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
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经”字指经纬,从糸巠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
还有象形字。
华岳仙掌入云深,太白积雪星斗扪。
雁塔晨钟天竺客,骊山晚照汉唐魂。
草堂烟雾疑龙象,曲江流饮和诗文。
灞柳风雪堪赠与,咸阳古渡过秦人。
龙飞凤舞鸾凤和鸣日日见财法门寺注:这块横幅里的十句谚语,都得以客家语来阐释,其中除第二句与第十句为拆字外,其余八句里的(复字□)与(仨字○)皆取其声。
一春□○百花来。
【音:同(Aanˇ)、(Benˇ)比喻百花开放,缤纷“演变”的景况】二扇门楣○○开。
【音:门字右半部,音同(一)、门字左半部音同(歪ng鼻音ˇ);拆字:形容开门、关门时的声音】三人□○言公道。
【音:同(聪ˇ)(总ˇ);比喻众人聊天说话时的景象】四客□○酒醉归。
【音:(Kiˇ)、(Kiaˇ);形容酒杯交晃碰撞的声音】五路车马□○走。
【音:(Piˇ)、(Piaaˇ);形容许多脚步的声音】六花□○满园香。
【音:(Biˇ)、(Boˇ剥);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七雷□○连天响。
【音:(Pingˇ)、(Piangˇ);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八雨□○随时来。
【音:(Siˇ)、(Suˇ);形容下雨时的「淅洓」声】九鸟□○林外飞。
【音:(Giˇ)、(Giaˋ);形容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十行彳亍问秀才。
【音:彳同(气ˋ)、亍为(蹉Oˇ);彳亍为走路之态,此地形容穿木屐走路时的声音】西安文艺北路一户人家门口的对联。
仔细研究发现,这副超级拼接对联竟然含18个成语72个字,每个四字成语合成拼接为一个字来书写,一气呵成、形神兼备。
古今字与异体字
声符不同的异体字——线线、烟烟、时峕、 蚓螾
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剩剩 、 炮炮
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惭惭、和咊、鹅鹅、 杂杂 够—够
注意: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其一、意义相近,后代读音相同,古音不同的字。 如:置——寘
其二、自古就音同,但意义广狭不同的字。如: 游——游、酤——沽
其三、偶尔通用的字(用字时的通假字)。如: 剥——扑、蚤——早
•
—清·王筠《说文释例·卷八》
古今字与古文字、今文字
• 概而言之,古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用来 记録同一个词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现 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今 字合称古今字。
• 古文字、今文字:隶变以前的文字称为 古文字,隶变以后的文字称为今文字。
避 躲开,避免。 姜氏欲之, 焉辟害? 《左传·隐公元年》
古今字与异体字
一、古今字
上古时代,由于词义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常用 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一字多义的现象很普 遍,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 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 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 “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段玉裁的说法
通假字就是古人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字,而用了一个
音同或音近的字。二字只有读音上的联系,而没有意义上的瓜葛, 于是我们就说它们是通假关系。
古今字突出了汉字的表意特点,由于同一字形所负载的意义 太多,于是在原有的形体上增加或改变意符,以便从视觉上把古字 与今字区别开来。
《说文》:“府,文书藏也。”即收藏文书的处所。后来引申 为脏腑义。《说文》无“腑”,但解说中以“府”来表脏腑义,如 “胆,连肝之府。”后因“府”所兼任的意义过多,又在“府”字 旁增加意符“肉”,另造今字“腑”,以从视觉上区别于古字 “府”。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四课时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1、定义:上古時代,由于詞義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常用一個漢字兼職記錄一些意義,一字多義的現象很普遍,後世爲理解書面語言時不産生歧義,常爲這種兼職字所記錄的某項意義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
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段玉裁的説法凡讀經傳,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
——《説文解字注·言部》“誼”王筠的説法字有不須偏旁而義已足者。
則其偏旁爲後人遞加也。
其加偏旁而義遂異者,是爲分别文,其種有二:一則正義爲借義所奪,因加偏旁以别之也;一則本字義多,既加偏旁,則只分其一義也。
—清·王筠《説文釋例·卷八》2、思考:古今字与古文字、今文字的区别概而言之,古今字是不同歷史時期用來記録同一個詞的形體不同的字,先出現的爲古字,後出現的爲今字。
古字和今字合稱古今字。
古文字、今文字:隸變以前的文字稱爲古文字,隸變以後的文字稱爲今文字。
1、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方法以及来源:●产生的原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产生新字;各个时代衰亡的字依然保存在字典中;上古汉字简直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
