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学考研纲要之中外教育史

合集下载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外教育史考点解析对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对其总体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

中外教育史均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划分是怎样的以及这样划分的依据,这有利于考生对中外教育史的整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为识记具体内容时提供帮助。

1.中国古代教育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较多的章节,考点非常多。

该部分分成六大部分,把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务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内容相当庞杂,但是同学们可以打破大纲的知识点排列方式,重新组合整理。

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改革史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把孔丘、孟轲、荀况、墨家、道家、法家、战国后期教育论著、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黄宗羲与颜元的教育思想总结成思想史,穿成一条线;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独尊儒术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察举制度、隋唐教育体系、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等内容归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条线;把官学、私学,稷下学宫、太学、郡国学与洪都门学、国子学、四馆与总明馆、书院的发展、私塾的发展等知识归类为学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条线;这样三条主线把古代教育史内容分割明确,比较便于记忆和复习。

经过分析,以往古代教育史主要以选择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但是在2012年的分析论述题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灵活及综合的考查。

大家复习时注意灵活改变策略。

选择题:本章所有知识点都可能通过选择题来考察;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孔丘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荀况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私人讲学时期各家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等。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

中外教育史纲整理篇

中外教育史纲第一章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第一节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一、教育如何起源?P1教育起源的几种假说:(一)神话起源说1.代表人物:最古老,宗教,我国古代。

2.观点: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由神创造,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3.评价:根本错误,非科学。

(二)生物起源说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

1.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2.观点:教育为生物学现象,教育过程为本能的传授活动。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动物界;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3.评价: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三)心理起源说1.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专家保罗.孟禄2.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3.评价:忽视了教育的意识性和目的性。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四)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1.代表人物: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2.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第一,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其职能是传递劳动中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的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评价:劳动虽然在教育的起源中发挥着重要的、决定的作用,但它只能是教育起源的外因,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因。

需要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杨贤江。

(五)其他起源说文化起源说、军事训练说、生活需要说、前身起源说、交往起源说、家庭起源说、社会化影响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人科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早产现象与教育的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说等。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P2(一)教育性质:儿童公育(二)教育内容:1.生存技能的教育2.生产劳动的教育3.原始宗教与教育:图腾4.艺术与教育(三)教育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

中外教育史纲考试复习要点

中外教育史纲考试复习要点

中外教育史纲一、名词解释1、君子:是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和理想人格。

2、虚壹而静:虚,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妨碍新知识的接受;壹,就是专一,不分心;静,就是宁静,不要胡思乱想.本词就是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而不旁骛。

3、苏格拉底产婆术:感觉印象不如概念可靠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

4、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靠自己去思考问题,即依靠“自知"。

教育者的主要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重在启发学生自己去求取知识,教育者要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后,才能调动他求知的欲望,自觉地追求知识。

5、本体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具体的讲,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身体即质料,而灵魂则相当于形式,两者和谐统一.6、鸿都门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科艺术学校。

这是一种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

7、蒙学教材:唐宋时期是蒙学教材逐步繁荣时期.这是时期除沿用前人教材《千字文》外还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教材编写的经验编写了大量的启蒙课本,例如,唐朝人所编的《太公家教》宋人所编的《三字经》《百家姓》《童蒙训》《少仪外传》等启蒙教材。

8、北宋时期最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分别由当时的理学大家朱熹、吕祖谦、陆九渊主持.9、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这种价值的核心在于对人自身的关注,而不再是对神的关注,如对人生意义的积极肯定,对人的智慧、能力及其潜力的信念,对人的活动的赞赏,以及对自我的强调。

正是这种新的时代精神,被后人成为“人文主义"。

10、4R:即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etic)、和宗教( religion).11、导生制:即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者充任导生,导生经教师训练后,在代替教师的职责,转教其他的学生。

2019教育学考研 外国教育史备考指导书

2019教育学考研  外国教育史备考指导书

2019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备考指导书外国教育史的复习应该怎么去把握一、学科分析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

