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可能性导学案精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念,区分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能够在生活中应用可能性概念,做出正确的预测。
二、教学准备1.课件:PPT或者教材图片2.教具:骰子、硬币等3.试卷及答案4.课堂活动安排–第一环节:复习上节课知识点–第二环节:引入新知识,讲解可能性概念–第三环节:教师示范计算可能性,鼓励学生自己计算–第四环节: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讨论–第五环节:小组合作练习–第六环节:课堂讨论和总结–第七环节:作业布置三、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知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能性概念。
2. 引入新知识•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可能性概念,引导学生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讲解可能性概念•通过示范和练习,讲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4. 生活应用实例讨论•展示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解答。
5.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可能性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6. 课堂讨论和总结•整合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概念,梳理重点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家继续练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念,掌握可能性计算方法。
•难点: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如何灵活应用可能性概念解决。
五、板书设计1.可能性概念介绍2.可能性计算方法3.生活应用实例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可能性计算方面存在困难。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全部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 可能性第2课时 可能性(2)-(导学案)2022-2023学年《新征程》五年级数学上册 西
第六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可能性(2)-(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可能性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可能性为0”和“可能性为1”的情况。
2.进一步掌握事件之间可能性的比较方法,能够比较和排序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二、学习重点1.掌握可能性为0和可能性为1的概念。
2.掌握不同事件之间可能性的比较方法。
三、学习难点1.理解“可能性为0”和“可能性为1”的含义。
2.掌握比较不同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四、学习内容1. 复习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可能性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你还记得吗?可能性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表示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我们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那么,怎样比较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呢?2. 可能性为0和可能性为1在所有事件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0,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
例如:•抛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0.5。
这两个事件的可能性之和为1,即正面和反面都会发生的可能性为1。
•抛出一枚只有正面的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0。
3. 比较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对于两个事件A和B,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比较:1.若P(A)>P(B),则事件A的可能性比事件B的可能性大。
2.若P(A)<P(B),则事件A的可能性比事件B的可能性小。
3.若P(A)=P(B),则事件A和事件B的可能性相等。
例如:•抛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0.6,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0.4,则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比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抛出一枚有两个面都是正面的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0,则任何其他事件的可能性都比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小,即其他事件的可能性为0。
五、课后练习1.抛一枚有正反两面的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0.3,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0.7,问两面都不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2.抛一枚只有一面正面的硬币,设朝上的面为“正面”,朝下的面为“反面”,问以下事件的可能性大小:(1)正面朝上的可能性;(2)反面朝上的可能性;(3)两面都是正面的可能性;(4)两面都是反面的可能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可能性》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并能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骰子、硬币、扑克牌等。
2. 学具准备:每组一个骰子、一个硬币、一副扑克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游戏导入: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抛硬币游戏,引导学生关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2. 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求出抛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2)小组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可能性公式。
(3)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可能性知识。
(2)小组合作:每组发放一个骰子、一个硬币、一副扑克牌,让学生合作完成以下任务:a. 抛骰子,记录每次抛出的数字,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
b. 扔硬币,记录每次抛出的结果,计算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c. 洗牌,抽取一张牌,计算抽到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的可能性。
4. 总结与拓展(1)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知识。
(2)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彩票、抽奖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可能性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可能性2. 板书内容:(1)可能性的含义(2)求可能性的方法(3)可能性在实际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导入、小组讨论、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可能性的含义,掌握了求可能性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第【1】篇〗《可能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接触过,但只是局限在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以及影响可能性的直观因素。
现在我们再次学习可能性,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逆向推理,掌握影响可能性的因素。
教材在编排上围绕可能性这一知识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可能性与因素的相互转化。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今天学习可能性从定向到定量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2、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能够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但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以上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面积大小和数量多少的关系,逆向推理数量与可能性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试验活动,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及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面积和数量对可能性大小的影响,数量与可能性的逆向认知。
教学难点:正确地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亲自实践体验,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自主探究面积和数量对可能性大小的影响,数量与可能性的逆向认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可能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可能性的概念。
2.能够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3.能够用图形表示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体会可能性的概念。
2.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能性。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运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难点1.运用图形表示可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认识可能性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分析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师以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实际情境,让学生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活动时间:20分钟2. 活动二:图形表示可能性教学内容1.教师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可能性,如用圆圈表示可能性大小。