●产生的方法:加上形旁造今字,辟避;改形旁造今字,说悦;全改字形,膂吕,阙缺●古今字主要來源: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一是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A、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詞義的不斷發展,使詞由單義變成多義。
其中有的詞義為適應交際的需要,從母體中分化出來,獨立成詞。
為了相互區別,要求專有字形表達,以便使形義關繫明確。
然而新造的字又常在新詞産生之后,因此在一定時期內,仍維繫一字記錄數詞的情況,故在古書中常見到用古字記今字的象形。
例如下:《說文》:“辟,用法者也。
法也。
从卩从辛,”甲骨文作“”,小篆作“”“卩”,音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民俗学里一奇葩合体字:黄金万两合体字:招财进宝民俗字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书法形式,又叫组合字或者合体字、团结字、吉利字。
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组合字书法:吉祥如意到了道教流行的汉代,这种手法便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文”。
因为合体字长期被应用在道教符篆上,而符篆向被认为带有召鬼神、镇精魅的奇特力量;民间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语合成文字的兴起。
婚庆吉祥语组合字书法:鸾凤和鸣晚从宋代起,合体字已从道士画符,演变为民众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
传说老子李耳以及武则天等人,都有组合字传世。
我们在清代的厌胜钱上,可以见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合体字:招财进宝合体字:黄金万两相传唐伯虎独创的汉字,和“才”“财”一样读音,“日日有见才”,勉励自己每天要勤奋。
后被人们延伸为“日日有财见”特别是在商店门上及节日、婚嫁喜庆之时,民俗字常被大书于红纸之上,以图吉祥如意,表达人们的喜悦与期盼。
只是有的组合字没有明确的读音,不免另人遗憾。
不过,这些有读音和没有读音的组合字能够长期流传下来,说明吉祥语组合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种民俗特色在于它兼蓄着诸多的装饰性、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成为一种寄意式的吉祥辞语。
民俗字又叫组合字或者团结字。
这些字是汉字“词字”的一种,往往一个字是由3到4个字组合而成,合字不合音,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表每一个民俗字都有丰富的故事和含义。
有时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字,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变体。
比如一个被视为起着辟邪作用的组合字,到了合肥,就在原本已经十分复杂的字体上又加了一个“包”字。
因为包公在合肥,他的威严在民间被人们奉若神明。
沈阳一修堂国学文化中心:“孔孟好学”。
常挂在读书人的书斋,揭示着主人的精神品格清代“孔孟好学”砖香炉民俗字历史悠久但是散轶较多,很多民俗字只有老一辈的人才知道,如果这些老人不在了,说不定那些字也就从此消失了。
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
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嘿,你知道吗?汉字可是超级有趣的东西呢!今天呀,我就想和你唠唠这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和繁简字的概念。
先来说说古今字吧。
你可以把古今字想象成是汉字的“变身记”。
就好像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样,汉字也会变呢。
比如说“莫”这个字,在古代啊,它可厉害了,既表示傍晚的意思,又有不要的意思。
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这样容易混淆呀。
就像你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两种不同的宝贝,可每次拿的时候都不太清楚到底要拿哪一个。
所以呢,人们就给“莫”变出来一个新的字,就是“暮”,专门用来表示傍晚。
这样呢,“莫”就主要表示不要啦。
这就是古今字,古字的一部分意思被分化出来,有了新的今字。
再比如“益”,它本来表示水满出来,也有更加的意思。
后来就变出了“溢”专门表示水满,“益”就更多表示更加之类的意思啦。
你看,这是不是很有趣呢?就像一棵大树,原来一个树枝上有好几个不同的果实,现在把其中一个果实单独移到了新的树枝上。
那异体字又是什么呢?哎呀,异体字就像是汉字的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呢。
它们长得不太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
就好比你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小玩偶,只是一个穿着红衣服,一个穿着蓝衣服,可它们都是同样的小玩偶呀。
比如说“泪”和“涙”,一个左边是三点水,一个左边是目字旁,可它们都表示眼睛里流出来的水。
还有“峰”和“峯”,你看这两个字,写法不一样,但说的都是山的顶部那个尖尖的地方。
有时候我就想啊,古人干嘛要造出这么多长得不一样但意思一样的字呢?这不是有点麻烦吗?嘿嘿,不过这也说明汉字很有创造力呀。
再来讲讲假借字吧。
这假借字啊,就像是汉字在玩“借用”的游戏。
比如说“其”这个字,本来是个象形字,像簸箕的样子。
可是呢,在古汉语里,人们想要表示“他的”或者“那”这样的意思,一时又没有专门的字,就干脆借用了“其”。
这就好比你没有带铅笔,然后就跟同桌说:“借我你的那个东西写一下。
这些妙趣横生的合体汉字,你能认出几个?