考纲所提出的中外教育史的考查目标是: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认真阅读有关中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施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揭示特点与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针对上述目标,提请各位考生注意: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

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一、中国古代教育二、中国近代教育三、中国现代教育四、外国古代教育五、外国近代教育六、外国现代教育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

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二、方法指导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

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为便于大家操作,我们以外国教育史其中一章为例进行说明。

复习思路举例第一步:了解外国教育史的整体状况外国教育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外国古代教育包括远古的原始社会、中古的奴隶社会、近古的封建社会(即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

考研、考博——中外教育(思想)史复习材料

考研、考博——中外教育(思想)史复习材料

考研必备——中外教育(思想)史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 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

(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

(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

2. 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

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

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

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

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

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3. 监生历事制度:明代的官学制度较之前代有所发展且具有特色的是国子监。

(清朝沿用)。

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除中央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外国教育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培养政府的高级官僚,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培养通晓文字的低级人才;(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古埃及的学校状况:①宫廷学校。

在古王国时期出现了宫廷学校。

所谓的宫廷学校就是由国王在宫廷设立的学校,以供皇子皇孙和朝臣学习,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锻炼,即被委任为官吏。

“高级官吏养成所”。

②僧侣学校。

出现在中王国的时期,一般设在寺庙,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③职官学校。

专门训练一般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往往以吏为师。

④文士学校。

培养能从事书写和计算的人。

此类学校铰前两种级别低,招收人数多,修业年限有长有短。

(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灌输和体罚。

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解析之中外教育史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解析之中外教育史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解析之中外教育史新东方在线19大纲公布后,有很多的同学都想知道公共课以及专业课都有哪些变动,方便下一步调整复习规划,高效备考。

今天,新东方在线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研究中心就跟大家说一下都有哪些变动情况以及该如何应对?一、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二、中外教育史变化解析2019考研大纲中外教育史部分较2018考研大纲中外教育史部分没有任何变化。

三、备考策略1.准确、扎实的掌握教育史的知识对于中外教育史这类历史性学科的知识,其时间背景、主要人物、重点事件和转折点及标志性的要素、及其深远性的历史影响意义等,皆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

在历年的教育学考研真题中都有不同题型的考查。

因此,新东方在线建议大家应准确记忆教育史实,避免张冠李戴。

2.学会线索性、对比性的综合记忆中外教育史的知识点内容繁杂,需要考生在分别记忆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能够形成对于背景、线索性的串联记忆。

此外,以往的教育学考研真题中,还出现过中、外教育史相关知识的比较考查。

因此,这一现象恰恰提醒考生一定要在扎实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主动将有关联的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唯有此才能在真正的考试中有的放矢。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只掌握教育的史实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评价教育史实。

评价教育史实要全面、客观,不能太偏激。

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

还可以联系当今的教育实际,指出对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启示。

2019教育学大纲解析

2019教育学大纲解析

2019教育学大纲解析新东方在线19考研大纲发布后,新东方在线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研究中心对教育学大纲解析如下:本来预计教育学考纲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实际变化还是挺大的,约有10%到15%考试中心做了调整,一定要把今年出现的考点重新作为重点复习一遍。

但是,不要觉得今年考点变了,是不是考试立马会出现改变呢?通过分析,老师认为今年是过度的年份,不可能立马把所有的考点换掉,只是有可能出现新考点的题目,但这个大家不要有太大的焦虑。

