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构建与城市基层治理
多重嵌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机制
多重嵌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机制作者:王东杰谢川豫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06期摘要: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和公共性的衰落,社区治理“碎片化”与党建“悬浮化”问题同时显现。
党的政治优势和基层治理问题导向的有机结合成为破解之道。
多重嵌入以党组织为轴心实现治理下移,从结构、功能、关系、认知四重维度嵌入社区治理,成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实践。
其中,结构嵌入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为党建引领提供阵地;功能嵌入整合社区治理要素,激活社区功能;关系嵌入增进社会交往,挖掘社区社会资本;认知嵌入凝聚社区共同价值,重塑公共性。
多重嵌入模式横向可以整合多种治理要素,纵向可以打破不同主体组织壁垒,促进政府、社会、个人良性互动,并持续优化社区治理体系,实现党组织对社区的全面引领和保障。
多重嵌入拓展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可行模式,是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可行路径选择。
关键词:社区治理;嵌入式党建;党建引领治理;多重嵌入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20)06-0075-10一、治理困局:社区治理“碎片化”与党建“悬浮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自1978年末至2018年末,城市数量增加了479个,建制镇增加了19121个,城镇化率提高了4166个百分点[1]。
我国用40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城镇化历程。
在这一加速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工作生活定居,新市民使城市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空间布局、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等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道路拥堵、大气污染、垃圾污水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进一步加剧城市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财、物的流动更加自由,計划经济时期行之有效的单位制管理模式日益式微,体制规范的空缺尚未填补,新的社会控制机制亟待建立与完善。
由于社会组织化程度普遍降低,很多严密的社会组织形式逐渐离散,越来越多的个体“失联”“失控”,组织和单位相互平行而没有交集,基层社会成为由一个一个马赛克式拼接的、孤独的个人或小共同体组成的群岛式社会[2]。
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
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引言基层社会治理是指以社区为基础单位,通过社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和政府部门的协同作用,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特点、实施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1.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一种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三个主体,并强调他们之间的协同合作。
2.底层问题导向:基层社会治理注重解决基层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诉求,强调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3.综合施策:基层社会治理以综合施策为特点,注重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
4.社会化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化服务,通过社区社区服务中心、社工队伍等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
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途径1.加强社区自治建设–建立社区自治组织,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
–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与管理。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2.健全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组织评价考核机制,提高其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社会组织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3.政府部门的职责与作用–增加政府对社区治理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加强政府对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的指导和管理。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1.资源不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普遍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财政支持不足。
2.信息不对称: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制约着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的有效互动。
3.机制不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权责不明确等问题。
4.创新能力不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创新能力不足,对于新问题、新矛盾的化解能力有限。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文献分析--以中国知网篇名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文献为参考对象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文献分析--以中国知网篇名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文献为参考对象罗晶【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理”一词的出现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基层治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而在基层治理的研究中关于城市基层治理较少,学界对城市发展的关注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的关注点就是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找到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期刊名称】《世纪桥》【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基层治理;城市基层治理;文献综述;统计分析【作者】罗晶【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文献分析——以中国知网篇名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文献为参考对象罗晶(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理”一词的出现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基层治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而在基层治理的研究中关于城市基层治理较少,学界对城市发展的关注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的关注点就是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找到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关键词:基层治理;城市基层治理;文献综述;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8-0059-02收稿日期:2015-05-22作者简介:罗晶(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理论与管理。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如何发展成为了学界大力关注的问题。
尽管学界对于治理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学界对于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本身并没有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统计。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进行篇名为“城市基层治理”进行检索,以此26篇文献为参考对象,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相关研究做初步的总结分析。