这些妙趣横生的合体汉字,你能认出几个?汉字,有形体之美,有风骨之美。
汉字七体(甲金篆隶楷草行),各有特色。
有一种合体汉字,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相传,先秦时的君王用来调遣军队或传达指令的符文,通常是将几个篆字刻在竹或木上,剖为两半,合之可验真伪。
这种符文,在汉代被画符篆的道士们所借用。
到了宋代,人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合体字,以表达避凶求吉的原意。
天下一人上图为宋徽宗“天下一人”花押及题款。
花押,就是个人签名。
它的外形,特别巧出心裁,有点像结构松散的“天”字,又像一个简写的“开”字,实际上是由“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写成。
宋徽宗在执政之初颇有作为,“天下一人”四个字语,正透露出年轻帝王的踌躇满志与万丈豪情。
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上图为民间的一种花钱。
花钱,并非流通币,而是被当做吉利品或避邪物使用。
在花钱上,常常可以见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日日有见才相传是明代才子唐伯虎独创的汉字。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日日有见才”,原意是勉励自己每日都要勤奋学习。
由于“才”、“财”相近,故被人们延伸为“日日有财见”、“日日有财”或“日日见财”等义。
孔孟好学孔孟两位老夫子是读书人的楷模,二人都以好学著称。
所以合体字“孔孟好学”常常出现在书斋、书院等处,以激励读书人发奋学习、出人头地。
日进斗金每日都能收入一斗黄金,自然是每个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了!魁星踢斗传说魁星是文运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由于相貌丑陋,魁星连续三次考状元都未中,他一怒之下将装书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
百姓却仰慕其才华,将他塑造为神,借“魁星踢斗”之题,以求文运高照。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取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
冰在玉壶之中,诗人以此自喻,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主题,历代以来,解释者多如牛毛,然而这四个字的意义却历久弥新。
上图的石刻位于宁德三都澳斗帽岛。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
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经”字指经纬,从糸巠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
还有象形字。
华岳仙掌入云深,太白积雪星斗扪。
雁塔晨钟天竺客,骊山晚照汉唐魂。
草堂烟雾疑龙象,曲江流饮和诗文。
灞柳风雪堪赠与,咸阳古渡过秦人。
龙飞凤舞鸾凤和鸣日日见财法门寺注:这块横幅里的十句谚语,都得以客家语来阐释,其中除第二句与第十句为拆字外,其余八句里的(复字□)与(仨字○)皆取其声。
一春□○百花来。
【音:同(Aanˇ)、(Benˇ)比喻百花开放,缤纷“演变”的景况】二扇门楣○○开。
【音:门字右半部,音同(一)、门字左半部音同(歪ng鼻音ˇ);拆字:形容开门、关门时的声音】三人□○言公道。
【音:同(聪ˇ)(总ˇ);比喻众人聊天说话时的景象】四客□○酒醉归。
【音:(Kiˇ)、(Kiaˇ);形容酒杯交晃碰撞的声音】五路车马□○走。
【音:(Piˇ)、(Piaaˇ);形容许多脚步的声音】六花□○满园香。
【音:(Biˇ)、(Boˇ剥);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七雷□○连天响。
【音:(Pingˇ)、(Piangˇ);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八雨□○随时来。
【音:(Siˇ)、(Suˇ);形容下雨时的「淅洓」声】九鸟□○林外飞。
【音:(Giˇ)、(Giaˋ);形容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十行彳亍问秀才。
【音:彳同(气ˋ)、亍为(蹉Oˇ);彳亍为走路之态,此地形容穿木屐走路时的声音】西安文艺北路一户人家门口的对联。
仔细研究发现,这副超级拼接对联竟然含18个成语72个字,每个四字成语合成拼接为一个字来书写,一气呵成、形神兼备。
中国的异体字、怪字、生僻字
中国的异体字、怪字、生僻字中国的异体字、怪字、生僻字一、难字、怪字囧”(读jiǒng)、“槑”(读méi)惊爆网络之后,网络上各色各样的我们平时根本不认识的字一个连着一个出。
现在我们的网络生活里,并且赋予了许多新的形象的含义。
其实,古代很雷很霹雳的词,虽然现在不用了,但是再回去研究,还是十分“囧”,十分的有画面感,非常有趣。
1、“兲”(读tiān),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
2、氼(读nì),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
前天我这里受“凤凰台风”的影响,瞬间狂风暴雨,路上的行人马上成了“水人”。
3、砳(读lè),开始很费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的声音呢?转念一想,是不是两块石头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很好听,很“乐”吗?这个字是劈山开路者的代表。
这“砳”字很有可能是石匠发明的。
敲石头的人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两手拿着两块石头拼命地敲…4、嘦(读jiào),很容易读的。
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
两个字快速连读也能成为一个字,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们一起为我们自己身为中国人严重自豪下。
