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吆喝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吆喝》
环节
学 生 学 习 内 容 及 要 求
学情预设 学习随笔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思路及材料安排的有序性。
2、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学法指导:1、诵读品味法 2、自主学习法
知识链接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背景介绍:八百多年的日月穿梭,北京城的旧面貌渐渐变得斑驳,胡同在不断地被拆扩,京腔京韵中日益掺杂了各样的口音。那曾经回荡在老北京城的叫卖声就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作家萧乾在本文中用他那善于捕捉美的眼睛,从平常的吆喝声中发掘出艺术美,然后用他那支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的笔表现了这种美。
知识链接
中我要记住的信息: 第一课时
读音、词义板块要记住的信
学习 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速读课文,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3、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和技巧。
定向自学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 铁铉.() 囿.于() 吆喝
..()()
饽饽.() 秫秸
..() ()荸荠
..()()
小钹.() 隔阂.()商贩.()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秫秸:
囿于:隔阂:
合辙押韵:油嘴滑舌:
吆喝:
随机应变:
吹嘘:
饽饽:
3、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②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描写吆喝声的内容复杂而丰富,作者
如何做到条理清楚、杂而不乱的?(文章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③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息:
检查讨论1、、小组结对子交叉双色笔勾画情况,预习完成情况情况,组长汇报打分。
2、小组合作讨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交全班讨论解决。
我在自学
中存在的
问题:
展示反馈1、生字词展示(结对子交叉批改)
2、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先组内交流再分组展示)
展示中我
的亮点和
不足: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揣摩语言,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定向
自学
1、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接了哪些内容?
2、品味语言: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
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3、搜集几句本地的吆喝声,看看有些什么特点。(大方的你还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哦)
检查讨论1、小组结对子交叉双色笔勾画情况,预习完成情况情况,组长汇报打分。
2、小组合作讨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交全班讨论解决。
我在自学
中存在的
问题:
展示1、先组内交流1、2再分组展示
2、个人展示3 展示中我的亮点和不足:
链接中考:
1、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下面这则吆喝有什么特点和好处:
“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特点:
好处:
2、填写歇后语:
唱戏的教徒弟——吃咸蛋蘸酱油——
端午节吃饺子——多吃了肥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教育部为加强各校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计划实施,特制定了响当
..
当,硬邦邦
.....的五项措施,遏止学术腐败现象。
B.对于南京大学“辛酸父亲”来信事件,有关人士认为应该理性看待,
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
.....,全部否定。
C.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在这种情况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最
终榜上无名,只能成为名牌中学下,“拔出萝卜带出泥
.......”就有可能。
D.我的父亲1965年报考名牌中学,虽然成的门外汉
...。
4、在各种新闻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报道我国体育健儿夺得体育竞赛
第一名的消息,“获得第一”有许多种说法,如“夺冠”,你能再说出几种来吗?(3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灯月交映,水波粼粼,滨州中海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C、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
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