一、我国城市基层治理文献研究的整体分析城市基层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社会资本与基层治理实践
社区社会资本与基层治理实践社会资本是指在一个社会或社区内部存在的彼此信任、彼此合作的程度和方式。
它可以通过相互信任、共同利益和联结性网络来产生,并且对于社区的发展和治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资本的存在可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以及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而基层治理实践是指在社区层面上进行的一系列治理活动和政策实施,旨在促使社区成员的参与和自治,从而提高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社区社会资本与基层治理实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资本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增强共识和凝聚力,从而让社区治理更加有效,社区生活更加和谐。
本文将结合社会学理论和实践案例,探讨社区社会资本对基层治理实践的影响和作用。
一、社区社会资本的概念和作用社会资本是指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个体和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了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情感纽带,以及共同参与的社会网络和社区组织。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
结构性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和程度,即社会关系的数量和强度;而认知性社会资本则是指个体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和评价,包括了信任、互惠和相互承诺的情感。
社会资本对社区和基层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通过建立社会网络和组织,社区成员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互助和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和良好合作,解决共同问题。
社会资本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自治能力。
在具有丰富社会资本的社区中,居民更加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促进社区的民主化和自治化。
社会资本也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通过共同的社会互动和社区组织,社区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会得到提升,从而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社区社会资本和基层治理实践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
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和支持基层治理实践,同时基层治理的实践也可以增强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发展。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尊重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学习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性,树立公平、正义、人道的价值观。
5.小组讨论:延续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针对某一基层治理或社会保障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小组观点,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认真对待,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间要按时,以便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成长需求。
4.教学拓展:
3.分析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2.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参加一次与基层治理或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养老院慰问等,并撰写一篇实践报告,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之道
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之道摘 要:农村社区网格化多元协同共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治理主体协同配合不足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主体目标难以统一、“权力点”固化、主体之间缺乏信任、主体关系模糊复杂。
为此,应重塑理念共识以整合目标差异、建立制度规范以促进权力流动、健全考核标准以打造协同信任、完善网格体系以明晰主体关系,进而切实激发多元主体的创造力和活力,发挥协同优势,推动实现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目标,促进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网格化治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农村社区治理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有效应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治理难题,基于互联网平台支撑的网格化管理成为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这表明以社会多元主体协同、精细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网格化治理成为新时期完善基层治理平台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方式。
然而在治理场域中多元主体协同模式受到一些因素制约,如何突破困境进而实现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协同化与精细化目标仍需探索。
当前学术界关于网格化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逻辑和运行机制、网格化治理的技术优化等方面,为深入探讨网格化治理提供了理论来源与实践思路。
但总体看,关注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多元协同共治问题的研究较少,虽有少数研究将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作为网格化治理实践的应对举措,但大多只是点到为止,缺乏对网格化治理过程中多元协同不足背后深层次因素的探讨。
基于此,本文对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不足的表现加以阐述,指出各参与主体协同不足的内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协同化、精细化。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要素分析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要素分析城市社区治理是指城市社区在各种社会、经济、文化问题上保持和改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的一种治理方式。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是指城市社区治理中包括的各种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要素包括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经济实体等,它们各自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从这些要素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和作用。
政府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起着决策者、协调者、监督者等多重作用。
政府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推动社会发展等职责。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事务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推动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政府也应该尊重和支持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经济实体等各方面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
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治理的直接对象和参与者,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