5、嫑(读biáo),和上面的“嘦”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不废话了,让大家自己把玩下吧。
这个字其实是滇东罗平、赣州一带的方言、官话…6、嘂(读jiào),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
很有趣吧。
7、圐圙(读kū lüè),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 lüàn),“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
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
圐圙,本来可以四面八方,没想到被加了一个笼子,被困在其中,这个词在汉文化地区,是不吉利的。
8、玊(读sù),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所以变俗气了。
古今字和异体字精编版共69页
古今和异体字精编版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总是随着语言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但同时又受着语言和社会的制约。
汉字也是这样。
汉语的发展和社会用字习惯的部分移易,总对汉字的符号体系、记词功能和书写形式等不断进行调整。
高整的结果,既有代代因循、古今一致的一面(主导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异、前后相乖的一面。
这后者的历史积存,就形成了古书中的种种不同于今的用字现象。
本节只就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扼要介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
一、古今字(一)什么是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
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
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
“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城濮之战》)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
(《案之战》)③于是翦其发。
(《顺民》)④臣错茅臣。
(《晁错传》)⑤张脉偾兴,外彊中干。
(《韩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是在汉字发展过程中,
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
字;2.异体字;3.繁简字。下面分别加以
叙述。
古今字
上古时代,由于词义引申、文字假借(按:此
指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
不包括在内)等原因,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
二、改:即把繁体字某些写法繁难的部分改写
成简单的。例如:
鄧—邓 憐—怜 鶱—骞 饑—饥 績—绩
三、代:即用笔画少的同音字替代笔画多的字。
例如:
醜—丑 後—后 穀—谷 萬—万 繫—系
四、草:即把草书字楷化。例如:
會—会 書—书 韋—韦 當—当 東—东
五、古:即沿用古代就有的简化字。
简体字在古代就已存在,最早可追述到甲骨文
莫→暮
孰→熟
2、分化字表示引申义
取→娶
解→懈
秉→棅
景→影
奉→俸
竟→境
反→返
坐→座
3、分化字表示假借义
师→狮
戚→戚
栗→栗
牟→眸
二、以古字为基础,增加有表音作用的声符。
食→饲 自→鼻
晶→曐(星)
三、改换古字的形符
说→悦 赴→讣 错→措
振→赈
四、改换古字的声符
邪→耶 谯→诮
撝→挥
圜→圆
五、完全改换字形
字。
②今字记录本义,古字记录假借义。例如“莫”
与“暮”,“莫”( )本义为“日落”,如《
尚书·洪范》:“星辰莫同。”假借为否定性无
定代词,如《墨子·公输》:“莫能守。”后来
为本义另造“暮”字。
今字产生的方式
一、以古字为基础,增加有表意作用的形符。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第二单元《郑伯克段于鄢》通假字:寤:通“”,倒逆。
注P97例句:“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无:通“毋”,不要。
注P99例句:“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阙:通“掘”,挖掘。
注P103例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古今字:大:今字“太”,表示尊称。
注P98例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辟:今字“避”,避免。
注P99例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厌:今字“餍”,满足。
注P99例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尝:今字“”,副词,品尝,体会滋味。
注P102例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佗:同“他”,其也,另外的。
注P98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同“昵”,亲近。
注P100 例句: “公曰: “不义不,厚将崩。
”《公孙无知之乱》通假字:绌:通“黜”,贬低。
注P109例句: “衣服礼秩如,襄公绌之”。
游:通“”,出行, 乐。
注P110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御:通“”,抵。
注P110例句: “我奚御哉! ”税:通“脱”,解脱桎梏。
注P113例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
