群体希望从政府或开发商那里得到更高的拆迁赔偿;城市政府希望改善片区内的环境和公共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功能,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而开发商则希望减少拆迁赔偿,提高开发强度,获取尽可能高的商业利润。

城市再生:紧约束条件下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策略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城市再生:紧约束条件下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策略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I哪 啪 嘲S s uc o f uain Ura g n rt n S e z e i l l Re o rec ni rt . b nr e e ai , h n h nc y g o e o t

1引言
快 速城 市 化 的粗 放 式 发展 模 式导 致 我 国
件 下要 更 新 资源 观 , 转 变经 济增 长 模式 , 走 集 约效 益 发展 道 路 ,通 过 产 业升 级 和经 济 转 型,大 力实施存量 调整 、增 量优化, 创造 内生
推 动产 业 升级 和 产 业置 换 , 产 生新 的集约 效 益, 实现 可持 续发展 。
前 已建成及 已 划拨 用地面 积为 5 . 8k 占 O 3 m (
可建 设 用地 的 8 O % ) 存 量 用地 面 积 不 6. 9 , 足 2k 分布零 散, 要实现 国 民经济 的较 快 m 且 平稳增 长面 临着发展 空间严 重不足 的挑战 。 深圳 市委 四届 四次 全 会提 出, 紧约 束 条
b lou . ui t Con i ed ur vel t t nu bande opmen n Fu in m us on ti ta t be c duced a r n r gen a i Thsr qui t s u ba e er t on. i e r es pan r eo g z d r c i ur h s r t xs i l ne st r r anie an e onf o g et e diti ’ e it cS ng l s ,i us r pu i r ies an r s and u es nd ty, bl se vc , d tan — c p tt y t . orai s sem on

规划引领和政策管控双视角下的更新实施路径探索_以深圳城市更新为例_缪春胜

规划引领和政策管控双视角下的更新实施路径探索_以深圳城市更新为例_缪春胜

规划引领和政策管控双视角下的更新实施路径探索 ——以深圳城市更新为例缪春胜,王旭,谭艳霞摘要:深圳作为全国城市更新走在前列的特大城市,经过六年多的快速更新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很 大的成绩,成为众多兄弟城市调研和学习的对象。

但是,更新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比较棘手的问题,之前 一直在通过政策管控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自今年开始,恰值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的开篇之年,深圳市更 新主管部门便积极探索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管控“两只手”来共同完善城市更新的管理。

目前,规划和政 策提出的解决思路与路径设计已经逐渐在更新实施过程中得到很好应用,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此规划引领和政策管控的探索经验可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问题导向,规划引领,政策管控,实施路径1.背景与研究综述1.1 背景短短 30 来年间,深圳就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超大型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人类城市 发展史上的奇迹。

作为率先发展地区,深圳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 同时,也最先遇到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土地和空间、能源和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 的制约,城市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内 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突出。

特别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土地供给急剧下降的矛盾、 城市 功能在空间上的“二元”结构及原特区内外服务水平、环境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已成为制 约城市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向存量土地要效益,已成为深圳挖掘用地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优 化城市结构、促进特区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此外,城市更新还是深圳高举“创新引领” 大旗,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抓创新、优结构、重民生”方针的重要抓手。

自 2004 年深圳市启动城中村改造, 特别是 2009 年以来, 深圳城市更新充分利用广东省 《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政策,解决了存量用地协议出让和 更新范围内历史遗留用地产权处理的问题,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研究——以深圳市为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规划研究,则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以深圳市为例,探讨如何利用GIS技术来进行城市规划研究,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高效、精确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

一、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地图信息处理工具,它将各种数据通过地理空间引索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视觉化表达,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

因此,在城市规划领域,GIS可以被用来进行研究和规划,以实现更加精确的城市建设。

首先,GIS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功能收集和分析城市现有信息,如人口、地形、交通等,并且可以融合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数据来进行复杂的分析。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掌握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城市规划方案。

其次,GIS可以进行模拟和可视化分析,帮助人们研究各种城市规划可能带来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GIS技术进行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影响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

最后,GIS还可以优化方案。

通过模拟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规划方案的优劣之处,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加详细的方案设计建议。

二、深圳市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特区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GIS技术的应用在深圳的城市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于GIS的空间分析首先,在深圳的城市规划中,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间分析。