社区居民应该增强社区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治,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营造尊重、和谐、民主的社区治理环境。
然后,社会组织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是连接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纽带和桥梁,具有丰富的组织能力和资源优势。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会组织应该发挥桥梁和协调的作用,促进政府、社区居民和经济实体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和提升。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
2023.2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李娟(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29)摘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运行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要素,它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辟给予了规范指引和法治保障。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是根本法理红线,筑牢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根基和根本政治方向;共同富裕是规范和保障人民共建共享财富分配秩序及资本健康发展的基本法治原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决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其文化特色与理论创新,有利于人类社会道德文明和法治文明的新发展;构建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平衡关系、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和公众参与、实现自然正义和人民正义有机结合是其在生态法治建设方面的法治方法、制度以及价值特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应全球治理难题的国际法理依据,它破解了“西方民主法治文明是历史终结”的逻辑魔咒,呈现出兼具感召力、生命力和实践力的天下大同文明样态。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德法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23)02-0040-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定位和战略部署为我们全新认知和把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实践场域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全面分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特征内涵,可以为人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法理逻辑和法治规律提供学理指导。
法治的现代化肇始于工业化和市场化经济生产方式。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如影相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会伴随着法治的改革、完善与发展,而法治体系的与时俱进又为这些重大改革提供了规范指引和法治保障,发挥了“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1]。
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苏娟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哲学、社会、文化。
DOI :10.16675/14-1065/f.2019.22.063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苏娟芳摘要: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严格抓好基层社会治理这个关键,才能进一步实现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上依旧存在诸多困境,增加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难度。
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采取合理规范、运行有效的策略,及时有效地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策略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2-0105-02中国图书分类号:D630文献标志码:A (运城市委党校山西运城044000)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这就需要摒弃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基于这一背景所提出来的。
1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1.1..基层政策执行存在偏差部分地方政府对政策任务的收益认知及重要性认识不高,且政策执行是地方政府自我利益和政治压力下产生的结果,整个过程存在各种执行偏差行为,再加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锦标赛思维带来的影响,导致政策执行的效果不够理想。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村产业的升级,不断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进而促进农村农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部分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的认识比较片面,单纯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未能充分考虑地方特色风格、本地文化习俗和当地的实际情况。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借助政策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造成了复古小镇同质化严重和乡村旅游泛滥等情况。
“四化”同步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化”同步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者: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政法委来源:《唯实》2020年第11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这为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建邺区作为南京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下辖6个街道、65个社区,总人口70多万,社会结构多元复杂,基层治理面广、线长、点多。
近年来,该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优势,坚持“四化”同步,汇聚社会力量,突出法治保障,运用智慧手段,加强队伍建设,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以创新机制引导社会治理社会化社会化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做到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来,建邺区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发挥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和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多方联动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覆盖面。
强化综合保障,下沉到基层的公共服务资源都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
依托党建平台推动街道社区与属地企业多层次、宽领域结对共建,按照社区地理位置、党员结构、经济发展等要素,实行差异化服务,实现辖区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月安社区创新推广“红色物业·同心共治”模式,让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实现城市社区“共治·共享”,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南苑街道以国泰民安社区为试点,在服务架构上突出“党建+”,在服务力量上突出“公益+”。
社区党组织统领区域化党建,组建由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居民党员组成的各类公益服务队,定期走访空巢老人、生活困难户和“六必访”党员,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公益行动,满足群众多层次服务需求,受到社区群众普遍欢迎。
扶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通过政府购买、定向签约、公益創投等形式,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
聚焦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着力点”