古今字::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
注P109例句:“衣服礼秩如”。
见:今字“现”,出现。
注P110例句: “彭生敢见”!坠:今字“”,坠落。
注P110例句: “公惧, 坠于车”。
反:今字“返”,返回。
注P110例句: “反,诛屦于徒人费”。
路:今字“辂”,古代的一种大车。
注P112例句: “公丧戎路,传乘而归”。
辟:今字“避”,躺避。
注P112例句: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
异体字:期:同“”,一周年。
注P109例句: “期戍,公问不至”。
《之战》通假字:无:通“毋”,不要。
注P120例句: “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与师淹于君地”。
桀:通“揭”,举起。
注P120例句: “齐高固入晋师, 桀石以投人”。
齐晋鞌之战中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齐晋鞌之战中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示例文章篇一:《齐晋鞌之战中的那些有趣的字》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齐晋鞌之战里的那些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这可超级有趣呢!在齐晋鞌之战这个故事里啊,有好多我们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字。
先说说古今字吧。
就像“辟”这个字,在古代啊,它可能有躲避的意思,就和我们现在的“避”字有联系呢。
你想啊,在战场上,士兵们得躲避敌人的攻击,要是那时候就写“避”字,那还好理解,可当时写的是“辟”,这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暗号一样。
我就想啊,那些古代的士兵们看到这个“辟”字的时候,是不是就像我们现在看到密码一样,得在心里快速地把它转化成躲避的意思呢?再说说异体字。
哎呀,异体字就像是字的双胞胎或者多胞胎。
比如说“馘”这个字,它还有其他的写法,就好像一个人有好几个名字似的。
这让我想到我们班同学小明,他在家里有个小名,在学校又有大名,其实都是他。
这些异体字虽然写法不同,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在齐晋鞌之战的记录里,看到这些不同写法的字,就像在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不过这个游戏可有点难,因为这些字都是那么古老又神秘。
还有通假字呢!通假字可就更有意思啦。
就像“无”通“毋”,这就像是字之间互相借衣服穿。
你看啊,在战场上,将领下达命令的时候,可能说“无”这个字,其实他真正想表达的是“毋”的意思,就是不要。
我就想啊,要是当时有个小兵很较真,说:“将军,您这个字写错啦。
”那将军会不会瞪他一眼说:“你懂啥,这是通假字呢!”哈哈。
我和我的语文老师就讨论过这些字。
我当时就问老师:“老师,这些字这么复杂,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啊?”老师就笑着说:“孩子啊,这就像盖房子,以前的材料和现在不一样,字也是慢慢发展变化的。
”我又说:“那这些字就像老古董一样,好难理解哦。
”老师说:“是啊,可正是这些老古董,才让我们能了解古代的故事呢。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聊过。
我的小伙伴小红说:“我觉得这些字就像神秘的宝藏,找到它们的秘密就能打开古代文化的大门。
俯首皆是的“奇字”,使你大开眼界
俯首皆是的“奇字”,使你大开眼界作者:王树仁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2021年第02期所谓“奇字”,这里是指“故错字”,即“故意写错的字”。
但这些“错”的字在特定的场合出现后,不仅不影响效果,而且会使文字产生一种神奇的艺术效果。
在游览天下的名胜古迹时,你会发现这些俯首皆是的“奇字”,它们会使你大开眼界。
“峰”字少“一横”:这是康熙皇帝在山西五台山上留下的“故错字”。
顺治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但他在24岁那年便驾崩了。
宫里传出的说法是死于天花,而民间则另有说法,说顺治为情所困,到五台山当了和尚。
这样,皇位传给了儿子玄烨,年号康熙。
父皇之死成了康熙最重的心事。
听说父皇出家在五台山,他便借来此拜佛为名,悄悄打听父皇的下落。
行到山上灵鹫峰菩萨顶寺附近时,他遇到一个仪表非常的僧人。
康熙便与他打招呼,僧人自称“八乂”。
康熙查探不到父皇的下落、行踪,心里很是失落,下山后他反复念叨“八乂”,猛然醒悟:原来自己见到的僧人就是父皇。
“父”字上下拆开,不就是“八乂”么?康熙赶紧上山寻父,但“八乂”已找不到了。
题字时,康熙有意将“灵峰胜境”中的“峰”字下的“丰”少写了“一横”,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
“墓”字少一个“土”:在河南卫辉市城北约十五里处,有一座中华林姓的太始祖比干的墓。
墓碑上四个隐约可见的字为“殷比干莫”,是我国春秋时期儒教创始人孔子存世的唯一真迹。
可“墓”字为何少写了一个“土”呢?传说,孔子对比干非常敬仰,他周游列国讲学时,特地来到比干的墓前凭吊,并用剑在石头上刻下“殷比干莫”四个字。
孔子认为比干乃取大地之土而葬,于是,“墓”字下面的“土”有意未写。
后来,有个秀才说孔子这个大教育家也写错字,便自作聪明把“土”字添到了“莫”字下面。
不料,这个秀才刚刚写完,突然晴空霹雳,把完整的墓碑劈开了,秀才刚添加上的“土”字也被劈掉了。
因此,后来人们看到的“殷比干莫”四个字残缺不全。
清代乾隆皇帝到此游览,听了这个趣闻后,挥笔写下了“宣圣真笔”四个字,旨在昭告世人:我乾隆皇帝作证,这是孔子的真迹!“鱼”字少一个“点”:在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公园,位于公园东大门不远处的景名碑上,那个“鱼”字是个繁体字,即“魚”字,但底部的四点却少了一点,为何要这样写呢?原来,这块碑上所刻的“花港观鱼”四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手迹。
中国汉字里的奇葩-合体字