2.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能够理解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活动时间:30分钟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问题导入:“你觉得今天放学会下雨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
2. 活动一:认识可能性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不可能”、“可能”来描述。
2.学生也可以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讨论。
3. 活动二:图形表示可能性1.教师以不同大小的圆圈来表示不同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来理解可能性大小。
2.学生可以自己绘制图形,表示不同事件的可能性。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的概念和图形表示方法。
五、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小明去捉虫子,捉到黑色虫子的可能性大还是捉到蓝色虫子的可能性大?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出理由。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有关可能性的练习题。
2.思考一个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写成一个小故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5.4.1 可能性(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通过猜测和简单试验,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学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同桌之间互相做一个小游戏,猜一猜对方手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礼物?通过猜一猜活动,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二、自主探究1.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2)()是唱歌,()是跳舞,也()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1)先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如果再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不可能抽到什么?(2)()是唱歌,也()是朗诵。
()抽到跳舞。
(3)再抽一张,(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一定是什么吗?(4)()是唱歌。
3. 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
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三、课堂达标1.判一判(对的写“1”,错的写“2”)。
(1)明明买体育彩票一定不会中奖。
()(2)在装有10个红球和10个黄球的口袋中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白球。
()(3)哥哥的年龄一定比我大。
()(4)我可能一年不喝水。
()(5)明天的气温比今天低。
()2.用“可能”、“不可能”或“一定”填空。
(1)我一顿饭()吃20个馒头。
(2)明天()是晴天。
(3)月亮()从东边升起。
(3)人()要呼吸空气。
(4)晚上天空()会看到星星。
3.填一填。
(1)从一个装有5个红球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是黄球。
(2)袋子里装了10个绿球,任意摸了一个一定是()色的球。
(3)一个袋子里装有5个白色和4个黄色的乒乓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是黄球,()是黑球。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4.2 可能性的大小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4.2 可能性的大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分析事件的可能性3. 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讲解可能性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描述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概念。
(2)介绍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即一个事件的可能性等于这个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可能次数。
(3)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如掷骰子、抽签等。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找一些概率问题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可能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示例分析时,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事件的可能性。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可能性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概念和计算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应用环节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可能性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些实际问题可以是掷骰子、抽签、彩票中奖等,也可以是生活中的问题,如天气变化、交通状况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能够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2.掌握基本的排列组合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能够用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和练习册。
2.板书、彩色粉笔。
3.树状图的示范材料。
4.排列组合练习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事件和样本空间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活动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介绍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概念。
3.实践:让学生自行尝试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第二课:排列1.导入:通过学生们排队上课的情境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组合1.导入:通过随机选举班干部的情境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一些组合问题。
第四课:综合练习1.复习:回顾事件、样本空间、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2.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数学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演示法:用示范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抽奖活动,并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用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实践:让学生分组,用树状图表示抽奖活动的可能性。
第二课1.导入:让学生排队上课,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实践: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1.导入:让学生选举班干部,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推理。
3.实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组合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能性》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能性》导学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导学案自学目标: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利用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育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对确认现象和不确认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自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事件出现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学习难点: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导学准备工作:课件、节目卡片、三色积木、纸盒。
自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我会学。
(一)游戏1:猜猜盒子里存有什么。
(二)游戏2: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二、小组合作探究,我试问。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二)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基准1情境)师准备工作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下着“唱歌”“唱歌”“朗读”,放到桌上,选三名学生依次去分组。
1、第一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此时有三种可能发生的结果)2、第二名同学能够确认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将出现的结果。
(此时存有两种可能将出现的结果)他不可能将抽到什么?能够确认吗?3、第三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为什么?4、回顾抽签情况,师生共同填研究报告剩卡片张数321确认不确认15、对照研究报告分析、总结。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分组活动,你们辨认出了什么?(2)引导得出事件发生有时是确定的,有时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如果是确定的,可以用“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如果不确定,可以用“可能”描述;(板书)(三)游戏稳固,玩纸牌游戏:每个小组都有四张大小不同的牌,组长组织组内同学抽取,每位同学抽之前要先说一说可能出现的情况,抽出以后把牌摆在桌子上让大家判断。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球的可能性大。
A、白
B、黑
(2)明明做手工制品10件,其中3件是二等品,其余都是一等品,从中任意取出一件,抽到二等品的可能性()
A、比一等品大
B、比一等品小
2、填空
(1)盒子里有大小相同的5个球,2个红球,3个黄球,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摸出后再放回,摸到()的可能性大。
摸到()的可能性小。
(2)如图,任意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小于4的区域和停在大于4的区域比较,指针停在小于4的区域的可能性(),而停在大于4的区域的可能性()(填“大”或“小”)
3、盒子中装有1个红色的小正方体,3个黄色小正方体。
从中任意摸出1个正方体。
小芳和小豪约定,摸出红正方体小芳赢。
摸出黄正方体小豪赢,想一想,谁赢的可能性大些?