通过应用GIS技术,可以建立地理数据库来管理城市所有相关的地理信息和经济、社会、环境数据,并针对不同的城市规划配套设施、用地类型、雨水系统等因素,建立空间模型进行分析。

这样便可以实现对深圳市的城市环境建设、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科学规划。

2、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分析其次,在深圳市对土地使用进行规划时,GIS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城市化下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摘要:深圳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若干次大移民、大起伏、大转折和大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繁荣、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实现了城市建设的巨大飞跃。

深圳作为快速城市化的典范,其城市发展具有独特性,当前深圳既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处于城市问题的高发期。

有人说,深圳用10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崭新的城市,又用5年时间将其建成一个难以改造的旧城。

这个说法虽则偏激,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深圳在城市更新中面临的任务之艰巨。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城市更新策略1 深圳城市发展的趋势与选择1.1外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逐渐普惠化。

深圳应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优势面临新的挑战。

从国家区域发展布局战略来看,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增长极相继诞生后,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北部湾经济区等多个经济区正迅速崛起,区域间、城市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严峻的外部环境也迫使深圳应尽快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加强与香港之间合作互补关系,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带动功能。

去年底,国家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文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深圳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这既是对深圳以往城市建设的充分肯定,也对未来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深圳的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2城市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深圳早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产业结构层次依然较低;城市功能不尽完善,特区内外二元结构明显;人口总量过大,以低素质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带来了一系列的住房、治安、就业等问题;同时,土地和空间、资源、环境都极为有限,不断增长的发展潜能和需求与资源有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使我们清醒认识到:以粗放外延式土地换取资本和发展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深圳要实现新的发展跨越,必须改变以“成本洼地”、生产要素的不断大量投入为基础的发展,转向以“战略性资源集中”,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这不仅是深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发展观与资源观的转变,如何在基础性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转型的核心问题。

1.3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城市更新,通过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整合,实现城市土地的二次开发,达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社会整体效益的提升。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物质形态的老化,更多的是因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功能性和结构性的衰退而引发的城市更新。

据调查统计,全市当前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总用地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涉及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居住区、旧商住混合区等多种类型。

目前深圳的城市更新不仅肩负着解决市民的居住环境改善、城市面貌美化的使命,更是实现城市转型和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形势下的重要城市战略。

同时,《纲要》的及时出台也为深圳城市更新创造了契机,为深圳在研究和完善城市更新的体制机制方面先试先行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内外双重机遇的触动下,城市更新成为当前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2 深圳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深圳的城市更新伴随着深圳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城市更新的前奏(80年代初~90年底初)从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依靠邻近香港,为口岸过往提供服务型商业和“外引内联”等形式建立“三来一补”工业,凭借港澳海外投资,交通运输、商业和房地产迅速崛起,罗湖口岸和南山蛇口地区建设加快,政府主要投资于道路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是新地开发,基本不涉及城市更新,只有小部分村民自发性的小规模拆旧建新。

2.2第二阶段:城市更新的初期(90年代初~本世纪初)进入90年代以后,深圳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城市格局逐渐明显,土地价值攀升。

由于大量外来务工的输入,使“廉租房”的需求旺盛,旧村股份公司和村民纷纷自建住宅出租,获取租金收益,“城中村”现象出现。

同时,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日益完善,以市场为动力的企业自发式更新正悄悄发展,八卦岭工业区、上步工业区一批地处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凭借城市拓展的区位变化,依托原有工业逐步发展以服装、电子为特色的商贸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政府也尝试引导局部地区的改造更新,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改造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

2.3第三阶段:城市更新的加速期(2004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深圳城市发展进入稳定期,随着特区政策优势的消退,由于自身资源的条件有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市政府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提出转变土地供需结构,开始着手进行以城中村改造和旧工业区升级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

2004年10月,市政府召开全市查处违法建筑暨城中村改造工作动员大会,拉开了新时期深圳城市更新工作的大幕。

随后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并设立市、区两级专职机构指导城市更新,使城市更新工作得到稳步和全面推进。

城市更新已逐步由早期个体自发自觉改造向理性秩序的方向转变;由追逐个体利益向实现城市整体效益转变。

3 当前城市更新的问题与反思3.1积重难返的土地问题3.1.1土地流转造成土地遗留问题纷繁复杂特区内外两次整体性的土地转性,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土地国有化,但同时也遗留了大量土地性质不定,权属不明的问题,造成了土地权益不清,责权不公等现象。

