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3)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3)一.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占据空间的特点。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但是对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可能还存在着疑问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去发现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存在和特点。
2.实验操作和观察。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针筒等。
2.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空气是否存在?空气有没有质量?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教科书上的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空气的存在。
如:用气球吹气,气球会变大;用针筒抽取空气,气球会变小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如用塑料袋装空气,观察塑料袋是否会变形;用气球吹气,观察气球是否会变大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特点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空气除了占据空间,还有没有其他特点?如:空气的流动、空气的压力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的存在和占据空间的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日常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如:呼吸、吹气球等,并记录下来。
8.板书(5分钟)本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以及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2.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用塑料瓶吹气球,并了解其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实记录和描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水槽、透明胶带、剪刀、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学生活动学习单,毛巾等。
水槽、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干毛巾、试验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塑料瓶一个、气球、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引出课题出示装满木块的盒子,问:“盒子里装的什么?(木块)那么我们说,盒子的空间背什么占据了?”(板书:占据)出示装满水的杯子,问:“杯子的空间被什么占据了?如果往杯子里放一块石头,会怎样?为什么水会溢出来?”出示乌鸦喝水的动图,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生:扔进去的石头占据了原来水占据的空间,水就被挤上来了。
出示装满沙子的杯子,问:“什么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生: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出示空杯子,问:“杯子里有什么?”生:空气。
我们知道水是液体,木块是?它们都能占据空间。
那么空气是什么?它能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生猜想,并说出理由)没有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回答能,(板书:能)学生回答不能,(板书:不能)到底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做实验来研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问:老师能把石头放进杯子里吗?(能)师:石头能放到杯子里,可能是空气不占据空间,所以石头能放进去。
也有可能是?生:空气能占据空间师:石头放进去,里面的空气会怎样?生:跑出来。
班会教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共5则)
班会教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共5则)第一篇:班会教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1)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出合理假设,并能用实验来进行验证;(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做好简单的记录;(3)能解释“气垫”复原的原因,并能根据假设设计验证性实验。
2.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2)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能说出空气枪的原理;(3)会制作空气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2)会观察生活中相关的例子,知道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1.空气占据空间:演示——瓶子、气球(2~3套)。
分组——粉笔头、砖块、气球、塑料袋、玻璃杯、纸团、塑料瓶、水、水槽。
2.空气有质量:细木棍、细绳、大气球两个、大头针、胶泥、胶带等。
3.压缩空气:演示——充足气的大塑料袋。
分组——塑料注射器、橡皮擦。
4.制作空气枪:废圆珠笔芯和小于笔芯内径的木棍;塑料注射器、湿纸团、橘子皮等。
5.自制压缩空气水“火箭”、气枪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猜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学生回答。
3.谈话:不错,谜底是空气。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4.学生交流。
5.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1.提问: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如果我们来吹这个气球,能把它吹大吗?2.学生假设。
3.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4.讨论:气球为什么吹不大?5.小结: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的无形和无色无味。
2. 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水杯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魔术实验,让学生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3.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发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理解空气的无形和无色无味的特性,总结空气占据空间的原因。
5.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 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观察:气球、塑料袋、水杯等实验材料的操作。
实验结论:空气无无形,但占据空间。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空气的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空气污染调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 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 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空气的存在2——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空气的存在2——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空气的存在2——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空气的存在2——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气的存在2——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篇1教学背景分析: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之一。
人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空气,但由于习以为常而视而不见。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重点是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是进一步证明空气存在的探究活动。
这一研究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2.能够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道理,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够感受到材料选择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重要性。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
3.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简单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体验科学探究是一个连续且充满艰辛和乐趣的过程,其间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反思。
2.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与否。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2.学生能够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道理,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资料:动画:吹不大的气球;流不下去的水;上升的小船;视频:浸不湿的纸;上升的小船;留不下去的水2.水槽、塑料杯、餐巾纸、试管、抹布、记录单、小船。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实验猜想,引入主题。
1.谈话:(出示一个试管)这个试管口有个小纸团,对着管口吹气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谁来猜测一下。