战略要藐视它,但是在技术上一定要重视它。

一、整体备考建议复习时间要倾斜。

后期大部分的时间要放到政治和专业课上,这样必然导致英语的时间会压缩,前期复习英语的时间课可以长一些,但是十一之后,一定要给专业课更多时间。

复习方法调整,三个增加,两个回归,一个弥补。

具体来讲,三个增加:1.增加梳理。

梳理各科知识点的逻辑框架。

2.增加归纳。

对相似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3.增加背诵。

准确记忆重点知识点。

二、重点的变化考纲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第一,表述方面更加科学。

第二,突出近些年来学界的新成果和理论。

第三,注意总结中国教育实践新现象,比如高中多样化开始加入进来,以前民办高中不是很多,现在有合资办的高中,有民办高中等等,线上线下增加了,导致内容在增加。

还有研究方法上加强知识运用的真实情景。

教育学原理方面,我们重点在研究学派里增加了元教育学,很多人问元教育学是什么?就是研究教育学本身这个东西。

在学科价值里,理论价值和时间价值也在增加,以前有三章内容,后面加了理论基础和价值,今年可能会出现单选题。

第二个章节,教育的概念这一部分,增加了定义的方式,这个方式在考纲里也讲过,考试分析的时候也讲过,其实它一直在考。

在第三块内容里,有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是个性化加进去。

还有一些增减的地方,把“发展”两个字去掉了,这些变化不是非常的重要,因为这个章节,像民主化与教育变革,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改革,这些地方也做过讲解,所以变化也不是很大。

变了!2019年教育学311大纲变动详情与解析!

变了!2019年教育学311大纲变动详情与解析!

变了!2019年教育学311大纲变动详情与解析!2019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发布,凯程拿到大纲,第一时间与往年大纲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2019年教育学311大纲新增(变动)129个知识点。

其中,教育学原理新增35个知识点;中国教育史新增24个知识点;外国教育史新增46个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增加6个知识点,删减一个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新增18个知识点。

各科详细说明如下:新大纲变化说明:教育学原理的变化归纳为:新增知识,细化知识点,接近当前教育改革,每一处修改的地方都值得仔细去看,是我们今年考试的重要考点。

1.新增知识点:(1)教育学概述:a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b教育学的价值:教育学的理论价值;教育学的实践价值。

(2)教育与社会发展:a再生产理论;b民主化与教育变革;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变革。

(3)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凯程之前授课完整的讲过】(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我国幼儿园培养目标(5)教育制度:a我国教育基本制度;b非正规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正规教育的影响;c高中的多样性、特色发展及其与大学的衔接;(6)课程:a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b施瓦布的实践模式;c1949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教学:a社会互动教学理论;b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这里新增的全部是教育学最新热点】个体辅导与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与走班制;泛在学习;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

(8)德育:a心理健康教育;b社会行动德育模式(9)教师与学生:a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结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取向与途径。

【相当于细化知识点,其中相当一部分之前授课全部讲过。

】b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专业自主与教师的专业权利;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义务。

c学生群体与学生组织的概念;d少年儿童组织;学生群体与组织的作用。

中外教育简史考试大纲

中外教育简史考试大纲

中外教育简史考试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类教育学专业(本科)必考的一门课程,是为培养考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知识,认识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规律,形成初步研究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中外教育简史》包苦熬中国教育简史和外国教育简史两个部分。

它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外教育在古代、近代、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中外教育史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发展角度把握中外教育演变的史实和线索,总结中外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吸收人类教育发展的丰富的知识和营养。

《中外教育简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使考生比较全面、简要地掌握中外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同时期中外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中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的较为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历史借鉴作用。

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外教育简史》上卷《中国教育简史》第一篇先秦时期的教育第一章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教育起源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明确中国原始状态教育的内容,掌握中国原始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一)教育起源的必要性(二)教育产生的可能性第二节中国原始教育的内容(一)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二)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三)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第三节学校教育的萌芽(一)传说中的学校——成均(二)虞痒之学(三)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三、考核知识点原始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四、考核要求(一)中国教育的起源——不做考试要求识记:中国原始教育起源的两重需要。

(二)原始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识记:(1)原始教育的社会性。

(2)原始教育的主要内容。

2、领会:原始状态下的教育的主要特点。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1. 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