聚焦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着力点”●林江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召开①,从2023年全国财政运行数据来看,负重前行的总体特征依然明显(支出刚性、政府债务与收支缺口持续扩大),财政形势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收支矛盾还有阶段性扩大的态势。
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聚焦高质量发展。
本文从聚焦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着力点”出发,分析新形势下财政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和引导有效需求改善以及体系化高标准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
一、构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撑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产业现代化是物质条件也是核心环节),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支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23)研究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具有系统协同性、高效融合性、多维分布性、动态演变性等体系特性;薛丰(2022)研究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形成优质多样化的产业供给体系;魏琪嘉(2023)研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着力推动一批具有基础性、长远性的制度建设,并从“产业用地、人才供给、创新技术、数据要素”四个维度提出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机制。
具体到财政工作的发力方向而言,我国宏观税负持续下降: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2018年的17%下降至2021年的15%,体现出国家税费改革的重要成绩;与此同时,财政支出效率不断提升,常态化制度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效果显现,过去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40.7万亿元(年均增长8.4%)。
财政政策要能够持续产生基础性、巩固性和发展性三大功能,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产业科技创新③以及企业竞争能力④的提升。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要素分析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要素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是指社区内各个组织、机构和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组织结构。
它是城市社区治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社区的运行和发展。
下面将对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要素进行分析。
一、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
他们是社区的组成成员,直接参与和影响社区的运行和发展。
社区居民具备各种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如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状况等,他们构成了多元化的社区群体。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结构的要素,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出问题、建议和意见,实施监督和评估,共同决策和承担责任。
二、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居民基于共同利益和需要,自主组织起来的一个组织形式。
社区自治组织可以是由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组成的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业主委员会等,也可以是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的社区合作组织。
社区自治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起着统筹协调、组织管理、代表意见、参与决策等作用。
它通过社区居民参与议事决策、组织社区服务、管理社区资源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
三、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公共服务机构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公共服务机构是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主体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的组织形式。
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教育机构、社区文化设施、社区公共安全设施等。
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教育、文化、安全等各种公共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供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归属感。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要素包括社区居民、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
城市基层治理知识
城市基层治理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城市基层治理是指在城市基层层面上进行的治理工作,包括对城市居民、社区、组织等进行管理和服务。
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城市基层治理正逐渐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焦点,探讨城市基层治理知识对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基层治理的概念和特点城市基层治理是指城市居民在社会管理中,通过自我管理、自治和参与,达到协商一致、协同发展的方式。
城市基层治理具有以下特点:1. 多元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多元化,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参与。
政府主导、市民自治、社会参与三者结合,形成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整体框架。
2. 民主决策:城市基层治理注重民主决策,通过协商、协调、公开、透明等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
3. 创新管理:城市基层治理注重创新管理方式,倡导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等理念,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治理等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4. 社会化服务:城市基层治理关注社会化服务,通过社会资源整合、社区建设等方式,提供更加贴近居民需求的服务。
二、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城市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城市基层治理面临一些挑战:1. 制度不完善: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存在一些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相关制度。
2. 组织管理不规范: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不规范,部分居民自治组织存在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等问题。
3. 居民参与欠缺:城市居民参与城市基层治理不够深入,部分居民对基层治理缺乏理解和参与。
4. 服务体系落后:城市基层服务体系存在落后、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城市基层治理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城市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1. 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完善自治组织管理制度,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社会治理知识点
基层社会治理知识点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社会治理体系中,以社区、村庄、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基层组织为依托,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文化、自治等手段,解决和管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基层社会治理的知识点:1.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政府主导、社区自治、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