2.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一下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教师演示:纸团出来并掉进了水中)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通过后面的实验再来解释这个现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小学科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空气无形的特性,如何让学生感知到。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水杯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空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空气是否存在。
2. 学生分享对空气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a. 实验一: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存在和占据空间。
b. 实验二:用水杯、塑料袋等工具,尝试捕捉空气,感受空气的占据空间。
c. 实验三:比较不同容器中空气的多少,探讨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总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三、巩固知识(10分钟)1. 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巩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回答,检查掌握情况。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思考:空气还有什么特性?如何证明?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究,如:查阅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作用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从而加深对空气特性的理解。
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六、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小学科学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等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篇一: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公开课优秀教案8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公开课优秀教案8《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橡皮泥、吸管、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小石子、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故事引入。
1、同学们已经上了一节课了,可能现在也累了,那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抢凳子的游戏放松一下,好不好?(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胜者占据了空间,把失败者挤出去了。
)2、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现在老师要听一听这个故事,谁能为老师讲这段童话故事?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举例: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二、内容研讨。
活动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刚才我们说出了这么多能够占据空间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像水、小石子等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
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学生大胆猜测)活动二:1.老师的桌上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同学们不用石子,就用这些东西,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吗?你有什么方法吗?(出示小提示,否定倾斜杯子、压瓶子、用嘴吸等想法,强调利用空气把水挤出来。
)2.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么做才能使瓶子里的水流出来?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说出你们的方法,老师判断方法符合要求后先填写实验报告单,再开始实验,并强调在实验中注意安全。
(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从一根吸管向里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流出来等等。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课件,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
写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课件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概念,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知道空气是有体积并且会占据一定空间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实验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杯子、一个气球、一张纸巾、一个塑料瓶、一根吸管、一块橡皮泥。
2、演示实验材料一个漏斗、一个乒乓球、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3、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空气中,那你们知道空气有什么特点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二)新课讲授1、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2、作出假设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1)实验一:“纸巾不湿”①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口朝下。
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纸巾是否会湿。
③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思考原因。
(2)实验二:“气球吹不大”①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尝试吹气球。
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气球能否被吹大。
③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思考原因。
(3)实验三:“水不会流进瓶子”①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在塑料瓶的侧面扎一个小孔,用橡皮泥堵住小孔,然后将瓶子装满水,竖直倒立,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
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③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思考原因。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及反思
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科学探究学会用多种(两、三种)实证(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进而形成(归纳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进行半段推测。
科学态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较准确、具体的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有趣的实验探究建构起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气,概念的建立是逐步、递进的。
【教学重点】学会用多种(两、三种)实证(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进而形成(归纳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教学准备】1号塑料瓶、2号塑料瓶、气球、乒乓球、水槽、水、去底的塑料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引出“空气”教师出示一个气球,让一个同学上台吹大2、引出“占据”,“空间”如果老师把手中充满空气的气球按压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水槽中的水为什么会涨起来呢?引导学生说出“占据”“空间”3、引出课题--空气占据空气吗?二、实验探究,建立概念活动一:气球能吹大吗?1、借助情境、引发冲突请两个同学再上来吹气球比赛(有意请一个力气大的男同学和一个力气小的女同学)问:如果请这两个同学在瓶子里吹起来,谁能够把气球吹起来?(一个吹大了,一个吹不起来)问:为什么女同学把气球吹起来了,男同学吹不起来呢?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在瓶内吹吹气球,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与小组有意识的交流,并引导学生记录3、小组汇报、共享成果4、形成共识、初建概念5、小结巩固、深化概念通过刚才瓶内吹气球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1号瓶吹不大是因为瓶内充满了空气、占据了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2号瓶能吹大是因为瓶底有孔,气球鼓起来时把瓶内的空气挤出去了。
所以,我们认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活动二:会听话的乒乓球1、引出问题: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去掉底的塑料瓶:把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用这个去掉底的塑料瓶慢慢、竖直的按压乒乓球,请同学们猜一猜:乒乓球会停留在水的哪个位置?(师演示这个动作)2、小组进行猜想你们认为我们实验时要怎样操作,注意什么?小组内说一说3、实验:学生开始做实验,师巡视并与小组有意识的交流,并引导学生记录(学生实验材料中有些小组的瓶盖是有孔的、有些没有孔的)5、实验记录并小组交流6、小组汇报、追问深化瓶盖没有孔的,为什么小球在底下?瓶盖有孔的,为什么小球在水面上?小结:瓶盖没有孔的,因为整个空气都占据的整个瓶子的空间,乒乓球被空气按压住所以就上不来了,沉到水下了。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6课。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空气占据空间吗》优秀的教案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压缩或扩张)。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我们也来学学乌鸦,把小石子放入瓶里,水会怎么样?如果老师不断放入石子,会怎么样?为什么?板书:占据空间出示装满沙子、水的杯子问:什么物质占据杯子的空间?那么空气会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师:[提供塑料袋1个],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设计意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供塑料袋”意在让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事实。