中外教育史纲旨在探讨中外教育发展的历程,比较不同教育体系的特点和演变,并分析其对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的影响。

2. 中外教育史的起源2.1 中国教育史的起源中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教育。

儒家教育注重道德伦理和人的修养,强调“仁爱”和“孝道”。

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为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人的品德。

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并对后来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西方教育史的起源西方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素质和思辨能力,强调体育和音乐的培养。

古罗马的教育则更加实用主义,注重实践和技能的培养。

这些教育理念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学校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3. 中外教育体系的比较3.1 中华文化与儒家教育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中华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儒家教育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中国的教育体系在传统中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尊重师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3.2 西方教育体系的特点西方教育体系强调个人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它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大学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3.3 中外教育体系的异同中外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华文化和儒家教育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而西方教育体系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华文化中的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与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

4. 中外教育发展的演变4.1 中国教育的演变中国教育在近代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

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现代教育的引进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

中外教育史的知识点

中外教育史的知识点

中外教育史的知识点一、中国教育史1. 古代教育- 先秦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唐宋时期的教育- 元明清时期的教育2. 近代教育-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二、西方教育史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和他们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学校类型和课程设置2. 文艺复兴以前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教会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扮演了什么角色?- 欧洲中世纪时期贵族子弟接受什么样的私人家庭式培训?3.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变革和发展- 20世纪初到二战前夕的教育变革和发展4. 美国教育史- 美国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美国公立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美国私立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中外教育史比较1. 教育理念比较-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异同点有哪些?- 中西方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是什么?2. 教育制度比较- 中外教育制度中有哪些相似之处?- 中外教育制度中有哪些不同之处?3. 教育课程比较- 中西方教育课程设置上有哪些异同点?- 中西方对于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技能培养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4. 教师角色比较- 中西方对于教师角色定位上存在哪些差异?- 中西方教师的职业素养、培训、评价等方面存在哪些不同?5. 教育管理比较- 中西方教育管理模式有哪些不同之处?- 中西方对于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职能、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外国教育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外国教育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外国教育史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2019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一、考查目标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着。

3、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4、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一、古希腊教育(一)古风时代的教育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2、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三、西欧中世纪教育(一)基督教教育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二)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2、骑士教育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4、中世纪大学(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1、主要教育机构2、历史影响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一)人文主义教育家1、弗吉里奥;2、维多里诺;3、伊拉斯谟;4、莫尔;5、蒙田(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二)天主教教育1、耶稣会学校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一)英国教育的发展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教育学考研中外教育史知识点图表

教育学考研中外教育史知识点图表
科目


小节
知识点
外国教育思想史
一、古代教育思想
一 古希腊教育
1、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论
德育论
智育论
“苏格拉底方法”
2、柏拉图
“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3、亚里士多德
灵魂论与教育
教育作用论
二 古罗马教育
1、西塞罗
2、昆体良
3、奥古斯丁
二、近代教育思想
一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2、“化农民”与“农民化”
四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
1、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2、乡村教育的实施
五 陈鹤琴的“活教育”
1、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2、“活教育”思想体系
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1、“生活教育”实践
2、晓庄学校
3、山海工学团
4、“小先生制”
5、育才学校
6、“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3、荀况的教育思想
“六经”传人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论教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兼士”为培养目标
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科目


小节
知识点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一、先秦时期教育思想
一 诸子百家教育思想
1、孔丘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在历
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貌。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涉及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对于理解教育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自古代的家庭教育,到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和儒学教育,再到近代的学堂教育和现代的学校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另外,中国的科举制度、儒家教育思想、近代的教育改革等也是中外教育史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

而在西方教育史知识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对于欧
洲教育的影响,基督教教育的传播和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变革,启蒙运动的教育理念等。

西方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也是丰富多彩的,从古代的哲学家学院到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再到近代的普及教育和现代的教育改革,西方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对于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外教育史知识点的整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
演变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中外教育史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各国教育的优秀成果,为建设更加公平、更加有效的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史知识的整理和传承不仅是对教育发展的珍贵遗产的继承,也是对教育的未来的有益探索和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不断深化对中外教育史的研究和探讨,为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育学考研- 中外教育史··重点之重点!