2.社区组织: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单位。
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代表,负责协调社区内的事务、解决社区问题、维护社区秩序等。
3.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楼宇等居住区域起着重要角色,负责协调物业服务、维护小区环境、管理公共设施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4.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区工作站等,可以承担社会公益服务、居民培训、文化活动等职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5.社会矛盾调解: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关注社区内部的矛盾和纠纷的调解和化解。
通过建立健全的纠纷调解机制,采用调解、调查、仲裁等方式,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6.公共安全管理:基层社会治理要重视公共安全管理,包括社区治安、消防安全、交通管理等。
通过加强巡逻、防范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7.公共服务提供:基层社会治理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环境卫生等。
政府要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8.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居民、组织和企业之间建立信用档案,推动诚信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和失信行为的发生。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重要的是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运行机制,并为改善社会治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综述
CAIXUN财讯-8- 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综述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 敏 / 文当前我国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对社会资本理论缺乏整体性的认知,分歧不断;二是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适用条件缺乏系统得梳理,在研究中产生了很多的误区;三是缺乏对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研究中的适用性反思。
从社会科学理论发展地逻辑来讲,以上几个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得,而是一种相互联系、促进的关系,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社会资本 研究国外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
布尔迪厄对社会资本理解主要是从社会关系网络方面来定义的:所谓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结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些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
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也是一种资源,可以为这种资源的使用者带来利益。
科尔曼则主要从社会结构功能角度来定义社会资本: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即社会资本,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科尔曼眼里,社会资本不仅是一种可以实现行动者利益的可利用的资源,没有社会资本,个人或者组织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帕特南在科尔曼等人的基础之上,将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相联系,使社会资本扩展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生活上。
他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在一个继承了大量社会资本的共同体内,自愿的合作更容易出现,这些社会资本包括互惠规范和公民的参与网络以及信任,其中社会关系网络和互惠规范都可以产生信任。
历杭德罗.波斯特也对社会资本作了一些论述: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为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
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社会资本机会结构与投资方略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1年 第1期·162·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社会资本:机会结构与投资方略蔡益群(肇庆学院 政法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61)摘 要:从历史类型上说,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是指传统统治体制、社会管控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分别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其实质是国家权力的收缩与公民权利的拓展。
当下中国宏观社会资本由伦理性社会资本、革命性社会资本和现代性社会资本组成,这个混合性社会资本结构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型构了特定的机会结构,主要表现为混合性社会资本的政治合作性及其形塑的多元制度方案。
通过采取政府构建、多重目标体系和投资公民资本等投资方略,能够增加社会资本储备,从而优化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机会结构。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机会结构;投资社会资本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21)01-0162-11一般而言,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是对传统政府管理进行整体性改革,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应由单元向多元转变,社会治理手段由单一向复合转变,社会治理的目的由工具向价值转变。
①社会治理主体、手段和目的的创新的关键环节,或者说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前提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的部分权力回归社会,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还政于民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组织的发育和自组织能力的发展。
因此,激发社会活力,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就成为社会治理模式转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制度创新主线。
②尽管学界就这一变革主线基本上达成了理论共识,但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理论立场形成了不同理论进路。
这里所谓“不同的理论立场”,肇因于学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持不同认识,一部分学者认为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合作性的,另一部分学者主张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竞争性的,由此分别形成了两条既密切关联又微妙差别的研究进路,即社会资本进路和公民社会进路。
“密切关联”是指这两条进路的重点均在于研究社会组织及其自主能力的发育与发展问题;“微妙差别”意指这两条进路对社会组织及其治理能力的政治性质及组织风险的认知和评估存在差异。
基层治理机制优化
基层治理机制优化在当今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基层治理既是政府工作的最前沿,也是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优化基层治理机制,是提升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针对基层治理机制的优化,首先应明确目标,即高效、透明、公平和可持续。
高效体现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迅速反应,透明关系到公民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信任,而公平则保障了社会各阶层的基本权益,确保没有人被落下。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在结构上,优化基层治理机制需要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治理框架。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可以通过合作共享信息,共同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推动社区议事会的发展,使居民在基层治理中有更多的话语权与参与机会。