)二、空气占据空间1、小喷壶实验师:乌鸦能利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水给漫上来了,你能利用空气让水从瓶子中挤出来吗?怎么做?挤出来的水流入哪里?自学书本实验要求,学生演示。
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什么?2、“纸的奇遇”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出示材料:玻璃杯、废纸、水槽]将纸塞入杯底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猜想:杯中的纸会不会被水浸湿?自学书上的内容,学生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讨论,汇报。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空气无形的特性。
2. 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水杯、吸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空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2. 学生分享对空气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空气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并占据空间。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如何证明?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a. 实验一: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存在和占据空间。
b. 实验二:用吸管喝水杯中的水,观察水杯内是否有空气。
c. 实验三:用水杯倒扣在气球上,观察气球是否能充满水杯内的空气。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三、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空气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并占据空间。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空气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环境有哪些影响?4.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空气的基本特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2. 学生领取作业,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六、空气的组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概念和特性。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概念和特性。
2. 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空气无形的特性。
2. 实验结果的解读。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透明塑料袋、针筒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空气的概念和特性,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2. 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3.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三、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空气的概念和特性。
2. 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并记录下来。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概念和特性,探究了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实验结果的解读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六、实验深化(15分钟)1. 针对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实验原理。
2. 重新安排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3.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知识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举例说明空气中其他气体的性质和作用,如氧气、氮气等。
八、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空气的概念、特性和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是物质。
2. 空气具有质量和体积。
三、教学准备:1. 大气球一只。
2. 玻璃瓶一个。
3. 塑料袋一个。
4. 外观类似的两个小瓶子。
5. 盐、纸片等小物体。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问题(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空气的概念,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空气是什么吗?空气可以看见吗?”引导学生思考。
2. 让学生互相交流并逐步得出结论,引导学生了解到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
Step 2 实验观察(15分钟)1. 准备一个大玻璃瓶和一个塑料袋,请学生将塑料袋完全塞入玻璃瓶中,并观察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将完全充气的塑料袋塞入玻璃瓶中,能把它完全塞进去呢?”3. 分组进行小实验,利用其他物体(如纸片、小石子等),让学生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将物体塞入瓶子中。
Step 3 探究讨论(20分钟)1. 利用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将物体塞入瓶子中,却无法将气体塞入瓶子?”2. 通过讨论,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瓶子内部是占满了空气,而气体是有弹性的,可以自由地扩散和运动,所以无法像固体或液体一样被塞入瓶子中。
”3. 引导学生总结: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
Step 4 实验验证(20分钟)1. 准备两个外观类似的小瓶子,一个放满水,一个不放水。
在外观上,它们看起来没有区别。
2. 分别让学生拿起两个瓶子,比较重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瓶子比另一个要重?”3. 将装满水的瓶子倒过来,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引导他们总结:“水的体积占据了整个瓶子空间,所以瓶子变重了。
”4.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用相同的方法来比较一个装满空气的瓶子和一个没装空气的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呢?”5. 让学生做出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预测。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占据空间,明确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改变(被压缩和扩张)。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感受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4.STSE: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应用空气易被压缩的例子,逐步实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占据空间,证实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改变。
难点:通过实验比较空气和水占据的空间的变化。
三、教法学法提问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40min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水槽、一张纸、注射器、活动单。
教师准备:烧杯、沙子、水槽、纸、注射器。
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新课【出示】一杯满满的沙子【提问】老师这里有满满一杯沙子,谁把这个杯子的空间占据了?(沙子)【出示】一杯满满的水【提问】这里还有满满一杯水,现在什么占据了这个杯子的空间?(水)如果继续倒水,会怎么样?(会满出来)为什么会这样?(水占满了整个杯子空间,没有空间了)如果我要把这半杯水倒入这个杯子中,应该怎么办?(倒掉一部分……)【出示】空杯子【提问】现在什么占据了这个杯子的空间呢?(空气)确定吗?占据了多少呢?(占满全部、一半……)【引出课题】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吗?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活动一:纸会湿吗?【提问】把一团纸放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中。
请同学们预测一下,纸会湿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实验内容】纸塞杯子底部,杯口向下。
倒立竖直,扣入水中,观察杯中的情况。
竖直移出,观察纸是否湿润。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学生汇报讨论……【小结】纸没有湿,原因是杯内的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水进不来。