中国汉字里的奇葩:合体字合体字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汉代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文”。
从宋代起,合体字已从道士画符,演变为民众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
宋徽宗“天下一人”花押及题款在清代的厌胜钱上,可以见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合体字:招财进宝合体字:黄金万两相传唐伯虎独创的汉字,和“才”“财”一样读音,“日日有见才”,勉励自己每天要勤奋。
后被人们延伸为日日有财见。
沈阳一国学文化中心:孔孟好学合体字:日进斗金济南民居浮雕“魁星踢斗”湖南省黔阳县芙蓉楼玉壶亭碑上刻有王昌龄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宁德三都澳斗帽岛斗姥景区“天人合一”石刻婚庆吉祥语组合字书法:鸾凤和鸣韩愈的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独立组合为:天道酬勤,地道酬精,人道酬善,和道酬诚整个作品又可读为:天地人和八仙合体:(铁)拐李祖师得道高,(汉)钟离先生把扇摇,(吕)洞宾背剑清风客,(蓝)采和果山献蟠桃;(张)果老求进长生酒,(韩)湘子瑶池奏玉箫,(曹)国舅手执云扬板,(何)仙姑寿庆羡凤毛。
清气为“天”;南员(古时朝南开的衙门里的官员)为“官”;方便为“赐”;财主为“福”。
汇成一句吉言:“天官赐福”。
考考你了,以下这几个看看你能不能看得懂!(先不要看答案)分别是:正义、知足常乐、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宾至如归。
常言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
汉字之美,美在精髓。
汉字之美,美在真情。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
在每一个方块字中都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
古今字和异体字
(1)、有些古今字是一對多的關係: 奉→俸、捧 采→採、彩 辟→嬖、僻、闢、避、譬
(2)、古人理解的古今字的範圍很寬。 鄭玄給《禮記· 曲禮下》“予一人”作注說:“余、予,古今 字。”(古今字的概念最早出現在這裏)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 裏,第一人稱代詞“余”都寫作“余”,用“予”表“余”不會早 于春秋時代。從歷時角度看,“余”、“予”是古今字的關係,但 是“予”對“余”沒有分化的作用。類似的例子還有“誼”和“義” 等。另外對一些更新換代的字如“繖→傘 、絝 →袴→褲”等,古 人也看作古今字,而實際上它們是異體字。由此可見,古人使用 “古今字”這個術語只是指出哪一個古字與哪一個今字對應,目的 是幫助人們讀古書。
古今字突出了漢字的表意特點由于同一字形所負載的意義太多于是在原有的形體上增加或改變意符以便從視覺上把古字與通假字的二字同時存在屬于共時關系
古 書 中 的 用 字
一、古今字
上古時代,由于詞義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常 用一個漢字兼職記錄一些意義,一字多義的現象很 普遍,後世爲理解書面語言時不産生歧義,常爲這 種兼職字所記錄的某項意義再造新字,新造的字與 原來兼表意義的字合稱爲“古今字”。新造的字是 “今字”,原來兼表意義的字是“古字”。
(5)完全改換字形 戰—顫 伯—霸 鄦—許 要—邀 身—娠 (6)對古字略有增損 陳—陣 大—太 不—丕 母—毋
古今字的兩個字中,今字承擔的意義只是 古字的一部分,古字未被分化的意義依然由古 字來表示。所以我們只能就某個義位來談論古 今字。例如,在否定副詞的意義上,“母”和 “毋”是古今字的關係(戰國時代秦國的詛楚文 有“毋”字,這大概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古的 “毋”字)。表示母親的意義從古到今只用“母” 字,也就無所謂古今字了。古今字是一種相對 關係,沒有今字就沒有古字。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④草:即把草書楷化:會会 書书 韋韦 當 当 東东 ⑤古:即沿用古代就有的簡體字:蒞莅 與 与 來来 雲云 莊庄 此外,偏旁類推也是簡化繁體字的一種重 要方法,如“賣”簡化爲“卖”以後, “讀、瀆、犢、贖”等字就隨著簡化爲 “读、渎、犊、赎”了。
3.3 繁簡字之間值得注意的幾種關係
繁簡字之間有三種關係值得注意: ①繁簡字之間的對應關係 繁簡字之間絕大多數是一對一的關係,只 要記住簡體字就行,只有少數是一對二、 一對多的關係,就要弄清楚所對應的幾個 繁體字的意義和用法。如: 发發髪 尽盡儘 钟鐘(打擊樂)鍾(盛酒 器) 获獲穫 复復複覆 台臺檯颱 干幹乾 系係繫
還要注意,有些字只是在一定的意義上或 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通用,不能在任何條件 下互換替代,它們就不是異體字。如“技” 和“伎”只在技巧、技藝義上可以通用, 其餘皆不可。又如“置”和“寘”只在安 放義上可以通用,其他義不通用。“無 亡”、“沽酤”、“遊游”亦如此。
三 繁簡字
3.1 繁簡字的概念 語言中的同一個詞,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 字來記錄,其中書寫筆畫多的叫繁體字,書 寫筆畫少的叫簡體字,二者的區別僅在於筆 畫的多少。從形體不同的角度來說,繁簡字 其實也是一種異體字。但我們今天說的繁簡 字,是有特定含義的。簡體字是指1956年國 務院公佈的《漢字簡化方案》所頒佈的簡體 字(後於1986年以《漢字簡化總表》重新頒 佈);繁體字特指與簡體字相應的繁寫楷書 字體。
③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假借義。如 “牟”與“眸”,《說文》:“牟,牛鳴 也。”如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 黃鐘滿脰。”假借爲眼珠之意,如《荀 子·非相》:“禹跳湯偏(偏、跳均指半 身乾枯,或謂跛足),堯舜參牟子(參牟 子謂二瞳相參)。”後來爲這一假借義造 了“眸”字。
如何辨别通假字_异体字_古今字