通过定期举行居民论坛,听取反馈意见,可以有效提高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制度方面,应加强对基层政府权责的明确划分。
在许多情况下,不同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或空白,使得某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例如,在环境治理方面,既涉及到城管部门的执法,也需要环保部门的监督。
而在实际操作中,若权责界定不清,就会导致推诿扯皮,影响治理效果。
因此,应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科技的运用在优化基层治理机制中也不可或缺。
数字化的进程使得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变得更加高效。
从智能城市建设出发,各类传感器可以收集实时数据,反映辖区内的环境变化、交通状况等问题。
基层政府可以借助这些大数据,对资源进行精准配置,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开展数字平台建设,让居民能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获取服务、反馈意见,进一步增强互动性。
提升基层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也是关键环节。
许多时候,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并非没有方案,而是因为执行人员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不足。
因此,定期对基层工作者进行培训,强化其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鼓励他们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及其治理
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及其治理作者:董帅兵郝亚光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6期摘要:相对贫困是我国2020年后贫困治理的主战场。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地方政府探索相对贫困治理的案例和数据,发现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具有经济结构性、政策负外部性、社会权利性、社会时间性和社会心理性等五个维度。
相对贫困的相对性、多维性、脆弱性、动态性、发展性、长期性、特殊群体性、强区域性,要求国家建构新的贫困治理体系。
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应着力构建益贫式经济增长体系、综合性扶贫政策体系、包容性社会发展体系、多元化贫困治理体系、理性化心理认知体系,针对性地破除相对贫困的多维相对性,使相对贫困治理走上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
关键词: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贫困治理;地方与基层政府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治理相对贫困提升到完善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23日发布的数据,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551万人,贫困发生率0.6%[1]。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要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出治理相对贫困的总要求。
2020年之后,进入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主战场,对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布局。
一、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中国经过精准扶贫,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
2020年之后,相对贫困的含义和范围将更广,贫困的性质和区域将发生转变。
目前,学界对于相对贫困及其治理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1.相对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P.Townsend认为,如果个体、家庭或特定群体,不能按照其所生活的社会中习惯性的、广为接受的、广为鼓励的方式生活,就处于“相对贫困”状况[2]。
论中小学教师社会资本及其构建
论中小学教师社会资本及其构建林雪仪【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中学版)》【年(卷),期】2007(000)010【摘要】自从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S.Coleman)1988年发表了一篇经典的社会资本论文后,社会资本理论就成了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比较系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他被认为是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进行全面界定和分析的第一位社会学家。
科尔曼在其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中认为一个自然人拥有的资本有三种基本形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资本研究的范畴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扩展到了社会资本。
按此理论,中小学教师所拥有的资本也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教师的物质资本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人造物质资源的存量,它可以给教师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质条件,满足教师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它是有形的,存在于看得见的物质中,如住房、货币、汽车等等。
教师的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教师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这种能力是生产增产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3页(P6-8)【作者】林雪仪【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角度构建和谐大学——对石河子大学学生社会资本的调查[J], 鲁世林;黄博一;翟羽佳;2.社会资本视阈下:我国政府的社会资本构建 [J], 丁长艳3.农村社会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基于西部地区农村社会资本调查[J], 王天琪;黄应绘4.认知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构建与城市基层治理 [J], 赵欣5.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构建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负责人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答记者问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构建设想和路径
论文: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构建设想和路径论文: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构建设想和路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载体的基层民主实践得以长足发展,并在组织和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囿于诸多原因,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良性机制的构建仍处于瓶颈状态。
探讨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并对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无疑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一、社会治理的生成逻辑社会治理作为一股思潮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但究竟何为社会治理并无一致认识。
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1学者俞可平认为,“治理”主要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不仅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按照上述释义,可见“治理”主要存在于公共事务和政治活动中,与“统治”相比,“治理”更多地注重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治理主体与被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