说明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活动二: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有变化吗?【过渡】既然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和水比较,占据空间的情况有没有什么不同呢?为了观察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变化,我们利用注射器做个实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优秀9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优秀9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1【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空气能占有空间这一科学观点。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用对照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察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实验培育与别人合作的优异习惯,形成尊敬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让学生经过自己着手实验研究发现空气是占有空间的。
【教课难点】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
【教课方法与手段】合作研究、实验法、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空气占有空间的多少是能够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
【教课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 个玻璃瓶、1 个玻璃杯、2 个注射器、4 根吸管、纸巾2 张、1 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课过程】一、空气占有空间1.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指引学生思虑:瓶中的水为何会上涨呢?假如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涨吗?2. 出示资料,用这些资料可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涨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 联想平常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资料该怎样使用?4. 知道学生疏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察看并思虑: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假如橡皮泥没有完整塞住瓶口,水能上涨吗?是什么原由让水上涨的?假如停止吹入空气,水还可以上涨吗?假如想让瓶中的水不停上涨,你们的方法是什么?5. 分组实验达成后,沟通。
要点解说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 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展望: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润,为何?2. 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虑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备掉下来。
3. 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虑。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11.13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分析】本教学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的第2课。
所有的物质都占据空间,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由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在空气占据空间的活动中,“杯底纸巾会不会湿”“杯底扎孔”“从杯底打气”三个活动。
学生在这些探究活动中会逐渐明白,占据空间就意味着排斥别的物体同时拥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和石头、水一样,是可以占据空间的,也是一种物体。
教材的意图在于通过引领学生借助可见媒介——水,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不仅存在,并且还占据空间。
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排挤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进行课本上的实验容易出现一下几个问题:①实验中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不容易观察。
②由于塑料杯很薄易变形,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气溢出情况导致实验现象受干扰不便观察。
③扎孔过程中由于塑料杯较薄容易打孔时容易出现裂缝。
我对本实验的修改:1用较硬的塑料杯代替薄的塑料杯2加入乒乓球便于观察水位的变化。
3用带孔的瓶盖和不带孔的瓶盖进行倒扣塑料瓶入水实验。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刚刚起步,很多时候都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领。
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很强,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具有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的。
能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培养本阶段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能阐明空气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水、泡沫片、蜡烛、打火机、去底饮料瓶、烧杯、一次性塑料杯、小石块、抹布、注射器2个(抽入水和空气)。
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水、抹布(课前摆好)、一次性塑料杯、纸巾(6组);乒乓球、去底饮料瓶;饮料瓶、气球、剪刀;漏斗、橡胶塞、一烧杯水、锥形瓶(各2组);注射器12个,实验记录表6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我为你们表演一个!
边说边演示:我把蜡烛点燃放在泡沫上,然后把它放入水中,它会浮还是会沉?蜡烛没点完之前会熄灭吗?现在我用这个没底的瓶子把它扣入水中。
你们看到什么现象了?
你们有什么疑问?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并揭开谜底!
2、出示杯子,引导观察:大家来观察这个杯子,它里面是怎么样的?杯子
中空的部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空间”,(教师在杯子里装满水)问:“现在呢?”我们可以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既然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你们认为它还能装进别的东西吗?
到底能不能呢?大家看,我这里有一个小石块,要是把它放入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为了防止水洒到桌面上,我把杯子放到水槽上方。
(学生观察小石块放入水中前后的变化)
哦!水真的溢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3、师小结:说得非常好!水占据着杯子的空间,石块要想占据杯子的空间,必须挤掉一部分水。
可见,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
4、现在我把杯中的水和石块倒掉,杯子里还有物质吗?
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否也能占据空间呢?(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科学探究
(一)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空气到底能否占据空间?
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要想知道谁说得正确,就要用——实验来证明。
2、杯子倒扣纸巾不湿——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这是一个杯子,先在杯子的底部塞上纸团,然后将杯子倒过来,竖直扣入水中,大家猜一下,纸巾会湿吗?
要想把实验做好,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出示要求)
(分发塑料杯、纸巾)分组实验。
引导汇报: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师小结:空气占据了空间,把水挤出去,所以纸巾不会湿。
3、多种方法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除了刚才的实验,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材料,观察你们的材料,小组内讨论一下,制订好你们的实验计划。
老师这里还有几点提示,一起看一下。
(出示温馨提示)
组长领取材料,学生实验,师巡回指导。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并演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边汇报边演示)
小结:听了大家刚才的汇报,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板书:空气占据空间)现在我可以把黑板上的哪个字去掉了?
(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情况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一次我们请注射器来帮忙。
师出示注射器指导学生认识:圆筒形,针筒表面有刻度,有活塞,可以推拉运动。
老师为每个组准备2个,1个抽水,1个抽空气,然后用手推或拉活塞。
要想公平、合理地进行比较,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出示实验关键,学生读一读。
)我们规定抽10毫升的水,如果抽水的时候注射器中混进了空气怎么办?
(组长领取注射器和实验记录表)学生分组探究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汇报。
通过比较,你能将这幅图填写完整吗?(完成维恩图的填写)
2、刚才同学们发现: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的这一性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三、拓展应用
1、同学们回过头去想想开始时老师表演的魔术,现在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蜡烛在水下还能继续燃烧的原因了吗?
2、课上到这里,我想起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聪明的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你能利用空气让水从瓶子中流出来吗?课后动手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