土地的征转,并没有实现农民的城市化,反而遗留了大量的土地灰色空间,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原有土地价值不断增长,原村民在利益驱动下,引发了群体性的大规模违建抢建现象。

此外,由于城市管理的不到位,政策的不完善,也使违建行为有机可乘,不但没有遏制反倒多次大爆发,违法建筑泛滥成灾。

3.1.2以新增用地为前提的土地政策体系急待完善补充深圳现有的旧区大多产权零散、功能混杂,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从规划功能和空间利用合理的角度出发,往往涉及更新地区功能的综合利用,原有土地的整合和功能置换,而目前在土地清理方面尚缺乏相关政策,造成大量旧区的更新改造难以实施推动。

同时,现有的土地政策大多是针对新增用地开发的情况,对存量用地的出让方式、地价收支模式、土地回购、房屋拆迁等方面缺乏综合全面的研究,现有的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2市场强势驱动下的利益博弈城市更新是城市资源的一次重新配置,也是城市众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一次利益调整,城市更新是否真正可行关键取决于政府、开发商和原有业主间的利益平衡。

但各方从自身角度出发,往往产生城市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体利益的矛盾;城市长远利益与短期经济利益的矛盾。

相对其它城市,深圳市场化运作成熟,原业主享受了因城市化带来的巨大的租金收益,是既得利益者,处于强势,且在城市更新中不断追求利益更大化,造成以城市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改造成本增加。

国家《物权法》出台以后,一方面涉及个体物业征用更加敏感,“钉子户”现象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对公共利益界限不清,在面对具体城市更新中的拆迁、补偿等利益问题时,政府难以进行理性判断和作为。

3.3政府在城市更新实施和管理中的缺位3.3.1政府对市场干预手段有限,难以行之有效的控制引导目前,深圳的城市更新项目多是依靠“自下而上”的方式,市场动力强劲,占据主动,大多数易于改造实施和经济利益可观的地区通过开发商实施了改造,而部分根据规划急待通过更新完善城市功能的旧区由于经济收益有限而难以推动,政府意愿和市场操作发生了错位,这种由市场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推动的城市更新,始终着眼在土地经济价值的再开发,难以实现城市更新的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整体提升,可能给今后整体性的城市更新带来资源浪费和“二次更新”的危险。

3.3.2政府自主参与更新改造的机制尚待完善城市更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土、规划、发改、经贸等多个职能部门,在实际操作层面,政府自主参与城市更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另外现有城市更新法规政策缺漏,对于更新改造的项目往往采用“一事一议”、“一村一策”等个案操作的方式,容易滋生不公平的现象。

4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更新思路“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深圳在面临空间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深圳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机遇。

深圳的城市更新也将积极探索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的发展思路和实施对策。

4.1明确以城市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更新目标城市更新作为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程度的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因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提升城市居住水平、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更新的基本出发点,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提升城市居住水平、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更新的基本出发点;把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提升、社会结构优化、资源环境可持续作为城市更新的目标。

在整体目标引导下,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路径,探索全面改造、综合整治、功能置换等多种实施手段,提高城市更新的效率。

4.2坚持以规划和计划相结合的实施机制积极推动《深圳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类型、时序、方向等核心问题,理性指导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开展,以“规划引导计划”,从全局视角来规划城市更新的诸项计划,避免顾此失彼;确立以近期及年度实施计划相结合的实施机制。

根据《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城市更新近期计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实现“规划可导,计划可控”;完善城市更新项目预申报制度,拓展申报的范围,调动社会各团体的积极性,允许企业、社区及各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的城市更新项目申请,由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后,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城市更新。

4.3完善具有城市更新实操性的政策体系城市更新将是今后深圳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项常态工作,因而需要进一步统筹完善相关政策,适时出台覆盖范围全面的《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条件成熟时推出《城市更新条例》,统筹规范城市更新的实际操作。

深入探索适应城市更新的土地政策,跳出现有土地政策的框框,依据土地管理“资源、资产、资本”的思路解决土地清理问题,确立以规划为统筹的基本框架;拆迁问题一直是城市更新工作推进的关键问题。

在市场化运作条件下,坚持城市公共利益的地位不妥协;为了实现利益再分配的公平合理,应积极鼓励原有业主的参与,探索存量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研究相应的土地利益分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