从这一点看,“治理”的实质是对公共事务决策权的制度安排,也是对传统政府绝对强权的一种挑战。
治理理论产生于对国家与社会两者关系的认识。
在讨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假设:人类需要的演变和发展使得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从二元分立,愈趋发展为交叉互补的关系。
尤其到了20 世纪,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持续碰撞中形成了一个中间场域,即所谓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这个领域的公共事务反映人类共同需要,从而在整体上和长远上,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二是在公共场域中,国家权力的“统治”和全面渗透有可能出现代理失灵或权力寻租问题,因而社会自治权的崛起呼吁。
如何扩大群众的自愿参与,使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基层群众利益之间建立内在根本联系,以此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构建与城市基层治理
社会资本认知性要素和结构性要素与城市基层治理相互建构,认知性要素的生产,奠定了基层治理的基础,在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确保治理模式的合法性及增加治理主体的内聚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结构性要素的构建确保了基层治理策略的合理性和广泛的公共参与,良性的基层治理有助于社会资本的更新与再生产。
两者的良性建构并相互融合,有助于促成从单一主体的政府治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社会资本基层治理合作共治
在我国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广泛渗透,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邻里关系松散,信任流逝,公共参与不足等问题凸显。
如何解决管理困境,重建现代城市守望相助的生活共同体,为日益原子化的个体营造心灵与身体归属的情感共同体,需要从“管理”到“治理”,从“治理”到“善治”的理念转变。
而信任、规范、网络—这些社会资本的核心概念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培育社区情感、凝聚人心、汇聚民智、形成良好基层治理的关键性要素。
本文试图以上海市H街区的治理模式为例,就社会资本的结构性要素与认知性要素构建与良性基层治理的互构逻辑进行分析。
作为以老式洋房为主的街区,上海市H街区的居委会在探索居民自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一社三会(H区议家社、自治组长协调会、活动团队联谊会和社会团体联席会)”为载体,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居民自治团体、趣缘群体以及社区社会组织联合而成的多元治理网络,再现了邻里关怀、守望相助的传统社区精神,并形成了以协商民主、有序参与、理性表达为特色的现代社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
社会资本与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资本”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内各个学科用来解释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既有文献已经取得一个共识,那就是社会资本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有文献指出,社会资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社会资本的结构性(structural)要素,即客观生成的社会网络,与其相关的角色和组织以及维持社会资本运作的规范、制度、章程,二是社会资本的认知性(cognitive)要素,即一系列主观上共享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如信任与认同(Putnam et al.,1995;Hall,1999;Paxton,1999;Krishna,2002;Chen & Lu,2007;Halpern,2005;Knack& Keefer,1997;Brehm& Rahn,1997)。
为了叙述的方便,笔者将前者简称为结构型社会资本,后者简称为认知性社会资本。
现代城市基层治理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治理权力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和方式多样化;治理的公共参与性;治理的网络化。
基层社会是普通民众社会关系生产与建构的基本场域,居民及社会组织因占有不同位置而获得社会资源或权力资本,同时基层社会有其自身的运作逻辑,当这一逻辑促成理性化与规范化社区网络的生成,互惠成为资源交互的规范,信任构建为资源交换与权力让度的认同空间的时候,这样的基层社会运作效率最高,信息交换成本最低。
若社会资本中的认知性要素—信任衰退,社会资本的结构型要素运作的规范紊乱,基层社会将进入失范状态,并消耗大量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成本。
基层社会的治理主要以利益相关性和情感共通性为基础,受日常生活的特定性问题引导,各相关主体多元参与,在利益、权利、规则等契约要素,信任、互惠关系、交往规范等
特性的社会网络,以及人情、面子、关系等地方性社会资源的约制下,与政治国家、市场企业发生复杂联系。
社会资本的认知性要素—信任构建与良性基层治理
信任在认知性社会资本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网络资源(林南,2005),它表现为个人关系、成员身份和社会网络,其核心要素或基础要素就是信任关系(燕继荣,2006)。
复杂的个人关系,多重的成员身份,密集的社会网络,广泛的社会信任,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团体或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要素,之所以被称作“社会资本”,一是因为他们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二是因为他们可以带来增值,被认为是无形资产。
在帕特南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2001)。
从信任的角度讲,社会资本有助于多元治理主体的协调合作,增加治理主体的内聚力,以协商的形式集合民智,寻求最佳策略,培养居民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社会资本在本质上就是强调集体行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解决集体行动中“搭便车”的问题。
信任是简化复杂的机制之一,认知性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
(一)从人格信任到系统信任,多元治理模式合法性得以确认
我国社会学家郑也夫将现代社会的信任分为“人格信任”与“系统信任”(郑也夫,2001),其中,前者指对某个具体人物的信任,后者指对由匿名者组成的制度系统的信任。
上海H街区的治理缘起于弄堂居民为应对物业管理缺位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弄堂领袖的带领下进行的居民自治。
居民自治的启动资金的募集,最初是依靠弄堂领袖在生活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感召性权威”和“传统权威”,挨家挨户进行动员,居民的出资基本是出于对其个体的人格信任和对于“能人”及传统权威的认可,弄堂领袖通过对基层公共事务的贡献获得了信任,对筹集到的资金进行义务管理和实施弄堂治理的合法性地位。
当这样一种管理模式被街区里具有基层治理官方身份的正式组织—居委会肯定和广泛推行的时候,建立在人格信任基础上的弄堂资金募集模式和管理模式不再满足街区整体治理的需要,资金管理与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需要得到提升,从而建立了账目公示制度,聘请专人进行财务管理,邀请街区里德高望重的居民进行监督,这一系列的举措,实现了从人格信任到系统信任的平稳过渡,确保了基层治理主体“既具有合法性,又被居民认同而具有合理正当性”。
(二)从理性嵌入到结构性嵌入,基层治理效率提升
波茨区分了理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
理性嵌入即双方互惠的预期,建立在双方关系取得强迫对方承认的预期能力的基础上。
但是当行动的双方成为更大网络的一部分时(即结构性嵌入),信任就会随着相互期待而增加,更大的社区会强制推行各种约束因素,波茨称之为“可强制推行的信任”(亚历山德罗·波茨,2000)。
上海H街区的治理由物业管理缺位问题为始,逐步扩展为以居委会、居民、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并催生了制度化的邻里互助服务和邻里纠纷调解机制。
居民之间产生纠纷,会主动寻找弄堂领袖、小区精英进行调解,多年以来小区里没有一件产生于邻里矛盾的上访事件和民事诉讼,实现了基层“无讼”,达到了良好的基层治理效果;居民生病或者生活困难,街区里的自治小组、各种趣缘群体和社会组织都会走访看望这一行为也在长期治理中得以制度化,成为“不成文的规范”。
街区中居民发起的社区改造实际上是集体行动的问题,街区治理从居民个体之间礼尚往来的互惠交往,扩展到了以社区环境改造为目的的集体行动,通过多次互助行动和民事调解达成的结构性信任,确保了集体行动的可
持续性,破解了“囚徒困境”的谜题。
基层原有行政权威对社区精英和社区自组织进行授权,通过挖掘社区内部固有的社会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发展了民众的自治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弥合了居民自治和原有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之间的张力,确立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地位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