教育学考研- 中外教育史··重点之重点!

中外教育史1,中国古代教育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教师都有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西周的学校系统:国学--(大学和小学;天子的大学是辟雍,诸侯的大学是泮宫)乡学(塾闾,庠党,序州,校乡)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

六艺教育有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在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稷下学宫性质: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办的私学联合体办学特色: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

兼容并包;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制定《弟子职》,作为学生守则,加强学生管理影响: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生平大部分时间聚徒讲学,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分歧,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编订的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2,论教育作用:社会功能,提出教育与经济、军事、政治、法律的关系,把教育提高很高的位置(庶富教理论);个人功能(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3,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实施教育不分等级和种类;意义在于打破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4,论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5,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6,论道德教育:德育至上论,以仁礼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提出立志乐道。

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德育原则方法7,论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尊师爱生和宽严相济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片论文,它看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恢复和发扬人先天的善性,以达到修己的目的,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止于至善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三纲领是中国两千年封建教育都贯彻的的纲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又相互联系,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都非常自然地联系了起来,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庸》教育的本质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教育下定义;教育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育途径:一是发觉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自诚明”或“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即“自明诚”或“道问学”;重视主观努力《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关于教育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关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关于学制与教育管理,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学不断进步】;尊师重道【提出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豫时孙摩【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摩是学习观摩原则】启发诱导【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阴道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和启发引导,不是强迫和压制的。

《中外教育史》简答试题与答案 2019

《中外教育史》简答试题与答案 2019

《中外教育史》简答试题与答案2019年简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

(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简述唐代学校管理具体制度。

具体制度:1.淘汰和留级2.制裁和解退简述东林书院的办学特点。

(1)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2)推崇程朱理学,反对当时流行的王守仁“心学”;(3)容纳各种实学;(4)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简述学在官府的内涵。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简述《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内涵。

答:《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四书》之首。

是儒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

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天生的善性——“明德”;“亲民”指由己及人,把每一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止于至善”指每个人都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进一步提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指穷尽事物之理,即学习儒家的六德、六艺、六行等经典。

“致知”指获得知识从寻求事物的理开始,旨在综合而得到最后的启迪;“诚意”就是要不自欺,人的意识和动机要纯正;“正心”指就是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始终保持认识的中正;“修身”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

简述明代的文教政策。

答:崇儒纳士、创行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中外教育史 考研大纲比较

中外教育史 考研大纲比较

中外教育史一、中外教育史在教育学统考中的地位和比例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来说,对中外教育历史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中外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在教育学考研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

2007年的教育学考试改革也丝毫没有改变此门课程的学科地位。

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中,中外教育史的比重是三分之一。

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无论将来从事有关教育的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对中外教育历史有系统、准确的把握。

鉴于此门学科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地位,考生们非常有必要对它高度重视,认真准备。

08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此门考试,对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做到知己知彼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08年考试大纲的规定,中外教育史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也就是100分。

这一点与07年相比没有变化,估计今后这一比例也将维持不变。

07年统考中,简答题中外教育史各一题,共30分。

中外结合比较的论述题一个30分。

其余的40分分布在单选题中,知识点分布极广,但重点考核的是各个部分的基础知识。

总体而言,中国和外国教育史比重相当。

估计08年试题还将继续按照这样的比例分布。

08年的教育学大纲沿袭了07年的形式,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变动。

但在内容上,对考查范围进行了调整。

因此在考察的具体知识点上,与07年相比,将会有不少变动。

本文在详细分析中外教育史08年考纲考查范围变化并对此变化趋势做整体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地对考纲知识点进行了重难点分析并提出了复习策略,进而对如何应对此门考试提出一些建议,并提供几本比较权威的参考书目。