4.课本第47页练习十一第5、6、8题。
六、小结反思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附:板书设计:
可能性(二)
可能性大:所占比例多
可能性小:所占比例少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
2.判断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1. 概念引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如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2. 同学互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判断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按照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给出理由。
3. 拓展训练•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发现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关系,加深理解。
4.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与讨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进行观察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引入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事件可能性概念。
六、教学过程1. 活动一:概念引入(1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事件的可能性概念,引入学生对事件可能性的讨论。
•学生举例讨论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性,并总结事件可能性的表达形式。
2. 活动二:同学互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给出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每组汇报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判断可能性的方法。
3. 活动三:拓展训练(25分钟)•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教学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二)》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二)》导学案教学案导学案设计课题可能性(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从熟悉的生活中开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设计了分糖果这一情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进来,顺理成章地完成学习活动。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物体的多少决定着可能性的大小,然后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更易接受。
2.在动手操作中探究。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本教案设计了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引导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推断物体数量的多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转换,初步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个不透明的袋子、糖果若干学生准备:1个盒子、10个红球、3个黄球、红棋子若干、绿棋子若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0分钟)1.组织活动:有一袋糖果,有草莓味的、葡萄味的、薄荷味的(草莓味的最多)。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喜欢吃哪种口味的糖果。
(2)指导学生操作:摸一摸,看能不能摸出自己喜欢的口味的糖果。
(摸出后再放回去)(3)组织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2.引导学生质疑:从刚才的统计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1.(1)表达自己的意愿,说出自己喜欢吃哪种口味的糖果。
(2)小组同学到台前的袋子里摸糖果,每人一块,做好记录。
(3)汇报,发现摸出草莓味糖果的次数最多。
2.发表自己的见解。
1.涂一涂。
(1)摸出●的可能性大。
(2)摸出○的可能性大。
(3)摸出的一定是●。
二、实践活动,探究新知。
(15分钟)1.根据摸出的每种糖果的次数推断糖果的数量。
(1)引导学生思考:从摸出草莓味糖果的次数最多可以推断出什么?(2)指导学生验证。
(3)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加深对事件发生规律的理解。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 可能性(一)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纠错栏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问题情景培养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难点:能准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3. 根据生活常识,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我知道地球()每天在转动。
(2)太阳()从西边升起。
(3)我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4)人()两年不喝水。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鱼()会游泳。
(7)明天()会下雪。
(8)抛硬币时()正面朝上,也()背面朝上。
(9)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死亡。
(10)人()两年不喝水。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 可能性(二)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纠错栏教学目标: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我能根据可能性大小合理地确定试验的数量的多少,培养我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多种活动,增强我们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用字母表示数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纠错栏教学目标:1.我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我能用字母表示数。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我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我会用字母表示数。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3. 可能性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索和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识别和描述。
(2)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可能性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教案遵循了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操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可能性》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可能性》导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袋子里有14个红球,6个蓝球。
1.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摸出( )球,也可能摸出( )球。
2.任意摸出一个,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二、自主探究1.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
(例3)(1)在一个不透明盒子内放红球和黄球若干个,在一个小组内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2)(3)经过验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摸到的哪种颜色球的次数越多,可能性( ),它的数量就( );相反,摸到的次数越少,可能性( ),他的数量就( )。
2.做一做。
指针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小?试一试。
三、课堂达标1.我是小法官。
(说法对的在( )里画“√”,错的在( )里画“×”)(1)学校买来一箱粉笔有白粉笔25包,红粉笔5包。
王老师拿到的一定是白粉笔。
( )(2)一个袋子里装着10个红球,3个白球。
小红闭上眼睛摸出的一个,一定不是白球。
( ) 红 红 红 红 红 蓝 蓝 黄 黄 蓝 红 蓝 蓝 黄 蓝 蓝(3)小红和小丽在进行摸彩球游戏,小红摸了6次全是黄颜色的,小红说:“袋子装的一定都是黄色的。
”()(4)小明和小刚每人从盒子里摸10次棋子。
每人摸5次时,摸到白棋子7个,摸到黑棋子3个。
小刚说:“盒子里一定是白棋子多。
”()2.填一填。
(1)盒子中有7朵红花,3朵黄花,任意拿一朵,拿到()花的可能性大,拿到()花的可能性小。
(2)袋子里有3个红球,2个蓝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小。
(3)盒子里有2个白球和2个黄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
3.在下面的横线上按要求画出“○、△、□”。
(1)不可能摸出○。
(2)摸出△比□的可能性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性(1)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学习与积累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生: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第44页至45页
1.看第44页主题图后,了解了同学们聚在一起开联欢会。
参加联欢会的每个同学都要表演一个节目,表演节目有抽签来决定,这个同学可能抽到这个节目,那个同学可能抽到这个节目。
2.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希望表演什么节目?
二、合作探究
1.三张卡片分别写着什么节目?小明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抽到什么?
2.小丽和小雪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小丽抽到什么节目?
3.小雪会抽到什么?
三、得出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
确定性的事件就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结果;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事件就用“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结果。
四、过关检测:
1.完成教材第45页上的“做一做”
2. 根据生活常识,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我知道地球()每天在转动。
(2)太阳()从西边升起。
(3)我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4)人()两年不喝水。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鱼()会游泳。
(7)明天()会下雪。
(8)抛硬币时()正面朝上,也()背面朝上。
(9)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死亡。
(10)人()两年不喝水。
3.完成教材第47 页第1-4题。
五.整理学案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
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可能性不可能
(完全确定)
一定
课后反思
1.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到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学习可能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材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课堂设计说明
可能性是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教学事件发生的确
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从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入手,引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
通过猜想—验证—判断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