一、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汉代的经学大师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
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
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
“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楚始得而新昏于卫。
(《城濮之战》)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
(《案之战》)③于是翦其发。
(《顺民》)④臣错茅臣。
(《晁错传》)⑤脉偾兴,外彊中干。
(《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
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
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二)古今字的来源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
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
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
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经”字指经纬,从糸巠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
还有象形字。
华岳仙掌入云深,太白积雪星斗扪。
雁塔晨钟天竺客,骊山晚照汉唐魂。
草堂烟雾疑龙象,曲江流饮和诗文。
灞柳风雪堪赠与,咸阳古渡过秦人。
龙飞凤舞鸾凤和鸣日日见财法门寺注:这块横幅里的十句谚语,都得以客家语来阐释,其中除第二句与第十句为拆字外,其余八句里的(复字□)与(仨字○)皆取其声。
一春□○百花来。
【音:同(Aanˇ)、(Benˇ)比喻百花开放,缤纷“演变”的景况】二扇门楣○○开。
【音:门字右半部,音同(一)、门字左半部音同(歪ng鼻音ˇ);拆字:形容开门、关门时的声音】三人□○言公道。
【音:同(聪ˇ)(总ˇ);比喻众人聊天说话时的景象】四客□○酒醉归。
【音:(Kiˇ)、(Kiaˇ);形容酒杯交晃碰撞的声音】五路车马□○走。
【音:(Piˇ)、(Piaaˇ);形容许多脚步的声音】六花□○满园香。
【音:(Biˇ)、(Boˇ剥);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七雷□○连天响。
【音:(Pingˇ)、(Piangˇ);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八雨□○随时来。
【音:(Siˇ)、(Suˇ);形容下雨时的「淅洓」声】九鸟□○林外飞。
【音:(Giˇ)、(Giaˋ);形容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十行彳亍问秀才。
【音:彳同(气ˋ)、亍为(蹉Oˇ);彳亍为走路之态,此地形容穿木屐走路时的声音】西安文艺北路一户人家门口的对联。
仔细研究发现,这副超级拼接对联竟然含18个成语72个字,每个四字成语合成拼接为一个字来书写,一气呵成、形神兼备。
左(上联):1、一帆风顺;左2、双喜临门;左3、互敬互爱;左4、永结同心;左5、百年好合;左6、五谷丰登;左7、阖家欢乐;右(下联):1、龙飞凤舞;右2、喜结良缘;右3、一见倾心;右4、才貌双全;右5、心心相印;右6、比翼双飞;右7、志同道合。
中(横批):吉星高照、喜结连理、开门见喜、花好月圆“清气”为“天”;“南员”为“官”(古时朝南开的衙门里的官员);“方便”为“赐”;“财主”为“福”。
汇成一句吉言:“ 天官赐福”!!!在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的匾额楹联、门楣雕刻中,有一条形式独特的砖雕横额,它不仅以雕刻见长,更以其深刻的含义引发人们的猜测、发问。
这是一组别有审议的藏字游戏,它位于主宅区四院主窑门楣上房,从左向右,一共四组八个字,分别是“青气、南元、方便、财主”,隐含着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吉祥语“天官赐福”,青气为天,南元为官,方便为赐,财主为福。
这里“天官赐福”四字用“青气、南元、方便、财主”来代替是因为我国古代,人们常用一些吉祥的图案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最常用的便是形声和形意两种方式,形声是利用谐音来获得象征性的效果;形意则是利用直观形象表达非自身意义的内容。
门楣上的“青气”二字证实采用形意法,把青气的气形象地比喻为天。
清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都城以外的文人汇聚京城参加应试,考中第一名叫解员,由于地域等级差别,第一名必须是直隶省的本籍人,在这种不平等的科举制度限制下,把第二名也称为“元”,称“南元”,“南元”被当作“官”的代称。
“方便”为“赐”,则是来源于佛教用语,因人施教,诱导领悟佛教的真意,以便施教于人,赐福于人,方便于人。
“财主”的意义从字面上大体可以体现出来,古人称财物的主人财主,土地的主人为地主,农耕社会公认的有钱有地才是有福,所以财主也就代表“福”。
“天官赐福”被康家引用至此,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说明康家的之家理念已经由儒家思想逐步向道家思想过度,认为家有百福都是上天所赐;另一方面,它寄予着康氏家族的一种美好愿望,期翼赐福天官,能跨鹤登鸾,来至康家有福之地,施福献瑞、再献吉言。
中国汉字有八万之多,其中不免有一些特殊汉字,“笔画最多的汉字”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
2006年2月,中国语言研究院正式宣布,“笔画最多的汉字”的桂冠属于“龖(dá)”字!但这仍免不了引起争议。
例如“靐、龘”,笔画要远远多于“龖”。
广西西部就流传着一个汉字“zéi(贼)”(图),笔画竟有59划之多!汉字魅力:常言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
汉字之美,美在精髓。