相信对即将参加08年教育学专业考研的考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08年考纲对内容的增删以下是08年大纲相对于07年大纲的详细的增删内容。

考生首先应关注这些内容,调整自己的复习重点。

删减的内容可以略看, 增加的知识点考生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一)增加的内容1. 孔子的教育实践和历史影响2. 郡国学与鸿都门学3.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包括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名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教育学考研纲要之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在教育学统考中占100分左右,与教育学原理分值持平,但是其涉及内容在几个学科中是最多的,而且知识点是最琐碎的,历年对于中外教育史内容的考查都是注重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性考查,而且考试内容五花八门,覆盖面很大,这也构成了中外教育史学习的最大困难。

教材和大纲考查内容多而零碎,考生们时间精力都很有限,所以凯程教育郑老师提示大家——学习中外教育史一定需要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一、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二、中外教育史考点解析对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对其总体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

中外教育史均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划分是怎样的以及这样划分的依据,这有利于考生对中外教育史的整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为识记具体内容时提供帮助。

1.中国古代教育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较多的章节,考点非常多。

该部分分成六大部分,把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务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内容相当庞杂,但是同学们可以打破大纲的知识点排列方式,重新组合整理。

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改革史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把孔丘、孟轲、荀况、墨家、道家、法家、战国后期教育论著、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黄宗羲与颜元的教育思想总结成思想史,穿成一条线;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独尊儒术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察举制度、隋唐教育体系、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等内容归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条线;把官学、私学,稷下学宫、太学、郡国学与洪都门学、国子学、四馆与总明馆、书院的发展、私塾的发展等知识归类为学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条线;这样三条主线把古代教育史内容分割明确,比较便于记忆和复习。

经过分析,以往古代教育史主要以选择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但是在2012年的分析论述题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灵活及综合的考查。

大家复习时注意灵活改变策略。

选择题:本章所有知识点都可能通过选择题来考察;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孔丘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荀况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私人讲学时期各家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等。

2.中国近代教育本章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所占的比重不相上下,考点较多。

按时间线索来梳理,该部分内容共分三部分,从近代教育的起步、近代教育体系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几部分概括了从洋务运动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在复习的时候也可以分成思想史和改革史来分别把握,比如把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新文化教育思潮等的教育思想划为思想史;把教会学校、洋务学堂、留美教育、维新教育实践、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民国初年教育政策、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改革、1922新学制等划为教育改革史。

其中,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1922年"新学制"都是很重要的内容,一定要细致认真地看。

3.中国现代教育该部分指的是从南京国民政府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教育史,大纲从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和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三个角度分类,三块知识点分类明确,我们可按大纲顺序复习。

现代教育史是考查的重点部分,除选择题外,很多分值较重的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都出自本章。

同学们对现代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考点要重视起来,陶行知、晏阳初分别在07、08年考过论述题,陈鹤琴在2011年考过简答题,考生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所侧重的识记和对比理解,尤其是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部分,对一些比较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要很认真细致地看。

对南京国民政府教育和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教育主要做选择题和简答题准备即可。

4.外国古代教育该部分从东方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西欧中世纪、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五部分呈现了古代外国教育的轮廓,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识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特点、斯巴达、雅典教育的不同、宫廷学校与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

本章多以选择题来进行考查,因此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要细致,并且其中要注意古埃及和古印度教育的比较,古希腊教育中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比较,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比较,不同时期罗马教育的比较等。

同时将本章的复习时间和中国古代教育放在一起,考生在复习时还可以进行将中外古代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对比复习。

5.外国近代教育该部分内容很多,但是结构比较清楚。

大纲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的教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三个部分划分考试范围。

同学们复习的时候重视第二、三部分(第一部分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的异同已经作为论述题在09年考研中考过,再考大题的可能不大)。

本章考点非常多且是大题考察范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等部分都是简答和分析论述题考查的重镇。

考生不仅要细致地看,而且还要多进行理解和对比,如果能将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与现实教育问题一起进行思考是最好的,如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的现实可行性,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主张对当今的启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目前教育的积极影响(赫尔巴特曾两年都有过大题的考查,说明非常重要,需要继续重点复习赫尔巴特的其他思想理论),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的可借鉴之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意义等等。

总的来说,思想史是近代外国教育的重点内容。

6.外国现代教育该部分主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欧美和日本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欧美教育思想三部分内容圈定考查范围,考点非常多,大部分知识点的考察形式都异常灵活。

主要的内容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史的内容。

第一节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要简单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始末,理解他们的意义。

重点要准确记忆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实践,比如梅伊曼、拉伊、蒙台梭利、葛雷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

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出简答题的。

第二节主要介绍的是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

这里需要掌握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改革运动和教育法案,包括英国的《1944年教育法》、《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法国的《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美国的"八年研究"计划、初级学院运动、《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日本的《教育敕语》、《大学令》;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等。

这些都是复习的重点,容易出简答题。

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和如今该国的教育现状联系。

第三节重点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其次是欧美教育思潮中各教育流派教育思想的异同,最好能思考它们的现实可行性。

这部分考查也是教育史得重点内容,同学们要做好整理分析工作。

三、中外教育史复习建议中外教育史在300分的试卷中占据了30%以上的分值,同时又是四个科目中需要识记内容最多的。

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更要合理安排好中外教育史的复习时间,做到既能够充分复习同时又不占用其他科目的时间。

1.把握史实时间线索,准确、扎实的掌握教育史的知识对于中外教育史这类历史性学科的知识,其时间背景、主要人物、重点事件和转折点及标志性的要素、及其深远性的历史影响意义等,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

在历年的教育学考研真题中,如主要教育人物的思想观点(如"孔子""杜威")、主要教育观点和事件的含义理解(如"科举制""洋务学堂""欧美各国的教育法案")、主要历史时期的教育变革等(如"17-18世纪德国的新大学运动")都有不同题型的考查。

因此,考生应准确记忆教育史实,避免张冠李戴。

2.学会理清制度和思想线索,进行系统对比综合记忆中外教育史的知识点内容繁杂,需要考生在分别记忆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能够形成对于背景、线索性的串联记忆。

在往年教育学考研的真题中,分析论述题有关"春秋战国教育思想体现平等精神"的考题,就要求考生必须清楚的了解此时期我国出现的主要教育思想家以及他们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

如果考生仅仅在复习的阶段片段性的记忆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等,而疏忽了对于他们同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就有可能在此道题的解答过程中有所忽略,或举例列举不详尽,进而导致失分。

此外,在之前的教育学考研真题中,还出现过中、外教育史相关知识的比较考查。

因此,这便提醒考生一定要在扎实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主动将有关联的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唯有此才能在真正的考试中有的放矢。

3.发展联系全面的看待历史事件,并结合现实学以致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只掌握教育的史实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评价教育史实。

评价教育史实要全面、客观,不能太偏激。

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

评价从作用上分为两类:一是积极性评价,二是局限性评价,考生在备考中要学会思考积极性评价中的积极意义在哪里,局限性评价中的局限性尤其是历史局限性在哪里?评价从考试方式上主要分为三种题型:一是要求考生从评价中得出客观史实,如考查某些思想家的贡献;二是要求考生从客观史实做出正确的评价,如评价某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三是要求考生能够对已经形成的评价做出对比性二次评价,如要求对比相似教育家思想理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对相似历史事件的不同结果的原因分析等等。

学习中外教育史尤其是中外近现代教育史的部分还可以联系当今教育的实际现状,尤其是教育制度的延续性,在当今的教育现实中还是有很明显的体现的,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学以致用,也有助于我们进行联想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