汉字之美,美在真情。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
在每一个方块字中都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
Biang字,据说是目前笔画最多的汉字,称“世界汉字之最”。
其文字的字型是所有传统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不曾收录的,而其文字的发音,也是国语普通话拼不成的。
陕西关中Biang-biang面文字儿歌这样唱到: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咸阳。
“Biang”字和“Biang-biang”词汇的发音是拟声词,其相声得名如下:1、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2、面在下锅时,在锅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3、面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4、面在入口时,在嘴边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5、具备以上声音特性的面十分柔韧而切有弹性,胃口筋道。
谈谈biang的由来:这个字的结体显然是从繁体字“边”字变化而来,书法家写“边”字时候也有将穴部写在上边的写法。
采用解构间架的观察方法,如图所示,蓝色部分是一个繁体的“恋”字。
绿色的部分是一个“胀”字。
不难猜想,“恋”字表现了陕西人对这种麺食的酷爱;而“边”和“胀”二字之音相切,正好是该字的读音biang。
陕西的biang biang麺吃完,再来一大碗面汤,吃饱以后肚子的感觉就是“胀”。
需要注意的是,“胀”字的偏旁是肉字旁而不是月字旁。
这两个部首很多人容易混淆(比较服和肥,前者属月部,而后者则属肉部)。
因此我认为应该将歌谣中的“月字旁”改为“肉字旁”才对。
因为biangbiang麺的重要佐料就是肉臊子,而月字旁和饮食就没有太大关系了。
左边的肉字旁和右边的立刀旁正好对应,表示用刀割肉之意。
总体上说这个字是个形声字,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就是用来形容这种麺食在制作时发出的“biangbiang”的声音。
但是汉字真的是很奇妙,这个多达五十六画的汉字,不仅表达了关中秦人对麺食的酷爱,而且从该汉字的造型来看,结构饱满,张弛有度。
象征着关中秦人性格的豪放威猛和体型的健壮彪悍。
我常年游走四方,吃米饭也就是普通食量,而且老是觉得吃不饱的感觉。
唯有这biangbiang麺,可以咥上满满的一大碗。
过几日不吃,便会不由自主地贪恋起来。
这也难怪,“biang”字里面藏着的这个“恋”字果然是意味深长啊!上、家和万事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志同道合、欢聚一堂、招财进宝、同一梦想、源远流长下、双寿图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福寿延年、人寿年丰、寿山福海、寿比南山、生日快乐[/B]根据淳安县志记载,海瑞任淳安知县的第二年(1559),时年54岁,正值他母亲七十大寿,于是他给母亲买了“市肉二斤”,又书写这个狂草“寿”字作为礼物,草书写成的“寿”是由“生”“母”“七”“十”四字组合而成,这寿字倒过来也仍然是个“寿”字,这不仅让人感叹海瑞书法的精妙。
海瑞书法的特点是俊逸雄健,刚柔并济。
而这“寿”字碑更显别具匠心。
海瑞祠堪称龙山岛的精华所在。
游览海瑞祠,有四大特色引人注目:一是祠堂建筑画栋雕梁,特别是木雕、砖雕、石雕(合称“三雕”)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二是大厅碑廊中的碑刻林立,尤其是海瑞亲笔手书“寿字碑”等碑刻,字体飘洒俊逸,内容蕴涵丰富,让人驻足凝思。
三是祠堂内的海瑞塑像、两侧的木雕壁画、廊柱的诗文楹联无不昭示着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凛然正气的风范,借古寓今,仍具现实意义。
四是庭院中的园林小品,以“高风”、“亮节”为主题,格调通透旷达,布局错落有致,花木疏密相间,让人流连忘返。
海瑞祠由望湖台、门楼、正厅、中堂和思贤院五部分组成。
占地62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7.1平方米,主建筑的高度是12米。
整个建筑既保留淳安民居风格,又具有徽派建筑特色,外观画栋雕梁,飞檐翘角。
尤其是站在望湖台前,近看海瑞祠的建筑风貌,远眺千岛湖镇的一城山色,令人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天人合一(石刻)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中国浙江浦江陈兴中先生于2012年3月至7月创作的集字联体字图,由38笔中文笔画行书联体书写而成,可在字图的不同部位读出96个汉字,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集字最多的联体字图世界纪录。
八大处关帝庙怪联:上联是:日昍晶(4个日字)安天下,[/B]下联是:月朋(3个月字)朤定乾坤。
[/B]由《康熙字典》可查到:“昍,许元切,音‘暄’,明也”;“朤,音、义具‘朗’,同出《西江赋》”。
在中国文字叠字谱中,日、月逐叠列增时,读音有变化,一日读“旦”,意为白天短暂;二日读“昌”,意为盛明;三日为“炎”,意为热;四日读“皓”(或“照”),意为天下光明,九日为旭,意为一个新的开始。
一月为“且”,长久之意;二月为“朋”,意为多;三月为“全”(音为“窜”),意为圆满一周期;四月为“亮”,是黑暗和光明的统称。
十月为“岁”,意为很多年、长久。
这种连续叠用,不能读字音,要按照单个字的字数与字同读,所以对联的实际意思是:“九日安天下,十月定乾坤”。
【根据传说】怪联中的上联读“日暖晶华安天下”,[/B]下联读“月朋娑罗定乾坤”,[/B]横批是“亘古一人”,[/B]八大处公园表示,据八大处旅游办主任于长霖介绍,“老爷庙”也叫“关帝庙”,是为纪念关公关羽而修建的,八大处的这所“老爷庙”始建于清末,坐落于八大处公园七处平坡山顶宝珠洞左边,其最负盛名的经管是庙前抱厦明柱上那副曾经让无数达官显贵、墨客骚人瞠目结舌的怪联“日日日晶安天下,月朋朤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